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范文城>校园范本>语文>

美术评课稿通用15篇

语文 阅读(1.16W)

作为一位不辞辛劳的人民教师,时常需要编写评课稿,评课有利于帮助和指导教师不断总结教学经验,形成教学风格,提高教育教学水平。那么应当如何写评课稿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美术评课稿,欢迎大家分享。

美术评课稿通用15篇

美术评课稿1

这是由海滨一小的 王老师执教的《风儿吹过》一课,从整体上看,教学思路清晰,目标明确,环环相扣。教学中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注重培养学生各种能力,课堂开放而富有活力。

本节课的亮点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根据四年级学生的学习要求和美术学科特点,王老师自己进行精心设计的,通过听风——模仿风——感受风——画风,层层诱导深入,充分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兴趣,营造了一个开放的良好学习环境和氛围。学生在这样一个轻松、活泼、和谐、互动、探究、创新、开放的情境活动中,学生乐于尝试,学习到了美术的知识和技能,并获得了丰富多彩的体验,品尝到了美术活动的乐趣,身心得到舒展,情感得到释放。

(二)王老师的教学态度非常严谨认真。一是课前准备充分。教具齐全、课件精美、教案熟练;二是课堂表现沉着思路清晰,没有出现明显的教学遗漏等现象。三是目标明确、重难点把握得当,课堂结构合理,课堂练习先易后难,循序渐进,层层深入,没有出现知识性错误等,这些说明执教者课前、课外下了不少的功夫。

不足之处:

1、教师上课语气过于平淡,要富有激情,不要吝啬激励学生。

2、教师拿出迷你电风扇让学生感受风的时候,学生感觉到凉快,这时教师总结了不同季节吹过来的风有不同的感觉,这时教师是否提出问题让学生说一说冷暖用什么颜色表达好。让学生从不同的色调中尝试出不同的表现风的方法。

美术评课稿2

几张普通的彩纸,看似简单,在经过折、卷、撕、再组合之后,不经意间就会出现神奇。接着,各种各样有趣的脸跃然在眼前,这是一年级小朋友呈现给我的感受。

这是一堂一年级手工制作课《有趣的脸》,在梁晶老师的课堂中孩子们感受到了美术课无拘无束的自在和快乐,深刻体会到各类纸张的无穷魅力。

美术课程被公认为是对创造力的培养最具有成效的课程之一,而想象力则是艺术创造的源泉,也是科学发明的源泉,所以在新课程中就要求对学生进行创造力与想象力的培养。

同时新课程中也要求在美术活动中要关注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主动参与。

梁老师的这堂《有趣的脸》就是在趣味无穷的情景体验和浓厚的情境氛围中进行的,学生在教师逐步引导和点播中既张扬了个性,又轻松愉快地消化了本课的知识。

通过灵活多变的教具、形式各异的卷折方法让学生产生激情与兴趣,主动参与,释放激情,在这一过程中,能够激发学生学习美术的兴趣,从而促进学生的个性形成。

并通过这种学习活动,给予学生发挥个性的自由,表现独特个性的空间,同时也在这一活动中让学生初步感知、了解人脸的基本特征,发展学生的想象力与创造力。

美术评课稿3

《今日菜单》一课是尹老师执教的国小美术第2册第14课。教学为综合学习活动。从学生主体出发,拓展想象空间,运用,进行创造,让学生在做做玩玩的过程中去感受、去表达、去参与,既获取了知识,发展了能力,又获得了成功的喜悦。

在课堂上我最大的感受是:

1、注重对学生审美能力的培养。在教学中,遵循审美的规律,多给学生感悟艺术作品的机会,引导学生展开想象,通过比较、讨论等方法,引导体验、思考、判断,努力提高他们的审美能力。

2、改变过去以技法训练为中心的教学体验,更加重视激发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通过思考、讨论、对话等活动,引导学生在美术创作活动中,创造性地用美术语言发表自己独特的见解。这样,课堂上也能得到阵阵掌声和笑声。制作、评说时由于没有局限,可以说作品的优缺点,也可以根据作品的形式来讲自己的感受和心情,同学之间也有互相辨认等激励的场面。显然学生学得轻松又所得。

3、通过各种制作方法,培养了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从制作过程中培养学生的艺术表现力。充分发挥了小朋友们的想象力和主观能动性。让学生学会学习,把课堂还给学生,一切让学生来进行自主地探究学习。教师利用课件播放本地风景“小七孔”并设计一个太阳餐馆展示很多菜肴,极大的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兴趣使课堂更贴近生活,不仅让学生了解了自己的家乡,更使学生自然而然的进入情景之中,教学设计都以学生为主,努力让他们在自己的探究中找到学习的答案,并锻炼其各方面的能力,让学生积极思索,寻找方法,学得主动,学得快乐。

美术评课稿4

本学期有幸去观摩了这次的美术优质课评比,南老师的《电影的始祖——皮影》让我印象非常深刻。我觉得南老师在教材处理上非常巧妙,难易适中,让学生学有所获。

以一句“一张牛皮居然喜笑怒骂,半边人脸显出险恶忠奸”来分析了解皮影艺术,非常的巧妙。最先找出皮影艺术都是平面侧身的,抓住皮影的本质特征。再通过对比发现皮影艺术需要透明的、胶质的皮质的材料做皮影,才会有色彩,不会只有黑影。用红、黄、白、黑表现皮影人物的贤恶忠奸。再出示《三打祝家庄》中的四个人物,让学生去辨认哪个是好人?哪个是坏人?如何区分?主要有哪些区别?师简单示范画一个好人的皮影人物造型,为学生后面的练习做准备。让学生为《晏子使楚》设计人物形象,然后上台表演。剧本事先老师准备好。

总之这节课,让我觉得每个点都设计得很到位,将难的内容,南老师总是能通过各种方法将这些内容转化简单的方式,让学生通俗易懂。在剧情表演这个环节,非常值得我学习,我们经常会让学生上台表演,可是都是学生自己临时简单编的,往往都是没有内容可表演,很空洞。而南老师课前先给学生提供剧本,然后根据剧本表演,这样才会入戏呢。让孩子直接上台表演,确实很难的,再好的演员都需要剧本呀,这点特别值得我学习。

南老师在皮影的制作方法上,没有让学生深入了解,而是简单带过,我不知道这样处理是否恰当?

