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范文城>校园范本>园艺>

幼儿园艺术教案通用15篇

园艺 阅读(1.25W)

作为一位优秀的人民教师,有必要进行细致的教案准备工作,编写教案助于积累教学经验,不断提高教学质量。那么教案应该怎么写才合适呢?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幼儿园艺术教案,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幼儿园艺术教案通用15篇

幼儿园艺术教案1

一、活动目标:

1、在照照、看看、玩玩中认识自己和同伴,并愿意在集体中交流。

2、有编唱歌的兴趣。

3、学唱歌曲,感知歌曲的节奏形式。

重难点分析:学唱歌曲,感知歌曲的节奏形式。有编唱歌的兴趣。

活动准备:镜子一面 电钢琴活动过程:

1、导入

2、展开

3、结束一、导入部分:

组织幼儿一起唱对唱,老师问小朋友答。"好宝宝,我问你,你的鼻子在哪里,李老师我的鼻子在这里。"用唱歌对答的形式做五官游戏,引入课题。

二、展开部分

1、照镜子认识自己。

1)请幼儿照镜子,观看自己的笑脸。--"你觉得自己的脸上哪些地方长的最有趣。"

2)引导幼儿在镜中做各种可爱滑稽的表情。--"有的小朋友的眼睛大大的,有的小朋友的鼻子高高的,你能让它们变一变,做一些有趣的怪脸吗?"(幼儿做鬼脸时,教师及时的拍摄下来。)

2、看看录像认识同伴。

1)教师逐一在电视上放出孩子的脸,并将画面定格引发讨论。"这是谁他叫什么名字?他的脸上怎么样?"(请录像中的本人也说说自己。)

2)教师根据幼儿的介绍及集体讨论情况,即兴编唱歌曲,"这是我的嘴巴小小的,这是我的眼睛圆圆的,这是我的头发长长的,这是我呀,我叫xxx"3)根据录像中不同幼儿的脸部特征,师生共同演唱和编唱歌曲,熟悉同伴的名字。

3、编唱歌曲。在音乐伴奏下,幼儿根据镜子中自己的小脸,编唱"我自己"的歌。"我们小朋友都有一张可爱的小脸,每张小脸都有和别人不一样的地方,请你把自己最有趣的地方编进歌里唱唱吧。"三、结束部分:在愉悦的氛围中,幼儿将自编的"我自己" 的歌,唱给好朋友听。

幼儿园艺术教案2

活动设计

胡彩菊、钟肖微

活动预设目标:

通过活动,引导幼儿感知音乐的“轻与快”、“轻与慢”。

培养幼儿的音乐节奏感。

活动准备:

VCD“猫和老鼠”片段、课件、头饰、玩具老鼠一只。

活动过程:

一、歌表演——大猫、小猫

二、创设语言“小猫走路”情景,引导幼儿初步感知音乐的“慢”和“快”。

师:小猫请坐下,(录音机里传出猫叫的声音)

“老鼠来了,听”(放录音)

“听了这个音乐,你知道老鼠走得快还是走得慢?是轻还是重”?(引导幼儿说出:又轻又慢)

“对,这音乐就像小乌龟走路一样又轻又慢,好,我们一起听着音乐学小乌龟慢慢走”(带幼儿走一圈)

“再听!”(放录音)

“听了这个音乐,你知道老鼠走得快还是走得慢?”(幼儿:快)

“对,这个音乐就象汽车那样快,谁会学老鼠快快跑?(请2—3名幼儿表演)

好我们一起跟着音乐学老鼠快快跑”(带幼儿走一圈)

三、拓展练习,游戏体验音乐的快慢。

1、模仿蜗牛走路,练习在又轻又慢的音乐下开展游戏。“除了小乌龟走路又轻又慢,还有谁走路又轻又慢”?(幼儿:蚂蚁)

(放录音教师引导幼儿听音乐模仿小鸡走路,提醒

幼儿走得又轻又慢)

2、模仿小鸡走路,练习在又轻又快的音乐下开展游戏。“除了小老鼠走路又轻又快还有谁走路又轻又快”?(幼儿:小鸡、小鸟)

好,看谁能听音乐走得又轻又快。

(教师引导幼儿听音乐做一次小鸡走路的模仿动作)

四、、小结,今天,小朋友真棒,会听音乐做又轻又慢和又轻又快的动作,现在,我们请大家玩一个猫和老鼠的游戏,请大家扮小老鼠,我做大猫,小老鼠们听音乐按节奏走路,音乐慢小老鼠就要走得慢,音乐快,小老鼠就是走得快,做错,老猫会捉住你。来请小老鼠们戴上头饰。(教师和幼儿一起游戏)

最后教师把小老鼠们追出活动场。

幼儿园艺术教案3

活动目标:

1.通过尝试、交流,自主发现蛋卷的制作方法。 2.尝试用团、搓、压、卷等方法制作常见点心,并能够借助有关辅助材料。 3.体验自主完成泥工的快乐

活动准备:

1.教具:PPT《一盘点心》,《饼干歌》音乐,轻音乐。 2.学具:橡皮泥人手一份,各种辅助材料 如印章……

活动目标:

1.通过尝试、交流,自主发现蛋卷的制作方法。

2.尝试用团、搓、压、卷等方法制作常见点心,并能够借助有关辅助材料。

3.体验自主完成泥工的快乐。

活动准备:

1.教具:PPT《一盘点心》,《饼干歌》音乐,轻音乐。

2.学具:橡皮泥人手一份,各种辅助材料如印章、吸管、小花片等每组一份。

3.经验准备:平时吃过各种点心。

活动过程:

(一)导入活动,引起幼儿兴趣。

教师:智慧树中的“红果果”和“绿泡泡”来我们班做客了,还要和我们一起来唱歌、跳舞,来,我们一起来表演《饼干歌》吧!

(二)幼儿观察、认识点心。

1.幼儿看一看,说一说。

教师:你吃过这些点心吗?他们是什么样子的?是什么形状的?

