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範文城>行業範本>教師>

學校教師教學反思15篇

教師 閲讀(1.49W)

作為一名人民老師,課堂教學是我們的工作之一,藉助教學反思我們可以快速提升自己的教學能力,那麼教學反思應該怎麼寫才合適呢?下面是小編整理的學校教師教學反思,供大家參考借鑑,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學校教師教學反思15篇

學校教師教學反思1

中等職業學校的教師常常有這樣的一個體驗:一個班50多個學生,想學習的,佔1/3;學也可,不學也可的,佔1/3;完全不想學習的,佔1/3。學生如此厭學,上課違紀也就在所難免了,睡覺的、講話的、搞小動作的,屢禁不止,“按下葫蘆浮起瓢”。不少教師感覺上課沒有成就感,逐漸對上課喪失興趣,甚至厭倦。上課變得機械而麻木。教師的這種情況影響着學生,使學生更加不想學習,這樣就導致惡性循環,使教師經常感到疲憊不堪,心情鬱悶,健康狀況下降。

如何從這種惡性循環中走出來,解放教師,輕鬆教師,是搞好職業教育的重要任務,是職業教育健康發展的關鍵所在,學校與教師雙方都應高度重視這個問題,思考並解決這個問題。

要走出這種困境,教師要不斷地進行教學反思。教學反思是對自己已完成的教學活動過程進行品味、審視、分析,“思所得,思不足” ,是對教學活動過程的一種“反芻”,唯有這樣,才能積累經驗,不斷提高教學水平,輕鬆自如駕馭課程教學活動過程。

反思一:教書的同時,是否注意育人

(1)教書與育人是不可分割的統一體

孔子曰:“師者,傳道、授業、解惑也。”作為教師,不僅要進行知識教學,而且要對學生進行德育教育。學生的思想品德提高和掌握知識可以互為促進,二者相得益彰。教學的任務在促進學生認知智慧發展的同時,也在促進學生的情感智慧發展。

各門學科都含有豐富的思想性,在教學中,教師要深入挖掘教材內在的思想性,聯繫實際,有的放矢地向學生進行思想教育,才能有力地感染學生,收到潛移默化的教育效果。當然,在知識教學中,對學生進行思想品德教育,一靠真理的力量,二靠人格的力量,所謂“學高為師,身正為範”。

(2)育人是中職教育的第一要務

中職教育面對的學生,是他們同齡人羣中的弱勢羣體,教師要以育人為第一要務。不少中職學生,家庭教育缺失,或是“留守兒童”長大,或是父母對他們的學習不聞不問,或是家庭教育簡單、粗暴,他們在應試教育中,經歷了太多的失敗而自慚形穢,自暴自棄,導致不良行為頻頻發生。教師要理解學生,關心尊重學生,真誠對待他們,適時地鼓勵他們樹立遠大理想和抱負,樹立正確的學習目標和方向;教育他們端正學習態度,克服厭學情緒,變被動學習為自覺主動學習。只有這樣,才能撥動他們情感的弦,引起感情共鳴,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這樣的教學才會生機盎然,才會春風化雨潤人心。

(3)中職教師要有正確的人才觀

中國職教學會學術委員會楊金土主任指出:“職業教育改革需要相信人人有才、引導人人成才、幫助人人成才。”實踐證明,不少學習成績並不好的學生,走向社會創業後,照樣取得很大成功。中職教師要具有正確的人才觀,相信“人人有才,人無全才,人人成才”,相信“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狀元”。只有這樣,才可能賞識學生,有意識地發掘學生的潛能,引導學生擺脱“失敗者”陰影,幫助他們從自卑、自棄,轉化為自信、自強,最終以成功者的心態走向社會。

反思二:理論是否注意聯繫實際

書本上的理論知識,學生對其中的大部分內容並無直接的'切身體驗,顯得比較抽象,教師必須聯繫實際進行知識講授:聯繫學生的實際,聯繫科學知識在生產、生活實踐中的應用實際,聯繫當代最新科學成就的實際等,這樣才能使抽象的書本知識易於被學生理解和接受。另外,教師應多方位挖掘教學素材,深入實踐,並經常從教材、報紙、雜誌、互聯網、電視等摘錄、吸收知識,積累豐富的教學素材,這樣才能受到學生的歡迎、尊敬。

中職學校上課最常碰到的問題是,有時老師在上面講課,學生在下面學生講話。有些教師為了讓學生聽得清楚,便提高語音,由於沉不住氣,語速越來越快;結果學生的講話聲也越來越大,講話的人數也越來越多。其實,遇到這種情況,教師明智的做法是:講課停下來,目光搜尋講話者,並注視着講話者,直到完全安靜下來,才不急不慢接着講課。

總之,要經常進行教學反思,把自己每一節課的成功之處與教學過程的閃光點記錄下來,尤其要及時捕捉因偶發事件而產生的瞬間靈感,將這些“智慧的火花”及時記錄下來;反思自己課堂教學的不足之處,尋找教學的新思路,制定教學的新策略、新方案,並精心準備,大膽實踐,及時反饋。依靠不斷的教學反思,提高自己的教學水平,是中職教師走出教學困境的最好途徑。

學校教師教學反思2

反思是教師以自己的職業活動為思考對象,對自己在教學職業中所做出的行為以及由此所產生的結果進行審視和分析的過程.教學反思被認為是“教師專業發展和自我成長的核心因素”。

教學反思,就是認教者在上完一堂課或一個欣賞作品及一個知識技能後,進行自我評價、自我總結,用簡明扼要的語言,將教學中的成績、經驗和問題、教訓寫成書面材料。現在不少教師都堅持寫好教學反思,寫教學反思確實是一項有意義、有價值的工作。因為這是一中教學上自我鑑定、自忘我評價、自我提高的有效措施。通過課後有意識地及時總結教學中成功經驗和失敗的教訓,分析原因,研究改進措施,以作為今後改進教學的依據。堅持下去,必將不斷提高自身的教學水平,也有利於課堂教學質量的提高。同時,又為日後的`教學總結或撰寫學術論文儲備了寶貴而又説服力的素材,雖然寫教學反思費時、費腦、但是,一舉數得。

寫教學反思要趁熱打鐵,課後及時記載,立即整理歸納,總結分析,記錄於冊。如果拖久了,課堂教學情況,回憶起來時間反而費長,甚至遺忘。尤其是藝術技能方面的,必須在下一環節加以糾正掌握知識點,才能順利的往下教學。

在教學前進行反思,能使教學成為一種自覺的實踐。在以往的教學經驗中,教師大多關注教學的反思,忽視或不做教學前的反思。其實教師在教學前對自己的教案及設計思路進行反思,不僅是教師對自己教學設計的再次查缺補漏、吸收和內化的過程,更是教師關注學生,體現教學“以學生為本”這一理念的過程。

學校教師教學反思3

新課程以來,廣大歷史教師圍繞新理念、新課標組織教學,歷史課堂中出現了多樣化的教學模式,教師的教學方式、學生的學習方式都發生了可喜的變化。從形式上看,在四十分鐘的課堂裏常常就是歡聲笑語、高潮迭起,似乎我們的歷史課堂已經走進了新課程的最佳狀態。但就是,認真審視、研究一下目前的歷史課堂教學,我認為:對新課程的理解就是片面的、膚淺的,突出的表現就是重現象不重本質、重形式不重實質,致使課堂中出現了虛假的繁榮。下頭,對歷史課堂實踐中某些教學行為進行剖析。

