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範文城>節日範本>清明節>

清明節的作文(大全15篇)

清明節 閲讀(6.95K)

在日常的學習、工作、生活中,大家對作文都不陌生吧,作文是一種言語活動,具有高度的綜合性和創造性。怎麼寫作文才能避免踩雷呢?下面是小編精心整理的清明節的作文,歡迎閲讀與收藏。

清明節的作文(大全15篇)

清明節的作文1

清明的姑娘們飄着雨淋淋的袖子,掂着濕答答的腳步,懷揣故時一夢,略帶一抹丁香愁,披帶一絲江南情話畫,籠着回憶飄飄乎齊來。

小亭子裏雨簾掛在屋檐,斷斷續續續續是否正引我思緒?小魚塘裏遊在漣漪下來來去去,擊起圈圈點點是否正引我回望?我在探明着這雨季的連綿,卻上前詢查,雖無借問酒家於杏花雨中,但於此連綿中,明明掛着幾分清寂,道已是清明至。頓是猛了心神,一切紛紛擾擾如雨拂來。雨粒兒是滴在眉間,雨景兒是收錄在我眼中,踩着的故土,四周的一切,忽如一夢被清明,一時招回,實是心愁愈上時。

是幾回魂夢與君同的思情,曾幾夢裏還鄉,有似雨巷裏痴情的撐着油紙傘,彷徨彷徨又惆悵,只為尋那丁香婉然拂過,那至親散在叢中回頭一笑。寧是趺入深深回憶,埋着深深傷痛親近你身旁。然你猶忙碌,心力正為我們焦急憔悴,手裏蒸騰着熱呈氣,額上滲着熱汗,忙碌忙碌。我等不及,等不及上前與你擁抱,訴夢裏執手竟無語凝噎的傷,傾淚滿衣襟時痛,告訴你,我至親,你無聲的離開帶來千絲萬縷的思念。還想,還想,面對你,第一次以小犯上的埋怨你,這般負我們、負年華的.離開。然你依舊不停手的熱活,嘮叨着家長裏短,一副任年華逝,任青春拋的樣子,不停讓皺紋爬上臉龐,讓斑點悄上粧容,讓那病痛貪婪侵蝕着你,讓我們兒女子孫心愈焦而俞碎。無情的黑夜又一步步挨近,清明的夢境也將一朝打破,捨不得又如何,只得猶恐相逢在夢中,卻又不得不的無奈。你終於握住戰的手,在最終一瞬裏,近瞧你心碎的臉龐,給予的一握,正如此緊,卻又從未如此輕巧的放下。終是一別,隻手留餘香的走了。猛的穿過門廊,看見你病至憔悴,又匆匆逢見你掙擰的汗淚,一日月你的痛映眼前,愧疚難奈卻又心醉無力。嘩啦一聲,風吹影移,便回到一片寂清的清明雨中,那墳前灑落一地的寂寞,唯有禿禿的土地相伴。

瞧,那河畔建起的小路曲曲,徘徊人家,是那般美麗;那家園裏樹兒,是長的那般欣欣向容;那魚塘錦鋰繪着多美的水墨畫;那世界又將多美的綻放。可淚茫茫,你在何方?這些景兒皆令人傷罷。這些綠在雨中愈深,那些花在雨中愈顯清?C,那些景兒在清明雨裏愈顯黯淡。僅此送去我傷,勾起我心傷悲,看那雨滴滴淺淡了,天止住了淚,而我卻淚滿襟

清明節的作文2

今天是清明節,媽媽帶我去姥爺家。姥爺的家在農村。我們騎着電動車。一路上到處充滿了春的氣息,和煦的春風吹在我的臉上暖洋洋的。綠油油的麥苗一望無際,風一吹好像在對我們點頭招手。金燦燦的油菜花隨風飄舞。地裏的小草也從地底下探出了小腦袋,好似要看看春天是不是已經來到了。

我們到了姥爺家,附近鄰居家的菜園裏,種着綠油油的菠菜、蒜苗、韭菜。菜園裏還長着兩棵大桃樹,粉紅的桃花開滿了枝頭,看上去就像一隻只蝴蝶翩翩起舞。勤勞的小蜜蜂正在花朵上採蜜。田埂上開着一朵一朵的小黃花,那是蒲公英花再向你問好,多美的田園風光啊!

