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範文城>行業範本>金融>

金融市場調研報告7篇[集合]

金融 閲讀(1.7W)

隨着個人的素質不斷提高,報告與我們愈發關係密切,我們在寫報告的時候要注意涵蓋報告的基本要素。那麼你真正懂得怎麼寫好報告嗎?下面是小編收集整理的金融市場調研報告,僅供參考,歡迎大家閲讀。

金融市場調研報告7篇[集合]

金融市場調研報告 篇1

較為寬裕的資金狀況與部分子市場風險的不斷累積,是進入20xx年以來上海金融市場運行呈現出的主要特徵。“寬貨幣、緊信貸”的實質在於儲蓄資金無法有效轉化為投資,導致資金在商業銀行大量沉澱,這同時也反映了金融市場的不成熟和發展滯後,需要加快金融 市場改革和創新步伐,推動金融市場全面、快速和穩健發展。

一、金融市場運行態勢分析

貨幣市場:

銀行同業拆借與債券市場

上半年,銀行間同業拆借與債券市場累計成交萬億元,日均成交億元,同比分別增長和。

由於市場資金保持持續寬鬆,市場利率價格區間不斷下行。同業拆借、質押式回購和買斷式回購的月加權平均利率分別由月的、和,下降到月的、和,分別大幅下降、和。月日超額準備金利率下調以後,商業銀行的超額存款準備金率不斷下降。一季度末,商業銀行超額存款準備金率為,比上年同期低個百分點,月末則降到。公開市場操作力度顯著增強,但是貨幣回籠量僅相當於外匯佔款量。雖然上半年央行票據的發行節奏不斷趨於緩和,進入月份後更是取消了年期央票的發行,但是票據發行總量明顯增多,上半年,央行共發行票據期,共計回籠資金億元;進行了次正回購,共計回籠資金億元;春節前進行了次逆回購,共計投放資金億元;三項合計,上半年公開市場操作累計淨回收億元基礎貨幣,而去年上半年淨回籠僅為億元。相對於上半年多億美元的外匯儲備增加額而言,公開市場操作較好地對衝了外匯佔款的資金投放量。

票據市場:

上半年,一方面由於市場資金寬鬆,票據市場利率始終處於下降通道;另一方面由於商業銀行風險控制審慎,貸款增長放緩,商業銀行買票並持票到期以彌補信貸規模下降的意願不斷增強。上半年,上海票據市場承兑、貼現及買斷式轉貼現業務餘額分別為億元、億元,同比分別下降和上升;承兑、貼現及買斷式轉貼現累計發生金額分別為億元、億元,同比分別下降和上升。

資本市場

股票市場:

上半年,滬市共有家首發、家增發,合計募集資金億元,同比僅增長。月份股權分置改革啟動後,新股發行和再融資均暫停。

滬市、股合計成交億元,日均成交億元,同比大幅下降。滬市上證指數振盪走低,股價整體下調。上證指數年初以開盤,月末以收盤,比年初下降,振幅達。債券市場:

在加息預期減弱和市場充沛的資金推動下,滬市國債指數始終處在連續上升通道中,並屢創近年新高。滬市債券市場累計成交億元,日均成交億元,同比下降。銀行間債券市場保持了半年的上漲行情,債券綜合指數處於持續上升趨勢,至六月末已升至點,創歷史新高,與年初點相比,上升點,增幅達。

外匯幣場:

上半年,我國貿易順差達到。億美元,超過去年全年的順差總額,加上人民幣升值預期造成的外資流入銀行間外匯市場交易活躍,成交量大幅增加,市場供大於求差額擴大。上半年,銀行間外匯市場累計成交摺合億美元,日均成交量億美元,同比分別大幅增長和。四黃金市場:

上半年,上海黃金市場成交保持活躍,價格表現為箱體振盪走勢。上海黃金市場累計成交億元,日均成交億元,同比大幅增長。黃金累計成交噸,日均成交噸,同比大幅增長。商業銀行上半年以大量淨賣出交易為主。交割比由月份的,大幅下降到月份的,市場投資交易需求在一定程度上超過了實物交易需求。

期貨市場:

上半年,因主要期貨價格處於歷史高位,成交大幅萎縮,上海期貨交易所累汁成交合約萬手,成交金額萬億元,同比分別大幅下降和,分別佔全國期貨市場的和。

二、金融市場運行中存在的問題

一宏觀調控較為明顯地影響着金融市場運行

金融市場資金尤其是銀行間市場資金充裕,交易量持續放大。進入××年以來,宏觀調控效果開始逐步顯現,固定資產投資和貸款增速明顯回落,商業銀行出於對貸款風險的考慮和資本充足率考核的約束,出現廠一定的信貸緊縮傾向,大量資金沉澱於商業銀行,銀行間市場成為商業銀行資金運作的主要渠道。同時,超額準備金利率的下調,使得銀行間市場資金供求失衡的問題更為顯性化。

關於人民幣匯率制度改革的討論和此起彼伏的人民幣升值預期,直接帶動了上半年出口的快速增長和順差規模的持續擴大。一方面,銀行間外匯市場成交量大幅增加,另一方面,外匯佔款所帶來的貨幣投放規模持續擴大,導致銀行間同業拆借和債券市場、銀行間外匯市場的成交量同時顯著放大,成交十分活躍。

上半年房地產:調控力度加大,房地產價格漲幅逐步回落,房地產開發貸款和個人消費貸款增速明顯放緩。原先投資於房地產市場的資金開始流人其他領域,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銀行間市場和其他金融市場的交易活躍程度。

由於宏觀調

控帶來的不確定性,上牛年作為重要保值渠道的黃金市場成交量也顯著放大,商業銀行在黃金市場中交投活躍,交割比明顯下降。

金融市場價格走勢反映了宏觀調控下經濟走勢的不確定性

首先,宏觀調控所帶來的不確定性,在一定程度上影響了黃金市場的慣性走勢,黃金價格已經不僅僅簡單地與美元走勢逆向而動,它已經成為一種重要的資產保值工具,因而上半年黃金市場表現出較為平穩的運行態勢;二是期貨市場既表現出了與國際市場聯動的走勢特徵,作為重要工業原料的期銅和燃料油價格持續走強,也反映了投資主體為應對宏觀調控而積極儲備的強烈需求,此外人民幣沒有升值,也是期貨市場不斷維持強勢的.重要原因之一;三是宏觀調控可能對上市公司的業績帶來不確定性影響,這也是在股權分置改革推進中,制約股票市場走強的一個重要制約因素。與此相反,除了較為充裕的資金面之外,的走低以及市場對短期內不會加息的預期,在一定程度上支持了上半年債券市場的持續走強。二高度重視和警惕“寬貨幣、緊信貸”現象

受制於目前的投融資體制現狀和宏觀調控政策,亡半年金融市場表現出明顯的“寬貨幣、緊信貸”特徵,對商業銀行的資產負債管理帶來了壓力,助漲了市場投機行為,也對經濟金融運行產生了一定程度的影響。

對金融市場的影響

一是導致銀行間市場風險累積。面對金融市場上充裕的資金狀況和不斷走低的收益率,金融機構採取了一定的變通模式進行應對。一種是金融機構通過質押式回購以較低的利率融到資金後,再以甚至是高於的利率水平轉存入銀行,進行銀行利潤回吐式的簡單套利操作;另一種是金融機構通過質押式回購以較低的利率融到資金後,再買入債券,不斷進行放大套做,套取債券價格與資金成本之間的利差收益。兩種模式均推動了銀行間債券市場價格的不斷走高,市場系統性風險加大。

