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范文城>校园范本>音乐>

大班音乐活动说课稿

音乐 阅读(1.91W)

作为一位优秀的人民教师,常常要根据教学需要编写说课稿,说课稿有助于教学取得成功、提高教学质量。那么大家知道正规的说课稿是怎么写的吗?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大班音乐活动说课稿,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大班音乐活动说课稿

大班音乐活动说课稿1

一、说设计意图:

热爱音乐是儿童的天性,音乐是表情达意的艺术。大班幼儿具有一定的音乐审美能力,他们对音乐美有了内心体验,并掌握了表现音乐美的初步技巧,渴望用自己特有的方式来表达他对音乐美的感受和理解。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艺术教案中明确提出:引导幼儿接触周围环境和生活中美好的人、事、物,丰富他们的感性经验和审美情趣,激发他们表达美、创造美的情趣。结合大班幼儿的年龄特点及其爱好,我设计了音乐活动《螃蟹的舞蹈》。它的节奏鲜明,富有情趣,具有动作性和故事性,深受幼儿喜欢。

二、说活动目标:

依据《纲要》目标中指出:积极运用语言、动作、表情等方式进行创造性地表现和表达,在认真研究分析教材的基础上大胆对教材进行创编,让孩子们的创造性思维得到进一步的发展。结合大班幼儿的实际发展水平,我制定了适合幼儿最近发展区发展的三个目标:

1、认识螃蟹,知道它的特征和习性,感受音乐的节奏。(认知)

2、能根据音乐的变化,大胆创编不同的、夸张的螃蟹动作;(技能)

3、乐意参与游戏活动,体验螃蟹跳舞、走路、夹钳子等游戏情节所带来的快乐。(情感)

三、说活动的重点、难点:

重点:认识螃蟹,感受音乐游戏所带来的快乐。

难点:能根据音乐的变化,大胆创编不同的、夸张的螃蟹动作。

突破重难点的方法:为幼儿创设宽松、愉快的活动氛围,采用鼓励、表扬、引导以及个别指导的方法,让幼儿大胆想象、表现,从而使创造性思维得到发展,在游戏中让难点得以解决。根据幼儿身心发展特点、年龄特点,在活动中,所运用的方法、手段注重感受性、体验性等。

四、说活动准备:

1、有关螃蟹的图片;

2、与音乐变化相符的螃蟹动态图示一份(跳舞、走路、夹钳子);

3、螃蟹音乐;

4、螃蟹头饰(每人一份)。

五、说教法、学法:

教法:本次活动中我运用了启发引导法、情景教学法、游戏法,对于这些方法的运用,我改变传统的教师说教模式,以幼儿为主体,教师用启发、引导的方式,充分调动幼儿学习的积极性,并以游戏的方式贯穿活动的始终,再加上生动有趣的形象,让孩子们在情景游戏的体验中快乐得获得知识,真正体现玩中学,学中乐。

1、情景教学法:把生活经验融入活动,激发幼儿感受与表现的兴趣。

2、启发引导法:教师提出开放性问题,启发幼儿发散性思维,充分表达自己的感受、发挥想象、创造。

3、游戏法:幼儿从小就具备了学习音乐的潜力,而游戏是孩子表现生活,表现学习的重要方式,是孩子们喜爱的一种活动。因此,在活动中我将音乐与游戏有机地结合,让幼儿置身于玩的过程中,感知到音乐的内涵,更好地掌握音乐的性质,以最自如的方式抒发情感、表现自我。

学法:活动中,我引导幼儿运用多种感官参与法、创造性学习法来获得知识。因为幼儿是学习的主人,所以我创设了游戏的情境,让幼儿能够用眼睛看、用耳朵听、用嘴巴说、动脑思考、用动作表现,从而全身心地积极投入到活动中去,并且在创造性游戏中,引导幼儿用不同的动作、表情表现自己对游戏情节的理解,充分给幼儿自由展现的空间。

1、多种感官参与法:音乐活动的表现可体现在用肢体动作及口头语言上,因此,本节活动通过鼓励、引导幼儿用语言、动作、表情、哼唱、绘画等多种表现形式表达自己对乐曲的感受和理解。

2、创造性学习法:以培养想象力和探索精神为出发点,激发幼儿的联想、想象能力,发展幼儿的直接创造能力。

六、说活动过程:

活动过程是整个教学目标与计划实现的重要过程。

1、创设情景,激发幼儿参与活动的兴趣。

出示螃蟹图片,创设故事情景,通过提问让幼儿正面认识螃蟹。

故事情景:有一只螃蟹,它非常喜欢跳舞,它经常一听到美妙的音乐,就摇动起它的小钳子。

提问:螃蟹是怎样走路的呢?它如何挥动它的钳子呢等等。引导幼儿认识螃蟹与想象螃蟹的行为动作。

2、播放螃蟹的音乐,幼儿完整欣赏乐曲。

从音乐节旋律与节奏上启发幼儿感受螃蟹的动作行为,引导讨论。

师:有一首歌,小螃蟹听了就会跳起舞来,我们来听听,它在跳什么呢?发生了什么事呢?

3、教师情节讲述①,帮助幼儿整理出整首乐曲变化的规律,并同时贴出相应的螃蟹动态图示,再完整欣赏一遍。

①师:小螃蟹跳舞跳着跳着,出来了一直笨笨的大鲨鱼,鲨鱼想吃掉小螃蟹,小螃蟹呀,机智的用跳舞的方式躲开了鲨鱼。小朋友想一想,它用了什么动作呢?有的地方音乐快快的,有的慢慢的,小螃蟹在做什么动作呢?

4、引导分段创编螃蟹动作,鼓励大胆想象、夸张动作。

师:螃蟹的动作有什么呢?

请小朋友来做动作,教师把动作纳入舞蹈创编里。

5、幼儿随乐完整动作。

七、说活动延伸:

活动将结束时,我鼓励幼儿可以用其他动物来创编舞蹈,如:兔子的舞蹈、小鸟的舞蹈、小猫的舞蹈等等。大家可以跳自己喜欢的动物舞蹈,在螃蟹音乐将结束时加入进去。

大班音乐活动说课稿2

当幼儿进入动感天地这一主题后,对周围各种各样的运动现象特别感兴趣,他们不断地探究、观察、感受、认识周围的物体运动现象,他们初步了解到“物体的振动产生声音”这一简单科学道理,对此产生了浓厚的探究兴趣。《鼓上的小米粒》让幼儿感知到了物体振动的幅度和频率,巧妙地将有趣的科学与歌曲教学结合在一起,满足了幼儿的探究欲望,丰富知识和经验。就如里面的歌词“小鼓唱得响,米粒跳得高,小鼓唱的轻,米粒跳得低。”这个形象的语言使孩子对敲鼓的轻重与米粒跳舞有了具体的认识,同时通过图谱的演示,进一步帮助幼儿理解并记忆歌词,让幼儿始终处于一种积极的学习状态中。整个活动设计如下:

活动目标:

1、在听听、看看、玩玩、唱唱中学习歌曲,感知乐曲的强弱变化。

2、能用肢体动作大胆表现歌曲,体验鼓上的小米粒弹跳的乐趣。

重点:感知乐曲中的强弱变化,并能边唱边开心地表演。

活动准备:小鼓,米粒,图谱

活动过程:

一、拍打小鼓,激发幼儿学习的兴趣

今天我们班来了一位小客人,你们看(出示小鼓),是谁呀?(小鼓).小鼓知道我们小朋友可会唱歌了,今天它也要给我们唱歌,你们听!小鼓是怎么唱的啊?教师有节奏地拍打小鼓。(引导幼儿学习歌曲中的第一句“咚咚咚,咚咚咚,小鼓在歌唱”)

评析:开门见山地导入活动,激发幼儿的兴趣。在小鼓是怎么唱歌中感知音的强弱的变化,为下一环节做准备。

二、以多种形式组织幼儿学习、感受歌曲强弱变化。

1、小鼓说:我一个人唱歌太寂寞了,我要请我的好朋友陪我一块儿唱歌跳舞,我们看小鼓的好朋友是谁呀?(出示米粒)

小鼓说:我来唱歌,米粒你来跳舞好吗?你们知道米粒会怎么跳舞吗?并将米粒放在鼓面上,让幼儿观察米粒跳舞了吗?(没有)为什么?(因为小鼓没有唱歌)

2、你们看仔细了,小鼓开始唱歌了,米粒是怎么跳舞的?(老师分别用轻重不同的力度拍打。)