我最喜歡去姥爺家村頭的小河邊玩。吃完午飯,我就和我的表妹一塊兒去河邊玩,河邊的樹木都換上了新裝,看那高大的楊樹嫩綠的葉子在太陽光的照射下泛着綠光。榆樹上結滿了一串串的榆錢,令人垂涎欲滴。河邊的柳樹抽出了新枝,綠色的枝條隨風擺動,遠遠望去就像一個小姑娘在水邊梳洗它的長髮。

小河裏有一羣小蝌蚪在歡快的游來游去,看上去真像一羣會游泳的“逗號”。河中的蘆葦也呈現出了嫩綠色。幾隻鴨子在河面上遊玩兒,還不時的潛入水中像是在抓小魚吃。我看着這美麗的景色,不由的想起我學過的一首詩,竹外桃花三兩支,春江水暖鴨先知,蔞蒿滿地蘆芽短,正是河豚欲上時。

啊!春天的景色真美呀!我喜歡着生機勃勃的春天。巍山鎮中心國小三(5)班何倩清

清明踏春

清明節,我們跟着爺爺去上墳。走在田間的`小路上,一片片金燦燦的油菜花展現在眼前,綠油油的小麥露出飽滿的顆粒,好像在告訴我們農民伯伯的勤勞。

穿過田間,一條彎彎曲曲的路延伸向高山。我興奮地衝上去,摘了好幾朵火紅的杜鵑花。山上栽滿了楊梅,這個時候也是楊梅開花的時候。“你們知道茶葉是怎麼來的嗎”?這個時候茶葉也長出嫩嫩的芽。瞧!邊上正有人在採茶呢。她們揹着個籮筐雙手飛舞,熟練準確的採摘着。我也看到剛剛露出腦袋的筍芽兒了。它們爭先恐後地鑽出地,這一切都是那樣的生機勃勃,春天太美了。

清明節的作文3

小時候,我是個十分淘氣的小孩,常常纏着年滿七旬的曾祖父玩耍。

每年的清明節,我都是很開心的,因為可以去掃墓,但是掃墓不是我的目的地,掃墓後的宴席上的紅包才是我的終極目標,嘻嘻!

往往掃墓是最無聊的 ,但是有了曾祖父的陪伴,便不再枯燥無味。有的年份,細雨綿綿,曾祖父必考我古詩: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慾斷魂。借問酒家何處有,牧童遙指杏花村。有的年份,天清氣爽,他老人家就考我另一首古詩:“街頭女兒雙髻鴉,隨風趁蝶學妖邪。東風也作清明節,天遍來禽一樹花。”到了墓園,他也會考我另一首詩:“洛浦林塘春暮時,暫同遊賞莫相違。風光不要人傳語,一任花前盡醉歸。”我並不明白有什麼特別的含義,只是朗朗背來,如行雲流水般流暢,每當此時,曾祖父就會高興地説:“孫兒真乖,真聰明。”他對着自己的晚輩我的長輩們誇獎我,讓我總成了大傢伙關注的焦點。曾祖父大大滿足了我的虛榮心。

我十歲時,曾祖父就患了嚴重的咳嗽,卧牀不起。有一年清明節,他突然把我叫住,要我背清明古詩。他斜倚牀前,眯縫着眼,頭往後仰,靜靜等我開口。房間裏的人不知什麼時候增加了好多個,連平日極少在家的父親也來了。我隱隱覺得不妙,但還是有聲有色地把詩吟誦了一番。曾祖父滿意地點了點頭,努力睜開眼睛,把我細細打量一番。父親把我領了出來。

不久前,曾祖父病逝了。我才知道那是最嚴重的一次生病。曾祖父最後聽我吟誦了他生前教我的.三首清明詩,帶着滿足離開了人世。我後來也明白,在曾祖父的眼裏,清明既是一個充滿哀愁的節日,也是踏青賞遊的好日子,更是一個充滿詩意的節日。

今年清明節,我和父親來到曾祖父的墓前,我高聲朗誦着這三首古詩,告慰他老人家太平盛世,我們正詩意地活着。

清明節的作文4

“春城無處不飛花,寒食東風御柳斜。”每年的4月5日便是我國的傳統節日清明節了。清明節是為了祭拜先人所特定的日子。那天,家家户户都會去掃墓,而且一般只吃冷食,不能有煙火。除了這些活動以外,最有趣的便是吃清明果了。

清明果的外形很多樣化,有的像一座有三個頭的小山,而有的卻只是圓圓的一個團。清明果也被叫作“青果”,顧名思義,那便是因為它的.外皮是綠色的了,這也是它與其他自制糕點不同的地方了。如何讓那白白的米粉變成綠色的呢?原因就在它的米粉被加進了一些艾葉。將從市場買來的艾葉搗爛在融入米粉中,就大功告成了。