逐一认一认,请幼儿说说各种点心。

2.教师小结。

教师:这些点心有的是圆圆的,有的是扁扁的,有的是卷在一起的,有的上面还有一些图案。

(三)幼儿尝试制作蛋卷。

1.引导幼儿讨论蛋卷的制作方法。

2.幼儿自主尝试制作蛋卷。

3.交流(动作示范)制作方法,教师语言归纳。先搓圆、压扁再卷起来。

(四)制作其他点心,能够借助有关辅助材料。

1.经验回忆。

问:你还吃过其他的点心吗?

2.教师介绍一些辅助材料,如吸管、纽扣、印章等。

3.幼儿操作,教师进行巡回指导。

(五)展示交流,结束活动。

1.教师:现在请你们来说说你做的是什么点心?

2.请个别幼儿讲述。 3.教师:这些点心可以用来干什么呢?幼儿自由讲述。

活动延伸:

1.区角活动:继续提供皱纹纸等材料,让幼儿在游戏时制作各种点心。

幼儿园艺术教案4

幼儿园大班艺术活动京剧欣赏:《说唱脸谱》

活动目标:

1、感受京剧表演中的唱腔和身法,体验京剧的魅力,萌发对京剧表演的喜爱。

2、尝试京剧表演,用自我的方式大胆表现。

重难点分析:

重点:引导幼儿在感受和观察比较中学习花旦和花脸的走路和亮相。

难点:引导幼儿把已有的经验初步迁移到京歌中。

活动准备:

环境准备:

把有关京剧脸谱的装饰布置在活动室里,供幼儿欣赏。

知识经验准备:

与幼儿共同收集有关京剧的资料,并了解京剧的四大行当及各种京剧脸谱的代表人物。

物质准备:

1、教师准备材料:制作多媒体课件《说唱脸谱》,挑选京剧选段(有关花旦和花脸的音像资料),录音机及磁带。

2、幼儿操作材料:在四个花篮里放有丝巾若干、塑料圈若干(与幼儿人数相符)。

教学过程:

一、营造京剧的氛围,激发幼儿的兴趣。

1、幼儿在京歌《说唱脸谱》音乐伴奏下进入活动室。(背景是多媒体课件《说唱脸谱》,用来衬托京剧表演的氛围。)2、教师用京剧四大行当中的"念"的语调向大家问好,与幼儿互动。

3、引导幼儿讲述有关京剧的已知经验,帮忙幼儿了解京剧的文化。

小结:京剧是我们中华民族的国粹,有两百多年的历史,不但受到中国人民的喜爱,也深受外国友人的欢迎,是中国人的骄傲!

二、运用多种感官,学习花旦和花脸的动作特征。

我们一齐走进京剧的世界,领略京剧中人物的风采。

1、欣赏京剧《卖水》选段,学习花旦走路的动作。

教师提问:

1、花旦是怎样走的?手部的动作是什么样的?

2、为什么花旦走路会这么轻啊?你试试,怎样走才会又快又轻呢?

3、幼儿尝试表演。(个别表演与团体表演相结合)小结:花旦走路快如飞,两腿并紧迈小步,一步跟着一步走,挺胸走路真开心。这种步子它还有一个名字叫圆场步,演员进场和出场时会这么走。

2、欣赏京剧《铡包勉》选段,学习花脸走路的动作。

教师提问:

1、花脸走路的感觉怎样样啊(神气)2、花脸的脚尖和花旦的脚尖有什么不一样?为什么花脸走路的时候手要架起来?

3、学花脸走路时腰应当要怎样样啊?(挺直了)4、幼儿尝试表演。(个别表现与团体表现相结合,教师口念:匡—采、匡—采……)小结:花脸走路真神气,勾脚用力向前踢,前脚迈出,后脚跟紧,腰板挺直,两手用力握。古时候当官的人都是这么走的,异常神气!

三、欣赏京歌《说唱脸谱》,体验小组表演的乐趣。

1、请幼儿欣赏京歌《说唱脸谱》。

教师提问:

请大家说说听了这段音乐,你有什么样的感受呀

小结;这首《说唱脸谱》把唱歌和京剧融合在了一齐,我们就把它叫做"京歌"。

2、欣赏京歌第二遍,引导幼儿分辨AB段资料。(重点找出AB段中间的间奏)教师提问:

这首京歌的演唱分成了前后两部分,你听出那一段适合"花旦"表演?

(个别、团体练习)那后面一段就比较适合谁表演呀?(个别、团体练习)3、鼓励幼儿结合创编的亮相动作进行表演。

4、分小组互动学习、交流,分享创编的欢乐。

5、小组成果展示。

听音乐,每组幼儿分主角展现合作成果。

小结:刚才每个小组的孩子不仅仅分配好演员主角————谁演花旦,谁演花脸?还能商量好表演的先后次序。你们的表演真精彩!

四、运用生活道具,提升表演经验。

1、出示丝巾和塑料圈,引导幼儿选择与主角相匹配的道具。

2、幼儿展示完整的舞台表演。(从候场到演员依次出场,直至演出结束。)五、活动延伸:

继续为幼儿创设与本主题活动相结合的区域环境,让幼儿在"玩中学"、"学中乐",体验京剧表演的乐趣!提议:

开展主角游戏:戏迷茶馆创设表演区:欢乐的小戏迷创设美工区:魅力脸谱

幼儿园艺术教案5

一、活动目标

1.知道海底探险图的制作方法。

2.学会制作简单的海底探险图。

3.能大胆地进行艺术表现与创作,喜欢美术制作。

二、活动准备

1.物质准备:透明档案袋,白色卡纸,黑色卡纸,水彩笔,剪刀,《海底总动员》片段,课件。

2.经验准备:幼儿已知道大海里的各种生物

三、活动过程

1.《海底总动员》导入,激发幼儿的兴趣。

(1)播放《海底总动员》片段,以小丑鱼“尼莫”的身份导入活动。

(2)引导语:小朋友们你们好,我是来自海底世界的小丑鱼尼莫,你们见过海底世界吗?知道海底世界长什么样子吗,今天啊,尼莫就和小朋友们一起去海底探险吧。

2.认识海底世界。

(1)播放制作好的海底探险图视频,提问:小朋友们,刚才的视频有趣吗?神奇吗?你们都看到了什么?

