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範文城>節日範本>冬至節>

社區冬至包餃子活動簡報

冬至節 閲讀(8.26K)

在不斷進步的時代,很多場合都離不了簡報,簡報不是“刊”,而是“報”,説它是刊物,不如説是“小報”更恰切些。什麼樣的簡報才經典呢?以下是小編精心整理的社區冬至包餃子活動簡報,僅供參考,歡迎大家閲讀。

社區冬至包餃子活動簡報

社區冬至包餃子活動簡報1

冬至是二十四節氣中一個重要的節氣,也是中華民族的一個傳統節日,冬至來臨,我市各個社區紛紛開展了“迎冬至包餃子”活動。

洛維社區開展包餃子送祝福活動

(記者李可可通訊員馬思露)為進一步弘揚中華民族民俗傳統文化,繼承傳統習俗,在“冬至”來臨之際,12月20日早上,洛維社區組織社區居民開展“團圓冬至包餃子愛在社區暖人心”包餃子送祝福活動。

活動一開始,切菜、拌餡、備調料……社區志願者、黨員和居民代表在工作人員的組織下,開始忙活起來,沒過一會材料就準備齊了。一聽説要給困難居民送餃子,大家都興致高漲,紛紛用自己拿手的方法包着餃子,活動現場笑語不斷,洋溢着喜悦祥和的氣息,不一會兒桌上就鋪滿了一個個白滾滾胖嘟嘟的`餃子。

工作人員把一部分餃子下鍋煮開,社區黨委書記鄭雪榮帶領社區工作人員和志願者把煮好的餃子打包送到轄區獨居特困、殘疾人等居民家中,同時給他們送去冬至的問候和祝福,讓他們也感受到節日的氣息和社區大家庭的關愛。吃着香噴噴的餃子,獨居老人們臉上洋溢着幸福的笑容,紛紛稱讚:“今天的餃子真好吃,吃了心裏暖暖的!”

此次冬至包餃子送餃子活動,不僅使轄區獨居、高齡老人、殘疾人、特困等特殊家庭在這個冬天感受到了濃濃的暖意,營造了濃厚的節日氛圍,也讓居民們度過一個開心幸福的冬至,還增強了社區的凝聚力和號召力,營造了和諧美好的社區氛圍。

社區冬至包餃子活動簡報2

“香!好吃!冬至節我能和老伴吃上熱騰騰的餃子,謝謝大家!”12月21日,濱城區彭李街道黃河社區黨總支書記魏素香一行人,帶着面和油以及剛剛煮好的水餃來到轄區失獨老人張其樂家中,張其樂老人邊吃餃子邊連聲説着感謝。

當天,黃河社區、彭李社工站、威海市商業銀行濱州分行聯合組織開展 “情繫冬至、關愛弱勢”包餃子活動。現場社區工作人員、社會工作者、社區“黃河大媽”志願者齊聚一堂,擺開陣勢。大家有的切餡兒、有的和麪、有的.擀皮兒、有的包餃子,講着各自日常故事、交流着冬至過節習俗、相互學習包餃子技藝,説説笑笑,其樂融融。人多力量大,不多時間,一盤盤餃子已經成型包好。隨後被端進廚房,社區工作人員早已把鍋裏的水燒開,餃子煮進鍋裏,打着旋、翻轉着,不多時,冒着熱氣、飄着香氣、含着瑞氣的餃子被撈進盤中、盛在碗中,一部分由參加活動的志願者品嚐,一部分送給轄區的失獨老人、困難羣眾,既傳承了傳統文化,又詮釋了黃河社區“魏”您服務的真諦。

“我得了偏癱,生活不方便,本以為這個冬至吃不上餃子啦,沒想到社區給送了過來,熱騰騰的,真香!。”吃着香噴噴的餃子,社區居民任紅霞異常高興。

“冬至餃子夏至面,冬至到來,聽説社區搞包餃子活動,我一大早趕過來,以志願服務的形式過冬至節,覺得很有意義,看到自己包好的水餃能幫助到轄區居民,自己也覺得很快樂。”居民張軍偉説。

“我們多方聯合組織開展這次活動,充分發揮共駐共建單位、社工和‘黃河大媽’志願者的作用,通過包餃子交流感情、傳承文化、傳遞愛心,讓冬至節過得有情有義更有愛,讓轄區弱勢羣體切實感受到社區服務的温度。”魏素香説。

社區冬至包餃子活動簡報3

為進一步弘揚民俗文化,繼承傳統習俗,促進社區和諧氛圍,12月21日,由成都高新區石羊街道府盛社區主辦,成都高新區安得社會工作服務中心承辦的“喜迎冬至節·共享鄰里情”包餃子活動在府盛社區順利開展。