一、在三維目標達成的過程中不能忽視“知識”目標

新課程改革反對那種不顧學生感受、體驗和需要以及把學生當作知識容器的觀念。但就是,它並不排斥知識本身。相反,改革就是為了讓學生獲得更多的知識。基本的歷史知識包含重要的歷史史實和基本歷史線索兩部分。教師們把超多精力用在如何使教學形式多樣、手段先進、方法靈活上,課堂上關注學生的體驗與感悟,但就是在完成知識目標的教學中常常蜻蜓點水,似乎強調基礎知識就背離了課改的初衷,就不貼合新課標的要求。例如,在設計《春秋戰國的紛爭》一課時,課前佈置學生把這課出現的歷史故事“烽火戲諸侯”,“減灶記”,成語“管鮑之交”、“退避三舍”、“城濮之戰”、“圍魏救趙”等以自我喜歡的形式表現出來。上課時學生把自我創作或製作的的動畫、漫畫、劇本等拿出來交流,形式十分活潑,學生興致很高,但就是,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瞭解、掌握、理解的史實究竟有多少呢難道只要明白這些故事就能夠了嗎這一時期的時代特徵就是什麼齊桓公、晉文公成就霸業的'原因就是什麼這些本應在師生的活動中解決的知識卻不了了之。知識就是基礎,就是依託,就是載體,就是學生髮展的雙翅,學生僅有在掌握基本的歷史線索和具體的歷史知識的同時,才能構成歷史學習的初步潛力,才能真正學會學習,才會產生愛國主義情感、正義感、社會職責感以及正確的生活態度、做人態度和科學的人生觀、世界觀、價值觀。所以,要真正實現歷史新課程的培養目標,不僅僅不能貶低知識的地位,反而應當進一步強化知識的作用。在教學活動中,教師和學生的教學過程就應就是一個再創造的過程,透過師生的活動,最大限度地充實和豐富教科書所設計的歷史基礎知識的框架,使文字知識“活”起來,能否做到這一點直接關係到歷史知識的質量和水平,進而關係到三維目標能否有效達成。

二、實現課堂教學形式多樣化不能走“形式”

歷史課程標準提倡多樣化的教學形式。在課堂教學實施的過程中,為了給學生學習歷史營造一個興趣盎然的學習環境,激發學生學習歷史的興趣,教師們用心探索多種教學形式,改變過去那種嚴格按照教學流程按部就班地進行教學的狀況,組織了豐富多彩的教學活動。課堂討論、組織辯論會、編演歷史劇、開展歷史知識競賽、成語接力賽、虛擬拍賣會等都就是教師們常用的教學形式。在這些活動中,學生能夠投身其中直接參與教學,師生、生生之間共同合作完成教學任務。

但就是,有些活動作為一種教學形式只就是一種點綴。例如,歷史劇就是學生十分喜歡的形式,但就是教師在設計這些活動、指導學生編演時沒有充分思考要到達什麼目的、學生能夠從中瞭解些什麼,有時候表演的過程中學生們嘻嘻哈哈,資料簡單、形式單一。表演過後就進入了下一個環節,至於劇中表現的主題思想就是什麼就不得而知了,表演只就是起到了活躍課堂氣氛的作用。又比如:討論幾乎就是教師們每節課都要採用的教學形式,但就是有些問題根本就不具有討論性。

另一類諸如“秦鞏固統一的措施有哪些”這樣的問題書中就是能夠找到答案的,只要給學生時間看書,學生就能歸納出來,討論實在就是畫蛇添足,不但不能開啟學生的思維,引發爭論,進出火花,久而久之還會泯滅學生思考的熱情。所以,課堂教學中的每一個環節都就應從教學需要出發,從學生需要出發,不能為了創設情境而創設情境。追求表面的形式,會遠離新課程的要求。

學校教師教學反思4

一、注重教學經驗的積累,教學水平的提升

我從1998年至今一向從事九年級歷史教學,之所以能有一點點的經驗,那是因為我對教材熟悉罷了,教學時光長了,自然就有一點體會和感受,這幾年的教學實踐,基本上能把握教材的重點和難點,以致於在課堂上能將知識傳授給學生。

二、抓住常規教學,認真地上好每一節課,力求提高課堂效率

這是對教師的最基本要求,也是對教師的最高要求。認真備好每一節課,要翻閲教材、教參、教輔用書,力爭做到把教師明白最多的知識,教材中所藴含的所有要點,知識的重點、難點和關聯點都備出來,有條列地傳授給學生。抓住課堂教學主陣地,認真組織課堂教學,用心調動學生學習的用心性,必須要抓住課堂上的40分鐘,提高課堂教學效率,這是提高教學質量的關鍵所在。

三、抓好學生的知識點的過關檢查,及時反饋,做到功在平時

上好課,注重提高課堂教學效率的同時,也要對學生掌握的知識及時反饋,過關檢查,在每一節上課前,教師就要對學生所學的舊知進行復習提問,這樣既檢查了學生以前知識的掌握狀況,又起到新舊知識的銜接的承上啟下作用。可謂是一舉兩得。就是平時我們所説的“温故而知新”。

四、加強中招、新課程改革等信息的收集和處理,關注中招命題趨勢,在平時的課堂滲透中招意識

九年級的教學工作是直接應對中招考試。做為九年級教師不能只顧眼下,閉門造車,不去學習來了解新信息。所以,教師要多瀏覽時下最新的教學參考、雜誌,多留意中招考試方面的信息,便於更好的把握中招命題的趨勢,力爭在平時的教學中滲透中招意識,教給學生一些基本的技能和做題的方法。平時教學中,要不失時機地對學生進行綜合潛力的培養,做到功在平時,構成習慣。

五、教給學生一些學習方法,讓學生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能在教學工作中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平時的'教學中,在傳授知識時,也要教給學生一些學習方法,比如概括、歸納、比較、決定等諸方面的綜合潛力,讓學生養成勤於複習舊知,善於總結歸納,做題條理清晰,規範等良好的學習習慣,都是做為畢業生必備的技能。教師平時訓練的好,不致於在考試中顧此失彼。

最終,我用荷蘭著名的繪畫大師梵高的名言作結:“相信我吧,在藝術問題上,下方這句話吧,實實在在的,老老實實是最好的辦法,寧肯不厭其煩地嚴肅鑽研,而不是投機取巧,譁眾取寵。”

我上了一節課是《輝煌燦爛的隋唐文化(二)――光耀千古的文學藝術》。此課按照備課中的教學設計進行,透過創設情境引出本課學習主題,然後透過啟發與探究完成學習目標,最終是思維拓展、達標檢測。反思此課,我感覺最大的遺憾是學生學習的情緒由高漲走向平靜最終陷於低落。

一開始,我透過一段影音資料引出了本課的主題。在講第一個問題“詩歌的黃金時代”時,我提出問題“你明白的唐代詩人有哪些?”同學們興致很高,爭先恐後地回答:“李白,杜甫,白居易,王維”,然後我又分別讓他們欣賞了三位重點詩人的圖片,介紹,並以競賽的形式進行背詩和畫中尋詩的活動。同學們十分用心地參與到課堂中來,踴躍舉手。當講到第二個問題“光彩奪目的散文”時,我就讓學生閲讀教材回答事先準備好的問題,學生立刻開始平靜的看書,用書上的話來回答問題,沒有了興高采烈的神情,沒有了爭論、沒有了問題、沒有了質疑,空氣好像凝固了一樣。