教师敲小鼓,并提问:小鼓唱歌,米粒就会怎样?小鼓又要唱歌了,我们听小鼓这次唱得怎么样?(引导幼儿用语言来说一说,小鼓是怎么唱歌,米粒是怎么跳舞的?)为什么小鼓唱歌米粒就开始跳舞了?(引出物体振动)

小结:是呀,小鼓唱得响,米粒跳得高;(同样引出------小鼓唱得轻,米粒跳得低。)

幼儿学说相应的歌曲“小鼓唱的响,米粒跳得高,小鼓唱得轻,米粒跳得低”(感知歌曲的强弱变化)

3、老师边拍打小鼓,幼儿扮米粒,根据歌曲的强弱学说、学做相应的歌词(动作)。

4、请一个幼儿敲打小鼓,其余幼儿扮米粒,根据小鼓的不同变化,做相应的动作,并说一说。

评析:我把学唱歌曲与有趣的科学探究活动相结合,我在鼓上放了许多颗小米粒然后用不同的力度敲打,这样既能激起孩子敲打的兴趣,又能让孩子用更多的感官来感觉轻重,用眼睛看:米粒跳的高低;用耳朵听:声音的轻响,手臂的力度和和轻重的关系等,在孩子们学学米粒跳舞中,让孩子们在游戏的环境中尽情的感受,孩子们很快就掌握了敲鼓轻重的技巧。同时从歌曲的重点入手,将重点先提出来引导幼儿熟悉、感知、化解了教材的难度,重点理解“小鼓唱得响,米粒跳得高;小鼓唱得轻,米粒跳得低”减轻了幼儿学的负担,使孩子们学得轻松而有趣,并在学做米粒跳舞中,增加了学习的趣味性。

三、看图谱有节奏地完整学念歌曲。

1、逐一出示图谱,你看懂了什么?让幼儿根据图谱说说每个图谱所表示的意思,帮助幼儿再此理解歌曲内容。

2、在幼儿理解的基础上,幼儿看图谱教师完整地有节奏地念歌词一遍。

3、幼儿看图谱完整学念歌曲几遍。

评析:通过图谱的演示,在幼儿理解图谱的基础上,进一步帮助幼儿理解并记忆歌词,这样能满足每个幼儿的愿望,充分注重了个别差异,让幼儿处于积极的学习状态中。

四、学唱歌曲。

哇,你们真能干,都会看着图谱完整地学说歌词了,现在我们一起来唱一唱吧。

1)看着图谱跟琴完整学唱。

2)引导幼儿尝试边唱边用肢体大胆表现。

引导幼儿找寻自己身上的部位当作小鼓,和小米粒游戏。

小结:小朋友把小鼓的声音唱得真好听,有响有轻,米粒跳舞也跳得很高兴。

现在请我们的小手来做小米粒,在我们身上找一个地方当小鼓,找哪呢?------比如大腿上:我们就把我们的大腿当小鼓吧,小米粒们准备好。)教师和幼儿一起表演。------.再找其他部位表演。

评析:尝试把身体不同部位当成小鼓,,用身体的动作来表现轻重的变化,如老师来敲鼓,孩子们根据老师敲的轻重不同,用身体各种动作来表现高低、轻重、大小等等,体验扮演小米粒的乐趣。

延伸----小米粒还可以在很多地方跳舞,你们觉得还可以在哪里跳呢?(幼儿自由回答),然后随音乐出活动室(我们现在到到操场这个“大鼓”上去跳舞啦)。

评析:适度的延展活动可以保持幼儿园继续唱这首歌曲的兴致,同时进一步体验音乐活动的乐趣。

五、活动反思

《鼓上的小米粒》是一首比较好的歌曲,节奏性强,旋律活泼简单易于幼儿接受,是孩子非常喜爱的。在这个活动中,以幼儿喜爱的乐器——小鼓“唱歌”的形式导入活动,不仅使孩子们对鼓产生了很大的兴趣,而且通过把学唱歌曲与有趣的科学探究活动相结合,让幼儿在探究活动中感受、体验击鼓的不同力度和频率与鼓面上的小米粒的动态变化的关系这一物理现象,获得知识和经验,有效地帮助了幼儿理解、记忆歌词,避免了生硬的歌词解说。让孩子们在学跳米粒的轻松氛围中,掌握了敲击轻重的技巧和米粒根据轻重跳的高与低,用生动形象的语言代替了枯燥的讲解,用具体直观的物品代替了抽象的表述,符合幼儿的身心特点。同时在扮演小鼓唱歌、米粒跳舞的游戏中,动静交替,层层相连,逐步递进。幼儿玩得特别高兴,充分体现愉快教学给小朋友带来的乐趣。

从整个活动的效果来看,幼儿兴趣浓,参与的积极性高,较好的实现了本次活动的教学目标。

大班音乐活动说课稿3

《学做解放军》是一首适合幼儿演唱的歌曲。全曲充满了浓浓的儿童情趣,是一个很好的、经典的音乐教材。

一、关于教学目标

1、初步学唱歌曲,感受二拍子节奏的强弱规律以及歌曲雄壮有力的情绪特点,感受解放军的英勇与坚强。

2、在“唱、跳、奏”中培养综合音乐感受能力和审美情趣。

3、体验军人不怕苦、不怕累的精神。激发对人民解放军的崇敬心情。

二、关于教学的重点、难点及其突破的途径

重点:初步学会唱《学做解放军》,并按节奏做简单的模仿律动,自然生成对解放军的崇敬和向往之情。

难点:掌握第三乐句“xx xO”节奏。

突破重点和难点。主要通过以下途径:

1、创设音乐教育活动情境:师生扮演解放军,到军营“学军”,练习歌曲中出现的主要节奏型,为掌握活动要求作铺垫,同时,也提高幼儿学习的兴趣。

2、教唱歌曲采用“总—分—总”的方法,引导幼儿从“整体感受—分段学唱—整体把握”。

3、运用多媒体课件显示第三乐句配有图像的“节奏图”,变枯燥学习为趣味性学习。

三、关于教学程序的设计及其依据

1、导人新课,激发兴趣

教师首先引导幼儿将通过学习、查资料、询问等途径了解的军队和军人的知识进行自由讲述,共享信息。接着教师头戴军帽扮演解放军指挥官,带领“小解放军”在《学做解放军》音乐声中“参观军营”“参加军训”等。教师以指挥官形象出现,明确提出了“一切行动听指挥”的要求。同时,还告诉幼儿:我们将根据表现,选出一位最优秀的解放军。幼儿对解放军这一形象十分喜爱,一听说自己是解放军都非常高兴。因而,他们个个精神饱满,情不自禁地昂起头、挺起胸,仿佛真的成了一名威武的解放军战士,这样的导人,既提高了幼儿的学习兴趣,又有机、有效地把控和驾驭了课堂秩序。

2、整体感受。把握基本节奏

著名音乐教育家奧尔夫认为:节奏教学是音乐教学中的第一要素。《学做解放军》节奏感强,具有进行曲的风格。因此,要学唱好歌曲,必须先引导幼儿掌握好歌曲节奏。根据这首歌曲的特点以及幼儿年龄小、无意注意占优势、兴趣容易转移、形象思维占主要地位的特点,教师充分利用丰富多彩的、内容生动有趣的多媒体课件(音画结合)进行教学。依次出现解放军“正步走、打靶、吹号”的画面,然后引导幼儿有节奏地进行模仿。接着,教师对幼儿的模仿加以规范和提升。提供小鼓、沙球、串铃等让幼儿先自由演奏,再提出开放性的问题:请小朋友想一想,我们可以用什么乐器来表现解放军叔叔“正步走、打靶、吹号”的动作。幼儿在教师的引导下,从多种角度探索问题的解决方法,使枯燥的节奏练习变得趣味盎然。这一环节中,教师不是活动的指挥者,而是活动的引导者,即对幼儿的办法进行补充、鼓励,幼儿在教师的引导下动脑、动手、动口,使得这一环节的活动在主动、生动,活泼、愉快的气氛中有效地进行。

3、做学军律动,初步熟悉歌词

本首歌的歌词浅显易懂,富有儿童情趣,歌词节奏鲜明,念起来朗朗上口,具有韵律感。教师根据这一特点。按旋律节奏运用“动作思维”示范朗读歌词。同时,随着歌词的描述,教师也引导幼儿表演优美而又能确切表达歌曲情感的“表情动作”(正步走、打靶、吹号等),以帮助幼儿理解词意,掌握歌曲情感,从而加深对歌词的记忆。并引起幼儿学说歌词的兴趣和愿望。幼儿在不知不觉中理解了歌词,在此基础上结合多媒体课件的图像,在旋律伴奏下尝试朗诵歌词,幼儿很快掌握了歌词。这一环节的教学。教师先分析歌词特点,再结合幼儿的年龄特点,运用“动作思维”等,选择在音乐伴奏下的“综合朗读法”,使幼儿轻松而愉快地记住了歌词。