要説做清明果,我可就是個高手了。先將那綠綠的米粉分成幾大份,再將那幾大份搓成寬約兩釐米的長條,然後拿出其中一條,估計好一個清明果外皮的分量,用刀在長條上每隔一段距離切一個口子,已作標號。然後就簡單了,根據剛才的標號,擰下一段距離的米粉,搓成小團,用大拇指向中間按下,做成一隻“小碗”,以便等會兒放餡料。做完了這些,最後就是放餡料。只有配上鮮美的餡料,清明果才能真正美味好吃。不過你別小看了這些餡料,做起來也可講究了。

清明果的餡料一般有兩種,一是豆沙,二是美味的肉炒豆腐。做豆沙餡比較費力。先把豆子放鍋裏煮爛,再將它放進一個大盆裏,放進適量的糖,找來一根乾淨的木棒,使勁地剁,那熟透了的豆子便被碾開,慢慢地那豆子就成了美味新鮮的餡兒。幹着活兒,必須要手力大的人來,那大盆的豆子可不是那麼容易被碾爛的,必須剁上一個下午才行。而豆腐餡只要將豆腐切成小塊和肉.鹹菜一起翻炒,香噴噴、熱騰騰的豆腐餡就做好了。最後只要將餡放進準備好的米粉裏,捏好,再放進鍋裏蒸熟,就完工了。

隨着一股熱氣的冒出,清明果蒸好了。我捏起其中一個放進嘴裏,嗯~~軟軟的米粉加上鮮美的餡兒,真算是天下美味了!

清明節的作文5

小時候,我是個十分淘氣的小孩,常常纏着年滿七旬的曾爺爺玩耍。

每年的清明節,我都很開心的,因為可以去掃墓,但掃墓不是我的目的地,掃墓後的宴席上的紅包才是我的終極目標,嘻嘻!

往往掃墓是最無聊的 ,但有了曾爺爺的.陪伴,便不再枯燥無味。有的年份,細雨綿綿,曾爺爺必考我古詩: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慾斷魂。借問酒家何處有,牧童遙指杏花村。有的年份,天清氣爽,他老人家就考我另一首古詩:“街頭女兒雙髻鴉,隨風趁蝶學妖邪。東風也作清明節,天遍來禽一樹花。”到了墓園,他也會考我另一首詩:“洛浦林塘春暮時,暫同遊賞莫相違。風光不要人傳語,一任花前盡醉歸。”我並不明白有什麼特別的含義,只是朗朗背來,如行雲流水般流暢,每當此時,曾爺爺就會高興地説:“孫兒真乖,真聰明。”他對着自己的晚輩我的長輩們誇獎我,讓我總成了大傢伙關注的焦點。曾爺爺大大滿足了我的虛榮心。

我十歲時,曾爺爺就患了嚴重的咳嗽,卧牀不起。有一年清明節,他突然把我叫住,要我背清明古詩。他斜倚牀前,眯縫着眼,頭往後仰,靜靜等我開口。房間裏的人不知什麼時候增加了好多個,連平日極少在家的爸爸也來了。我隱隱覺得不妙,但還是有聲有色地把詩吟誦了一番。曾爺爺滿意地點了點頭,努力睜開眼睛,把我細細打量一番。爸爸把我領了出來。

不久,曾爺爺病逝了。我才知道那是最嚴重的一次生病。曾爺爺最後聽我吟誦了他生前教我的三首清明詩,帶着滿足離開了人世。我後來也明白,在曾爺爺的眼裏,清明既是一個充滿哀愁的節日,也是踏青賞遊的好日子,更是一個充滿詩意的節日。

今年清明節,我和爸爸來到曾爺爺的墓前,我高聲朗誦着這三首古詩,告慰他老人家太平盛世,我們正詩意地活着。

清明節的作文6

“天街小雨潤如酥,草色遙看近卻無。最是一年春好處,絕勝煙柳滿皇都。”又是一年春來早,這密密斜織着的雨絲染綠了大江南北。

四月的天,陰雨綿綿。趁着天空放晴的一小會兒,祖孫三代提着供品,來到公墓,祭奠長眠在這裏的祖先。

來的人很多,拎着香燭,捧着鮮花,非常安靜。也許是怕打擾了先人吧!一排排整齊的.墓碑,屹立在高山之巔,一陣風吹過,樹搖草動,唯有那刻着考妣的墓碑,在風中,在雨中,巋然不動。

那一枝白玫瑰在風中顯得特別耀眼,我不知道那是誰家的冢,也不知道她在這兒待了多久,可那新鮮的玫瑰讓人感到安慰,還有人記得她。有人説最偉大的愛情是老去後還依然愛你,我以為,死去後依然愛你更為震撼。

有人在墓前哭訴着,我聽不清那些隻言片語,也聽不懂,因為我不曾經歷那樣的生死離別,但聽過一句話:最悲苦的是被時間留下來的那個人,被留下來回憶兩個人的一切。也許這已是一種告慰天靈的方式吧!