(2)引导幼儿互相讨论,说说海底世界都有什么,认识海底世界。

(3)提问:小朋友们,你们想不想和尼莫一起制作这样一幅有趣的海底探险图呢?让我们动起来吧。

3.介绍活动材料,提出制作要求。

4.制作海底探险图。

(1)教师讲解制作方法,幼儿操作,教师巡回指导。

(2)分享交流幼儿作品。

四、活动延伸

美工区:将材料继续投放到美工区供幼儿制作。

幼儿园艺术教案6

 一、设计意图:

设计意图:一天我在给孩子们上《小蓝和小黄》这节语言课,故事中“小蓝和小黄是一对好朋友,有一天,他们在一起玩捉迷藏的游戏,找到对方时,小蓝和小黄来了个热情的拥抱,小蓝和小黄突然都变成了绿色,小蓝和小黄顿时惊呆了”,讲到这时班里的孩子们也都非常惊奇,有的说:“老师,他俩一拥抱就变颜色吗?”;“老师,他俩为什么会变成绿色啊”。看到孩子们对颜色的变化充满好奇,我就有了上这节艺术活动《花花布》的想法。本活动通过幼儿亲自操作、亲自感知,了解简单的两色交叠产生的颜色变化的过程,从而认识蓝色和黄色交替会变成绿色;黄色和红色交替会变成桔红色;红色和蓝色交替会变成紫色的变化过程,进一步发展幼儿的想象能力、感知能力、探索能力。

 二、活动目标:

1.尝试用红、黄、蓝颜料制作“花花布”。

2.感受两种颜色交叠产生的不一样的美,发展想象力。

3.锻炼幼儿双手的协调能力。

三、重、难点:

重点:幼儿尝试用红、黄、蓝颜料制作“花花布”

难点:幼儿对白布的折叠方法

 四、活动准备:

1、红、黄、蓝海绵颜色宝宝若干(将调好的红、黄、蓝三种颜料倒到海绵宝宝上)

2、晾干的湿巾纸(代替白布)若干。

3、染好颜色的花花布一块。

4、PPT

5、展板三块

6、抹布若干

7、轻音乐

 五、活动过程:

(一)导入部分(开始)

1.以表演魔术的形式,变出染好的花花布。

师:孩子们,想不想看黄老师给你们表演魔术啊?(想)

师:表演魔术。变出花花布(提前染好颜色的花花布)。孩子们,看我变出什么来了?

幼:手绢、布、花布

师:这是黄老师自己染的一块小花布,漂不漂亮?(漂亮)咱们一起看看这块花布上面都有那些颜色?(红色、黄色、桔红色)

2. 出示PPT,让幼儿了解花布的用途。

师:播放PPT,展示各种画布,进一步展示花布做成的成品衣服。

(二)展开部分

1.出示白手绢,认识红、黄、蓝三种海绵颜色宝宝,引发幼儿兴趣

师:孩子们,看我左手中有一块白布和一块花布,你们看是白布好看还是花布好看?(花布)你们觉得怎样才能让这块白布变得像这块花布一样漂亮呢?(画上画、贴上小粘贴、印上图案……)你们知道这么多让手帕变漂亮的方法呢!

师:你们想不想像黄老师一样变个小魔术,成为一名小魔术师,让白布变得更漂亮啊?(想)

师:要想成为小魔术师之前,咱们一起认识一下颜色宝宝吧。

师:将红、黄、蓝三种海绵颜色宝宝逐一放在展台上,让幼儿认识红色的海绵宝宝、黄色的海绵宝宝和蓝色的海绵宝宝。

2.教师示范白布的基本折法(根据孩子的掌握情况决定示范次数)

师:要想变出漂亮的花花布,就要学习白布的基本折叠方法。小朋友们可要看仔细了!

师:孩子们,你们看这快白布是什么形状的?(方的)现在我先折第一步:先将布平放在桌上,一个角朝上,将最下面的一个角和上面的角对折。第二步:现在变成了三角形,找到三角形最长的一条边,最长边的两端各有一个角,将这两个角对折。第三步:现在变成了又小一点的三角形了,和刚才的步骤一样,再找到三角形最长的一条边,两端的角再对折。现在又变成了一个更小一点的三角形了,用左手拿紧了。下面就开始变魔术了。

3.教师示范染色。

师:将刚才折叠好的小三角形白布用左手紧紧拿好其中的一个角,让其他的两个角和黄色的海绵宝宝握握手、亲一亲,如果没有染上颜色或者染的颜色比较少,就用右手食指轻轻按几下,现在这两个角就变成了黄色的了,刚才左手捏住的角换一个没有颜色的地方捏紧,将这个角同样也和黄色的海绵宝宝握握手、亲一亲,现在三角形的三个角都变成了黄色的了;好,左手换一个没有颜色的地方捏紧,将刚才染过黄色的三个角和红色的海绵宝宝依次握握手、亲一亲,如果没有染上颜色,或者染的颜色比较少就用右手食指轻轻按几下,孩子们,奇迹发生了,看,刚才的黄色和红色交替后,现在白布变成了什么颜色呢?(桔红色)将布展开,白布变成了很漂亮的图案,它们有的地方是黄色;有的地方是红色;有的地方是桔黄、桔红的颜色,非常漂亮而且还有很多的颜色变化。

4.幼儿动手操作,制作“花花布”(教师边巡视、边讲解)

师:孩子们,你们的桌子上现在都有两种颜色宝宝,有的桌上是黄色和红色,有的桌上是黄色和蓝色,有的桌上是蓝色和红色。现在我发给你们一人一块方方的白布,你们亲自尝试一下,成为一个小魔术师吧,咱们进行比赛,看看哪位小魔术师变出的花布最好看。

(三)结束部分

教师将幼儿做好的“花花布”用大头针分别别在1号、2号和3号展板上,供幼儿欣赏,想象图案像什么,发展幼儿的想象力。(1号展板摆放红色海绵宝宝和黄色海绵宝宝交叠染出的花布;2号展板摆放红色海绵宝宝和蓝色海绵宝宝交叠染出的花布;3号展板摆放蓝色色海绵宝宝和黄色海绵宝宝交叠染出的花布,以便让幼儿更清楚地了解哪两种颜色交替产生的颜色变化)

