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範文城>行業範本>設計>

【精選】設計方案7篇

設計 閲讀(3.27W)

為了確定工作或事情順利開展,常常需要提前進行細緻的方案准備工作,方案是有很強可操作性的書面計劃。寫方案需要注意哪些格式呢?下面是小編收集整理的設計方案7篇,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精選】設計方案7篇

設計方案 篇1

教學目標:

1、認識長方體,掌握長方體的特徵,初步學會看立體圖,長方體的認識。

2、培養學生的探索意識和創新實踐能力,發展學生的空間觀念。掌握有序觀察、分類比較等學習方法。

3、在學習活動中,增強學生的學習興趣和信心。

教學重點:長方體的特徵

 教學難點:形成長方體的空間觀念。

教具準備:長方體、正方體的模型各一個

 學具準備:禮品袋中有長方體、正方體等立體型物體一宗

學具帶1:土豆、蘿蔔、橡皮泥、紙板、刀子、剪刀等

學具袋2:長方體框架製作材料

 教學過程:

一、創設情景,引入新課

1、分類比較。

師:今天。老師給同學們帶來了一帶禮物,你們想不想知道是什麼?請同學們倒出來看一看。

你們願意玩嗎?為了玩的方便,你能把這些物品按照一定的特徵分分類嗎?(生分類)

師:哪為同學願意上來展示一下,你是怎樣分的,根據什麼標準來分的?(讓學生感知平面圖形與立體圖形的區別)

師:在這些立體圖形中,有一些物體的形狀是長方體,你能把它找出來嗎?

2、揭示課題。

師:這些物體,它們的大小高矮都不一樣,為什麼都是長方體?長方體究竟有什麼特徵呢?這節課我們就來學習和研究。板書課題:長方體的認識

二、操作實驗,探究新知

1、初步感知長方體的特徵。

(1)舉出生活中還有哪些物體的形狀是長方體的?

(2)動手製作長方體形狀的物體

請同學們從學具袋1中,選擇你喜歡的材料,製作一個長方體模型,比一比,誰做的又快又好。

學生可以自己製作,也可以小組合作。

(3)相互評價所製作的長方體形狀的物體。

讓展示作品,學生自評,其他同學互評,老師評。隨學生的回答點明:面、稜、頂點(並板書)

2、抽象概括長方體的特徵

(1)自主學習

讓學生從自己的學具中挑選一個自己認為最標準的長方體形狀的物體,要求學生通過看一看,數一數,量一量,想一想等方法,從長方體的面、稜、頂點三個方面深入探討長方體的特徵。

(2)小組討論

(3)小組彙報,交流辯論

師:哪一個小組願意交流一下你的發現?其他同學可以補充、糾正、質疑、辯論。

可能發生爭執的有:1、對“相對”的理解;2、一組相對的稜是4條,而不是2條。3、長方體每個面的形狀都是長方形,特殊情況有一組相對的面是正方形,國小數學教案《長方體的認識》。

(4)驗證特徵。

同學們説的特別精彩,老師很佩服,但是你們是怎樣知道長方體相對的面完全相同?

學生回答可能出現如下情況:1、看出來的;2、量出來的;3、將長方體物體放在紙上用鉛筆描出一個面的輪廓,再用相對的面去比較;4、用剪刀將長方體盒子的一個面剪下跟對面比較。5、用稍大的紙蒙在長方體物體的一個面上,四周壓下痕跡,再跟其他的面比較等等。

提問:你是怎樣驗證長方體相對的稜長度相等的?

用 尺子量、用筆桿沿稜比較等。

(5)師生合作,抽象概括。

師:剛才我們從長方體的面、稜、頂點三個方面研究了長方體的特徵。

長方體有6個面,每個面的形狀都是長方形,特殊情況有一組相對的面是正方形,相對的面完全相同。(課件演示:三組相對的面分別重合); 長方體有12條稜,相對的稜長度相等(課件演示:三組相對的稜長度分別相等);另外長方體還有8個頂點。

3、認識長方體的長、寬、高。

(1)學習長、寬、高。

師:請同學們從學具袋2中自己選擇材料,動手插一個長方體框架。

學生動手操作,師巡視,有針對性地參與某些同學的操作,在小組上展示自己的.作品。

提問:請同學們仔細觀察,幾條稜相交於一個頂點?