不斷放大的槓桿效應、不斷縮短的資金使用期限和不斷延長的套做券種期限,使銀行間債券市場的風險正在一步步積聚。無風險套利本身是對價格的一種修正,但由於我國銀行間債券市場在市場結構、產品結構等方面還處於初級發展階段,市場本身並不具有平衡修復機制,套利的結果不是套利空間的消失,而是風險的積累和暴發。由於市場資金供給比較集中在國有商業銀行,一旦資金成本上升,或者資金供應結構發生變化,市場將立即面臨流動性風險。

二是不利於創新產品推出和市場發展。日前,銀行間市場基本上形同於一個單邊市場,買方力量空前強大,賣方惜售心態嚴重,這種情況非常不利於各種創新產品的推出。由於單邊市場的存在,銀行間債券市場在資金供給和債券供給上存在極大的不平衡,這對於新近推出的債券遠期交易而言,賣券方承受着相當大的實物交割壓力;交投十分不活躍;同時,單邊市場的存在還導致新發行券種一上市就哄搶一空,持券機構普遍惜售,二級市場交易清淡;此外,市場收益率的下降也導致銀行間市場對投資者的吸引力減弱,不利於市場主體的培育。對實體經濟的影響

一是信貸資源的“擠出效應”,在信貸緊縮的傾向下,談判能力較弱但成長性較好的企業的信貸規模首先被擠出,影響這類企業的發展;二是“成本遞增”效應,由於正常的銀行信貸渠道受到阻滯,部分企業或項目轉而尋求民間金融和地下金融渠道,融資成本將會增加,進而影響到企業效益和經濟發展;三是“順週期”效應將縮短經濟景氣週期,我國商業銀行的信貸行為具有順經濟週期的偏好,缺乏對長期風險收益的理性權衡,—旦經濟增長回落,即以減少信貸投入規避風險,而正常項目的投資規模縮減甚至取消,將會使宏觀經濟運行的景氣週期縮短。

對金融機構的影響

“寬貨幣、緊信貸”對於商業銀行的影響最為嚴重。一方面,銀行間市場利率的逐步走低,給商業銀行的資產負債管理帶來了巨大壓力。作為債券市場重要參考指標的年期央行票據的發行利率,已經降到了左右,遠遠低於一年期定期存款利率的水平。另一方面,商業銀行信貸的緊縮,將使部分流動性不足的企業出現資金緊張甚至瀕臨破產,又可能引致商業銀行不良資產的增加。

對於保險公司而言,債券市場是目前保險公司最重要的資金運作渠道,而目前“寬貨幣”所導致的債券市場低收益率已經接近保險公司底線,保險公司在市場上很難找到適合資產負債匹配的中長期債券,這已經成為保險公司正常經營亟待破解的難題。

債券價格的上漲意味着風險的積聚,這對於其他金融機構而言,參與貨幣市場和債券市場交易,就等於繼續助長“寬貨幣”條件下的市場投機行為,需要面對更高的風險。對貨幣政策傳導的影響

利率渠道、信貸渠道和資產價格渠道是我國貨幣政策傳導的三條主要渠道,在“寬貨幣、緊信貸”的條件下,貨幣政策的三條傳導渠道均受到了一定程度的影響。一是如此低的貨幣市場利率,與宏觀經濟的基本面嚴重脱節,作為貨幣政策重要中介目標之一的短期利率,已經失去了貨幣政策傳導意義。二是信貸渠道是貨幣政策傳導最直接的渠道,直接與最終產出發生聯繫,由於銀行信貸趨緊,部分真正有需求的企業得不到資金,將會最終影響企業效益和經濟發展。三是“寬貨幣、緊信貸”只能提高債券資產的價格,不能帶來公司價值的提高,更無法給公司帶來財富效應,資產價格傳導渠道也無法形成。

三、進一步推進金融市場發展的建設

加大金融市場改革和創新力度

一是要引入有市場需求的金融工具。金融市場創新最重要的是工具創新,目前銀行間市場資金的過度充裕,正是交易工具不足的具體反映。要豐富債券市場品種,形成有效的債券市場收益率曲線。要加快已經列入日程的、、金融債券、境內美元債券等金融產品的推出;

在繼續發展短期融資券的同時,推出短期國債和其他短期債券品種;加快推出債券互換、國債期貨等業務,綜合輔助市場的發展會提高風險管理的能力。

二是要完善金融市場機制。要促進以政府信用為主導的債券市場向商業信用、非政府信用為主導的市場過渡,並完善信用評級機制,給市場傳達正確信息;推動債券市場發行從主體集中、量大、頻率低向主體分散、量小、頻率高轉變,完善市場利率期限結構,儘快形成合理的收益率曲線;逐步形成以做市商為核心,經紀商和金融機構為主體,眾多非金融機構投資者積極參與的銀行間市場運行架構;引入債券預發行機制、國債發行餘額管理機制,改債券發行審批管理為備案管理。

二完善市場風險監測和管理機制

一是要在適時推出衍生交易品種,為市場提供更多避險工具的同時,加強研究和分析提高此類衍生產品交易活躍性的措施和方法,充分發揮其價格發現和風險避險功能,平抑單邊非理性投機,防範債券市場的系統性風險。

二是要加強市場風險的監測與管理機制建設。針對當前銀行間市場普遍存在的非理性投機行為,要通過儘快建立債券市場風險預警指標體系,採取必要的窗口指導措施,引導金融機構的市場風險預期,抑制過度炒作現象。對於債券回購業務量過大,持續進行滾動操作,風險程度明顯超過其承受能力的金融機構,要進行重點監控並有針對性地採取提高結算備付金比例、強制減倉等風險控制措施。要督促和引導金融機構在債券投資中提高風險測量與控制能力,促使其完善債券業務組織架構;鼓勵金融機構提前按照市場風險監管要求,將債券賬户細分為投資類、中間類和交易類賬户,並充分利用靈敏度、、壓力試驗等方法,不斷建立和完善自身的債券業務風險管理體系。

統一協調金融市場發展規劃

“寬貨幣、緊信貸”雖然僅僅表現在銀行間市場,其實也是與其他金融市場之間聯繫溝通不順暢的一種反映,因此必須統一協調金融市場發展的整體規劃,形成較為明確的金融市場整體發展戰略。目前,金融市場尤其是債券市場的管理政出多門,人民銀行負責銀行間市場債券包括央行票據、政策性金融債券、商業銀行次級債、短期融資券的發行和流通,財政部負責國債的發行,發改委負責企業債券的審批與發行,證監會負責交易所市場債券如可轉債等的發行和流通。不僅現有的監管體制複雜,而且市場呼聲甚高的一些衍生金融工具的監管歸屬也尚未完全明確,市場的發展受到嚴重掣肘。

今後,不僅僅是銀行間債券市場和交易所債券市場,發行市場和流通市場、現貨市場和期貨市場、債券市場和其他金融市場的聯繫也將更加緊密,市場間的聯動也將不斷增強。因此,統一協調金融市場發展的整體規劃,將有利於避免金融市場發展中“頭痛醫頭、腳痛醫腳”的短期價值取向,更有利於各個監管部門形成合力,加快金融市場的發展步伐。建議成立由人民銀行牽頭的金融市場協調發展委員會,統一進行金融市場發展的中長期規劃,推進金融市場向全面和縱深方向發展。

金融市場調研報告 篇2

按照市委、市政府的要求,4月份我委抽調專人成立調研組對中小微企業發展情況暨小微企業融資情況赴各市(區)、重點鄉鎮、園區以及重點企業進行調查走訪。現將有關情況報告如下:

一、全市小微企業融資總體情況

1、小微企業的信貸支持有所下降,與企業發展需求比差距甚遠。20xx年一季度末,全市銀行業金融機構小微企業貸款餘額1079.02億元,比年初下降4.63億元,同比少增52.03億元,降幅0.43%,低於各項貸款平均增幅4.91個百分點,總體未完成小微企業貸款增量“不低於上年同期水平、增幅不低於全部貸款平均增幅”的目標。

2、小微企業融資需求旺盛,民間融資異常活躍。據統計,在我市中小企業的融資結構中,企業自有和民間資金等內源性融資佔比約為60%。在求貸無門的情況下,許多中小企業紛紛轉向民間融資,想方設法從、理財公司、典當行等機構融通資金,甚至不惜借“高利、貸”。許多中小企業由於成本上漲、缺乏品牌、創新不足等原因,企業的利潤越來越薄,實業無利可圖,便脱離實業,加入到民間投資行業中。

二、當前小微企業融資存在的主要問題

1、小微企業貸款需求滿足度較低,融資渠道狹窄,模式單一。調查顯示,泰州只有2.8%左右的工業小企業和銀行發生信貸關係,意味着100户小型企業中只有不到3户成功從銀行貸款,97%的小企業生產經營所需資金均通過自籌和民間貸款的方式獲得。目前,小企業發展除自身內部積累外,外部融資主要依賴於金融機構的貸款。銀行提供給小企業的貸款基本集中在流動資金貸款,很少提供中長期信貸,小企業中長期發展多依靠親朋借款或者民間融資。除上述渠道外,被調查企業中幾乎沒有其他成熟的融資渠道獲得急需的發展資金。

2、融資成本居高不下。根據調查,“融資貴”問題具有普遍性。從民間融資來看,小額貸款公司一般放貸利率基本為銀行貸款利率2-3倍,有的更高,企業實際要按年息15-18%支付。通常,互聯網金融產品年息多在20%以上,非法民間融資機構的“高利、貸”年息都在30%甚至50%以上。從信貸融資來看,雖然我市各類銀行業金融機構不斷創新小企業金融產品,但是小企業從銀行業金融機構獲取的資金的成本依然很高,綜合資金成本率一般都在8-13%之間。另外調查發現,一些銀行還強行附加了承兑匯票、基金、保險等額外業務,增加了企業的負擔。部分企業的貸款綜合成本測算下來達到15-20%。我們選取了四家代表銀行對企業融資成本進行了測算。測算按企業貸款100萬元一年期間抵押(房產和土地)貸款。(基準年利率6%)

銀行名稱利率上浮房產和土地評估費用綜合資金成本率(按上限計算)備註
建設銀行10-25%1-2%(主要包括評估費千百分之1.5,保險費按評估物萬分之6,登記費為千分之3左右,公證費250元)7.62如有擔保公司擔保,再加年息1.2-1.8%。如有貸款貼現,貼現部分再加5%費用。
江蘇銀行15-25%同上8同上
興業銀行20-25%(20-50%的留存)同上10.5同上
泰州農商行60%同上10.96同上

3、融資缺口大,三類小企業融資較困難,部分產業受信貸政策影響較大。目前,我市大型企業融資供過於求,中型企業融資規模也超過一般企業,真正貸款難、缺口大的是小企業。根據銷售比例法估算(外部融資需求=資產增加-負債自然增加-留存收益增加),我市小微企業外部融資需求量為1200億元,缺口還有很大。根據調查,不能從銀行貸款的企業主要集中在三類企業:第一類,初創企業,缺少抵押物。第二類,企業運行質態不好。沒有核心技術、沒有訂單、企業下行趨勢明顯。第三類,國家產業政策限制發展的,如高耗能高污染。我市傳統的化工、紡織、不鏽鋼產業,由於能耗高和排放高,成為國家控制信貸的產業。在興化戴南鎮抽樣調查中的63家企業中有51家企業急需貸款,佔企業總數的81%,平均每個企業融資需求3200萬元。

4、擔保機構與銀行合作不暢,銀行抽貸壓貸現象突出。去年以來,部分國有及股份制商業銀行,提高了合作擔保公司的准入門檻。有的只與市級以上國有擔保公司合作,有的甚至全部中止了與擔保公司的合作。有的銀行在擔保公司沒有違約的情況下,隨意停止擔保業務,有的銀行在銀擔合作中不認可人民銀行和經信部門推薦的評級等級。有的不與擔保公司協商,單方調減協議放大倍數,造成了擔保機構特別是民營擔保機構與銀行合作的不暢。有的商業銀行信貸人員為了讓企業及時還款承諾續貸,待企業還款後就不再貸款,導致許多企業資金緊張,隨時有斷鏈的可能。

綜上,近年來,我市的小企業融資環境總體上不斷改善,各類金融業機構的小企業產品也不斷加強,中小企業信用擔保機構從數量、質量也有了提升,但是小企業融資難問題沒有根本解決。破解小企業融資難題是經濟金融理論界探索的永恆課題,是社會各界關注的熱點問題,是一項艱鉅而長期的任務,我市小企業融資工作還有許多工作要做。

三、下一步工作打算和建議

按照市區聯動、暢通主道、完善平台、多管齊下的`思路,我們建議在以下十個方面開展工作,緩解市區中小企業融資困難。

一是開展專項檢查活動。市銀監局牽頭組織開展銀行業金融機構“七不準”的專項督查,禁止存貸掛鈎,禁止不合理收費,禁止搭售金融產品,嚴防貸款資金挪用或外流。市金融辦、經信委、商務局分別對小貸公司、擔保公司、典當等行業的業務規範經營情況開展專項檢查,降低融資成本,切實防範民間資本可能引發的風險,積極發揮其在解決中小企業,特別是小微企業融資難方面的積極作用。

二是提高小微企業信貸總量。市人行、銀監部門要認真貫徹落實中國人民銀行《關於開辦支小再貸款 支持擴大小微企業信貸投放的通知》(銀髮〔20xx〕90號)和銀監會《關於20xx年小微企業金融服務工作的指導意見》,加大考核、引導力度,督促商業銀行加大對小微企業信貸投放,實現小微企業貸款“兩個不低於”,扭轉小微企業貸款餘額下降趨勢,暢通小微企業融資主渠道。

三是設立市區中小企業融資週轉資金。各區財政出資,市財政給予適當資助,在各區設立市區中小企業融資週轉資金。中小企業融資週轉金按照政府監管、封閉運作、獨立核算的原則,為市區中小企業提供貸款應急過橋服務。

四是組織開展銀企對接活動。開展系列“融資服務進園區、進鄉鎮、進企業”活動,以新進入泰州的商業銀行為主體,充分利用新建商業銀行拓展市場的積極性和貸款指標,深入企業開展服務,實現融資服務由注重面向重視點、由共性授信向個性服務的轉變。

五是籌辦泰州“金融超市”。市金融辦、市人行、市經信委、市銀監局等部門,共同設立市區中小企業融資超市,邀請工、農、中、建、交等銀行業金融機構、融資性擔保公司、小貸公司、中介機構入駐超市,每雙月開市一次,為中小微企業開展融資對接服務。

六是加強擔保體系建設。推動銀擔加強合作,組織銀行和擔保公司開展專題合作交流活動,引導銀行將優惠政策向信用等級高、風險控制能力強的擔保公司傾斜,降低民營擔保公司的准入門檻。積極做大國有擔保公司單體註冊資本、提高擔保資金使用效率、增加擔保放大倍數。積極引導財政和知名企業資金投入擔保行業,增加國有骨幹擔保公司的實力。出台税收減免政策,對全市重點骨幹擔保公司所得税地方留成部分全額返還。

