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範文城>行業範本>設計>

《是個好地方》教學設計

設計 閲讀(2.79W)

在教學工作者開展教學活動前,總歸要編寫教學設計,教學設計是對學業業績問題的解決措施進行策劃的過程。教學設計應該怎麼寫呢?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是個好地方》教學設計,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是個好地方》教學設計

《是個好地方》教學設計 篇1

一、教學目標

1、通過聆聽,學唱《新疆是個好地方》,使學生感受新疆風格的音樂,讓學生自信、自豪、愉悦地演唱歌曲。

2、通過新疆之旅,讓學生了解新疆的風光及其特產,從而讓學生更加喜愛新疆。

3、學習用熱烈歡快的情緒,活潑而有彈性的聲音演唱歌曲。

4、讓學生歡快體驗x x x | x x |和x x x | x x x x |的新疆基本節奏型。

二、教學重點和難點:

1、歌詞的讀法及演唱技巧

2、附點節奏、一字多音及新疆的基本節奏。

3、歌曲的情感教學

教學過程:

一、創設情境,引入新疆:

1、組織學生進教室

2、聽《新疆是個好地方》的演唱

這首歌好象把我們帶到了一個什麼地方?

(引導學生主動運用音樂主體(節奏、速度、情緒等)進行想象,感受新疆的音樂風格。)

二、體驗新疆的基本節奏:

1、教師的節奏舞蹈律動:(引出新疆節奏)

老師給你們一段新疆舞,怎樣?掌聲鼓勵我呀!但你們必須聽好,看好老師的舞蹈節奏有什麼變化?

學生説

出示x x x | x x |和x x x | x x x x |要讓學生明確切分音的重音。

2、拍念新疆節奏:

師生接拍:(師)x x x |(生)x x |(師)x x x |(生)x x x x |

生生接拍:用自己身邊能發出聲響的東西來拍拍,但要用你的耳朵去聽

聽音樂對拍:(放《新疆是個好地方》的音樂伴奏一段)

3、節奏填詞

1)、老師表揚:x x x | x x |

小朋友真棒

學生編詞:各自編

老師送詞:x x x | x x |

富饒的花園

咱們的新疆

2)、老師又表揚了:x x x | x x x x | x —| x 0

小朋友真呀真正棒

老師送詞:x x x | x x x x | x — | x 0 |

肥沃的草原放牛羊

黑壓壓森林滿山崗

3)、引出新疆朋友表揚的話語:x x x | x x x |

小朋友亞克西

(用節奏舞蹈律動來體驗節奏,通過師生合作,生生合作,節奏填詞來輕鬆解決節奏難點,歌詞難點,是用基本節奏來貫穿整個新疆之旅。)

三、走進新疆,唱新疆

談話:人人都説新疆詩歌好地方,想去嗎?但有個條件,必須要帶點新疆的味道才能出發,你們有嗎?

(一)、感受歌曲,提示學生拍着節奏,哼哼小曲,聽着音樂出發。

(二)、學唱第一段:

1、結合圖片説詞唱歌

“天山“:現在我們來到了“天山”,天山南北坡的風光如何?(生)好風光。

唱天山:聽琴第一句旋律—師生接唱(用琴帶)

“富饒的花園”:告別了天山,我們來到了(點擊)富饒的花園結瓜果。

唱:253|231|

結瓜果

“肥沃的草原”:走出了美麗的花園,我們來到了(點擊)肥沃的草原有什麼呢?

唱:肥沃的草原放牛羊。

(通過圖片介紹,解決附點的節奏和一字多音唱法及x x x x的節奏.説圖時激發學生的情感,產生對去新疆的渴望之情和想唱新疆歌曲的慾望)

2、聽音樂第一段

新疆小朋友要放聲歌唱了,你們聽。她們是怎麼唱的?速度、情緒是怎樣的?

3、師生合作接唱

老師也想唱,想請你們合作一下,怎樣?

4、完整投入的唱第一段

新疆小朋友説了,如果你們歌聲很美的話,她們就邀請你們去參觀新疆的其它地方。

(通過聆聽,合作接唱激發學生用情去演唱,讓他們逐漸喜歡新疆)

(三)、學唱第二、三段

1、聽着音樂,拍着新疆節奏,哼着小曲兒去參觀另外的.風景了。

2、點擊圖片:(邊看邊説,結合歌詞教學)

逐漸説出“伊犁河的蘋果、吐魯番的葡萄、果子溝的風景、阿勒泰的金子、和田的玉石”

3、師生有節奏的問答式念歌詞

4、師生問答式接唱(根據歌曲的旋律)

(師)啥地方的蘋果甜又大乃?

(生)伊犁河的蘋果甜又大乃……。

師:現在老師來檢查一下,你們是不是很熟悉新疆了?

個別生問答

小組問答

全體問答

5、讚美新疆的話

看了這麼多的特產、風光及寶藏,你們會發出怎樣的感歎啊?