師:我們把相交於一個頂點的三條稜的長度分別叫做長方體的長、寬、高。習慣上,把水平方向的稜的長度作為長,把前後方向稜的長度作為寬,豎着的稜的長度作為高。

(2)練習。

①同桌指出自己所製作長方體的長、寬、高。

②抽一名學生到台上指給大家看。發現問題及時糾正。

4、認識立體圖。

認識透視立體圖.

(1)讓學生在各自的座位上觀察講台上的長方體紙盒,(紙盒上各個面分別標上數字1~6)如圖:

問:最多你能看到幾個面?(讓學生報出所看到的面的號)

(正面遠處的同學只能看到一個面,還有能看到兩個面的,最多也只能看到三個面)

(2)師:我們把這個長方體如果從右前方觀察,所看到的這個長方體如果畫出來就是這樣的.屏幕顯示立體圖.

師:這個圖中你們看到了哪幾個面?哪幾個面看不到?教師結合多媒體的演示告訴學生,看不到的面我們用虛線表示.

(屏幕出現)

(3)加強空間想象能力的培養.

①出示下圖,想象出與之對應的長方體.

②出示一組長方體,讓學生説出所想象的長方體是其中的哪一個.

③電腦將長方體補充完整,讓學生再次感知所想象的正確的長方體.

 三、巧設練習,拓展新知

1、基本練習。

(1)説出這個長方體的長、寬、高

(2)改變長方體擺放的位置,分別説出它們的長、寬、高。

(3)説出前面、左面、上面各是什麼形狀及它們的長、寬。上面沒有標明數據,你們是怎麼知道它的長、寬?

2、變式練習。

(1)把一個長方體模型切成兩個小長方體,一共有幾個面?幾個頂點?為什麼?

(2)下面是一個殘缺的長方體,你能想象出它左面原來是什麼形狀,面積是多少?(單位:釐米)

四、談談收穫,全面總結

讓學生談談通過本節課的學習有什麼收穫?可以從基礎知識、方法、情感態度等方面來談收穫,也可以聯繫實際談談所學知識在實際生活中的應用等。

 板書設計:

長方體的認識

┌6個面都是長方形

(6個)面┤特殊情況有兩個面是正方形

/ └相對的兩個面相等

長方體─(12條)稜 相對的稜的長度相等

(8個)頂點

設計方案 篇2

一、設計意圖:

在現實生活中,由於幼兒年齡小、安全意識薄弱、安全防護能力差,所以,安全問題是時時存在,危險處處可能發生,這足以引起大家的廣泛關注,特別是教師的重視。正如《綱要》中指出“幼兒園必須把保護幼兒的生命和促進幼兒的健康放在工作首位”。而“受人於魚不如授之於漁”,時時防護幼兒的安全顧然重要,而教給他們如何進行自我保護更是重中之重。而且,漫長的暑假馬上就要開始了,許多家長無暇照管幼兒,會讓幼兒單獨在家,不安全因素時時存在,教給幼兒如何進行自我保護是幼兒園教師勢在必行、責無旁代的任務。於是,在本學期我就設計了安全教育活動《遇到危險怎麼辦》,主要目的是讓幼兒知道自我保護的重要性,增強自護意識,掌握必要的、正確的自護常識,有效的進行自我保護,讓每個幼兒都能平安、健步康、快樂的成長。

二、活動目的:

1、通過活動讓幼兒知道自我保護的重要性,增強自護意識。

2、教會幼兒一些必要的自護方法,並能進行必要的自我保護。

3、培養幼兒的觀察能力、思維能力和語言表達等綜合能力。

三、活動重難點:

1、活動重點:通過活動增強幼兒的自我保護意識。

2、活動難點:使幼兒掌握一些自護方法進行自我保護。

四、活動網絡圖:

五、活動準備:

1、安全教育小故事的圖片、影碟片等相關資料;

2、影碟機;

3、獎品;

六、活動過程:

(一)教師以“生活中的危險真不少”引入課題,,吸引幼兒的注意力,激發幼兒參與活動的興趣。

(二)組織幼兒觀看四個安全教育小故事的前半段:

1、小孩獨自在家時,突然發現小偷進屋偷東西;

2、小孩獨自在家時,有陌生人敲門;

3、小孩獨自在家時,家裏突然着火了;

4、小孩獨自在家時,突然發生了食物中毒、受傷、生病的事件;

(三)組織幼兒自由討論:遇到上述的四種危險時,怎麼辦?