4、运用“总-分-总”教唱歌曲的方法,帮助幼儿真正学会唱歌曲

教师先让幼儿听录音范唱,整体感受歌曲,整体学唱歌曲;然后抓住幼儿在歌曲演唱时出现的问题,如“敲、打、吹”等几个字发音不够重,以及第二乐句吐字不够清晰等,分别纠唱;最后,教师引导幼儿带着对人民解放军的崇敬和向往之情再次完整地演唱歌曲。由于有了前面感受、模仿、朗诵歌词的基础,再加上是“整体教唱法”,幼儿学会唱歌便水到渠成。以上教学方法便于激发幼儿学唱的主动性与积极性,便于幼儿模仿,符合低龄幼儿学唱歌曲的特点,达到了教师事先提出的教学要求。

5、整体表现,提炼升华

最后,教师引导幼儿进行歌曲处理:第一乐句中“敲”“打”“吹”这些字要唱得重一些,表现出入民解放军一往无前的气概:第二乐句先强调“哒”,后强调“嘀”,唱这一乐句时,舌头要灵活,声音要有弹性,口腔动作不要过大:第四乐句要唱得雄壮有力,表现对解放军的崇敬之情。在此基础上,教师引导幼儿分组表演唱、跳、奏,并使唱、跳、奏融为一体,将活动引入高潮,实现本节活动整体美的升华。这一环节,正是以音乐艺术的形式美、内容美和富有情感的音乐艺术形象,引导全体幼儿演唱、律动表演及打节奏等。歌曲的艺术形象不断深化,幼儿不断受到综合音乐艺术的感染。

大班音乐活动说课稿4

一.、说教材

教材分析

《斗牛士进行曲》选自法国著名作曲家比才为其歌剧《卡门》创作的序曲,乐曲的结构是常见的再现式三段体A-B-A-尾声。乐曲节奏感强,其充满活力的旋律表现了斗牛士斗牛时英武潇洒形象和万众欢呼热烈气氛。由于该乐曲的节奏感强,旋律激昂,它的整体音响形象容易给幼儿带来强烈的共鸣,所以以《斗牛士进行曲》开展打击乐演奏活动,易给幼儿享受到奏乐活动带来的快乐,以及能促进幼儿的合作协调能力的发展,同时也能使幼儿对音乐的感受力、表现力得到进一步的提高。

2、教学目标

(1)在熟悉乐曲的基础上,学习创造性的用身体动作、打击乐器来表现乐曲形象。

(2)体验合作、交流的乐趣

3、教材的重难点

音乐是门整体艺术,只有整体的感知,形成整体音响表象形象条件下,音乐的学习才具有情趣和效果,幼儿园打击乐演奏活动,是幼儿不断深入欣赏过程的一部分,因此,本次活动的难点是对音乐作品的理解、感知。重点是创造性的运用身体动作和打击乐器来表现乐曲形象。

二、说教法

音乐与其他艺术一样,具有形象性特点,幼儿园音乐教育常常通过刺激幼儿的感知觉,去理解音乐中生动的艺术形象,情感与思想,为此,在教法的运用中我主要采用直观教具法,引导创造法,整体感知法,为什么采用以上的方法呢?

因为,音乐具有形象性的特点,直观教具法可以使幼儿通过借助音乐电视、图形乐谱这些视觉材料帮助幼儿更好的感知音乐的情绪,风格,节奏,创造法是根据幼儿学习打击乐的特点而决定的,我班的幼儿从小班开接受欣赏、打击乐方面的训练,对音乐的风格、结构具有一定的分析能力,在教师指导下参与动作总谱、配器的设计,使幼儿能积极的运用自己所熟悉的音乐技能进行创造活动,在创造中获得了音乐能力的提高,同时也获得了快乐。 整体教学法根据打击乐的整体教学原则,从整体布局入手教学,使

幼儿获得整体音响效果,促使幼儿在合作中注意自己与他人声部的协调性。

三、说学法

通过以上教法,循序渐进,逐层地深入的了解音乐作品,表现音乐形象,促进了音乐能力的发展。

四、活动准备

1、多媒体课件:斗牛场面、音乐、、图形乐谱、乐器配图。

2、打击乐器若干。

3、幼儿有一定的演奏基础和初步了解斗牛运动。

五、说教学程序

根据打击乐打击乐教学原则,设四个步骤完成教学目标。

一、欣赏活动,初步感知乐曲旋律情绪,风格,节奏,为下一部的表现活动奠定基础。

1、引出课题,调动幼儿积极参与活动。

师;“老师请来了一为斗牛士(多媒体出现画面),斗牛士给小朋友带来了 一首他最喜欢的曲子,你们想听听吗?”

2、欣赏乐曲。

斗牛是幼儿日常生活中比较少见的运动,为了使幼儿更好的理解音乐形象,在欣赏活动时我们结合了一些视觉辅助材料进行欣赏。

(1)、结合音乐电视,完整的欣赏作品,通过电视画面带来的视觉效果帮助幼儿理解、感受乐曲所表现的大致情绪和乐曲的基本拍子。

师:“听完了乐曲,你有什么感觉,说说看?”

(2)借助结合图形乐谱,完整感受乐曲结构、情绪变化和基本节奏。

A、 教师根据幼儿所言,出示图形乐谱,并告诉小朋友“老师把你们的感受画成了一张图。”

B、 看看、说说、议议。

师问:“看了这张图,谁知道我们听的乐曲是几段体的?”

“这三段乐曲的图形色彩一样吗?”

“第一、第三段色彩由浅到深说明了什么?”

“能指出间奏和尾奏在哪里吗?”

结合图谱,通过图谱上的色块逐步加深,使幼儿了解乐曲情绪变化越来越热烈,三组颜色方格的排列使幼儿了解了乐曲是ABA结构,小方格、曲线的排列使幼儿找到了乐曲的间奏和尾声,层层深入欣赏乐曲,了解乐曲的旋律、风格、结构、节奏,为下一步幼儿的动作体验提供了条件。

2、创造活动,在教师的指导下参与创作动作总谱与设计音色配置方案

(1)创编动作总谱

幼儿对作品性质得到理解后,教师引导幼儿参与创作动作总谱(变通总谱中的一种),让幼儿运用已有的音乐技能参与创作节奏动作,使其获得成功的喜悦感,加深对音乐作品的理解。教师提问:“第一段音乐较欢快热烈,音响效果较强烈,应用什么动作(身体动作)表现呢?第二乐段音乐优美,舒缓,听起来较轻些,你们说说看,应用什么动作来表现这两种不同效果呢?”

教师指导幼儿听音乐自由的用身体节奏动作来表现对音乐的感受。间奏的部分请幼儿跺跺脚。结合幼儿创编的节奏动作,教师指导幼儿选出合适的动作转换为动作总谱,组织幼儿练习新编的动作总谱,使幼儿形成整体音响效果。

(2)集体讨论音色的配置方案

教师出示乐器,引导幼儿根据乐器的音色为乐曲配置实际的演奏方案。

师:“铃鼓的声音比较大,你们认为它应该代替什么动作呢?(拍手动作)把它安排到哪个乐段?碰铃的声音比较脆、长,它适合代替什么动作呢?(拍腿动作)木鱼的声音短硬,我们把它安排在第二乐段,代替拍肩动作好吗?跺脚的音响大,那我们就一起来合奏吧。”

3、打击乐演奏活动

(1)根据幼儿的意见添上配器谱,指导幼儿进行分声部徒手练习,练习是所有声部同时进行的,练习时重点指导幼儿注意倾听,相互配合以便创造出已经建立的整体音响效果,同时请小朋友学习看教师是怎样指挥的。

(2) 教师指挥幼儿进行多声部乐器合奏练习。

(3)改进的练习,根据需要将特色乐器大鼓、镲逐步加到乐队中去,使乐曲获得变化,增加幼儿对演奏的热情。

4、复习活动

根据幼儿身心发展的特点和动静交替原则,把复习舞蹈《快乐的罗嗦》放在教学活动的结束部分,其目的在于让幼儿的音乐情绪始终保持兴奋状态,感受力保持最佳水平,更好运用身体动作表达对音乐情绪的体验。

大班音乐活动说课稿5

一、说教材:

(一)《来了一群小鸭子》是幼小效衔接课程下册综合课第三课,是一首节奏欢快、有趣,形象鲜明的2/4拍歌曲,适应幼儿在愉悦的氛围中边唱边跳表达感情。

(二)活动的目标是教育活动的起点和归宿,对活动起着导向的作用。根据幼儿的年龄特点,以及他们一定的表现欲望,确立了情感、能力、认知等方面的目标,具体目标为:

1、让幼儿体验活动的快乐,培养幼儿团结合作,共同玩耍的良好情感。

2、通过反复欣赏歌曲,深入了解歌曲内容,会用自然好听的声音欢快的表达歌曲的感情,并能用简单的动作表现歌曲内容。

3、能和教师一起,在愉悦的氛围中边唱边跳,做一只快乐的“小鸭子”。

(三)根据目标,我把活动的重点和难点定位于:能用欢快,好听的声音唱歌曲,并加上自然、简单的动作进行表演。

二、说学情:

幼儿大班的的孩子已对2/4拍歌曲有了初步的感知,对歌曲中的小鸭子形象比较熟悉,喜爱并乐于模仿。根据幼儿活泼好动、充满探究性和表现欲这一特性,为此,我为孩子提供了宽松、和谐的氛围,并在轻松愉快的情绪中表现自己。

三、说教法:

根据新《纲要》中,主动活动教育提出“幼儿园的教育活动,应是教师带领幼儿共同创设适应幼儿年龄特点的,丰富多彩的,引导幼儿在轻松愉快的心理氛围中,积极主动的去体验、实践、创造,促进幼儿身心和谐发展的一种教育活动。”因此,在整个活动中都以幼儿的自主参与活动为主,教师在活动中起一个引导者和支持者的作用,和孩子共同活动,共同提高。为此,我作了以下准备:

课件,音乐,图画等教具。

四、教学过程:

1、幼儿跟老师学做律动《数鸭子》。

(选择节奏快的音乐,以热身律动开场,可以此熬出孩子的一些戒备心理和不愉快的情绪。)

2、请幼儿翻开幼儿用书观察图面,提炼歌词。

(这一环节主要是让幼儿观察图画提炼出歌词内容,培养幼儿的观察能力和表达能力。)

3、理解图意,学唱新歌。

(使幼儿能用自然好听的声音欢快的表达歌曲的感情)

学习歌词。

(1)教师带领幼儿共同看图,完整地朗诵歌词。

(通过多种形式的练习,达到较熟练程度)

(2)幼儿一起观察光碟,看小鸭子之间发生的趣事。

(更深刻的理解歌词意思,快速记忆。)

学唱歌曲

(1)教师引导幼儿跟着歌曲的旋律慢速的演唱歌曲。

(2)幼儿可以完整的演唱歌曲。

(培养幼儿的胆量和表演的能力)

有感情的演唱歌曲

(1)引导幼儿体会小鸭子的高兴心情,并用动作表现出来。

教师:小鸭子们一听要去池塘,他们的心情是怎样的?会怎样走路?请大家学一学。

(2)提醒幼儿唱准休止符,用声音表现歌曲的欢快。

教师:今天小鸭子玩得很高兴!谁能学一学他们的高兴的叫声?

(3)小结:小鸭子高兴的时候的叫声很短、很快,不能拖长长的尾巴,请大家试着唱一唱。

(4)幼儿在旋律的伴奏下,完整、有感情地演唱歌曲。

大班音乐活动说课稿6

一、说教材:《雪花飞》是一节音乐活动,选自大班上学期第八个主题《冬天的故事》中,是一首优美、欢快、动听、充满活力的歌曲。它讲述了冬天雪花跟麦苗生长之间的关系,既形象又生动地描述了冬天麦苗盖上厚厚的雪花被睡大觉,春天雪化了,麦苗喝足水长得壮、获得大丰收的景象,歌曲是2/4拍旋律,中间的休止符部分演唱起来有跳跃感,听起来更欢快。

二、说活动目标

我根据教材内容,结合大班幼儿的年龄特点,确定了以下活动目标:

1、认知目标:理解歌曲内容,感受歌曲优美的旋律。

2、能力目标:能用自然的声音演唱歌曲,掌握休止符的唱法。

3、情感目标:热爱冬天,热爱大自然,抒发对小雪花的赞美。

三、说活动重难点

根据目标,我把本次活动的重点预设为:充分理解歌曲的内容,能用自然的声音演唱歌曲,掌握休止符的唱法。

把感受歌曲优美的旋律,热爱冬天感受大自然之美,作为本次活动的难点。

四、说活动准备

为了更好地完成教学任务,作了如下准备:

1、准备多媒体课件(下雪时、下雪后,田野里、麦田里的景象)。

2、录音机、磁带、钢琴。

3、白色纱巾若干。

五、说教法学法

为了更好地完成教学任务,我将主要采用:视听唱结合法、图谱教学法、提问法、鼓励法来组织我的教学活动。

另外,我打算向幼儿采用:讨论法、观察法、表演法等学习方法,让幼儿在看一看、听一听、唱一唱、演一演的轻松气氛中,掌握学习的重难点。

六、说教学过程

为了能紧扣教学目标,展开教育活动,我设计了以下几个环节:

(一)环节一:引入故事,激发兴趣。

俗话说兴趣是幼儿最好的老师,因此在本活动中,我设计以故事的形式导入:讲述故事“雪花和麦苗”,导入课题。随着清脆、悦耳、优美的背景音乐,利用多媒体课件教师有感情的讲述,给幼儿视觉和听觉的享受,以安定幼儿的情绪、集中幼儿的注意力。

(二)环节二:学习歌曲

1、引导幼儿模仿雪花飞动作,进入下雪天的情境。

老师和幼儿一起随《雪花飞》的乐曲模仿雪花飞的动作,提示幼儿动作要轻柔、表情要放松。

2、练习发声:着重练习休止符的唱法,要有节奏感。

3、带领幼儿学习歌曲

首先,让幼儿看图片讲述,教师用歌词总结

接着,教师重点弹奏“咿呀呀德喂”的旋律,和幼儿一起演唱,注意休止符的唱法。

然后,欣赏教师完整演唱后,幼儿整首跟唱。建议幼儿用轻声演唱歌曲第一二段,表现麦苗睡觉的情景,用自然的声音演唱第三段,表现麦苗长高的喜悦心情。

最后,让幼儿看幼儿用书,根据图谱用好听的声音演唱歌曲,感受旋律的起伏。

(三)环节三:自由表演唱

1、播放音乐,请一半幼儿选择一条白纱巾扮演雪花,另一半幼儿扮演麦苗,一起演唱并表演。提示幼儿用动作把麦苗睡和麦苗长的不同表演出来,表演出雪花飞时轻柔的样子。

2、角色互换,再次表演唱。

七、活动延伸

到户外或者表演区,指导幼儿利用能飘动的物品做道具(彩带等),自编动进行歌表演《雪花飞》。

大班音乐活动说课稿7

一、设计意图:

活泼有趣的说唱,是现在我们生活中非常流行的一种歌唱形式。小朋友经常能听到,也非常喜欢。但他们并不了解说唱的特点和它的演唱形式。所以,我设计了这个音乐活动,让小朋友在快乐的活动中初步感知说唱的特点,并大胆地进行说唱形式改编的尝试,在掌握基本的音乐要素的同时充分感受音乐活动的乐趣。

二、活动目标:

1、欣赏说唱歌曲,初步感知说唱歌曲的特点。

2、尝试把一首西关童谣改编的方言歌曲改编成自己喜欢的说唱歌曲,感受和同伴一起进行音乐创作活动的快乐。

三、活动准备:

录音带、录音机、歌曲《月光光》歌词图谱。

四、活动过程:

1、幼儿听着音乐自由地坐下。

2、请幼儿分两次听不同演唱形式的歌曲《拉拉钩》,引导幼儿听赏:“听一听两次的演唱是否一样?有什么不一样?”

(帮助幼儿感知第二次播放的歌曲特点是有唱也有说的)

3、日常音乐听赏经验交流:

“平时你还听过哪一首歌曲也是说、唱歌曲的?”

4、引出《月光光》歌曲,感知其独特的方言演唱方式,知道它是由西关童谣改编而成。

出示歌曲《月光光》歌词图,请幼儿用广州话念一次。

集体演唱歌曲。

提问:“这首歌是说唱歌曲吗?你会把它编成说唱歌曲吗?”