美术评课稿5

这堂由胜利国小李莉老师执教的《动物面具》一课是人美版教材第五册中的第九课,本课属于造型表现的学习领域,内容和形式贴近儿童生活,符合学生心理。

首先,李老师从备课,教具准备来看,都进行了精心的安排和设计,从课堂教学来看,通过灵活多样的教学活动和组织形式,来指导学生积极参与活动,教师能很好地把握教材的要求,始终以引导学生善于观察的习惯,感受利用各种材料来制作所带来的形式美感,学习制作方法,培养能力为目标,做到教学目标明确。

李老师整堂课的结构分如下几块来完成:

一、创设情境,说一说:

通过为动物王国选举国王这一情境导入,让学生来说一说选谁做国王,并讲出理由。

二、观看图片,谈一谈:

教师通过多媒体展示各类动物形象的面具,丰富学生视觉,让学生谈一谈面具的起源、历史和作用。

三、欣赏范作,学一学:

通过展示示范作品,让学生分析制作的材料和方法,主动探究出要掌握的知识和技能。

四、思考方法,做一做:

以小组的形式先思考后制作,同学间互相帮助。

五、展示作品,评一评:

让学生带上已做好的动物面具来发表动物演讲,参加竞选,学生和教师对动物形象加以讲评。

在课堂上,李老师以他特有的教学风格为学生营造了一个民主、平等的课堂氛围,让人感到亲切、自然,应该说,这是一堂重主体、重合作、重过程、重生活、重创新的在新课程背景下洋溢着现代教育气息的美术课,让人感受耳目一新。

本节课的亮点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营造开放自由的课堂氛围

美术教学是一个预设和开放并存的系统,很多时候我们的教学都属于“封闭教学”,按部就班,缺少开拓精神,随着新课标的落实,由“封闭教学”走向“开放教学”已是一淘范文网中非常强调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主体地位,我们教育的对象是有思想、意识、情感、欲望、需求的活生生的人,教育与教育研究的基本出发点和最终归宿都应该是人,我们不仅要将学生视为教育的主体,更应切实地将他们看作教育过程的平等参与者、合作者。教,关键在于“授之以渔”,教师给予学生的不应是“鱼”,而应该是捉鱼的方法。丁老师在指导学生制作方法时采用让学生欣赏范图,并让学生自己分析思考,获得制作方法,了解所需的材料。丁老师已经改变了原有灌输现成知识的教学方法,他让学生拿着自己的“杯子”,用自己的方法不断找到适合他的“水”,即学会学习,形成一种“可持续发展”的学力。

由于美术课有着不同的活动形式和评价标准,每个老师对美术教育的认识是不同的,也就是说,各有不同的评价标准,因此,我在赏评这堂课时,认为本节课的教学还有一些缺憾:

第一、作为一门动手性极强的学科,美术课的示范教学是指导学生理解制作方法,掌握技能的重要环节,示范教学贵在“活”字,活而得法,往往事半功倍。丁老师在此环节上有些疏忽,我认为可以在学生制作前,老师也展示一个自己制作的动物面具,教师的作品往往给学生的视觉冲击是最大的,影响也是最深的,在动物演讲这一环节中,教师也可以代表自己制作的动物进行演讲,与学生一起互动。

第二、本课的开始与结束没有做到首尾呼应。导入时教师创设的情境是“为动物王国选举国王”,在评价时,,并未明确地选出哪个动物是国王,也就是说动物王国产生的问题并没有得到解决,我建议教师可利用1~2分钟时间来投票选举最终产生的动物国王,这样课就更加丰满、完善了。

教师如果在课堂教学中正确地把握这两点,就一定会更加深切地体验到课改带给美术教育的无限生机。

美术评课稿6

经过三天的听课,获益匪浅。感觉这一次的优质课评选的教师的授课无论从课程内容、课程设置、课件制作、课堂互动、语言表达等方面,都达到了百花齐放的状态。以前的这类评比活动也参加过,但多数情况都是就是那么几个教师让人感到特别优秀,其他的都相对比较平常。而这次正好相反。

三天的观摩时间很短,听完整个课程,仍觉意犹未尽。下面就观摩的过程谈一下自己的感受:

1、本次评比讲授的课程全部为山东美术出版社的美术鉴赏及其他选修教材内容。我校现在使用的是人民美术出版社的教材,二者有一定的差别,编写的角度不是一样的。这给听课带来了一定的新鲜感受。一定程度上窥探了鲁美版的教材全貌。

2、参加评比的教师在课程设置、内容安排上都比较有创意,课件制作较为精美,音乐课件的大量使用使美术教学的课堂效果更加良好。

下面就几个案例谈一下听评课感受:

案例一:xxxx年5月19日胶州实验中学倪丽娟利津二中

课程《中国民间美术》

课:常规导入,使用电脑课件。用喜庆的音乐突出年节的热闹,烘托节日气氛,学生联想音乐所能代表的现实环境。通过音乐导入红红火火的民间美术作品。学生阅读教材,找到什么是民间美术并回答。