七是加大企業上市、境外融資工作力度。加強企業上市、境外融資工作的宣傳力度,引導企業轉變思想觀念。做好擬上市資源的挖掘和培育工作,不斷充實調整擬上市企業資源庫,對基礎好、效益高、發展前景好的企業按照上市的要求進行篩選,為企業上市做好準備。加大企業上市培訓力度。組織擬上市企業的董事長、總經理到外地上市公司實地考察學習,學習先進地區的經驗做法和解決問題的具體辦法。積極邀請券商等中介機構介入,幫助擬上市企業解決上市過程中遇到的技術難題。

八是搭建統貸融資平台。市經信委牽頭向中國進出口銀行提出申請,在海陵、高港、姜堰區設立統貸平台,市區財政共同出資按照1:10的比例獲得省進出口銀行中小企業授信。各區分別選擇1家國有公司和代理銀行作為統貸業務操作平台,將統貸資金以較低的貸款成本發放給市區中小微企業。

九是進一步拓寬融資渠道。探索開展企業技術專利權、工業產權等非實物資產抵押貸款。幫助企業通過典當、設備租賃等渠道進行融資。引導企業通過資產重組、資本運作等多種途徑,開展跨地區、跨行業、跨所有制兼併聯合,促進資本流動和資本集聚。

十是開展金融服務宣傳活動。市經信委聯合銀監、税務等部門,組織市各商業銀行、擔保公司,深入特色園區、工業集中區開展“送政策進園區”活動,宣傳、推介中小微企業特色金融產品、產業政策和扶持政策,幫助企業提高政策水平、拓寬融資知識。

金融市場調研報告 篇3

一、農村金融體系現狀

我國農村金融市場上,金融資源的實際總供給小於實際總需求,農村金融缺口率比1998年的57.8%來説有所下降,但至20xx年末農村金融缺口仍高達4931.8億元,供求未能實現均衡。

(一)金融機構大撤併導致農村金融體系空洞

自上世紀90年代末開始,為迎接內外資銀行的挑戰,商業性銀行尤其是農業銀行顯著加快了建設現代商業銀行的步伐。經營明確地向商業化方向轉變,開始大量撤併設在鄉鎮的機構網點,貸款向大客户傾斜。不僅使其在農村的金融服務出現斷層,而且還使大量的農村資金被轉向了城市,使得商業性金融對農村經濟的支持作用日漸減弱。事實上,農村金融領域也是一片大有可為的天地,農村金融市場不應該成為商業性金融的拋荒之地。

(二)農村的金融服務功能弱化,金融產品與服務單一

首先,我國雖然已有運作十多年的農業政策性銀行,但現階段的農發行卻背上了資金來源渠道單一。不良資產負擔沉重的包袱,數據顯示農發行的不良貸款比率高於同期國有銀行不良貸款的水平。現階段我國農村領域,最需要貸款的需求者有,貧困户、微型和小型企業及龍頭企業。改善基礎設施、促進農技推廣以及推進農村工業化和城鎮化而產生的金融需求很迫切。

其次,農村信用社體制上存在重大的缺陷。近幾年來,農信社的存貸比總低於全國金融機構的平均存貸比(見表1)。而且,農信社的不良貸款率在同期也高於其他農村金融機構。根據中國人民銀行咸寧市中心支行的統計,咸寧農村信用社20xx年三季度專項中央銀行票據置換之前,其不良貸款達到36283萬元,不良率17.81%,票據置換後,不良貸款餘額仍達到10457萬元,不良率5.88%。截止20xx年二季度末,不良貸款又升至20129萬元,較置換時增加9672萬元,不良率9.28%,較置換時增加3.4個百分點。

農村信貸資金配置上的偏差,造成農村信用社不良貸款不降反升。儘管農村合作金融經過近年來的改革已經取得了階段性成果,很多農村信用社的經營狀況和資產質量大大改善。但要在將來競爭性的農村金融領域爭取更大的優勢,農村合作金融的改革還必須深入。

4、農村金融監督管理過度和不足並存。借款在融資者融資總額中所佔比例過大,達到了70%以上,貸款品種過於單一。

再次,近幾年趨勢來看,農村存款較其他資源在總的金融資源中所佔的比例最大。證券期貨和外匯等資本市場的觸角根本沒有延伸到農村。農業類股票債券佔金融資源總量僅有0.7%左右,現有的農村金融機構不能滿足農民日益增長的消費需求(見表2)。

總之,農村金融體系萎縮,農村金融對三農的支持乏力,都不利於城鄉經濟的和諧發展,這些都將成為未來我國經濟持續發展的嚴重阻礙。

二、針對農村金融業的發展,提出幾點建議

(一)大力發展農村經濟,實現農村金融供給與金融需求的整體均衡

經濟決定金融,沒有一個活躍的市場,金融的核心作用就難以完全釋放。農村經濟主體的交易需求不足和供給型金融抑制的共同作用,最終導致了農村金融服務滯後現象的產生。農村金融服務滯後的問題,只有通過在供給中創造更多的需求、在需求中提供更多的供給,才能得以從根本上解決。

(二)發展小額貸款業務,彌補農村金融漏洞

農村有民間借貸最活躍的土壤,無論是農民和農村的經濟組織,都離不開民間借貸,隨着這幾年經濟穩定持續的發展,民間私下的融資規模在8000—10000億,完全處於不可控狀態,它加大了金融風險發生的概率,只有把民間金融行為納入規範化的軌道,才能夠促進其健康發展。我國農村的民間金融是完全紮根於農村土壤的,因此對農村民間金融不應簡單採取打壓做法,這會使得民間資金轉向低生產率的自我融資方式。

提到農村金融,就不能不提到去年獲得諾貝爾和平獎的孟加拉國銀行家尤努斯。他創立的格拉明鄉村銀行,專門向貧困農户提供無需抵押的小額信貸,這一模式為全球農村金融的發展做出了傑出貢獻。我國的農村小額貸款業務,可以借鑑“尤努斯”這個被國際金融市場認可的模式。發展農村民間金融,一方面,放寬農村地區銀行業金融機構的准入門檻,發展村鎮銀行,貸款公司等新的金融機構。紐約聯邦銀行對美國銀行業務狀況進行的研究也表明:銀行規模越小,其小額貸款佔貸款總額的比重越大,目前已經有不少海外資金進入農村金融市場。這是發展農村金融的一大創新,它能夠有效的促進農村現有的金融服務競爭,一改農村信用社的獨家壟斷。另一方面,有必要對目前各種民間金融分門別類、分別指導,限制和取締不正常的民間金融活動。這樣才能使民間金融真正成為制度性金融的有益補充。

(三)讓農業政策性銀行更好的為農村服務

1、將農發行從單純的糧食銀行轉變為真正意義上的`綜合型農業政策性銀行。有資料顯示20世紀90年代以後,韓國產業銀行重點擴展投行業務,開展承銷債券,資產證券化和風險投資業務,組建基金在企業的重組及參與民營化的改造中扮演了關鍵性角色,成為政策性銀行市場化經營的成功範例。