5、幼儿先练习整首歌曲的说和唱,重点感知和练习:说也是整齐而且有节奏的。

6、请幼儿按自己的意愿,编出自己喜欢的形式进行说唱。

(提示要注意说与唱之间的转接要紧凑,说与唱时声音要注意优美、节奏要稳定)

7、尝试用不同的形式说唱。如:老师和幼儿、幼儿个别领唱等。

8、幼儿两组进行比试:即用本组幼儿自己改编的说唱形式,请对组幼儿演唱。

大班音乐活动说课稿8

设计意图:

童话故事深受孩子的喜爱,其中《小红帽》的故事是幼儿非常熟悉的。因此,在欣赏故事之余,幼儿已经不满足于做故事的倾听者,而是会尝试着做表演者。而大班的幼儿已经具备了一定的欣赏能力,对音乐活动非常感兴趣,善于并敢于用各种形式表达自己对音乐的理解和感受。

因此,我打破了以往单一的学科教学,将音乐欣赏与文学欣赏有机的结合起来,用四段风格各异的音乐对故事中的人物形象进行诠释,并引导幼儿进行艺术表演活动。根据《新纲要》中:喜欢参加艺术活动,并能大胆的表演自己的情感和体验。我设计了本次活动。

说目标:

幼儿学习音乐的目的是培养他们的审美感受,体验音乐带来的快乐。正如《纲要》中所说应支持幼儿富有个性和创造性的表达。因此我制定了:

能力目标:是根据人物特点,将音乐形象与故事中的人物形象相匹配。

技能目标:是在音乐中大胆试用动作、表情等表现人物形象,体验表演的快乐。

情感目标:是在活动中体验表演的快乐,通过表演,懂得不要轻信陌生人的道理。

说重点:

分析人物特点是本次活动的重点。

说难点:

听辨音乐,创编与人物相匹配的动作,是本次活动的难点。

说准备:

为了吸引孩子们的注意力,并对参与活动发生浓厚的兴趣,我在活动前进行了多方面的准备。

1、森林的情景创设。

2、课件(小红帽的故事)

3、代表四个人物的音乐:《森林狂想曲》《天使小夜曲》《波斯市场》《拉德斯基进行曲》

4、表演道具(红帽子、头巾、头饰等)

说教法

当代教育论认为教育过程就是师生交往积极互动,共同发展的过程。师幼互动是本活动教学法中的最大特点。

在师幼互动的基础上我运用了欣赏、直观感受、游戏、讨论等教学方法:首先我运用了欣赏法,使幼儿在故事和音乐的欣赏过程中,能进一步的熟悉故事内容及感受音乐风格;并在其中插入了直观法,运用课件为幼儿战士生动、形象的故事画面,能引起幼儿的兴趣及注意力。

教师在运用讨论法的过程中,用启发性的提问,开拓幼儿的思维,使幼儿能大胆、积极的表达自己对音乐及故事人物性格的理解。游戏为幼儿带来无限的乐趣。本次活动中,我设置的音乐情景本身就是“小红帽”故事开展的过程。其中我引导幼儿分角色根据不同的音乐进行表演及游戏活动。

说学法

物理学家爱因斯坦说: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而对想象力的启迪,欣赏活动有着不可忽视的作用。

在活动中,我充分运用听一听、说一说、看一看、想一想、身体体态的表现等手段循序渐进地引导孩子们去感受、体验音乐的情境,用自己的方式表达快乐的游戏,这正是体现了《纲要》所说的让幼儿大胆的运用各种方式表达自己的情感、理解和想象。

说过程

根据《纲要》提出的艺术教育指导要点及大班幼儿的年龄特点,我通过五个环节完成目标。

第一个环节是情景导入——引起幼儿兴趣;

第二环节是故事欣赏——分析人物特点;

第三环节是听辨音乐——找出与人物特点相符合的音乐;

第四环节是音乐表演——体验并表现人物特点;

第五环节是欢庆胜利——体验战胜大灰狼的快乐。

为什么要安排着五个环节呢?

首先为了使孩子在视觉和听觉等多种感官上都受到美的刺激,并对参与活动发生浓厚的兴趣。

设计的第一环节是:情景导入——欣赏森林美景并用动作表现。

在活动的开始部分,我还要使幼儿的身体和思维都得到一定的舒展,为孩子们后面的表演作好准备,因此,我设计了以下这个活动:模仿森林里的树木花草。

幼儿在这个环节中,进行简单的创编和表演。分析人物性格特点,才能让幼儿在后面的环节中恰如其分的进行表演。

活动设计的第二个环节就是:故事欣赏——分析人物特点。

首先,结合课件欣赏故事《小红帽》,设计提问:故事中都有谁?

其次,分析故事中的人物特点。在活动中,为了帮助幼儿展开讨论获得答案。我设计了提问:在四个人物中,你喜欢谁?不喜欢谁?为什么?

根据《纲要》中:各领域的内容相互渗透,从不同的角度促进幼儿情感、态度、能力、知识、技能等方面发展的要求,我又设计了提问:小红帽有没有做的不对的地方?哪里不对呢?通过讨论,是幼儿明白不能随便相信陌生人的道理。

听辨音乐,创编与人物性格相匹配的动作,是本次活动的难点。

活动的第三环节就是:听辨音乐——找出与人物特点相符合的音乐。

分段欣赏音乐《森林狂想曲》《天使小夜曲》《波斯市场》《拉德斯基进行曲》区分并模仿小红帽、外婆、大灰狼和猎人的音乐形象。

幼儿进行了创编后,教师要将孩子的想像成果进行整理和战士、使每个孩子都充分体验表演的快乐。

活动的第四环节就是:音乐表演——体验并表现人物的特点。

1、商量分配角色。

2、提出要求并进行表演。要求:小演员要听清楚音乐再出场。

3、集体评价。

4、集体表演故事。(注意声情并茂的讲故事)在活动的最后部分,为了使孩子充分体验成就感及成功的快乐。

设计的结束部分是:欢庆胜利——体验战胜大灰狼的快乐。

活动的五个程序的安排,遵循了《纲要》中组织与实施中教育性、互动性、针对性的原则,整个活动符合大班幼儿的学习特点和年龄特点,由浅入深、循序渐进,充分体现幼儿的主体地位,顺利完成了活动设置的目标。

大班音乐活动说课稿9

人类的进步总是伴随着无尽的战火和销烟,虽然我们生活在和平年代,但也时有面临战争的威胁,热爱祖国,保卫祖国是我们每一位中华儿女的职责。所以,今天的音乐欣赏活动我选择了歌曲《保卫黄河》。

其目的是:

1、让幼儿在音乐欣赏中去感受歌曲雄壮、有力、气势磅礴的美。

2、让幼儿在豪迈激越的音乐中想象歌曲所表现的意境,用语言、表情、动作表现出来。

3、激发幼儿从小热爱祖国,反对侵略,有扞卫祖国尊严的情感。

目标1和3是本活动重点,目标2是本活动的难点。

活动前我作了以下准备:

1、课前认识黄河和观看抗日战争记录片。

2、歌曲《保卫黄河》的mtv和磁带一盘。

3、红旗、大刀、长矛、木枪等道具。

本次活动我主要用了直观教学法和情景表演法,分四个环节来完成。

首先幼儿随《儿童团歌》的音乐踏步入场,营造本次活动的氛围,教师简单介绍歌曲的历史背景及词作家,提出欣赏要求后,放磁带整体欣赏歌曲2遍,然后让幼儿讨论:

这首歌曲听起来怎么样,你好像看到了什么?让幼儿初步感受歌

曲雄壮有力、气势磅礴的美。

然后进入活动的第二环节:分段欣赏,深入的理解与感受。

首先欣赏歌曲的前面部分,听听、想想、说说、让幼儿一边欣赏一边想象歌曲所表现的意境,然后用语言表达出来,此环节重在让幼儿说。

然后欣赏歌曲的后面部分,听听、想想、动动、让幼儿把自己对歌曲的理解与感受用动作,表情表现出来,此环节重在让幼儿动起来。

最后整体欣赏歌曲,比较歌曲前后两部分旋律有什么不同,让幼儿跟唱歌曲最后一句“保卫家乡,保卫黄河,保卫华北,保卫全中国”,体验歌曲雄壮有力的气势,激发幼儿热爱祖国的激情与扞卫祖国尊严的决心。

活动的第三个环节:放影歌曲《保卫黄河》的mtv,丰富幼儿想象,增进对歌曲的理解。

最后:自由欣赏,自由表现。

幼儿用木枪、大刀、长矛,等道具,在豪迈激越的音乐中大胆创作表现,同伴间相互合作交流来表现歌曲的意境。

整个活动都是在教师有序的引导下,充分发挥幼儿的主体能动性,达到本次活动的目的。

大班音乐活动说课稿10

尊敬的各位领导、老师:

大家好!今天,我执教的是大班音乐欣赏活动《狮王进行曲》。选自省编教材大班上学期第四主题,是管弦乐组曲《动物狂欢节》中的一个片段。乐曲虽然复杂而且有点长,但是里面的动物形象栩栩如生,个个生动有趣,很容易吸引孩子。为此,我选择了这节教育活动;根据大班幼儿的年龄特点及发展需求我拟定了以下活动目标:

1、认知经验方面——欣赏乐曲,感受并理解乐曲表现的内容。

2、能力方面——能创造性的用肢体语言表现音乐内容和形象。

3、情感态度方面——乐于参与音乐活动,体验音乐活动的乐趣。

重点是:通过反复欣赏音乐,感受、理解乐曲所表现的内容。

难点是:能创造性的用肢体语言表现音乐内容和形象。

音乐欣赏这种借助旋律诠释意境的艺术方式,必须通过静静地欣赏才能感受它特有的魅力。但对于幼儿园的孩子来说,这一要求具有一定的难度。因此,教学中我采用了以下几种教学方法:

1、故事融入法 2、图谱教学法 3、视、听、动结合法

这些方法贯穿并渗透于整个活动当中,满足了幼儿多方面的心理需求,体现了新《纲要》“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

为较好的达成目标,活动中我设计了四个环节:谈话导入——借助故事和图谱辅助理解乐曲内容——分角色表演——结束环节,这是一个层层深入的欣赏模式。

(一)谈话导入

开门见山,通过开放式提问,让孩子带着问题第一次完整欣赏音乐,使幼儿在森林这个大的空间内展开充分的想象,发展了幼儿的想象力和对音乐的感受力。

(二)欣赏音乐,借助故事和图谱辅助理解乐曲内容。

这一环节,我设计了一遍配乐讲述故事、两遍完整欣赏音乐和一遍分乐句欣赏,遵循合——分——合的欣赏层次。

大家都知道,生动形象的故事更容易吸引孩子的眼睛和耳朵。首先,引出故事,再加上配有音乐和画面的故事讲述,更能帮助幼儿对每个乐句有形象明确的感知。接着,引导幼儿结合连环画完整欣赏音乐、根据情节匹配图谱、看图谱听音乐等形式加深对音乐的理解和记忆,使幼儿很好的从故事这块跳板转到对音乐的欣赏和感知上来,实现了视、听觉双重而完美的体验。最后,在充分感受乐曲的基础上我总结了进行曲的性质,并引出了乐曲的名字《狮王进行曲》,让幼儿对世界名曲的内容和名称有准确而全面的感知。

(三)用动作创造性地表达乐曲的内容和形象。

《纲要》中指出:幼儿艺术活动的能力是在大胆表现的过程中逐渐发展起来的,教师要培养幼儿表现自己情感和体验的能力。根据纲要精神我提供自由表演的机会,鼓励幼儿根据音乐内容大胆地用肢体语言表达自己的情感和想象,将幼儿对乐曲的感受和理解推向了高潮。

结束环节的互动,使幼儿充分体验到了表演的成功和快乐。

以上是我本次活动的主要环节及整体设计,不足之处,请各位领导、老师多提宝贵意见。谢谢!

大班音乐活动说课稿11

  一、说设计意图

大班的幼儿马上就上一年级了,家长与幼儿在日常生活中也经常看到大哥哥大姐姐去上学的情景,相对比较熟悉,但是,大班幼儿的年龄特点和国小的上课特点还是不一样的,怎样在大班下学期引导幼儿喜欢上国小显得尤为重要。新《纲要》强调:“幼儿的学习要来源于幼儿的生活,以生活为基础,建立在生活之上。”缺乏生活经验的学习,对于幼儿来说是空洞乏味的,音乐歌唱教学也是如此。

《上学歌》节奏较为简单,易于大班幼儿操作,歌曲比较清新,给大班幼儿带来愿意上学的期望,帮助幼儿顺利进入国小,对国小产生期望。并且结合幼儿爱模仿的特点,教师示范的动作准确到位,并运用自己喜欢的动作大胆地表现自己的情感和体验。

二、说活动目标

活动的目标是教学活动的起点和归宿。对教学活动起着导向作用。我根据本教材内容和大班幼儿的年龄特点,对本次活动从认知,能力和情感态度三个层次确立了以下目标:

1.能够学会有感情地演唱歌曲,

2.根据歌词创编动作,并能大胆地表演。

3.幼儿能够体验音乐带来的乐趣,初步感受上学的乐趣。

其主旨是让幼儿通过学歌曲,不仅在音乐活动中获得情感体验,而且也将乐于上学的内容贯穿于音乐活动之中。

三、活动重难点

根据大班幼儿活泼好动、好学好问的年龄特点,确立以下的活动重难点:

重点:理解歌曲的内容,有感情地演唱歌曲。

难点:能够根据歌曲的内容,创编相关的表情和动作。

四、活动准备

为了更好地服务活动过程,我将采用准备以下物品:

物质准备:太阳、花朵、小鸟、书包等教具。

知识经验:家长之前已经带领幼儿参观国小,并在幼儿园模拟了小朋友背着书包度过一天的国小生活,因此,幼儿已经具备相关的知识经验,有利于教学活动的展开。

五、说活动过程

(一)谈话导入,引出主题

大班幼儿明年进入一年级了,他们也会像哥哥姐姐一样背着书包去上学,哥哥姐姐给咱们班小朋友带来一首他们非常喜欢的儿歌《上学歌》。通过大哥哥大姐姐喜这首歌曲,会吸引幼儿的兴趣,为接下来的环节奠定基础。

(二)教师示范,理解歌词。

教师示范弹唱《上学歌》,让幼儿完整地听完音乐,体会在音乐中的优美韵律,让幼儿从整体上感知歌曲,在头脑中形成整体印象,加深对歌曲的熟悉。幼儿年龄特点具有向师性,因此教师的动作必须准确到位,通过教师的示范,规范幼儿的动作。

(三)学唱歌曲,添加动作。

教师分别示范第一段和第二段的歌曲,并通过拍手、拍腿等动作练习歌曲的节奏。正如《纲要》在艺术领域的要求之一即幼儿可以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表现活动。充分尊重幼儿的主体性。添加动作是为了幼儿更好地理解故事,同时也拓展幼儿的幼儿动作的表现力。

(四)结束部分:歌曲表演

通过游戏表演鼓励幼儿积极地、大方地表演动作,进一步巩固歌曲。《纲要》中艺术领域指出:“喜欢参加艺术活动,并能大胆地(转载于:tv《读书郎》。

5、师:旧社会的孩子读书是为了什么?

生:为了自己能够翻身,有出息。

生:为了不受地主欺负。

三、学唱歌曲。

1、师:他们真有志气,今天,我们就来唱唱读书郎。

2、生学唱“小嘛小儿郎”,“进学堂”。

3、师范唱第一段歌词,生随琴唱第一段歌词,

4、学生跟琴唱第二段歌词。

5、师:是的,虽然小儿郎的生活很苦,但是他仍然热爱读书,他仍乐观开朗,仍然对未来,对自己满怀理想!我们应该用怎样的情绪、什么声音演唱这首歌?

生:天真,活泼的情绪唱。

6、师:让我们完整地唱这首歌曲,唱出小儿郎的活泼向上的精神。

生完整地跟琴唱歌曲《读书郎》。

跟着音乐伴奏唱《读书郎》。

五、展示与拓展。

1.师:我们学了歌曲《读书郎》,下面请大家寻找伙伴结成小组,根据自己的感受自练自演自唱《读书郎》。

大班音乐活动说课稿12

一、说教材分析:

《鼓上的小米粒》是一个老教材,以往我们一直把它作为音乐游戏来组织教学。在老师的层次教学理论的启发下,对该教材仔细分析,发现在表演、节奏、创编等方面都有可挖掘的余地,所以为《鼓上的小米粒》设计了三个层次的教学活动,目的是从多个角度,运用多种手段,提高幼儿的学习兴趣和综合音乐能力。

活动一

二、说活动目标:

基于以上教材分析目标我是这样定的

1、通过老师的演示,进一步感知音的强弱变化,理解歌词,并尝试表演。

2、初步熟悉歌曲旋律及歌词,学习演唱歌曲。

三、为了更好的完成以上目标我做了以下活动准备:

小鼓鼓槌米粒钢琴歌曲录音

四、说教法。

针对这次教学活动的教学目标、教学设计和幼儿的实际情况,在整个教学活动过程中以幼儿尝试教学法为主,同时在各个不同的教学环节中还穿插运用讲述法、游戏法,启发联想法、音乐法等教学方法。使整个教学过程动静结合,让幼儿在轻松、愉快的环境中学习,做到寓教于乐。

为了增强幼儿的学习兴趣,在活动前要求准备了课件。活动中还应用了不同形式的教学方法进行教学。

五、说学法。

在教学活动中教师通过引导、讲述、游戏,让幼儿认识和区分音的轻重的不同变化。并尽量营造宽松的氛围,鼓励幼儿体验观察感受。培养和发展幼儿的表现力和辨别能力。

六、说活动过程:

(一、)引起幼儿学习的兴趣。

1、老师出示小鼓,并用小鼓表演一段节奏,引出"小鼓在唱歌"。

2、老师分别用不同力度敲击小鼓,引导幼儿听辩强弱。让幼儿讲一讲"小鼓唱得怎么样?"