评:音乐和美术合称为艺术,可见二者是不可分割的。用喜庆音乐的形式导入民间美术,恰到好处。喜庆的音乐容易使人联想到春节这一中国的传统节日,而这一传统节日又是由很多民俗活动构成的,民俗活动恰好是民间美术样式的载体。如:春联、门神、挂笺、窗花、年画等等。学生通过音乐很容易想到这些美术样式。整体导入富于联想、贴近生活。

课:了解了民间美术的界定,同学们试着发现一下我们自己身边都有哪些民间美术样式。学生回答(积极踊跃)

评:理论联系实际是我们授课的最根本任务,不能空讲,要结合生活才能使知识在学生心里融会贯通。让学生自己去发现身边的美术样式,也是对于美术的定义的一个巩固。

课:观看视频图像,展示各种样式的美术作品。然后观察同学们手中的民间美术作品,主要是观察色彩和造型两个方面,讨论分析民间美术作品的寓意性和象征性。

评:课前教师发给同学们已经准备好的民间美术物件教具风筝、布老虎、年画、泥玩具等。然后利用多媒体表现作品。学生不但能从多媒体中观看到民间美术作品,更能从手中拿到的作品中亲身体验到民间美术作品的意义特征。这种体验式的教学方法使学生的学习效果不只停留在表象上,更能深入内心。

课:学生回答上面的问题(共有4名同学回答了手中的作品)。学生分析的不错(感觉学生整体素质比较不错,这也是倪老师本节课成功的一个关键因素)。教师引导着逐步深入分析。

评:分析的过程更要注重启发式的引导方法,少一点直接性的引导。(如布老虎的象征性意义分析,引导学生分析可以试着让学生从整体观察色彩,再从老虎本身代表的含义上入手,比引导学生说“布老虎身上的大红和黄色是不是很鲜艳”要好一点。

课:播放教师亲身参与的年画视频让学生观看,然后运用图片手段展示民间美术作品代表性的美术作品并作简要分析,总结民间美术的艺术特征。

评:立意新颖,教师亲身体验的视频使学生更容易接受,增加了观看的趣味性。适时的总结起到了趁热打铁的作用。

课:教师出示现场的一些较大的民间美术作品,学生观看并讨论分析。扩展练习:1、山东省有哪些民间美术样式?2、北京奥运会吉祥物的福娃有什么样的象征意义?(学生回答较为不错)

评:课堂练习必不可少,主要起到知识巩固、总结的作用。练习的关键是选题内容。这两道题选题合理,贴近生活。山东省的民间美术样式几乎囊括了所有的民间美术样式。如:高密剪纸、胶州面塑、枣庄泥人、莱西葫芦雕刻、杨家阜年画、潍坊风筝等等。奥运福娃选题更趋时代性,让学生体会民间美术的样式是深入到生活的各个角落的。

课程总评:倪丽娟老师的课程设计整体比较好,没有出现前后时间段不协调的现象,是一节十分生动的互动型的课程。开始用喜庆音乐导入课程,让学生以一个比较热情的节奏不如课堂教学,这时也个十分成功的环节。学生互动的较为成功,回答问题积极踊跃,活跃的课堂气氛使整节课轻松愉快,也为老师更好地发挥创造了条件。学生中个别同学对民间美术的熟知也使得课堂气氛达到了高潮。教师采用多媒体、挂件和实体物品综合的授课方式不但

是学生能够看得到,更能摸得着,起到了很好的教学效果。课堂中两名同学精彩的回答,倪老师即兴送学生的民间美术作品使师生互动气氛达到了高潮。贴近生活的问题设计也是本节课设计的一个亮点,让学生回答山东地区有关的美术作品,可以让学生更加热爱家乡。福娃问题更是贴近时代特征,更是容易和学生产生共鸣。

倪老师的这节课使整个评比课中的开头课,,之前没有可以参考的,但听完她后面的课之后,我们几个人研究了一下,觉得他的课还是比较成功的。

评比继续进行中,好的课程频频出现。张焕玉老师的可从另一个角度让我们耳目一新。

张焕玉济南市济钢高级中学《中国古代青铜艺术》

张老师的课虽然是让人感到沉重的青铜器,但整个课程的气氛却是十分轻松的。平淡无奇的内容在张老师的课堂中经过创造呈现出另外一种形式。他把课本知识经过揉和、整理、拓展分成三大部分,并且以一个导游的身份来介绍讲解历史、评说历史,即“识厅”、“赏厅”、“评厅”。三个“厅”是由浅入深、由表及里的进行的。采用导游的形式,比较新颖别致,容易引起学生学习的兴趣。课件制作较为新颖,切换时清脆的金属声音,从另一个侧面加深了同学们对青铜器的印象。

课:进入“识厅”首先提出问题“什么是青铜器”,图片示例分别列出青铜器的不同的种类样式,并分析各种不同形式的青铜器的主要功用。及各种不同种类青铜器具上的纹样:夔龙纹、饕餮纹、窃曲纹等。根据所认识的不同的樽、爵、鼎、簋等,给出一个图片示例,进入“考考你”环节。学生根据刚才所学的内容,分析展示的图片。

评:生动的语言描述,合理的教学环节设计,构成了本课成功的开始。基础性知识铺垫的“识厅”让学生了解到青铜器的真实面貌。而在其后巩固性的练习使同学们加深了对青铜器的认识。

课:导游继续前行。观察了第一部分的“识厅”后,进入第二展厅“赏厅”。这里主要展示的是青铜器的发展历程。从夏朝到春秋时期的青铜器发展历程是不尽相同的,每个时期都有各自不同的特色。无论从体积、重量、造型、纹样、用途等方面都有不同的特点。总结各自特点并对整个观赏过程进行点评。

