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範文城>節日範本>臘八節>

【熱門】臘八節的作文五篇

臘八節 閲讀(2.82W)

在日常學習、工作抑或是生活中,大家總少不了接觸作文吧,根據寫作命題的特點,作文可以分為命題作文和非命題作文。那要怎麼寫好作文呢?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臘八節的作文5篇,歡迎大家借鑑與參考,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熱門】臘八節的作文五篇

臘八節的作文 篇1

記起這幾日網絡流行的那句話“辣媽們熬的不是夜,而是自由”。終於,臘八夜的十點整,我熬到了自由。腦海中的畫面不由得回到那些年的今天……

兒時,臘八是絕對有儀式感的,媽媽會頭一天晚上泡好黃米,放上棗子。第二天早上睡夢中,便會被黃米粥濃濃的香味和紅棗的甜味催醒,糯糯的米粒金黃誘人,互相粘着,彼此抱團。熱氣裊裊中,我會加許多白糖,邊吹着燙嘴的米邊品味甜滋滋黏糊糊的米香。中午,媽媽往往會將窗台上盤子裏栽種的已經茁壯成長的綠油油的蒜苗用剪刀剪下來,和着肉,包成胖乎乎的包子。蒜苗的特殊香味撲鼻,會勾引得我們姐弟邊吹手邊吸溜,依然奮不顧身的去抓剛出鍋的包子。

大概有20年了吧?蒜薹,大葱,可做餡的蔬菜應有盡有,自然忘卻了青青的蒜苗。可那股香味卻如昨日。

婚後,臘八往往是在婆婆的敲門聲中迎來的,從沒想過婆婆幾點起牀去做,只記得年年冷得瑟縮,我依然得早早上班的早晨,婆婆會在我未起牀時就用飯盒分別裝着臘八粥和燴菜一起送過來。飯盒外定會包厚厚的包袱,外面再用塑料袋套住。她從家過來到我這,10分鐘左右路程,在“辣七辣八”出門凍死的瑟瑟寒風中,朦朧的夜色裏,路人一定稀少。送到我手,粥和菜往往燙手。那時總以為來日方長,總以為一切應當。於是從不懂感恩,更沒有珍惜。

後來,每年臘八這樣的時間這樣的畫面依然出現,只是送粥和菜的人換成了二姑。二姑做的粥軟糯粘稠,原料豐富,口感極好。我們一家自然是吃在嘴裏,喜在心裏。

今年,早在臘八前,老公就囑咐我自己做吧。我也想着父母都在,一定早備料,早準備。甚至腦海中浮現出我做的臘八粥的美容——純白的.蓮子,開口的紅豆,脱衣的花生,皮肉分離的棗子,配上金黃色的米粒,撒上白糖,一家老少一定吃得樂滋滋吧!

昨晚睡前問老公,初幾了,他答——初六。於是麻利入牀,一覺睡到自然醒。翻手機,滿屏臘八祝福,驚覺,糊塗蛋兩個!心裏懊惱着,想着只能給一家老小每人喝個八寶粥湊數了。可惜左右輾轉,卻無法入睡,看錶5點半。想想既然心已明,就起身吧!於是動手,煮豆子,洗棗子。才發現缺得原料太多了。湊乎吧,有什麼上什麼。加了黃米,小米,紅豆,蓮子,紅薯,棗子。按了新買的智能電飯煲,“煮飯”40分。看看錶,6點多點。繼續睡覺。鬧鐘調到7點整,智能電飯煲提示音響起,全家已瀰漫混合的粥香。

給兒子,自己分別盛一碗,老公公盛了半碗,擔心米硬,豆子時間不夠,難以滿足老人的無牙之嘴,又熱了饅頭備胎。給尚未起牀的爸媽送了一碗。忽然想起棗子核危險,反覆囑咐老公公,女兒,老公。直到老公怒目圓睜,煩躁不安。馬不停蹄,入得校門,連續兩節課,課中,忽想起父母該是吃飯的點了,再次偷空出教室門撥電話囑咐小心棗核。

工作完畢,稍息一會,《北國風光》中文人墨客紛紛憶節日,倍思親。看到臘八蒜,蒜苗苗,陳年的舊事,噴香的味道撲鼻而來。迫不及待下班途中買蒜,剝皮,倒醋,關蓋。

我想,數日後,媽媽們的味道會瀰漫樓道吧?

臘八節的作文 篇2

臘八節由來有各種各樣説法,今天我就來為大家介紹兩種説法吧!