2、允許農發行逐步開展信貸以外的諮詢、項目融資、企業併購等中間和表外金融業務。以增強其盈利水平,培養其可持續發展能力。

3、建立和完善貸款的風險管理機制,遵循信貸資產安全管理的基本原則。

4、開發適合農村的金融投資品種,使農村金融資源總量平衡。

(1)開展實物和房產為基礎的資產進行抵押貸款業務。目前各地農業銀行、農村信用社體制不能適應實際需要,農業保險尚未推開,農民生產生活所需貸款比較困難,農業和農村擴大再生產的資金來源難以保證。雖然農業銀行及農村信用社大力開辦了農業生產資料小額信貸業務,但是還不能從根本上解決。政府可以開辦農村住房抵押貸款業務,通過建立和健全農村房屋的評估、抵押機制,使廣大農民在依法、自願的原則下,為金融機構加大農業信貸扶植創造條件。建立農村抵押貸款制度就要求:首先,國家要制定農村房屋產權登記制度,在明晰產權的基礎上,對廣大農民發放房屋所有權證;其次,央行要制定農村房屋抵押貸款的原則、政策和措施。

(2)要鼓勵引進國外農村金融中的專門為農業設計的金融品種,建立適度競爭的農村金融市場體系。適應農業和農村經濟發展需要,鼓勵各類擔保機構為農户和農村中小企業創造有效的擔保形式和途徑;促進各類金融機構大力發展大宗農產品期貨市場,培育一定數量的機構投資者,擴大農產品期貨市場的交易規模和流動性,促進訂單農業健康發展;鼓勵農業保險產品創新,與發展訂單農業相結合,有效分散訂單農業可能出現的風險;積極鼓勵保險公司開拓農村市場,大力發展農村人身保險和財產保險。

三、展望

總理在加快金融體制改革的六項任務中敍述一共有476個字,而農村金融就佔了193個字,可見農村金融在未來的金融行業發展中將成為新的亮點。新型的農村金融體系與傳統體系有根本的區別,這是由農業發展的趨勢決定的。現代農村經濟主體對資金的需求是時間急,頻率高,資金規模相對少。大的金融機構現有業務流程根本不能夠滿足這種需要。

3月20日,中國郵政儲蓄銀行正式揭牌,以農民為主要服務對象的郵儲小額業務“好借好還”亦開始在全國全面推開;3月16日,隨着在少數民族地區設立的首家專營“三農”貸款業務公司的開業,目前,我國已有10家新型農村金融機構核准開業。這是深化我國農村金融改革的一項創新,意味着農村金融市場正式向各類資本開放。他們將為我國金融機構網點覆蓋率低,競爭不充分的廣大農村地區客户提供方便,快捷的金融服務,滿足我國“三農”持續增長的資金需求。

伴隨着郵政儲蓄銀行的組建,農業銀行和農發行也開始對農村金融市場重新重視;按照銀監會的思路,農村信用合作社改革以縣級法人為單位,保持長期穩定的發展速度;特別是村鎮銀行和農村合作銀行在07年初建立了試點,整個農村金融市場從機構上開始進入春秋時代。

總之,在農村市場發展的不同階段,相關金融機構應從更深的層次去思考問題。農村金融業改革的過程和它的內在發展規律對於我國現代的監管者和實踐者來説都是一個全新的挑戰。

金融市場調研報告 篇4

中國消費金融發展環境分析

從國內生產總值等情況來看,20xx年上半年,國內生產總值340637億元,按可比價格計算,同比增長6.7%。分產業看,第一產業增加值22097億元;第二產業增加值134250億元;第三產業增加值184290億元。另一個數據是,20xx全年貨物進出口總額245741億元,比上年下降7.0%。其中,出口141255億元,下降1.8%;進口104485億元,下降13.2%。

從網絡環境來看,截至20xx年底,我國網民規模達6.88億,全年共計新增網民3951萬人。互聯網普及率為50.3%。20xx年上半年,互聯網寬帶接入端口數量突破6億個,比上年淨增7757萬個。

從互聯網金融發展情況來看,20xx年中國互聯網基金的交易規模為61947.4億元,同比增長175.4%,預計之後幾年將持續保持25%左右的速度增長。預計到20xx年達到154787.8億元。20xx年基金互聯網化的水平達49.1%,隨着互聯網金融的發展,之後幾年將會超過50%,到20xx年達到66.8%。

從細分市場來看,中國消費金融主要包含以下幾個方面:

住房消費金融

從消費者購房方式上看,超8成消費者選擇貸款買房;33.94%的消費者選擇純商貸;28.48%的消費者選擇公積金貸款;另有14.85%的消費者選擇一次性付清。

電子對抗、航天制導、航天電子元器件專業的高科技上市公司。公司的航天高科技產品主要包括:高性能傳感器、無線電測量控制系統、特種電子通信、自動跟蹤系統和數據收集、傳輸處理系統、衞星電視廣播系統、數字化有線電視網絡設備、衞星通信地球站、星上精密機構及結構部件、大型地面工程業務測控站和電子支持設備,以及火箭、衞星、艦船、飛機、核能等產品配套使用的各種電連接器、繼電器、電子儀器設備、電纜網及開關設備,GPS/GLONASS/北斗衞星導航應用系統及終端設備等,被廣泛地應用於各類型號衞星、火箭運載工具、相應的地面通信測量與控制設備及工業自動化控制設備中。面對新機遇、新挑戰,公司以強國強軍為己任,以市場為導向,以經濟效益為中心,以創新為動力,嚴謹慎密,不斷超越,實現觀念和機制創新的管理理念與雄厚的`高科技實力相結合,使高新技術研發能力、產品批量生產能力、技術基礎保障能力和規模式發展能力躍上新台階。

旅遊消費金融

20xx年,國內旅遊人數達到40億人次,成為全球最大的國內旅遊市場。入境旅遊約1.33億人次,出境旅遊約1.2億人次。旅遊直接就業2798萬人,旅遊直接和間接就業7911萬人,佔全國就業總人口的10.2%。

根據20xx-2015年國內旅遊收入增速預測,20xx-2021年中國旅遊收入規模增速在7.3%-13.72%之間,預測20xx年國內旅遊規模超過59000億元以上。

目前,旅遊消費金融產品主要有三種基本模式:旅遊信用卡模式、旅遊消費信貸模式和旅遊保險代理模式。旅遊信用卡,是由金融機構發行的以旅遊為主題的信用卡。旅遊信貸,是商業銀行對消費者發放的,用於購買耐用消費品或支付其他費用的貸款。旅遊保險則是根據消費者旅遊需求開發的相關保險產品服務。

汽車消費金融

汽車消費金融,是目前消費金融領域的重要組成部分。消費者通過經銷商或直接向汽車消費信貸服務機構申請信用貸款。對於符合汽車信用要求的申請人,汽車消費信貸機構對於符合條件的申請人啟動貸款審批程序。

中國消費金融行業發展趨勢及投資機會

互聯網化、垂直化、資產數字化趨勢

消費金融的互聯網化包括產品的互聯網化、風險管理模式的互聯網化以及服務模式的互聯網化。消費金融互聯網化,一方面是互聯網企業進入消費金融領域,另一方面是金融機構積極搭建互聯網平台。其中,互聯網企業將對現有的消費金融體系產生正向的刺激作用。包括對於用户的教育和使用行為習慣的培養、在產品和服務模式上的創新等等。

結合目前中國的消費金融發展現狀,垂直化發展將是未來的又一重要趨勢。垂直化包括兩個維度的垂直化,即行業垂直化和用户層級垂直化。

互聯網在消費金融領域中的快速滲透也帶來了新的技術形式和風險管理模式。基於數據而形成的大數據風險控制模式是核心的發展方向,而數據資產則成為在金融商業模式下可變現的重要資產,數據+模型將是互聯網金融企業未來發展的核心工具。

