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範文城>行業範本>信息技術>

信息技術教學設計精選15篇

信息技術 閲讀(5.15K)

作為一位不辭辛勞的人民教師,常常要根據教學需要編寫教學設計,藉助教學設計可以更大幅度地提高學生各方面的能力,從而使學生獲得良好的發展。怎樣寫教學設計才更能起到其作用呢?以下是小編收集整理的信息技術教學設計,供大家參考借鑑,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信息技術教學設計精選15篇

信息技術教學設計1

【教材分析】

《初識畫圖》是江蘇省國小信息技術教材上冊中第七課的內容,“能使用常用繪圖工具進行簡單的創意繪圖”是《江蘇省義務教育信息技術課程指導綱要(試行)》基礎模塊第一階段提出的明確要求。根據學生的身心特點,教材選擇了WindowsXP自帶的“畫圖”程序作為實現這一要求的平台。本課是學習“畫圖”程序的起始課,因此,本課教學任務能否完成直接影響到後面章節的教學。

國小三年級的學生剛開始接觸信息技術課,對計算機的學習興趣很濃,是對其自主探索能力、動手實踐能力、創新能力進行訓練的最佳時期,並以此來提高學生的信息技術綜合素養。通過前四節課的學習,學生已對Windows有了一定的認識:瞭解了開關電腦的方法;從“開始”菜單中打開軟件並關閉;鼠標的移動、單擊等操作也比較熟練。本課的學習,單從電腦操作技能上説,只是對鼠標操作的進一步訓練和強化,但新的軟件環境,對電腦繪畫強烈的好奇心,卻是對學生的適應能力、探索能力、動手能力的最好鍛鍊。在教學時我大多采用自學指導法,把學習的主動權交給學生,鼓勵學生自主學習後,大膽進行嘗試操作,觀察現象、發現規律,培養學生的獨立性、對新環境的適應性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

【教學理念】

傳統計算機教學把學習、掌握具體軟件知識和技能作為目的,因此十分注意教學內容的完整性、結構的嚴謹性以及敍述表達的技巧上,而對於如何通過學習活動,形成、提升學生信息素養和綜合素質卻比較忽略,對先進教學思想和理念的滲透顯得很弱。這種以“軟件為主”的教學方法,與新課改提出的“以學生為主體”的精神是相悖的。所以新教材要求我們把培養和提升學生信息素養放在第一位,改變傳統計算機教材以記錄和傳授為主的方式,為研究性學習構建有利的環境。我們認為,應該把課程中所涉及的各種軟件(如Word、畫圖等)視為教學活動的“載體”,而不是學習的最終目標。學習中,除了要掌握有關軟件的必要知識技能外,更重要的是培養學生自己駕馭新軟件、適應新環境的能力,從而實現信息素養的'提升。這是國小信息技術教育與計算機職業培訓最根本的區別。所以,在教學中,我們並不對軟件的功能和方法都給予明確的回答和介紹,而是給出一定的問題和實驗序列,讓學生通過實踐活動建構相關的知識、技能。

【教學目標】

知識與技能:學習啟動與退出“畫圖”程序的方法,認識畫圖窗口的組成,初步瞭解工具箱內繪圖工具的名稱。

過程與方法:掌握啟動和退出“畫圖”程序的方法,知道用鉛筆工具畫圖的基本方法,嘗試使用彩色畫圖,培養學生的動手操作能力和自主學習的能力。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通過對畫圖作品的欣賞和對“畫圖”程序的操作,培養學習信息技術的興趣與熱情。

行為與創新:嘗試選擇工具箱中自己喜歡的工具在畫圖區畫一些簡單的圖形,增強學生的自信心。

【教學重點、難點】

重點:啟動和退出“畫圖”程序的方法。

難點:嘗試彩色畫圖。

【教學方法】

主要教法:採用自學指導與分段實習相結合的方法。

主要學法:觀察、發現、實踐、總結

【教學過程】

【板書設計】

認識畫圖

一、打開畫圖程序

二、認識窗口:工具箱、顏料盒、工作區

三、測試工具名稱

四、用“小老鼠”畫圖

五、退出程序

信息技術教學設計2

2 課時

教學內容

鄉村小景

教學目標

1.能熟練的製作文字動畫。

2.會應用拷貝幀的方法導入Flash源文件中多圖層的動畫到新元件中。

3.通過組合多個Flash動畫為一幅優美的動態圖景,鍛鍊和提高審美情趣和審美能力。

教學重點

教學難點

會應用拷貝幀的'方法導入Flash源文件中多圖層的動畫到新元件中

教材前後聯繫及學情狀況

教學準備

一、引入

1、“鄉村小景”成品動畫欣賞

2、師:請大家觀察“鄉村小景”動畫,我請一位同學起來描述一下這個動畫需要我們做那些工作。

3、生:顏色變化的文字;有一個轉動的風車,是以前學習過的。

4、師:在這個動畫當中,導入背景、製作風車和文字錄入都是我們學習過的,只有將文字顏色不停漸變是新內容,所以老師只將如何讓文字顏色漸變的方法,其他的工作由你們自己完成,可不可以?

5、生:可以

二、講授新課

1、請生上台錄入“鄉村小景”四個字;

2、請生上台將文字分離,並填充為彩虹顏色;

3、師講解讓文字顏色漸變的方法:

(1)、在文字圖層第20幀和第40幀處插入關鍵幀

(2)、選擇第20幀,選擇“填充色”工具,給文字變換另一種彩虹顏色。

(3)、分別為文字圖層的第1幀、第20幀設置補間為形狀。

(4)、預覽動畫。

4、請生完成“鄉村小景”動畫,重點練習文字動畫的設置

三、練一練

1、完成“鄉村小景”動畫;

2、完成任務一後,發揮想象力,創作有特殊效果的文字動畫。

四、小結

信息技術教學設計3

一、活動背景:

讓學生通過回憶瞭解讓學生了解父母之愛,感受父母之情,體驗愛的聖潔、無私和偉大。讓學生學會理解父母,孝敬父母,感謝父母,以實際的行動報答父母的養育之恩。

二、活動目標:

1、通過回憶父母對自己的關愛,觀察生活中父母的操勞,感受父母對自己無微不至的關懷,體會的父母辛勞,懂得愛是至高無上的,尊重父母的愛,讓學生學會理解父母,孝敬父母,感謝父母,以實際的行動報答父母的養育之恩。

2.培養用多種方式(實踐、口語表達、寫作)表達情感的能力。

3.學會利用多種渠道查找有關感恩父母的資料,培養學生收集、處理材料的能力。

三、活動重點:

1、學會利用書籍和上網獲取自己所需要的信息。

2、通過活動,深刻認識“愛”的內涵,培養孝敬父母的情感。

3、提高自己的表達能力。

四、課前準備:

1、回憶父母愛你的故事。

2.蒐集古今孝敬父母的故事及父母愛孩子的故事。

3、多媒體課件。

4、學唱《感恩的心》

五、教學流程:

(一)活動導入:

主持人聲情並茂地講述:親愛的同學們,我們每天都生活在爸爸媽媽的關懷下,是他們讓我們健康地成長,是他們給予了我們無私的愛。是的,為了我們的成長,他們付出了很多很多!今天讓我們一起來感恩我們最偉大的——(齊喊)爸爸、媽媽!

(二)説故事——感受父母的偉大

1、無論你身在何方,有一個人,她永遠把你惦記,從她成為你的母親到她老去,她願用自己的一生去愛你,卻不要你任何回報……這種愛,就叫“母愛”。請聽一個來自《親情故事》的《永遠的惦念》。(生講故事)

2、是的,我們是媽媽一生的牽掛。還有一個人他是你的一片天,無論你走到哪裏,他都是你內心的支柱,是他,讓我們在風雨中無懼,一路走好……是他,讓我們在任何困難學會不退宿,他的名字叫——父親。請聽《地震中的父與子》。

3、主持人:説起地震,我們都永遠不會忘記那次5.12汶川了級大地震…… 一生講汶川大地震感人故事。 主持人:現在大家有什麼想説嗎?

(三)話説自己父母的愛,心存感恩

1、主持人:為了我們的成長,爸爸媽媽操碎了心。確實,爸爸媽媽把我們撫養大,為了從不讓我們受一點委屈,他們付出了多少心血。下面讓我們來誇誇我們自己的爸爸媽媽吧!讓每個同學都瞭解爸爸媽媽是怎麼愛我們的。

(利用學生課前蒐集的爸爸媽媽是怎樣愛我的資料,利用實物投影或小故事進行介紹,讓學生進一步感受到爸爸媽媽對我們的愛)

2、主持人:聽完同學們的彙報,你們有什麼感受?(學生髮言)

3、主持人:是啊,父母的愛是安逸的小舟,載着我們駛向温馨的港灣;父母的愛是一把小傘,給了我們一方無雨的晴空;父母的愛是黑夜裏的一盞明燈;給了我們一片燦爛的前程。 請聽詩歌朗誦:《那個夏天》

那個夏天

好懷念那個夏天

我們被雷雨嚇得狂叫過大街

不管在別人眼裏有多麼瘋癲

有多麼不體面

那幾乎變成生命最珍貴的畫面

多可愛的昨天

曾為了電影結局哭了好幾天

你為大家做了很醜的鬼臉

都映在那一個夏天

但願能永遠看到你的微笑

因為——

那麼甜,那麼燦爛!

