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範文城>個人範本>心得體會>

教師心得體會18篇

心得體會 閲讀(2.45W)

在平日裏,心中難免會有一些新的想法,往往會寫一篇心得體會,這樣能夠讓人頭腦更加清醒,目標更加明確。那麼心得體會到底應該怎麼寫呢?下面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教師心得體會,僅供參考,歡迎大家閲讀。

教師心得體會18篇

教師心得體會1

今天上午的研修內容為觀看專家報告,報告裏面穿插了兩位特級教師華應龍、黃愛華的課例,看後很受啟發。聽過兩位大師多節課,也看過他們多篇的課例,每次都被他們的課堂深深吸引,欣賞他們課堂上的揮灑自如、機智幽默,更欣賞他們獨具匠心的設計。同樣的內容,他們總能上出別樣的味道;同一節課,他們每次都給人以耳目一新的感覺。在感歎他們身上獨有的大師風範時,不禁思索:他們為什麼能設計的那麼巧?那麼精?上出來的課為什麼那麼專?走近他們,才明白只因他們“愛課堂是那樣深”!

每每聽大師們的課,我們往往讚不絕口,帶給我們的震撼強烈衝擊着大腦,同時我們也會認為上一節課對他們而言簡直就是“小兒科”。殊不知,華應龍老師為創設教學中一個合適的.情境可謂幾易其稿,連做夢都在思考!以至於最後的情境就是由夢中而來。這樣的痴迷怎不令我們敬佩!黃愛華老師備課時把學生可能出現的狀況一一羅列,並一一備出對策,詳細的教案令我汗顏!我們只見他們台上的瀟灑,卻不知台下的付出!好課是怎麼來的?我找到了答案:好課是深思熟慮、千錘百煉而來的!

所以當我們將目光聚焦在別人台上的光鮮時,更應多多關注台下他們的付出。當我們感慨自己沒有他們那麼高的水平時,不要忘記每個人都是凡人,沒有人是一朝成名,更不會騰空而起。腳踏實地、一步一個腳印,相信成功就在你的前方!

教師心得體會2

古箏是中國最古老彈絃樂器之一,其音色典雅柔美、比較易學,故能受到較多兒童的歡迎。成為當前少兒豐富校園生活、陶冶情操、進行藝術教育的重要學習內容。隨着學習古箏的隊伍日益擴大,尤其是學習隊伍的幼齡化,為提高輔導質量,對古箏教學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為此,我就幾年來在少兒古箏教學中的實踐,談幾點認識和體會。

1、貼近心理,引發興趣

如何啟發、培養少兒的學箏興趣是古箏教學中重要的一個方面。我們很多老師會碰到同一個問題,面對家長興致勃勃地帶着孩子登門拜師學藝,是來者不拒呢?還是要做一番對學生的“選擇”?我選擇後者。很多家長讓孩子學琴只是為了打發課餘時間,或者是理想化的藝術追求,而根本不注重課後的鞏固練習和平常的督促教育,這樣的學生寧可不收。而另一種家長則是真心誠意地要讓孩子學有所獲,利用孩子對古箏的一點興趣,讓其充分發揮,這樣的學生方可進入古箏學習的課堂。我還碰到這樣的問題,很多孩子開始學琴時興趣濃厚,家長也十分起勁,可是隨着練習難度的不斷加大,學習越發的艱難,孩子便產生了厭倦心理,家長的擔心、抱怨也隨之增多。

我想任何一樣樂器的學習都是痛苦並快樂着的,學習古箏也是一樣,光靠學習的興趣是不夠的,如果沒有刻苦的練習,技術是不會提高的。但是興趣又是學習極大的動力,所以作為教師應充分引發這些孩子的學習興趣。初學階段,我不會讓孩子接觸古箏,更不會教他們如何去演奏,我會讓先學幾年的學生作示範演奏,如表演《高山流水》、《瀏陽河》等,並結合樂曲講一些有關的傳奇故事,讓學生充滿好奇併為之羨慕。同時,我又會讓他們意識到音樂是一種語言,只有你熱愛她、表演她,才能獲得動聽和美妙。這樣,學生對古箏充滿着神祕感,由於近距離地接觸到了古箏,興趣漸感強烈。

2、生動引導、真誠鼓勵

上課認真聽講是我們教學對學生的基本要求,作為藝術課的教學,我認為還應該多參與互動環節,讓學生獲得自由學習的空間。既要嚴格要求執行紀律,又要保持師生互動的寬鬆氛圍;既要做出正確的批評,又要給予真誠的鼓勵。

在初始的古箏教學中,曾碰到這樣的問題:某個學生學習熱情極高,基本能完成佈置的作業,但是隨着樂曲難度加大,學生逐漸還不了課,於是給予了嚴厲的批評。以後每次輪到該生來上課,感覺她膽小、畏怯,縮手縮腳地幾乎無法完成學習課程,孩子的牴觸情緒越發明顯,這樣就進入了一個惡性循環。後來,就用一種平和的心態去和學生溝通交流,學習效果就明顯。完成作業並非最終目的,畢竟每個孩子的能力都是不同的,要主動去找原因,耐心地去講解,用和藹的態度去對待他們,還要善於去發現他們的閃光點,加倍地給予鼓勵。當然,在這些鼓勵中,讓他們知道自己還能彈得更好,表現得更好。讓學生能正確地欣賞自我,自信心也隨之加強。和學生的溝通不能簡單地停留在課上的幾十分鐘,課間也需要加強和學生的交流,瞭解近期家裏練琴的情況和碰到的困難,點點滴滴的付出,老師的形象在孩子心中已經淡化,成為了他的一個大朋友。這些看似簡單的'做法,卻能產生事半功倍的教學效果。