消費金融行業的發展機會

伴隨着中國經濟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逐步推進,一方面是穩步推進機構改革,有效擴大有效供給,另一方面推動刺激消費拉動經濟發展。在這個過程中,居民收入和消費能力的提升,使得我國的消費金融市場前景得到了各方的認可。前瞻產業研究院預計20xx-2021年中國消費信貸規模依然將維持15%以上的增長率,預計20xx年將達到44.38萬億。

20xx年,首批4家試點消費金融公司均實現盈利,行業盈利能力大大提升。隨着消費金融公司試點的逐步開放,市場競爭加劇,行業總體利潤率將有所下降,預計到20xx年,行業整體利潤規模將超過1.2萬億元。

金融市場調研報告 篇5

中國汽車市場經歷了三波消費高峯,三波高峯主要是城市汽車消費需求形成。第一波高峯以先富起來的人羣為主體,他們大多數是老闆消費羣,同時政府、集團購買拉動了第一波汽車消費高峯。第二波高峯以企業高層為消費主體,也就是所謂的金領、白領消費階層。在這個階段,政府購買量佔市場銷量比例開始下降,但仍然是市場第一大消費羣體;私人購買呈快速上升趨勢,這個階段持續時間比第一階段要長。第三波高峯是普通消費者的購買越來越多。普通消費者的購買能量相當巨大,形成了20xx年、20xx年的“井噴”行情,這次“井噴”主要是大城市汽車消費需求造成的。

在經歷了三波高峯之後,中國汽車市場下一波汽車消費需求的高峯在哪裏?我們願意與大家共同探討這個問題。經過分析與實地調查,下一波高峯將會出現在二、三級市場,特別是百強縣市及百強縣市所依託的二級城市,這一波需求形成的高峯持續時間將會更長。另外,針對最近一段時間有些企業認為明年是汽車調整年談談個人看法,與大家共同探討。

百強縣市經濟實力雄厚

目前,百強縣市分佈在全國的16個省市,以長三角和珠三角地區居多,浙江30個,山東22個,江蘇17個,廣東8個,河北7個,福建4個,這六個省共有88個百強縣市。

20xx年,百強縣的人口只佔全部縣域人口的7.7%,行政區域面積佔1.3%,實現的地區生產總值佔全部縣域的1/4強,人均GDP為3.4萬元,人均地方財政一般預算收入1719元,農村居民人均純收入6495元,城鎮在崗職工人均工資19840元,人均城鄉居民儲蓄存款餘額18336元,人均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8749元,每百户居民汽車擁有量13.9輛。

20xx年巡展走過的30個百強縣市,經濟實力高於全國百強縣市平均水平。20xx年,30個百強縣市GDP佔全國的6%,平均經濟增長率高達17.88%,平均農村居民人均純收入7171元,平均GDP總值364.34億元,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達到15351元。

快速發展的經濟,雄厚的經濟實力,為汽車消費奠定了基礎。

汽車消費更加理性

百強縣市男性消費者更關注汽車、關注百強縣市汽車巡展,他們在問券調查者中所佔比例超過2/3,達到69%,與“井噴”前北京的比例較接近。消費者年齡集中度較高,18~40歲的消費者對汽車需求最大,18~35歲的消費者約佔71%。

消費者所處的企業性質大多數是私營企業,佔總數的26.43%,但對其他行業一項的選擇高達19.4%,説明行業分佈範圍很廣泛,各行各業對汽車都有較高需求。百強縣市與大城市職業結構有很大區別,“其他”選項佔到第一位,其中從事外貿的超過50%。

百強縣市消費者中,普通員工對汽車消費的需求佔有最大比例,達到34.85%,中級管理人員佔21.08%,説明百強縣市汽車消費仍然處在第二波高峯中,第三波消費高峯正在來臨,兩者的重合度非常高,沒有明顯的分界線。

從所受教育程度看,被調查消費者中,本科學歷佔20%,高中以下佔到29.61%。與大城市相比,百強縣市消費者的平均學歷水平相差較大。個人月收入水平方面,1001~4000元的集中度最高,達到77.05%,與北京等大城市的水平相差不大。家庭年收入中,排在第一位的是3萬~5萬元,達到29.93%,但3萬~10萬元的集中度很高,達到67.94%。這説明大規模家庭汽車消費具備了良好基礎。

網絡、電視、車展、報紙、雜誌的傳播影響力遠高於其他手段。百強縣市汽車巡展為消費者提供了廣泛的汽車信息,高達42.38%的消費者參觀巡展的目的是瞭解新車型,同時也有39.51%的消費者是抱着對比、瞭解車型、進而購買的目的。

消費者購買汽車主要目的是作為上下班的交通工具,達到34.64%,這説明百強縣市汽車消費者的觀念已經轉型。從購車目的的分佈上也可以看出,百強縣市汽車消費兼顧商務的同時,更加偏重於家庭的需要。

購買汽車的資金來源主要是家庭或個人積蓄,佔到75.9%,這個比例高於大城市。這種不同可以通過付款方式進一步體現,百強縣市消費者超過2/3選擇全款購車,與大城市消費者的觀念不同。

百強縣市與大城市汽車消費觀念最大的不同體現在對車輛的理解上。多年來,大城市消費者對汽車價格的選擇排在第一位,而在百強縣市消費者中只排在第三位,佔37.43%。 43.81%的消費者把性能放在第一位,重視性能是消費更趨理性的一種表現。

百強縣市消費者對汽車的需求巨大。75.46%的消費者打算兩年內購買汽車, 29.13%的消費者準備在半年至一年內購買,説明大規模家庭汽車消費高峯即將來臨,今後幾年仍然是一個市場增長的關鍵時期。

百強縣市汽車消費較單一,多樣性不高,轎車佔有絕對地位,達到67.8%。在廂數的選擇上,兩廂與三廂的選擇比例較接近,分別為44%和48%,説明對油價上漲的考慮越來越多,但傳統的“轎”觀念仍然有較大市場。

國產自主品牌得到百強縣市消費者的認知度較高,有41.87%的消費者選擇自主品牌車型。大多數消費者表示,對自主品牌比較瞭解或一般瞭解,應該説自主品牌開局非常好,但仍然要在品牌宣傳上下功夫。

百強縣市大規模汽車消費已經具備了良好的條件。47%的消費者已經擁有C類駕照。在這些人羣中,72%的人沒有購買汽車。在28%已經買車的消費者中,也有相當一部分希望購買第二輛或者更換車型。

百強縣市消費者不僅關注汽車,同時也關注汽車用品。不過,年消費金額大部分在1萬元以下。消費者對車載影音、內飾用品更加關注,這説明他們對汽車內飾有着較強的個性化需求。消費金額不高,説明汽車改裝等汽車文化並不盛行。超過50%的消費者在4S店中購買汽車用品,這説明汽車服務對消費者的吸引力越來越大。

高達74%的百強縣市消費者不考慮購買二手車,這出乎我們的'意料。因為這幾年二手車市場發展很快,這個結果與我們的傳統判斷不相符合,下一步要好好研究這個問題。

搶佔先機 搶佔市場

面對這塊巨大的蛋糕,汽車企業需要加大開拓二、三級市場的力度,搶佔先機,搶佔市場。

產品性能不是企業的核心競爭力,品牌才是各個企業的最高目標。在今後的宣傳中,要逐步過渡到提升品牌形象上,進一步形成品牌聯想:品牌代表優異性能。國產自主品牌在百強縣市具有很高的認知度,需要把這種認知轉化成認同。加大二、三級市場4S店的建設力度是提升認同的一種有效措施。