(四)、拿出實際行動,感恩父母。

1、小品導入:

主持人:爸爸媽媽不僅要上班賺錢,還要做家務照顧我,太不容易了! 請聽相聲:《我不再是小皇帝了》

2、主持人:是啊,父母的愛孕育了我們的生命,父母的愛滋潤着我們成長的歷程,此時此刻我們心中湧動着一股濃濃的親情;此時此刻,我們有千言萬語想對您説:“爸爸媽媽,我們愛您。

主持人:唐代詩人孟郊在《遊子吟》中寫下這樣一句詩:(齊誦) “誰言寸草心,報得三春暉”

3、主持人:媽媽帶我們來到這個世界,爸爸教我們學會走路、做人,我們成長中的每一步腳印都有爸爸媽媽的汗水和眼淚,同學們想一想,你打算怎樣去愛你的`爸爸和媽媽呢?(學生自由發言)

4、小組彙報活動展示:

主持人:在大家回憶父母給予我們的愛時,很多小組同學都想有自己的方式來感謝自己的父母。

(1)請聽第一小隊的“父母我來誇”:

沒有陽光,就沒有日子的温暖;沒有雨露,就沒有五穀豐登;沒有水源,就沒有生命;沒有父母,就沒有我們自己。滴水之恩,湧泉相報。關愛父母,是我們的責任。

(2)第二小隊小品:《爸爸媽媽下班回家時》

一名同學扮演爸爸,一名同學扮演媽媽,下班回家時,做到椅子上,很累,孩子幫助爸爸媽媽把拖鞋準備好,讓爸爸媽媽換上,給爸爸媽媽倒一杯水……

主持人:同學們你們認為這位同學做的對嗎?我們還可以為爸爸媽媽做些什麼呢?(盛飯、為父母過生日、節假日送上祝福語……)

(3)第三小隊:手抄報展示

(4)第四小隊:感恩卡展示

(5)第五小隊:爸爸媽媽我想對你們説(朗讀自己寫的話)

(五)、聽父母心聲 ,昇華感恩

主持人:從剛才同學們的精彩表現中,我們大家都成長了,進步了,為此,我們的父母感到特別的欣慰!在這次的活動中,很多家長也看到了我們的進步,請聽家長的話!(錄音播放) 主持人:聽了我們爸爸媽媽的話,大家有什麼話想説嗎? (學生各抒己見)

(六)、總結感恩,傳遞感恩

師:正是因為他們給我的愛,給我們的幫助,才讓我們的生命變得多姿多彩,才讓我們的生活變得有滋有味。讓我們帶着這顆感恩的心將愛傳遞下去!我們不僅要感恩自己的父母,還要感恩我們身邊的人,感恩大自然!最後讓我們在歌聲中結束這節課。(齊唱《感恩的心》)

信息技術教學設計4

【教材分析】:

九年級認識分數,是對數概念的一次擴展。從整數到分數,學生的數學學習建立新的數學概念,是對數的認識質的飛躍。在國小階段,分數單元將在三年級和五年級進行教學。三年級學期主要從操作、直觀、部分-整體的角度讓學生初步認識分數。五年級下學期,學生從感性認識到合理認識,總結分數的意義,在表現部分-整體的意義的基礎上,從測量、比和商等角度進一步認識分數的意義,探索分數的性質和四種運算方法。

【單元結構】:

【學情分析】:

分數概念的抽象性和其理解方式的多樣性,正是孩子理解分數概念的困難。為了突破這個難點,在實際教育中,我們必須結合生活狀況,利用幾何學的直觀和操作,逐漸通過行為表現圖形表現符號表現這個認知過程,加深學生對分數表現的部分-整體關係的認識。

【教育設計構想】:

第一部分:初步認識。

這裏主要介紹幾分之一的教育構想:教育幾分之一時,從認識二分之一到四分之一到幾分之一的順序進行教育。

關於一半,以下想法進行教育

教育二分之一時,運用豐富的表象支持,初步理解分數的意思。也就是説,從行為表徵切蛋糕開始,使用希沃屏幕和授課助手工具進行實際操作的同步視頻展示,使學生的手工操作更加明確地表現給每個學生。之後,通過展示各種圖形的二分之一來表現圖形表徵,讓學生明確形狀、大小不同的物體有其二分之一。最後轉移到抽象分數的二分之一,結合以前的例子,介紹分數各部分的名稱和意思。

到了四分之一,主要是讓學生打折,表示正方形的四分之一,通過實踐操作,展示報告,讓學生感受到表示同一物體的四分之一,有不同的分法。學生展示報告時,使用希沃授課助手,展示學生不同方法,比較評價。

總結:二分之一、四分之一……這樣的分數叫幾分之一。

本部分練習題巧妙地結合信息技術,使練習題的表現形式更加生動直觀。

練習20個第一個問題:

從學生到一體機,一邊拖動圖形,一邊説能否用分數表現的理由,培養了學生的數學語言表現力。

練習20個第二個問題:

讓學生在一體機上克隆,拖動已知的方形畫這個圖形,學生驚訝地發現構成的圖形就像俄羅斯方塊一樣,他們深刻體驗到原來的遊戲中含有數學知識,增進對數學的愛。

練習20個第8個問題:

將圖形的塗裝部分平移、旋轉操作,轉換為圖形整體平均分數後的一部分或幾部分,可以用分數表示塗裝部分。這些在一體機上進行的交互操作,更直觀地表現了思考問題的過程。

又如補充的擴展練習題:

讓學生經歷獨立思考,説明道理後,教師去除紫色遮布,顯示兩個尺子的長度,驗證學生的推測,處理這樣的練習題,看起來很神祕,學生更感興趣。

第二部分:簡單計算。

在教育的簡單計算中,學生為什麼和分母分數一起減少,分子一起減少,分母一定會有這樣的疑問。

用數字結合思想回答這個問題是最直觀的。例如,為什麼八分之二和八分之一不等於十六分之三?

只要將右圖重疊在左圖上,表示加上兩個分數的過程,就能説明這個算理。

另外,在教育的1~幾分之幾的時候,讓學生明確。此時,1可以看到成分子和分母相同的分數(這個分數的分母和減分的分母相同)來解決問題。在此之前,先演示1=分子分母相同分數的過程,然後用移動色塊的操作來表示減法的過程。

第三部分:簡單的應用。

教育例1(1)時,很多老師的反饋是,這個剪子沒有讓學生感受到這個整體的1是從一個物體變成了一堆物體,還是平均分成了4個正方形。我在設計這個例子的教育環節時,讓學生深刻體驗到這一點,合理地把他們掉進了這個小陷阱。

首先提示(1)中的圖1,學生當然意識到平均分成4個方形,其中1個是其中的1/4。然後,我把事先拼好的這四個小方形拖拉分開,分成四個方形。這時,我問孩子們:現在是嗎?四個正方形一個小正方形?1?什麼?就這樣掉進了陷阱。之後的操作,調用圖形,或者用筆直接將4個正方形包圍在一起,説明如果這個時候把這4個正方形看成一個整體的'話,其中一個正方形佔四分之一。完美實現了整體1從一個物體到多個物體的自然過渡。

例題中(2)調用EN5課程模式下的筆中蘋果圖案,現場生成6個蘋果素材,展示6個蘋果整體,平均分為3個,1個是多少完整的過程。

例如,2:有12名學生,中間是女孩,男孩。男女各有多少人?這種求一個數的幾分之幾是多少的問題,在九年級階段可以通過整數除法和乘法的知識來解決。教育時立即生成12個圖形素材作為這12個學生,一邊操作一邊演示這個過程:將12個學生視為一體,平均分為3個,其中1個是女性,12÷3=4(名)其中2個是男性,12÷3×2=8(名),使學生利用圖形這個直觀表象認知後進行數學語言的説明,進行列式計算,更加深刻理解,掌握要求1個數量的幾分之幾的方法。

也就是説,在分數這一單元的教育中,信息技術的融合,使教師在教育中利用幾何學的直觀和操作,構築行為表徵到圖形表徵到符號表徵的認知過程,使學生容易理解分數的意思,為今後進入高年級學生更刻、系統地學習分數的相關知識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信息技術教學設計5

教學目標:

1、學生綜合運用Word中的文字、圖片、表格等工具,發揮自主性,設計“月球探祕”電子報紙。

2、通過討論、設計和分工合作的方式,設計報紙版面,組織版面內容。

3、加深對月球的認識,激發學生探索月球的興趣。

教學重點:設計報紙版面,組織版面內容,製作“月球探祕”電子報紙。

教學過程:

一.活動引入

展示人類登上月球的圖片

師:月球是地球的衞星,是距離地球最近的天體。從古至今,人們一直對月球進行不斷的探索,並獲得了許多寶貴的資料。

下面,我們説一説,你對月球瞭解多少?