靜靜地思考,我認為出現這種狀況的原因是我組織教學活動的出發點出現了偏差:只思考了“我就應怎樣教”,而忽略了“學生想怎樣學”,課堂上完全按照備課時預設的進行,雖然備課時也思考了學生的因素,可是在實際教學中卻沒有給學生留出自主活動的空間,只是把學生當成了我事先編好的程序中的對講器,師生像“打乒乓球”一樣,你來我往,我問你答,雖然答出了所有的問題,但實際上學生只是掌握了教師安排好的知識。當我和教研組長及其他教師交流時,他們提醒我,你沒有在學生思維最活躍的時候讓他們沿着自我的思路繼續前行,即沒有讓學生自我從身邊的、熟知的知識談起到引出未知知識,也沒有給學生自主閲讀、思考、質疑的時光,所以學生的情緒才一落千丈大家的話使我更加明確了本課失敗點所在。

課堂教學中就應為學生的活動留下空間,並且在具體的教學中要時刻把握着“學生想怎樣學”。不能用自我的問題牽着學生的思維走,學生根本沒有自我思考活動的空間。教師能夠透過創設問題情境後把“發球權”交給學生,透過學生的自學、提問、爭辯來完成學習目標,學生在此種開放、寬鬆的環境中思維也很活躍,思考也很深刻,提出一些教學設計外的問題,這樣才能做到師生互動、生生互動。

這節不太成功的歷史課,讓我體會到我們在進行教學設計和教學活動時,要真正做到教師、學生的主角換位:如果我是學生我想怎樣去學,我想明白哪些問題而非按教師的預設只思考自我怎樣教、怎樣問、學生能答出教師的問題就是完成了學習任務。我認為之所以出現這一次的偏差,還是我的教學理念和教學實際相脱離,教學設計中雖然思考了學生的因素,但在實際教學中又不知不覺地陷於“老一套”的以教師為主的做法中,這也是今後我就應十分注意改正的地方,即把新課程的理念切實地落實到教學實踐中去,而不是隻掛在口頭上。

透過這節課,我悟出一個道理:在課堂上教師僅有停止了告訴,學生才能真正地思考,教學中僅有給學生一片空間,學生才能自我往前走,才能自我去發現。

學校教師教學反思5

基礎教育改革的核心環節是課程改革,課程改革的核心環節是課堂教學改革,課堂教學改革的核心主題是實現有效教學,提高課堂教學質量。

《有效教學的實踐與反思》的培訓應聚焦有效教學的具體問題,結合相關案例,增強教師對有效教學的核心內涵和表現特徵、有效教學必須遵循的特殊教學規律和原則以及有效教學的基本策略等問題的認識,通過學習、體驗,將先進的教育教學理念轉化為實施有效教學的.具體行為,全面提升課堂教學質量。

培訓工作的基本思路:針對當前教學中存在的問題,以專題講座的形式組織培訓;以解決實際問題為出發點,不泛談理念;充分挖掘學習者資源,力求能夠從不同的角度引發每位參訓者的思考,激發其解決問題的經驗和潛力,搭建其交流及後續研究的的平台,以此解決教學中的實際問題,使老師們的教學逐步走向高效。

各校承擔二級培訓的主管語文教學或任教語文學科的教務主任以及各年級組教研組長。

培訓分為三部分,第一部分主要通過余文森教授的通識專題講座,幫助培訓者提高對有效教學相關重要問題的認識,掌握相關理論及策略,提升理論水平。第二部分主要通過兩個不同主題的微型講座,從不同的視角出發,思考並實踐實施有效教學的途徑與方法。第三部分主要是組織各位參培者對該課程二級培訓工作方案進行研討與交流。

建立和諧、平等、信任的培訓者和學習者的關係,以新課程所提倡的教學行為和學習方式展開培訓工作,將老師們的自主學習研修、微型講座以及教學實踐相結合;創造平等對話的環境,讓大家暢所欲言;提出實踐中的熱點問題,讓不同的觀點相互交鋒;通過小組活動,增強學習者的自學意識和在小組合作學習中承擔責任、分享經驗的意識。

學校教師教學反思6

1、身為教師,務必以身作則,成為學生的表率。

2、既要嚴格要求,又要無限熱愛學生,“嚴”與“愛”應統一齊來。“嚴”就是要求學生嚴格執行學校的各項規章制度,“愛”就是要熱愛學生,多關心學生,幫忙學生解決一些實際問題。

3、尊重學生,做學生的良師益友。高一學生情感豐富,但較脆弱,渴望得到成年人的尊重,對老師有着亦師亦友的希冀。我在平常的中時常流露出對學生的尊重、理解,透過真摯的愛去感染、引導學生,從而使學生在情感的驅動下更有效地理解教育。

4、注重與學生的交流,充當學生傾訴的對象,從學生的角度去理解他們,幫忙他們分析、解決問題,成為學生信任、願意交心的朋友。我經常藉助週記來了解他們的內心。有很多學生一開始只是試探性的向我訴説一些心中的感受,當得到我的細緻迴應後,他們會大受鼓舞,漸漸地向我反映、跟我探討的問題會越來越深入,甚至是觸及心靈深處隱祕的一面。

每次在週記中與他們交流時我都會很注重我的用語,要讓他們覺得老師並不是對他們進行一些空洞的説教,而是真的能從他們的角度理解他們。此刻,週記已成為我和學生溝通感情的一座重要橋樑。此外,我還經常與學生進行應對面的談心,拉近師生的距離,讓我成為學生願意交心的.朋友。

5、關注中間型學生。一個班裏所佔比例最多的學生是“中間型”學生。一開始接手班級的時候,我把精力主要集中在對“後進生”的轉化上,之後透過與學生的接觸、交談,我深深感悟到,“中等生”心裏是十分渴望得到老師重視的。我發現“中等生”十分關注老師對他的態度。一旦他們從老師臉上收穫一個微笑,從老師口中接收到一句關切的問候,他們就會開心好幾天,並且在學習和參加活動等方面的積極性也隨之提高。

認識到這一點後,應對學生我不吝嗇自己的微笑,並適時地對“中等生”們個別的表示老師對他的關注,如“你的字寫得真漂亮”,“這天的地掃得很乾淨,你要記一功”,“你做操的動作充滿了動感,很有活力”,等等。

一句話就能夠讓他們感覺到老師其實是在關注他的,於是他們就會發揚自己的優點,更好地表現自己。這時候我就會不失時機地給以扶植、培養,給他們表現自己、施展才能的機會,如鼓勵他們參與出、參加學校的運動會、合唱比賽,他們在參與羣眾活動中感受到一種被關注的滿足感,同時也感受到了為班級爭光的榮譽感。在得到肯定的狀況下,這部分“中間型”學生一改往日對班務漠然的態度,逐漸發展為班級朝氣蓬勃、積極向上的新生力量。

6、注重主題班會課的教育和引導作用,多開展豐富多彩的羣眾活動,鼓勵學生積極參加,從中挖掘、鍛鍊學生的潛力,同時也透過各種活動來增強班級的凝聚力。

7、注重發揮班幹部的作用,大膽使用班幹;定期更換部分班幹,爭取高中三年能讓班裏大部分同學都得到一個鍛鍊的機會,從而也提高同學們的自信心和積極性。

8、培養同學間的良性競爭意識,讓學生在相互競爭中不斷進步。

在學校領導、老師的指導下,在本人的努力下,一個學期下來,111班已經構成班風正、學風濃、同學間團結互助的良好風氣。我班本學期在學校的六項評比中連續四次獲得“優勝獎”,同時還被學校評為“禮貌班級”;在匯操和廣播操比賽中,我班也均獲“優秀獎”;在學校組織的“一二九”合唱比賽中,我班榮獲二等獎。此外,我班還有多位同學在學校的徵文比賽、英語競賽和運動會等活動中獲得好的名次。這些正是我班具有良好班風和較強凝聚力的表現。