重視售前、售中、售後服務是各個企業需要大力關注的另一個方面。汽車企業開拓二、三級市場不應打價格戰,因為價格並不是他們最看重的因素。為了保持車輛的優越性能,維修保養是至關重要的。汽車企業可以考慮把打價格戰的費用用在提高服務上,服務的提高對消費者的影響是全面的,也是長久的,能夠樹立品牌的正面形象。

一、三級市場汽車消費需求巨大,持續時間將更長。無錫以年均GDP增長13%計算,達到20xx年北京的水平還需要8年時間;宜興以年均增長13%計算,達到20xx年北京的一半還需要18年時間。

通過三年的跟蹤調查,我們已經看到二、三級市場汽車需求的巨大空間。百強縣市汽車消費基數正在增大,汽車消費需求增長在20%~30%,明年仍然會如此。

二、三級市場汽車消費巨大的需求將有力地推動整體汽車消費的增長。目前,我國正處在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加快小城鎮建設時期。從中央經濟工作會議精神來看,宏觀調控是為了和諧發展,宏觀調控不是要調節增長速度,而是要保證高速增長的質量。

明年汽車市場有一些不確定因素。比如,燃油税、大城市環保力度加大等,但二、三級市場以小排量車,或者1.6L以下排量車為主,因此,燃油對其壓力並不很大,環保力度也不如大城市嚴厲,很多大城市二手車被置換到二、三級市場去了。

從國際汽車市場的發展來看,美國、日本基本上處於不增長或負增長狀態,歐洲今年增長率也不會超過2%,但俄羅斯、印度及南美洲的汽車消費從低端開始增長,與我國二、三級市場的汽車消費特徵相似。

三、三級市場汽車消費基數正在由小變大,明年宏觀汽車消費機遇大於挑戰,有的時候,汽車市場的挑戰可能正是汽車市場的機遇。項目調研報告實習調研報告範文商場調研報告

金融市場調研報告 篇6

為加快郵儲銀行經營業務發展,使郵政銀行業務能夠切入工業園區,促進工業園區建設,取得銀企雙贏,推進xx縣社會經濟發展,根據上級郵儲銀行的工作精神和工作部署,我行近期對工業園區金融市場進行了調研,調研採取實地查看、走訪客户、交流座談的方式進行。現調研完畢,經梳理歸納,有關調研情況報告如下:

一、工業園區基本情況

二、工業園區金融市場基本情況

工業園區金融機構情況(我不知道情況,讓你們自己寫)。截止20xx年x月末,園區企業在全縣銀行各項存款餘額xxxx萬元,比年初淨增加xxx萬元,增長xx%;各項貸款餘額xxxx萬元,比年初淨增加xxx萬元,增長xx%。

三、工業園區金融市場存在的不足問題

工業園區企業發展一個最為突出的問題就是融資難,主要是工業園區剛起步,各方面建設有待加強,缺乏大型優勢投資項目,達到銀行放貸條件比較難。同時銀企結合不夠緊密,使得貸款難問題顯得更加突出,歸納起來有以下四方面問題:

一是金融機構對園區企業貸款營銷觀念不強,金融機構體制改革後貸款權限上收,不少以中小企業為放貸對象的基層銀行有責無權,沒有相應的貸款激勵機制,難以調動信貸人員積極性,惜貸現象嚴重。

二是企業擔保形式單一,無法滿足企業銀行風險防範要求,多數中小企業缺乏流動性強、變現快的有效資產,符合貸款要求的抵押物相對較少,加之部分中小企業信用意識淡薄,難以找到有實力的擔保企業為其提供擔保,使其難以融資。

三是部分企業內部管理不健全,財務經營管理比較混亂,會計報表資料不全,銀行很難了解企業經營的真實狀況,大多數不符合貸款條件。

四是銀企對接不夠,由於金融機構沒有建立與企業直接的面對面的信貸營銷機制,使部分優良企業不能得到銀行信貸的及時支持,由此出現了好企業、好項目銀行不一定發現,差企業、差項目,銀行又不能支持現象。

四、郵政銀行業務切入工業園區的幾點建議

根據我行對工業園區企業、項目的調查顯示,工業園區重點在建項目x個,總投資xxxx萬元,融資貸款需求xxxx萬元;有xx户規模以上工業企業需要流動資金、技改擴建項目資金xxxx萬元,融資需求總額xxxx萬元,需要各金融部門予以大力支持,下面就郵政銀行業務如何切入工業園區提出以下幾點建議:

1、提升金融服務能力。郵政銀行

一是要在工業園區設立二級支行,興建營業辦公樓,擴大營業面積,安裝了atm、設立貴賓室、增加人性化服務設施,充實櫃麪人員,提高為工業園區金融服務的水平,增強郵政銀行在工業園區的社會影響力,打響郵政銀行的服務品牌。

二是要加強對工業園區營銷工作的組織管理,成立園區營銷工作領導小組,負責與縣政府、園區管委會及入園企業的溝通協調,制定營銷策略和措施;組成業務宣傳小組,對入園企業宣傳郵政銀行業務產品;成立信息小組,對入園企業進行調查摸底,全面收集市場、行業、政策信息,全面收集入園企業的生產經營情況和金融產品的.需求情況。

三是要設計產品營銷運作新模式,客户經理深入入園企業實地瞭解情況,採集入園企業財務和非財務信息,動態建立《園區企業信息檔案庫》;通過篩選信貸客户,明確重點營銷對象;推行首席客户經理制,對企業進行一對一分類營銷;業務操作實行首問制、限時辦結制及督辦制;加強產品售後跟蹤服務,分層落實客户維護管理責任。

2、加快各類業務發展。

一是加快發展公司業務,通過為入園企業開設公司賬户,確保存款增長;入園企業資金沉澱,對郵政銀行是一筆可觀的資金流,將產生良好的經濟效益。

二是加快發展中間業務,通過郵政銀行為入園企業開展代收代付、電話轉賬等業務,增加中間業務收入。

三是加快發展信貸業務,放貸款給入園企業,並做到有效回款,增加信貸業務收入。

3、加強信用體系建設。要加強金融知識的宣傳普及,打造誠信金融、誠信企業,加大對入園守信企業的信貸傾斜,促進入園企業誠信意識不斷提高。要加大對金融環境治理力度,加大對入園企業欠、賴、逃債行為的打擊力度,防止惡意逃廢銀行債務行為,通過營造良好的金融環境,增加對入園企業的信貸投入。要出台政策,改善環境,按照支持發展與防範風險相結合、政府支持與市場運作相結合、開展擔保與提高誠信相結合的原則,加快中小企業融資擔保機構的建立,不斷創新擔保方式,切實解決入園企業在融資過程中的擔保難問題。

4、建立新型銀企關係。郵政銀行要進一步解放思想,創新貸款方式,加大投入力度,支持工業園區經濟發展。要克服零風險的信貸意識,轉變觀念,積極開拓客户市場,加大對誠信企業、優勢客户的信貸支持,發揮資金效益,提高銀行自身的投資回報率。郵政銀行要幫助入園企業提高自身素質,使入園企業從產品檔次、開發能力、管理水平等方面入手,提高市場競爭力和抗風險能力,做到規範經營,依法經營,誠信經營,提高企業的資信度,增強郵政銀行對入園企業投放信貸資金的信心。入園企業遇重大經營事項要及時與郵政銀行溝通,反饋信息,定期反映生產經營情況、存在的問題以及企業發展策略等。通過建立新型銀企關係,加強銀企業務合作,促進銀企雙贏。