讓學生交流對月球的瞭解,激發學生主動探索月球知識的興趣。

二、製作電子報紙:

(一)、設計電子報紙:

電子報紙版面設計與製作

1、 主題:月球探祕。

2、 設計第一版面導讀欄(月球概況,探月曆程,科普知識,月亮文化),在導讀欄中設置相應的超鏈接。

3、 討論報紙的風格,確定需要的素材。

4、 綜合應用WORD工具進行復雜的圖文表排版。

5、 各頁風格協調,版面設計合理。

(二)網上搜索資料,保存到指定的'文件夾裏。

根據設計,全班分為四個小組,每個小組負責一個版面,明確小組內的每個人負責的任務,上網搜索,整理有關月球的信息資料。分工製作《月球探索》電子報紙各版面的內容,注意合理安排圖片,文字和表格的位置。

(三)製作電子報紙:

教師提出小組合作的任務和要求,鼓勵同學互相交流,共同合作。提醒學生選取素材要圍繞“月球探祕”的主題,選用的文章要有吸引力,篇幅適中;提醒學生注意素材的準確性。

電子報紙一般含有報名、刊號、出版單位或出版人、出版日期、版面數(最少在4個版面以上)、導讀欄等要素。製作時有些要素如刊號、出版單位等,學生可以虛擬。

建議學生在製作電子報紙時,使用文字、圖片等多種表現形式,並與內容和諧統一。

三、展示成果

各小組代表講解版面佈局草圖和自己的設計思路,以及製作過程中使用信息技術的技巧。小組之間進行互評,教師給出總結性評價,肯定優點,指出不足並提出修改意見,對遺漏的知識點進行補充和説明。

四、交流

結合本活動的主題以及收集、整理資料的過程,説説在創作作品的過程中有哪些收穫,遇到哪些困難,是如何克服的,談談製作板報的心得。説説自己是運用什麼工具製作的報紙以及版面安排的意圖等。

五、小結。

信息技術教學設計6

子曰:“有教無類。”人原本是“有類”的。比如有的智,有的愚;但通過教育,卻可以消除這些差別,“有教則無類”,可見“有教無類”是教育的結果,不是前提。鑑於以上,我着重從幾個方面來談談語文和信息技術結合教學方式嘗試和探索。

現在的教育方式出現多元化,高效的而又便捷的教學。符合現代信息技術與傳統教育方式結合,我們在探索適合當地條件,符合地區文化以及跨域性的補充,聽取各種意見;只有聽取多方面意見,全面瞭解情況,才能明辨是非作出我們需要的選擇。但愛迪生説:“失敗也是我需要的,它和成功對我一樣有價值。”在探索的道路上會有這樣貨那樣的問題。創新就有風險,就有可能失敗,失敗並不可怕,失敗是成功之母。開拓創新路上的失敗能夠啟迪後人。

(一)以創新發展新的教育活力

國務院總理李克強對教育工作作出重要批示強調“凡是阻礙人才培養的,我們都應當改革。”改革,只有改革才是教育創新可持續的根本保障,只有改革才能革除制約創新發展的思想觀念和深層次體制機制障礙。中國教育面臨的一些問題,如公共教育資源的配置還不盡合理、更高水平的普及教育任務艱鉅、學科專業佈局和人才培養機制還有待優化、現代職業教育體系還有待完善、社會力量和民間資本提供多樣化教育服務的空間還有待拓展等,都需要靠創新管理來驅動。創新是一種文化,但更是一種制度環境,創新的精神和能力,只有在適宜的環境條件下才能生長出來,創新需要必要的管理,但更需要切實的服務。改革,就是要靠教育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的現代化,來釋放教育創新發展的活力,來為教育的創新發展提供更好的服務。管理者少一些計劃思維、少一些直接管理、少一些不當干預,多一些實實在在的服務;教育者多研究不同階段學生必須掌握的核心內容、必須形成的核心素養,千方百計提高教學水平。

(二)信息技術對教學的優勢

Internet在我們中國普及面很廣,包括(城市、縣、鄉、村及直轄市等等)這是我們應用的基礎,Internet有強大的信息庫,豐富的影像、錄音、文字、文獻資料......我們可以在網絡環境搜索我們需要的資源進行整理,歸納,選擇符合當前階段的學習,並加以利用。

信息技術有利於學生進行主動的探索,以學生為教學的主體,切實提高學生的讀、寫、説的語文能力,進行學習,激發學生的主動性使學生在學習中提高自己,充分體現了學生的主體地位,培養了他們的`閲讀能力、思維能力培養,而學生的實踐中化被動為主動。

(三)利用信息技術創造學習環境

多媒體教學可以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傳統教學方式忽略學生的主動性、創造性,不把學生的認知主體作用很好地體現出來。許多強調學生的任務就是要消化、理解教師講授的內容,把學生當作灌輸的對象、外部刺激的接受器、前人知識經驗的存儲器,忘記了學生是有主觀能動性的、有創造性思維的活生生的人。

信息技術多媒體教學優勢:

1.信息源豐富、知識量大、有利於懷境的創設。

2.有利於提高學生的主動性、積極性。

3.個別化教學,有利於因材施教。

4.互助互動,培養協作式學習。

5.有利於培養創新精神和信息能力的發展。

但新的多媒體教學也存在着一些問題教師的準備不足時,容易出現無法控制的局面。在信息化教學模式中,教師作為住處源的地位有所降低。在信息獲取的過程中,教師的主要作用不是直接提供信息,而是培養學生自身獲取知識的能力,指導他們的學習探索活動,因此,教師在教學中的控制支配地位明顯地降低了,學生探索性學習的自由空間則更加廣闊。

(四)信息技術的交流

信息技術可以使教師與教師之間的溝通交流更加密切,一起探討新課程理念、教育教學對策、如何提高課堂教學效率以及對學生日常管理工作的一些心得和體會,做到集思廣益,相互交流,共同提高。深入觀察和思考學校學生管理中的成功經驗及存在的不足,拓展了眼界,開闊了思路,錘鍊自己的能力。

信息技術可以關注學生的思想和情感,學生在網絡上或羣裏的交流和心情可以使老師先一步瞭解學生老師獲得學生的信賴,從而“親其師,信其道”關注學生情感易產生師生共鳴."教"和"學"是一對矛盾的統一體,兩者的統一會產生師生的共鳴點,老師獲得學生的信賴,從而"親其師,信其道",有利於學生和老師共同發展。

信息技術加強與家長的聯繫主動出示學生每天的活動記錄,有哪些突出表現;與家長一起為學生制定共同的學習任務;向家長了解孩子的在家表現,個性傾向等等。任何一種方式都有不可能是萬能的,而當採取多種多樣方式進行溝通,往往在不知不覺中會見效。重要的是要讓家長產生信任和理解,家長和教師彼此都能從對方那裏學習有關學生教育的經驗和知識。

社會在發展,我們要不斷的嘗試改革,去其糟粕取其精華,提升自己的教學素質,“有教無類”不是説説而已,針對學生我們提出更好更有用的教學方式。泰戈爾曾説過:“真正的目的不在於達到極限,而在於追求無限的完美。”教育是沒有極限的,但我們可以追求過程的完美。

信息技術教學設計7

本課標題

網絡信息檢索

所需課時

1

總序第

4

課時

教學目標

掌握通過主題目錄檢索網絡信息的方法; 掌握通過搜索引擎檢索網絡信息的方法;瞭解搜索引擎。

教學重點

搜索引擎的使用

教學難點

邏輯運算符的使用

教學方法

案例分析法、問答法、演示法、討論法等

【 教學過程 】

教學設計

教學引導問題設計

問題目的

重點/難點/關鍵點

通過主題目錄能找到需要的信息嗎?

掌握主題目錄檢索信息的基本方法。

使用主題目錄進行檢索的關鍵是找到正確的路線。

主題目錄是如何管理因特網資源列表的?

瞭解主題目錄對因特網資源列表的管理方式。

找到網站登錄網頁需要有一定的耐心。

如何在因特網上找到更多的信息?

知道什麼是搜索引擎。

重點是瞭解搜索引擎相比主題目錄的優勢。

哪個搜索引擎是比較優秀的網絡信息搜索工具?

瞭解搜索引擎的評價標準。

檢索質量是一個主觀性很強的指標需要認真把握。

全文檢索技術有什麼重要作用?

瞭解全文檢索技術的作用和基本原理。

運用雙引號是用好全文檢索技術的關鍵。

搜索引擎與主題目錄的網絡資源列表管理方式有何不同?