以上資料是我從教以來在教學工作和班主任工作等方面的一些。在我的工作過程中還存在一些不足。在今後的工作中,我將更加嚴格要求自己,認真學習、體會和總結各位優秀教師好的教學方法和經驗,刻苦鑽研,不斷提高自己的教學水平,在教學實踐中逐步完善自己。同時也會在班主任工作上更加積極,爭取能夠把班主任工作做得更加圓滿,使班羣眾更加蓬勃向上。

學校教師教學反思7

隨着教育部開始在全國各地頒佈執行重新修訂後的新的英語教學大綱和與之相配套的採用話題、功能結構相結合的“任務型”的新教材,並要求課堂以結構和結構功能為主線,組織和安排聽、説、讀、寫的活動。此套新的教材要求教師教學活動的設計,主要是為了啟發學生思考,提倡創新,給學生提供思維和想象的空間。在培養聽、説、讀、寫能力的基礎上,着重提高學生用英語獲取信息、分析信息、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以培養學生綜合運用英語為目標的教學貫穿於整個教學中。為了完成新教材的教學目的,我們不僅要向學生傳授系統的英語知識,更要培養學生英語技能。所以,教師有必要對課堂教學效果、教學過程中的每個環節及時進行全面系統的反思和重新認識。

對英語教學的重新認識

1、學習外語與情意的關係。

外語課堂教學既是一個掌握外語的認知過程,也是一個激勵情意的過程。課堂教學中的情意因素包括情意和意志。情意包括動機、興趣、態度、氣質、性格和良好的習慣等。學生在學習、掌握外語的過程中伴隨着傳遞情意的活動,學習外語和交流情意相互間緊密聯繫,相互促進,組成一個整體。情意的產生受學習外語認知活動的影響,學習外語的認知活動能促進情意由低級向高級發展,由低層次向深層次發展。學生初學外語時,會產生一種好奇心,好奇心不斷獲得滿足,從而又產生了求知慾;求知慾不斷獲得滿足,進而樹立了自信心;自信心不斷增強,並與崇高遠大的理想相聯繫和強化,可使興趣發展得更豐富,從而形成認知興趣。好奇心→求知慾→自信心→興趣的發展過程是一個從低層次向深層次、低級向高級發展的過程。情意能反作用於學習外語的認知活動。輕鬆愉快的積極情意因素能促進學習外語的認知過程;緊張悲傷的.消極情意因素只能抑制、阻礙學習外語的認知進程。這樣的體會我們幾乎在每節課上都能感受到。因此,教師在外語課堂教學過程中,既要重視掌握語言知識和運用語言能力目標的完成,又要重視情意目標的實現。但是,當前有些外語課堂教學還未把情意目標提到教學議事日程上來,或者有意無意地把它忽視了。

2、語言知識與交際能力的關係。

語言是重要的交際工具。學習英語的目的,不僅僅是掌握語言知識,更是為了提高運用語言進行交際的能力。英語教學的最終目的是獲得為交際運用語言的能力,這種能力只能通過實踐訓練才能獲得。語言知識的傳授不能代替聽説讀寫技能訓練和為交際運用語言能力的培養,我們應在教學中將掌握語言知識、培養言語技能和為交際運用語言的能力有機地結合起來,達到學以致用的目的。例如,在學習了“天氣預報”這一課後,我除了在課堂上讓學生用所學句型自由對話外,還找來多期ChinaDaily,讓學生參閲天氣預報這一版進行對話。

學生在自由交談中既鞏固了所學知識,又擴大吸收了書本外相關的語言知識,更重要的是,在交際活動中還提高了他們的聽、説、讀、寫和語言交際的能力,達到了多元培養目標。

學校教師教學反思8

理解教育暨自然分材教學在我校實施已近一年,我們收穫的是大部分教師都認同這教育理念,都能開出令人眼睛一亮的自然分材課;而困惑的是如何經過課改使我們的班級管理做得更加有效、使課堂真正做到高效、使學生學得實在、使教師教得歡樂,從而全面提高我們的教學質量。從課改前沿得知山東xx二中的“271高效課堂”教學模式,該工程改變了教師的教與學生的學的方式,做到“以學定教”,效果斐然。我們慕名來到xx二中參觀學習,聽報告、觀隨堂課、訪學生教師、逛學校、買資料,我們驚歎於該校課改的累累碩果,結合我們實施的理解教育,我認為這次培訓學習受益匪淺。主要體會如下:

一、管理即培訓、即培養師生良好的習慣。

xx二中的課堂高效首先來自於班級的有效管理。他們用所謂的“三駕馬車”即“班級行政管理”、“高效學習小組”、“高效學習科研小組”對班級實施分層分小組管理,每班九到十小組,每組六人,他們有激人奮進的班級目標和口號,每個小組有各自的學習成長目標、口號和組員行為準則。經過與同學們談天,我們瞭解到他們組成新的班級或小組團隊後第一件事是培訓,落實“人人有事做、事事有人做”的團隊建設精神,落實小組成員學習探究策略,落實自律細則和每人每一天高效學習計劃等。他們的管理目標就是要培養教師良好的從教習慣和學生生活、學習習慣,習慣一旦養成,學生的'學習潛能就被開發出來,從而促成了健康人格的構成。所以,我們看到的二中學生是:課上精神飽滿;展示時板書工整、圖證明晰,點撥時聲音洪亮、活力四射、分析到位、自信又謙虛;課間禮貌禮貌、簡便自在、沒有吃零食現象;集會快而靜、做操動作齊而有勁;午休靜校時所有同學在寢室睡午覺,午時上課前他們昂首挺胸從宿舍闊步走向教室。習慣這麼好的學生,學習不好那才是怪事。

xx二中的課堂是顛覆傳統的。他們基於對學習資料和班級學生組成的研究,認為20%的知識學生自學能會、70%的知識合作學會、10%的知識需要教師教會,發現一個班級的學生通常有特優生約20%、優秀生約70%、待優生約10%,從而設置了他們的課堂時間分配為:讓學生自學、討論、展示約30分鐘(70%)、由教師指導、點撥、答疑約10分鐘(20%)、請學生自結、鞏固、檢測約5分鐘(10%)。他們的教室是真正意義上的“學室”、“學堂”而非“講堂”,學生成為學習的真正主人,教師往往退居二線,他們的任務是一旦學生點撥出錯或不到位才出手幫忙,教師變教為啟,變教為幫。我們觀摩到的每一堂課教師首先呈現的是學習目標,所有學科的第三個學習目標都是:活力投入、體驗學習…的歡樂(或享受…的樂趣),然後是導學案批改信息反饋,其次是站立討論、展示,再次教師點撥,最終鞏固,作業是完成本堂課知識訓練案或下一堂課的導學案。我們無不被學生課前良好的自學習慣、很強的學習本事和課堂上精彩的展示感動着。