師生唱:咱們的新疆樣樣有,新疆是個好地方。

(通過分層教學,運用不同的教學方式把歌詞教學的難點輕鬆解決。在教學過程中,教師兼顧個體,讓每個學生都參與到音樂活動之中)

(四)、完整學唱整首歌曲

1、完整聆聽:(出示大歌片)

聽音樂原唱:新疆朋友是怎麼唱的?速度、情緒怎樣?

聽老師範唱:老師的聲音、表情如何?你認為老師唱的好嗎?為什麼好?(引導學生從音色、呼吸、表情上加以處理)

2、學生來比較:誰和老師來比一比?(個別生唱後再加以處理)

3、引導學生用自豪、自信、愉悦地情緒來演唱整個歌曲。

(完整的聆聽歌曲時,教師要適當提些要求,讓學生有事可做,帶着問題去聽,層層深入,更好地演唱歌曲,讓學生自己來評價唱的如何,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

四、表現新疆。

1、讓學生討論:你能把這首歌的形式改變一下嗎?為什麼這樣變?

2、説唱的形式第一、三段唱,第二段聽着音樂有節奏的念歌詞。

3、邊唱邊舞邊拍節奏

(通過讓學生自己討論、合作,體現學生的合作精神)

五、再現新疆,拓展新疆

1、師:新疆好嗎?新疆可真是個好地方啊!新疆還有許多好聽的曲子,優美的舞蹈,神奇的樂器那!他們那麼熱情好客,我們下次還來嗎?

2、放《新疆是個好地方》的音樂,高興的走出教室。

(拓展延伸讓學生更多地去了解新疆的風土人情,從而更加喜愛新疆)

《是個好地方》教學設計 篇2

教學目標:

1、認知目標:學習歌曲《新疆是個好地方》,能用歡快、自豪的聲音演唱歌曲。理解掌握新疆音樂的基本要素(如學拍新疆音樂的基本節奏,學跳新疆舞蹈的基本動作)。

2、能力目標:通過小組合作學習、為歌曲伴奏等音樂實踐活動,培養學生的表現力、合作能力、創新能力。

3、情感目標:通過學唱《新疆是個好地方》等相關實踐活動,體驗感受新疆音樂的文化內涵(如熱情的人民、豐富的物產等),從而使學生萌發對新疆的喜愛之情,增進民族團結。

教學重點與難點:

1、重點:本課的重點是以音樂文化為主幹進行歌曲新授,通過唱、舞、奏、創等音樂實踐,讓孩子在情境體驗、在情感共鳴中學習知識,掌握技能,感受新疆歌舞的民族風格。

2、難點:本課的難點是學生創編舞蹈動作的創作過程中個性的挖掘、及自主參與能力的培養。

突破口:

通過生生、師生互學、交流、共享信息,來激發歌唱的情緒,解決歌唱的重點難點。

教學過程:

一、節奏律動組織教學

1、聆聽着熟悉的旋律《娃哈哈》,跟着老師律動舞蹈,進入教室。

師:同學們我們快樂的四十分鐘音樂課開始了,先由老師為你們表演一段舞蹈,請你們猜猜是哪個民族的舞蹈?它的音樂有什麼特點呢?

2、學生自由回答,揭示地名和節奏型。

(評析:引導學生主動地運用音樂要素(如節奏、速度、情緒等)進行想象,開門見山地感受新疆音樂的風格極其鮮明的節奏特點。讓學生帶着愉悦的心情去感受新疆歌舞的音樂風格,為後面的的歌曲教學及上好本節課做好了鋪墊。營造輕鬆愉快的音樂氛圍,引發學生的學習熱情。)

二、初步感受,瞭解風俗

1、師:你們真棒!讓我們一起到新疆遊玩,好麼?誰來説説你對新疆都有哪些認識?

2、媒體播放進行小結,背景音樂是《新疆是個好地方》的伴奏。

出示天山風光圖片,並藉助語言和多媒體畫面,創設情境:我們來到了新疆,這是美麗的`天山風光,藍藍的天空飄着朵朵白雲,男女老少載歌載舞,瞧……(學生合着節奏拍手)

師:新疆的風景多麼優美!音樂多麼歡快,老師忍不住想用鈴鼓來給這段音樂伴奏。請同學們仔細聽一聽,老師是怎麼敲的?細心的小朋友模仿給老師看看!(師播放《新疆是個好地方》的前奏,讓學生感受切分節奏。)

師:同學們真聰明,這就是新疆音樂中很有特色的節奏,叫“切分節奏”。

你們瞧——

師:一起把這條節奏讀一讀、拍一拍。

4、樂器“手鼓”拓展,拍擊新疆節奏。

師:請同學們用你們的桌面代替手鼓?咱們來試一試。

全班邊念鼓點邊拍桌面合奏,教師進行情緒啟發,強調強弱變化、感情投入和身體放鬆。可先放慢練熟,再加快,將速度提到樂曲的速度,配樂《新疆是個好地方》。

(評析:啟發學生收集資源,傳遞信息,視聽結合,幫助學生積累對新疆音樂和歌舞的感性認識,瞭解新疆風俗文化。感受新疆音樂的熱情奔放,初步掌握新疆音樂的基本節奏,使學生對新疆歌舞產生興趣。)

三、學唱歌曲,培養興趣

師:同學們敲得真熱鬧!經過了解和學習,你對新疆印象最深的是什麼?能不能用一句話來誇誇新疆呢?