注释:开门见山的导入一下子抓住了孩子们的心,在"小鼓唱得怎么样?"的思考中,孩子们已经开始了对强弱的感受,为接下来的学习打好了基础。

(二)、通过老师的演示,引导幼儿理解歌词,并学习演唱。

1、老师出示米粒。

T:"今天,小鼓和米粒要做游戏呢,请你仔细听、认真看"。

2、老师将米粒放在鼓面上,分别用轻、重不同的力度击鼓,引导幼儿注意观察敲击轻、重引起的米粒变化,并得出结论"小鼓唱得响,米粒跳得高","小鼓唱得轻,米粒跳得低"。

3、幼儿模仿米粒,听辩老师击鼓的轻弱,边念边表演以上两句歌词,要求在跳的动作上表现出强弱。

4、T:"这个有趣的游戏还可以唱呢。"老师边击鼓边范唱第一段。

5、幼儿跟着老师学唱第一段。

6、幼儿跟着老师学唱第二段。我注重从兴趣入手,增加了学习的趣味性。从歌曲的重点入手,将重点先提出来引导幼儿熟悉、感知、表演,化解了教材的难度,减轻了幼儿学的负担。

(三)、引导幼儿尝试边唱边表演整首歌曲。

1、老师和幼儿一起边听旋律边表演整首歌曲,要求在第三、四乐句上,按节拍跳跃,能表现出强弱。

2、幼儿自己边听歌曲边表演,要求:

a)愿意的幼儿可以跟着音乐一起唱。

b)在二段中能扮演米粒进行表演。

3、老师和幼儿一起边唱边表演整首歌曲,要求表演时在教室中自由跳动,同样,在第三、四乐句上,按节拍跳跃,能表现出强弱。因为旋律是一切音乐的载体,对旋律的充分学习可以使以后的演唱"水到渠成",这样做的目的同样也是为了减少学的`痕迹。

评析:活动的设计比较合理,改变了以往学习歌曲的范唱→学歌词→学演唱的老模式,从兴趣入手,从旋律入手,从歌曲的重点入手组织教学。使孩子们学得轻松而有趣。

(四)、巩固歌曲的演唱,并尝试用歌声表现强弱。

1、复习演唱歌曲一次。

2、引导幼儿讨论:怎样用歌声来表现强弱?

3、幼儿再次演唱,引导幼儿控制自己的声音表现歌曲的强弱。

注释:在幼儿理解了强弱,学会听辩强弱后,幼儿有了表现强弱的愿望,这里让幼儿用自己的歌声表现,遵循了循序渐进的原则,很好地缓解了从感受到表现的坡度,使教与学显得自然而轻松。

(五)、说活动延伸:为了进一步满足孩子的表现欲对本活动我又进一步作了延伸活动。

1、启发幼儿思考:生活中还有哪些发声的物体?

2、观看课件寻找答案,带领幼儿户外寻找更多的发声物体。

大班音乐活动说课稿13

大家好,我上的这次活动是大班音乐活动《狐狸和小鸟》,其实它也可以说是一次音乐欣赏活动,因为整个活动过程都是引导幼儿在倾听的基础上进行游戏。那我为什么要选择这个题材呢?主要是考虑到本班幼儿音乐学习的水平。

首先这首乐曲《狐狸和小鸟》运用了4中乐器(鼓、笛子、口哨、钢琴)老演奏,这样可以加强幼儿对乐器音色的认识和辨别;其次,考虑到我班幼儿欣赏的能力较差,而这首曲子轻松活泼,节奏鲜明,每个乐句特点突出,句与句之间变化丰富,能够更吸引幼儿,便于幼儿理解音乐内容。因此本活动理念是运用形象生动的音乐图谱,通过师幼互动,贯穿游戏情境,以鼓励、赏识的方法来调动幼儿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使幼儿愉快地投入道整个活动中。

一、说目标

幼儿学习音乐的目的使培养他们的审美感受,体验音乐带来的快乐。正如《纲要》所说,应支持幼儿富有个性和创造性的表达。因此我定目标为:

1、通过倾听,引导幼儿感受乐曲活泼欢快的情绪和乐曲的情节变化。

2、大胆表现和创编乐曲中的游戏情境,培养幼儿对欣赏音乐和表现音乐的兴趣。

那么我考虑到我设计的音乐情节较简单,而幼儿平常较少接触乐器,因此我定活动的重点是:在倾听中大胆表现和创编乐曲中的游戏情节;难点是:能根据音乐中乐器音色的变化来猜想角色的出场和情节的发展。

二、说教法

当代教育论认为教育过程就是师生交往积极互动,共同发展的过程。师幼互动师本活动教学发的最大特点。一方面,幼儿师音乐活动的学习者和创作者,幼儿带着对音乐的热爱和对音乐教育活动的期盼,指导积极地参与到活动中,大胆地表现自己对音乐的理解与体验并主动与老师沟通,活动教师的支持、帮助和鼓励。另一方面,教师师幼儿学习的引导者、支持者与促进者,也是幼儿音乐表现和艺术创造活动的发现者、欣赏者、学习者。教师带着信息、期望自觉不自觉地巴暗含的期望传递给幼儿,从而有效地激发幼儿音乐学习和探索的当即,从中体验学习和表达带来的快乐。

在师幼互动的基础上我运用了欣赏、图谱教学、游戏等教学方法:

1、欣赏法:师音乐活动必不可少的方法,在活动中我先引导幼儿完整欣赏,其目的是保持乐曲的完整性,让幼儿完整感受乐曲活泼欢快的特点,为活动的开展做情感铺垫。而奋斗欣赏是为了突出乐句音色变化与节奏特点,引导幼儿辨别音色更好地感受乐曲情节的发展,有效地突破重难点。

2、图谱教学法:是从幼儿认识食物的特点出发。在幼儿园音乐教育重贯彻直观性原则非常重要,而图谱教学法具有明显的具体形象性,它一形象生动的图案直接刺激幼儿的视听器官。在活动重我通过乐器图片、狐狸小鸟图片加上老师的语气、神态、体态的变化进一步引导孩子们进行体验和感受。

3、游戏法:游戏给幼儿的感受带来无限的乐趣。本活动重,我设置的音乐情境本身就是狐狸和小鸟在森林里做游戏主要一个过程。其中我引导幼儿猜想两只动物会做什么游戏,游戏结束后会干什么,并结合音乐用身体动作来表现,巴活动推向高潮。

三、说学法

物理学家爱因斯坦说: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而对想象力的启迪,欣赏活动有着不可忽视的作用。在活动中,我充分运用听一听、说一说、看一看、想一想、身体体态的表现等手段循序渐进地引导孩子们区感受、体验音乐的情境,用自己的方式表达快乐的游戏,这正是体现了《纲要》所说的让幼儿大胆得运用各种方式表达自己的情感、理解和想象。

四、说教学程序

几位老师都听过课,娜我就简单说说教学环节。

1、以去森林引题,让幼儿初步感受旋律。

主要让幼儿感受旋律活泼欢快的特点及其中所包含的乐器。

2、在倾听中辨别笛子的音色。

这个环节主要是想让幼儿听辨四种乐器的音色,从而分辨出笛子的音色。

3、在倾听中理解与表现音乐中的故事情节。

这个环节是本活动的重难点,,采用边倾听边游戏的形式,通过图谱、分句欣赏,引导幼儿听听乐句音色、旋律的变化,让他们猜想角色的出场顺序和情节的发展,创编游戏情境,体验游戏、表演带来的快乐。

4、迁移游戏经验。

结合音乐和小熊和小猴的角色特点,引导幼儿想象情节发展,并进行游戏表演。

五、感悟与反思

本次活动给我带来最大的愉悦就是小朋友们很快乐,在活动中很投入,而且在想象力启迪这一点我做得较成功,孩子们的思维很活跃,想法很独特,表现力也很强,因此师幼互动的效果也较好,个别孩子的表现还超出了我预期的想象,比如说,在提问幼儿狐狸小鸟做完游戏会干什么时,一个孩子会想到狐狸会和小鸟对话,问它小鸟小鸟你累不累,狐狸狐狸我很累等等。