瞭解搜索引擎和主題目錄檢索信息的工作原理。

理解網絡信息蜘蛛、機器人的作用是關鍵。

如何利用搜索引擎有效地檢索信息?

掌握搜索引擎的使用方法。

減號的用法在不同搜索引擎中各有不同。

教學過程設計

一、新課引入:

因特網上的資源都是存放在各種服務器上的,我們只有通過URL才能訪問服務器上的信息。你能馬上告訴我某一個網站的網址或某一個文件的URL嗎?

説明信息檢索對我們利用因特網資源的重要性,引入本課的學習內容。

二、教學內容:

通過計算機網絡將學習任務單下傳給每位同學。

1、設問:通過主題目錄能找到需要的信息嗎?

活動:參照教材例子,每位同學通過新浪或雅虎網站主題目錄查找感興趣的內容。交流:臨座同學相互交流一下活動的結果。

2、設問:主題目錄是如何管理因特網資源列表的?

活動:以兩人為一個小組,共同完成一個網站的`登錄。

討論:安排一名同學彙報一下網站登錄的注意事項。

3、設問:如何在因特網上找到更多的信息?

活動:使用搜索功能查找前面活動中需要查找的內容。

討論:以四人為一個小組,討論搜索引擎的作用和優勢。

4、設問:哪個搜索引擎是比較優秀的網絡信息搜索工具?

活動:分組學習,各個小組的成員用同一個關鍵詞在不同的搜索引擎中進行檢索,並記錄有關數據。

交流:各組同學對數據進行分析,確定哪個搜索引擎較為優秀。

5、設問:全文檢索技術有什麼重要作用?

活動:對使用雙引號和不使用雙引號作為關鍵詞這兩種情況分別進行檢索。

交流:分小組討論加雙引號的作用,以及全文檢索技術的原理。

6、設問:搜索引擎與主題目錄的網絡資源列表管理方式有何不同?

活動:分小組活動,根據有關資料,瞭解搜索引擎與主題目錄的異同。

交流:彙總各個小組的方法,共同歸納搜索引擎與主題目錄的異同。

7、設問:如何利用搜索引擎更有效地檢索信息?

活動:參照教材實踐體驗活動,以小組為單位,合作完成關鍵詞中的空格和減號運算符的操作。

交流:各小組分別彙報活動情況,共同探究規律。

評價:每位同學根據教師提供的評價標準,對自己在活動中的表現進行自我評價,並將評價結果記錄在附錄中的有關表格中。

(評價標準可以參考教師用書的有關內容)

8、自學:以小組為單位自學“搜索引擎”的有關知識,並進行實際操作,體驗搜索引擎的作用,瞭解基本原理。

三、小結。

活動:在“學習任務單”上填寫通過學習產生的疑惑和新的想法。

交流:學生間交流新的想法,相互幫助解答疑惑。

四、作業:完成教材《練一練》

高一信息技術教學設計4

本課標題

信息資源的下載

教學目標

1、讓學生掌握從網上下載圖片、網頁的方法。2、學會如何將每一網頁中的其中一段文字拷貝到自己的文件中。

教學重點

掌握怎樣快速地下載網頁中的各種信息資源

教學難點

培養學生正確的下載信息資源的操作技巧

教學方法

自主探索、協同學習

【教學過程】

一、提出的任務。

利用計算機展現黃河上游大面積植被破壞的畫面和洪澇災害給人們帶來災難的畫面,然後以《黃河是怎樣變化的》為題建立一個電子作品,來教育周圍的人,我們只有一個地球,共同保護我們的家園是每個公民義不容辭的責任。

二、從任務中分析出本節信息技術課的`學習目標。

1.怎樣從網站上下載與黃河有關的圖片;

2.如何從網站上下載一些自己想要的黃河現狀的文字資料;

三.自主探索、協同學習,共同達到學習目標。

1、 自主探索

讓學生各自結合教材上的內容,操作計算機,先自己學習,然後同位之間,小組之間共同討論,把以上問題初步解決,在自主探索的過程中要注意二個問題:一是一定要結合教材上的內容,二是邊看書邊操作,對一些不明白的地方作好標記。

2、 協同學習 加深理解

第一步:請同位同學互相討論一下你自己的收穫,看還有哪些不清楚的問題。

第二步:請以小組為單位,先由組長收集每小組的同學提出的問題,看能解決的就把它解決,解決不了請問老師或其它小組的同學。(可以離開自己的座位請教)。

第三步:請每小組的同學先自己在組內彙報自己的學習收穫,最後由組長整理好你小組的學習情況,準備向全班彙報。

3、 彙報交流 深化提高 以小組為單位,共同彙報一下你們小組的學習收穫和碰到的問題。

四、利用知識,完成任務

上網查找資料並下載到自己的計算機上,然後經過自己的簡單的處理、組合製作自己的作品,但要注意三個問題,一是在下載資料之前,先要確定自己要製作的作品主題;二是從網上要有目的的下載資料,不能把一些無用的信息也保存到自己的計算機上,那樣會佔用自己計算機的寶貴資源;三是在製作自己的作品時,一定要對下載的信息篩選後再進行組合,看誰能又快又好的製作出一份關於保護黃河的漂亮的電子作品,可以是板報形式,也可以是幻燈片形式,同學們快快動手吧!

五、評價交流 突出目標

將部分同學的成果展示在大屏幕上,並對其進行評價(分學生的評價和老師的總結)

六、總結

同學們,這節課通過大家自己的努力,已經掌握瞭如何迅速的查到自己想要的網址,並能夠獨立地從網上下載各類資料,包括圖片、文字、文件等,大部分的同學還能夠在較短時間內對自己保存的信息進行簡單處理、組合,製作出基本滿意的電子作品,課後老師要求大家還要再上網去找更多的引起黃河變化原因的資料,爭取製作出更加漂亮、合理的倡議書,爭取早日通過網絡發送到各級環保組織,老師也非常願意通過你的呼喚,能夠給人類以啟迪,讓我們共同攜起手來,保護我們共同的家園。

信息技術教學設計8

一、信息技術運用於教學,是時代趨勢,是教師應具備的一項技能

(一)多媒體教學增強課堂表現力,是教學改革的需求:恰當地選用多媒體來輔助教學,以形象具體的“圖、文、聲、像”來創造教學的情境,可以使抽象的教學內容具體化、清晰化,為我們的課堂教學注入活力,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如在《品德與生活》的教學中,筆者一改以往思想教育課講道理多易枯燥的特點,運用計算機網絡找到相當多的案例視頻等生動的素材,製作成多媒體課件,演示給學生觀看,學生像看電影一樣從聽覺、視覺上充滿興趣地、不知不覺地接受思想品德的教育,學生的課堂專注性大大增強了。(二)多媒體教學應該充分發揮視聽功能,增強感染力:教師運用計算機制作課件,這是作為現代教師一項新的能力,越來越被重視。筆者本人在多媒體教學中十分注重課件的生動性和感染力。在教學中,設計課件時,注意利用圖片、聲音、視頻、動畫對人體各種感官的衝擊和刺激作用,調動學生的課堂興趣,增加學生的感性認識,使課堂變成學生精神的豐盛大餐。(三)多媒體是輔助教學而不應是教學的.全部手段:多媒體教學中最主要的媒體,不是計算機,不是圖片,不是視頻,而是教師本人。多媒體本身只是輔助教學,而不是教學的全部,不然的話就會本末倒置、物極必反。所以多媒體教室中,演示的屏幕位置不能取代黑板,應該給黑板一個完整的空間,而屏幕應是教學內容的補充,真正符合其“輔助”的作用。

二、信息技術的應用對教學質量的提高具有重要的作用

(一)在課堂教學中,恰如其分的利用信息技術的多樣性、新穎性、藝術性、直觀性等特點,以及靈活多變的使用方法,可以使學生對原本覺得枯燥、難懂、抽象的問題感到生動、有趣和具體,從而愛學、樂學,有利於提高學習興趣,激發學習積極性。使學生感到學習過程的愉快。(二)信息技術的合理運用,能引起學生對學習問題觀察的興趣和注意;能夠增大觀察的可見度和清晰度;可以擴大觀察的範圍,能夠突出觀察對象的重點和本質特徵,提高觀察效率;還可以對觀察對象有目的地進行選擇、剪輯,使之更集中、更典型,因而更有代表性,往往可以使學生獲得比在現場觀察還要好的效果。(三)信息技術可以把教材的各種美的因素(如形象美、意境美、語言美等)直觀地再現出來,而且往往比教材中的文字描述更鮮明、更強烈、更集中、更形象,更具説服力,加之信息技術所特有的呈現方式,可以更好地發揮審美教育的作用。運用信息技術教學可以寓真理於具體的、生動活潑的形象之中,感染力強,能更好地曉之以理、動之以情、導之以行,促進學生良好品德的形成。

