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范文城>行政范本>工作计划>

国小品德工作计划范文汇总9篇

工作计划 阅读(2.76W)

日子如同白驹过隙,前方等待着我们的是新的机遇和挑战,是时候静下心来好好写写计划了。想学习拟定计划却不知道该请教谁?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国小品德工作计划9篇,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国小品德工作计划范文汇总9篇

国小品德工作计划 篇1

一、课程性质

品德与生活课程是以儿童的生活为基础,以培养品德良好、乐于探究、热爱生活的儿童为目标的活动性课程。

1、 生活性

本课程遵循儿童的生活的逻辑。以儿童的现实生活为课程内容的主要源泉,以密切联系儿童的生活的主题活动和游戏为载体,以正确的价值观引导儿童在生活中发展,在发展中生活。

2、 开放性

本课程面向儿童的整个世界,重视地方、学校、教师与儿童的创造性。课程内容从教科书扩展到所有对儿童有意义、有兴趣的题材;课堂从教室扩展到家庭、社区以及儿童的其他生活空间,时间可以在与学校其他活动或学科的配合和连接中单性的延展;评价关注儿童丰富多彩的体验和个性化的创意与表现 。

3、活动性

本课程的呈现形式主要是儿童直接参与的主题活动、游戏和其它实践活动。课程目标主要是通过教师指导下的各种教学活动来实现的。活动是教和学的共同的中介。教师的主要作用是指导儿童的活动,而非单纯的只讲教材,儿童更多地通过实际参与活动,动手动脑,而非仅仅依靠听讲来学习。

二、教学理念

1、道德存于儿童生活之中

道德寓于儿童生活的方方面面。儿童品德的形成源于与他们对生活的体验、认识、感悟,只有源于儿童生活的教育活动才能引发他们内心而非表面的道德情感,真实而非虚假的道德体认识和道德体验。因此,良好的品德的形成必须在儿童的生活过程之中,而非在生活之外。

2、引导学生热爱生活、学会做人是课程的`核心

低年级的课程应该是通过由浅入深 的道德的、科学的 、生活的启蒙教育。为儿童形成良好的生活态度和实际生存能力打好基础。

3、珍视儿童生活的价值、尊重儿童的权利

三、总目标和分目标

总目标:

培养学生良好的品德和行为习惯、乐于探究、热爱生活的儿童。

分目标:

情感与态度:

爱亲敬长、爱集体、爱家长、爱祖国。珍爱生命、热爱自然、热爱科学。自信、诚实、求上进。

行为与习惯:

初步养成良好的生活、劳动习惯。养成基本的文明行为、遵守纪律,乐于参与有意义的活动。

知识与技能:

掌握自己的生活需要的基本生活知识和劳动技能。初步了解生活中的自然、社会、常识。了解有关祖国的初步知识。

过程与方法:

体验提出问题、探究问题的过程。尝试用不同的方法进行探究。

四、教学进度

第一周 我背上了新书包

第二周 校园铃声

第三周 新朋友新伙伴

第四周 平安回家

第五周 我的国庆节

第六周 祖国妈妈在我心中

第七周 和钟姐姐交朋友

第八周 我很整洁

第九周 我回好好吃

第十周 我自己会整理

第十一周 看我多精神

第十二周 过新年

第十三周 欢欢喜喜过春节

国小品德工作计划 篇2


一、指导思想:

全面贯彻《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和《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坚持用“教、学、做合一”的教育思想去实施“新课改”,坚持用“创新教育”思想去探索教育创新之路。

二、工作目标:

1、全面启动新课程改革,不断探索科学的教学方法,引导学生通过参与、实践社会生活,促进他们良好品德的形成和社会性发展。

2、开展“学大纲、研教材、听讲座、优质课”等一系列活动,提高教师对素质教育和创新教育的认识,提高思品业务水平。

3,组织和引导少年儿童参加丰富多彩的道德实践活动,是少年儿童养成良好的`思想道德品质,良好的公民行为习惯,成为一代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四有”新人。