“憔悴墳頭上,見之如故人。千古彷徨事,此物最傷情。”太公的墓在中間的一排,幕上沒有照片,我也未曾見過他,悼念的感覺也只是淡淡的。聽爺爺説,太公很早就去世了,只有四十歲,得的是胃癌,當時的醫療水平差,再加上家裏的積蓄也不多,沒託多久。人生幾何,如煙花般美麗而短暫。

燒了一些紙錢,放了些鞭炮,焚香跪拜之後,心意便也到了。“點點淚和紙錢比,水灑少去不見人。”一批人上來,一批人又下去。也許,這就是所謂的輪迴,生老病死。在這陰冷的牧笛,不免感到幾絲悲涼,也許只有到物是人非之時,才萬事皆休。

“天公無情最無情,不憐人間孝子心。為賺小可一掬淚,忍教清明雨紛紛。”剛準備下山,天又開始哭泣,雨前初見花間蕊,雨後全無葉底花。

清明時節,楊柳依依,古人“折柳贈別”的習俗。我無柳可折,只能向故人道一句:一路走好。

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慾斷魂。留下那一個個花籃,那一盤盤供品,一柱柱香,一句句祈禱,還有那一枝在風中特別耀眼的白玫瑰。

清明節的作文7

今天是清明節,為了拜祭祖先,我跟父親母親回到老家,一路上陽光燦爛,春風暖暖,可是父親似乎不怎麼開心,我也就不敢太那麼樂呵。小心翼翼地跟着爸媽後面走,突然父親問我:“聰聰,知道清明節的由來嗎?”我搖搖頭,父親給我講開了:

古代的時候,人們就認為,清明節即起始於節氣。漢代劉安所着《淮南子》稱:“春分後加十五日指乙則清明風至。”這清明風至之時正值陽春三月,故有“三月節”之稱。後來,《歲時百問》一書曾做解釋:“萬物生長此時,皆清潔而明淨,故謂之清明。”顯而易見,清明節是因它所處的時令,在光照、氣温、降雨等各方面俱佳而得名。後來,皇帝為了紀念忠臣介子,把這天叫做寒食節(也就是今天的清明節)。久而久之,清明節就成為了拜祭祖先的日子,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節日……

説話間,不知不覺就到了祖父祖母的墓地前,墓地坐落在一片開滿油菜花的田地裏。背面是高高的土坡,土坡旁邊有一條清澈見底的小河,河岸上一排垂楊柳隨着春風輕舞,偶爾有幾隻小鳥忽的一下飛走又忽的一下飛來,給寂靜的墓地帶來一絲活力……

來到墓旁,只見整個墓地雜草叢生,一塊石頭碑上刻着祖父祖母的名字、出生及其逝世的時間,我算了一下,祖父和祖母年紀輕輕地就去世了,聽父親講祖父祖母都是十分勤勞善良的農民,捨不得吃,捨不得穿,節約來的錢都供給父親唸書,自己有病了也捨不得看,當父親剛剛參加工作,日子剛剛好起來,本該享福了,卻不幸得了重病去世了……看到眼前的景象,我的心情也變得沉悶起來,難怪杜牧在詩中説“路上行人慾斷魂”,父親跟母親不聲不響地拔着墓上的.野草,我也默默地拔着……雖然我沒有見過祖父祖母,但是兩行思念傷心的淚水還是不爭氣的流了下來……

雜草清理乾淨了,父親點上了紙錢,紅紅的火焰映紅了父親的臉,父親凝視着一張張寄託哀思的紙錢在火中發黃,捲起,變灰……臉頰上流下了不知是淚水還是汗珠。我默默地跪在地上恭恭敬敬地給祖父祖母磕了三個頭,心裏暗暗發誓:一定要給祖父祖母爭氣,不讓他們的辛勞白費……

今年清明時節雖然沒有雨紛紛,但是路上行人一樣欲斷魂……

清明節的作文8

“佳節清明桃李笑,田野荒冢只生愁”,清明節源自上古時代的祖先信仰與春祭禮俗,兼具自然與人文兩大內涵,既是“二十四節氣”之一,也是傳統祭祖節日,對人和農作物都有重大的意義。

