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范文城>校园范本>艺术>

艺术的作文3篇[必备]

艺术 阅读(2.31W)

在日常生活或是工作学习中,大家对作文都不陌生吧,通过作文可以把我们那些零零散散的思想,聚集在一块。那么,怎么去写作文呢?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艺术的作文3篇,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艺术的作文3篇[必备]

艺术的作文 篇1

你喜欢看魔术表演吗?上个星期天的晚上,我在长沙晚报大厦观看了一场无比精彩的魔术表演。

主持人介绍完魔术师,魔术表演就开始了。我睁大眼睛一眨也不眨,生怕错过每一个细节。魔术师先拿出一块白布,让我们仔细看了看正反面,证明白布里什么都没有,然后突然用手一抖,白布里“扑椤椤”地飞出一只鸽子。接着,他又拿出一个气球,把它吹得像一个圆溜溜的.大西瓜,用手使劲一捏,气球“嘭”的一下破了,里面竟然又飞出一只鸽子。真是太神奇了!接下来,魔术师又表演了“白纸变钱”、“快刀剁手”等魔术。

最可怕的魔术要数“头搬家”了:魔术师先请来一位小助手,把她的头用一个有很多洞的箱子盖住,然后把小刀一把一把往洞里插。台下的小观众们吓得发出一阵阵尖叫声,生怕她没命了。魔术师把所有的洞都插上小刀,再把箱子打开一看,咦,人头怎么没了?魔术师又把箱子关上,将小刀一把一把拔出来,再把箱子打开,奇迹出现了:人头又回来了!大家这才松了口气,热烈地鼓起掌来。

这么精彩的魔术,你是不是也想学两招?不过,像“头搬家”、“快刀剁手”这样的魔术,你可千万不要去模仿,否则会有危险哦!

艺术的作文 篇2

注:李力加,教育部国家《艺术课程标准》研制组核心成员、美术子课题负责人,教育部国家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艺术》国小常务副主编、全国十大儿童美术教育家,现任绍兴文理学美术学院教授 绍兴文理学院艺术教育研究所副所长。

作为美术教师,不得不思考,美术课堂教学对学生未来成长到底起到多大作用,是不是促进了学生的发展,很多人甚至包括我们艺术教师都不敢肯定的说,我们艺术课真正促进了学生艺术能力的发展。尽管我们艺术老师念念不忘技能教学,但毕业后的学生有几人还记得音乐、美术课上学的技能东西,就是问到我们的艺术课堂教学“对日后从事美术专业发展的,或者说属于美术专业方向的工作者来说,用处大不大呢?” 这个问题时,答案也是“根本就没有什么用”。

作为美术教师,美术教育的“飘”这个问题,其实是我们现美术、音乐教学中长期存在的共性问题。大家都知道艺术教育对人的发展有作用,“但问题是,到底对什么人起作用?起到多大作用呢?”,这个问题李老师问的好,问到本质上了,音乐课同样也如此。通过这样的教育过程与反复的循环刺激,才能使一个学生真正得到发展。最终达到了使普通人的本质力量基本形成,那就是具备了“发现的眼睛”。实现了马克思的哲学观念“具有欣赏形式感的眼睛”,这才是人的本质力量。而且,马克思特别强调,只有自己具备了用自己的双脚走路的这样一种本质力量的时候,才是真正地具备了人的发展的本质力量。否则,就没有达到这样的目标,而只是在说空话。李老师主编的这本书给了我很多的启发,主要是以下三个方面。

首先,李文章提出“教材内容上出现一些问题也属于正常现象”,将美术教科书中出现的问题推到“我国高中新课程改革的启动时间还比较短”上。的确,我国的美术教学改革起步比较短,但教科书中出现如此多的低级错误原因恐怕不是特定时期中的`原因,教科书中很多常识性的硬伤,更不是我们“美术教学改革起步的时间比较短”所可以原谅的,其暴露出的问题是我们美术教科书的编委极不负责的态度和值得怀疑的专业水准。作为《艺术课程标准》研制组的核心成员的李先生花费大量的篇幅阐述“正确认识出现的问题”,力图为编委找到推卸责任的借口,只是对“无锡哪有瘦西湖,以及画家凡高的年龄问题等”认为是“比较明显的差错”。教科书存在的问题暴露后,作为编委对待问题教科书的态度-- “属于正常现象”,这无非更加深了美术教师、学生对不负责任的编辑、学者们素质的认识!

其次,李先生提出当发现教材中内容方面的问题时“美术教师应具备的素养和能力”,要重新组织与建构教学“不把教材当‘圣经’”,并认为“这是一个基本合格的高中美术教师应具备的素养和能力”。仿佛美术教科书出现的问题并不重要,重要的是美术教师合不合格,有没有能力处理这一情况,将教科书编辑应负的责任推到美术教师身上。作为《艺术课程标准》美术子课题的负责人,我想李先生是知道美术教科书在当前美术教学改革中的重要性以及美术课堂教学的现状。笔者从事高中美术教学近20多年,深切地感受到新时期美术教育的巨大变化,更感受到美术教学改革给工作在美术教育一线的美术教师带来的压力,既要不断提高自身的业务,又要不断更新原有的教学观念。经过近几年频繁的教学探讨交流,多数美术教师的教学理念都有较大的提高,要努力探索发挥美术教育中的素质教育功能。