3、注重基礎,循序漸進

在我的腦海裏經常會浮現這樣一個問題,孩子學古箏到底是為了什麼?興趣、打發時間、從事音樂工作、考級、其他?我在我帶過的部分學生中做過一個粗略的調查,結果是百分之七十的回答都為了考級。考級結果固然是對學生學習和教師教學的雙向評定,但是説實話,國小六年的時間要考完十級的曲子(家長几乎都希望孩子能在上國中之前把十級考完),談何容易。於是我們教學變成了“速成”的要求。依據某考級教材要求,一年至少要彈五首樂曲,還要背譜,但學生練琴的時間十分有限,即使全力投入精力也難以完成這些考級要求。一至五級尚可順利完成,六級以上樂曲難度遞增,就算專業院校的學生也難以應付,更不用説這些稚嫩的孩子。因此古箏學習還得注重基礎,循序漸進。尤其是給教師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如何權衡學藝和考級的關係直接影響學生的學琴質量。為了夯實基礎,就需加強對學生進行樂理、視唱、音準的訓練,讓學生對古箏的旋律、風格,有了進一步的瞭解。樂理、視唱、音準訓練是非常枯燥的,所以在教學中我採取了一系列的措施。例如學琴初期找音訓練,倍低音區音符下面有兩個點,低音區音符下面有一個點,中音區音符上下沒有點,高音區音符上面有一個點,這樣有利於學生對琴絃的記憶。還有在進行連勾、連託練習時,可以讓學生“開火車”練習,依次完成“接龍”音階,看誰彈得又穩又準。這樣,學生表現得興趣濃厚、生動活潑。節奏訓練是初期學習的重點,也是深度學習的基礎。少兒對節奏的把握能力往往又與教學要求不盡人意,於是,就可以把一些節奏型根據形象化的特點作分類練習,更加逼真地反映生活裏的事物所發出的聲音。例如,模仿母雞叫“咯咯嗒”;模仿走路“一二、一二”或者“左右、左右”;模仿機關槍的聲音“嗒嗒嗒嗒”等。通過這些形象的模仿,讓原本複雜難學的節奏變動簡單易懂了。

4、因人而異,不同對待

對學生課後練琴效果的檢驗就是還課,現在,古箏的課時通常為一週一課,一節課的教學內容留給學生有一個星期的練琴時間,那麼佈置還課作業的容量就得合理把握。由於每個學生能力參差不齊,所以只能因人而異,因材施教。

對於上週作業難以完成的,本週可以繼續練習,並針對樂曲中的難點應附加輔助性的專項練習曲,以求幫助順利完成作業;能夠順利還課的,這周新作業也要根據學生掌握的情況適量佈置;如果新作業是首較難的樂曲,那麼可以不直接進入演奏,先圍繞難點,為了掃除障礙,作一些漸進式的基本訓練,待學生順利過渡後,才開始正式講解新曲,然後切入“正題”。總之,儘可能地讓學生能輕鬆接受新課,並能順利完成還課任務。這樣,學習的興趣會持續濃厚,並達到理想的學習效果。

5、抓住機遇,鼓勵展現

經常有學生家長要求,為了要在學校裏表演,或者要在家長單位裏表演,臨時邀請教師去登門輔導樂曲,諸如此類的事充分説明了學生有強烈的表現慾望,家長也強烈的表現慾望,其實,這是好事,於是教師就會樂意前往,進行精心輔導,讓學生能比較圓滿地在舞台上展演。通過演出,琴童們能增強自信,展示風采,更加激發了學習的熱情。

總之,少兒古箏的教學包含“教”與“學”的雙重內容,不僅僅是教者一個人能完成的,還得充分了解孩子的心理,通過和孩子之間真誠的交流和溝通,不斷摸索出能讓孩子更容易接受的教學方法,才能讓孩子學得輕鬆,學得有效。

教師心得體會3

今天下午聆聽了周局長的報告《改善心智模式做最有價值的教師》,真如醍醐灌頂,甘露灑心。

一邊聽,我們就忍不住互相小聲交流:“怪不得大家都喜歡聽周局長的報告,人家又是講故事又是舉例子,有趣生動,在情在理,讓你不得不心服口服!”我在這令人激動和震撼的報告中採擷,處處是閃着周局長智慧的金粒子。

一、小實驗大道理

先説説一開始的三個小實驗。第一個往廣口瓶裏放石頭的的實驗,我以前也讀到過,但是沒想到周局長啟發老師們想到了那麼多給人的啟示,真是發散式思維教育!磁鐵吸鐵屑的實驗使我立刻想到了“周局長就是磁鐵,他有能力將全縣範圍內優秀的教師吸引出來,成為優秀的帶頭團隊,帶領全縣教師提高素質和能力,將博興縣的教育事業引向輝煌。”第三個實驗,周局長畫了三個套着的圓,老師們也有很多想象,我想到的是“同心圓”,全縣教育系統的各級教育工作者同心同德,全心全力發光發熱,為博興的教育事業努力工作。