1. 总结:孩子们,你们今天都很棒,都成为了一名出色的小魔术师,染出了这么多漂亮的小花布,咱们一起来看看展板上的花布吧。先看1号展板上的花布,是由红色和黄色交叠染出的花布,红色和黄色交叠会出现桔红、桔黄色;2号展板是由红色和蓝色交叠染出的花布,红色和蓝色交叠会出现紫色(淡紫色、深紫色);3号展板是由蓝色和黄色交叠染出的花布,蓝色和黄色交叠会出现绿色(淡绿色或、深绿色)。看你们染出的图案有很多、很多种(教师有意激发幼儿的想象力),看一看染出的图案都像什么呀?有的像蝴蝶,有的像小花,有的像小鱼、有的像乌龟、有的像小草、有的像。

2. 延伸:让幼儿尝试用各种不同的颜色制作“花花布”,感受其它颜色交替产生的颜色变化。

3. 反思:在教学过程中示范布的折叠方法环节中,没有让个别理解能力差、动手能力欠缺的幼儿完全地领会,导致在幼儿动手操作环节中很盲然,需要老师进行个别指导和帮助,从而没能完全克服本活动的难点。以后我会在课前做好充足的准备工作,在活动中争取让全部幼儿都能得到最大发展。

幼儿园艺术教案7

活动目标:

1、感受音乐欢快的情绪,体验创编动作和与同伴合作卷烟花、放烟花带来的快乐。

2、感知音乐的不同节奏,创编不同的身体动作和合作形式来表现卷烟花、点烟花和烟花爆炸后漫天飞舞的样子。

3、发展幼儿的感受力,表现力和创造力。

活动准备:

1、物质准备:“卷烟花”的音响资料、磁带,未卷好的烟花一个。

2、知识经验准备:观看过视频实景:《烟花》

活动过程:

一、感受理解音乐

1、教师出示未卷好的烟花,引起幼儿兴趣,导入主题。

出示未卷好的烟花。

教师:大家看看,老师给你们带来了什么?可是这个烟花怎么了?

2、请幼儿完整的欣赏《卷烟花》的音乐,说说自己的感受。

教师:老师这有一首很有意思的音乐,说的就是:一个没有被卷好的烟花卷好之后,放出漫天烟火的事。想听吗?

我们就来欣赏一下,等会儿把你听到的、想到的和感受到的告诉我。

教师:你们都听到了什么?想到了什么?听完这个音乐心情如何?

3、分段欣赏音乐,感受“卷烟花”音乐的快慢和烟花爆炸音乐的欢快、热闹。

①引导幼儿欣赏前半部分“卷烟花”的音乐,感受音乐节奏的快与慢。

教师:音乐的前半部分表现的是什么?卷烟花的音乐都是一样的吗?有什么不一样?

②引导幼儿欣赏后半部分“放烟火”的音乐,感受音乐的欢快与热闹。

教师:音乐的后半部分说的是什么?听到这样的音乐心情如何?

二、音乐游戏

1、请幼儿听音乐,一个人用不同的身体动作表现卷烟花,点烟花和烟火漫天飞舞的样子。

1)教师:如果请你来卷烟花,你可以怎样卷?

2)如果你就是一个没有被卷好的烟花,你还可以怎样卷?

3)音乐节奏快时,我们的动作要怎样?

4)音乐节奏慢时,我们的动作要怎样?

5)烟花卷好了,我们可以怎样点燃?

6)烟花在天空中是一个样子的吗?有那些样子?请你用动作表现出来。

7)教师:现在我们就随音乐一起来卷烟花、放烟火,看谁的动作与别人的不一样。

2、启发幼儿两两合作用不同的方式玩卷烟花的游戏。

教师:现在如果两个小朋友一起玩卷烟花的游戏可以怎样玩?看谁的方法与别人的不一样?

教师:两个小朋友合作,听音乐一起来卷烟花、放烟火,看谁的动作与别人的不一样。

3、启发全部幼儿集体变成一个烟花,用不同的方法玩“卷烟花”的游戏。

教师:现在我们把自己变成一个烟花来玩卷烟花的游戏,可以有那些玩法?

活动延伸:

启发幼儿用生活中的物品与自己玩“卷烟花”的游戏,如:

1、利用碎布当作卷烟花的纸,把自己当作一个烟花,创造不同的舞步玩游戏。

2、可以将皱纹纸剪成条状,让幼儿创编出的烟花动作更加绚丽。

设计意图:

孩子喜欢音乐,更喜欢随着音乐舞动自己的身体。针对孩子这一现象,为了满足孩子的探求和自我表现的需要,我设计了此次《卷烟火》的音乐游戏活动,旨在通过有趣的音乐情境,让孩子去感受、理解和表现乐曲欢快、热闹的情绪,能在老师的引导下分辨音乐节奏的快与慢,体验创编动作和与同伴合作游戏的快乐,从而发展孩子对音乐的感受力、表现力和创造力。

幼儿园艺术教案8

艺术活动:

罐子的声音(演奏)

活动目标:

1、辨别不同的物品在罐子里发出的不同声响,尝试让罐子发出好听的声音。

2、学习边听音乐边有节奏地演奏,在听听玩玩中发展音乐听觉。

活动准备:

(1)核桃、红豆、米三种物品,分别装在八宝粥的空罐子里。

(2)音乐《好听的罐子》,播放器。

(3)标记牌。

活动过程:

(一)摇摇听听。

引导幼儿找找、摇摇:哪些罐子是有声音的?罐子为什么会有声音?(里着装着东西)摇晃不同的罐子,发出的声音一样吗?为什么?

(二)听听猜猜。

1、提问:听听,罐子里的声音,是什么东西发出的声音?

2、引导幼儿摇摇罐子,听听发出什么声音,然后打开罐子,看看分别是什么东西?