5、开展活动性思品课研究,改革探索教学模式,充分挖掘学生的主体意识,通过各种形式的活动,使他们受到教育。

三、各月工作安排“

2月份:1、学大纲、定计划。 2、组织教师集体课。

3月份:1、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 2、组织教师开展集体备课,深化课程改革。

4月份:1、组织教师撰写《品德与社会》、《品德与生活》论文、案例。

2、各年级组织集体备课活动。

5月份:1、各年级段进行《品德与社会》的教研活动。

3、组织教师参与学习、听课活动。

6月份: 整理一学期工作,写好总结。

国小品德工作计划 篇3

一、 指导思想

本学期我校国小品德与生活、社会教研工作继续以新理念为指导,以课堂为基地,进一步发挥教师的创新精神和探究积极性,扎实开展教学理念转化为教学操作行为的研究。遵循教育教学规律,贯彻落实学科教学建议,深入开展课堂教学研究。营造良好的教研氛围,积极实施素质教育,为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教育科学文化素质,培养健全人格而努力。

二、主要工作

随着品德与生活新课程的实施,对国小品德与生活、社会学科的重视程度日益加强。我校一、二年级将全面使用品德与生活教材,三、四、五、六年级将使用品德与社会教材,要求广大教师不断加强理论学习,更新教育观念,建立开放的课程视角,实施开放的课堂教学,切实转变教学方式,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一)把握和落实课程目标,探索综合课程新天地

促进课程综合化是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亮点之一,品德与生活、品德与社会课程是以儿童的生活为基础的综合课程。教师在教学中应全面把握教学目标,通过多种教学活动帮助学生获得丰富的情感体验,形成积极的生活态度,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根据课程性质,从教学内容的开发、教学方式的`运用和教学评价的选择等方面探索综合课程的新天地。

1.教学内容的综合性

儿童生活的综合性决定了以儿童生活为基础的品德与生活、品德与社会课程教学内容的综合性。教学中,教师应依据教材提供的范例,积极开发综合的教学内容。要注重与学生生活和社会的联系,把静态的教学内容和学生丰富多彩的现实生活联系起来;消除学科界限,与其他学科教学内容紧密结合;积极开发和利用课程资源,尽可能使现代化教学技术与本课程教学有机结合,丰富课程资源。

2.教学方式的开放性

教学要面向学生的生活实际,采取丰富的、直观的、灵活的、开放的教学方式,给学生大量动手、动脑、动口的机会,使学生在多种多样的活动中促进个体品德的形成和社会性发展。活动形式可以是单一的,也可以几种形式结合使用;教学活动时间的安排应灵活机动,根据主题内容,可在一课时内完成,也可以持续几课时或一段时间;可在课堂上完成,也可以与其他教育活动,如少先队活动、班队活动、节日庆祝活动等相结合,相互促进,资源共享,实现综合教育效益。

3.教学评价的灵活性

教学评价要从每个学生的原有基础出发,尊重学生的个性特点,对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各发面的表现进行综合性评价,包括学习态度、学习能力和方法、学习结果的评价。教师应根据具体情况灵活使用评价方式方法。可以教师进行教学活动、学生进行学习活动的目的,既要有学生的调查记录、自我评价,又有家长、教师和同学的评价寄语,可以说是建立学生个人的小小资料档案册。五至六年级使用的是思想品德和社会教材,教师要在新课程理念的引领下,创造性地使用教材,也可以将校本课程中的相关内容带进思品、社会课堂,用好老教材,走好课堂教学的新路子。

(二)加强校本培训与研究,不断壮大骨干教师队伍

1.加强校本培训与研究

新一轮课程改革提出了众多新的教学理念、教学要求、教学方式,并要求逐步转化成广大教师的教学行为。校本教学研究作为理念与实践之间的桥梁,有助于提高教师的教学实践水平。应积极开展相应的校本培训,对本课程的课程标准、教材编排特点等进行系统的学习和了解。加强对教师基本素养和综合素质的训练,提高教师把握教材、精心设计活动、运用现代化教学手段等方面的能力。

2.加强师资队伍建设

为增强对学科教学的研究,在品德与生活、品德与社会师资的配备上努力实现相对集中、相对稳定、相对专业化,一、二年级都是年青教师负责执教,便于 青年教师的培养。学校要给青年教师多创设亮相、展示的机会,促进青年教师的专业成长,不断壮大我校国小思品、社会骨干教师队伍。

