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范文城>校园范本>语文>

《扇形统计图》教学实录

语文 阅读(1.39W)

一、借助条形统计图,初次感知扇形统计图

《扇形统计图》教学实录

师:期末到了,六(1)班要评选出一名三好学生,一人只能投一票,结果如下,出示条形统计图。四位同学的得票数分别是16、8、4、4.

设计意图:选择这样的数据,是为了降低计算的难度,让学生能更直观地从图形上去比较,即使没有数据,也可以做出正确的选择。)

师:你读懂了什么?

生1:李明获得了16票…

生2:李明获得票数最多。

师:结果谁评上了?

师:生活中,我们经常用到统计的知识,来帮助我们解决问题。今天,我们要学习一种新的统计图——扇形统计图。

师:如果把上面的条形统计图,画成扇形统计图,会是什么样子呢?

这里有3幅扇形统计图,哪幅才是呢?(扇形统计图没有数据。)

学生独立思考,再同桌交流,然后全班较对,解释理由。

(设计意图:新版教材,淡化画统计图的目标,加强读懂统计图的能力(听课刚学的)。因此,我就直接给出扇形统计图,让学生选择;而并非让学生自己动手去画。课堂来里,学生都能做出正确的选择。)

师:同学们根据自己的经验,选择正确,非常厉害。老师还是有点奇怪,这扇形统计图上都没有数据,你们怎么判断啊?

生:看图形。

师:扇形的大小代表数量的'多少。这和条形统计图是一样的,条形的高低,代表数量的多少。这四个扇形代表的数量我们都已经清楚,那整个圆代表什么?

生1:总票数。

生2:总票数。

生3:总票数。(这个问题适合直接开火车,速度快,效率高。)

二、扇形统计图与条形统计图做比较中,理解它的特点。

1、师:扇形统计图上当然也要标数据,标什么呢?课件出示四个数量的百分比。

师:猜测下,这四个百分比是怎么算出来的?比如,这50%是哪两个量比较的结果呢?

生:16票占总数的50%。

生2:都是和总数做比较。

(生2是一位中等生,回答得这么好,我却没有表扬,真是后悔啊。)

2、师:是的,都是和总量比较的结果,可以这样列式计算。

总票数:16+8+4+4=32(票)

王红:16÷32=50 %

李明:8÷32=25%

张军:4÷32=12.5%

李丽: 4÷32=12.5%

齐说每道算式的意义。

师:这些算式,有什么共同的地方?

生:都是÷32。

师:都是和问题比较,问题是单位1,所以都要÷32。

(第2个环节,是为中下学生服务的,帮助他们读懂每个百分数的意义。后面的学习中,学生都能理解百分数都是部分量与总量比的结果。如果去掉这个环节,他们还会理解吗?如果有平行班就可以试教,可我只有一个班级可教。只能留待以后去验证。)

3、填空:

1、王红得到的票数是( )张,占全班的( )%。

2、张军得到的票数是( )张,占全班的( )%.

师:“16张”看哪幅图得到的?

生:条形统计图。

师:50%呢?

生:条形统计图。

师:那4张与12.5%呢?

师:你们都这样吗?奇怪了!

生:条形统计图是数量,扇形统计图是百分数。

师:厉害,你发现了它们各自的特点。(课件出示特点,齐读。)

(利用填空题,让学生感知两者的特点,也是听课刚学过来的。)

三、读懂扇形统计图,解决问题。

师:五(1)班也在要从四位同学中,选出一位三好学生。巧了,结果用扇形统计图来表示,竟然一样。那能不能得出这样的结论呢:

六(1)班的李红得票数与五(1)班的小明一样多。这话对吗?

用手势表示,有3位同学认为对。在讨论中,学生很快明白,具体数量与总量有关系。

师:如果告诉你五(1)班是48人,能计算出各部分的数量吗?

学生独立完成,全班反馈。

师:如果把这四个部分量加起来,会是多少?

师:回头看看刚刚解决的两个问题,你有什么收获?

生:百分数一样,具体数量不一定相等,和总量有关。

师:更巧的是,四(1)班的结果也一样。你猜,我会提什么问题?

生:四(1)班的50%和五(1)六(1)的票数,是不是一样多?

师:你们现在认为呢?你们都知道了,我就不问了。我的问题是:如果告诉你其中紫色部分是5人,你能得出其它的信息吗?

学生一般能得出四个新信息,三个部分量与总量。

(三个一样的扇形统计图,总量不一样,在一次次的比较中,让学生明白,不仅要关注百分比,还要关注总量。)

四、回顾与质疑

我们是怎么学的?课件从头回顾,梳理过程。

你有什么收获?

你还有什么疑问?(没有一个人有疑问。)

(扇形这个内容比较特别,相当而已内容简单,所以我先梳理,为下面的练习做铺垫。不过,先梳理,再做练习,这样倒过不的设计,好像不正常,不正确。)

五、练习

师:让我们来试试吧。

完成书本练习:做一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