“清明前後,種瓜點豆”,清明的獨特氣候使得萬物萌發、生氣旺盛、吐故納新、氣温升高,大地呈現春和景明之象。眼之所見,到處是嫩綠色,一株株小草抖動着身上的露珠,在春風中挺立着小小的身軀。看起來似乎是軟弱的,卻是堅強的,使人對這些小生命產生敬佩之心。清明雖然有踏青的習俗,我卻真的下不了腳,畢竟誰都不忍心對可愛的小生命下手。放眼朝前望去,山坡上像是蒙上了一層淡青色的薄紗,宛如畫中仙境,世外桃源。雨下了起來,淅淅瀝瀝,如針、如絲、如羽毛。大地貪婪地吮吸着天空的乳汁,植物拼命地汲取土地裏的養分,瘋狂的生長。清明,真是一個神奇的節日。“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慾斷魂。”杜牧的這首《清明》,無疑是清明節的最佳寫照。清明節是很嚴肅的節日。清明前後,天空也開始哭喪着臉,天地間一片朦朧,似乎是對每一位逝者的深切懷念。我邁着沉重的步子,迎着泥土味的春風向山上走去。風是刺骨的,使人直哆嗦,可泥土味卻是清香的,安撫每一個人的心靈。我們16個人的大家庭聚在一起,準備好爆竹、茱萸和紙錢,去祭祀先人。每到一個地方,我們的表情都很凝重。我們先整理墳頭的`雜草,然後燒紙錢,再虔誠的跪拜先祖,最後放爆竹、用樹枝掃墓。向先祖問好,訴説自己的情況及心裏話,是我們在清明節少不了的環節。雖然我只是模仿着親人朋友的做法,但是這似乎就是對先人最大的尊重了。可是,這個本是神聖的節日經常會有一些不愉快,甚至威脅到了人們生命安全的事情發生。火災已經成為清明節的常客,在人們懷悼之餘,身邊的爆竹和燭火已經悄然的點燃了山林。當我們看到滿山都是一片狼藉的景象時,才明白文明掃墓的重要性,可後悔又怎麼來得及呢?為了遠離這個“殺手”,我們掃完墓記得及時檢查,消除火災隱患,確保它不會再次燃起。文明掃墓,關係你、我、他的生命。

上天在人們“欲斷魂”之時,不忘告訴人們“要堅強”,小草就是上天派來的使者,是我們的榜樣。清明這個神奇的節日對人和植物都有着非凡的意義。

清明節的作文9

“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慾斷魂……”,又到一年清明時,望着窗外飄起的濛濛細雨,浮現出外婆的音容笑貌。

我的外婆非常瘦,矮矮的,小小的,她逝前患有嚴重的老年痴呆症和心臟病。可不管是什麼時候,外婆笑起來都是那麼慈祥,那笑裏藏着疼愛。

每當聽到“外婆”這兩個字的時候,淚水就會朦朧了我的雙眼。我思念過在杭州讀書的姐姐,想念外出打工的父親,我能與她們再見面,可外婆卻不能了。無論是在什麼時候,困難之時,失敗之時,傷心之時,我總會想起外婆。外婆給予我了無限愛。

我在心裏輕輕呼喚,外婆,外婆,記得嗎?那是一次飯桌上的.事。那天,我因為吃了太多的零食,吃不下飯。可是媽媽橫眉豎眼地瞪着我,寬厚的手掌高高舉起:“你吃不吃,你吃不吃,不吃我打死你!”我不知哪來的勇氣,就是跟媽媽對着幹:“我就不吃,你打死我好了。”或許是因為我知道您是不會讓媽媽打我的,才任性起來。果然,您整個抱住了我:“哎呀,不要打小孩子,不要打她,小霞,乖,吃一點點。”您總是這樣慣着我,寬容我,那時候,我覺得,只要您在,我就是天不怕,地不怕了。

外婆,您的一生沒做過什麼風光的事,也沒有享受過什麼榮華富貴,走過了平平淡淡的一生。您的樸素,節儉,也常常影響着我。一次,我的書包肩帶破了一個口子,回家我就嚷嚷着要買一個新的。您知道了,很生氣:“這書包,還新的很,這裏我給補補就啥也看不出來。”還有一回,媽媽想把吃剩下的菜倒掉,您看見了,又不樂意了,一把奪過來,放好了……

外婆,我想對您説:“您,一生平平淡淡,但您給了我太多太多,我愛您!您是最偉大的!”我相信您一定能聽見,這雨絲,一定是您感動的淚,開心的淚。

清明,我的外婆!我好想你!