评:课程讲到这里已经差不多一半了,张老师从不同的时期着眼于青铜器的不同特点。用图示的方法一目了然,使学生容易接受不易混乱。采用表格对比的手法使每个时期的各自特点更加突出,更加鲜明。夏代时期青铜器体积小、重量轻,到商代变得大了一些,西周时期体积更加庞大造型更加规范。等到了春秋时期,体积又再度变小,重量变轻,造型更趋于文明,纹样多是朴实自然的,而且铭文较多。

课:由“赏厅”出来,进入最后一个展厅“评厅”。评厅的主要目的是学生能运用“识厅”和“赏厅”的知识来评价青铜器具。观看两件青铜器作品。一个是尊,一个是鼎。从名称、用途艺术价值、历史文化价值等方面进行评价。

评:本环节张老师采用的是挑战的形式进行的,有点类似电视里的“想挑战吗?”,名称就叫“挑战解说员”。这个环节的设计是整个课程进行质的飞跃的过程,学生由刚才的赏过渡到了现在的评。分组的解说方法,加强了学生的团队意识。学生到前台的解说,锻炼了学生开放的性格,也使得课堂气氛更加活跃。

课:课程的最后一个环节是总结、提出期望。在总结本课内容的同时进而提出了保护文物的方法,使学生意识的保护文物应从自身做起。

评:本节内容在总结的基础上提出的期望,属扩展内容,不过正是这个扩展内容体现了素质教育的以人为本,重视育人的观念。

整体评价:济南市济钢高级中学的张焕玉老师的课程设置合理紧凑,实用性较强,可见整体声音效果很好。三个展厅的设计,使学生耳目一新,带着好奇去听课。尤其是“挑战解说员”环节更是把课程带到了高潮。丰富生动的肢体语言和语言表达使得课堂气氛热烈而又活泼。

随着观摩的继续,许多好的课程都陆续的浮出水面。xxxx年省优质课一等奖的济宁市第一中学的万璐璐老师的课让我们真正的感受到了语言的魅力。xxxx年5月20日上午第一节,我们在胶州三中听取了万老师的优质课《中西古典园林》。

课:课件采用了图片和视频图像相结合的方法展示了中西古典园林。课程首先从欣赏园林的视频开始,然后进入课题中西古典园林,学生参照教材,读出园林定义,教师借园林的繁体“园”字讲园林构成。

评:繁体“园”字解释园林可谓新颖独到,颇具创意。激发学生学习园林的兴趣。课:园林的欣赏方法——三心二意法。“三心”即“清心”“文心”“镜心”,“二意”即“画意”“意境”。导入本课,诠释园林的昨天今天和明天,和园林面对面。

评:听了万璐璐的课最大的感受就是语言。流畅的语言表达、完美的语言组织,是本课的授课过程好似一只欢快的乐曲。视频资料的导入,丰富了课程内容,使学生欣赏园林如身临其境。

课:对比中西园林。西方的园林呈现给我们的是一种秩序美、人工驯服自然的美感。学生在中戏对比中发现不同,感受不同的地域文化带来的不同的美的文化差异。列举了四时的园林美景,让学生了解不同季节的园林。

评:如诗如画的园林给同学们带来了视觉上的美感。课件中的音乐更是沁人心神。合理的音乐设置会让同学们的学习效果更佳良好。随堂的小练习、提问也起到了知识巩固的作用。学生气氛活跃,回答积极踊跃。

课:播放苏州园林的短片《忆江南》,从色彩、意境上让学生感受苏州园林。提出分类赏析法:框景、借景、分景、移景。对比中西园林艺术,作总结性分析。最后用真实的本地园林(胶州市)景观解说结论。

评:条理清晰的分类方法,使课程脉络更为清晰。借用实际的胶州本地园林景观,使学生更容易赏析。课后的作业也是很有针对性的实践性问题:拍摄依稀本地的园林景观。让学生在详细了解园林之后再去和园林面对面,更能加深理解。

总体评析:万璐璐老师的课程听下来,似行云流水,非常流畅,课堂节奏把握的很好,没有多余的环节,学生的互动性也还可以。语言组织和表达精彩,可见优美动人,是本节课成功的最关键因素。但有一点需要提的是:中西园林中不应把日本园林(枯山水)算作中西园林以内的,可以算作补充教学资料。

短短的几天观摩的时间结束了,仍觉意犹未尽。百花齐放的省优质课给了我太多的启示,学到了太多的`课堂教学方法、处理课堂事件的手法、对待学生互动的方式等。同时由于本次使用的是鲁美版的教材,也更丰富了我的美术鉴赏知识。纵观整个优质课评选,多媒体课件的应用和教师的语言组织是整个授课的中心灵魂部分。通过这次胶州之行,我学到了很多:

1、教学方法的多样性,决定了教学过程要更注重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不同的班级根据不同的班级特点采取不同的措施,不可千篇一律。

2、要结合实际进行教学课程组织。想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除了课程本身的趣味性之外,教师的语言和课程组织结构设计也是重中之重。很多优秀的理论型课程也正是从学生的实际环境入手,引导启发。如胜利十中的潘志杰老师的《中西古典园林》利用胶州本地的园林景观引入新课。蓬莱一中的陈湘怡老师的《中西神像雕刻》采用宗教引入的方法等。

3、多媒体课件的制作要创新。本次优质课的课件制作可谓精美。许多老师不但有图片文字,而且都插播视频资料,从全方位进行视觉教学。万璐璐老师的《中西古典园林》精彩的视频片段引人入胜。倪丽娟老师的近亲身体验的视频更是拉近了和学生的距离。枣庄40中学的孙云山老师的《北京故宫和巴黎凡尔赛宫》,更是用视频恢复了圆明园的原貌,使学生更能感受中国文化建筑的恢宏壮阔。

4、实物课件在课堂上使用的频率也更为频繁。实物课件以其“百闻不如一见”“看见不如摸到”的效果,对教学效果的加强起到了不可估量的作用。如张焕玉老师的《中国古代青铜艺术》使用的战国编钟模型,孙云山老师的“斗拱”模型等。