三、教學中信息技術與教育教學的融合

(一)運用信息技術激發學生學習興趣。信息技術讓我們教師通過多媒體教學可以利用各種教具、學具、投影、電影、錄像、錄音、計算機等多種媒體技術,集光、形、色於一體,直觀形象,新穎生動,讓學生既能看得見,又能聽得見,還能用手操作。能夠直接作用於學生的多種感官,這些多種感官的綜合刺激,激發了學生的學習興趣,豐富了教學內容,也活躍了課堂氣氛,調動了學生求知的自覺性和積極性。徹底改變了教師“一支粉筆,一張嘴的滿堂灌”式的教學方式,完成了傳統教學模式無法達到的教學效果。不斷地給學生以新的刺激,使學生的大腦始終保持興奮狀態,從而激發學生強烈的學習慾望,增強學習興趣。學生一旦對學習產生興趣,將達到樂此不疲的地步,他們會克服一切困難,變“要我學”為“我要學”。

四、信息技術與教育教學深度融合的實現形式之一就是支持的自主學習

第一,注重使用不同的技術、不同的媒體組合,做好教學內容設計,提供教學服務,構建情境,實現以教師為中心到以學生為中心的轉變,促進學生完成學習任務,實現學習目標;第二,注重促進技術的優化。信息技術在教學中相互的結合,就會形成新的教學模式—混合式教學模式。混合式教學模式的應用,可以很好地實現有支持的學習;第三,注重新技術的應用。要根據各種教學需要,升級改造現有的應用軟件系統,自主研發先進的教學管理系統,無縫集成,形成一個功能強大、性能優越的網絡教學平台。同時開發小課程等微型資源,適應學習需要,為學生提供時時、處處的自主學習支持。作為教師,課前應多方面整合教學資源,課上應用信息技術啟發學生思維、擴充教學容量、提高教學效率,有效實現師生之間的多元化教學交往。而學生在教師的知道下,能利用網絡平台登陸資源庫自主學習,實現與教師的有效互動,提高學習的針對性,培養自己探究性學習的能力。

總之,筆者認為:信息技術與教育教學深度融合,對於改革原有的教育模式,把信息技術和網絡資源充分運用到教育教學工作中,運用到學校各方面工作中,加深全體師生對信息技術教育的理解和認識,培養師生的信息素養,培養有利於可持續發展的態度和價值觀,進而推進素質教育具有重大的作用和深遠的意義。

信息技術教學設計9

一、教學目標:

知識與技能:知道賀卡設計的基本要求;能製作圖文並茂的賀卡。

過程與方法:通過學習製作賀卡,學會使用“頁面設置”。

情感與價值觀:在學習製作賀卡中,進一步培養學生感恩、審美等情趣。

二、教學重難點

教學重點:製作圖文並茂的賀卡;學生感恩、審美情趣的培養。

教學難點:圖片和文字混排處理;學生感恩、審美情趣的培養。

三、教學準備:

教師:賀卡圖片素材6張;賀卡文字6段。(將它們放在一個Word文件中。)

教學課件(找幾張賀卡優秀賀卡製作成連續播放的幻燈片,並配上音樂)

學生:自己的生活照片1張

四、教學過程:

(一)教學引入

師:老師這裏有幾張賀卡,我們一起來看。教師出示賀卡課件,請同學們邊聽音樂邊看這些賀卡有哪些用途?

師:今天我們就來學習第五課設計賀卡。揭示課題,展示目標。

(二)教學新課

1賀卡的'基本要求師:這些賀卡都有哪些相同的特點?引導學生歸納賀卡的基本元素:文字;圖片;背景。

2在Word下製作圖文並茂的賀卡學習小組合作學習教材第19-21的“在word下製作圖文並茂的賀卡”

學習要求:理解制作賀卡的四步曲;

找出不理解的知識;

尋求小組同學的幫助;以小組為單位試一試做一張賀卡。

彙報學習:(幫助學生理解“插入圖片”“圖片的疊放順序”)請兩個小組的代表演示彙報怎樣製作的賀卡。

3探究活動:

(1)試一試:製作一張感恩卡請同學説説創意,自己表達的感情用的素材。

分別請幾個學習小組的代表説説你們的創意設想。

(2)如果你還有更多更好的創意,你也可以用卡片的形式表達自己的感情,試試看吧。

學生試一試。

(三)教學反饋

學習評價:

1統計會製作賀卡的人數;

2教師點評製作較好的賀卡。

3學生互評製作賀卡的學習。

(四)課堂總結

製作賀卡的基本步驟和學習情況,以及賀卡的創意設計應該注意些什麼。

信息技術教學設計10

教學目標

知識技能:

1、認識形狀各異的鼠標

2、學會使用鼠標。

過程與方法:在教師、同學的幫助下,感受學習鼠標操作的過程。初步學會表達解決問題的過程和方法。

情感、態度、價值觀:學會使用鼠標來駕馭電腦;初步培養學生動手操作的能力及與同伴合作交流的意識、能力。

教學課時:

教學重點:

學會使用鼠標

教學過程:

一、導入

師:我們剛剛認識電腦的時候,看見一個很小巧的部件,它長着長長的尾巴,好象一隻小老鼠,小朋友們猜猜看是什麼?

生:鼠標。

師:小朋友們説的.很對,它就是鼠標,就象動畫片裏的傑瑞,既可愛又能幹。今天我們就一起來和小鼠標交個朋友吧。

二、新授

1、認識鼠標

首先我們就來認識一下鼠標吧。它有一個圓鼓鼓的身體,一條長長的尾巴,在它的身體上還有兩個耳朵呢!這兩隻耳朵可靈着呢!也就是我們通常所説的鼠標的左鍵和右鍵,她們就象親兄弟一樣,可以通過它們來控制電腦。

2、鼠標大家庭

這些五花八門的小東西就是鼠標,它們顏色各異,根據分類的不同,分為兩鍵鼠標和三鍵鼠標,光電鼠標和普通鼠標等。

3、訓練小老鼠——使用鼠標

師:小朋友們想讓小老鼠聽你的話啊,首先要用正確的姿勢握住鼠標。將鼠標平放到桌面或鼠標墊上。用右手握住鼠標,感覺到鼠標中央隆起的部分正好和你的手心相吻合就行了。很自然的將食指輕輕搭在鼠標的左邊的鍵上,中指搭在右邊的鍵上。手腕和手臂保持水平。

[教師演示,學生練習]

師:你看到屏幕上的小箭頭了嗎?移動鼠標,小箭頭就跟着動。你往哪個方向走,它也往哪個方向走,鼠標動的越快,小箭頭就動的越快,原來啊,鼠標就是控制屏幕上這個小箭頭的工具啊。

[學生練習鼠標的移動]

這個小箭頭叫做鼠標指針,控制住它,你就能控制電腦了。在不同的情況下它有不同的形狀。

4、讓鼠標更聽話——鼠標按鍵方法

師:用鼠標控制屏幕上的小箭頭到達某個位置後,再按下鼠標的鍵,電腦就會完成相應的工作。常見的鼠標有兩種:一種是兩鍵,另一種是三鍵。不過,三鍵鼠標最常用的也知識左右兩鍵。很多鼠標上面還有一個小滾輪。我們來看一下帶滾輪的兩鍵鼠標

[師演示]

(1)單擊

鼠標兩鍵的用法很簡單,只是動動手指頭的工夫。先握好鼠標,然後將食指按下,再抬起,同時可以聽到鼠標“咔噠”一聲,這樣就完成了一次鼠標的按鍵。這個動作也叫“單擊”。

(2)拖動

很多時候我們還需要用到鼠標的拖動操作。用食指按下鼠標左鍵,然後向目標位置移動鼠標,移到目標位置後,鬆開食指,拖動操作就完成了。

此外我們還會用到單擊右鍵、雙擊等操作。

5、練一練

師:電腦裏有個計算器,我們可以用它來做數學計算題。這個計算器可以用鼠標操作,我們用它來練鼠標的操作。

三、課外延伸

討論:未來的鼠標是什麼樣子的呢?小鼠標會不會越長越大??

你知道嗎?