清明節的作文10

清明,給人們的印象總是一片濕雨。彷彿有了這雨,才能更顯出清明的淡淡悲涼和絲絲憶念的味道來。”清明時節雨紛紛“,此話真的是一點都不假,即使不是雨紛紛也是陰沉沉,這不,今天的天是灰色的,散落在大地上的光更是不明不暗的,哀思的情緒也隨之湧動……

汽車緩緩駛出小城,沿着蜿蜒的山路慢慢前進。走了一小段山路,汽車便開不進去了。我們便徒步繼續前行。走過曲折的山路,繞過清澈的小溪,越過扎人的荊棘,終於來到了外公的墳前。只見墳前雜草叢生,那些不知名的小草在墓碑周圍狂妄地生長,長滿尖刺的野花在石碑邊自由開放。親人們拿起鋒利的工具,開始清除這些打擾外公安寧的雜草,我也像往常一樣,拿起毛筆,沾上紅油漆,認認真真地給墓碑上的字描上紅色,希望能給外公的”家門口“帶來些許喜慶氣氛。描着描着,腦海裏不由自主地想起剛才外婆在路上對我説的話:”要是你外公還在,見到你,他該有多高興啊!“外婆的話讓我一陣心酸,眼淚忍不住掉了下來,我趕緊低下頭來,抹去淚水,生怕會引起外婆的傷心。

不一會兒,雜草已經清理乾淨。舅舅在外公墓碑前擺上幾杯白酒和祭禮,大家虔誠地為外公燃上一炷香,依次祭拜。我依偎在外婆的身旁,她輕輕握住我的手,不停點頭拜拜,嘴裏念着什麼。忽然,外婆的聲音越來越哽咽了,渾濁的淚水從外婆那飽經滄桑的臉上滑落下來… …母親他們在一旁燒着紙錢,那繚繞的`煙夾雜着灰燼紛紛揚揚,空氣中瀰漫淡淡的哀傷。”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慾斷魂“。為什麼”斷魂“呢?是因為”古墓花影白楊樹,盡是生死離別處“。”外公,你怎麼捨得丟下外婆一個人?你怎麼捨得兒女們獨自離開?外公… …“我的淚水很不爭氣地湧眶而出,淚眼朦朧。朦朧中,我彷彿看到了未曾見面的外公:他鬚髮銀白,慈眉善目,手裏拿着一把糖葫蘆,笑吟吟地向我走來… …

一陣微風夾着細細的雨滴,滴到我的身上,不禁打了個寒顫。我更緊地依偎在外婆的身邊,慢慢擦去她臉上的淚痕,輕輕地對她説:我看到外公了… …也許過去的日子並不是花好月圓,但外公最大的心願卻是您能過得開心… …

清明節的作文11

清明節是我國的傳統節日,是祭祖和掃墓的日子。今年的清明節,又一個緬懷的日子,也是一個特殊的日子,今年是我的家族最值得敬仰的人——外婆的曾祖父劉霖烈士,他是辛亥革命的參與者,今年是他犧牲一百週年。

時間的長河流淌不息,一百個春夏秋冬,衝不淡我們對先人的懷念!正是有了無數像他這樣的先烈們拋頭顱、灑熱血,才有了我們今天幸福的生活!今天,我想與先人來一場跨越百年的對話。

聽外婆説,您曾是南昌師範國小的一名老師,家境還算富足,從小就過着舒適的生活。

因對清政府的專政不滿,參加了革命。您曾任北京國會參議院議員,追隨孫中山先生,參與歷史上有名的辛亥革命,推翻了清朝封建腐朽統治,結束了中國兩千多年的封建君主專制制度,開創了近代民族民主革命,推動了中國歷史的前進。1915年,袁世凱稱帝后,您在南昌組織衞國軍團,任參謀長,由於事情泄露,不幸被捕。1916年2月11日,您在南昌下沙窩英勇就義。

每年清明,後人都會祭拜您。今年清明前夕,我們一家二十多人來為您掃墓。我在您的墓碑前獻上了一束菊花,代表後輩對您深深的敬意。我看見一棵小草不屈不饒的從石塊縫隙里長出來,正像您勇往直前的堅定革命精神;我看見一棵櫻花樹,櫻花像珍珠一樣落在地上,紅紅的櫻花就像您撒下的鮮血;我看見一棵高大筆直的蒼松,像您一樣為了革命的鬥爭事業,無論經歷多少嚴寒酷暑,都一動不動屹立着,正如沒有人能動搖您堅強的意志。

雖然我是您第六代後人,和您不曾見過面,但我愛聽您的故事,敬佩您的精神!為我是您的.後代而感到驕傲和自豪。我崇敬您,您完成了自我的超越,用鮮血譜寫了偉大的人生。在您犧牲百年之後的今天,中國已是平等自由的國家,是世界第二大經濟體,人民過上了幸福的生活。

我是幸運的,因為我生活在一個和平美好的年代。幸福生活來之不易,我會倍加珍惜。我要繼承您的遺志,好好學習,天天向上,掌握更多的知識,為祖國的繁榮富強貢獻一份力量!