傳説一:臘八節是農曆臘月(十二月)初八,起源於元未明初,據説當年朱元璋落難在牢監中受苦時,當時正值寒天,又冷又餓朱元璋竟然從監牢老鼠洞刨找出一些紅豆、大米、紅棗等七八種五穀雜糧。朱元璋便把這些東西熬成了粥,因那天正是臘月初八,朱元璋便美名其曰這鍋雜糧粥為臘八粥。美美享受了一頓。後來朱元璋平定天下,坐北朝南做了皇帝,為了紀念在監牢中那個特殊日子,他於是把這一天定為臘八節,把自己那天吃雜糧粥正式命名為臘八粥。

傳説二:臘月初八,我國人民有吃臘八粥習俗。據説臘八粥傳自印度。佛教創始者釋迦牟尼本是古印度北部迦毗羅衞國(今尼泊爾境內)淨飯王兒子,他見眾生受生老病死等痛苦折磨,又不滿當時婆羅門神權統治,捨棄王位,出家修道。初無收穫,後經六年苦行,於臘月八日,在菩提樹下悟道成佛。在這六年苦行中,每日僅食一麻一米。後人不忘他所受苦難,於每年臘月初八吃粥以做紀念。“臘八”就成了“佛祖成道紀念日”。“臘八”是佛教盛大節日。解放以前各地佛寺作浴佛會,舉行誦經,並效仿釋迦牟尼成道前,牧女獻乳糜傳説故事,用香谷、果實等煮粥供佛,稱“臘八粥”。並將臘八粥贈送給門徒及善男信女們,以後便在民間相沿成俗。據説有寺院於臘月初八以前由僧人手持缽盂,沿街化緣,將收集來米、慄、棗、果仁等材料煮成臘八粥散發給窮人。傳説吃了以後可以得到佛祖保佑,所以窮人把它叫做“佛粥”。南宋陸游詩云:“今朝佛粥更相饋,反覺江村節物新。”據説杭州名剎天寧寺內有儲藏剩飯“棧飯樓”平時寺僧每日把剩飯曬乾,積一年餘糧,到臘月初八煮成臘八粥分贈信徒,稱為“福壽粥”“福德粥”意思是説吃了以後可以增福增壽。可見當時各寺僧愛惜糧食之美德。

怎麼樣,聽了我介紹是不是現在就想喝一碗熱乎乎臘八粥呢?

臘八節的作文 篇3

在我們老家,臘月初八是培墳的日子,這一天,人們扛着鐵鍬到自家的祖墳上,清理一下雜草枯葉,添上幾鍬黃土,整理一番後,燒些紙錢,點幾柱香燭,燃放鞭炮,以示拜祭逝去的故人。

在這個平凡而特殊的日子裏,我站在霧霾深沉的都市,凝望遙遠的故土,只覺天地蒼茫,萬物寂靜。家鄉的墓地裏,裊裊上升的輕煙,牽動我情思縷縷;隆隆的鞭炮聲在我的心頭炸響。天光黯然,淚眼迷濛,彷彿看見,墓地那兩堆隆起的黃土包上,夏草枯萎,冬草叢生,嚴霜白雪覆蓋了歲月的塵埃,沒能遮住風雨劃過的痕跡。孤寂的墓碑迎着冬日的蒼涼,駐守於陰陽兩界,陪伴着長暝地下的亡靈孤魂。

日出月落,冬去春來,多少次風雨的洗浴,多少次光陰的輪迴。當清明的煙雨染綠荒郊的小草,當一座座墳上飄着五彩的清明吊,你們是否望眼欲穿,在那絡繹不絕掃墓的人羣中,尋找你們期盼的身影;當臘八的晨霧縈繞四野,隆隆的鞭炮聲在墓地炸響時,你們是不正默默翹首,盼望着你們的子孫也能為你們添上一捧新土,點燃一柱香燭。一次次的等待,一次次的失望。是那春花秋月無情,還是那殘楊臘柳無心。不孝的兒子身處異地,永遠也沒有忘記那半壺老酒瀉下的聲聲歎息。

何許,那冬風中搖曳的一墳亂草,那暴雨刻印的道道溝壑,不正是父親您粗獷豪放,簡衣俗裝,一生平凡,與世無爭良好性格的體現嗎?那低矮的墳堆,那簡陋的墓碑,不恰是母親您一生勤勞儉樸,節衣縮食,克己為人,無私奉獻優秀品德的縮影嗎?歎世間多少喜怒哀樂,多少悲歡離合,多少遺憾,多少無賴。孩兒只能用這些冠冕堂皇,自欺欺人的詭辯來敷衍你們九泉下思念的痛楚,給自己心靈一個荒唐的慰藉。