隨着小朋友們精彩的表演,活動在暖陽中拉開帷幕。緊接着由工作人員組織開展“冬季健康知識競答”,居民們踴躍參與,積極搶答,場面非常熱鬧;隨後便到了包餃子環節,居民們開心的圍坐在一起,相互切磋包餃子的技巧,彼此比較着餃子的形狀,現場氣氛和諧,到處洋溢着“家”的味道,不一會兒的功夫,餃子就擺滿了桌子。除此之外,活動現場還有藝術班老師帶領着家長和小朋友們做起了五顏六色的'創意手工泥水餃,大朋友和小朋友們都玩的不亦樂乎。

此次“喜迎冬至節·共享鄰里情”包餃子活動,不僅弘揚了傳統節日文化,營造了濃厚的節日氛圍,同時也讓轄區居民在寒冷的冬日裏真真切切的感受到中國傳統節日氣息和社區的關懷,切實拉近了社區與鄰里、居民與居民之間的距離,增添了府盛社區居民的生活幸福感,讓和諧幸福社區真正紮根於居民心中。

社區冬至包餃子活動簡報4

冬至是我國傳統節氣之一,吃餃子是冬至的傳統習俗,為豐富轄區內居民羣眾的文化生活,增強鄰里之情,一起度過一個歡樂的冬至,12月21日,靖宇鎮長江社區新時代文明實踐站組織開展了以“餃子飄香迎冬至,鄰里團圓暖人心”為主題的冬至活動。

活動中,志願者將提前準備好的麪粉、餃子餡、包餃子工具等擺放在餐桌上,等待社區居民到來之後,志願者和居民們相互配合,分工合作,和麪、調餡、擀皮、包餃子,大家臉上洋溢着燦爛的笑容,忙得不亦樂乎,場面十分熱鬧。大家邊包餃子,邊話家常,聊起了社區的新鮮事,歡聲笑語伴隨着餃子的香味瀰漫在空氣中,小小的餃子包住了幸福社區生活,包住了大家對美好生活的嚮往。

“餃子飄香迎冬至,鄰里團圓暖人心”活動的開展,不僅讓志願者和社區居民們感受到了傳統節日的樂趣,感受到了冬日的'温情,豐富了文化生活,拉近了鄰里之前情感,同時也進一步讓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以更親民的方式走入百姓羣眾間,將文化傳承的種子以潛移默化的方式播種在大家心間。

社區冬至包餃子活動簡報5

“冬至到,吃水餃”,永昌街道惠民社區在社區活動中心開展“餃動惠民,三長顯身手,冬至送温情”包餃子活動,旨在讓大家能真切感受這一中國傳統習俗氛圍,並且送餃子給轄區內的空巢老人,低保户等弱勢羣體,營造一個幸福温馨的`社區大家庭。

考慮到餃子數量比較多,社區工作人員提前精心準備了肉餡,芹菜,麪粉等食材,和好面,拌好餡兒,還準備了面板,擀麪杖,餐盒等工具。活動邀請了40餘位居民參與,大家紛紛找到適合自己的拿手項目,有人揉麪,有人擀餃子皮,有人包餃子,大家其樂融融,氣氛融洽,居民朱阿姨説“這熱火朝天的也太熱鬧了,跟過年一樣。”看着自己包的餃子,大家的臉上都洋溢着興奮與自豪。

“惠民社區堅持在轄區內大力提倡尊敬老人、關愛老人,齊心協力讓社區老人能有一個幸福美滿的晚年,讓低保户、貧困户也能時時刻刻感受到社區的温暖。”惠民社區書記張卉表示。

社區冬至包餃子活動簡報6

一個人在家過節冷冷清清,跟大家一起包餃子迎冬至熱熱鬧鬧的,謝謝社區這個温暖的大家庭記得我們這些老人”!家住北湖區燕泉街道五嶺閣社區的獨居老人李奶奶開心地説。

12月21日是冬至節,為弘揚民俗文化,推進和美小區建設,燕泉街道五嶺閣社區新時代文明實踐站開展了“温暖迎冬至,熱鬧吃餃子”冬至主題活動。

社區下屬黨支部黨員、樓棟長和志願者們早早地來到社區黨羣活動室,準備好包餃子食材。大家洗菜、切菜、剁肉陷、調陷,分工協作,笑語不斷,情緒高漲,臉上寫滿了快樂和幸福。居民們用自己拿手的`方式包着各式各樣的餃子,現場氣氛和諧,到處洋溢着“家”的味道、“家”的温馨。