5、课程设计要更注重实效性,结合具体实际。不要只讲空空的理论,更要教会学生处理实际的方法。理论联系实际才能使知识发挥作用,否则只能是纸上谈兵。

6语言的组织和表达至关重要。一节好的课程要求语言组织合理,语气流畅。这就要求要练好普通话,多读书。这样才能在授课时更加丰富,更加生动、富有趣味性。

7学生心理研究更加深入全面,如授课的导入要抓住学生年龄的特征,分析其爱好,偏向,投其所好,才能做其他的课题,所以学生的心理研究也是非常重要的。

8、踏实备课是一堂课的基础因素。只有备好课、备精课,才能上好课、出精品课。备课要不只停留在教材和教学参考书的范围内,更应广泛涉猎,凡是和本课有关的知识都要准备。这就要求教师在平时应该多读书,多积累。

还有很多的感悟,自己会在以后的教学中不断求证,不断融汇。这一系列的获益对我今后的教学活动将产生很大的触动。为我的教学起到了强大的辅助作用。取其精华,为我所用,促进教学能力的进步这才是我所希望的,也是大家都希望看到的。我会努力。

千里之行始于足下。当自强不息!

美术评课稿7

项老师执教的《好大的向日葵》一课是一节造型,表现课,这节课从整体上看,无论是教学内容、教学设计还是组织形式都体现了很新的教学理念。每个教学环节安排得有条不紊,环环相扣,教学思路清晰,目标明确。

1、有创意地使用教材

这课原本的题目是《好大的向日葵》,项老师根据的教学内容需要将课题改成了《跳舞的向日葵》。只有有想法有独特见解的老师才会有这样的举措的。这课其实并没有要求学生把向日葵画得有多大,只要求学生认识向日葵并进行艺术再创造。因此《跳舞的向日葵》让学生感受到向日葵的灵性,原来向日葵都可以像人一样跳舞啊,激发学生的创作灵感。

2、有目标有指导地引导学生进行欣赏

书中提供了两幅名家作品一幅是梵高《向日葵》,一幅是伍必端的《葵花地》。项老师从两个角度引导学生欣赏,对梵高的作品重点引导学生欣赏色彩,并让学生从自己的彩色笔中找一找这些颜色。对于《葵花地》这幅作品,主要引导学生欣赏花瓣的姿态,花瓣像小女孩的裙子一样,随风起舞。有了这样的引导,学生就不会盲目地在那叫“哇、哇”。

同时,对于这节课我也有自己的一点想法,这节课从学生的作业来看,表现形式不多,比较单一。我想也许有两个方面的原因:第一是项老师在引导学生想象方面不够,比如可以问学生“向日葵像什么?”“向日葵可以做什么?”有了这些问题作为铺垫,我想学生创作起来可以形式会更加丰富。第二是项老师给学生提供的学生作品表现形式比较单一,有一张是三棵向日葵平行立在那里的范画,结果很多学生受这幅画的影响也画出了这样的画。

总之,项老师的这节课,有很多值得我学习的地方。

美术评课稿8

《眼睛的创想》是我们新课程刚刚增设的一个内容。这课的内容能激发孩子的想象力和创造力。杨老师选择这课作为教研课,也是一种尝试和挑战。

杨老师从图形的联想导入本课的学习,在圆形和椭圆形的基础上添画几笔变成想象中的物品,非常自然有效的引出课题。杨老师本节课让学生欣赏了很多图片,在欣赏图片的时候都是有针对性,并且对每张画的解读都非常到位,比如把天鹅的身体画成眼睛这张画,引出“诗意超现实主义”。接着欣赏和眼睛形状相似的物体。再是出示眼睛的机构图。为了让学生更好的创作,杨老师设计了一道填空题。我觉得这是设计非常好,但是后面学生的作业还是不理想,我想可能就是差陈老师自己的示范,如果陈老师能自己在黑板上范画一下,比如可以用什么替代眼球的表面,什么替代上下眼脸上的睫毛。有了这样的示范,我想学生创在起来就有内容可画了。

其实我一直在思考,美术老师课堂上的现场示范如果操作更有效。有时候画多了,反而阻碍学生的思维,都不画那根本不像美术老师,有些学困生还真不知道怎么画。我现在一般都是做些简单的示范,留些余地让学生自己创作。

美术评课稿9

《战争与和平》,这一课需要教师有丰富的历史知识和绘画理论以及鉴赏等能力,胡老师花了很多的时间来备课,查阅了很多的资料。这一课主线脉络清晰,讲课富有激情,受到听课老师和学生们的好评。从导入的沙画到各个环节中画家的代表作,画面精美,胡老师在选择范本上也是花了时间。本课通过《南京大屠杀》油画实例,让学生的心受到洗礼和震撼,环节引用新颖自然、启发得当、设疑合理、师生互动,充分体现了民族精神和学生的主人翁精神,并注重学生们情况来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

胡老师执教的美术鉴赏课《战争与和平》,采用绘画、雕塑、沙画、招贴画等艺术形式综合的方法,让学生通过参与教学活动感受战争给人类带来的灾难,在体验不同艺术形式的艺术魅力的同时,呼唤学生的和平意识,体现艺术教学的人文精神。胡老师在课堂中,运用灵活多变的教学方法,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引导学生合作探究,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通过欣赏不同作品对战争与和平的不同表现,让学生们知晓战争的残暴与破坏性,以及和平的可贵,对战争的正义与否的评价,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整堂课学生参与性强,课堂气氛活跃,教学环节非常严谨、环环相扣,教学设计富有创新,体现了教师较好的专业素质,是一堂成功的公开教学!