5、轉變金融服務方式。郵政銀行要科學制定內部管理制度,防止無限擴大貸款風險的度,妥善處理髮展和風險的關係。要積極向上級郵政銀行爭取,適度下放貸款管理權限,具有一定的經營自主權,以便爭取優質客户,擴大貸款市場份額。郵政銀行要轉變金融服務方式,從根本上解決懼貸、惜貸行為,改善信貸服務,在風險可控的情況下,縮短貸款鏈條,簡化貸款手續,提高工作效率。

6、建立經濟金融信息共享機制。郵政銀行要加強與政府部門的溝通和合作,建立經濟金融發展協調機制,做到政府部門能夠及時向郵政銀行提供經濟信息,包括資金需求信息、生產經營信息和市場信息等;郵政銀行要及時向縣經濟主管部門傳導金融政策、金融產品和金融信息。通過加強銀政合作,建立經濟金融信息共享機制,促進經濟與金融協調發展。

金融市場調研報告 篇7

金融學專業的職業定位情況暑假調查報告

大學生就業難已經成為當今社會的一個熱點問題。許多大學畢業生在畢業之後,仍還找不到自己喜歡或者自己心目的理想職業,原因在於他們不清楚或不瞭解自己職業定位的情況。大學生的職業定位在大學生的職業生涯中扮演着核心的角色。大學生的職業定位是否具有求實性和合理性,不僅關係到大學生能否順利就業,而且關係到大學生自身才能的發揮和對社會貢獻的大小,也會影響着他們今後的發展。

為了瞭解大學生的職業定位情況,

近期我們小組做了一份關於金融學專業學生職業定位情況調查報告,希望從這份調查報告的數據中,我們能得出當今金融學專業的學生的職業定位情況。

一、調查情況

1. 調查時間:20xx年7月20日——20xx年8月10日

2. 調查對象:金融學專業大一、大二、大三的學生

3. 調查內容:對大學生職業定位的認識、大學生職業定位的影響因素、大學生對就業的展望以及大學生對專業的態度和自身就業前景的看法

4. 調查方式:網上調查問卷、網上搜集資料、查閲相關書籍

二、 調查結果及分析

1. 背景分析及現狀

隨着我國對外開放的逐步深入和市場經濟的逐步建立,我國的金

融體系和金融日益融入世界經濟和金融一體化進程;特別是2001年加入WTO之後,中國金融市場正在慢慢地走向國際化,對專業性很強的人才需求迫切。金融學就業人才的需求主要集中在高端市場,例如大公司市場研究分析、基金經理、投資經理、信託投資公司等。金融業,具有就業面廣、就業層次高端、待遇優厚、就業前景好等優勢,是很多學生傾向於選擇的行業,即使正規院校畢業的金融學專業學生也一樣很難擠進這一競爭激烈的行業。

目前我國金融人才的結構性矛盾比較突出,能夠充當領軍人物高級管理人才,精通外語、法律及計算機的複合型人才,法律、諮詢、中介和會計等方面的高級專業人才,有國際金融經營理念和從業經驗的金融人才和金融服務人才比較匱乏。另外,金融行業內部諸多中間業務的開展,如個性化金融產品設計、對客户資金進行投資收益,也需要高級專業人才進入。

2. 大學生職業定位的影響因素

職業定位是指擇業者為實現自己的就業目標,根據自身條件和一定的擇業原則來選擇職業的過程。職業定位的影響因素主要有兩大類:一是社會因素,二是個人因素。

(1)影響大學生職業定位的社會因素

①政策因素

作為職業定位的首要因素,政策因素主要包括大學生畢業就業政策,勞動人事制度以及社會職業結構調整中的有關政策等。 大學生就業情況深深得影響到國家的發展,因此國家十分重

視大學生就業政策的制定與實施。這些政策也是大學生就業工作所要遵循的基本規範,大學生應該根據國家的政策對自己的職業規劃進行及時調整。如今國家主要實施“自主就業”,然而在對特殊主體有不同的經濟政策,且對大學生就業產生很大的影響,因此我們必須瞭解國家的政策,以免擇業失誤。

②經濟因素

社會的經濟發展直接影響到國民的就業情況。在經濟發展較好時期就業壓力一般較小,專業性要求較大,我們在瞭解當今經濟形勢的同時也要不斷提升自己,讓自己適應經濟的變動,提高自己的綜合素質。

③地域因素

各地域由於發展情況不同,因此對大學生的職業定位也有一定的影響。一般來説,省會級以上的城市以及經濟特區,由於經濟發達,工作條件優越,報酬豐厚,深造機會較多,會是眾多畢業生就業時的首選。而邊遠地區雖有利於大學生成才,卻因個人原因少人問津。我們應該要培養自己的基層意識,正確定位。

④家庭因素

現在學生的就業觀大多是受到了家庭環境的影響,包括父母的職業、家庭的期望、家庭的支持。從這次的調查報告中,我們發現有26%的學生是在家庭的要求下選擇該專業;而有20%的學生在擇業時的首要考慮因素就是家人朋友的意見。

(2)影響大學生職業定位的個人因素

①知識結構

包括基礎知識、專業知識、社會知識等的知識結構,是非常重要的因素。如今社會貴在人才的發展,如果知識結構不夠紮實,競爭也就失去底氣,企業也極少考慮招專業不對口的應聘者。因此要正確評估自己的知識結構,有明確的職業定位,提高就業成功率。②能力水平

不同的能力,所適合的工作是有區別的。就像思維開放的人比較適合創新型的職業,而銷售業就對口才能力等有一定的要求。因此,自身的能力水平跟就業情況是密不可分的,務必瞭解自己的能力,正確定位。

③專業特點

現今社會越來越重視專業素質,專業特點也就顯得愈發重要。我們可以根據社會對專業的需求情況與往屆大學生的就業狀況做出正確分析,選擇適合的職業。

④興趣愛好

大學生要正確地認識自己,根據自身的興趣愛好以及性格去進行合理的職業定位。只有選擇適合自己的興趣愛好和性格的職業,人們才能真正地做到愛崗敬業,才能貢獻出自己的'最大力量。

3. 大學生職業定位的原則

(1)社會需求原則

社會需求原則是指大學生選擇就業崗位是應把社會需求放在首位,以社會對人才的需求為準則。社會需求促進職業的分工,在

社會就職就必須滿足社會的需求,要不然只能被淘汰。大學生要做到個人需求服從社會需求,當個人需求與社會需求相矛盾時必須堅持個人利益服從集體利益的原則,及時調整。

(2)政策約束原則

政策約束原則是指大學生在就業定位時,應把有關政策作為就業的規範。國家為了社會的平衡發展必定會制定一系列的政策來控制人才的流動與分佈,對不同發展程度的地區所採取的政策是有區別的,比如對落後地區在政策上給予較大的幫助等。因它一般是根據社會的發展趨勢制定的,因此我們也要為全局考慮,服從國家的政策制度。

(3)發揮特長原則

能在工作中發揮自己的特長才能算是達到人才的合理配置。大學生應當結合自身素質情況與特長選擇職業,這在適應職業生活、能力提升、增加自信心、實現社會人才資源合理配置等都有非常重要的作用,促進社會與個人的發展。

(4)利於成長原則

大學生應當有長遠的眼觀看待自己的發展,選擇有利於成長的職業至關重要。首先,要樹立基層意識,目前我國地域發展不平衡,發達城市人才擁擠容易導致英雄無用武之地的結局,我們要意識到基層是自己的用武之地,選擇最佳道路。其次,必須要有吃苦耐勞,為人民服務的精神準備,才有永久的精神支柱。

三、調查總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