二、周局長的報告讓我對人生的價值有了更深入的認識

為什麼垂垂老矣的人,大多數後悔自己想當初工作不夠努力,沒有留給自己美好的回憶?這是因為大多數人沒有珍惜現在,沒有準確定位人生價值的意義。人在有能力的時候,一定要多做一些有價值的事情,就像保爾·柯察金曾經説過的:“一個人的生命應當這樣度過:當他回憶往事的時候,他不致因虛度年華而悔恨,也不致因碌碌無為而羞愧。”

有的人很“稀罕力氣”,領導分配的工作,只要無利可圖,不是一下子就能看到好處,就不幹,或敷衍塞責,而等到了“有利可圖”的事情攤不到自己頭上時,就牢騷滿腹、怨天尤人,説什麼“世道不公”,這是非常可笑的。什麼事情都有因果關係,就像周局長所説的,“歷史會告訴未來”。他在學校領導分給差生時痛快答應,主動替領導分憂,顧全了大局,這樣的員工,誰不喜歡?誰不重用?難道要重用那些“稀罕力氣”、對工作拈輕怕重的人?當老爺養着嗎?雖然周局長很幽默,説自己討好領導,其實我們都知道,他絕不是為了討好領導。有的人工作不積極,不聽領導使喚,還自命清高,説自己“不追逐名利,不與人家同流合污,不當巴結領導的哈巴狗,憑真本事吃飯……”,其實是為自己的懶惰和不求上進找藉口。一個優秀的教師,應該和學校的價值觀保持高度一致,和學校的理念和願景保持一致,不聽從領導安排,和領導對着幹,這是一位合格教師應該做的嗎?

還有的人,天天牢騷滿腹,認為領導對不住他、某些人對不住他、待遇太差、得到太少……周局長説的`我非常同意:“國家給你錢,你來上班不是天經地義嘛?”有本事你不來上班,不來領這份微薄的工資呀!不行的人,天天忙着為自己的不成功找藉口,而優秀的人很少發牢騷,他們覺得光陰如金,做有價值的事情時間還不夠,哪有那些閒工夫?

三、周局長的報告中最讓我感動的是感恩父母

早聽説周局長是個大孝子,今天聽他深情回憶與自己父親的點點滴滴,真正體會到了他對老人的深厚感情和全心付出。説到父親對兒女子孫的牽掛,説到他為了讓父親開心讓孩子們輪流去聽爺爺嘮叨,説到為了讓父親重病時能舒服一點他不戴手套輕柔地為父親擦拭便溺……我的淚水忍不住流下來。老人辛苦一輩子,到老了,我們兒女能夠給他們些什麼呢?周局長為他的兒女後輩作出了榜樣,也為我們做出了榜樣。

是呀,正如周局長所講,地球不自轉,就不會有明天,我們應找到自己生命裏真正的黃金,從今天開始相信自己、相信他人,感恩自己、感恩他人,一點點改善自己的心智模式,成為積極向上、心態陽光的人,成為希望的播撒者,做德才兼備、有用於他人和社會的優秀教師!

教師心得體會4

“情境”為誰而生?是今天我在學習結束的時候自問的一句話,於是作為了標題。

隨着對青島版教材的使用,我越來越認識到情境創設在課堂中的不可或缺的地位,於是數學情境怎麼去創設,為誰而設,應注意哪些問題就成了我經常思考的問題,因為今天的兩節課中許多老師也提到了這個問題,於是又引發了我的思考。對於此問題我有如下觀點:

首先情境應為數學思維而生。數學問題不等於生活問題,數學問題情境不等於生活問題情境,數學問題不是越真實越好,對於生活的真實性,數學課應當選擇適度的模擬。只有真正能引導學生展開積極的數學思維的問題情境才是我們最需要的。比如,今天的《圖形的周長》一節中,有讓學生從生活中找一找具體事物的`周長,這個固然好,不過如果讓學生找一找做什麼事情時用到了周長,學生的思維可能更活躍一些。

其次,我認為情境應為教學目標或者重難點而生。很多時候,單純的舉例或者思想的滲透讓學生的理解不夠深、不夠透,而如果放入到具體情境中就能迎刃而解。

對於情境創設需要注意的一是對於一個課題,我們最好圍繞一個事件創設情境,如果情境太多,給人的感覺就是從這個商店到另一個商店,學生們的注意力會飄忽不定。二是要注意儘量符合社會、學生、數學本身的實際情況,並能從情境中抽象出數學模型,能留給學生一定的空間為原則。

通過今天的學習我對情境的創設有了進一步的認識,在此寫上一首小詩作為今天學習的結束。

臨江仙·研修

去年今日又相逢,窗外煙柳青青。

烈日驕陽見豪英,風雨驟然停,能聞啼鳥鳴。

志將此身付講台,不管成敗輸贏。

管他黑夜到天明,一腔赤子心,再向險峯行。

教師心得體會5

今天是參加縣級研訓的第一天,來自全縣的骨幹教師聚集在一起,作為國小數學中心組的的一員,我非常幸運,通過一天的活動,我深深的體會到老師強烈的學習願望和渴望求知進步的激情。

我們國小數學組進行的是教師案例剖析和分組討論交流。在小組交流時,我被老師們積極的發言深深打動,老師們爭先恐後的發言狀態:無論是各抒己見的精彩點評,還是就某一問題的深入探究,都使我們每一位參加研訓的教師全身心的融入這種氛圍之中。

今天兩位教師展示的分別是《軸對稱圖形》和《圖形的周長》,屬於空間與圖形領域的內容。下面談談自己的一點想法:

一、注重在活動中體驗知識形成的過程

數學的學習過程,不僅是教授給學生一些前人已經發現或發明的知識內容,還要教會學生如何探究新知識,在體驗知識的形成過程中體會到學習的快樂。學生在老師適當的引領下,通過自己的思考和與同伴的討論所得到的`結論給他們的印象更深,同時也更利於對知識的瞭解。

二、建立空間概念,發展學生空間想象能力

數學中概念的學習過程往往需要學生做到“手、眼、口、耳與動腦筋”並用。如在教學中經常性地設置一些趣味題讓學生去思考,讓他們根據圖形的概念去聯繫生活實際解決一些運用的問題等。在慨念教學中必須注意幫助學生尋找直觀支柱,充分利用直觀教具。通過觀察、推理、歸納、抽象,幫助學生建立抽象感念,例如在《軸對稱圖形》中可以設計給出圖形一半,讓學生想像完整圖形的樣子,在《圖形的周長》中可以更多的讓學生摸一摸,説一説,圍一圍,走一走”,估一估,想一想等活動,讓學生親自感知,從而加深對概念的理解與掌握。

有參與就有收穫,有付出才有回報。通過參加今天的研訓活動,再次驗證了這句話。同時,廣大參訓教師積極進取的精神和不懈追求的行動,讓我倍受感染和鼓舞,我深信通過本次研訓,每個人都會有更大的收穫。

教師心得體會6

9月29日我們全體數學老師進行了為期一天的培訓,這次培訓讓我在各個方面都有了很明顯的成長。這次培訓以聽課為主,主要聽取了馬亭亭、陳仲、邢堯老師的課。下午,陳仲老師帶來了《聚焦課堂深度變革,構建思維發展型數學課堂》專題講座,他以薛三小為例,講述瞭如何構建思維發展型教學課堂,分享了課堂變革的思路,講述集體備課的要點與方法。陳老師的講座如春風化雨,為廣大的教師指明瞭教學的方向。接着四位授課教師進行了説課,之後分別由托克托縣的2位數學老師、準旗的5位數學教師進行互動點評。活動最後由教研員朱利民老師進行總結點評。

我之前的教學都是比較盲目的,一味地把自己腦海中的知識塞到學生們的腦袋裏,這樣做的效率無疑是非常低的。大概也正是因為這樣,所以我上課時班上的同學們總是死氣沉沉的,但這次培訓後,我覺得可以嘗試改變下自己的教學風格。

我的課堂上是比較沉悶的,我與班上那些學生的交流,都是課本上的那些內容,我以前覺得課堂上也只要有這些東西就足夠了。但我看了培訓的那些老師後發現他的教學與我的完全不一樣,他的採取了很多和學生互動的方式,大大的調動了同學們的積極性,他更多的是讓同學們自主的去學習。這樣的教學效果也十分的顯著,同學們很快就吸納了那些新的知識,並且每一個人都面帶笑容,看上去學的很開心的樣子,這樣的.一幕對古板的我來説有着不小的衝擊,使得我開始反思自己的不足。

除開我自身的教學能力外,在管教學生這方面我也需要好好的提升自己,在課堂上,對於那些思維活躍的人我給予了一些厚望。但班上總有幾個雖然很聰明但非常調皮,不願意把心思花在學習上的學生,對於這樣的學生我通常都會給予批評。在我的想法裏,我是對你有期望所以我才批評你的,但後來我才意識到,在學生的眼裏,我是對他不滿意,不喜歡他才批評他的。這時我才明白,就算抱着好的想法去做一些事,但站在不同的角度,看到的就完全不一樣,在平時要多和同學交流,多鼓勵班級裏的學生,讓他們知道你心裏的想法。

作為一名老師,我們還要時刻注意着自己的行為。由於我教學不久,所以在我的腦海裏,那些國小生與我的差別就只在於年齡而已。但是這次培訓後我才知道,原來國小生由於各方面發育還不夠完善,對於這世界的認知也不太夠,所以他們經常會去模仿大人的行為。而與他們接觸的最多的大人,除了父母就是老師了。國小生的判斷能力不足,不太清楚哪些習慣是好的,哪些習慣是壞的,他們會一併學來,所以身為老師,我要多加註意自己的一言一行,規範自己的行為。這次的培訓讓我學到了很多,讓我認識到自己還有很多的不足,以後我也會繼續去學習,完善自己的各方面能力。

教師心得體會7

炎炎夏日,暑期研修如清泉,解人飢渴,沁人心脾;如鮮花,芬芳盛開,手留餘香。短短的三天培訓結束了,我還意猶未盡,期待着明年再次進行。因為我的學習還未結束,專家的講座、精彩的案例、同行的評價……我期待着再學,再思,期待着把學習的,思考的變成實踐,讓實踐更科學,更有效。

這次暑期研修給我的最大感受是:實際+實用。每一個專題講座都是專家結合一線教師的一些困惑和實際進行分析的,解決了大部分教師在情境創設中的.疑惑,提供了科學有效的案例;通過對四位教師呈現案例的剖析、與同行的思維一起碰撞、共同探討,拉近了不同學校數學教師的距離……每天坐在一起研討、爭論,我加深了對教材、課標的理解;我最喜歡的也是每次案例呈現後與同行在一起研討的一個小時,那時感覺時間過得真快,當我們還意猶未盡的時候,指導團隊的教師就已經制止了我們。感謝這次研修給我們搭建了一個良好的學習、交流平台,讓我們把近段時間在教學中的一些困惑、迷茫、做法與感想能與指導團隊的教師、同行進行交流、切磋,讓我們積澱專業素養,改進教學行為。