(三)规范和优化教研制度,提高教研活动实效

根据市局要求,今后应进一步规范教研组活动,除时间、数量上保证外,应注重活动质量和实效。积极创设教研氛围,开展说课、研课、教课竞赛等活动。取人之长,补己之短,在学习反思中不断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

三、 主要活动安排

二月份:

各任课教师按备课组制定各年级的教学计划。认真备好每一节课,年级组互相听评课。

三月份:

上好优质课,进行教学评析,写好教学反思。

四月份:

1 观看优质录象课,进行评析。

2 三、四、五、六年级任课老师教学经验交流。

五月份:

1 观看优质录象课,进行评析写好反思。

2 做好期末复习工作。

六月份:

1 学期工作总结。

2 写好教学回顾与反思。

国小品德工作计划 篇4

新年伊始,万物更新,在新学期开始之际,为了更好的指导本学期的教育教学和学习工作,特制定本学习计划。

本学期,我决心通过不断地加强学习与实践,在努力提高自身素质的同时,为我校教学工作贡献自己的力量。以下是我的个人计划:

一、加强学习,提高认识

我们每一个人,无论从事什么职业,都要有良好的职业道德。《中国小教师职业道德规范》是检验每一位教师思想言行的标尺 , 它对我们的一言一行提出了规范性的要求。以前 , 我缺乏对《规范》的学习 , 只知道埋头工作 , 我总是希望把工作做得尽善尽美 , 但学生的实际情况却与我的个人愿望相去甚远 , 因而会急于求成 , 出现一些过激的语言或行为。虽然我的动机是良好的 , 殊不知在不知不觉中却违反了师德。因此,我首先要加强学习,认真领会《规范》中的'各项内容,让《规范》的要求深入我心,只有这样,才能保证自己在今后的工作中不偏离方向,不出现违反师德的行为。

二、以身立教,为人师表

师德中既有教师本人的品德,又有作为教师的职业道德。教师的工作对象是学生,教师的思想、行为、作风、仪表、气质随时都感染和影响着学生。因此,教师必须 “美其德,慎其行”,不能出现一点疏漏。凡是要求学生做到的事情,自己必须做到。在工作中,时刻注意自己的形象,穿戴整洁,朴素大方,举止文雅,带头遵守学校的各项规章制度,积极参加各项活动及公益劳动,为学生树立良好的学习榜样,同时,也用自己的实际行动树立起自己在学生中的威信及良好的教师形象。

三、加强修养,提高素质

马卡连柯曾说过:“学生可以原谅老师的严肃、刻板,甚至吹毛求疵,但不能原谅他们的不学无术。”

作为一名教师,肩负着教书育人的双重任务,要想出色地完成任务,不仅要具备精深的专业知识,还要广泛涉猎其他相邻学科的知识领域,用丰富的知识武装自己的头脑。随着时代的前进,学生对教师的要求越来越高,加之新课程改革的推行,也开始呼唤新时代的新型教师。因此,为了能够更好地完成本职工作,无愧于学生、家长及社会的期望,无愧于人民教师的光荣称号,今后,我要继续加强学习,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继续深造,努力提高自己的专业知识和专业素养,尽快提高教学水平;同时,深入学习《教育学》、《心理学》,了解学生的年龄和心理特征,为顺利开展班级教学工作奠定基础。另外,在搞好教育教学工作的同时,还要注意培养自己广泛的兴趣和爱好,不断陶冶自己的情操,做一名高素质的人民教师。

四、关爱学生,无私奉献

教师师德高尚的重要体现就是把自己的全部身心都献给学生,献给教育事业。

本学期,我担任五年级思品教学工作。在工作中,要注意转变观念,端正思想,摒弃传统的师道尊严的影响,把学生视为平等的教育对象,而不是凌驾于学生之上,惟我独尊,任意发号施令,要逐渐树立正确的人才观、师生观,尊重学生的人格,建立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在今后的教育和教学工作中,我对学生要本着关心爱护与严格要求的原则,不偏袒好学生,更不歧视差学生,要爱得有方,严得有度,特别是对后进生,决不讽刺挖苦他们,更不体罚和变相体罚他们,要善于发现学生身上的闪光点,并为他们创造展示自我的机会,帮助学生树立信心,矫正不良的行为习惯。在工作中要有“四心“,即爱心、耐心、信心、恒心,以自己对学生的一片热爱和对教育事业的一片赤诚,坚持不懈的做好本职工作,不惜时间,不计报酬。做好对学生的家访工作,尤其是对后进生要逐一进行家访,加强与学生家长的沟通,帮助父母重新认识自己的孩子,找到孩子真正的致差的原因,变革教育方法,并有意识地诱导家长反省自己的失误,认识孩子的发展变化,变盲目配合为协作教育。