師小結:你們説得太好了,新疆真是太美了。

師:老師這有一首誇讚新疆的歌謠。(點擊課件)

新疆是個好地方吔。

天山南北好風光。

富饒的花園結瓜果。

肥沃的草原放牛羊。

師:請同學們用老師給的不同節奏,分別把它們念出來嗎?(師點一句詞,就出現相應節奏,師用手鼓敲節奏,學生按節奏讀詞,敲一句讀一句。)

師:你們真棒!老師也想用歌聲唱一唱新疆的好。

1、師範唱。

師:想不想跟老師學唱這首歌曲呀!

2、學生跟着錄音範唱輕輕哼唱,熟悉第一段歌詞。

3、學生在鋼琴伴奏下填詞唱一唱。

4、相互間討論:怎樣唱好這首歌?

(1)請學生自己嘗試處理歌曲。

(2)反饋與評價:個人、小組。

(3)老師從中指導唱法,並滲透樂理知識

5、跟錄音伴奏音樂動情地演唱第一段歌詞。

6、獲取完整的音樂形象,跟錄音範唱初步演唱三段歌詞。

(評析:運用多種形式反覆聆聽歌曲,讓學生在潛移默化中輕鬆地學會了歌曲,在引導中融入了對歌曲的處理,對知識的滲透,以提高學生歌唱技能。讓學生自主評價演唱的好壞與否,並加以改善。)

四、表現創新體驗風格

師:今天我想邀請最自信的同學來演唱這首歌曲,老師來為你們伴舞,你們一定都能唱得非常棒!是嗎!誰來?

師:你們看,新疆的小朋友也給我們帶來了美麗的舞蹈。(播放〈新疆好〉音樂舞蹈畫面)

師:讓我們同她們一起歡慶吧!想想該怎麼來表現這首歌呢?

(播放《新疆是個好地方》錄音,學生們各抒己見,隨着音樂自己編舞,可以以小組的形式表演,也可以個人表演等)

1、小組排練,教師巡視指導。(在學生編舞的過程中,師把手鼓、手鈴以及新疆帽分給學生,烘托氣氛)

2、彙報表演。

3、看了同學們這麼精彩的表演,你想誇誇誰……

(評析:藉助不同形式的音樂實踐活動,調動學生的多種感官參與體驗,感受歌曲、演唱歌曲,使學生獲得自主發展的空間,學生充分發揮自己的個性和潛能,昇華了“新疆是個好地方”的主題。)

五、結束教學

師:遊覽了美麗的新疆,舞蹈歡慶活動開始了,讓我們一起來歡快地唱起來跳起來敲起來吧!

教學反思與評析:

本節課我以培養和激發學生興趣愛好為基本理念,把握教學切入點,從而培養學生創造能力。

一、以新疆音樂文化為主線,組織整個教學內容。在教學中,從欣賞新疆舞、介紹新疆風光開始,引入歌曲的學唱,創設體現學生主體性的學習活動,在實踐、體驗、領悟等學習過程中,培養學生的審美情感和審美能力。引導學生在獲得審美體驗的同時,傳承我國優秀的民族文化,不斷開拓藝術視野。在教學中,我注重以音韻的美和濃厚的新疆文化底藴激發學生學習音樂的興趣,引導學生參與音樂、實踐音樂、體驗音樂並即興表現音樂。例如:讓學生運用肢體語言,把內心感受與外部行動相統一,全身心地投入音樂活動之中。在活動中,孩子們生動的表演、洋溢的笑容,我想每個孩子一定都體驗到了成功的喜悦,感染到新疆民族音樂的無限魅力。

二、利用多種教學手段,抓住重點,分散難點。由於在上本節課之前,學生對於新疆瞭解甚少,對歌曲中出現的“阿勒泰”、“吐魯番”地名景區都不理解。教學中,利用多媒體演示以及老師個人的舞蹈表演,自然而然地使學生認識、理解,從而使學生獲得審美情感的體驗與滿足。在學唱歌曲的環節中,我運用多種形式反覆聆聽歌曲,每次聽、唱的角度、重點以及對學生都提出不一樣的要求,因此學生不會覺得枯燥,在潛移默化中輕鬆地學會了歌曲。

總之,本課是師生在雙向交流互動的、活潑的、和諧的、愉快的課堂氣氛中學會歌曲,學會表現。從而更加喜歡上音樂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