彈指一揮間,我的教學生涯已經九年了。依稀記得剛畢業時覺得時間總是過得很慢,一路走來竟然是這樣地匆匆。遙想下一個九年,深感壓力、責任巨大。不做教書匠,做有專業發展的研究型教師是我的奮鬥目標。反思我的課堂教學,有成有敗,需要及時調整,提高。暑假後,新的學期就要開始了,而今年我正要接新的一年級,學而思,思而行,行而變,變則通。在實踐陣地上,我會進一步轉變觀念,落實行動,把暑期學到的、積累的與學生共享,促進學生更好的學習。

教師心得體會8

觀看了課堂觀察與如何評價講座,使我對一節好課有了新的認識。特別是葉瀾老師提出的五實即“紮實、充實、豐實、平實、真實”對我啟發很大。在討論交流中博奧的馬老師拋出瞭如何上好一節平實的課引發了我的思考。是的,我們大部分老師上課時都不會像上公開課那樣去設計。我認為一節平實的好課應具備以下幾點:

一是,一節平實的好課教學目標的定位必須有針對性。

這就需要教師在設計目標時有大局觀,要綜合課程標準、教材內容和學生實際情況而定。如果教學對象學生髮生了變化,教學目標也要相應調整。我印象最深的是在研修中觀看的錄像《9的乘法口訣》一課,教師兩節課對教學目標修改,是我以後制定教學目標的榜樣。

二是,一節平實的好課應該是一節優缺點共存的.課。

它沒有優質課的完美,而只是教師通過綜合分析對教學內容的最好預設與學生碰撞產生問題的一節有價值的課。在這樣的課中學生可能會出現很多問題,正是這些問題為我們以後的教學提供了新的課題。

三是,平實的好課中應有所生成。

學生的錯誤往往是我們生成的導火索,在一年級教材中有分類與比較一課,教材提供了很多蔬菜水果讓學生按照不同的標準分,有的學生按顏色,有的學生按形狀還有的學生按水果、蔬菜分,有個孩子的回答很混亂,我問他原因時感覺很欣慰。他説是按自己喜歡吃的和不喜歡吃的分的類。其實當我們分析學生的錯誤時往往有學生特殊的思維。而這正是我們經驗積累的最好時機。

四是,一節平實的好課還應包括學生數學思維的發展。

數學不同於其它學科的特點在於要培養學生用數學的思維去解決問題。在這三天的培訓中很多老師修改了情境圖,我想很大原因在於老師們關注了學生數學思維的發展,培養學生用數學的角度去解決問題。吳正憲老師在評價一節課時曾説從學生角度看,上完一節課時學生的臉上應該是紅撲撲若有所思的樣子,因為他們沉浸在數學的思維裏,那麼應該説是一節好課。

教師心得體會9

10號下午周局給大家做了四個小時的關於《改變心智模式,做最有價值的教師》報告,期間掌聲不斷,笑聲不斷,四個小時的時間在不知不覺中過去了。每次聆聽周局的報告,都讓我觸動,周局的視角,觀點都非常的深入、細緻、而且分析的也深入人心,給人以鼓舞。

作為一線的教師,周局給我們指了一個明確的方向,如何做一個最優秀的教師?

1、要能播撒希望。

2、要有迷人的個性。

3、要有超強的`學習力。

4、要熱忱魔力無法擋。

5、要能享受工作和生活。

如果一個教師能做到這五點,他不想做優秀教師都難。

周局的一句話“只有放棄,沒有失敗”讓我思考了很多,的確,不管是老師,還是學生,還是其他行業的人,也不管做什麼樣的事,只要你不放棄,就有成功的希望。

所以,讓我們一起改變心智模式,不放棄,做一個有價值的教師吧!

教師心得體會10

如果把那些被華麗外衣“包裝”的優質課看作是一位嫵媚的少婦的話,那麼今天張玲老師的課就是一位清純的少女。它沒有濃重的粧容、沒有美麗的外表,卻讓在場的每一位老師眼前一亮,不禁為之驚歎。

最初認識張玲老師是在我鎮舉行的大教研開幕會上,張老師執教了《三角形的三邊關係》一課,同樣沒有精美的課件,同樣是温和的語言,卻實實在在地讓我們感受到:原來優質課也可以這樣上。深入瞭解是在送課下鄉活動中觀摩了張老師執教的一節複習課,還是那樣簡單,還是那樣樸實,又讓我們實實在在的感受到:原來複習課也可以上得這樣有滋有味。

今天的課,張玲老師又秉持她的一貫風格,如此清新,如此簡單。計算課是令很多老師都頭疼的一個課型,特別是在講優質課、公開課時,但是,這節課既體現了學習的`自主性,也體現了探究性,還特別貼合我們的實際教學,是一節常態課,張玲老師選擇這樣一節課,可見她紮實的功底,善於鑽研的精神和極強的課堂調控能力。

作為一位新的數學老師,這就是我努力的方向。

教師心得體會11

今天上午博興一小的張玲老師為大家展示了一節非常精彩的説講課,贏得了與會老師們陣陣地讚歎,讓我十分佩服。張玲老師的這節課所追求的是一種簡約而不簡單的`教學課堂,讓我受益匪淺。