二、文化支撐是課改成功的保障

漫步學校,我們真切地感受到xx二中人在濃濃的文化薰陶中成就自我。校門入口廣場是一本花崗巖雕刻的書和活力噴泉,書上鐫刻着:“故事從那裏開始”,“求是創新、至善唯真”,完美體現了校長“應把每個孩子的人生變成一個成功而精彩的故事”的辦學理念,學校的每一幢樓和每一條路都用典雅而又激勵人心的文字命名。行政樓(敏行樓)後面是孔子廣場,廣場上矗立着花崗巖孔子雕像,雕像四周的牆壁上刻着工整的“四書”摘句,廣場的樹木均為歷屆畢業班捐植,學校內的所有景觀石上刻着勵志的名言錦句。教學樓的走廊、通道都是各班自行設計的班報欄和學習園地,資料為:學法交流、時政播報、文苑、經典題型推薦等,每週一更換;班級裏有班長每週寄語、最佳學習小組和宿舍公示,就連廁所的牆壁也張貼着英語經典句型、數學物理公式定理等。每班都有諸如:“弘博”“致遠”等富有書卷氣的班級命名和勵志的班訓、班級目標。學校社團是二中學校文化建設的一道亮麗風景線。學校設立學生會總會,年級設立學生會分會,學生自願組織和參加各種社團(全校共有39個社團),所有社團歸屬學校社團聯盟,社團聯盟和各分社團均有完整的工作章程,嚴格做到活動與學習不衝突。他們的週末一律禁止補課,週末都安排社團自主活動,教師

僅負責場地管理,學生會的檢查滲透到學生管理的各個環節,但重點負責學生在週末的學習和活動組織,社團活動由政教處審批。學校內公共宣傳欄裏公佈的是每月優秀教師照片與介紹、優秀小組成果、社會實踐剪影、學生作品、海量閲讀優秀成員、各社團活動簡報等,使我們真正感受到一種團結、活潑、進取的學校文化。

三、“271高效課堂”vs“自然分材教學”

xx二中實施的“271高效課堂”工程最大的成功是幾乎每位學生學習本事都得到很好培養,這與自然分材教學的理念高度吻合。而從實際課堂觀摩來看,“271課堂”要求教師把相應的文本編成練習(分課前的導學案和課後的訓練案),強調的是把課堂學習前移到課前先完成導學案,課內再討論、展示的基本上都是答案分析、然後小結鞏固,正如一些聽課教師質疑,這樣的教學是否會降低教師的水平;自然分材則強調讓學生的學習發生在課堂,學生在自學指導書的幫忙下課內完成獨立自學、合作互幫、分享釋疑、點撥建網、限時檢測、知者加速、分層作業等環節,教師在編寫自學指導書時既要關注重點、難點與考點,又要在自學

提示中設計不一樣層次的問題和解決學生在自學中可能遇到的障礙,實施“以學定教”、“小目標、大任務”的教學策略,教師要善於利用課堂生成性知識和技能,從而使我們的課堂更加有生命力,這對教師的綜合素質要求就更高了。

總之,xx二中之行,我們收穫良多,體驗到“教是為了不教”的教育境界。xx二中教師的敬業精神、學校文化建設、班級小組培訓、學生的習慣培養和目標激勵、課堂的有效展示等都是能夠直接嫁接到我們實施的自然分材教學,打造出我們自我特色的高效課堂。

學校教師教學反思9

昨日已經過去,我們只能留給記憶,歷史教學反思。未來沒有來臨,我們僅有寄託。今日才是最現實的,所以我們要把握好當下。

對於歷史的學習,我們應當給予高度的重視,因為歷史是一面鏡子,我們能夠從歷史中總結很多的經驗,這樣就能夠避免我們少走一些彎路。

對於歷史要做到三抓好,抓好課堂,抓好複習,抓好考試。我們要講好每一堂課,充分的調動學生的課堂學習積極性。集中學生的注意力,讓每一節課都能有很好的效率,讓學生有最大的收穫。更好的完善我們的講課方式和方法,從而吸引學生的注意力。抓好複習,學習很關鍵,可是做好複習更為重要。複習不是簡單的背誦,而是要深刻的讓學生去理解。進而從歷史中總結出經驗和教訓。這樣更有利於學生對知識的運用。這才是複習的根本目的所在。抓好考試,考試不僅僅是抓好月考,期中和期末考試,平時我們也要注重一些課堂上的小測驗。

這樣更有利於學生鞏固基礎知識。從而提高學生的.學習效率。在做好上頭三抓好的基礎和前提是我們要更好的走進學生,去了解並解決學生在學習歷史中遇到的困難,加強與學生的交流和溝通。歷史教學的重任是讓學生樹立正確的歷史觀,這樣有利於學生未來的發展。抓好課堂效率,提高複習效果,實現考試的真正目的,努力提高學生的歷史成績我們教師要不懈努力!

學校教師教學反思10

新課程實施幾年來,通過緊張忙碌的教學工作給我帶來更多的收穫。總體看,我所教的國小五年級數學,認真執行學校教育教學工作計劃,轉變教育觀念,積極探索新的教學模式,在繼續推進主管教育部門“自主——創新”課堂教學模式的同時,把新課程標準的新思想、理念和數學課堂教學的新思路、設想結合起來,轉變觀念,積極探索新的教學理念,收到很好的效果也帶來不的困惑。

一、新課程標準走進教師的教學思想,進入課堂教學

《國家數學課程標準》對數學的教學內容,教學方式,教學評估教育價值觀等多方面都提出了許多新的要求。無疑對我這位數學教師身置其中去迎接這種挑戰,是每位教師必須重新思考的問題。我曾和本校的教師共同學習和調研過,也參加各級組織的新課程標準及新教材培訓學習,鮮明的理念,全新的框架,明晰的目標,有效的學習對新課程標準的基本理念,設計思路,課程目標,內容標準及課程實施建議有更深的瞭解,對新課程的實施充滿信心。

二、課堂教學,師生之間的交往互動,共同發展。

我們每位數學教師都是課堂教學的實踐者,為保證新課程標準的落實,我們把課堂教學作為有利於學生主動探索的數學學習環境,讓學生在獲得知識和技能的同時,在情感、態度價值觀等方面都能夠充分發展起來的基本指導思想,把數學教學看成是師生之間學生之間交往互動,共同發展的過程,緊扣新課程標準,和上級部門“自主——創新”的教學模式。在有限的時間吃透教材,撰寫教案,以同學科教師討論定搞,根據本班學生情況説課、主講、自評;積極利用各種教學資源,使用教材進行試講講,反覆聽評,從研、講、聽、評中推敲確定案例。並在五年級的《循環小數》一課成功的展示,收到良好的效果得到領導和老師的肯定。實踐表明,這種協作的備課方式,既照顧到各班實際情況,又有利於教師之間的優勢互補,從而整體提高學科教師的備課水平,課前精心備課,撰寫教案,實施教學以後,教學效果良好,記下學生學習中的閃光點或困惑,是教師最寶貴的第一手資料,教學經驗的積累和教訓的吸取,對今後改進課堂教學和提高教師的教學水評是十分有用。近幾年的改革收穫?多,課前準備不流於形式,變成一種實實在在的研究,教師的羣體智慧得到充分發揮,課後的反思為以後的教學積累了許多有益的經驗與啟示。提倡自主性“學生是教學活動的主體,教師成為教學活動的組織者、指導者、與參與者。”這一觀念的確立,在教學過程中,教學設計無論是問題的提出,還是已有數據處理、數學結論的獲得等環節,都體現學生自主探索、研究。突出過程性,注重學習結果,更注重學習過程以及學生在學習過程中的感受和體驗。五年級《相遇應用題》以研究兩個物體的運動情況,我作為導演,學生表演,設計了從“相距——縮短——交叉——相背”兩物體之間的距離變化情況,感受相向運動中,隨着時間的推移,路程逐漸縮短的規律。得出兩物體相向運動中的速度、時間和路程之間的數量關係。一段小小的表演,猶如吃了一盆八寶菜,各種營養成分都有了。使學生的智慧、能力、情感、信念水乳交融,心度受到震撼,心理得到滿足,學生成了學習的主人,學習成了他們的需求,學中有發現,學中有樂趣,學中有收穫,這就是設計學生主動探究的過程是探究性學習的新的空間、載體和途徑。

