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範文城>節日範本>端午節>

【實用】端午節活動方案彙編六篇

端午節 閲讀(2.79W)

為了確保事情或工作有效開展,時常需要預先制定一份周密的方案,方案具有可操作性和可行性的特點。那麼你有了解過方案嗎?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端午節活動方案6篇,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實用】端午節活動方案彙編六篇

端午節活動方案 篇1

在歡度“六一”國際兒童節,喜迎中華民族傳統節日——端午之際,為充分發揮優秀童謠愉悦身心、淨化心靈、啟迪心智的作用,豐富廣大未成年人的精神文化生活,促進他們健康成長,弘揚中華民族優秀文化,積極引導少年兒童進一步瞭解傳統、認同傳統、喜愛傳統、過好傳統節日,深化全國文明城市創建,根據區文明辦、區文明城市創建指揮部的統一部署,現將開展優秀童謠傳唱活動和“我們的節日·端午”主題活動要求作如下佈置。

一、關於優秀童謠傳唱活動

1.活動對象:主要是國小生和幼兒園兒童。

2.活動安排:

開展網上簽名寄語活動。以“六一”國際兒童節為契機,組織開展“傳唱優秀童謠、做有道德的人”網上簽名寄語活動。5月18日至6月10日,中國文明網、視網等網站開闢簽名寄語活動主頁面。各國小、幼兒園要在本地舉辦“傳唱優秀童謠、做有道德的人”網上簽名寄語活動啟動儀式,組織廣大未成年人積極參與,上網瀏覽80首獲獎優秀童謠,簽名寄語,抒發感言,表達心聲,引導少年兒童廣為傳唱優秀童謠,抑制“灰色童謠”,快樂成長,做有道德的人。

充分利用童謠讀物。配合開展優秀童謠傳唱活動,中央文明辦組織編印了《中華是我家》一書,以圖文並茂的形式將80首獲獎優秀童謠彙編成冊,已在新華書店公開發行。各校(園)要充分利用好這本圖書,組織少年兒童認真閲讀、學唱優秀童謠,推動童謠傳唱活動廣泛開展。

開展校園傳唱活動。各校(園)要充分發揮學校主陣地作用,把童謠傳唱與校園文化、課堂學習、課外活動結合起來,利用大課間、班隊會、德育課等時間,組織學生自編自演優秀童謠節目,開展“唱童謠、學童謠、編童謠、演童謠”活動;利用校報、校刊、校園廣播站、櫥窗、板報等,宣傳展示優秀童謠。有條件的學校可把童謠內容納入校本課程。

二、關於“我們的節日·端午”邗江區市民主題活動

1.活動時間:20xx年6月7日-6月16日。

2.活動形式:各中國小以主題班會形式,介紹端午由來,瞭解民俗知識,學習包粽子。發起“迎世博、講文明、學禮儀、過端午”倡議活動,傳承愛國主義精神,歡慶中華民族傳統佳節。

各中國小校、幼兒園在節日期間開展優秀童謠傳唱活動,有條件的單位可在傳唱基礎上開展優秀童謠節目表演,推動愛國主義精神宣傳,提高中國小生文化素養,展示學生良好的精神風貌。

三、有關活動要求

1.加強領導,精心組織。端午節是我國的重要傳統節日,是進行愛國教育和傳統美德教育的極好時機。各學校、幼兒園一定要把開展“我們的節日·端午”主題活動和優秀童謠傳唱活動作為對廣大少年兒童進行傳統文化教育、德育教育的一項重要內容,切實加強組織領導,精心制定活動方案,有計劃、有步驟推進,確保活動取得實效。

2.加強宣傳,認真總結。要加大宣傳力度,利用橫幅、戧牌、宣傳欄及時宣傳報道活動開展活動,營造濃郁的扭轉。介紹端午節的由來和相關民俗知識。做好優秀童謠歌曲曲目推薦工作,各校(園)要做好活動開展情況材料(包括文字、圖片、視頻、音頻等)的收集和保管工作,並於6月12日前將活動情況書面總結和圖片上報區教育局辦公室。