清明節的作文12

我國傳統的清明節大約始於周代,已有二千五百多年的歷史。清明最開始是一個很重要的節氣,清明一到,氣温升高,正是春耕春種的大好時節,故有“清明前後,種瓜種豆”。“植樹造林,莫過清明”的農諺。後來,由於清明與寒食的日子接近,而寒食是民間禁火掃墓的日子,漸漸的,寒食與清明就合二為一了,而寒食既成為清明的.別稱,也變成為清明時節的一個習俗,清明之日不動煙火,只吃涼的食品。

關於寒食,有這樣一個傳説:

相傳春秋戰國時代,晉獻公的妃子驪姬為了讓自己的兒子奚齊繼位,就設毒計謀害太子申生,申生被逼自殺。申生的弟弟重耳,為了躲避禍害,流亡出走。在流亡期間,重耳受盡了屈辱。原來跟着他一道出奔的臣子,大多陸陸續續地各奔出路去了。只剩下少數幾個忠心耿耿的人,一直追隨着他。其中一人叫介子推。有一次,重耳餓暈了過去。介子推為了救重耳,從自己腿上割下了一塊肉,用火烤熟了就送給重耳吃。十九年後,重耳回國做了君主,就是著名春秋五霸之一晉文公。

晉文公執政後,對那些和他同甘共苦的臣子大加封賞,唯獨忘了介子推。有人在晉文公面前為介子推叫屈。晉文公猛然憶起舊事,心中有愧,馬上差人去請介子推上朝受賞封官。可差人去了幾趟,介子推不來。晉文公只好親去請。可當晉文公來到介子推家時,只見大門緊閉。介子推不願見他,已經揹着老母躲進了綿山(今山西介休縣東南)。

晉文公便讓他的御林軍上綿山搜索,沒有找到。於是,有人出了個主意説,不如放火燒山,三面點火,留下一方,大火起時介子推會自己走出來的。晉文公乃下令舉火燒山,孰料大火燒了三天三夜,大火熄滅後,終究不見介子推出來。上山一看,介子推母子倆抱着一棵燒焦的大柳樹已經死了。晉文公望着介子推的屍體哭拜一陣,然後安葬遺體,發現介子推脊樑堵着個柳樹樹洞,洞裏好象有什麼東西。掏出一看,原來是片衣襟,上面題了一首血詩:

割肉奉君盡丹心,但願主公常清明。

柳下作鬼終不見,強似伴君作諫臣。

倘若主公心有我,憶我之時常自省。

臣在九泉心無愧,勤政清明覆清明。

清明節的作文13

每逢清明,我看到外婆在廚房忙碌,就知道她一定又是在做青團了。

在我的家鄉有清明節做青團的習俗。青團色澤翠綠,糯韌綿軟,清香撲鼻,吃起來甜而不膩,咬一口滿嘴巴艾草的香氣,媽媽和外婆特別喜歡吃,而我最喜歡的卻是和外婆一起去野外採摘做青團所需要的蒿菜。

“呦呦鹿鳴,食野之蒿”,四月的野蒿搖着一個個嫩綠的'小手掌,只等着我們來把它採摘。園子裏,田埂上,小路邊到處都是它們的身影。外婆告訴我要選些最嫩的尖端葉子,這樣做出來的青團才能糯軟。我卻不肯老老實實地摘,春天的野菜地到處都印着我撒歡的小腳丫。我摘下一朵蒲公英,輕輕一吹,一把把白絨小傘載着我銀玲般的笑聲便四處飄去。

將採回來的野蒿,洗淨,用水焯熟,切碎,擠出汁後,就可以開始做青團了。在蒿菜汁中加入適量糯米粉,加水,反覆揉搓,使蒿菜和糯米粉分佈均勻,揉成鮮綠色麪糰備用。再準備白糖豆沙等餡,綠色麪糰搓成長條,然後把長條大小均勻地切成小方塊,再從中取出一塊小方塊,用勺子舀一勺餡,然後將餡填入,就可以把它捏成各種形狀了。我用手把它捏成了餃子,媽媽用手揉成了圓形,外婆喜歡把它壓成四方形。

終於到蒸青團這一步了,蒸青團也很有講究呢。因為青團很粘手,所以蒸青團時下面可以墊棕葉或塗上植物油。把青團放入蒸鍋裏,蓋上蓋,大概蒸20分鐘左右。外婆説青團熟了,我連忙打開鍋蓋,頓時熱氣騰騰,清香撲鼻。我迫不及待地拿了一個,“媽呀,太燙了”我忙左右手不停交替的拿着青團,嘴還不時地朝青團吹氣。青團終於涼了一些,我小小地咬了一口,赤紅的豆沙餡就流了出來,紅綠相間實在是太誘人了。輕輕一吸,頓時,餡兒湧進了我的嘴裏,好醇,好潤,好甜。大概是因為我自己做的,我覺得青團簡直是世界上最好吃的食物了!