美术评课稿10

这是一节网络美术课,执教老师是周老师。

在课的一开始,周老师就用视频展示孙悟空三借芭蕉扇,过渡到新课。通过竞赛的方式让学生们展示课前收集好的扇子,并让学生回答古代扇子的名称。互相欣赏带来是扇子,并让学生以精炼的语言来描述扇子的种类,羽扇蒲扇折扇纨扇等。

学生的课前准备的很充分,把氛围渲染的很好。

在接下来的环节,展示的扇子图片都是比较具有历史性的,诸葛亮、宋江古代美女等。扇子根据羽扇蒲扇折扇纨扇四大类分开,

教师课件展示扇子的诗文结合让学生朗读。提问,为什么扇子还能存在还能的生活中?扇子的美体现在哪些方面?让学生讨论,学生的谈论积极。

有一个值得提醒的是,可以运用一些现代的技术让学生可以更加直观观看。最后在展评的时候,在展示不同身份的人物用扇子表演,但这个班级学生走秀效果也挺好的,学生积极性调动比较好,设置的竞赛在整个课堂中贯穿,能激发学生积极性。教师问题设置合理。

周老师有一个非常大的优点,就是她的语言表达,抑扬顿挫,很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过渡语句措辞比较优美。

美术评课稿11

这堂由李建华老师执教的《苍松翠柏——山石画法》是湘美教材第八册中的第二课,本课属于造型.表现的学习领域,整节课从总体上看,执教老师落实了新课程改革的教学理念,努力营造和谐民主的课堂氛围,全面提高学生的素养.

首先,李老师从备课,教具准备来看,都进行了精心的安排和设计,从课堂教学来看,通过灵活多样的教学活动,来指导学生积极参与,教师能很好地把握教材的要求,始终以引导学生善于观察的习惯,感受中国画——山石画法特有的笔情墨趣,学习表现方法,培养能力为目标,做到教学目标明确.李老师整堂课的结构分如下几块来完成:;

一、回顾知识,说一说:通过回顾上节课内容"树的画法",让学生说出画树的方法,由此引导点明本节课内容.

二、重点知识,读一读: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即讲解山石画法,教师通过让学生齐读书上的"山石画法",让学生从整体上对山石的画法有了一个初步了解.

三、欣赏范作,试一试:通过展示示范作品,让学生了解山石画的各种皴法,并通过教师演示,学生参与演示——试一试加皴的方法,让学生掌握山石画的有关知识和技能.

四、重点演示,学一学:通过再次演示,指出学生尝试时出现的问题,加深学生的印象,并鼓励学生大胆尝试,进行练习.

五、展示作业,评一评:通过展示讲评作业,使课堂达到高潮,激发学生创作热情.

在课堂上,李老师以她特有的教学风格为学生营造了一个民主、平等的课堂氛围,让人感到亲切、自然,应该说,这是一堂重主体、重过程、重创新的在新课程背景下洋溢着现代教育气息的美术课.本节课的亮点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营造开放自由的课堂氛围

美术教学是一个预设和开放并存的系统,很多时候我们的教学都属于“封闭教学”,

随着新课标的落实,由“封闭教学”走向“开放教学”已是一种必然。李老师打破了常规的课堂教学形式,让学生大胆参与演示,营造了一个和谐、互动的良好学习环境和氛围.在这样一个轻松的情境中,学生乐于尝试,不知不觉中学习到了美术的知识和技能,感受到中国画的独有魅力,身心得到舒展,同时,他们作品得到了展示,这极大鼓舞了学生的创作热情,尽管他们的作品还不够成熟,但是每件作品都蕴含着极其丰富的情感.

二.有效互动,让课堂充盈、灵动

本课是一节知识和技能性很强的课,内容较为枯糟,为了激发学生兴趣李老师充分实施了"互动"这一方式.第一、通过让学生讲述"盘古开天地"的神话故事,使学生生动了解"把石看作天地之骨"的内涵,并且由于是学生自己的讲述,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热情.第二、根据重难点"互动",教师出示不同皴法的山石范画,让学生对比欣赏感受皴的特点,提出问题:如何加皴?通过"互动".由学生上前演示皴法,教师根据学生的尝试再进行画法指导示范,巧妙解决了重难点。第三、结合评价"互助互动",在评价时,同伴之间借鉴学习,有利于培养他们敏锐的审美鉴赏力

三.树立学生主体理念,坚持"授之以渔"

新课改非常强调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主体地位,提倡将学生看作教育过程中的平等参与者、合作者.教,关键在于“授之以渔”,

教师给予学生的不应是“鱼”,而应该是捉鱼的方法。李老师在讲授绘画技巧时,采用让学生欣赏范作,并通过提问题答问题,让学生思考,逐渐引导学生获得绘画方法,了解有关注意事项.李老师改变了原有灌输现成知识的教学方法,她让学生拿着自己的“杯子”,用自己的方法不断找到适合他的“水”,即学会学习,形成一种“可持续发展”的学力。

此外,教师教态自然,语言清晰,语言表述准确,操作演示熟练,显示了教师具有良好的教师素养。;由于美术课有着不同的活动形式和评价标准,每个老师对美术教育的认识是不同的,各有不同的评价标准,因此,在赏析《苍松翠柏——山石画法》的同时,我也有以下几点建议:

1、本节课重点讲解“皴法”,但在学生练习时,对如何起笔勾出山石轮廓,较为迟疑,我认为教师在画石起手、组合等方法应讲解一下,降低学生难度。

2、学生参与面较小,虽然教师在讲授过程中注意了“互动”教学,但参与面较小,只有个别同学,教育要面向全体学生,要让每个学生得到锻炼都有所发展,我认为教师可以通过小组合作演示、小组比赛等形式,扩大学生的参与度,同时引入竞争意识提起学生的绘画兴趣,激发学生的创作热情。

