當前位置:範文城>節日範本>清明節>

【精華】家鄉的清明節的作文集合六篇

清明節 閲讀(1.94W)

在平時的學習、工作或生活中,大家一定都接觸過作文吧,作文是人們把記憶中所存儲的有關知識、經驗和思想用書面形式表達出來的記敍方式。相信許多人會覺得作文很難寫吧,下面是小編精心整理的家鄉的清明節的作文6篇,歡迎大家借鑑與參考,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精華】家鄉的清明節的作文集合六篇
家鄉的清明節的作文 篇1

“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慾斷魂……”時間過得飛快,一年一度的清明節有到了。清明節又稱踏青節,在這一天,人們要帶酒食果品,紙錢到墓地去悼念已逝的親人。

今年清明這一天,天氣特別好,可不像詩句上説的那樣。那天我起了個大早,因為我們一家人要一起去掃太爺爺的墳。剛出門時,感覺心情特別好,一路上蹦蹦跳跳的,像剛出籠的小鳥,因為這是我第一次上山掃墓。可從大人的表情上看,可沒我這麼高興,也許是去掃墓的原因吧。

在山腳下,我覺得和別的上沒什麼兩樣,可到了半山腰可就不一樣了。那裏雜草叢生,雜草高出了我一個頭。走着走着,我們來到了太爺爺的墳墓前,在墳墓的周圍到處是一些樹枝和雜草,它們彷彿懂得掃墓人的心情似的沒有生機。

我們先把墳墓的周圍的草除一除,接着在墳墓上用些小泥塊壓上黃紙,擺上供品,點上香,我們輪流給太爺爺磕頭。爺爺在墳前唸唸有詞,報告着這一年來家裏的大事,還請太爺爺保佑全家大小平安。我想:在此長眠的太爺爺一定聽到了我們的話的,他一定感到欣慰,一定會保佑我們的……

最後,我們在墳墓前的空地上把紙錢燒了,等燒完了還用帶來的水滅了火星。因為太爺爺墳前有一座涼亭,我們就坐在涼亭裏吃東西。爺爺還把吃完的蛋殼撒在墳墓上,我好奇地問:“爺爺,為什麼要這樣呢?”爺爺説:“表示祖先和我們在一起啊!”死人明明就在這嘛,怎麼會和我們在一起呢?也許他活在爺爺的心中吧!我似懂非懂地點點頭……最後爸爸再檢查了一遍,我們就下山了。

在下山的路上,大家有説有笑,心情非常輕鬆。回來時我想:原來清明節是表示對先人的懷念日,也是家庭團聚,也是踏青賞春的好機會。

今年的清明節我過得特別有意義,明年我一定再來掃墓。

家鄉的清明節的作文 篇2

4月5日這一天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節日——清明節。關於這個節日,還有一個感人肺腑的傳説呢。

相傳在兩千多年前,晉文公感恩於介子推的“割肉奉君”,想封他做大官,但介子推每次都拒絕了。最後,竟然為此自願燒死在山中。他留下提醒晉文公要做一位賢明的國君。晉文公為了紀念他,將這一天定名為“清明節”。現在,“清明節”已經漸漸演變成為了人們紀念去世的祖輩的一個重要的節日。

這一天,家鄉的人們不論工作的地方有多遠,都要趕回村裏,扶老攜幼,一起去上墳。我也和爸爸做好了準備,跟着他們出發了。首先去祖墳。祖墳離着我家的墳地有好遠,我們在老人們的指點下先後祭拜了后土神,開山老祖,以及我們這一支的老祖宗。然後轉道到另一座山去祭拜我的老祖和爺爺、奶奶。祭拜的時候,先將扁豆、豆腐、扣肉、米飯、茶、酒、水果供在墓碑前,點燃三柱清香,燒點紙錢,然後三叩九拜,祈求去世的祖輩們保佑他的子子孫孫們一年順順利利,平平安安。

這一天,是我們最開心的時候,不但能見到出門在外的叔叔嬸嬸,還能見到可愛的表弟表妹。一路上,大人們有説有笑;而我們則一路拈花惹草,追逐打鬧。清明節變成了親人碰面,小伴聚首的佳節。我想:去世的先人們最樂意見到的,也正是這種子孫滿堂,其樂融融的情景吧?