总之,我会从自我做起,维护人民教师的良好形象,本着教育一个学生,挽救一个家庭,稳定整个社会的宗旨和敬业、爱生、奉献的原则,严肃认真、全心全意地做好本职工作,以良好的师德回报社会。

国小品德工作计划 篇5

一、指导思想:

认真贯彻基础教育课改的思想精神,推进基础教学改革,进一步发挥思品教研组工作在推进素质教育和实现教育现代化中的作用,提高教育质量,促进学生发展。

二、工作思路:

坚持“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的教研工作方向,领会新课标理念,从学生生活实际出发,加强思品教学的针对性。重点开展义务教育新课程教学方法探索,优化教学设计,充分提高学习的.主动性。开展教师专业培训和教学质量评价,提高思品教学的实效性。

三、教研要点:

1、认真学习有关教育文件,德育纲要,学习领会新课程标准。加强教师师德学习,注重教师的言传身教,更新教学观念,对新教材《品德与生活》进行备课指导,交流经验,提高教师队伍素质。

2、认真参加市级《品德与社会》五年级新教材培训,加强理论学习。做好六年级老教材,新理念的贯彻落实,通过教学调研,开展教育思想大讨论、交流活动,全面提高教学效率。

3、深入开展“明理、导行”,提高教育信度、效度为主题的教学改革研究。探索并构建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学习”的教学模式,培养学生主动学习的意识,培养学生对品德与生活、品德与社会课的良好情感,提高认识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4、抓好教学课前调查,切实从学生实际出发,解决学生实际问题。在教育学生时,与心理辅导相结合,促进学生身心全面发展。

5、鼓励学生积极参加正当有益的活动,关心国家大事,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健康情趣。

四、活动安排

3月:

1.制定教研工作计划

2.组织教师学习新课程标准;

四月:

1.组织教师参加区教学研讨活动和教材培训。

2.相关论文、理论的学习。

3.组织检查备课

五月:

1.组织教师参加区教学研讨活动

2.组织教师参与“五年级教学案例”选拔

六月:

1.进行教学交流活动。

2.教研工作总结

3.整理上交有关材料

国小品德工作计划 篇6

 一,学情分析:

本班本学期共有学生64人,其中男生:31人,女生33人.学生思维活跃,集体观念强,活动积极性非常高,有爱心,敢于表现自我,个性好强,但不善于听取他人的意见,不善于反省自己,爱模仿电视明星,常在不经意的情况下出现错误.

二,指导思想:

贯彻国家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指导纲要的思想及具体目标,全面完整地体现《品德与社会》课程标准的要求.体现综合课程的特点.依据儿童特定发展阶段的认识方式及特征,采用与相适应的,儿童喜闻乐见的形式,为学生主动参与多种学习活动创设具体途径,使他们从中获得知识,形成能力,掌握学习策略.《品德与社会》教科书采用的是"主题构建"方式.采取的是讲故事的形式,通过讲故事完成《课程标准》中的教学内容要求.

 三,教材的主要特征:

1.围绕儿童生活,符合儿童情趣. 2.注重已有经验,贴近现实生活 .3.强调体验参与,引导学习活动 4.体现综合主题,规格合理适度. 5.单元组织教材,突出学生主体

 四,教学目标:

引导学生体会生命中的"爱"——家人的爱,社会的爱,认识人类社会对生命的尊重,体会自己生命的可贵,学会积极的心态发现生活中的美好.

引导学生在体验,观察中体会规则的重要性,知道各种规则既制约着我们的行动,又保障了我们的权益.