端午節活動方案 篇2

一、追憶歷史

端午有獎問答我們在場地周圍懸掛長繩,繩上按順序粘上有關端午節風俗,歌謠等的問答題目. 同學們若知道題目答案的可將題目拿下,到對獎處回答,答對者發放獎品。

二、夾彈珠遊戲

每組5名參賽者,各1雙筷子,1個水杯.工作人員宣佈開始後,計時1分鐘,選手開始夾彈珠,時間到,工作人員宣佈結束並檢查各杯中彈珠數目,數目多者獲勝,發放獎品。

三、鏢王爭霸

端午有射箭的風俗.由於條件限制,我們以飛鏢代替射箭.男生射鏢距離為2.5米,以3鏢總數超過24環者為勝。女生射鏢距離為1.5米,以3鏢總數超過150環者為勝。(男女鏢牌有區別)。

四、觀看與端午有關的電影

此項活動由電影協會主辦,首先我們在網上下載有關端午習俗的電影,如划龍舟和各地在端午節的習俗,讓大家增長見識,最後播放有關紀念屈原的電影,活動在電影中結束。

端午節活動方案 篇3

一、端午節主題來源:

端午節是我國的一個傳統節日,它有着獨特中國的風俗,如:吃粽子、賽龍舟、掛香袋、系長命縷等慶祝活動。這些活動都適合中班的幼兒來開展,既能鍛鍊和發展幼兒的動手能力,又能增進幼兒對中國傳統文化的瞭解和興趣。

同時,端午節又有着一個有名的來歷,讓幼兒瞭解“屈原”的故事,能激發他們初步的民族自豪感。為此,我結合一年一度的端午佳節,開展相關的主題教學活動。

二、主題目標:

1、知道端午節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節日,樂於瞭解端午節的一些風俗和來歷,樂於參與一些節日準備和慶祝活動。 2、對中國的傳統文化感興趣,產生初步的民族自豪感。

三、環境創設:

1、 科學區:投放艾草和菖蒲。陳列不同造型的香袋。 2、 美工區:放置製作長命縷和紙粽子的材料。 3、 閲讀區:張貼有關端午節的字條,讓幼兒認讀。 4、 表演區:提供扎頭的布條和紙棒,供幼兒表演賽龍舟。

四、家長工作:

1、 和孩子一起收集有關端午節風俗的圖片、資料,向孩子講述端午節的風俗。 2、 帶孩子購買艾草和菖蒲、粽子、香袋、鹹鴨蛋等過節物品。 3、 和孩子一起觀看有關節日慶祝活動的報道。 4、 參加班級的包粽子活動。

五、活動安排:

活動一 端午節的風俗和來歷

目標: 1、 知道端午節的日期,瞭解端午節的一些風俗和來歷。 2、 對中國的傳統文化產生初步的興趣,對屈原產生崇敬之情。

幼兒表現: 當我在給孩子講《屈原》的故事時,他們都聽得非常的認真,睜着大眼睛滿臉一副敬佩的樣子。當聽到屈原投江的情景時,都(提供)不約而同地發出“啊”的驚歎聲和遺憾聲。有的孩子還爭着要把自己從家長處聽到的關於端午節的來歷和風俗説出來。

活動二 艾草和菖蒲

目標: 觀察艾草和菖蒲的外形,瞭解它們在端午節期間的特殊用途。

幼兒表現: 班上有四個幼兒特地讓家長去市場購買艾草和菖蒲,我把它掛在教室內外。孩子們感到很新鮮,他們以前看到過,但是卻叫不出名,更不知道它的實際含義是什麼,所以都紛紛問我。我向他們解釋和介紹了艾草和菖蒲的名稱和端午節用來辟邪的用意。對於辟邪孩子們都不太懂,但他們知道這肯定是一種挺厲害的東西,就象一把劍一樣。關於名稱,有一個幼兒問我:哪一樣是艾草?哪一樣是菖蒲?我當時一下子矇住了,的確課前我沒仔細去查過資料,於是我就請小朋友幫忙去問問爺爺奶奶或爸爸媽媽。小朋友們樂意地接受了任務,下午當大人來接孩子時,他們都急着詢問,但當時家長們也都被問住了。

活動三 粽子香袋

目標: 1、 感受粽子香袋的美。 2、 在探索中學習疊制錐體技能。 3、 養成做事細心的習慣。 幼兒表現: 幼:“瞧!我包的粽子大吧。” 幼:“我包的粽子可結實了。” 幼:“我們的粽子五顏六色的真漂亮,啊嗚!咬一口。” …… 幼:“哇!老師把我們紙做的粽子串起來了,好漂亮啊!” 幼:“這個是我做的。” 幼:“我的也有的,好幾個呢!” 幼:“我們的教室真漂亮啊!別的班級肯定沒這麼漂亮。”