三、激勵促進學生全面發展在於創新評價。

把評價作為全面考察學生的學習狀況,激勵學生的學習熱情,促進學生全面發展的手段,也作為教師反思和改進教學方法的重要手段。對學生的學習評價,既關注學生知識與技能的理解和掌握,更關注他們情感與態度的形成的發展;既關注學生數學學習的結果,更關注他們在學習過程中的變化和發展。抓基礎知識的掌握,抓課堂作業的堂堂清,採用定性與定量相結合,定量採用等級制,定性採用評語的形式,更多地關注學生已經掌握了什麼,獲得了那些進步,具備了什麼能力。使評價結果有利於樹立學生學習數學的自信心,提高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促進學生的發展。本學期我在學生的作業評價方面做了一些嘗試,做法是日評、周評、月評一條龍,老師評、學生評、小組評一條龍,老師對一日作業做出評價,學生自查後對評價結果登記在作業情況扉頁欄中,週五下午學生以小組評定等級,讓學生每週都為自己樹立一個新的學習目標,這個目標又轉化為每天的學習行為,使他們日復一日,周復一週,不斷地吸取經驗,經常進行彌補,月末進行爭星活動,學生在一個月內品嚐自己學習成功的喜悦,或向他人學習,每一個月是一個新起點,學生都站在同一個起跑線上。將學生的學習差距縮短,極大限度地調動了學生的學習積極性,既看到學習的進步,又有了學習的動力,並樹立起學習的目標,較好地發揮了評價的激勵作用。

四、認真抓好常規教學,完成教育教學任務。

以常規教學為中心,規範教育教學工作管理,進一步規範教學行為,力求常規與創新教學相結合,促進嚴謹、紮實、高效、科學的良好教風及學生嚴肅、勤奮、求真、善問的良好學風的形成。教師從點滴入手,瞭解學生的認知水平,查找資料,精心備課,努力創設寬鬆愉悦的.學習氛圍,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教給了學生知識,更教會了他們求知、合作、競爭,培養了學生正確的學習態度,良好的學習習慣及方法,使學生學得有趣,學得實在,向40分鐘要效益;分層設計內容豐富的課外作業。我在教法上經常和同行進行切磋,做好學情分析,紮紮實實做好常規工作,做好教學的每一件事,切實抓好單元過關及期中質量檢測,,班裏抓單元驗收的段段清,並跟蹤好差生進行調查。為了使新課程標準落實進一步落實,引導老師走進新課程,進入課堂,對新課程標準的教學內容、教學方式、教學評估、及教育價值觀等多方面體現,我主要以分數與代數、空間與圖形、實踐與綜合、統計與概率四個領域來命題,強調學生的數學活動,發展學生的數感、空間觀念以及應用意識與推理能力,優化筆試題目的設計,設計知識技能形成過程的試題,設計開發性試題,設計生活化的數學試題。將考試作為促進學生全面發展、促進教師提高改進教學的手段,並對本班前後幾名學生進行跟蹤調研,細緻分析卷面,分析每位學生的情況,找準今後教學的切入點,查漏補缺,培優輔差,立足課堂,確保學生的全面發展。

一份耕耘,一份收穫。在教學工作中,苦樂相伴,我所教的五年級數學成績有了較大的提高,學生的各方面得到全面發展。總之,新課程走進教師,進入課堂,對數學的教學內容,教學方式,教學評估教育價值觀等多方面都提出了許多新的要求。無疑對我這位數學教師身置其中去迎接這種挑戰,是每位教師必須重新思考的問題。在教學工作中,出現的各種困惑,通過與同行的共同討論和學習,都得到很好的解決,以後我將一如既往,再接再厲,把工作搞得更好。

學校教師教學反思11

歷史教學作為一門語言的教學,其主要是培養學生的言語技能,即運用語言的潛力,所以其課堂教學具有不一樣於其他課程課堂教學的特點。我透過對新課標的學習,根據中學教材的資料編排突出了對這種潛力的培養,採取了指導性的學案模式,強調師生之間、學生之間的雙向運用,增強課堂教學的有效性,歷史的課堂教學應當反映這種特點,以用為主,樹立一種“大歷史教學觀”,使有效教學的目的和要求真正落到實處。

首先是教師觀念的轉變。歷史教師要轉變的第一個觀念是:歷史教學不是語言知識的教學而是言語技能的教學。過去,由於考試指揮棒的影響,歷史教師過分強調歷史知識的教學,不注重分析。這次中學歷史教材的改革為教師觀念的轉變奠定了基礎。然而傳統考試的“餘威”仍在,考試依舊是教學的指揮棒。作為一名歷史教師,是就應懂得如何在這兩點找到一個平衡點。值得高興的是中學歷史教學大綱適時進行了調整,明確規定將降低語法試題的難度,減少知識性的客觀題,重點培養學生的言語潛力,在言語運用中學習語言。

教師觀念轉變的第二個方面是:由以本為本向以用為本轉變。歷史是一門不斷髮展的語言,現代科技的發展為它注入了新鮮的血液。歷史教材只是學生學習歷史的基礎、媒介,學生要學好歷史就務必融入歷史的海洋,跟上歷史發展的步伐。所以我也時常在教材教學的基礎上隨時把鮮活的歷史輸入教學,讓學生能夠感受歷史,能夠使用歷史表達自我的思想。

在平時的教學活動中,單一、呆板的教學方法容易使學生失去學習的興趣,並且不能體現語言的生動性,而多種教學方法能夠刺激學生的不一樣興奮點,抑制大腦疲勞。計算機輔助教學使教學方法的運用有了廣闊的天地。無論哪種教法,其基本出發點是學生,學生是課堂的主體。課堂應當是學堂,是學生學習的`天堂。課堂教學應當充分發揮學生主體的用心性。歷史學習的特點決定了討論法在歷史課堂教學中的特殊好處。歷史課的討論法應具有更廣泛的資料,更自由的民主氣氛,不但能夠討論本課的問題,並且能夠用歷史發表自我的見解,縱論國內國際的是是非非。而討論課是在考驗教師對整個課堂的駕權潛力,在平時教學活動中,經常有學生在討論課時不用歷史,或者是説與本堂課毫無聯繫的話題,這需要教師時常督促。

在這一年的教學活動中,我覺得最大的困難就是如何維持課堂紀律,如何使教學活動在一種簡單,民主的氣氛下進行。到底作為一名教師就應用何種姿態應對學生。教師在不能體罰的狀況下,還能採取哪些方式對學生進行教育,來提高歷史課堂教學的效率,這些都是我們要思考的問題。