了解国家所蒙受的耻辱,激发青少年的`忧患意识,激励他们珍惜今天的美好生活,为实现振兴中华的伟大目标而不懈努力.

通过生动的事例,帮助学生懂得科学技术是"双刃剑",树立科学的道德观,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

让学生体会世界经济的发展与联系极其给人们生活带来的影响,意识到开放的世界充满机遇和挑战.

五,教学措施:

必须注重与学生和社会的联系

1.教材的编写不可能是针对所有学校学生,以所有学生的社会生活为基础的.

《品德与社会》课程标准中强调"必须以儿童的社会生活为基础",强调让儿童"从自己的世界出发,用自己的眼睛观察社会,用自己的心灵感受社会,用自己的方式研究社会".这就意味着教材的使用必须与学生和社会联系起来.所以教材仅仅是教学的"范例".

2.教材的呈现方式,也不像思想品德课本那样提供了教学的大致过程.《品德与社会》课程的社会性和地域性,要求《品德与社会》教材的必须开放.开放性的课本内容势必需要教师和学生共同补充,使教学加强与学生和社会的联系.

必须注重学生的实践

实践是孩子最好的老师.德育,最重要的是研究人的德行的形成规律.人的德行必须在自然的活动中形成,这是德行形成的第一个规律.抽象的道德戒律光靠说教是不能深入人的心灵的,是不能为人所掌握的.

(三)注重学生的自我反省,让导行落到实处.

 六,学生学习习惯的培养

1,掌握正确的读写姿势,坚持用钢笔写字并养成习惯.

2,培养浓厚的朗读兴趣,养成良好的朗读,背诵的习惯.

3,能有选择的阅读课外书籍,培养课外阅读的兴趣,养成读书做笔记和随时使用工具书的习惯.

4,培养专心听别人讲话的习惯;能够当众说话,声音响亮,态度大方,语句简洁完整.

5,培养课前预习课文,上课认真听讲,积极思考,做好笔记的习惯.

6,培养课后按时完成作业,书写整洁的习惯.

7,培养留心观察生活的习惯.

 七,潜能生辅导:

1,对毛俊杰等喜欢打闹的学生,引导其明白生命的可贵,珍爱生命.

2,引导计智慧等不爱科学的女生,树立科学的道德观.

3,用"校园里的红绿灯"教育常犯纪律的张浩然等,使其明白"规则"的重要性.

 八,教学业务研修:

积极参加教研活动,认真听课与评课;投身课题研究,不断提高业务水平;辅导学生积极参加学科竞赛活动.

 九,教学活动安排:

第一单元:爱美丽的生命 3课 10~14课时

第二单元:规矩与方圆 3课 7~9课时

第三单元:不能忘记的历史 4课 8~12课时

第四单元:科技创造新生活 4课 7~9课时

第五单元:商品带你看世界 4课 9~12课时

总计: 41-- 56课时

国小品德工作计划 篇7

一、指导思想

以“立足基础、注重过程、关注差异、提升品质”为工作目标,以落实教学管理常规和优化课堂教学为抓手,深度推进“轻负高质”课堂教学研究,优化研修策划和研修策略,促进我市国小教育均衡发展和师资队伍建设,全面提高教育质量。

二、工作目标

1.通过专题培训和课堂活动设计、课例研讨、宁波市教坛新秀备战理论测试等活动,促使学校领导、教师重视德育课程的落实,重视品德学科的教学;促使学科教师业务素质与教学研究水平逐步提升。

2.依托名优教师后备班、名师带徒、学科中心组等多个研修团队,深入开展“研修活动策划与改进”系列活动,加强以“课堂学习方式优化的的实践研究”为主题的研修策划,优化研修过程,整合研修活动,充分发挥市级项目研修示范效应,提高区域研修和校本研修质量。