3、请幼儿为自己的罐子找相同的声音的朋友。

4、引导幼儿先摇摇一个罐子,罐子里装的是什么,然后将标记牌放在相应的罐子前面。

(三)听听玩玩。

1、幼儿分组一拍一下的有节奏的轮流摇自己的罐子,教师指导幼儿体验怎样摇罐子才能发出好听的声音。

2、教师清唱歌曲《好听的罐子》,指挥幼儿在唱到自己罐子时一拍一下有节奏的摇动罐子,为歌曲伴奏。

3、播放音乐伴奏,教师边唱《好听的罐子》边指挥,幼儿手持不同的罐子为歌曲伴奏。

4、幼儿交换罐子演奏。

(四)师幼小结、交流。

幼儿园艺术教案9

一、设计意图

《新纲要》指出,幼儿园艺术教育要引导幼儿接触周围环境和生活中美好的人、事、物,丰富他们的感性经验和审美情趣,激发他们表现美、创造美的情趣。本次活动我运用中国伟大的传统艺术——瓷器,作为幼儿欣赏和感受的对象。首先让幼儿对我国伟大的传统陶瓷艺术有一定的了解。其次,让幼儿欣赏各式各样的瓷器瓶子,感受这些瓶子的形态美、对称美、图案美和线条美,从而达到幼儿园艺术教育的目的。

二、活动目标

1、知道陶瓷艺术是中国伟大的传统艺术。

2、通过欣赏和感受活动,了解瓷器瓶子的造型特点和图案美,提高审美情趣和审美能力。

3、积极参加动手制作活动,能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装饰瓶子,体验自由创作的乐趣。

三、活动准备

1、欣赏材料:一个陶瓷瓶子(实物)、陶瓷瓶子图片若干;

2、制作材料:白纸若干、各种颜色的毛线若干、各种豆类装饰材料若干;剪刀、胶水等制作工具。

四、活动过程

1、出示神秘袋,导入主题。

(1)教师出示装有陶瓷瓶子的黑色袋子激发幼儿兴趣:今天老师给小朋友们带来了一个神秘的“宝贝”,你们想知道是什么吗?(想)

(2)教师邀请个别幼儿来摸一摸,让幼儿一边摸一边大声说出自己摸到了什么东西,并描述摸到的东西的.形状。

(3)教师拿出瓶子,揭示谜底。师:刚才我们小朋友摸了之后觉得是瓶子,你们觉得呢?(瓶子),我们一起来看一看是什么吧!

(4)教师给幼儿介绍这是陶瓷瓶子,是我国伟大的传统艺术,并简单讲解中国陶瓷艺术的相关知识。

2、欣赏瓶子

(1)老师和幼儿一起欣赏瓶子。(提醒幼儿从形状、图案、线条、是否对称等方面进行欣赏)

(2)师生共同交流对瓶子的感受。师:欣赏了这么漂亮的瓶子,我相信小朋友们肯定有很多想说的,我来请小朋友说一说自己的感受。

(3)欣赏瓷器瓶子图片。老师出示各式各样的瓷器图片让幼儿欣赏,并且共同交流瓶子的造型美和图案美等特点。(提问:这些瓶子的左边和右边、上面和下面一样吗?瓶子上都有哪些图案,线条是什么样的?)

(4)教师总结:我们小朋友都说的很好,不仅说出了瓶子的外形美、图案美和线条美,还说出了为什么喜欢这个瓶子,老师觉得小朋友们都很棒。那你们想不想自己制作好看的瓶子呢?(想)

3、制作瓶子师:看了这么多好看的瓶子,小朋友们想自己动手制作好看的瓶子吗?(想)

(1)教师讲解制作方:首先在白纸上画出瓶子的形状,然后用剪刀剪下来,再用彩笔、毛线等材料装饰瓶子。(提醒幼儿在装饰过程中注意剪刀等材料的使用安全)

(2)幼儿自由制作、自由创作。

(3)教师巡逻,对于幼儿好的创意给以积极的鼓励和评价,对于能力欠缺的幼儿给予一定的指导和帮助。

4。展示作品、欣赏评析把幼儿制作好的作品贴在黑板上,请少数幼儿说说自己的作品,再请部分幼儿互相评价作品,最后教师总结。

五。结束活动师:

今天小朋友们都制作了好看的瓶子,你们想不想让更多人看看你们的作品呀?(想)今天放学的时候每个小朋友都可以把自己的作品带回家给爸爸妈妈、爷爷奶奶欣赏!

幼儿园艺术教案10

设计意图

《纲要》中指出:艺术是实施美育的主要途径,应充分发挥艺术的情感教育功能,促进幼儿健全人格的形成。剪纸是我园的特色课程,是我园幼儿表达认知与情感的重要途径。从激发幼儿喜爱民间剪纸及用剪纸形式表现生活的兴趣、丰富幼儿对民间剪纸符号的认知经验、感受民间剪纸的情感性角度出发,我设计了本次活动。

活动目标

1.萌发对剪纸艺术的喜爱之情,能初步感受剪纸作品中所表达的美好情感。

2.能发现并大胆表达作品中人物造型、动态、符号等美感特点。

3.能认真观察画面,具有欣赏活动的良好习惯。

重点难点

重点——能发现作品的美感特点及感受作品所表达的美好情感。

难点—能感受到作品所表达的美好情感。

活动准备

经验—幼儿熟悉剪纸这一艺术表现形式,并有初步的剪纸欣赏经验。

材料—剪纸作品及作者PPT图片、一体机、音乐及歌曲录音、钢琴。

活动过程

(一)由班级中幼儿的剪纸作品引出欣赏话题,引发幼儿兴趣。

我们班小朋友剪纸的本领真大!今天我给你们带剪纸作品来了,快来欣赏吧!

(二)欣赏剪纸作品《为奶奶洗脚》,发现作品的美感特点和美好情感。

1.整体感知——初步了解作品的主要内容。

(1)出示作品《为奶奶洗脚》,幼儿观察、思考、轻声分享最初的认识、感受。

(2)共同分享——你在作品中看到了什么?看懂了什么?