她的教學設計和教學過程,不只重在教師怎麼“教”,而是重在引導學生如何“學”上。整個教學過程,都貫徹了“教”為“學”服務的理念。

張老師根據我們這的學生實際出發,在引入部分,把教材上創設的情境稍作修改,改成老師買海寶,雖然仍舊是原信息窗的數據,但她把題目改得更生活化、實用化,貼近生活,使學生易於理解,激發了他們的探究欲。在探究新知環節中,張老師又能放手讓學生嘗試用自己學過的本領來解決新問題,學生順理成章地完成了舊知到新知的遷移過程,通過探究,學生自己能一步步得出結論。整個探究過程,完全以學生為主體,教師只不過起到了一個引導啟迪作用。算法優化部分,雖然是教師在黑板上板演過程,但主要豎式計算過程也是由學生來講,這樣既培養學生數學語言的概括能力,也規範了學生豎式計算的書寫,一舉兩得。這一環節往往會出現教師的總結過多,而剝奪了學生講的機會。可張老師沒有,非常值得我學習。

這三天的縣級研修活動,令我發現自己教學經驗之匱乏。真的感謝領導給我們教師搭建了這個平台,讓我們站得更高、看得更遠!在今後的教育教學工作中,我將不斷反思自己,塑造完善自我。

教師心得體會12

當踏進草壩鎮中心校三年級二班,學生們整齊的喊了一聲老師好的那一刻,我開始真正意識到我的身份發生了巨大的變化由一個只用乖乖聽老師講課的學生變為一個給中學的孩子們上課的老師。也是從這一刻起我內心的一些東西開始悄悄的發生變化,正如一隻停泊在港灣裏已久的小舟,開始了為期兩個月的航海旅行。在旅途中不僅只有風和日麗也會遇到狂風暴雨,更有剛開始旅途的不適應與不安。但是隨着的旅途的結束,我感觸不少,收穫也不少。雖然這只是我人生旅途中一段小小的經歷,但由於這是一次全新的體驗所以在這段時間裏想的東西較多。

一開始進入新的角色我的心中充滿了惶恐與不安,甚至是排斥這樣的變化的。因為我以前是坐在課桌前的,而現在是要站在講台上給孩子們上課。剛開始給孩子們上課的時候我很緊張,但緊張中帶着使命感。在後來的實習教學工作中我忽然瞭解到實習的真正目的並不是自己能上幾節數學課,寫幾個數學教案,也不是要從指導老師那裏學到多少的專業知識,而是要我們在教學工作生活中積累實際經驗為以後走上工作崗位奠定基礎,所以教什麼科目就不是那麼重要了,有所收穫才是最關鍵的。

而令我體會最深的是在工作生活中能適時調節心態是十分重要的.,因為無論是在工作中還是生活中,我們不可能事事順心,事事如意。而在這種情況下抱怨,逃避都是沒用的,只有將心態放平才能使問題得到解決。就比如説剛開始不瞭解八年級年級學生的數學水平和學校的實際情況,在瞭解到學生們的數學水平不是很好的時候,我也開始改變自己的教學計劃試着把最簡單的知識點趣味化。讓學生在課間之餘,在數學課上得到放鬆也能學到一些知識。這樣下來不僅是在我的數學課上氣氛很好,學生們也開始喜歡數學課。

實習生活也讓我瞭解到人際交往關係的重要性。作為一個老師不僅是要做好教學工作,更要處理好各方面的人際關係。教師人際關係的第一步就是要和辦公室裏的老師處好關係,因為這些人即使我們的工作夥伴也是我們獲得各種有利信息的最佳途徑。其次是與要處理與學生的關係,這樣老師才能順利的開展教學工作和管理好班級。老師還要處理好與家長的關係,因為他們是我們最好的夥伴和堅強的後盾。當然這只是從很淺的層次來説,老師的人際關係網並不僅僅僅只是如此。

在自己以及其他老師的身上我還發現了務實、不浮躁對一個老師來説也是非常重要的,不把負面情緒帶進教室,只有如此學生才能學到真正的知識。同時老師還需要不斷地補充知識,瞭解各方面的的信息,不能讓自己成為思想落後,教學觀念陳舊的人。

雖然在實習工作中也遇到過很多的不開心和困難,但無論如實習工作生活給了我們這一羣關在象牙塔裏的大學生一次接觸現實工作環境的機會,使我們在此期間對自己所在的生活環境社會有了新的認識,也對自己的職業規劃有了新的定位。因為無論怎麼説書上我們所學的知識是怎樣的總會現實是一定的差距,而且長期的學校生活讓我們在一定程度上脱離了複雜的社會生活。因為我們在學校接觸的社會羣體比較單一從而無法從中正真的學到如何與不同社會背景,不同年齡的人們交。有時候會覺得自己與他人格格不入,有時很想與他人好好相處但是卻總是不得門道。而在這段期間我的不足就得到了一定的彌補。

大概學到了許多書本上學不到的知識,交到了不同年齡的朋友以及有在這一過程中有了成長是我對實習工作最簡略的概括。

教師心得體會13

今天下午聆聽了周局長關於《改善心智模式,做最有價值的教師》的報告,感觸頗深。

所謂心智模式,即人們看事情、想事情的那些方法。報告通過幾個心智模式的心理測試,就説明了這一點。同樣一幅圖,在每個人的眼裏就有了不同的答案。心智模式的不同,對每一件事情的`看法和傳播方式也就不同,對每一件事情所產生的反應也不同。你對正在發生的事件的反應模式決定了你的未來。

