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範文城>節日範本>清明節>

實用的清明節見聞作文錦集6篇

清明節 閲讀(1.88W)

在現實生活或工作學習中,説到作文,大家肯定都不陌生吧,作文要求篇章結構完整,一定要避免無結尾作文的出現。為了讓您在寫作文時更加簡單方便,下面是小編收集整理的清明節見聞作文6篇,歡迎閲讀與收藏。

實用的清明節見聞作文錦集6篇

清明節見聞作文 篇1

雨在外面紛紛地下着,今年的清明要來了……

又到了每年一次的清明節,媽媽帶我回江蘇老家去掃墓。清明,給人的印象總是下着小雨,一片淒涼的樣子。

有這樣一個傳説:相傳春秋戰國時代,晉獻公的妃子驪姬為了讓自己的兒子奚齊繼位,就設毒計謀害太子申生,申生被逼自殺。申生的弟弟重耳,為了躲避禍害,流亡出走。在流亡期間,重耳受盡了屈辱。原來跟着他一道出奔的臣子,大多陸陸續續地各奔出路去了。只剩下少數幾個忠心耿耿的人,一直追隨着他。其中一人叫介子推。有一次,重耳餓暈了過去。介子推為了救重耳,從自己腿上割下了一塊肉,用火烤熟了就送給重耳吃。十九年之後,重耳回國做了君主,後來,介子推歸隱山林之後,晉文王為逼其出山,放火燒山,結果介子推和他母親被燒死,晉文王傷心,作為紀念,規定以後每年那天全國都不許生火,只吃生的食物,那天就是清明。

今年的清明節,我跟我媽媽好像以往一樣,帶上紙錢、食物等東西,買了兩束鮮花。我們找到我姥爺的墓,磕了三個頭,將花放在墓前,接着燒紙,燒的時候,紙燒起來,黑色的煙不停地向上竄,風一吹,迷得我的眼睛都睜不開來,有的時候還將燒出來的灰吹的滿天飛。燒完後,在地上留下了一灘黑灰。燒的時候,媽媽、大姨、舅舅都給姥爺説話。

燒完紙,我們走出墓園途中還看到許多人都在給自己的親人燒紙錢,還有在那哭的,也有笑的。

清明是祭奠先祖的好時節,也是踏青的好時節。

清明節見聞作文 篇2

清明節,墓碑,祭祀。

一場急匆匆的雨應時而下,勾起了對清明節的所有記憶。“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慾斷魂”,這首流傳千年的詩歌縈繞耳畔,婦孺皆知。清明不僅是個節氣,還是個節日,它之於中國,好似感恩節之於美國,意義古老且深遠。清明是個矛盾體,一方面,它依附於暖春四月,楊柳遍地生,百花未謝盡,到處呈現出一片欣欣向榮的景象,以青春的面貌昭顯了強大的生命力,是外出踏青郊遊的大好時節;另一方面,它又是中國傳統的三大鬼節之一,籠罩在冥幻色彩的光環下,予人平添了不少的哀怨與愁傷,製造出穿插在暖春裏的心寒。清明節就在這一暖一榮、一寒一歎中無止境地延續着,永不衰竭。