虽然,本节课存在着若干缺憾,但总的来说,这节课充分体现了“以人为本”的教学理念,突破了传统的知识传授和单纯的技能训练,把学生从被动的接受学习中解脱出来,使我们深切的体验到课改带给美术教育的无限生机。

美术评课稿12

《信封纸偶》一课教学为综合学习活动。从学生主体出发,拓展想象空间,运用,进行创造,让学生在做做玩玩的过程中去感受、去表达、去参与,既获取了知识,发展了能力,又获得了成功的喜悦。

在课堂上我最大的感受是:

1、注重对学生审美能力的培养。

在教学中,遵循审美的规律,多给学生感悟艺术作品的机会,引导学生展开想象,通过比较、讨论等方法,引导体验、思考、判断,努力提高他们的审美能力。

2、改变过去以技法训练为中心的教学体验,更加重视激发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

通过思考、讨论、对话等活动,引导学生在美术创作活动中,创造性地用美术语言发表自己独特的见解。这样,课堂上也能得到阵阵掌声和笑声。制作、评说时由于没有局限,可以说作品的优缺点,也可以根据作品的形式来讲自己的感受和心情,同学之间也有互相辨认等激励的场面。显然学生学得轻松又所得。

3、通过剪剪、拼拼、贴贴、画画,培养了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

从制作过程中培养学生的艺术表现力。充分发挥了小朋友们的想象力和主观能动性。让学生学会学习,把课堂还给学生,一切让学生来进行自主地探究学习。从观察力的培养“猜一猜纸偶是用什么制作成的?”从概括能力的培养“你能说说雄狮纸偶的制作过程吗?”从创造力的培养“从哪些方面来设计,能使纸偶制作的更巧妙、精美?”等等问题的设计都以学生为主,努力让他们在自己的探究中找到学习的答案,并锻炼其各方面的能力,让学生积极思索,寻找方法,学得主动,学得快乐。

美术评课稿13

今天听了叶老师的这节展示课,受益匪浅,以下几点是我听后的一点感受:

一、科学、智慧、紧密的预设

首先从设计虚拟的卡通城、展现生活中的卡通迷、卡通明星、画家与影视中的卡通动物入手,继而出示入城券、提出入城要求、学习入城本领,在学习入城本领时三个秘决的设疑布障与知识传授相结合,同时进行作业练习,进行卡通表现的探究。最后是展评与律动,无形中营造的卡通城欢乐的情境,深深吸引了学生,引发了学生的对本课学习的需求与愿望,产生了期待与探究效应。这样的设计始终围绕学生主体与学习目标,体现了新课程的教学理念。

二、精湛、成熟、出彩的示范

美术课堂是美术教师的舞台,也是学生发挥创意的天堂。美术课有其独特的专业特征,“教师示范”为主要特征之一,而近年来,不少课堂借示范教学会造成学生临摹、束缚学生思维为理由,更多地借助多媒体教学而减弱示范教学,造成了美术课堂的专业性下降,非美术现象充斥美术课堂,美术教师专业能力退化,板书概括能力不强等问题。

叶老师在本堂课中却特别强调了自己的板画与板书能力,与之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其精彩、成熟、出彩的示范教学,充分展示了课堂教学的美术特质,也极大地激发了学生的创作热情。也正是其精彩的示范教学,形成了其独特而又不可复制的教学风格!

其教学导入就是从示范开始,用一支勾线笔,快速地在幻灯机的白纸上作简笔画,她将自己的脸画成卡通画,与学生边谈边画,引导学生观察与体会。廖廖几笔,自己形象跃然而出,学生一片赞叹。

在讲授第一个秘决“特别大,非常小”时,考虑到教学的需要,叶老师运用棒棒糖的形象进行示范画,既直观,又简洁。但这样的示范并没有引起学生临摹,只是使学生更好的掌握了“秘诀”要领。

学生作业时的示范辅导往往是大多数教师所忽视的,其实学生在课堂作业中产生的问题往往具有一定的倾向性与集体性。因此选择其中的作业进行代表性修改示范,及时调整既是教学的需要,也是学生学习上的需要,又符合美术课的特征,很有必要性。叶老师正是这样在辅导中寻找群体作业中的典型问题,及时有效地示范!积极引导学生的美术价值判断与审美评价导向。如有学生在构图上出现问题,叶老师及时进行了示范修正,使构图立刻饱满起来。如造型上不够夸张、生动与幽默,叶老师就适当指引,使之作品更具美术特征与卡通趣味!

最后的示范是在卡通形象画完后,在情节的添加上出现,为分层作业作铺垫。示范在师生互动中进行,教师随着学生的回答随机选择添加,这样的添画示范更多的检验着教师的基本功与临场机智。

三、多元、丰富、有趣的展评

新课程强调,在美术课堂要注重多元评价。《卡通宝宝》一课的评价贯穿课的始终。课的起始,叶老师就利用了学生的心理需求,设计了通向卡通城的入城券,是随时对学生的课堂表现进行评价与激励的有效“武器”。入城券巧妙地设计成了卡通宝宝的大汇集,既吸引学生,又成为学生创作的素材库。

在学生完成作业后,叶老师将孩子们自己创作的卡通作品展示在黑板上,并请学生先评一评你最喜欢谁设计的卡通宝宝?老师再进行适宜点评。最后,还把自己制作的卡通宝宝奖励给学生,学生都特别开心。

四、深度、回味、创意的情感教学

新课程的三维目标之中,特别强调了情感、态度价值观的目标,这是在教学中教师最难以把握与调控的目标。叶老师在教学中清醒地明白“润物细无声”的道理,她巧妙地将情感教育渗透在教学过程中,如在第二次作业完成,作品添加完后,面对几十个可爱的卡通形象,叶老师特别强调了每个卡通是有生命的,每个卡通会欢乐、会悲伤、会象人一样有情感!在作品情境添画的过程中,不露痕迹地强调了生活与艺术的结合、渗透了学生行为习惯与品质的培养、拓展了学生的思维品质。

最让人回味的是第三个秘决的出示,在学生急切的目光中,出现的却是一条空无一字的秘决!引发了一场感叹。这就是教师的创意,也是激发学生创意的优秀教学方法。解疑之际,教师引导学生从原创的角度思考卡通作品创作。这样的引导,不仅引发学生的积极思考,更是深层次地给予学生难忘的情感体验!相信这样的教学会无形地影响学生一生!