小實驗折射出大哲理。實驗一告訴我們,一個人的學習是無止境的,只要你用心去做,就能創造出奇蹟,工作也是這樣。實驗二告訴我們學會因材施教,只有磁鐵才能吸引鐵屑,正如我們在工作中,要做一個有吸引力的老師,從學生的興趣出發,根據孩子的不同興趣設計不同的教學方式,你就會有意想不到的收穫。實驗三,要做一個有價值的教師,必須要有全局的意識。在工作中要學會從整體看問題,弄清整體與局部的關係,做事情要從大局出發,你就會收到事半功倍的效益。

什麼樣的心智模式,決定你是一個什麼樣的老師。在教學實際中,要用良好的心態去對待自己的領導、同事和學生。

成功的方法是有保質期的,不要讓心智陷阱阻礙我們的發展。成功的經驗往往會成為前進中的絆腳石,所以要用於前進,掃除一切心智陷阱,嘗試着每天改變一點點,我一定會成功。

怎樣做才能使自己成為有價值的教師,首先要有良好的心態,身懷謙卑之心,尊重每一個學生,對生命充滿敬畏,對未來充滿渴望,懷有必勝的信心,客觀地看待學生和自己的功利,奇蹟就會發生。

做一個有價值的教師,還要有一顆感恩的心。要感恩父母、感恩領導、感恩同事、感恩學生,只有懷着感恩的心態,才能欣賞每個人,才能做一個有價值的優秀教師

教師心得體會14

縣裏的培訓進行了兩天,在這兩天裏感到自己收穫頗多,體會最深的的是:一個人力的力量是微不足道的,但是集體的力量是偉大的,這在小組交流中體會最深的一點,接下來我再來談幾點自己的具體體會。

上午,我們有幸聽了專家做的《課程觀察與如何評價一堂課》的專題報告,如何上好一節高效的數學課?

我認為應從以下幾點做起:

(1)首先具備以下幾個特點:紮實、充實、平實、真實。

(2)良好的開端是成功的一半,一節好的課創設情境是至關重要的,今天上午,看得兩個有關認識分米和毫米的教學案例,案例(一)通過孫悟空變金箍棒的長度導入課,案例二以老師所帶的蝴蝶標本玻璃破了,問學生該怎麼辦?對於這兩個導入哪個好?在小組交流時,爭論不休,最後答成共識,如何創設好的情境,應從以下幾點做起:

<1>創設情境貼近學生的`生活實際。

(3)注重課前調研,注重學生的認知水平,為上新課奠定基礎。

通過專家的報告,感到自己所知道的東西太少,在以後的工作時間裏,多讀有關教學書籍,提高自己的業務水平,爭取做一名學習型的教師。

教師心得體會15

案例:在學習了升和毫升的認識以後,老師問同學:“你們有什麼問題或想法嗎?”

這時,有一個同學提出:“1毫升等於多少克?”這時,老師説::“毫升和克能比嗎?”同學們都笑了。有同學例舉説明毫升和克兩個單位不同,不能比。提問題的學生一臉茫然地坐下了。

大家都知道毫升是容積單位,而克是質量單位,二者不能比較。為什麼解答後,學生0還是“一臉茫然”呢?聯繫生活經驗,我們是否可以這樣去設想:生活中我們經常見到瓶裝的水、飲料、奶製品等,在瓶子上有時是標着多少毫升,有時卻是多少克?那個學生其實是想問1毫升的水或其他液體等於多少克呢?所以才有了“一臉的茫然”。

因此,老師可以換種方式去處理學生的問題。可以讓學生説説,“你是怎麼想的?為什麼會想到毫升和克之間建立聯繫呢?”“課下你可以自己想辦法研究一下1毫升水等於多少克水。1毫升牛奶等於多少克牛奶?”我想這樣的處理,既瞭解了學生提出問題的初衷,保護了學生的'求知慾,又激發了學生解決問題的興趣,培養了學生解決問題的能力,對學生今後的學習很有意義。因為問題的背後其實藴含着物理學上的密度問題。只是,學生的問題表述不夠完整而已。

教師心得體會16

為期3天的鎮校級暑期研修剛剛結束,7月9日,我們又匆匆趕赴縣實驗中學,參加縣級研修。雖然身體比較累,但還是對縣級研修充滿期待:縣裏會怎樣組織呢?會有哪些活動?我們鎮的數學老師一致認為,我們的數學教研員韓國棟老師歷來求真務實,工作講求實效,瞧好就行!

果真,第一天的研修活動就讓我們眼前一亮。韓老師將國小數學組的研修活動準備得井井有條,非常精彩。

首先,目標非常明確,就是力圖通過研修,使每一個數學教師學會準確把握教學目標、設計課、講課、説課、説講課、評課,提升每個教師的教學基本功。

其次,他為我們組建了一個非常棒的培訓團隊。培訓團隊成員全都是我們非常熟悉的'全縣國小數學界腕級人物,有高春霞、成玉麗、趙立芹、郭軼順、孫秋生、張清芳。為我們準備課例展示的也是我們耳熟能詳的響噹噹級人物,是翟慧、張玲、郭長寶、張敏四位年輕教師。他們不但水平高、能力強,而且對此次研修非常重視,都做了充分的準備。

第三,活動的各個環節清晰、條理、科學、高效。韓老師首先給每位教師發放了一張《國小數學課堂教學評價標準》,並將標準的三項十五條分為四部分,然後把全體參加研修的數學教師也分為四個研討小組,每個小組的成員除了全面關注課堂教學的各個環節以外,重點關注評價標準裏面的四部分之一。研修的基本路子是,首先由課例展示的教師進行説講課,聽完課後分組到指定地點進行主題研討,每組一個培訓團成員負責組織和指導並彙總意見,最後回到原地集合,進行集體交流。

分組研討能夠使每一位教師都有發言的機會,而集體交流又實現了集體智慧的大融合。老師們都説,活動的目標明確,方法得當,節奏合理,科學高效,這樣的研修好!