前些時日,老家人打來電話,告訴我大伯家要為死去的大爺重新修立墓碑,問我能不能在四月一日當天歸家參加立碑儀式。我聞言愁喜交加,愁的是現在在公司不方便抽身,喜的是大伯的這片孝子之心,猶豫了片刻,還是選擇了清明節回去祭祀。家鄉人的清明節本就過得較為隆重,自從九幾年老家立了宋氏祠堂以後,欣聞這十幾年來愈顯熱鬧異常。由於我這些年一直在外求學就業,沒怎麼參加祭祀的儀式,好在中央修改了節假日休假制度,這回可得好好地回去體會一番。“叫祖先”是每家每户清明祭祀的主題,做幾樣固定的菜,幾碟幾碗地盛放,外加一杯白酒,用木製托盤墊着,托盤上還放有黃紙冥幣等陰府通用之物,移到庭院邊,將托盤畢恭畢敬地擱在地上,一根火柴劃出明亮的火花將黃紙冥幣點燃,祭祀的人雙膝跪地,一邊燒紙一邊唸唸有詞,燒完後將白酒灑地,一串鞭炮“啪啪”地響起,像是在催促酒足飯飽的先人快快離去,免得驚擾陽間人。至於在各家逝者墓碑前和祠堂裏的祭祀,無外乎燒紙焚香、磕頭爆鞭之類的,形式只顯露在言行舉止上,而真正的感覺卻埋藏在內心,他人怎可知?對宋氏祠堂祭祀的回憶依稀,如今一股莫名的衝動正牽拽我神往,好在清明節真地快了,祖宗與逝者的召喚馬上可以換來馬不停蹄的奔赴。

清明節見聞作文 篇3

青青的、碧綠的大圓子,我每年清明節都要吃。你知道那是什麼嗎?對了!

那就是“綠圓子”——青團。青團,可是我最愛的小點心了!

青團是一種用草頭汁做成的綠色糕團,它用青艾的汁與糯米粉一起,將豆沙餡、芝麻餡等餡料包入,做成一個個可愛的“小拳頭”。不用我説,青團當然是青色的。那綠綠的皮兒,像碧玉一般,不甜不膩,卻帶有清淡而悠長的青草氣,那散發着微微光彩的青團,讓人吃了還想吃,簡直停不了口。那麼好吃的青團,當然也少不了裏面的餡哦!

青團的餡兒,花樣百出,常見的有芝麻和豆沙餡,碧綠的皮子裏包上香甜可口的豆沙,真是美味極了!

青團的餡還有鹹料的呢!

比如豬油玫瑰餡、黑洋酥餡、金針木耳鮮肉餡——是不是很有趣呢?吃起來也一樣爽口!

那包着各式各樣餡的青團吃起來像春天的味道!

去年清明節,我們一起吃飯,桌上擺着很多菜,當然也少不了青團。我們一邊聽奶奶講吃青團的故事,一邊吃着美味的青團,感到生活是如此的美好。

清明節見聞作文 篇4

星期一早晨,我一大早就起了牀,發現媽媽拿了幾大箱黃紙,便覺得很好奇。我盯着這包黃紙,好奇地問媽媽:“媽媽,您給姥姥姥爺上墳,幹嗎要帶這些紙去呀?”

“哦?你説的是這個嗎?因為我們要給姥姥姥爺送點錢去呀!”媽媽撫摸着我的頭,微笑着説。

“給姥姥姥爺燒一箱就夠他倆花的啦,那為什麼要帶這麼多箱呀?”我刨根問底。

“嗯……這個嗎,因為在清明的時候,有許許多多的小鬼出來遊蕩,他們專門索要別人的錢。如果有人不給他們,他們就會詛咒這個人。比如説出門被車壓死啊,不久就會得上絕症啊,吃飯被噎死啊等等。”媽媽一臉認真的説,“還有,你千萬不要出門,除了我們這些掃墓的人之外,如果你出門一步,你也會被詛咒的。”

我嚇得趕緊説:“好好,今天我在家乖乖寫作業。”

但是不久,我又發現,媽媽手裏還拿着一束鮮豔的花朵,我的好奇心又翻上來了,疑惑不解的問媽媽:“媽媽,您為什麼要拿花呀?”