學校教師教學反思12

任教多年來,經歷的培訓、聽課、學習也不少。本學期我校數學組積極開展各類業務學習活動,並經常組織教師外出聽課、學習,給了我們數學教師很好的業務學習的機會。作為一名國小數學教師,我深知自我在教學上的不足,在教學過程中還存在太多的問題,可是經過專業知識的學習,我相信自我是有所收穫的。這樣些鮮活的案例和豐富的知識,給了我具體的操作指導,使我的教育觀念進一步得到更新,真是受益匪淺,下頭是我經過學習獲得的點滴體會:

一、教師如何進行知識更新經過幾天的專業學習,我發現了自身視野之侷限,猶如井底之蛙。我隨即想到了自我的教育教學工作,如果孩子固守陳舊僵化的理念,那將是一件多麼可怕的事情!我們培養的學生是完整的社會人,不僅僅是理解知識,還需要我們瞭解學生成長需求,創造各種有利於學生成長的條件。為不斷提升自我的教育思想,完善自我的知識結構和本事結構,以適應新課程理念下的教育教學活動,我們教師應自覺成為教學的研究者、終生的學習者、教學實踐的`反思者。知識也有保質期",作為教師,實踐經驗是財富,同時也可能是羈絆。因為過多的實踐經驗有時會阻礙教師對新知識的理解,也能一時地掩蓋教師新知識的不足,久而久之,勢必造成教師知識的缺乏。缺乏知識的教師,僅靠那點舊有的教學經驗,自然會導致各種本事的下降甚至是缺失,這時舊有的教學經驗就成了阻礙教師教學本事的發展和提高的障礙。在充分尊重教育者的基礎上,強調打破教育霸權,用全新的、科學的、與時代相吻合的教育思想、理念、方式、方法來武裝教育者的頭腦,使之打破其堅冰一樣的由陳舊的知識和經驗累積起來的教育思想和理念,那麼,在此基礎上建立起來的新的知識結構和教學理念必然充滿生機和活力。經過學習,我的思維方法與思想方法

都得到了轉換。期望今後的我能夠立足課堂,跨越時空,讓我的課堂更能體現時代性和社會性。

二、在教學活動中,教師要當好組織者在國小數學教學中創造各種適合教學需要的情境能夠激發起學生學習的慾望,能夠在動手實踐、自主探索與合作交流中幫忙學生真正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數學知識和技能、數學思想和方法,提高學生的本事,使學生得到全面的發展,真正成為數學學習的主人。教師要充分信任兒童,相信兒童完全有學習的本事。把機會交給兒童,俯下身子看兒童的生活,平等參與兒童的研究。教師把探究的機會交給兒童,兒童就能充分展示自我學習的過程,教師也就能夠自如開展教學活動。新課程實施的靈活性大,讓教師覺的難以駕馭教學行為,課堂教學中表現為過多的焦慮和不安。那麼,怎樣調動兒童的"思維參與"呢應當創設情景,巧妙地提出問題,引發兒童心理上的認知衝突,使兒童處與一種"心求通而未得,口欲言而弗能"的狀態。同時,教師要"解放兒童的雙手,解放兒童的大腦,解放兒童的眼睛,解放兒童的嘴巴,解放兒童的空間",給他們想、做、説的機會,讓他們討論、質疑、交流,圍繞某一個問題展開辯論。教師應當讓兒童充分思考,給兒童充分表達自我思維的機會,讓學生放開説,並且讓儘可能多的兒童説。這樣,兒童自然就會興奮,參與的進取性就會高起來,參與度也會大大提高,個體才能得到發展。

三、感受壓力,增強信心在那裏,我突然感到自我身上的壓力變大了,要想不被淘汰出局,要想最終成為一名合格的教師,就要更努力地提高自身的業務素質、理論水平、教育科研本事、課堂教學本事等。而這就需要我付出更多的時間和精力,努力學習各種教育理論,並勇於到課堂上去實踐,及時對自我的教育教學進行反思、調控,加大骨幹教師的帶頭作用等,我相信經過自我的不斷努力會有所收穫,有所感悟的。總之,經過學習,我無論從思想上還是業務上都得到了很大的啟發,在以後的教學過程中,我會不斷學習,不斷昇華自我的業務水平,爭取讓自我不斷提高。

學校教師教學反思13

有反思,失敗才能夠成為成功的基石,逆境才能成為人前進的動力,好的環境才會為人的成長供給營養,沒有反思,失敗會把人打倒,逆境會讓人沉淪,好的環境會讓人得過且過。因為有反思才會無論在什麼情景下都不丟失目標,才會提高。故針對本學期教學反思如下:

1、穿講歷史人物趣事

歷史人物的遺聞趣事是絕大多數學生不知或知之甚少的,是他們極感興趣的東西。教師在課堂上適當穿講這些資料,便能一下子吸引學生的注意力,活躍課堂氣氛,有利於學生掌握相應的歷史知識。比如:講《新文化運動》(必修三文化發展歷程)這節課的時候,我提到晚清怪才辜鴻銘,我向學生介紹了他那個著名的為中國封建社會一夫多妻制辯護的言論:中國男人好比茶壺,女人則好比茶杯,世上僅有一個茶壺配幾個茶杯的事兒,豈有一隻茶杯配幾個茶壺的道理學生聞此無不忍俊不禁。如此不僅僅活躍了課堂氣氛,又擴大了學生的知識面,並且進一步理解了蔡元培“思想自由”、“兼容幷包”的辦學思想。

2、用口訣法記憶歷史知識

許多歷史知識枯燥乏味又很難記牢。教師不妨編些生動的口訣以幫忙學生記憶,如此,能使學生在生動活潑的課堂氛圍裏準確掌握知識且經久不忘。我在講授《天津條約》(必修一政治禮貌歷程)資料時,介紹給學生2個記憶法。《天津條約》資料能夠記憶為:公使進京喪顏面,增開十處新口岸。自航長江各口岸,破壞內河航運權。內地遊歷宗教傳,鉅額賠款樂開顏。十處通商口岸記憶法:天約增開十口岸,長江南鎮和九漢。沿海營煙再加汕,島上還有瓊台淡。學生在會心的微笑中記牢了這一知識點。如此一個重要且難記的.知識點就這樣迎刃而解了。另外,,中日《馬關條約》資料可編為一廠、二億、三島,四口。諸如此類,不勝枚舉。

3、採用多媒體教學

多媒體教學是當今教育發展的必然趨勢。經過多媒體教學能生動形象地展示文字、表格、圖片、實物、漫畫、影片等等。不但能使學生較好地掌握理解知識,也能使歷史可看、可摸、可感,從而變得生動趣味,從而極大地提高學生學習歷史的積極性和課堂教學質量。

4、設置討論環節

對歷史事件或歷史人物的評價,帶有很大的主觀性,往往莫衷一是,各有各的説法。這時候教師可適當組織學生就某個歷史事件或歷史人物進行討論,甚至能夠不拘泥於教材的表述,這不但能構成一種生動活潑的課堂氛圍,並且能培養學生的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本事。比如在講《太平天國運動》(必修一政治禮貌歷程)的時候,提出了這樣一個問題:假如太平天國運動成功地推翻了清朝的統治,其結果會是怎樣呢此問題一提出,便引起了學生極大的興趣,課堂氣氛頓時活躍起來。幾分鐘後,許多學生自告奮勇講述自我的看法,有的説將建立一個由農民階級掌握的政權,有的説將建立一個工農聯合專政的政權,也有的説建立的仍是一個地主階級政權......最終我作總結:由於農民階級的階級侷限性,革命勝利後的農民領袖將會蜕變為封建地主階級的代理人,建立的仍是一個地主階級政權,正如歷史上其他的農民起義領袖一樣。

我要感激學生,是學生的測評激勵了我,鞭策了我,催我奮進,催我在教改道路上向前邁進了一步。在今後的教學過程中,我會不斷反思,正所謂:

路漫漫其修遠兮,吾將上下而求索!