(3)总结幼儿的发现,引导幼儿认识作品主要表现的内容。

2.要素识别—认真观察,发现作品的美感特点。

(1)你喜欢这幅作品的什么地方?为什么?

(2)重点引导幼儿欣赏不同部位运用符号是不同的。

3.深入体验—感受作品的美好情感。

(1)妈妈为什么要为奶奶洗脚?小姑娘帮奶奶做什么了?

(2)奶奶、妈妈、小姑娘可能会说些什么话?她们的心情怎么样?

(3)欣赏了这幅作品你想到了什么?你的心情怎么样?

(4)小结幼儿的想法。

4.作品命名—表达自己对作品寓意的理解。

(1)你想为这幅作品取个什么样的名字?为什么?

(2)小结大家的意见,并说出作者取的名字——《为奶奶洗脚》。

(三)作者简介,进一步感受作品所表达的美好情感。

1.出示作者照片—介绍孙奶奶是一位特别有本领的剪纸艺术家。

2.展示作者的其它作品《学喂鸡》等,体会作者现在的本领是从国小习而来的。

(四)表演歌曲《小乌鸦爱妈妈》,结束。

(五)延伸—学着奶奶的样子,用剪纸来记录我们快乐、美好的生活。

活动总结

1.“感受与欣赏”、“想象与创造”是艺术领域的重要目标。日常教学中,后者更为偏重,而欣赏活动很少,尤其是剪纸欣赏更少。其内容选择非常贴近幼儿生活,在审美能力与情趣发展的基础上,还能促进幼儿社会性的发展,萌发爱的情感。

2.目标制定非常符合大班幼儿年龄特点,以及艺术欣赏活动的特点。且整个教学过程从整体感知,到要素识别,再到情感的深入体验层层递进,达成了目标。

3.作者介绍的引入、其他作品的辅助,让幼儿更加深入地体验到了作品背后的情感。引导幼儿认识到从小多学本领,长大才会成为各方面都很优秀的人。

4.剪纸作为非遗项目,是中华民族重要的艺术瑰宝。传统剪纸作品中含有丰富的传统纹饰,具有极高的欣赏价值、审美价值。同时,也兼具了传承意义。

5.活动中,给了幼儿充分的观察、表达与表现的机会。幼儿充分分享自己的感受,大家的想法进行汇总、提升,体现了主动性学习与合作化共同学习的大班幼儿学习特点。

6.活动最后让幼儿表演歌曲《小乌鸦爱妈妈》,增强了爱长辈的情感体验。

幼儿园艺术教案11

活动目标

1、学 活动准备

小朋友的书,我长大了磁带及录音机活动过程1。欣赏音乐,帮助幼儿熟悉理解音乐。

第一遍欣赏音乐。要求:听了值日生劳动的歌感觉怎么样?(快乐、自豪、又力气等)第二遍欣赏音乐。要求:边听边想值日生是怎么样劳动的?

2。鼓励幼儿大胆地进行表演,教师帮助证了和提升。

幼儿随音乐根据历届自由表演,要求表现值日生劳动的动作。

请幼儿在同伴面前表演自编动作,根据早上劳动、餐前准备、餐后整理等内容选取合适的动作,教师进行整理和提升,集体进行部分动作的学整理和提升的动作组合成律动,完整地展示给幼儿欣赏。

3。集体学 完整练 我们都是勤劳的孩子,会做许多事情,快把自己做过的事情画下来。

幼儿园艺术教案12

灯笼在各种节日中都非常的常见,本次美术活动围绕着灯笼展开,希望通过活动让幼儿大胆的进行作画,在活动中正确的使用剪刀。剪出细条,制作简单的平面灯笼,美术活动可以锻炼幼儿的动手能力,增加手指的灵活度。

一、活动目标

1、学习在一定范围内大胆地进行作画,并正确使用剪刀,剪出细长条,制作简单的平面灯笼。

2、培养技巧和艺术气质。

3、培养动手操作的能力,并能根据所观察到得现象大胆地在同伴之间交流。

4、体验自主、独立、创造的能力。

5、会用它们大胆地进行艺术表现与创造,喜欢装饰。

6、培养幼儿的欣赏能力。

二、活动准备

(1)班级内架好相应的线,悬挂灯笼用、PPT课件。

(2)各种色彩的正方形和圆形纸若干。

(3)记号笔、双面胶每人一份。

(4)各种形状的小灯笼实物若干。

三、活动过程

(一)活动导入:

“六一”儿童节就要到了,我们有几个小朋友带来了小灯笼打扮教室,你们看看,这些灯笼够了吗?不够我们该怎么办?

(二)讲解示范:

(1)提问:你看到过什么样的灯笼?

(2)告诉幼儿老师给小朋友准备了正方形和圆形的彩纸。

(3)请个别幼儿在纸上大胆作画。画前先请他说说准备画什么样的灯笼,老师提醒幼儿要把图案画大,以便让人清楚地知道这是什么灯笼。

(4)老师示范剪流苏。

先将一个小正方形纸折一个细长条,打开后,用剪刀从下往上剪流苏。直至剪到刚才的折线处。

(5)将剪下的流苏和幼儿讨论后,贴在刚才画好的灯笼的下方中间处。

(三)幼儿操作:重点:老师提醒幼儿要将图案画在纸的中间,并且画大。

难点:流苏尽量剪细。

帮助能力弱的幼儿完成作品。

(四)展示作品:

幼儿将自己做的灯笼悬挂在事先准备好的线上。然后相互介绍,和欣赏。

活动反思:

活动中,请孩子在示范时,老师重点强调了灯笼的图案要画大,让人一看就明白是什么灯笼。因此,孩子的作品都显得很大胆,每个幼儿都画出了自己喜爱的灯笼图案。还有,活动中,老师让孩子自己悬挂灯笼,这更激发起了孩子的兴趣和自豪感、成功感,他们的情趣又一次被激发了起来,好多孩子禁不住拍起了小手,拉着同伴来看自己的灯笼。离园时,还有好多孩子拉着自己家长的手,请他们来看自己的灯笼,不停地介绍着。