我喜歡吃青團,也愛上了做青團。

清明節的作文14

“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慾斷魂。”清明踏着方步而來,雨水滋潤着土地,小草又從土裏鑽出腦袋,花兒也展開了那五彩繽紛的花瓣。細雨過後,太陽將光灑滿了大地。小松鼠爬上高高的樹枝,搖着毛茸茸的尾巴;小刺蝟偷偷摸摸地溜到橘地裏去了。

“踏青咯!”一聲清脆而響亮的聲音傳入了我的耳朵,村民們便散佈在廣闊無垠的田間地頭,到處都是人們的蹤跡。有的在地頭俯着身用手翻來翻去,尋找着隱藏着的清明草;有的用手輕輕撥開夾雜在草叢中的小可愛兒……人們在這片生機勃勃的.大地上,似“大海撈針”似的尋找着。它,菊葉似的小葉上蒙着一層綿綿白毛,彷彿一隻可愛的小老鼠。幾株“早熟”的細葉上間已開出了絮狀小黃花。

我和外婆踏在嫩綠的草坪上,扶着旁邊濕潤的小樹,仔細地尋找躲藏在草叢裏的小不點兒。我四處尋找,經過幾小時地辛苦尋找,我才找到了三、四兩肥嫩的清明草。

經過了一番辛苦的尋找後,我們便開始做美味可口的清明果了。只見外婆一手拍打着麪糰,一手拿着搗碎了的清明草均勻地揉搓起來。那原本白乎乎的麪糰,瞬間變成了綠油油的一團。接着,外婆將早已備好的餡捲入了綠團,兩個手指嫻熟地三夾五捏,綠寶石上就呈現出一道美麗的花紋。我也嘗試做一個,結果不是這兒露了餡,就是那兒沒捏實。我笨手笨腳的,剛到手的團面也會不徑而走。我又連續做了幾個,還是一塌糊塗。我氣喘吁吁的,大家見我一身的狼狽相,不禁哈哈大笑起來。外婆提醒我不要過於激動,幾經輾轉,終於大功告成。

我們將包好的清明果放進了蒸籠,那一縷縷淡淡的清香飄進了我的鼻子,我情不自禁地掀起了蓋子。你一個,我一個,大家體會着一年一度的清明節帶來的歡樂。突然,一個奇怪的清明果冒出來——那是一隻豬的頭。全家見了,屋子裏充溢着一陣歡笑。

清明節的作文15

清明節又到了,我像去年一樣和外婆、爸爸、媽媽一同去為外公掃墓。四月五日一大早起牀外婆做了幾個外公最喜歡吃的菜,拿上柳樹枝和菊花,十點左右我們就出發了。在路上,我不停地追問着媽媽:“"媽媽媽媽、,外公長什麼樣子呀?“"媽媽和藹可親地説:“就和媽媽一樣啊!”我的外公在我有七個月大的時候因突發腦溢血去世了。每當其他同學提起外公對自己怎樣好的時候,我總是又羨慕又傷心。

十多分鐘後我們來到了福安園的山下,抬頭仰望,看見漫山一派翠綠的景象。來到外公的墳墓前,爸爸、媽媽和我開始除雜草,不一會我們就把墳墓邊上的雜草給割除了,展現在我們眼前的便是乾乾淨淨的墳墓。

我把柳樹枝靠在了外公的墳墓上,外婆説,夏天到了我們把柳樹枝靠在外公的墓上,外公在夏天就不熱了。最後把一束美麗的菊花擺在墓碑前,聽媽媽説,菊花代表對去世親人的思念。外婆也在墳墓前擺上了外公生前最喜歡吃的菜有圓鼓鼓的雞蛋、香噴噴的油炸肉、紅通通的蘋果、香甜可口的各式糕點……

我把香點着,雙手舉起香向外公祭拜。隨後,我們燒起了紙錢,放起了鞭炮。“"啪啪啪……“"那炮聲好像是外公在對我們表示祝福。

突然,我鼻子一酸,哭了起來:“"外公我好想你!“"媽媽對我説:“"孩子,你別哭!人死了不可能復活。你外公雖然不在了,但他知道自己的.外孫女很健康、很乖巧,他一定會很欣慰的。只要你認真學習,取得好成績,就是對外公最好的思念。“"我懂事地點點頭。隨後,媽媽拉着我的手和大家一起往山下走去。

“"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慾斷魂……“"外公,我一定要好好學習,爭取取得更好的成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