“給死者送花,是表示一種尊敬,更是對他們的一種懷念,尤其是對父母。”媽媽有點不耐煩了。

“啊哈!”我對媽媽開玩笑道,“那我也可以對我的寶貝魚送花咯。”

“你這孩子,淨想歪主意!”媽媽輕輕地點了我一下。

媽媽出門後,我便懷疑其剛剛媽媽説的話,懷疑媽媽是不是想欺騙我好好寫作業。於是,我便不由自主的朝窗外望了望。嘿,果真沒錯,除了那些掃墓者之外,真的沒有其他人,我不得不佩起服媽媽。

直到現在,我一直回想着那天媽媽説的話。那句話不僅僅是單純的一句話,更是我通向知識海洋的一條寬闊的路。

清明節見聞作文 篇5

今年的清明節放了三天假,從4月2日到4日。由於今年冬天比較寒冷,山上除了松樹是綠的,其他的樹還沒有綠起來,只有星星點點的小草,吐出了綠芽。我家住在大連高新園區龍王塘街道的荷塘悦色小區。站在窗前,就能看到通往玉皇頂公墓的那條公路。

2日的清晨,我躺在牀上就聽見汽車的.鳴叫聲。掀開窗簾往外一看,啊?我的天哪!上玉皇頂的汽車一輛接着一輛。“它們這是要幹什麼呀?”我驚奇的問。媽媽告訴我:“這些人是要去上山掃墓,紀念死去的親人。”我還看見公路兩邊擺滿了燒紙、香、鮮花…..有賣的有買的,吵吵嚷嚷的……想多睡會都不行。晚上,聽媽媽説,“昨天公墓有人燒紙,儘管在指定的地點燒紙,由於風大把點燃的紙張刮到了林子裏。幸好發現的及時,火被撲滅了,要不然就造成火災了。”發生火災?多可怕的事呀!我的腦海裏想起了,電視裏演的火災場面:樹木被燒燬、樓房倒塌、濃煙滾滾、還有人在火災裏死傷…..大人們都叫我們保護環境,愛護樹木。可是,他們為什麼不去想,燒的紙是用木頭做成的,可以製作成讀書寫字用的紙,可以做成上廁所用的手紙….就這樣白白的燒掉多可惜呀!3日、4日早晨和昨天一樣,到處是上山掃墓的人們。我在報紙上看到提倡大家文明祭掃的報道。有的地方用燒紙、廢電池、舊報紙換鮮花掃墓,有的地方把親人的骨灰撒進大海進行海葬,有的地方埋在大樹底下進行樹葬…..這些文明環保的做法,值得我們大家去學習。三天放假時間很快就要過去了,我希望明年的清明節,能看到更多的鮮花、綠草、多一些藍天碧海。

清明節見聞作文 篇6

“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慾斷魂。借問酒家何處有,牧童遙指杏花村。”相信大家對這首詩並不陌生,我也一樣。 每到4月的時候我總是不由自主地想起這首詩,因為清明對於我來説不僅是祭祀祖先那麼簡單,它也是我和家人短暫相處的時候。

人們都説清明總是下雨,可我每次回家的時候天氣都特別好,太陽也不大,又不下雨。這都成為了一種慣性。也許是老天特別照顧,又或許是祖上積德吧。

我喜歡回到家被親人包圍的感覺,也喜歡用心去感受親人們的關心,每次接近清明的時候我總是興奮不已,也總是想起家人淳樸的笑臉,那時的我總是期待着快點回家。

雖然路有點難走,但美麗的風景讓我忘記了疲倦。一路上都有農民種的桑樹,桑樹的根部都會有桑葚,農民知道會有貪吃的小孩偷摘桑葚,所以在清明的前後都不會噴灑農藥,這倒給我帶來了一些飯後水果。田野邊還有一種野果,家裏都叫那種野果為“清明果”因為它總是在清明的時候成熟,果實成熟的時候是黑色的,吃起來很甜,還未成熟的是青色的,吃起來又酸又澀,但很好吃。

田野裏還有農民在種田,雖然祭祀祖先是大事,但也不能誤了農活,就算下雨也要繼續幹活。我被他們的勤勞所感動,為他們照下一張張勞動的見證。

有人説清明的時候是最累的,我不這麼認為。清明是對親人的懷念,是感謝祖先創造出美好的生活,是珍惜與親人短暫相聚,更是放鬆身心,給自己放假的時候。所以,不要抱怨,要感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