臘八,一個平凡的日子,一個悲切的日子,一捧黃土,一片赤心,撒下生與死的牽掛;那紛紛揚揚的紙錢灰,飄向天際,能否告慰天堂的靈魂。不知人死後是否真的靈魂還在,不知長暝九泉的爹孃是否真的地下有知,孩兒不知哪年的臘八才能為你們的墳上添上一鍬黃土。如今,孩兒已年近花甲,滿頭白髮,人生的終點舉目可及。只是枉度光陰,平庸一身,生沒能報恩,死沒能盡孝。等孩兒百年之後,魂歸故里,黃泉路上去追尋你們的蹤跡。在二老面前作一個無稽的懺悔,表達那份虛偽的歉意,永遠與你們攜手相伴,無論在天堂還是下地獄。

臘八節的作文 篇4

臘八節由來有兩個傳説。一説佛祖釋迦牟尼成佛前進山修行,十二月初八這天因飢餓勞累栽倒路旁,被一牧羊女發現,用大米粥救活,使他大徹大悟,得道成佛。一説,明朝皇帝朱元璋小時給財主放牛,因牛腿摔斷被財主關在一間屋子中,3天沒給飯吃,他飢餓難忍,到處搜尋,終於發現了一個老鼠洞,從中挖掘出豆、谷等各種糧食,煮成粥食用,覺得非常香甜。

後來朱元璋做了皇帝,想起小時候吃那頓粥味道,就命太監用各種糧食煮了一鍋糖粥,歡宴羣臣,後朝中文武百官爭相效仿並傳入民間,遂成了一種節日習俗。因朱元璋吃糖粥日子是臘月初八,所以這粥也就叫“臘八粥”了。

“臘八”是佛教盛大節日。解放以前各地佛寺作浴佛會,舉行誦經,並效仿釋迦牟尼成道前,牧女獻乳糜傳説故事,用香谷、果實等煮粥供佛,稱“臘八粥”。並將臘八粥贈送給門徒及善男信女們,以後便在民間相沿成俗。據説有寺院於臘月初八以前由僧人手持缽盂,沿街化緣,將收集來米、慄、棗、果仁等材料煮成臘八粥散發給窮人。

傳説吃了以後可以得到佛祖保佑,所以窮人把它叫做“佛粥”。南宋陸游詩云:“今朝佛粥更相饋,反覺江村節物新。”據説杭州名剎天寧寺內有儲藏剩飯“棧飯樓”平時寺僧每日把剩飯曬乾,積一年餘糧,到臘月初八煮成臘八粥分贈信徒,稱為“福壽粥”,“福壽粥”意思是説吃了以後可以增福增壽,可見當時各寺僧愛惜糧食之美德。

臘八節的作文 篇5

今天是農曆十二月初八,是我們常州地區家喻户曉的臘八節。

一大清早,天還矇矇亮的時候,我在被窩裏就聞到了一股香噴噴的味道,好像是花生?是排骨?還是……聞着香味,我趕緊起牀,看到媽媽正在忙前忙後,我只好自己去尋找香味的來源。

餐桌上,媽媽已放了一碗熱氣騰騰的臘八粥。看上去就很誘人:綠色的粥,裏面有黑米、薏米、排骨、青菜、桂圓、黃豆、綠豆和大豆。我急忙呈一勺往嘴裏送,哇!好燙!不過味道又香又鮮!黑米和薏米很軟,黃豆很有嚼勁,排骨的香味最是濃烈。

媽媽看我吃得正香,就問我臘八粥的來歷。臘八也有來歷?我怎麼答不上來?沒辦法,我只好自己找答案,終於看到了一個有關臘八粥的來歷:原來,相傳,明太祖朱元璋小時候生活極為艱苦。一天,他到一户人家偷東西吃,結果被抓住了,還被關在一間破屋子裏。朱元璋餓的前胸貼後背。他四下找東西吃。結果,他以外的在老鼠洞的旁邊發現了玉米、大豆、綠豆等物。他用這些東西洗乾淨後煮成了一鍋粥。味道非常棒。當了皇帝之後,朱元璋就把這粥賜名‘臘八粥’。從此以後,每年的臘月初八,每人都要吃‘臘八粥’,也就把這一天稱為‘臘八節’。

今年的臘八節我不僅享用了美味的臘八粥,還學到了知識,真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