這就是我的家鄉“清明節”的習俗,小朋友們,你們的“清明節”又是怎麼過的呢?

家鄉的清明節的作文 篇3

今天是清明節,是祭祀祖先的日子。早上9點半,天仍然下着小雨,我和爺爺冒雨到香溪洞的路邊給太爺,太太掃墓。我們先在興安門坐4路公交車到香溪路口下車,然後和爺爺步行20多分鐘才來到香溪路旁邊的墓前。我的太爺和太太都是人民教師,生前在漢濱區教師進修學校工作,一輩子辛勤努力,培養了許許多多的學生,真是桃李滿天下,我很敬重他(她)們,我要學習他(她)們對工作認真負責的精神,認真學好文化知識,長大以後做一名對社會有用的人。

爺爺和我拿着掃把將墳前打掃乾淨,儘管天上仍然下着小雨,我和爺爺還是忙前忙後,終於將整個墳墓打掃乾淨。爺爺和我將準備好的花籃放在墳的兩旁,又把買好的清明吊掛在墳的兩邊。爺爺點燃了一把香,爺爺先給太爺太太上香,我也學着爺爺的樣子,把點燃的三根香插在墳前的香台上。我們又待了一會兒,才離開了墳墓。

這是我第一次給太爺、太太清明時節上墳,回家的路上雖然雨已經慢慢停了,但我的心裏還是有點悲傷。我長大以後一定要在爺爺、奶奶、姥姥、姥爺、爸爸、媽媽跟前多盡孝心,儘自己的最大努力照顧好他(她)們。

家鄉的清明節的作文 篇4

在我的老家安慶,有一個習俗,那就是“清明節祭祖”,別認為這很普通,其實我們全家人對其是非常重視的。

在離老家幾十公里處,有一個小鎮——許嶺鎮,是我們每年都要去的地方,那有一座山—許嶺,安葬着我們徐氏幾十代先人們。

山上,數不清的樹木,荒草和荊棘,證實了他的古老。可是他也阻礙了我們前進的腳步,為了祭拜祖先,我們也不會屈服,折斷多餘的樹枝,踩平多刺的荊棘,一步一步向前走。到了墳地,我們看見了大大小小的'墳。爺爺帶路,先找到我們最親近的先人,然後爸爸和叔叔除去墳上的荒草,爸爸拿着三根香串上六張紙錢插在墳頭上,接着叔叔拿出一疊紙錢在墓碑前點燃,我當時親眼看見墓碑上玄孫一欄裏有我和兩個弟弟的名字,還有幾個沒見過面的堂兄弟的名字,當時我的心情很沉重,為什麼他們沒有來祭祖呢?也許是他們在外地過年,沒有回來。然後就是放炮竹了,接着我們就要給祖先叩頭了,叩頭時,先要雙膝跪下,然後雙手觸地掌心向上,叩頭三次,這樣重複三遍才是對祖先最恭敬的禮節——三拜九叩大禮。最後,我們要把祖先“請回家”。

回家後,要將祖先供奉在牌位上,在牌位前還要擺上供品,這供品也是有講究的,雞、魚、肉、豆腐、糕點、水果、酒、茶等一樣都不能少,而且雞和魚的頭要向着牌位。拜完祖先才能吃年夜飯,在吃年夜飯時,餐桌上也要空一個座位,那是留給祖先享用美食的。從大年三十到正月初四之前,祖宗牌位前的香火是不能斷的,否則寓意香火不旺!

到初四的早上,我們就要送祖了,送祖時要將供品移到餐桌上,雞和魚的頭也要向着門外,我們要先向牌位拜三拜,再向門外拜三拜,以示將祖先送回到極樂世界。這樣整個清明節祭祖儀式才算結束。

就像奶奶祈禱時説的那樣,祖先們時時刻刻在身邊保佑我們,對於我們來説也是一種幸福吧,沒有他們就沒有我們,讓我們也時時刻刻懷念他們吧!