美术教师的素质在近年虽有质的飞跃,但其成长刚刚起步,在有“本”可依阶段的美术教学尚在探索阶段,在美术教科书的权威性值得怀疑时,要求教师在问题教科书的基础上“重新组织与建构教学”, 这既是脱离实际环境的理论家、编委们的一种理论探讨与美好设想,更是推却自身责任的表现。李力加老师所提出的要求美术教师“重新组织与建构教学”,这在极个别优秀美术教师中、教学配套设施较全地区或许可以实施,但在全国实施以弥补教科书的不足,无非是自欺欺人。试问李老师,我们的编委、学者们的素养和能力姑且如此,要求美术教师能够“重新组织与建构教学”是否为时太早?在实际的教学中,由于教学设施、教学环境等基本教学条件决定在目前的美术教学中美术教科书仍是主要的教学依靠,教科书仍旧是美术教师实施课堂教学的主要内容。对于现行的连常识性知识都多处出错的美术教科书,显然是不能作为教学之“本”。 面对这样一本教科书,教师已不把教科书作“本”了,还呼吁“不把教材当‘圣经’”有何意义。

第三,“将错就错”学会用教材。

对这样一本错误百出的教科书,李先生别具匠心地为它设计一套应用方案--将错就错。“在美术教学中,如果发现自己所使用的教材在编写上出现这样或那样的问题时,美术教师可以按照教育现象学研究的方法,在备课前就对问题有了基本的认识,提前设计好一个教学情境,课堂教学活动中向学生提出这些问题,并引导学生以分组或个人的方式,展开讨论”,这样的好处是“化问题为教学研究和新的学习方法”,还可以“推进普通高中学生对美术学习的兴趣点”、“引导高中学生自主地进行教材的编写与组织”、“而组织本次美术课堂教学活动的实践性记录和反思性文本,又可以成为这个美术教师美术教学研究的案例”,从中获得“一举多得的收益”。这样一本将扬州的瘦西湖划拨到无锡的教科书,在李先生的笔下倒成为一本为美术教师留下自主创作空间、受益无穷的好教材。试问李老师,当你在餐馆用餐,吃到一碗掺有泥沙的米饭时,餐馆向你解释泥沙有利于促进你的肠胃消化、有利于调节内分泌,你有何感想

问题教科书的出现,更多地暴露出美术教育在当下阶段所存在的问题,这其中有教材编写者的学术水准与责任心,教材审查环节的淡化、出版社责任编辑及校对的草率等。这些问题在我们认识到后,逐渐强化各个环节,都是可以避免的。问题的出现不可怕,可怕的是对待问题的态度。

作为教育部《艺术课程标准》研制组核心成员、美术子课题负责人李力加老师对问题教科书的出现归结为“属于正常现象”,美术教师能否处理好问题教科书下的美术教学“涉及到基本合格的美术教师应具备的素养和能力”,将错就错运用问题教科书“一举多得”。实是让热衷美术教育事业的教育工作者伤心。我们反复强调美术教师加强自身的素养与能力,有谁来评定教科书的编写者素养与能力,又有谁来评定这些所谓教育专家的素养与能力!

艺术的作文 篇3

嘴,一个不可小瞧的器官。你知道吗?嘴不仅本身就是一种“艺术”,而且它还能创造艺术。

牙齿、嘴唇、舌头,组合起来,能变成一张张五花八门的嘴,同样,如果它们互相配合,也可以“画”出一幅幅漂亮的画。

老师给我们每人发了一个道具——一张洁白的纸,要求我们在老师所规定的时间内咬出一幅画。

听了老师的要求,大家都笑了,那是一种胸有成竹的笑。我想,就这么一张弱不禁风的纸,怎么会斗得过我那尖刀般的牙齿呢?我朝四周张望了一下,发现大家都不以为然,或许和我的想法一样吧。

可是,这张微不足道的纸,并没有我们想象的那样轻而易举。

一开始,大家有的想咬个“冰淇凌”,有的想咬只“铅笔”,还有的想咬个“十字架”…….想象丰富了。

老师郑重其事地宣布游戏开始。顿时,大家都“口忙手乱”的“画”起画来。

我原本打算“画”一朵云,线条都已描绘好了,我对准云的'上方,狠狠地咬了下去……

咦,怎么咬不断?我赶紧松口,拿着这张纸,我觉得纳闷:“平时轻轻一撕就碎的纸,怎么会咬不动呀?难道它上辈子是无敌金刚?”

不可能,纸的上辈子不是纸就是树,不行,不行,我得再试一次。

第二回合开始了,我使出了吃奶的力,舌头、牙齿,能用上的都用上了,舔、咬、抿、顶,能做的都做了。功夫不负有心人,终于,纸被我成功咬了下来。只可惜,现在的形状和我打算“画”的形状完全是风马牛不相及了。这微不足道的纸竟跟我的牙齿唱起了反调:我想咬下一小块,却咬下来了一大块,我想咬边上,偏咬坏了中间……最终,我败下了阵。再看看周围,大家都被这看似弱不禁风的纸,折磨得一片狼狈:有的牙疼,有的因为咬得太使劲,头直发晕…….

通过这次和纸的较量,我再也不敢断章取义了。

怎么样?嘴是不是也能创造艺术——哪怕做得不够完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