學校教師教學反思14

隨着時代的發展,如何做一名合格的教師,這是值得我用一生去思考的問題。合格的教師不是終身的。過去是“不進則退”,此刻是“慢進則退”,不進將會很快被淘汰,昨日的合格教師,今日不必須合格。僅有與時俱進,努力提高自我的業務水平,不斷的學習、探索,才能成為一名合格的教師。暑假,我校教務科組織廣大教師進行了為期兩天的業務培訓,從教學技能的方方面面帶來了比較科學的理念,讓我受益匪淺。

一名優秀的教師,應當是教學能手,更是科研先鋒,這樣的教師,才能可持續發展,才能更好的履行自我的職責。教師應當緊密結合教學實際,立足課堂,以研究者的眼光審視和分析教學理論和教學實踐中的各種問題,進行進取探究,以構成規律性的認識。一名教師“僅有研究和分析事實,才能使教師從平凡的,極其平凡的事物中看出新東西,能夠從平凡的、極其平凡的、司空見慣的事物中看出新的方向、新的特徵、新的細節,——這是創造性的'勞動態度的一個重要條件,也是興趣,靈感的源泉。”教師只要增強自我的科研意識,把自我的課堂、班級當成自我的“實驗室”、“試驗田”,並投入精力去做,就必須能使自我變科研的局外人為局內人,變可能性為現實性,實現經驗型向科研型的轉變。當我們的教師走上了從事研究的這條幸福的道路,就會得到教師職業的成就感和自豪感,同時也為自我的職業生涯展示了新的期望。

能夠讓學生實現有效學習的課,是好課;讓大多數甚至讓每個學生都能在相當程度上實現有效學習的課,是最好的課;而不能讓學生實現有效學習,或不能讓大多數學生實現有效學習的課,則是不好的課,是失掉了課堂教學價值的課學習。

經過兩天的業務學習,確實對今後的課堂教學敲響了警鐘,對實際教學有重要的指導意義。每次上完課,教師在説自我的教學設計時,都明顯地表達了全面關注學生的願望,從各個可能的環節來滲透過程和方法,情感、態度和價值觀方面的發展。可是,在課堂現場實施的時候,教師仍然不自覺地把關注的焦點放在自我身上,這導致了教師在課堂上的緊張和壓力。

例如,在學生分小組活動時,教師注意到,各個小組的學習進程出現了差異,小組的討論也十分熱烈,他們甚至提出很多的問題。這時,教師的第一個想法可能是:呀,我駕馭不了啦,會不會説我的課堂太亂了,而不是想,學生在做什麼,他們的學習進行得怎樣樣了,他們需要什麼,我得想辦法幫忙他們。如果教師能把關注的焦點放在學生身上,就會忙於深入各個小組的討論,瞭解他們的認知情景,從而靈活地組織安排下一個活動,緊張感也將不復存在。

在此基礎上,教師還應異常注意關注全體學生。這就意味着以往被忽視的學生羣體應當得到更多的關注。每堂課上,都會有一些十分進取的參與者,還會有一些很被動的參與者,或者根本不參與的。專家提出,要異常關注:那些沒有參與的學生在幹什麼。他們是在認真地傾聽、思考,還是神遊在外,或者在很被動地理解。教師的任務是幫忙調動這些學生的進取性,並反思自我的教學設計:如何讓更多的學生捲入到活躍的學習活動中來。

教師必須做到與時俱進。“太陽每一天都是新的。”時代的日新月異就是我們面臨的第一挑戰,教育觀念、教學方法、專業知識、業務本事都必須緊隨時代車輪,不斷地更新、拓展、充實、提高。要勇敢地擯棄舊事物,勇敢地理解新事物。要敏鋭地瞭解新思想,認真地研究新理論,迫切地學習新技術,不斷地提升自身素質。大浪淘沙,真金百鍊,去除外在約束之後,更需要的是心靈的準繩,這種準繩,對於不一樣的時代、不一樣的職責而言,不能一概而論,但我認為,無論時代如何發展,有一點是不變的,那就是我們僅有將個人的發展與國家、社會、黨的發展緊密聯繫在一齊,樹立民族意識、社會意識、職責意識,這樣個人才不會迷失方向。而今日,我們要認真學習“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理解和把握其深刻,並貫徹到教學工作中去。為黨和人民的教育事業信而有做出自我的貢獻,是其先進性的具體體現和要求。

學校教師教學反思15

如何上好一節課?

很多學生説他們喜歡某個教師,“盼”着上他的課,也有很多學生不喜歡某個教師,“怕”或“煩”上這個教師的課,聽他的課就昏昏欲睡,打不起精神。同樣的學生,對不一樣的教師表現出不一樣的態度,這值得我們深思。教師怎樣做才能讓學生喜歡自我的課呢?

第一、進取備課——尋找激發興趣的切入點。備課是一個再創造過程,此間,教師不但要備知識,還要從學生的實際出發,瞭解他們已有的知識儲備,努力尋找能夠激發他們學習興趣的切入點;在對教材的把握上,首先對本學科的有關概念要正確理解,並能隨時瞭解本學科理論前沿的動態和發展,始終把最新最科學的知識傳授給學生,並善於將學科知識與現實社會、學生生活實際相結合進行教學。其次,教師還要具備基本的.社會知識和生活常識,有相關學科領域的知識儲備,並能靈活地把各知識點聯繫起來。

第二、認真授課——營造寬鬆的學習環境。在課堂教學過程中,教師要能針對學習資料,學生的經歷、興趣、知識水平、理解力等,設計出富有彈性的靈活多樣的教學活動,營造寬鬆的課堂學習環境,創設自主學習、進取互動參與、探究的課堂教學模式,激發學生的學習自覺性和主動性,師生一齊去發現問題、研究問題、解決問題。

第三、語言和板書——課堂的通行證。馬卡連柯説過這樣一句話:“同樣的教學方法,因為語言不一樣,效果就可能相差20倍。”教師應做到語音標準,用詞恰當,表達連貫,清楚準確,精練簡潔,形象生動。好的板書簡潔、形象,字跡工整清秀,帶有很強的啟發性和欣賞價值,也有助於學生對知識的理解和記憶,並能給學生以美的享受。

第四、充滿熱愛之情——注入人生不竭的動力。一位優秀的教師要有主角意識,演員演戲需要進入主角,教師站到講台上講課同樣需要進入主角。賦予主角意識的教師,能夠深入學生的內心,體驗學生當時所產生的感情,能在教學資料與學習主體之間建造一座溝通的橋樑,能使師生雙邊活動配合默契,情感相通。正如贊可夫所説的:“如果教師本身‘燃燒着對知識的渴望’,學生就會‘迷戀’於獲取知識。”教師教學中自然流露的活力、廣博的知識和精湛的授課技巧都能潛移默化地感染學生,構成師生之間情感的交融。這種情感的互動能激發學生的潛能和創造力,使學生學習興趣得以鞏固和持久促進其學業的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