幼儿园艺术教案13

设计思路:

大班幼儿随着年龄的增长,已具备一定的手工的技能和审美经验,逐渐地对一些民间艺术很感兴趣。窗花是陕北剪纸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窗花不仅烘托了喜庆的节日气氛,也集装饰性、欣赏性和实用性于一体。我想结合孩子们喜欢的剪纸活动,和孩子们一起动手剪窗花,让幼儿剪剪玩玩,鼓励幼儿在不断寻找乐趣的过程中动脑、动手,通过折叠剪、岩轮廓剪和目测剪的方法剪出窗花,从中获得成功的愉快体验。

活动目标:

1、用沿轮廓线剪的方式,剪自己喜欢的各种不同形状的窗花。

2、对剪纸的兴趣,发展幼儿手部小肌肉动作的灵活性和协调性。

3、感受剪窗花的乐趣,并喜欢上剪窗花,体验剪窗花成功的乐趣。

4、培养幼儿的欣赏能力。

5、培养幼儿动手操作的能力,并能根据所观察到得现象大胆地在同伴之间交流。

活动准备:

1、PPT《有趣的剪纸》:各种各样的民间窗花。

2、彩色纸若干、安全剪刀、铅笔、橡皮等。

活动重难点:

在感受窗花美的基础上,通过沿轮廓线剪的方式,创设自己喜欢的不同形状的窗花。

活动过程:

一、欣赏窗花作品,引发幼儿剪窗花的兴趣

1、观看《有趣的剪纸》课件

师:在我们陕北,每逢过年的时候,每家每户的窗户上都要贴上好看美丽的窗花。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了一份特殊的礼物,非常的漂亮,一会看完了要告诉老师,你都看到的是什么?怎么做成的?来我们一起欣赏吧。

师:看了这些漂亮有趣的窗花,你们发现了什么?

(师幼一起观察探索窗花的特征,感受窗花的色彩美,对称美和镂空美)

小结:窗花的内容很丰富,有可爱的动物,美丽的花朵,栩栩如生的人物等,这些都是我国劳动人民的智慧结晶,是我国的传统艺术,有些窗花它的左边和右边的图案大小、花型都是对称的。

二、观察分析窗花,幼儿探索尝试剪窗花。

1、师:小朋友,我们看到的这么美的窗花是怎么做出来的吗?你们想剪什么?

2、幼儿进行探讨剪窗花活动。

(1)提问:你知道窗花是怎样做出来的吗?

(2)幼儿自由讨论制作方法。

小结:这些窗花各式各样,很漂亮,它们是用折、画、剪的方法做出来的。

3、教师进行折纸、画轮廓并剪窗花的示范,引导幼儿仔细观看。

4、幼儿创作,老师巡回指导,解决创作困难。

(1)教师指导幼儿按步骤逐步进行创作作品:对边或对角折剪——画图设计——沿线剪纸——自由目测剪。

(2)师:小朋友,剪的时候要注意:

?剪最长的边和打不开的短边能使窗花的中间变得漂亮。

?剪能打开的短边会使窗花的边缘变得漂亮。

?剪中心点的角能使窗花的中心部分变得漂亮。

④剪另外两个角会使窗花变成其它形状。

⑤能打开的短边剪成弧形会使窗花变成圆形。

⑥可以剪各种图形,不能剪断或从一条边一直剪刀另一条边。

(3)常规要求:

把碎纸扔到框里,保持干净。

记住自己是怎么折、怎么剪的。

5、请个别幼儿展示作品,并示范讲述制作方法。

三、评价作品,引导幼儿说说自己剪的窗花及心情,结束活动。

请幼儿在同伴中选出有创造性、层次分明的窗花,互相评价。

小结:窗花是我们中国的民间艺术,我们一定要继承我们的传统的民间艺术,把这种艺术传承下去,让我们每个中国人都会剪窗花。

活动延伸:

让我们一起将这些美丽的窗花布置到我们的活动室里,还有美工展示区里,把这份喜庆和大家一起分享吧!

活动反思:

在此次活动中幼儿不断探索,从中了解到窗花的制作过程,在孩子的不断探索中体会到了收获。感受到了成功的喜悦,愿意不断的探索和尝试。

《有趣的剪纸》活动反思

《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中要求“教师带幼儿观看或共同参与传统民间艺术和地方民俗文化活动”,陕北剪纸是我国的民间艺术,是一种亲切、朴素、通俗的艺术表现形式。本节活动是使用在美术活动中少见的剪纸活动进行创作的陕北民俗剪纸窗花作品。借着新年的到来,设计本节活动,孩子们的兴趣极高,对于大班的孩子美工活动中的安全使用剪刀已经不是问题,本节活动的陕北剪纸作品是由剪刀在纸上镂空的操作过程,因其直观、形象、多变的图案,方便、简单的工具材料,符合孩子学习的特点,深受孩子们喜欢,在活动中,幼儿可以根据自己的想象进行自由创作。幼儿首先将一张彩色正方形纸进行对角折或对边折,连续折三次,呈现出一个三角形,以两边都为折边的一个夹角为中心向外设计,幼儿按照自己设计好的图纸进行沿轮廓线剪。让幼儿自主进行设计创作,丰富其想象力和创造力。其中对边折和对角折对于大班的孩子也已经熟练地掌握,所以前期的安全用剪和对折孩子们都发挥的很好。本次活动就是要突破沿轮廓线剪,达到剪纸作品的完美,那么前期的构图一定要大气,少出现小块面地设计,这样有利于幼儿的剪纸作品的完美完成,教师设计,就是2个小三角形、2个大三角形、2个小半月牙形、1个大半月牙形、1个长半月牙形,一个大的心形,连续不断地4-6个三角形(形成剪纸中的锯齿)和最后的不规则图形的收边,用的是波浪形最终创作一个漂亮的剪纸,对于我们的孩子来说,都可以完成,老师给孩子提供较为宽松的活动环境,设计可以按照自己喜欢的图形进行有效地设计,就是不脱离剪纸的基本基础图形如月牙形、心形、水滴形、半圆形、三角形、长方形等,所以创作方式自由,幼儿可以大胆发挥想象,进行沿轮廓线剪的创作。作品的呈现具有未知性,剪作品时带有很多的未知性,不等到剪完打开的那一刻就不知道作品的最后面貌。最终的作品表现力强,在作品最终打开之后的具有很强的视觉冲击力。符合指南要求“每个幼儿心里都有一颗美的种子。引导幼儿学会用心灵去感受和发现美,用自己的方式去表现和创造美。”同时窗花剪完,剪下的小碎纸片收好并放到垃圾桶,要培养孩子们的不乱扔纸屑好习惯。培养孩子有一个良好的生活卫生习惯。在剪窗花的时候可以让孩子们选取自己喜欢颜色的纸,进行剪纸,那样会使我们的窗花更加丰富漂亮了。剪窗花符合孩子学习的特点,深受孩子们喜欢。幼儿通过自己动手、动脑,创作处更多更美的剪纸窗花来。