家鄉的清明節的作文 篇5

“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慾斷魂。借問酒家何處有?牧童遙指杏花村。”這是唐代大詩人杜牧寫的《清明》。每逢我吟誦起這首詩的時候,就會不由地想起一年一度的清明節。

清明節是我國的傳統節日,也是重要的祭掃祖先和先烈的日子。在我的家鄉,每到這個日子,幾乎家家户户都要到祖上的墳墓去祭奠已故的親人。

我們家也不例外。自從爺爺去世後,每到清明節,奶奶便會早早地起來,炒上幾道爺爺喜愛吃的菜,準備好水果、煙、酒、筷子、小酒忠,還有幾柱香燭及老太太折了好幾天的錫箔。爸爸媽媽呢,會買上一束鮮花和幾捆萬元紙幣(當然不是真的錢,而是專供祭祀用的)來表達他們的心意。我也不甘落後,親手摘上一些白色的小野花準備撒在墳前,表達我對爺爺的思念。

一切準備好後,爸爸帶着我們開車出發了。不一會兒,我們就來到了同裏九鬆公墓。才八時多一點,公路兩邊的車子已經排得像長龍一樣,排到了很遠很遠的地方了。去九鬆公墓的路上,更是人山人海,人們有的捧着鮮花,有的提着貢品,還有的拿着香燭。他們三個一羣,五個一夥地趕往墓地。

我們來到爺爺的墓前,先拿出香爐放好,再一一擺上貢品,然後點上香。這時,奶奶撿一根木頭,先在地上畫了個大大的圓圈,然後把錫箔和萬元紙錢倒在大圓圈內。

我好奇地問奶奶:“為什麼要畫個大圈圈呢?”

奶奶告訴我:“劃個圈就好比把錢藏起來,這樣我們送給爺爺的錢就不會被別人搶走了。”

聽了奶奶的話,我更迷糊了:“爺爺真能收到這些錢嗎?”

媽媽告訴我:“這只是表達我們對親人的祝願,祝願爺爺在天堂不缺錢花,生活得好。”。我似懂非懂地點點頭。

我們給爺爺叩頭後,把清明節的象徵物“標紋紙”系在墳墓前的兩根竹竿上。我又疑惑地問奶奶:“為啥要系這標紋紙呀?”奶奶告訴我説:“標紋紙表示後繼有人,系掛得越多,説明該墳墓主人的後代就越多。爺爺有兩個兒子,所以我們就係了兩竄。”哎!沒想到家鄉的清明節還有這麼多的講究啊!

最後,爸爸點燃了鞭炮。“霹靂啪啦”,鞭炮聲捎去了我們對爺爺的無限思念和祝福。

正在這時候,我發現九鬆公墓內已是煙霧濛濛,黑色的紙灰到處飄蕩,嗆得我眼睛都睜不開了。我們趕忙告別了爺爺,離開了公墓。

看着忙忙碌碌祭奠的人們,我想:“如果能有一種更簡潔、更環保些的祭奠方式,那該多好啊!”

家鄉的清明節的作文 篇6

那一天,我們都回老家掃墓了。

在回家的路上,媽媽和阿姨買了幾束五顏六色的鮮花。這是媽媽和阿姨每年的習慣。不一會,我們就到家了。我們剛進門就看到阿太在那裏準備上墳用的供品。我走近看了一下,分別是:清明果、雞蛋、鮮筍、肉、米飯,還有豆腐。媽媽還跟我説,還需要準備其他的一些東西。它們是炮竹、香、金元寶和紙錢。準備好這些東西,我們吃過午飯就上山去掃墓了。

我們先去爺爺的爸爸墳上。到了目的地,小爺爺把六種供品一一擺在墳前,爸爸把金元寶和紙錢拿出來放在墳墓角落邊燒着,再把香拿出來點着。點好後,一一分給我們大家。我們手拿着香朝着墳墓拜三下。拜完後把香插好,爸爸點燃了炮竹,炮竹“噼裏啪啦”地響着。我捂着耳朵躲得遠遠的。等炮竹放完,我們十指相合再朝墳上拜三下。拜完後,媽媽和阿姨把花放在墳前。小爺爺把墳頭上的野草清理乾淨。等所有事情都弄好後,我們拿好東西去另外一個墳地掃墓了。等我們全部掃完已是傍晚了。

第二天中午,我們就回臨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