(四)師生談話活動,教師引導幼兒想出各種正確有效的辦法。

(五)組織幼兒觀看四個安全教育小故事的後半段:

1、發現有小偷時,可悄悄的溜出門去報警或找鄰居幫忙等;

2、有陌生人敲門時,不可隨便打開門,可打電話告訴大人等;

3、家裏着火了,先打開門逃生再求助,無法逃生時要先打電話告訴大人、打電話報警等;

4、發生食物中毒等事件時趕緊打電話告訴大人等;

(六)師生共同小結影蝶片中傳授的辦法和小朋友及教師想到的辦法,教師要一邊小結一邊出示相應的圖片或資料強化幼兒的記憶。

(七)活動小結:

1、教師再列舉一些生活中可能發生的危險,並介紹其應變與防護的辦法;

2、教育幼兒生活中時時處處都可能發生危險,只有不去做危險的事,並在面對危險時能夠保護自己才能避免災難的發生;

(八)活動延伸:

激勵幼兒在平日生活中多注意觀察生活中可能發生的各種危險,在自主尋求自護辦法後,與大人共同商討自護的辦法。

七、活動反思

活動能圍繞幼兒們需要的、感興趣的、急於想知道或解決的,且在生活中隨時都可能發生的安全自護問題來有目的的'開展活動,使幼兒能充份調動所有的智慧去灘索、去發現,並有效的去建構新的認知結構。且活動取材於生活並運用於生活,具有很強的真實性與實用性。

整個活動不是停留在簡單的説教上,而是幫幼兒設計情景,進行角色換位,尋找解決問題的方法,即授之於漁,使幼兒能真切的體察真情實境,有效的提高自護意識。

在活動中教師能給予幼兒充足的、自由的探索的時間和空間,並創設有利於並能推進活動開展的教育氛圍。從活動的效果來看,活動完成了預期的目標,達到了預期的效果,取得了預期的成效,是一次成功的安全教育活動。

設計方案 篇3

一、指導思想

為認真貫徹落實教育處行政報告中對“突出主題教研,提高常規教研的實效性”的要求,我校深入開展課堂教學改革,以主題教研為龍頭,以研促教,以教輔研,教研與教學互相促進,共同提高,並以主題教研為途徑引領教師專業成長。

在主題教研活動中,幫助教師解決課堂教學中共性較大的問題和前瞻性問題,並找出自身存在的諸多影響個人發展的思想問題,極大釋放自身潛力,主動參與主題教研活動,做到人人是研究者、人人有教研主題、人人有教研成果。從而形成教師之間合作、交流、探討、共享的教研活動機制和模式。

二、研究內容

1、常規教學過程中生成的有研究價值的教育教學問題或困惑作為主題教研的主線,促進教學工作的開展。

2、以課例為載體,引領老師的專業發展,提高教師的課改適應能力。

3、引導教師主動反思自己教學實踐過程,積極探索教學過程中的.實際問題,不斷提高自己的教育教學能力。

三、工作目標

1、理論提升

以新課程改革為指導,組織廣大教師認真學習現代教育理論,用新理念武裝頭腦,在學習中研究,在研究中學習和提高。使廣大教師端正教育思想,進一步更新教育觀念,樹立正確的教育觀,學生觀,改進教學方法,轉變學生學習模式,培養學生自主學習、合作學習、探究學習,為學生終身發展奠定基礎。

2、關注學生

主題教研要面向全體學生,適合於不同學生的學習需求,探索使每位學生都能得到充分發展的課堂教學途徑,實現課堂教學的有效性。

3、能力提高

以課堂教學實踐為載體,通過教師與教師的互動與交流,提高教師的課堂教學能力和研究能力。

4、總結成果

通過主題教研解決新課程改革中存在問題和困惑,總結課堂教學的成功經驗,形成不同課型的不同教學方法。

四、實施策略

(一)加強領導,明確責任。

為使我校主題教研活動紮實有序的開展,學校建立以校長為組長,教研主任、教研組長為成員的主題教研工作領導小組。

主題教研工作領導小組:

組 長:張旭 劉哲

副組長:魯彩霞

組 員:各教研組長

(二)強化管理,有效實施。

1、各教研組認真在本組內討論確定教研主題,在學校主題教研領導組指導下,認真實施工作方案,落實活動計劃,完成教研任務。

2、各教研組負責人及教師必須在主題教研過程中嚴格執行下列規定

(1)、各教研組按時完成主題選題工作。

(2)、嚴格按照主題教研工作實施步驟,組織教師圍繞主題開展聽評課活動,認真填寫主題教研工作記錄。

(3)、各教研組長要組織本組教師進行講課、評課、反思、交流等一系列教研活動,並負責組織督促教師撰寫整理相關材料及材料的收集上交。

(4)主題教研領導小組成員,要經常深入教學第一線,參與到主題教研活動各個環節中去,組織備課、聽課、研討、反思交流等一系列活動,嚴格把關,加強督導,切實把主題教研工作落到實處。

(三)實施步驟

1、確定主題和主題方案的制定。20xx年9月1日——20xx年9月16日。各教研組長組織教師確定分主題並開始進行理論學習。

2、專題學習,課堂印證階段。20xx年11月11日——20xx年11月24日。教研室組織“每人一節公開課活動”,提前安排好公開課日期、授課人、授課內容和授課地點。教研組開展聽課、評課活動。

3、階段總結,成果彙報階段。20xx年11月25日——20xx年1月6日。教師個人針對參與主題教研活動進行反思,並在教研組內交流討論。教研組長再結合本組主題教研活動開展情況進行總結反思。

五、保障措施

1、組織領導到位。

為使我校主題教研活動紮實有序的開展,學校建立以校長為組長,教研主任、教研組長為成員的主題教研工作小組。

2、過程管理到位。

學校對教研組和教師“主題教研工作”全程跟蹤,確保各階段工作落到實處。

設計方案 篇4

活動背景:

《我的故事》是反映小班幼兒認識自我的教育內容,由於認識、探索的對象來自於認識肢體的自身,這對小班幼兒來講無疑是件神祕又充滿情趣的樂事,於是引導他們通過自己周圍的人際環境來認識自己,使幼兒感覺自己是與眾不同;通過活動課程讓幼兒瞭解自己、喜歡自己、大膽展示自己,並進一步通過遊戲、手工活動,讓幼兒大膽想象,創作不一樣的自我,獲得一種愉快的自我體驗。

主題目標:

1、以課程為主的課程安排,重在引導幼兒對個別性的“我”的感知與體驗。

2、在日常生活中,幫助幼兒更進一步地瞭解自己,喜歡自己,發現自己與別人的不一樣,更加喜歡自己。

為此我們安排以下幾個主要活動:

活動安排:

1、社會“媽媽真愛我”

目標:初步感受媽媽的字,知道媽媽很關心自己也很辛苦,願意聽媽媽的話“我的屬相”

目標:知道自己的屬相,並選用相應的圖標表示,並能用短語介紹自己屬相的故事。

“男孩與女孩”

目標:能區分男孩、女孩的性別不同與明顯的外貌特徵,能使用一一對應的方法。

2、美術“這是我”

目標:能大膽地用繪畫表現自己的面部特徵,能發現自己的五官特點,喜歡自己。

3、語言“熊貓的.客人”

目標:懂得到別人家做客時要有禮貌。

“小猴請客”

目標:知道做主人要熱情,有做小主人的積極願望。

4、音樂“表情歌”

目標:感受人的不同表情並用不同速度和不同表情學唱。

“客人來了”

目標:能大膽地用動作表現歌曲的內容。

5、綜合“媽媽,節日快樂”

目標:知道三八婦女節是媽媽的節日。

6、數學“比高矮”

目標:體驗從高到矮或從矮到高的排列順序。

“我的玩具”

目標:能用目測的方法判斷並説出物體的數量(5以內)