幼儿园艺术教案14

大大班艺术教育活动教案:好朋友

活动名称:

好朋友活动领域:艺术(大大班)

活动目标:

1、初步了解间奏,并能以各种方式把间奏表现出来。

2、学会唱《好朋友》这首歌。

3、体验好朋友之间互相帮忙,团结友爱的完美情感。

活动准备:

挂图两幅歌曲录音铃鼓哑铃活动过程:

一、律动《我爱我的小动物》

二、谈话导入1、你们都有自我的好朋友吗?你为你的好朋友做过什么事情?你的好朋友有为你做过哪些事情呢鼓励幼儿大胆地表达自我的想法。

2、出示挂图。有两个小朋友,他们也是好朋友,我们来看看他们在做什么?谈论挂图资料,初步理解歌词所表达的含义。

3、今日我们要来学习一首新的歌曲,它的名字叫《好朋友》。

三、引导幼儿了解间奏1、幼儿听一遍歌曲录音,感受歌曲。

2、在这首歌里藏有一个小秘密,它和我们以前学的歌有点不太一样。是个什么样的小秘密呢?看看有没有小朋友发现它?幼儿再次欣赏录音。教师在间奏部分分拍手的方式表现出来。

3、幼儿交流自我的观点后,

教师总结:

歌曲里面有两段音乐没有歌词,刚刚我拍手的那两段音乐,它们就是这首歌曲里的间奏。间奏没有歌词,不用唱,但要用一些乐器把它演奏出来。

4、引导幼儿用拍手的方式把间奏表现出来:

XXXXX(哒哒哒哒哒)除了拍手,我们还能够用什么方法来表现间奏?引导幼儿用其它方式表现间奏。

四、学习歌曲《好朋友》

1、练声教师:1234O5—O小猫怎样叫幼儿:5432O1—O喵喵喵喵喵2、教师清唱示范歌曲,并在间奏部分用必须方式表现出来。

3、教师弹电子琴,幼儿跟着音乐轻声唱,并在间奏部分用自我喜欢的方式表现出来。

4、教师弹琴,根据歌曲创编动作,并及时鼓励幼儿进取表现。

5、幼儿表演五、活动延伸互相帮忙是很欢乐的事情,所以在生活中,和好朋友之间,我们要互相帮忙,互相关心,团结友爱,这样我们会过得更欢乐。鼓励幼儿在生活中互相帮忙,并大胆创编歌词。

幼儿园艺术教案15

大班艺术活动教案(创意画):趣味的鹅卵石

大班艺术(创意画):趣味的石头教学设想

一、教育就是引导,导出是"引"的过程。

教育就是引导,导出是"引"的过程。教师要充分挖掘孩子的创作潜能,让孩子感到自我是一个发现者、探寻者、创造者。激发孩子的创作欲望,让孩子们走进大自然,充分感受自然的美。

二、利用自然物,美化学校和生活。

经过对鹅卵石的巧妙运用,鼓励幼儿在生活中用创造性的眼光去发现美和创造美,从创作中体验成功的喜悦。

教学方案一、教学目标。

1、认识鹅卵石,了解其特点。

2、培养幼儿大胆运用多元化、夸张的表现手法,学习在石头上作画。

3、培养幼儿感受美的本事,鼓励儿童在生活中要用创造性的眼光去发现美和创造美。

4、经过教学,使儿童不断地观察和想象,并运用多方面的尝试和组合,提高孩子创造新形象的本事。

难点:擅于运用多种辅助材料进行创作。

三、教学准备

1、形状各异的洗净晾干的鹅卵石。

2、石头画作品。

3、各色颜料、各色彩纸、橡皮泥、双面胶、幼儿用剪刀、棉签、排笔、抹布等。

四、教学设计

(一)启发引导(激发创意)1、教师课前将教室布置成幼儿在江边玩耍的环境。幼儿进入环境后自由玩耍,感受石头。(配音乐)2、教师出示石头画作品,让幼儿带着问题仔细观察。(课件展示)(二)要点辅导(构思创意)1、欣赏作品,启发想象,讨论思考方法。

(1)选择鹅卵石启发幼儿想象,利用鹅卵石的大小、形状进行巧妙的构思和大胆的想象。

每位幼儿挑选一块喜欢的石头,摸一摸、看一看、想一想它的形状像什么,能够变成什么?

(2)幼儿讨论,确定你根据卵石的形状要制作出什么样的作品,鼓励幼儿别出心裁和与众不一样,加强幼儿的观察和联想。

2、选择材料,构思作品。

幼儿根据自我选择的鹅卵石,挑选需要的材料,同伴间合作交流,既鼓励幼儿独立创作,也可充分发挥想象,用比较多元化的手法或比较夸张的手法创造出新形象,也可借助辅助材料做好作画前的准备。

(三)创作体验(展现创意)1、幼儿可独自创作,也可和小伙伴一齐创作。

2、教师巡回指导,参与学生的制作过程。

3、提醒幼儿在作画过程中需注意的事项。

(四)探索玩法(感受创意)1、组织先完成作品的幼儿向伙伴们做介绍,让大家一齐欣赏,学习玩法。

2、大家一齐玩耍。

结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