再如课堂教学行将结束时,叶老师用了一段意味深长的结束语,寄语学生不管是在20岁、30岁、还是70岁、80岁时,心中永远拥有自己的卡通,心底永远留有卡通般的纯真,使课堂教学的内涵由此拓宽,情感得到升华!

而叶老师的语言简练生动,特别注重与孩子思维、心理的吻合,尽量让每句话像“卡通”一样充满童趣。如在上课之前,她介绍材料时说:“请小朋友将三件东西整理好 让它安静地躺在桌的一角”,拟人的言词让孩子们对材料也有了感情。又如:“谢谢,怎样让它变成101分?”“为什么什么都没有,老师却说它是最厉害的秘诀?”、“你们想进入‘卡通城’吗?”、“别着急。只要表现好的小朋友,都能拿到‘卡通城’的入城券!” 明确的提问与各种的激励语言,不断激发了学生的学习愿望。再如“特别大,非常小”、“又生动、又滑稽”等用词,是充分考虑了学生的儿童化语言,而美术语言(夸张、拟人)的教学渗透其中,最后才出示与归纳,起到点睛之效果!课犹如一杯清茶,又若一朵莲花,纯净如水,温婉如玉。叶老师的课给我们带来教学精神上的安慰与引领。我们的美术课堂要由简单到丰富,再从丰富上到简约!

这节课,只是叶老师成长路上的一个点,美术教学的路很长也很宽,如何以点成线,以点带面?更多疑难问题还需要反思与研究,有待不断琢磨与提高!

美术评课稿14

各位老师:

大家好!下面我就孙老师讲的《前前后后》一课作简要的点评。本节课教师能较好地把握教材的要求,始终以培养学生善于观察的习惯,感受近大远小、前后遮挡的形式规律,学习表现方法,培养能力为目标,做到教学目标明确、教学环节层次分明,语言过渡自然,突出了教学重难点的解决。下面我就结合孙老师的这节课,针对教学中教学目标的制定、教学重难点的解决谈一点个人看法:

在这节课中,孙老师紧紧抓住本课的两个教学重点即前后遮挡法、近大远小法展开教学:

首先利用一组透视感比较强的图片导课,接着出示一组水果静物引出水果的摆放有前有后,并突出前后遮挡,为了巩固学生的这一认识,教师设计了一个小练习,即怎样表现这样一组有前有后的水果,通过学生的参与以及教师的直观演示总结出先画前面的,再画后面的,并且要有意表现出前后遮挡。

在接下来的解决近大远小这一教学重点时,教师首先利用天空中的热气球引导学生观察气球近处的大远处的小,接着展示一组有视觉冲击力的图片来印证近大远小这一观点,让学生在观察对比中得到了近大远小的认知过程。

在总结出前后遮挡、近大远小两个基本规律后,教师在引导学生作业时,利用画一组热气球直观演示以及对一组作品的分析,告诉学生在作画时要有意识地利用前后遮挡、近大远小的规律完成作业,让学生对本课的教学重点又有进一步的认识,从而带着这种意识去完成作业,从学生的作业效果来看还是不错的,这一效果的取得与老师在上一环节教学重点的突出解决是分不开的。

由孙老师的这节课,大家可以得到这样一种启示:在教学中如何制定教学目标,分析教学内容的重点难点,利用哪些有效的教学手段去突出教学重点,解决教学难点,也就是说教学环节的设计都要围绕教学目标的达成、突出教学重点解决难点去展开,教学重难点解决了,教学目标也就达成了,学生也会水到渠成地完成知识点的掌握与运用。孙老师的这节课就是一个很好的例证。

当然,孙老师的这节课还存在着这样那样不尽人意的地方,但我相信随着工作时间的增长,工作阅历的增加,孙老师的课会有更好的进步。同时我也衷心祝愿在座的各位老师的课也能越讲越好,谢谢大家!

美术评课稿15

《十二生肖》一课是柳老师所教的一节五年级的美术课,主要是要让学生了解十二生肖的来历,掌握十二生肖的绘画方法、粘贴方法以及剪影的方法。课堂上教师根据新课标的要求,以多媒体课件的形式,播放《十二生肖》的歌曲来吸引学生的兴趣,从而引导学生了解十二生肖的来历,以及十二生肖的在我们生活中的作用。

柳老师在教学中给学生自主探究的空间,通过思考和讨论,教学中让学生多些思考,自己去发现问题的关键,这个过程使学生掌握了绘画、粘贴和剪影生肖动物绘制的关键不是设计十二生肖的五官、花纹,而是外形,要想画、剪出的动物更生动有趣,更要突出、夸张的表现动物的外形特征。

柳老师在教学中积极的开拓学生的视野,利用多媒体课件展示 十二生肖不同的表现形式,培养学生细致的观察力和想象力,提高学生自主探究的意识及潜在的创造力。积极的创设民主、平等、和谐的学习氛围,让学生在课堂中敢说、敢想、敢创造,敢于表现自我,正确引导学生多观察、多体验想象的乐趣,使他们的各种能力得到发挥、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