教師心得體會17

今天是參加縣級研修的第一天,我很高興參加了這次研修活動,今天的研修解開了我心中的一個疑惑,讓我見識了怎樣才算是真正的聽評課。

一、什麼是説講課。

以前總是聽説“沒有學生的講課”或“説講課”,每每遇到這種情況心裏總是懸着,不知道該怎樣做,也沒有可以參照的課例。今天聽了翟慧和張敏兩位老師的説講課,心中豁然開朗,眼前一亮,原來説講課是這樣的。

在説講課的過程,教師既是一位導演又是一位演員,既要説明自己的設計理念和思路,又要很好的展現自己的教學過程。通過聽兩位老師的説講課我總結出説講課的如下步驟:

①説教材。在此過程中教師要向大家説明本節課的教學內容、教材所處的地位。

②説目標。再説目標的過程中,首先要説課程標準中要求實現的目標,其次還要分析單元的教學目標要求,最後在落腳到本節課的教學目標。最後確定好知識、能力和情感三維目標。

③説重、難點。

④説教學過程。這是説講課環節的'重頭戲。在這個過程中教師要將自己的教學設計完整的展現在大家面前,並且還要説明自己的設計意圖。將學生和教師的身份很好的融合為一體,將講課和説課巧妙的結合起來。我感覺這是最難的環節。

⑤總結自己的教學流程,概括本節課的教學理念。

⑥説板書設計。

明白了怎樣做僅僅是一個開始,而真正想想如何去做,才是我們更應該去做的。

二、什麼是真正的教研。

今天,聽兩位老師的説講課是一種享受,和大家一起交流課例更是別有一番趣味。我聽到了很多教師很有水平的發言,我發現她們都很會聽課、評課,能夠從一個基本點,從頭到尾的貫穿本課,這是值得我學習的。零零散散的評課是沒有深度的,應當站在整節課的高度上看待教學中的每一個細節。老師們積極發言,踴躍的發表自己的想法,仁者見仁智者見智。有時甚至是激烈的辯論,爭到面紅耳赤,但我們心裏都明白,所有的爭論都有一個更明確的目標,那就是怎樣讓我們的課堂更加高效!

參與中我有了自己的進步,同時我也看到了自己和別人的差距,只有不斷的學習才會有不斷的進步!

三、我的困惑。

我們這次研修的主題是課堂教學,在課堂教學中大家都説:在教學內容上,學生會的不教,教也教不會的不教,只教學生不會的。我的理解是應當分層教學,可怎樣實施分層教學,我心中還是一團疑惑。希望通過研修可以解開我的這一疑惑。

教師心得體會18

今天,有幸觀摩了博興第三國小張敏老師為我們展示的是《周長的認識》精彩説講課案例,讓我受益匪淺。

教育首先是一種賞識教育,在課堂上老師要相信每一位學生都是有能力的人,樂於挖掘每一位學生的優勢潛能,並給與學生充分的肯定和欣賞。在這節課中,張老師的評價及時到位,對學生可能出現的答案張老師都做了很好的預設,並且對每種答案都有不同的激勵性評價,學生們能獲得準確性的評價,自信心就會提高。當張老師讓學生用自己的語言描述周長的概念時,如果學生準確地描述出來,張老師會説,你真了不起,你的想法和數學家一樣!如果學生回答的不完整,張老師還會變換激勵性語言評價學生。當學生説的與老師的用意不符合時,教師先肯定學生善於思考,再引導學生從不同角度思考這個問題。這節課讓我覺得,張老師在課堂上的一言一行,始終站在學生的角度上,讓學生感受到自己被高度尊重,高度信任,學生在這種平等、高漲的情緒中進行思考和學習,感到學習是一件開心的事,學習效率也會大大提高。

每個孩子都希望得到教師和同學的激勵,特別是學習成績較差的同學,對激勵的渴望更迫切。在學生解答問題時,張老師對學生解答的評價不是按標準答案,而是用語言提示誘發、鼓勵學生髮散思維,激發學生的獨創性。對學生理解不正確或不完善的地方,教師根據學生錯誤所在,補充設問,點撥學生引發討論,引起深入思考,讓學生在不斷的'爭辯中明確認識,經歷一個自悟自得的創新過程。在學生理解得不夠準確,表達不夠完整時,教師運用反問,使學生對自己的認識產生疑問,引起思考,進行比較,進而排除謬誤,獲取真知。張老師的一節課,讓我對評價學生有了新的認識。

課堂教學是交流與對話的平台,教師只有把握好對數學課堂的評價,才能真正的把課堂還給學生,讓學生有一個自主的天空,讓數學課堂煥發出生命的活力和生機。相信在今後的課堂教學中我會有所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