家長反映: 當家長來接孩子時,他們走進教室就發現了懸掛在樑上的一串串粽子香袋,都説很漂亮,的家長 饒有興趣地湊近摸摸。孩子們也非常積極地拉着大人蔘觀自己的作品,一臉的自豪感。家長們都説班級的環境非常漂亮,非常美。

活動四 長命縷

目標: 1、 知道我國有在端午節給兒童戴長命縷的習俗,加深對端午節的瞭解。 2、 學習搓線的技巧。 幼兒反映: 顯然,孩子們非常的喜歡搓長命縷,每天我都要給孩子準備一批製作的毛線。區域活動或課間休息時,都愛到美工區去搓長命縷玩,有些孩子一連搓了好幾條戴在手上、腳上,有的甚至連脖子上也戴了一條。女孩子還戴着跳起了舞。

活動五 做龍舟

目標: 1、 通過觀察、集體討論,分工合作,運用捏泥、建構、繪畫等手段創作龍舟。 2、 增強合作性、創造性、動手能力。

活動六 包粽子

目標: 1、 學習包粽子,進一步對中華民族的傳統文化產生興趣。 2、 體驗勞動和分享的樂趣。 幼兒反映: 包粽子的活動提早已經通知孩子和家長了,孩子們可開心了,總是來問我什麼時候開始。他們急切地等待和盼望着。活動那天,孩子們似乎來的很早,還一個勁地囑咐來參加活動的家長等一會不要遲到。活動之前的準備,孩子們已經急不可待了,看者調好料的糯米、粽子殼、線一樣樣地擺上桌子,他們紛紛要開始動手了。活動中,孩子們學得可認真,可積極了,一個勁地要求大人幫忙指導。雖然他們包的並不好,有的甚至屢屢失敗,但那份積極性和興趣依然很濃。下午,孩子們吃上自己包的粽子,又説又笑,離園時還帶一個回家讓大人品嚐,成功的喜悦溢與言表。

家長反映: 家長很支持我們的活動,所以當日來了不少的熱心家長。在活動中,他們教得很認真很耐心,手把手地指導孩子如何卷棕葉、如何壓實糯米、如何包裹和捆紮。活動結束,家長們還主動幫助我們整理場地,掃地、擦桌、拖地、擺桌椅,一會兒工夫教室就乾淨整潔了。

六、活動效果與反思

本次主題活動內容豐富有趣,活動效果好。 首先,幼兒的'參與很積極認真,通過談話“端午節的風俗和來歷”、摺紙“粽子香袋”、毛線編制“長命縷”、積塑搭建“龍舟”以及家長們共同參加的包粽子等一系列活動,使幼兒對端午節這個中國傳統節日有了一定的瞭解和認識,同時也發展了動手能力,感受了節日的快樂氣氛。 其次,家長們在活動中也非常的配合,紛紛拿來了香袋、菖蒲等端午節特有的物品,還特地請假來參加包粽子的活動,使活動的開展很順利。

端午節活動方案 篇4

為了傳承中華民族優秀文化傳統,營造端午節文化氛圍,依照市、區文明辦有關文件要求,在我校廣泛開展"我們的節日——端午"主題活動,特制定本方案。

一、活動主題

"我們的節日——端午"

二、指導思想

以回顧端午淵源為契機,以突出傳統習俗為特徵,以增強民俗體驗為重點,把愛國主義教育貫穿"我們的節日——端午"主題活動的始終,通過組織開展校園文化活動,挖掘傳統節日的深厚文化內涵,引導國小生在活動中接受愛國主義教育,增進愛國主義情感,提高中華民族的凝聚力和向心力。

三、活動時間

20xx年5月20日―6月3日

四、活動內容

1.以"我們的節日——端午"為主題,開展經典誦讀活動。兒童節與端午節兩個節日較接近,結合六一"悦讀生香,童夢飛揚主題隊日活動,穿插誦讀關於端午習俗的詩歌,讓廣大學生在誦讀中瞭解端午、認同端午、喜愛端午、過好端午,在感受傳統文化氛圍的同時受到愛國主義教育和傳統美德教育。