設計方案 篇5

 教材分析

本次表達設置的目的是檢驗學生對於課文內容的深層次理解以及對於所掌握的課外知識的綜合運用。

1.理解蘇武牧羊在胡十九年受盡磨難,但始終沒有改變一心為漢的浩然正氣,把這點作為指導習作的重點內容。

2.綜合運用自己所知道的關於蘇武的知識,並加以適當聯想,使習作內容豐富生動。

 教學建議

1.理解是基礎,想象是關鍵。本次習作要以《蘇武牧羊》課文為主要依據,重點表現出蘇武堅貞不屈的氣節。

2.僅僅改寫課文是不夠的,還應該組織自己所掌握的材料,使習作更加翔實。但也不要把這篇作文寫成紀實性的文章,那樣就變成了歷史研究。相關提示請參見教材中的'“表達提示”。

3.評價本次習作可以着眼以下幾點:一是看是否表現出了人物的品質;二是有沒有把歌詞所描繪的畫面以及自己所瞭解的故事內容有機結合起來;三是想象是否豐富而合理。

4.課時安排:建議1課時。

教材分析

本次綜合學習活動的主題是“熱點關注”,目的是引導學生善於關注生活的熱點問題,並從不同角度分析研究,從而得出相對客觀的結論。

教學目標

1.養成關注電視、廣播、報紙等各種媒體中的熱點新聞的習慣。

2.針對自己感興趣的新聞進行辨析,經過研究得出客觀、正確合理的結論。

3.初步學寫研究報告。

 教學建議

1.首先引導學生了解信息時代的傳媒具有多面性的特點,信息量大,需要培養及時關注並辨析熱點問題的能力。

2.要啟發學生關注生活,關注新聞,關注世界。

3.要指導學生對聽到的、看到的諸多問題進行歸類、梳理,選擇出熱點問題進行討論,並得出合理的、正確的結論。

4.指導學生通過“研究報告”這種形式表達出對某些問題的認識。“報告”可以談自己對問題的看法、談自己對某一問題利與弊的分析、談自己的建議、也可以報道某些有代表性的新聞。

5.評價要貫穿活動過程的始終,要着眼於學生準備情況、研究討論的主動性和研究報告的客觀性這幾方面。“研究報告”也不必求大求全,更不要把它看做是活動的唯一成果,要更着眼於讓學生在過程中感受,在過程中學習,在過程中培養能力。

6.課時安排:建議1課時。

設計方案 篇6

第一建築方案設計(作圖題)考試內容

檢驗應試者的建築方案設計構思能力和實踐能力,對試題能作出符合要求的答案,包括:總平面佈置、平面功能組合、合理的空間構成等,並符合法規規範。

從1995年至20xx年逐年考試中測試這部分能力的試題主要有兩種:一種是根據設計任務書做快速設計(包括總平面、單體建築平面等);另一種是給出功能關係圖(氣泡圖)及説明,要求應試者按“氣泡圖”所上的功能關係做出總平面圖和單體平面圖。無論採取一道題還是幾道題的考試方式,這門考試的目的是檢驗應試者的建築方案設計構思能力和實踐能力。在考試大綱中明確提出四方面考核點,大致包括以下內容:

(一)總平面佈置:包括城市道路連接,場地道路、停車的考慮,綠化景觀環境的合理安排和消防、日照、開口位置等各項規範的掌握。

(二)平面功能組合:需考慮功能分區、出入口佈置的合理性;人流、物流等各種流線的通順便捷性;垂直交通樓、電梯設置的科學性;廳、堂、走道、公廁等公用設施安排的妥善性;朝向、採光、通風等室內環境安排的'合理性以及建築面積和房間面積的準確性。

(三)合理的空間構成:包括樓層的合理佈局;垂直交通安排;不同大小、不同高度空間的合理組織;結構安排的合理性以及室內、外空間的綜合考慮。

(四)符合法規規範:包括各項防火規範,有關無障礙設計的規範,“民用建築設計通則”等,特別是各項強制性條文的掌握。

對以上四個考核點的檢驗是對於一個應試者能否成為一級註冊建築師一項十分必要的基本能力綜合考核。

第二考試注意事項

一、考試不是設計競賽

註冊資格的考試,主要是考查應試者的設計能力和基本功,而不是考設計“靈感”,所以考試中千萬不要“標新立異”,不要追求奇特的趣味性,更不要畫蛇添足,應試者在思想上必須明確:考試不是設計競賽。