那活动中我比较遗憾的是在孩子们游戏这个环节,我对他们干预得比较多,他们在游戏时我一直问他们你是怎么玩的,你玩什么游戏,我想这里应该先让小朋友跟着音乐尽情地游戏,不要打断他们,等音乐结束后我再和他们交流,会比较好,孩子们在游戏中玩得肯定更过瘾。

大班音乐活动说课稿14

各位评委老师上午好!我是来应聘幼儿园教师的05号考生,今天我抽到的说课的题目是大班音乐活动《精彩夏天》,下面我将从教材分析、学情分析、活动方法、活动准备、活动过程、活动延伸这些方面展开我的说课。

一、说教材

首先是教材分析。《精彩夏天》是幼儿园大班下册艺术领域的内容。《纲要》中明确要求:幼儿音乐教育是以音乐游戏为核心,贯穿于音乐教学的全过程,以兴趣爱好为动力,从培养幼儿的审美素养和创新精神入手,并在教学中激发幼儿热爱大自然的情感,培养幼儿的创新精神。

节奏乐《精彩夏天》,是一首4拍节奏明快的幼儿歌曲,描绘了夏天百花齐放、生机勃勃的美丽景象。通过教学一方面幼儿感受夏天的美景,另一方面通过听一听、学一学、唱一唱培养幼儿浓厚的音乐兴趣,同时发展幼儿的想象力、表现力、创造力,通过本次活动,引导幼儿感受夏天的美,引导幼儿轻松、热情、愉快的演唱歌曲。发挥幼儿的主体地位。为其它领域的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

根据以上对教学内容和地位的分析,本次活动需要达到以下三维目标:

1、情感目标:喜欢并愿意感受自然界的美、音乐中的美。

2、认知目标:理解歌词内容,掌握《精彩夏天》的旋律。

3、能力目标:能理解歌词内容,做到会唱,并且可以把周围的事物创编到歌曲中进行演唱。

根据教学内容以及目标,我将本次教学活动的重难点设置如下:教学的重点是帮助幼儿理解歌词内容,引导幼儿学会唱这首歌。教学的难点是引导幼儿感受歌曲轻松欢快的情绪,并且可以把周围的事物创编到歌曲中进行演唱。

二、说学情

教师在活动中要时刻考虑幼儿的需求和身心发展特点:大班幼儿具有好学、好问,好奇心和求知欲强等特点,并且能主动有表情的描述实物,具有表达与表现形式多样化等多方面的特征,能正确辨认熟悉的音乐作品的情绪、性质,感知作品中的细节部分,该年龄阶段幼儿的音准有较大进步,大部分幼儿在琴的伴奏下能唱准音,少数幼儿在清唱时仍存在不同程度的走音现象。协调一致的能力亦有所提高,能较好地进行领唱、齐唱活动。

三、说活动方法

《纲要》指出:“教师应该成为学习活动的支持者、合作者、引导者”。活动中,教师要心中有目标,眼中有幼儿,时时有教育,以互动的、开放的、研究的理念让幼儿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体。同时,幼儿的音乐学习需要相应的社会经验支持。应在生活情境中培养幼儿对音乐的兴趣,通过机械记忆不符合幼儿的学习特点和接受能力;为遵循这一原则,在本次教学活动中,我将采用看图欣赏法、节奏朗读法帮助幼儿理解、熟悉歌词内容,以图谱法引导幼儿在直观教具的提示下学习歌曲、以多样化的表演形式、多种感官的调动帮助幼儿进一步熟悉歌曲旋律与内容,做到爱唱、敢唱、喜欢唱。

四、说活动准备

世界幼教之母蒙台梭利认为:“一个有准备的环境是关键”。幼儿园必须为幼儿创造丰富、宽松的探索环境,为幼儿的活动配置充足的物质条件。因此本次活动的准备材料包括:音乐挂图一副、图谱若干,在引导幼儿充分观察的基础上通过表演的方法深入理解运动员精神。

五、说活动过程

以上的分析都是为教学过程做准备,为了突破教学的重点记忆难点,我将采用环环相扣的方法,进行活动过程的设计。

(一)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爱因斯坦曾经说过:“兴趣是学生最好的老师”,导入是集体活动的重要一环,精彩的导入能够抓住幼儿的心理,激发幼儿的兴趣,达到“课未始,兴已浓”的状态。我将以回顾《春天在哪里》幼儿歌曲的形式进行本次活动的导入,并向幼儿提问:“小朋友们,你们知道夏天有什么特点吗?今天啊,老师给大家带来了一首好听的歌曲,小朋友们想听吗”以这种方式引导儿童进入我所准备的情境中,激发儿童探究的欲望,将注意力转移到活动中来。

(二)师生互动,初步感知

《纲要》中明确指出:幼儿的语言能力是在交流和运用的过程中发展起来的。应为幼儿创设自由、宽松的语言交往环境,鼓励和支持幼儿与成人、同伴交流,让他们想说、敢说、喜欢说,并能得到积极回应。在这一环节我会首先范唱,接下来出示准备好的挂图,再次播放音乐,并向幼儿提问:“小朋友们,歌曲的名字是什么,歌曲里面都有什么?”等问题,以逻辑提问法帮助幼儿回忆歌词内容,在此基础上,通过朗读歌词的方法帮助幼儿初步感知歌词内容。

(三)直观感受,加深印象

大班幼儿抽象逻辑思维刚开始萌芽,还不能准确、深刻的理解一些抽象的概念,因而需要在活动中借助一些形象的图片帮助幼儿与抽象的知识之间建立联系。在对音乐内容有一定了解的基础上,我将播放音乐伴奏带并采用图谱法,以直观教具帮助幼儿一边看简笔画,一边熟悉音乐旋律,学唱歌。最后引导在图示的提醒下,自主学习歌曲。

(四)多种唱法,巩固提升

幼儿音乐教育需要引导幼儿随着欣赏次数的不断增加及参与方法的不断改变,并在教师的帮助下,逐步深入地体验音乐中更细致的内容。为了帮助幼儿加深对歌曲的熟悉度,在这一环节我将鼓励幼儿通过个别表演、男女接唱、分组唱等多种形式巩固所学歌曲。

(五)活动结束

最后我将通过组织小小音乐会的形式,鼓励儿童大胆进行才艺展示,歌曲比赛的方法,对本次活动所学歌曲进行回顾,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结束本次活动。

六、说活动延伸

好的教育活动不是止于特定的某一次活动,而是一个长期持续的过程,特别是对幼儿能力、习惯的培养,活动延伸必不可少。因此,我采用区域活动的方法,启发幼儿在美工区绘画与夏天有关的其他事物,进而在简笔画的帮助下,对歌曲进行续编的形式作为活动延伸。

我的说课到此结束,感谢各位老师的聆听!

大班音乐活动说课稿15

大班音乐活动教案

——音乐欣赏《喜洋洋》

一、活动目标

㈠理解乐曲,感受欢快活泼的音乐情绪。培养幼儿对民族音乐的喜爱之情。

㈡利用课件营造喜洋洋的气氛,帮助幼儿了解乐曲的ABA结构形式。

㈢鼓励幼儿运用多种形式来表达对作品的感受,激发幼儿的表现欲。

二、活动准备

㈠教师课前设计制作课件及准备好多媒体设备。

㈡教师和幼儿课前制作的一些道具如:(灯笼、扇子、彩带、打击乐器、龙灯等。)

㈢营造一个有热闹喜庆气氛的活动场地。

三、活动重难点

帮助幼儿了解乐曲的ABA结构形式,鼓励幼儿运用多种形式来表达对作品的感受。

四、活动过程

㈠感受乐曲《喜洋洋》

1.欣赏两段影片对比,交代课题。

2.初步欣赏乐曲,谈谈自己的感受。

㈡理解乐曲《喜洋洋》,了解作品内容及基本结构形式。

1.老师通过动作节奏的快、慢变化,在乐曲中分别表现欢快与优美两个不同段式的音乐形象。

2.分段欣赏乐曲,运用多媒体课件分解ABA段式

3.完整欣赏乐曲,同时幼儿为乐曲《喜洋洋》击打节奏。㈢表现乐曲《喜洋洋》

1.小朋友们听了这首《喜洋洋》,你们现在想干什么?

2.幼儿自由选择各种道具,在《喜洋洋》的音乐声中在热闹、喜庆的场景中,自由舞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