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范文城>校园范本>其他>

什么时候我能成为你?

其他 阅读(1.35W)

【序】

什么时候我能成为你?

前段时间参加了智联招聘组织的一场关于招聘方面的讲座,讲师是智联的HR总监高煜东。俗话说“听君一席话,胜读十年书”,此话真是一点儿也不过分。到月底,我从事招聘就整整三年了,整个讲座围绕招聘讲了一系列理论、实例、技巧,还穿插了很多有意思的小笑话,课堂气氛非常热烈,互动环节也比较多。整整一天八个小时的时间,我一点儿也没走神,而且前一晚还睡得很晚,中午在外面也没有午睡,一点儿也没瞌睡。

【正文】

培训,我是从去年七月份开始接触的,到现在仅仅九个月的时间,这期间,除了每月的新员工培训(企业文化),还组织(仅仅是组织)过高层的集中培训、中层的沟通学培训以及基层的技能培训。 现在在运作层面可以说我已经轻车就熟了,至于在制度层面那是公司高层和HRM考虑的问题,剩下的就是资源层面了,资源层面包括哪些东东呢?内部讲师队伍、培训课程体系、培训资料库、员工培训档案等等。自打听了高老师的课以后,我就萌发了想成为他那样的人的想法。想成为一个好的讲师,需要具备哪些方面的素质的?良好的仪容仪表、超强的语言表达能力及应变能力、强大的气场、风趣幽默、读万卷书行万里路的阅历等等等等......说实话,在前几次做企业文化培训的时候,尤其是第一次,我是真心紧张,公司的发展史和企业文化的PPT不知道被我看了多少遍,背了多少遍,但是上去还是紧张,还好没张口就来“大家好,我叫不紧张”,O(∩_∩)O哈哈~。随着培训次数的慢慢增多,只要我在培训前一两天好好把讲义过两遍,已经没那么紧张了,但是离高老师的距离还有十万八千里。

上周总部开了个培训网络会议,会后要求各分公司培训专员写作业,其中有一项内容就是你的个人职业发展规划,当然指的是培训方面,拿来与诸位分享一下,请不要笑话。

有人也许会笑话我的狂妄自大,但是我真的是一个脚踏实地的人,千真万确。前段时间与我们公司合作的前程无忧的小伙子给我发了一封邮件,内容是一个励志小故事,故事的名字叫“想象五年之后的你”,内容如下:

一九七六年的冬天,当时我十九岁,在休斯顿太空总署的大空梭实验室里工作,同时也在总署旁边的休斯顿大学主修电脑。纵然忙于学校、睡眠与工作之间,这几乎占据了我一天二十四小时的全部时间,但只要有多余的一分钟,我总是会把所有的精力放在我的音乐创作上。

我知道写歌词不是我的专长,所以在这段日子里,我处处寻找一位善写歌、词的搭档,与我一起合作创作。我认识了一位朋友,她的名字叫凡芮(Valerie Johnson)。自从二十多年前离开德州后,就再也没听过她的消息,但是她却在我事业的起步时,给了我最大的鼓励。仅十九岁的凡芮在德州的诗词比赛中,不知得过多少奖牌。她的写作总是让我爱不释手,当时我们的确合写了许多很好的`作品,一直到今天,我仍然认为这些作品充满了特色与创意。

一个星期六的周末,凡芮又热情地邀请我至她家的牧场烤肉。她的家族是德州有名的石油大亨,拥有庞大的牧场。她的家庭虽然极为富有,但她的穿着、所开的车、与她谦诚待人的态度,更让我加倍地打从心底佩服她。凡芮知道我对音乐的执着。然而,面对那遥远的音乐界及整个美国陌生的唱片市场,我们一点管道都没有。此时,我们两个人坐在德州的乡下,我们哪知道下一步该如何走。突然间,她冒出了一句话:

" Visualize ,What you are doing in 5 years?想像你五年后在做什么?"

我愣了一下。

她转过身来,手指着我说:"嘿!告诉我,你心目中’最希望’五年后的你在做什么,你那个时候的生活是一个什么样子?"我还来不及回答,她又抢着说:"急,你先仔细想想,完全想好,确定后再说出来。"我沉思了几分钟,开始告诉她:"第一,五年后,我希望能有一张唱片在市场上,而这张唱片很受欢迎,可以得到许多人的肯定。第二,我住在一个有很多很多音乐的地方,能天天与一些世界一流的乐师一起工作。"

凡芮说:"你确定了吗?"

我慢慢稳稳地回答,而且拉了一个很长的Yesssssss!