例如:某設計院的一位建築師,平日設計水平較高,項目設計中能經常出現不同凡響的點子,在考試中由於追求方案的奇特,想表現自己的“設計能力”,在快速設計題中採用60°斜柱網的平面佈局,浪費了很多時間,考題沒有答完。由於追求形式和表現,追求構圖和繪畫的技巧,設計中不免帶來一些問題,不符合題目要求,建築面積超出,面積分配不合乎要求,不但沒有加分(註冊考試是不加分數的),反而減分不少,結果沒有及格。所以不要在考試中着意地玩什麼花活,否則適得其反。

二、一定要好好審題

要快速地正確理解題意,可以説看清題目是最重要的,因為作圖題考試的全部要求都明確地寫在卷子上。

應試者在拿到試卷後,首先應瀏覽題目,正確把握題目的設計條件——任務書,有的題目除文字外,還有設計條件圖(表),可能有若干個圖或表,要準確理解題意,特別是對成果的要求,抓住要點,然後再動手設計。

項目名稱往往表明了建築的性質和類型。項目的規模一般有三層含義:使用量(人次、牀、輛、座……)、建築面積和用地面積。項目概述是題目的進一步補充説明:建造地點的特徵,包括地理位置、氣候條件(如建築在北方寒冷地帶,需考慮基礎在冰凍線以下等)、地質水文條件以及建築耐久、耐火等級等,都是應試者應瞭解的。但由於作圖題要在有限的規定時間裏完成,方方面面的問題又很多,這就要求我們準確理解題意抓重點。

設計方案 篇7

一、素質教育目標

(一)知識教學點:

1.使學生了解函數的意義,會舉出函數的實例,並能寫出簡單的函數關係式;

2.瞭解常量、變量的意義,能分清實例中出現的常量,變量與自變量和函數.

(二)能力訓練點:培養學生觀察、分析的能力.

(三)德育滲透點:

1.通過常量、變量、函數概念的學習,培養學生會運用運動、變化的觀點思考問題;

2.通過例題向學生進行生動具體的知識來源於實踐反過來又作用於實踐的辯證唯物主義教育;

3.通過函數的教學,使學生體會事物是互相聯繫和有規律變化着的.

二、教學重點、難點和疑點

1.教學重點:是在瞭解函數、常量、變量的基礎上,能指出實例中的常量、變量,並能寫出簡單的函數關係式.因為函數關係式是畫函數圖象的基礎. 2.教學難點:是對函數意義的正確理解.因為它是判斷一個式子是否是函數的依據.

3.教學疑點: ①常量中寫不寫1;

②常量的數值包不包括“-”號;

三、教學步驟

(一)明確目標

在前面我們已經知道本章將學習有關一種量隨另一種量變化的一些基本問題,這其實是函數問題.今天這節課我們就來學習數學中的一個重要的基本概念——函數.

(二)整體感知

請同學們先看兩個實際問題:(出示幻燈)

問題1:某糧店在某一段時間內出售同一種大米,請大家思考:在整個的售米過程中出現了哪些量?其中哪些量是變化的?這其中有沒有不變的量?

由學生討論回答.

答:共出現了米的千克數、每千克米的價格、總價三個量,其中千克數和總價是隨着顧客的需購量的不同而變化的,但每千克米的價錢即單價是不變的. 問題2:我們生活在美麗的海濱城市,我們知道大海的脾氣是捉摸不透的,她有時暴躁不安,有時卻温柔善良.試想,當海上風平浪靜時,若我們將一塊石頭投入海中,我們將會發現水面上有怎樣的變化?

答:水面上出現一圈圈圓形的水波紋,如圖13-6.(出示幻燈)

那麼,在這一變化過程中,圓的半徑r,周長C和麪積S是怎樣變化的呢?圓的周長和直徑2r的比值又是怎樣的呢?

第一個問題很簡單,學生可直接得到答案,針對第二個問題的回答結果可再提問:你是怎樣得到圓的周長和直徑2r的比值是不變的呢?這個比值是什麼呢?

由上面的兩個例子我們可以看到,在某一具體過程中有些量是可以取不同的數值的,如以上兩例中的大米的千克數、總價、圓的半徑r周長C以及面積S,我們稱之為變量;而有些量在整個過程中都保持不變,例如米的單價與圓周率π,我們稱之為常量.

但請大家注意:常量和變量並不是絕對的,而是相對的.例如:(出示幻燈)

(1)從大連到北京,如果我們乘坐火車,且火車的速度保持不變,在這一過程中,哪些量是變量,哪些量是常量?

