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範文城>節日範本>春節>

春節的家鄉作文(優選5篇)

春節 閲讀(5.1K)

在日常學習、工作抑或是生活中,大家或多或少都會接觸過作文吧,作文是人們以書面形式表情達意的言語活動。那麼你知道一篇好的作文該怎麼寫嗎?下面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春節的家鄉作文5篇,僅供參考,歡迎大家閲讀。

春節的家鄉作文(優選5篇)

春節的家鄉作文 篇1

我的家鄉在廣西玉林市,這是一個比較熱鬧的小城市。在家鄉的民間傳統節日中,最受重視的最熱鬧的要算春節了。

玉林人過春節習慣叫做過年。一年一度的春節,人們非常重視,各家各户早就忙着籌辦各種年貨,賣年畫、春聯、鞭炮的`生意特別興隆。除夕中午,各家各户都貼上了大紅的對聯和各式各樣的門神,大多是為祈求吉慶,讚美春光。遠方的遊子回來了,在外地工作的親人們回來了。

除夕之夜,全家團圓,通宵不寐,燈火通明,全家人高高興興地吃了一餐團圓飯後,敍舊話新,互相鼓勵,祝賀來年有個良好的開端,這叫“守歲”。中央電視台的春節晚會,力“守歲”的人們獻上了歡歌笑語。

大年七年級的早晨,男女老少都穿上了最漂亮的衣服。在震耳欲聾的爆竹聲中拜年就開始了。小孩子們給大人恭喜,大人給小孩賞錢,淳厚的人情味令人感動。這天早晨一般是不做米飯吃的,專門煮長條的米粉或長壽麪吃,意味着富貴長壽;午餐多吃去年留下的;日飯菜,意思是去年有餘,來年更豐裕。每家每户的桌上都擺着家鄉的特產:柑、橙、袖子和香蕉等水果,還有米花、白散、蘇角、茶泡、饊子……應有盡有,任人品嚐。

春節早晨,傳統的舞獅活動也開始了。雙雙大紅大綠的獅子出現在街頭巷尾,向各家各户拜賀新年。各家各户把大紅包掛在門樓上,於是不斷出現“雙獅”搶紅包,“雙獅”疊羅漢等精彩的場面。熱鬧的舞獅活動為新春佳節增添了濃郁的歡樂氣氛。

朋友互訪、親戚往來等串門活動,也是春節的主要內容。從八年級開始持續到元宵節,大街小巷、鄉村小道到處可見男女老少三五成羣,拿着禮物到親戚家去,共敍友情,商談一年大計。

家鄉的春節風俗,真是趣味盎然。

春節的家鄉作文 篇2

我的家鄉在一個偏僻的小山村,是一個漢藏混居的村子,雖然民族不同,但慶祝春節的方式大同小異。

春節,是農曆正月七年級,又叫陰曆年,俗稱“過年”。這是我國民間最隆重、最熱鬧的一個傳統節日。春節的歷史很悠久,源遠流長。春節時,舉國上下一片歡騰,到處洋溢着歡樂的氣氛。家鄉的春節也別具特色。

家鄉的人在節前要在住宅的大門上粘貼紅紙黃字的新年寄語,也就是用紅紙寫成的春聯。屋裏張貼色彩鮮豔寓意吉祥的年畫,心靈手巧的姑娘們剪出美麗的窗花貼在窗户上,門前掛大紅燈籠或貼福字及財神、門神像等,福字還可以倒貼,路人一念福倒了,也就是福氣到了,所有這些活動都是要為節日增添足夠的`喜慶氣氛。

除夕晚上,全家老小都一起熬年守歲,歡聚酣飲,共享天倫之樂,除夕有吃餃子的習俗,餃子的作法是先和麪,和字就是合;餃子的餃和交諧音,合和交有相聚之意,又取更歲交子之意。待第一聲雞啼響起,或是新年的鐘聲敲過,街上鞭炮齊鳴,響聲此起彼伏,家家喜氣洋洋,新的一年開始了,男女老少都穿着節日盛裝,先給家族中的長者拜年祝壽,節中還有給兒童壓歲錢,吃團年飯,八年級、三就開始走親戚看朋友,相互拜年,道賀祝福,説些恭賀新喜、恭喜發財、恭喜、過年好等話。

節日的熱烈氣氛不僅洋溢在各家各户,也充滿各地的大街小巷,一到初八,各鄉的社火隊歡聚縣城,舞獅子,耍龍燈,演社火,這期間花燈滿城,這時遊人滿街,熱鬧非凡,盛況空前,直要鬧到正月十五元宵節過後,春節才算真正結束了。