2.以"走近端午"為主題製作一份節日小報,能反映端午的習俗,反映自己的心聲、生活的體驗。

3.以"我們的節日——端午"為主題,開展主題班會,組織學生説説相關的知識。

端午節活動方案 篇5

[活動設計意圖]

又到了一年一度的中國傳統節日——端午節,為了體驗中國民間節日特有的韻味,初步瞭解節日的習俗、瞭解端午節的風俗民情,感受中國的社會文化,我們商討設計了本次活動。

[活動目標]

1、會説“端午節”的名稱,知道端午節是中國的傳統節日。

2、樂於參加包粽子、制香包等活動,體驗節日的快樂。

[活動準備]

端午節的故事;

做香包的材料:香料、布等;

包粽子的糯米、葦葉;

[活動過程]

一、主持人出示圖片,講述端午節和來歷的故事,讓幼兒初步瞭解故事中的人物、事情和相關物品。

1、吃粽子。用黍米(黃米)或糯米加棗用葦葉包成三稜角式的粽子,煮熟食用。據説屈原投江後,人們為不讓魚類吃掉其屍體,故向江內投之以粽子。習俗相沿,變成了人吃粽子,後又帶上了時令色彩。

2、做香布袋。用布做成小布袋,向藥鋪索要或買五味中藥藥面,裝在小布袋裏縫嚴。戴在小孩或老年婦女身上,驅邪避瘟。

3、給孩子戴五絲。“五絲”由紅、黃、藍、白、黑五色線配成,古代沒有棉花而用五色絲,所以叫“五絲”。後有了棉花,就以棉線代絲,而名稱未改。早晨,在未出太陽時,給孩子的手脖上、腳脖上和脖子上都戴上“五絲”。要一直戴到下大雨。下大雨時,解下來扔在水流裏,使其順水漂走。傳説這“五絲”能變成蚯蚓。習俗認為戴“五絲”,能去災、辟邪、保護兒童。

二、包粽子、吃粽子,共同分享端午節的食品

三、親子共制香包

1、幼兒與家長一起製作香包

2、幼兒相互贈送香包,大膽向同伴説一句祝福的話。

四、活動結束。

在此,僅代表幼兒園的全體教師祝各位家長及小朋友們節日快樂,閤家幸福!

端午節活動方案 篇6

活動主題:

放粽愛你

活動時間:

20xx年5月28日-5月31日

活動目的:

提升總體業績,擴大人氣口碑,為後期的經營做好鋪墊工作

活動準備:

1、利用端午節文化元素裝扮活動現場,要想真正的不一樣那就要有個性的元素而不是複製往期的活動內容,顧客也是會產生審美疲勞的,一味地重複單調的活動項目只會讓顧客產生心理排斥,更不要説對於活動的詳情感冒了。所謂的個性一方面是跟節日主題契合,一方面是和美髮店品牌結合,一方面是擁有創意的想法和設計,讓整個活動現場呈現高潮連連的激情狀態。

2、保證活動當天人員的安排得當,一方面各個環節要緊密相扣,另一方面每個美髮師都知曉活動的詳細方案,能夠收放自如的給客户介紹與講解,保證整個流程能夠順暢的走下來,呈現最完美的效果。

3、活動提前宣傳,建議活動開始前15天就宣傳,充分為活動當天的精彩環節造勢,讓客户早早的就在內心產生期待,還未到活動當天就能產生口口相傳的好效果。

4、優惠折扣最好驚喜連連,很多顧客對於打折促銷其實已經很疲勞了,如果我們能夠在促銷活動上稍微變動模式就能幫助我們的美髮店帶來更好的營業額。

活動方案:

1、來店有兩重驚喜,01重,凡是端午節當天來美髮店的顧客即可享受免費的美髮店試用裝一套,外包裝最好採用不透明的粽子包裝,第二重,進店的顧客只要消費即可贈送精美粽子一盒,只為給客户萬般寵愛。

2、限時限量底價秒殺,每天限量66件產品及項目,來晚就沒有機會了。刺激消費慾望,增加顧客消費的緊迫感。

3、玩遊戲贏折扣,設計一個小遊戲,通過遊戲餓排名分別給予顧客相應的折扣,讓顧客明白優惠的來之不易,更加願意去掏錢消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