鼠標的發展史

鼠標是被人們“愛撫“最多的計算機部件,它誕生於1968年12月9日,發明者是美國人…………

信息技術教學設計11

一、教學內容

《製作課程表》一課是根據省編國小信息技術第二冊下冊第九課內容,結合教學實際改編而成的

二、教材分析

本課內容是通過在Word中製作課程表,讓學生掌握簡單表格的製作方法。這一課是根據《綱要》提出的“掌握在文字處理軟件中插入表格的方法並能根據需求進行編輯”的要求編排的。教材共分為六個知識點:插入表格、合併單元格、添加斜線、在單元格中輸入內容、調整列寬和行高及美化表格六個部分。(後兩部分在第二課時進行)

在學習本課之前,學生已經學習認識了Word軟件,學會了在Word中輸入、修改文字和修飾文章以及圖片藝術字的插入,對Word有了一定的瞭解和掌握了一定的操作方法。本課從實際出發,從製作課程表開始,對Word中表格相關的知識進行闡述,為以後進一步學習、熟練掌握Word軟件打下基礎。本課教材強調的不僅僅是製作課程表知識點本身,更強調知識的遷移及對知識整合創造的能力。

三、教學理念與設計思路

利用網絡教室的優勢,運用任務驅動教學法,通過引導學生自主探究、小組合作、集體交流等形式,突破教材的重難點,讓學生掌握知識與技能。教學中要注重培養學生自主探究問題、努力解決問題的能力,增強學生獨立思考、合作學習的意識,養成勤於探索、學以致用的習慣。

本課教學,先創設情境,通過對比,讓學生了解表格的優勢,調動學生的興趣;接着向學生出示不同種類的表格,找出它們的共同之處,從而認識表格的基本組成部分:行、列、單元格;然後運用任務驅動教學法,引導學生閲讀教材、自主探究、嘗試製作本班的課程表,培養學生自主學習的能力;再通過小組合作、集體交流,培養學生的合作精神,突破教材的重難點,促使全體學生達成學習目標;最後,通過自我評價、課堂延伸,培養學生學習的自信心,鼓勵學生勇於探索敢於創新。

四、教學目標

1、知識與技能:

(1)掌握表格行、列、單元格的概念

(2)學會製作簡單的課程表。

(3)培養學生自主探究問題、努力解決問題的能力。

2、過程與方法:

通過學生自我探索、合作交流的方法學會製作課程表,並讓學生髮現其中的規律,能夠舉一反三,熟練掌握表格的編輯方法。

3、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1)使用信息技術知識服務於日常的學習生活,培養學生學以致用的觀念。

(2)提高學生的信息素養,激發學習信息技術的熱情。

4、行為與創新:

增強學生獨立思考的能力和協作學習的意識,養成勤於動腦、敢於探索、善於實踐的學習習慣。

五、教學重難點

重點:表格的插入與簡單的編輯。

難點:合理的調整表格的行、列和單元格。

六、教學課時:1課時

七、教學準備:

PPT課件:顯示一些常見的表格,表格的單元格、行、列的概念的概述,本課知識點。

網絡教室環境。

教學過程:

(一)、創設情境,揭示課題

1、導語:星期天,小明去外公家做客。根據外公的要求,小明要介紹自己每天在學校的學習課程。為此,小明準備了兩份不同形式的資料(幻燈片出示:一份是課程表,一份是文字敍述)。請比較一下,小明的外公更喜歡看哪一份資料?

2、引導討論:課程表有什麼優點?

(運用表格來查找信息,方便快捷,簡單明瞭)。

3、揭示課題

師:這張課程表可是小明的得意之作,因為他剛剛掌握了一項本領,運用電腦製作表格。今天,我們就來學習《製作課程表》

(二)、觀察交流、認識表格

1、觀察表格

師:我們以課程表為例,學習用Word 20xx製作簡單的表格。大家一起來看一看這些表格,請你們仔細觀察,看他們有什麼共同點。

(幻燈片展示不同表格,引導學生通過觀察,瞭解他們的基本組成部分)

2、教師演示並講解概念:表格的行、列、單元格。

3、出示一個課程表,讓學生數一數是幾行幾列。

(三)、任務驅動,自主探究

1、佈置任務,明確要求。

師:小明的這張電子課程表,製作起來也並不難。相信通過你們的努力,大家也可以順利地製作出來。請同學們閲讀教材P35-37,然後動手操作,在Word中試着製作出我們班的電子課程表。

2、學生開始閲讀教材,嘗試製作課程表。

(四)、小組合作、集體交流

1、小組交流,相互協作。

提出要求:兩人一小組,互相交流,相互合作,完善自己製作的課程表。

2、彙報交流,突破重難點。

師:在剛才製作課程表的過程中,你已經學會了哪些內容?還有什麼不明白的地方?

(根據學生的彙報,隨機展示與知識點相對應的幻燈片,重點指導學生掌握以下幾個知識點,)

(1)插入表格的方法:(挑學生完成)

a、你是如何在Word文檔中插入表格?

b、學生利用電子網絡教學系統演示:製作一張7行6列的表格。

C、拓展延伸:你還知道哪些插入表格的方法?

(常用的三種方法:自動錶格按鈕插入、表格菜單插入、手動繪製)

d、教師小結:根據不同的`表格選擇合適的插入方法。

(2)合併單元格:

a、合併單元格時,首先要做什麼?(選定需要合併的單元格)

b、還可以用什麼其它的方法合併單元格的。

C、學生演示不同的合併單元格的方法。

(3)添加斜線:

指導學生演示:單擊“繪製表格”按鈕,在第一單元格中從左上角向右下角畫一斜線。

(4)輸入文字

a、提問:如何在單元格中進行文字調整?

b、學生演示交流。

(5)調整行列:

a、交流彙報:如何調整行高和列寬

b、學生演示。

3、根據以上交流,補充修改,進一步修改完善自己製作的電子課程表。

(五)、有效評價,提高認識

(六)、拓展總結

1、教師進行課堂學習總結。

2、拓展延伸:

備課與教學改進過程:

為了體現學生的動手能力和師生互動,我在課前多次調試了電子教室軟件,利用極域電子教室的學生演示和廣播教學更好地把知識點突出來,並製作了簡單實用的課件。(因為目前使用的極域電子教室V20xx是我在網上下的,還存在着很多的不穩定因素,)因此作課前我在五年級的一個班進行了試講,主要是測試電子教室軟件的運行情況,並對課件進行了多次修改和教學環節的調整,力求精講多練,給學生更多的動手空間。從選課內容來説,我結合實際,把原來教材內容中的製作環保宣傳表改為教授學生非常熟悉的課程表,為的是更貼近學生,使學生的學習更有興趣。

信息技術教學設計12

一、教學目標

1、認知目標

(1)瞭解計算機組成各部分的名稱和作用

(2)瞭解計算機處理信息的過程

2、過程與方法

3、情感與價值觀

二、教學設想

本節課中,我採用講練結合、小組探索、個別指導的方法,通過教學,學生知道了計算機處理信息的過程,也知道了計算機的組成以及它們各自的用處

三、教材分析

《爸爸書房的“情報站”》是海南出版社和三環出版社出版的信息技術三年級(上冊)第二課的內容。這一節課是讓學生初步瞭解信息和信息的處理工具以及計算機的組成和各部分的作用

四、教學重點、難點

讓學生了解計算機組成部分以及它們各自的用處

五、教學方法:講授法、演練法

六、教具準備

計算機、輔助教學軟件

七、教學過程

一、導入新課:

同學們,上節課我們一起學習了《電腦小專家》這一課,認識了各種各樣的電腦,也瞭解了電腦的作用,那麼同學們知道電腦是由那幾部分組成,它們各自的作用是那些嗎?今天我們就一起來這篇課文。(出示課題)

傾聽、激起學生的興趣。

二、講授新課:

1、師:你知道電腦的組成有哪些嗎?

學生先小組説説,然後交流一下。

當全班交流後,教師播放PPT展示計算機的圖片結合圖片講解:從外觀上介紹計算機的四個主要組成部分:主機、顯示器、鍵盤、鼠標。

2、師:我們已經知道了電腦的組成部分,那麼同學們知道它們有什麼作用嗎?

學生先小組説説,然後交流一下。

當全班交流後,教師播放PPT展示計算機的圖片結合圖片講解:(播放PPT展示主機內部的零件,並出示實物讓學生近距離觀察)

①主機:包括主板、內存、硬盤、光驅、軟驅、顯示卡、聲卡、網卡、電源、喇叭等部件,還有連接導線以及各種各樣的接口

②顯示器:顯示器是人與計算機交流的窗口,我們輸入的'內容,計算機處理的結果等各種各樣的信息都是通過顯示器的屏幕顯示出來的

③鍵盤:鍵盤是我們控制、操作計算機的基本工具,通過鍵盤,可以向計算機發出控制命令,也可以輸入英文字符,漢字等信息

④鼠標:鼠標是控制,操作計算機的基本工具,與鍵盤相比較,運用鼠標可以更加直觀、方便、輕鬆地操作計算機

⑤其他設備:打印機、繪圖儀、掃描儀、數碼相機、觸摸屏等。

提問:學習了電腦的組成部分,也瞭解了它。

思考、回答老師的問題。

通過PPT讓學生了解電腦的組成。

運用PPT激起學生的興趣。

信息技術教學設計13

教學目標

知識與技能:

1.認識鼠標,知道鼠標由左、右鍵及滾輪組成。

2.掌握鼠標的移動、單擊、拖曳、雙擊四種操作方法,並能將這些操作靈活運用於計算機操作中。

過程與方法:

1.通過緊張刺激的遊戲,熟練掌握鼠標的各種操作方法。

2.通過自主探究和相互間的協作學習提高自主學習能力,通過設計未來小鼠標,激發創新意識。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1.通過各種鼠標操作的遊戲,激發學生學習電腦的興趣。