這個問題的答案有很多種,引導學生回答:隨着時間的不同,距北京的距離不同;但速度是不變的.

(2)從大連到北京,如果我們一部分人坐火車,一部分人乘飛機,在這一過程中,哪些量是變量,那些量是常量?

引導學生回答:距離不變,但隨着兩種交通工具速度的不同,到北京的時間也不同.

這兩個問題都可由學生討論、回答.通過這兩個問題可以向學生進行對立統一的辯證唯物主義教育.

在日常生活中,工農業生產和科學實驗中,常量和變量是普遍存在的,但數學所要研究的是某一變化過程中的兩個量之間的關係,即它們是怎樣互相制約、互相聯繫的.例如:大米的千克數與總價,圓的半徑與面積之間的`關係,這就是我們今天要學習的數學中一個很重要的基本概念——函數.

現在,我們就來研究什麼叫函數?

首先,我們來看問題1:在售米的過程中,米的千克數和總價這兩個量有什麼關係?

給學生一定的時間討論,由學生回答後加以總結:對於米的千克數,每確定一個值,就有唯一的總價與它相對應.

提問:(1)大家試想,若每千克大米售價2.40元,我們用字母n表示大米的千克數,字母m表示總價,那麼n與m之間有怎樣的關係式呢?

(2)若買5千克大米,應付多少錢?若買25千克大米呢? 這兩問主要是為了讓學生從實際問題體會一下對應的關係.

再來看問題2:

(1)請大家考慮,若已知圓的半徑為r,我們應怎樣計算它的面積呢?

(2)半徑r與面積S有怎樣的關係呢?

總結:對於每一個半徑r的值,面積S都有唯一的確定值與它相對應. 類似於這種變量間相互依存的關係還有很多,我們就不再一一例舉.由上面兩個例子中的共同特點,你能否總結出函數的概念呢?

教師提出問題之後,先由學生討論,再由一名同學給出他的敍述方式,交由大家討論,若完全正確,則教師可以加以肯定表揚之後,再強調其中的關鍵詞語,然後板書;若回答的不完善,可由其他同學再接着補充,直到補充正確、完整之後(若學生不能總結完整,教師可適當給以提問性的鋪墊)再強調關鍵詞語,然後板書.此處是本節課的重點和難點,一定不能操之過急.

板書:一般地,設在一個變化過程中有兩個量x與y,如果對於x的每一個值,y都有唯一的值與它對應,那麼就説x是自變量,y是x的函數.

例1 用總長為60m的籬笆圍成矩形場地,求矩形面積S(m2)與一邊長L(m)之間的關係式,並指出式中的常量與變量,函數與自變量.(出示幻燈) 此題較簡單,可由學生獨立完成,完成之後,可適當給予幾個數值加以計算,強化學生對定義中“唯一的”的理解.

練習:1.P.92中1、2.口答. 2.補充:(出示幻燈)

下列表達式是函數嗎?若是函數,指出自變量與函數,若不是函數,請説明理由:

由學生加以討論回答.

答:(1)、(2)、(3)是函數,其中x是自變量,y是x的函數; (4)不是函數.因為對於每一個x的值,y不是有唯一的值與它對應.(注意學生在説明原因時的語言,一定要正確.)

提問:由練習(4)説明了什麼問題?

(三)重點、難點的學習與目標完成過程

函數的概念是本章的一個重點,而函數的概念又是從兩個量之間的關係得到的,因此本節課從兩個實際問題入手,首先讓學生分清什麼是常量,什麼是變量,接着讓學生總結變量之間的關係,從而得出函數的概念,為了使學生能正確地理解函數的概念中的“唯一的”這三個字的含義,可給出數字,讓學生代入式子中加以驗證,最後又給出一道補充練習題,讓學生能更深層次地理解這個概念.

(四)總結、擴展 教師提問,學生思考回答:

1.這節課我們主要學習了哪些知識? 2.你能否舉出函數的例子?

這個問題的答案不確定,主要是為了讓學生熟悉函數的概念,在學生舉例的過程中,若發現問題,應及時加以糾正.

3.這節課我們還學習了常量和變量,請你回答:自變量和函數是什麼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