春節的家鄉作文 篇3

我最喜歡的.地方是延安,我的奶奶家就在那。

寒假裏我爸爸和大娘帶我一起去我奶奶家過春節。

我到了奶奶家,一進門,我就看到哥哥正在看電視,爺爺正在玩電腦。哥哥看見我説:“哎呀!你來了。”哥哥看見了我的旅行包,他就不看電視了,好奇地走了過來。我和哥哥要打開旅行包。這時我的我爸爸看見了説:“你們兩個不能動這個東西。”然後我爸爸和爺爺走過來,一起打開了旅行包。

春節過後我就回家了,這個春節我過的很快樂

春節的家鄉作文 篇4

春節是中國最為隆重的節日,我的家鄉滿洲里更是有不少講究,“年味”十足。下面就讓我帶大家過一個“東北味”十足的春節吧!

“二十三,送灶王;二十四,掃房子……三十晚上熬一宿;七年級、八年級滿街走。”這首民謠道出了家鄉春節的習俗。春節前,家家户户要打掃衞生,購買年貨。購買年貨是最讓人激動、興奮的事了。到了週末全家總動員,吃的、穿的、日用品,一直買到大家都拎不下為止。雖然家裏碗筷已有很多,可在置辦年貨時,為了人丁興旺的彩頭還是會買些碗筷。

轉眼就到了年三十這天,全家人都早早起來開始忙上了。看,奶奶和媽媽準備豐盛的.午餐,有雞,有魚,有排骨……哇!好吃得可真不少。爸爸和我正忙着貼春聯,爺爺哼着歌給奶奶打下手。我們一家人一直忙到中午,飯桌上已經擺滿了好吃的,看的人眼花繚亂,直流口水。這頓飯意味着闔家團圓之意,預示來年豐衣足食、事業興旺。席間,老少互相祝願,推杯換盞,盡情享受天倫之樂。飯後,大家開始打撲克進行娛樂活動,一家人其樂融融。

到了晚上八點,全家人圍坐在電視前,邊看春晚邊包餃子。這年三十的餃子來歷可真不小,因為我們過年要“守歲”,到了半夜12點,新年鐘聲敲響後要放鞭炮,吃餃子。而且有一個餃子會放進一枚硬幣,誰若吃到有硬幣的餃子就意味着來年一年財源廣進。每次我都能幸運的吃到這個餃子,嘿嘿,原來是大人們吃到這個餃子都會偷偷地放到我碗裏故意讓我吃到。看,我家人對我多好,我會拿這枚硬幣換壓歲錢。

吃完餃子,伴隨着外面漫天的煙花,我該開始拜年了,盼望好久的壓歲錢終於要來到了。將近凌晨一點大家開始休息了,因為明天七年級還要繼續去拜年呢!

這就是我家鄉春節的過法,怎麼樣?是不是又熱鬧又開心呢?

春節的家鄉作文 篇5

上海,一座繁華的城市,在本應該熱熱鬧鬧,紅紅火火的節日——春節,卻顯得些許冷清,有點安靜。但是,在以前,上海的景象跟現在卻是截然不同。

在曾經,路上是人聲鼎沸,車水馬龍,各種各樣的叫賣聲不斷。家家門口貼上了紅色的對聯和“福”字,喚作“貼門紅”。走進屋子時,只見裏面煥然一新,桌子上擺滿了美味佳餚,一家人其樂融融地圍在桌子旁,大口大口地吃着桌子上飯菜,那叫作“團圓飯”。還有,還有,在過年,小孩子們頂喜歡的莫過於收壓歲錢了,“壓歲”諧音為“壓祟”,壓住一年的晦氣,怎能叫人不開心呢?自然是心裏樂開了花。那煙花,也是必不可少,各式各樣,五光十色,令人欣喜,興奮,入神……

回到現在,雖然沒有了令人興奮不已的煙火,但其它程序依舊沒有變化。在屋內外,我和爸爸貼上了那鮮紅色的對聯,將“福”字倒過來貼,諧音“福到了”,以求吉祥;桌子已經拆開,變得更大。上面的佳餚令人垂涎三尺:有清蒸鱸魚,是“年年有餘”,有紅燒肉,是“鴻運當頭”,還有糕點,是“步步高昇”等等,香氣撲鼻,五花八門,有什麼事比一家人團團圓圓吃頓飯更美好呢?自然沒有。收壓歲錢則是讓我興高采烈,看着自己小金庫裏的錢越來越多,我心裏來不及偷着樂呢!雖然沒有了煙花,但是當聽到炮竹響起,還是會立刻衝到窗前觀看,雖然每次都沒有看到天空的大幕裏出現色彩,心中未免失落,但是每次心中都會積蓄更多的.期盼與興奮。

現在的家鄉的春節,雖外表冷清,但心中卻是熱烈!我愛家鄉的春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