2.通過小組合作完成任務,培養學生互相幫助、團結協作的精神。

教學重點

熟練掌握鼠標的移動、單擊、右擊、雙擊、拖曳的操作。

教學難點

鼠標的雙擊、拖曳操作。

教學方法

本節課採用了情境導入、任務驅動、演示、講解、啟發等教學方法。

課時安排:1課時

教學過程

一、情境導入,揭示課題

1.小朋友們,這節課老師要帶大家去認識一個新朋友,它也是電腦家庭的成員,上一節課時我們還跟他見過面呢!大家看看它是誰?(課件出示:精靈鼠自我介紹)

2.哦,原來老師帶來的新朋友是鼠標啊,小朋友現在可以摸摸你們電腦桌上的鼠標,和這個小朋友親熱親熱。

3.看來大家都非常喜歡這個新朋友,急切地想了解他,你們想知道些什麼呢?現在就可以請教精靈鼠,誰來提問?(引導學生提問:鼠標是由幾部分組成的?鼠標的操作姿勢是怎樣的?鼠標有什麼作用?等等)

4.小朋友們,今天這節課我們就要和小鼠標交朋友,一起去認識它、瞭解它、使用它,我們來把課題讀一讀。

二.任務驅動,自主學習

(一)鼠標簡介

演示課件

1、觀察鼠標的正面看分類:通常的鼠標有兩個鍵(如圖一),也有三個鍵的(如圖二),目前我們最常用的是中間帶有滾輪的(如圖三)。

觀察你的鼠標,它屬於哪一種呢?

通常我們把這兩個鍵稱為什麼?

演示課件

觀察鼠標的背面看分類:按工作原理可以分為兩種:光電鼠標器和機械鼠標器。

請同學們觀察你的鼠標又屬於哪一種呢?

(二)學習掌握鼠標的姿勢

1.下面請小朋友聽聽鼠標的自我介紹吧。(課件出示精靈鼠自我介紹2)

2.聽了精靈鼠的介紹後,你們還有什麼補充嗎?(指名回答:我發現鼠標的左、右鍵之間還有一個滾輪)

3.你觀察得真仔細,老師告訴大家,這個滾輪是在看網頁及各類文檔的時候派用場的。

4.其實老師早就知道我們班級很多小朋友家裏都有電腦,有些小朋友説不定早就在家裏跟精靈鼠交上朋友了,誰願意做小老師,向大家示範一下掌握鼠標的姿勢?(指名學生上台演示)

5.你説得真好,小朋友們聽明白了嗎?請你拿起你的鼠標吧,不會的小朋友可以請教同學,或者認真看看書上第5頁握鼠標姿勢這段話。(學生自學拿鼠標)

6.小朋友,一起拿起鼠標,讓老師欣賞一下你們的姿勢吧。(師一邊看,一邊糾正姿勢。)

(三)學習鼠標的操作方法

1.過渡:小朋友們,你們的姿勢都很正確,老師真高興!現在請大家抬起頭來看屏幕。小朋友,你知道嗎?鼠標在電腦桌面上的.樣子是一個小箭頭,叫鼠標指針。移動鼠標,小箭頭就會跟着動,鼠標就是控制這個小箭頭的工具。鼠標的操作方法可多了,下面老師請學習小組討論:你知道哪些操作鼠標的方法,小朋友們可想想平時在家裏是怎麼操作鼠標,也可以看看書上第5頁介紹的鼠標操作方法。(學習小組展開討論)

2.指名簡單交流鼠標操作的方法:移動、單擊、右擊、雙擊、拖曳

3.小朋友們,剛才的學習和討論只是讓我們對鼠標有了初步的認識,你們想了解更多關於鼠標的知識嗎?現在精靈鼠決定邀請我們到精靈鼠城堡去玩尋寶探祕的遊戲了,這些遊戲裏有很多鼠標的知識,現在我們就去看看吧。

4.學生動手練習紙牌遊戲。

三、上機操作

學生用所學知識,打開紙牌遊戲進行鼠標操作練習。

四.課堂小結

小朋友們,今天這節課我們在遊戲中掌握了鼠標的使用方法,在討論中瞭解了很多書本上沒有的鼠標知識,最讓老師高興的是大家還勇於創新,發明了很多未來的小鼠標,老師真為你們感到驕傲!

信息技術教學設計14

一、教學目標

1、認知目標:

A、學會用電腦聽CD。

B、能熟練的使用最大化、最小化和關閉按鈕。

C、瞭解菜單欄、工具欄的位置以及各個按鈕的提示。

2、過程與方法:正確掌握基用電腦聽CD的操作方法,能能熟練的使用最大化、最小化和關閉按鈕,學會探索自學能力。

3、情感與價值觀:通過到專用教室上課,進一步養成愛機護機的良好習慣,激發學習興趣。

二、教學設想

用電腦聽音樂,這是學生最喜歡的。由於我們學校的學生,個個家裏都有電腦了,對電腦的.掌握比別的學校的學生來講是比較好的,但是他們必竟是個低年紀的學生,對電腦還是很好奇的。所在在教授這一課時,我選用了讓學生先聽音樂,來激發他們的學習興趣

三、教材分析

《電腦和音樂》是海南出版社和三環出版社出版的信息技術三年級(上冊)第四課的內容。這一節課主要使學生學會用電腦聽CD,還使學生認識最大化、最小化、關閉按鈕,菜單欄、工具欄的位置以及各個按鈕的提示。使學生能夠感覺到學電腦有趣,也很好學

四、教學重點、難點

學會用電腦聽CD

五、教學方法

講授法、演練法

六、教具準備

PPT、計算機、輔助教學軟件

七、教學過程

一、導入

師:老師這裏有一張CD,想讓同學們跟老師一起欣賞欣賞音樂(播放一段優美的音樂)。好聽嗎?(生:好聽)哪位同學知道,老師把CD拿入哪裏才使它放出優美的音樂呢?(小組互相交流)想不想知道在哪裏放入CD的呢?(生:想)。這節課我們就一起來學習第四課“電腦和音樂”。(板書:電腦和音樂)請同學們打開課本第18頁,自己先在下面操作,遇到不懂的,問小組長或者老師。

傾聽、思考、回答老師的提問。

激發學生的興趣。

二、教授新課

1、演示用電腦播放CD

①(講解並示範)在光驅中放入CD唱片,電腦就能自動播放出美妙的音樂。同學們有沒有發現,我們的電腦上怎麼沒看到它呢?(生:它“最小化”了)真聰明,是的,它“最小化”了,用“鼠標”單擊任務欄裏的Windows、Media、Player,Windows、Media、Player的播放界面就顯現出來了。Windows、Media、Player的播放界面分為三部分,一部分為“任務欄”,一部分為菜單欄,另一部分是狀態欄了。

②學生自由活動:學生自已在下面操作,遇到不懂的問小組長或老師都可以(生:如果Windows、Media、Player不是自動打開的,那要到哪兒去打開它呢?)

師:這個問題問得好,請同學們看着課本第19頁,按着課本要求自己操作。

2、合作探究

學生在下面操作,遇到不明白的問題可以請教老師或小組長都可以。在操作的過程中,聲音要放小點,不要影響別人學習。

小結:用Windows、Media、Player來聽歌是不是很容易啊,其實網上也有很多像這樣的軟件,使用起來也是很容易的,像千千靜聽等等。

信息技術教學設計15

一、任務驅動教學法的相關概念

任務驅動教學法是任務驅動探究式教學法的簡稱,是指在信息技術課程中,學生在教師的幫助下,緊緊圍繞一個共同的任務,通過對學習資源的積極主動應用,進行自主探索和互動協作的學習,並在完成既定任務的同時,引導學生產生一種學習實踐活動的教學方法。

“任務驅動”教學法最根本的特點就是“以任務為主線、教師為主導、學生為主體”,改變了以往“教師講,學生聽”,以教定學的被動教學模式,創造了以學定教、學生主動參與、自主協作、探索創新的新型學習模式。通過實踐發現“任務驅動”法有利於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培養學生的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提高學生自主學習及與他人協作的能力。

二、任務驅動教學法的實施

(一)教學任務的設計

以筆者上課的實際經驗為例,例如在上“網絡生活”這一課的時候,主要講的是在噹噹網上購物為例的“網上購物”這一主題。設置的任務是這樣的:

20xx年10月,中國作家莫言獲得諾貝爾文學獎,他是第一個以純粹的中國人的身份獲得此殊榮的中國人,因此,他在舉國上下掀起了一陣“莫言熱潮”,一時間作品的受關注和被閲讀程度急劇上升。小明同學是一個文學愛好者,也想瞻仰一下其作品的偉大之處。他打算購買一本《紅高粱家族》,可是他逛了好幾家書店都沒有找到。聽朋友説通過網絡購物可以買到,於是他決定通過網絡來購買此書。下面我們就來和小明同學一起來幫他在網上完成這個任務吧!