凡芮接着说:"好,既然你确定了,我们就把这个目标倒算回来。如果第五年,你有一张唱片在市场上,那么你的第四年一定是要跟一家唱片公司签上合约。"

"那么你的第三年一定是要有一个完整的作品,可以拿给很多很多的唱片公司听,对不对?"

"那么你的第二年,一定要有很棒的作品开始录音了。"

"那么你的第一年,就一定要把你所有要准备录音的作品全部编曲,排练就位准备好。"

"那么你的第六个月,就是要把那些没有完成的作品修饰好,然后让你自己可以逐一筛选。"

"那么你的第一个月就是要把目前这几首曲子完工。"

"那么你的第一个礼拜就是要先列出一整个清单,排出哪些曲子需要修改,哪些需要完工。"

"好了,我们现在不就已经知道你下个星期一要做什么了吗?"凡芮笑笑地说。

"喔,对了。你还说你五年后,要生活在一个有很多音乐的地方,然后与许多一流的乐师一起忙着工作,对吗?"她急忙地补充说。"如果,你的第五年已经在与这些人一起工作,那么你的第四年照道理应该有你自己的一个工作室或录音室。那么你的第三年,可能是先跟这个圈子里的人在一起工作。那么你的第二年,应该不是住在德州,而是已经住在纽约或是洛杉机了。"

次年(一九七七年),我辞掉了令许多人慕的太空总署的工作,离开了休斯顿,搬到洛杉机。

说也奇怪:不敢说是恰好五年,但大约可说是第六年。一九八三年,我的唱片在亚洲开始销起来,我一天二十四小时几乎全都忙着与一些顶尖的音乐高手,日出日落地一起工作。

每当我在最困惑的时候,我会静下来问我自己:五年后你"最希望"看到你自己在做什么?

如果,你自己都不知道这个答案的话,你又如何要求人或上帝为你做选择或开路呢?忘了!在生命中,上帝已经把所有"选择"的权力交在我们的手上了。

如果,你对你的生命经常在问"为什么会这样?""为什么会那样?"的时候,你不妨试着问一下自己,你是否很"清清楚楚"地知道你自己要的是什么?

如果连你自己要的是什么都不知道的话,那么爱你的主又如何帮你安排呢?不是吗?

而在你旁边的人,再怎么热心地为你敲锣打鼓,爱你的主也顶多给一些慈悲的安慰。因为连你自己都还没有清楚地告诉他,你要的是什么?那么你又岂能无辜地怪上帝没有为你开路呢?不是吗?

有这样一篇调查似乎也说明了什么:

有一年,一群意气风发的天之骄子从美国哈佛大学毕业了,他们即将开始穿越各自的玉米地。他们的智力、学历、环境条件都相差无几。在临出校门前,哈佛对他们进行了一次关于人生目标的调查。结果是这样的:

27%的人,没有目标;

60%的人,目标模糊;

10%的人,有清晰但比较短期的目标;

3%的人,有清晰而长远的目标。

以后的25年,他们穿越玉米地。25年后,哈佛再次对这群学生进行了跟踪调查。结果又是这样的:

3%的人,25年间他们朝着一个方向不懈努力,几乎都成为社会各界的成功人士,其中不乏行业领袖、社会精英;

10%的人,他们的短期目标不断地实现,成为各个领域中的专业人士,大都生活在社会的中上层;

60%的人,他们安稳地生活与工作,但都没有什么特别成绩,几乎都生活在社会的中下层;

剩下27%的人,他们的生活没有目标,过得很不如意,并且常常在抱怨他人、抱怨社会、抱怨这个“不肯给他们机会”的世界。

其实,他们之间的差别仅仅在于:25年前,他们中的一些人知道为什么要穿越玉米地,而另一些人则不清楚或不很清楚。

故事到此完结,具体到底是真是假,我也不知道,因为我看到的时候就是不具名的,不知道是何人所写。不过,在这里,我们的确看到了人生职业规划的重要性,在将这个规划细细拆分,我们马上就会发现,其实我们根本没有时间停下来发呆。

看完之后,各位卡卡的小心脏有没有此起彼伏啊,不管你们有没有,我反正是有了,按照这种倒推法,我们真的没有一天多余的时间可以去浪费,我们每天除了常规的工作和生活的琐事,还有多少时间能够用来充电,而且一直坚持不泄朝着自己的目标去努力呢?真有把分分钟的时间都掰开来用的冲动啊!五年的时间如果成为高老师那样的人,我觉得还是有困难,但是不妨事,只要心中有目标并且为之奋斗,相信总有一天我会成为你,加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