3. 加强学科研修团队打造,充分发挥名优骨干教师辐射引领作用,认真完成名优教师后备班专业发展考核与展示工作。

4.开展学科小课题研修中期指导检查活动,完成年度学科论文暨小课题研究成果评选活动,积极提炼小课题研修成果。

三、主要工作与措施

1.扎实开展小课题式系列研修活动。

主题研修以二个区域教研组为单位,加强研修策划,整合优化研修活动。在市名优后备教师引领下,以各组的研究团队为主体,以课堂教学为平台,侧重围绕“新课标解读”、“学习方式的优化”二个方面开展教学研究活动。要求各组的研究团队围绕市级主题,结合本组所确立子课题,在前期研究的`基础上,选择相关课例进行实践研讨,扎实开展研修活动并形成第二阶段成果。市学科核心研究团队要加强对各组的过程指导,确保各组有效开展小课题式系列研修活动。

重点做好:

(1)开展市级优秀小课题中期指导活动,组织开展年度学科论文暨优秀小课题成果评选活动,提炼小课题成果。

(2)完善各组的网络研修平台。研修的相关材料要及时放入相应的栏目。

(3)认真开展网络研修活动,提高研修实效。充分发挥网络研修平台作用,定期开展教学问题探讨等。

(4)注重研修成果的提炼与积累,有资料积累意识。

2.认真开展各项培训活动。

(1)项目培训。市学科组结合市级和区域教研组两级主题研修活动将对全体申报品德学科培训的教师进行每学期2天的项目培训,要求各组研究团队老师利用各校校本研修时机,精心设计一堂课例方案,在本校进行实践,在此基础上,各组采用同课异构的方式推出一节课,参与市级层面的主题研讨。

同时,要求各区域组有计划开展相关活动,认真计划并加以落实,培训学员在规定时间里要认真参与活动、认真完成相关作业。

(2)名师带徒和名优教师后备班培训。根据“三教合一”工作理念,名师带徒和名优教师后备班培训应有机地整合在项目培训、小课题研究、区域教研组的主题研修之中。充分发挥名优教师后备班学员、名师、学科骨干在各类研修中引领作用,形成一定深度的观点报告和课例文章,为区域项目培训提供学术支持与保障。

3.加强课堂教学常规的落实。

(1)组织教师进一步认真学习、理解省市《学科教学常规的建议》。强化规范意识,提高教师落实教学常规的自觉性,努力在平时的教学中逐步得到落实。各校要加强教学五认真的落实与反馈,积极组织参与市级第二轮学科备课评估活动,巩固备课管理成果。

(2)引领群体教师用好助教方案,减轻负担,提高课堂实效。(骨干教师及中心组成员建议实施助教方案与个性设计相结合的备课规范;平时加强新课标的学习、教材解读、教学设计和教后反思等)

(3)带领教师加强学生学法的课堂教学研究。在各类研修中以优化练习设计、优化活动设计为抓手,深入开展学生学情分析、学习方法研究,相关学科积极推行“课堂书面作业不少于8分钟”活动,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发现、培植 “轻负高质”新典型、新做法,打造和提炼学科“以学定教、以教导学”特色。