這個情景的設置和任務的設計,主要是結合了現實生活中的熱點事件“購買熱門作家的暢銷書”來設置的。它的特點是時代性強,學生的可參與度和能參與度都很高,所以在教師的指引下,引導學生運用日常生活的相關經驗,充分調動其積極性,從而參與到課堂裏面來。

又如,在講解遞歸算法時,可以在課堂開始的時候設置這樣的任務情景:

一隻猴子第一天摘下N個桃子,當時就吃了一半,還不過癮,就又吃了一個。第二天又將剩下的桃子吃掉一半,又多吃了一個。以後每天都吃前一天剩下的一半零一個。到第10天在想吃的時候就剩一個桃子了,求第一天共摘下來多少個桃子?

提出這樣一個問題後,學生可能沒有完全明白它和本課內容的關係,不明白老師的用意,但是它能調動學生積極性,引起學生的思考,從而順利進入課堂內容——遞歸算法。

(二)合理分組,充分準備

中學生大多處在十六七歲的年紀,他們思想活躍,意識超前,容易接受新事物。有着強烈的好奇心和求知慾,希望通過各種方式獲取信息,這使他們對計算機產生了比其他學科更為濃厚的興趣和熱情。但他們的文化素質高低不一,基礎薄弱,計算機應用能力參差不齊。他們討厭教師“滿堂灌”的教學方法,喜歡自己在電腦中按照興趣自己操作。“興趣是學習的原動力”,這為教師進行實踐教學分組奠定了基礎。

為此,上課的時候,可以對學生進行分組。由於作為導入的任務都和現實聯繫緊密,可供學生討論,所以在教學過程中可以把在上課前一定要做足準備,任務驅動教學對於某一任務結果可能是唯一的,但是不同組的學生,由於知識儲備不同,思維方式不同,完成任務的方法也不盡相同,那麼我們就要準備足夠的供學生學習的資源和設備。

(三)合理組織課堂教學

信息技術學科存在着很大的特殊性,它不僅實踐性較強,而且知識點更新快。一節課內要使學生儘可能學到更多的知識、熟練操作、深刻理解,並具備一定的知識遷移能力,這就需要教師高效地組織課堂教學,提高課堂教學效率。

在教學內容展開的過程中,導入的作用是不可忽略的。所以如何合理運用已經設置好的任務,是至關重要的。

為了充分調動學生的參與意識,讓他們真正參與到課堂教學活動中。在給出任務之後,教師不要急於講解,而是要讓學生先討論、分析任務,提出完成任務需要做哪些事情,即提出問題。在提出的問題中,有些是以前學過的,這些問題就由學生自己給出解決方案;另一些是沒有學習過的,即隱含在任務中的新知識點,這也正是這個任務所要解決的問題。

問題最好都是由學生提出來,必要的時候,教師可以給予適當的提示。提出問題時,要採用“先粗後細,逐步求精”的方法,將問題細化成若干個小問題。對於一些任務中存在問題,學生只有親自做到那一步才有可能提出問題。這種情況要在完成任務的過程中再提出並解決相應的問題。

教師要注意在“任務”中設置一些認知上的衝突,讓學生自己發現問題並提出,特別是在新知識的引入上,更要設置一些問題,學生在教師的引導下,經過積極思考把問題提來,這時教師將新知識介紹給學生,學生就自然而然建立了對新知識的認識。

問題提出後,就需要開始尋求解決問題的方法了,老問題和比較簡單的問題學生可以根據已學知識自主探究解決,新問題可以由學生相互討論或師生共同探索找出解決問題的方法。教師不要直接告訴學生應當如何去解決面臨的問題,而是向學生提供解決該問題的有關線索,比如從哪裏獲取相關的資料,尋找相關的幫助,解決問題的大體思路等。讓學生在發現問題、提出問題、解決問題的過程中去學習,他們學到的不僅僅是新知識,更重要的.是他們從中學到了處理問題的方法。教學的重點之一就是要讓學生親自體驗這種發現問題並解決問題的過程,讓他們在這一過程中學會獨立思考,善於獨立思考。

如在學習“文件和文件夾的基本操作”時,可將這節課設計為四個小任務,即(1)新建一個文件夾,並命名為學生的名字;(2)從別的地方複製一個文件到新建的文件夾中;(3)從別的地方移動一個文件到新建文件夾中;(4)刪除文件。建立文件夾是上節課的內容,學生自己可以獨立完成,學生經過自主學習可以知道刪除文件和刪除文件夾的方法相同,而“任務二”和“任務三”則需要教師提供線索,學生通過學習探究後才能完成。

任務驅動讓學生進入了學習情景,確立了學習目標。通過師生、生生的討論,使學生進一步明確了學習的目標和要解決問題的方案。接下來就是學生動手操作完成任務了,這個過程中,要充分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讓每個學生都能自由地、大膽地創新,尋求不同的方法、不同的設計和運用不同的知識去完成任務。而教師只是一個幫助者和指導者,要多給學生以鼓勵,並走進學生之中,還要主動去觀察學生操作的情況,發現學生遇到的問題,特別是共性問題,教師要及時給予提醒和指導。在學生初步理解了知識之後,教師還要進一步深化學生對知識的理解,使之更加深刻,更加靈活。

三、任務驅動教學法的反饋與評價

首先,任務驅動教學法體現了“學生為主體”的教學思想,改變了傳統教學法的教師講、學生聽的教學模式,學生在學習中起主體作用,是學習的主人,教師由在教學中起組織、引導、促進、評價、諮詢的作用。其次,任務驅動教學法容易激發和保持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在教學中隨着一個個任務的完成,學生一個跟一個成就感的產生,學生學習信息技術的興趣、自信油然而,改變了傳統教學中學生無所適從的局面,使學生在學習中充滿自信。再次,任務驅動教學法可以鍛鍊學生的合作精神和溝通能力,可以促進學生在學習過程中表達自己的見解、聆聽他人的意見、理解他人的想法,促進了學生思維能力的培養,提升了學生的信息素養。最後,任務驅動教學法在培養學生實踐和創新能力、提高學習效果、促進學生的個性化發展、增強學生探索精神、鍛鍊學生頑強意志等方面有很好的促進作用。

現代教學論認為,多向交流能最大程度地發揮相互作用的潛能,因而教師與學生之間、學生與學生之間的多向互動,形成了一個信息交流的立體網絡,可以極大地調動學生參與教學的積極性,提高學生的參與度。這對於充分開發與利用教學系統中的人力資源,提高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增強教學效果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在實際教學中要實現教學過程的多邊互動性,教師要尊重學生的主體地位,激發學生的主體意識,調動學生主動學習的積極性。要以尊重學生的主體性和主動精神為根本,要認識到教學過程是教師的引導作用與學生的學習主體作用結合的過程,是教師引導學生主動、積極參與學習的過程。認識起源於動作,思維是內化的動作。活動是連接主客體的橋樑,是認知發展的最直接的源泉。教師在教學中要將有意義的接受性學習和教師指導下學生主動探索性學習結合起來,創設啟發誘導的環境,提供材料、工具和線索,引導學生觀察、操作、思考,通過學生自己的活動去探索、發現。

在自主學習的過程中,教師不能對學生放任自流,要及時掌握學生的學習情況,及時給予指導。可在學生訓練過程中發現問題,及時糾正,以培養學生良好的思維方法和學習習慣。

然而,任務驅動式教學法是不是十全十美呢?我們在實踐中看到,雖然任務式驅動教學法給傳統的傳授發、灌輸式教學法的枯燥的課堂帶來令人耳目一新的教學風格,受到了廣大師生的歡迎,但隨着其開展與探討的深入,對其懷疑和批評之聲也越來越多。有的教師和專家指出,目前許多教材都號稱以任務驅動,但是缺乏具有實際意義的綜合任務,只有一些小任務,實際上與傳統的練習題並無差異。同時,針對知識水平、動手能力參差不齊的學生,任務的大小、難度更難把握與設計。更為頭疼的是為什麼學生不積極參與完成任務?

那麼任務驅動教學法有哪些缺點呢?首先,在學生過程中出現學生上網玩遊戲的現象不好把握;其次,在教學過程中因為分組固定,容易使學生形成派系,但如果經常變換分組,因課時量過少,也不太可能實現;最後,任務完成過程中教師要密切學生的操作,教師要特別注意學生操作的亮點,不能只注重學生對任務完成的結果,要適時對學生進行點拔,不要一味的讓學生盲目地尋找一些簡單任務的答案。

四、總結

總之,任務驅動的教學模式改變了傳統的教與學的結構,使學生真正成為學習的主體,教師除了具有輔導者、引導者的身份外,不具備其他任何權威。在這一模式下,學生將可能通過計算機網絡隨時獲取幫助,並隨時成為“教師”。這種教學方式全面應用到技能教學相信只是一個時間上的問題,它將完全改變傳統的教學方式,使因材施教真正落到實處,讓每個學習者將學習當作一種享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