社區冬至包餃子活動簡報7

12月21日下午,宣州區玉山社區組織開展了“温暖冬至,情滿社區”冬至包餃子活動,現場邀請了20餘名轄區居民朋友參與。

活動中,大家有説有笑,相互切磋包餃子的技巧,彼此比較着餃子的'形狀,活動現場氣氛熱烈。不一會兒,各式各樣的餃子就出鍋了,每個人的臉上都寫滿了快樂和幸福。社區工作人員、志願者將煮好的餃子,送到轄區困難老人的家中,為他們送上冬至的祝福與關懷。

社區冬至包餃子活動簡報8

冬至臨近,為了更好地傳承中華民族的傳統習俗,培養孩子們的動手能力,傳遞愛心。12月18日上午,汶上縣中都街道聯合縣個體私營黨委、縣學雷鋒協會及好來物業黨支部在貴和苑小區開展“迎冬至、包水餃、送祝福”愛心活動,來自尚城雅居、貴和苑、文博家園等小區的孩子們參加了此次活動。

活動現場,社區工作者、志願者們為孩子們講解了冬至的習俗,現場教孩子們調餡兒、擀皮兒、包餃子。孩子們交流着各自的日常故事、相互學習着包餃子技藝,説説笑笑,其樂融融。

今天恰逢雷鋒誕辰82週年,活動中,汶上縣學雷鋒志願者協會的志願者們開設宣講時間,為孩子們講述了雷鋒的故事。隨後,好來物業工作人員及志願者們陪同孩子為貴和苑小區的7户老人送去了水餃、水果、圍巾、牛奶等禮物,為老人們送去了黨委政府的`關心及冬日的温暖。吃着香噴噴的餃子,社區老人張秀芬感動地説:“冬至餃子夏至面,今天社區工作人員和孩子們提前給我們送來了親自包的餃子,很暖心。”

好來物業的郭金波表示,“通過這次包餃子活動,拉近了居民之間的距離,教給孩子們傳承文化、傳遞愛心,讓這個冬至節過得有情有義更有愛,讓轄區弱勢羣體切實感受到社區服務的温度。”

今年以來,中都街道始終貫徹落實“我為羣眾辦實事”長效機制,不斷創新方式方法,聚焦各類民生問題,切實為羣眾辦實事、解難事。在一件件的實事、好事中讓人民獲得真正的幸福感。

社區冬至包餃子活動簡報9

“天時人事日相催,冬至陽生春又來”。在我國傳統民俗中,冬至是一個非常重要的節氣,素有“冬至大如年”的説法。七里河區各社區相繼組織開展了“情滿冬至”主題活動。

西站街道西客站社區組織開展“温暖冬至,情暖社區”冬至包餃子主題活動,特地邀請了社區居民一起包餃子過冬至,共話鄰里情。社區工作人員在活動前一天就將所有工具食材準備到位,活動中,大家互相配合,分工協作,一邊着包餃子,一邊聊着家常。活動雖然短暫,但卻增進了居民之間的感情,弘揚了互幫互助的社會風尚,用濃濃的餃香涵養全員崇尚文明的情懷、凝聚大家團結協作的力量,提升了社區精神文明建設。

而在敦煌路街道光華街社區,工作人員們在冬至節關心社區獨居老人的生活。與和蘭州市小草愛心社會工作服務中心的工作人員一起為轄區獨居老人準備了水餃、艾條、香包等物品,為獨居老人送去冬至的關懷。老人們在一聲聲關懷備至的真摯問候中,感受着暖意融融的温情。餃子象徵着團圓,此次活動不僅給社區獨居老人、特殊羣體送去了冬至的温暖關懷和心靈的慰藉,也增進了居民與社工之間的聯繫。

建蘭路街道王家堡社區工作人員入户轄區內獨居老人、困境兒童、困難家庭。在活動中,為他們送去暖心慰問大禮包並瞭解他們的生活情況與身體健康狀況,聆聽他們的傾訴和需求,叮囑他們要注意防寒保暖和居家安全,外出要戴好口罩做好防疫安全,此外還細心查看了他們家中的安全隱患,做好登記台賬,離開時,安排工作人員進行衞生清掃。

敦煌路街道柳家營社區不止關心轄區獨居老人,還為轄區困難家庭送上節日祝福。活動中,柳家營社區家庭醫生劉振華也一同入户探訪,為老人、孩子檢查身體。通過此次活動,社區將真切關懷送到了有實際需要的居民那裏,更好地營造了有“温度”的社區氛圍,同時,也弘揚了中華民族尊老愛幼,助人為樂的傳統美德,讓居民們感受到身在社區的幸福和關懷。今後社區將擴展服務內容,讓羣眾感受到“社會大家庭”的.温暖。

冬至是一個温情的節日,它以獨特的方式和言語,釋放着它的韻味。本次活動不僅讓羣眾感受到了社區給予的温暖與關愛,還拉近了社區與居民之間的距離,為今後更好地開展服務工作夯實了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