 四、分月主要工作

时间活动内容参加对象地点

9月份1.区域组长、各教研组拟定计划与研修方案(9月20日前完成)区域组长、后备班学员、带徒学员和骨干团队成员进修学校

2.学科优秀小课题中期指导名师、骨干团队成员进修学校

3.第一区域教研组主题研修活动

第一区域协作组成员、名师、学科骨干待定

10月1.第二区域组主题研修活动暨跨校带徒课堂教学研究活动

上课教师:毛琴琴 汪梁峰 王明儿

点评:邬敏敏 谢旭霞(10月11日)第二区域协作组成员、名师、全体带徒学员尚田中心国小

2.名师教学艺术研讨会部分教师 海曙中心国小

3. 名优教师后备班学习培训后备班成员待定

3.宁波市课堂教学展示活动

(观摩课、评课、讲座)10.31至11.1部分教师 鄞州镇海北仑

11月1、宁波市教坛新秀备战——理论测试相关教师进修学校

2.市级学科主题研修暨项目培训活动

时间:11月20日

上课教师:张丽超、陈春玉、卓碧伟

点评:邬亚君 邬静娜

讲座教师:宁波名师 屠亚萍参加本学科项目培训的全体学员居敬国小

12月学科论文评比和优秀小课题成果评选相关教师待定

1月研修工作总结教研组长待定

国小品德工作计划 篇8

一、教材分析

《品德与生活》一年级(下册)教材根据《课程标准》提出的课程理念,课程特征,课程目标,内容标准及有关规定编写,力求体现思想性原则,科学性原则,现实性原则,综合性原则和活动性原则。为了增强儿童品德教育的针对性,实效性,本册教材以儿童的生活为基础,以培养品德良好,乐于探究,热爱生活的儿童为目标,以三条轴线和四个方面组成课程的基本框架。本册教材编排着四个单元:我爱我家;我的生活好习惯;爱心行动;火热的夏天。分16课主题活动。这四个主题活动以家庭生活为核心,以情感为线索,逐层展开,逐步深入,引导儿童了解家庭,感受亲情,学习沟通,学会负责。让学生在活动中感受爱,体验爱,表达爱,从而升华对家庭的情感。

本册教材具有如下特点:

1、生活性

教材编排遵循儿童生活的逻辑,以儿童的现实生活为课程内容的主要源泉,以密切联系。儿童生活的主题活动或游戏为载体,以正确的价值观引导儿童在生活中发展,在发展中生活。如:“我爱我家“单元中共编排了4个主题活动,安排7课时教学。4个主题活动以家庭生活为核心,以情感为线索,逐层展开,逐步深入,引导儿童了解家庭,感受亲情,学习沟通,学会负责。

2、开放性

教材面向儿童的整个生活世界,重视地方,学校,教师与儿童的创造性。教材内容从自身扩展到所有对儿童有意义,有兴趣的题材;时间可以在与学校其他活动或学科的配合和联结中弹性地延展;空间可从教室扩展到家庭,社区及其儿童的其他生活空间。如:《爱心行动》单元充分体现了儿童个体与其周围的自然,社会的内在整合。其中的4个主题活动,从不同层面,引导儿童去观察,探究,体验爱的真谛;通过开放时空的方式帮助儿童学会爱,乐于爱,不仅爱人,还要去爱人类赖以生存的大自然中的花草树木。在爱心的培养中,快乐地成长。

3、活动性

教材的呈现形态主要是儿童直接参与的主题活动,游戏和其他实践活动。教学目标主要通过教师指导下的各种教学活动来实现。活动是教和学共同的中介。如:《我的生活好习惯》单元中的《喝水的学问》和《在餐桌上》并非单纯讲授吃,喝的学问,是引导儿童通过实际参与活动,感悟其中的科学道理,体验文明用餐的乐趣,用自己的聪明才智探究或解决问题,行虽微,而旨趣远;出虽浅,而寓意更深。当然具备活动特点的主题活动还有:《过家家》,《喝水的学问》,《他们需要关爱》等等。

二、教学目标

1、在介绍家庭成员,回忆甜蜜往事的活动中,引导学生体验家庭生活的欢乐与幸福,激发学生爱生敬长,热爱家庭生活的积极情感和态度。

2、通过开展生活小故事的讲述活动,引导学生学会关心,初步养成文明礼貌的行为,逐步培养良好的家庭生活习惯。

3、自己的事情自己做,不会做的学着做,不依赖父母,并掌握正确的保健常识,逐步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

4、使学生懂得自己是家庭的一员,热爱劳动也是爱父母的表现,学会一些劳动的知识和技能,初步培养自己独立生活的能力。

5、引导儿童去观察,探究,体验爱的真谛,帮助儿童学会爱,乐于爱,不仅爱人,还要去爱人类赖以生存的大自然中的花草树木。在爱心的培养中,快乐地成长。

6、通过日常生活经验的积累,了解夏天常见的自然现象和生活中的自然常识,生活常识,了解昆虫的一些基本知识。指导学生在日常生活中随时地和有组织,有针对性地观察,在观察活动中增强实验能力和应用能力。

7、通过暑假生活中安全,健康,欢乐,有意义活动内容的安排和选择,丰富学生的日常生活知识,增强分辨是非好坏的能力和自我管理自我调控的能力,知道自我保护的方法,掌握初步的适应社会的常识的`技能。

三、本册内容的重、难点

学文明理,培养学生正确做人的意识及能力。培养学生关心、爱护同学的品质。

2。形成正确的行为习惯。

四、学情学生状况

本班共有学生43人。大部分学生活泼好动,尊敬师长,团结同学,对人有礼貌,热爱关心班级集体,学习勤奋。出于大多数同学都是独生子女,而且还有部分学生是由爷爷奶奶带的,因此个别学生或多或少地有一些不良习气。部分同学对他人的尊敬,对集体荣誉的珍惜趋于表面化,为了做给别人看而做,行动上缺乏自主性,在处理人际关系中意识狭隘。在新学期中应注意理论联系实际,让学生思想不断提高,自觉行动,形成良好的习惯。

五、教学措施、方法

1、全面把握课程目标,通过教学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掌握必备的知识,及早适应学校生活。

2、善于调动和利用学生已有的经验,结合学生现实生活中实际存在的问题,共同探究,引导学生去进行角色转换。当前学校的大多数学生是独生子女,家长包办过多,角色意识和责任意识相对较弱,他们不知道自己在家庭,学校,社会中所承担的角色,更不知道自己由于角色不同所应当承担的责任。

而角色意识和责任意识是一个人社会性发展的基础,需要在国小阶段的教育中奠定初步基础。通过角色转换,让学生多进行一些生活体验,并引导学生对生活进行观察,人们在生活中是怎样在根据不同的场合很好地进行着角色转换,履行自己的职责。教师要注意运用学生的生活经验来提高学生的认识。

3、重视创设学习情境,灵活选用教学组织形式为学生的自主学习和生动活泼的发展提供充分的空间,以人为本,引导学生自主学习。

4、重视发展性教学评价方法的运用。发展性教学评价关注人的发展过程,课程标准将学生的发展,教师的发展与课程的发展融为一体。强调评价过程化,重视儿童在活动中的态度,情感,行为表现,重视儿童活动中付出的努力的程度,以及过程中的探索,思考,创意等;强调评价多样化,如:主体多样化,角度多样化,尺度多样化;强调质性评价,强调日常观察过程,强化专题性探究过程,建立成长记录袋,实施阶段性评价。

5、开发教学资源,从教科书扩展到学生的整个生活空间,把教学内容与本地区实际有机结合起来,同时关注社会新的发展和变化,增进课程内容的现实性和亲近感。

6、拓展教学空间,不局限于学校和课堂,创设条件尽可能向社会延伸。让学生积极参与社会实践,体验社会生活,在理解和感悟中受到教育,得到全面和谐的发展。

六、后进生转化措施

因材施教,根据学生平常的行为进行适时教育。的采取谈心式教育,以引导为主。

七、优秀生辅导措施

通过表扬鼓励使得优秀生更能进行自我监督。

国小品德工作计划 篇9

一、指导思想:

本学期,我校品德与社会教研组将继续落实《上海市学生民族精神教育指导纲要》和《上海市中国小生命教育纲要》,把民族教育与生命教育和学科整合起来,进一步推进“课堂教学改进计划”的实施,深化课程改革,加强课程管理,切实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二、具体工作:

1、继续采用集慧式备课形式,年级组内每位教师集中精力备教材中的几篇课文,集聚智慧的火花,这也是基于任课教师多为兼课老师的缘故。学期末各年级组交一份教案。

2、积极组织教师外出听课,参加区教研室的各项教学活动,并认真作好记录,回来后及时与同备课组的老师进行交流反馈,利用教研组活动的时间进行深入交流讨论,共同探讨成败得失,以便及时总结积累教学经验。

3、紧扣“课堂教学改进计划”开展教研活动。这学期要从单单是“上课”环节的改进,追溯到“备课”“辅导”“评价”等基于教学环节的.改进。让课堂改进计划不再流于形式,让改进计划的制定和实施在原有基础上有所提高,实现从观念到行动的转变。每位任课老师要结合本学科课题撰写一篇教学案例。

4、组织教师集体学习教育教学的相关理论,及时总结交流教学过程中研究、改革的新鲜经验,学习市、区颁发的教学方面的有关规定,严格遵循教学规律及本学科的教学基本原则,努力实践素质教育,以学生发展为本,树立科学的教育观和质量观。

5、组织教师写好课后反思,反思课堂教学得失,让教师用研究者的眼光,对自己的教育实践和身边发生的教育现象进行审视、反思、分析、探索,并取得进步。

6、组织每位教师上网进行看课评课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