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范文城>校园范本>历史>

八年级历史教学反思14篇

历史 阅读(1.97W)

身为一名人民老师,课堂教学是我们的工作之一,借助教学反思可以快速提升我们的教学能力,那么你有了解过教学反思吗?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八年级历史教学反思,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八年级历史教学反思14篇

八年级历史教学反思 篇1

本学期在教科室和赵校长的统一指导下,在全组老师的共同努力下,八年级历史备课组活动于每周一上午按时有序地召开。每次组内活动,各位老师都能认真准备、用心参与,针对如何上好每一节课,如何提高学生的学习用心性等进行探讨,较好地完成了本学期的教学教研工作。现将本学期工作总结如下:

一、群众备课落到实处,成效初显:

在每周一上午的备课组活动中,我和刘晓宏老师以新课程标准为指导,有计划、有针对性地研讨分析教材,做到“四统一”即组内统一备课、统一板书、统一进度、统一作业。具体工作如下:

1、研究教材,做到心中有数。

首先是研究知识点本身,教师务必在课前先把与此知识点相关联的史料、史论进行整理,然后筛选提炼出其中的精髓,在课堂中对学生加以补充。其次是研究知识点之间的联系,历史事件不是孤立的,教师务必培养学生对历史的整体感知潜力,因此要明了每课在本单元、本阶段历史中的地位,宏观掌握、理清线索,从而构建教材的总体框架。

2、钻研教法,做到得心应手。

合理科学的教法,能够使教学事半功倍。透过组内老师对课堂教学的实践研究,常用教法有情境教学法、讲解法、图示法及表格式教学法等。新课新知识点的导入多用情境教学,以增加直观感受;对于重大历史事件,多用讲解法,讲清重大事件发生的背景,资料和影响及其地位;对历史事件之间的比较,则用表格法或图示法,一目了然,适当借助多媒体教学将复杂的知识简单化,但是分依靠。

3,研究学生,做到知彼知己。根据八年级学生的认知特点,我们将本年级的历史教学目标定位在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基础上实现知识的深层次理解与记忆。多进行延伸拓展,透过每课一个故事的方式和竞赛活动,鼓励学生开口说、动手做,讲练结合,提高课堂效率。

4,结合历年中考试题,对相应的知识点进行拓展训练。与其让学生从九年级再开始接触会考题,不如从此刻就开始有意识的、体系化的训练。为此,我们将近两年的会考题做了专题分类,找出与本年级相关的试题,并将其编入每课的教案中,以学代练,让学生提前感受会考、适应会考,不断培养学生思维拓展潜力。

5、注重学法指导。学习历史不是简单地掌握基础知识,更重要的培养学生的唯物史观和理论联系实际的潜力,因此,一种好的学习方法能够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如上课要做到看、听、说、练、记。学会从整体上把握知识,构建知识体系。

二、用心组织教师开展听课活动。

本学期,学校开展了形式多样的公开课,本组老师都用心参与其中,这既是自我展示的机会,又是相互学习的机会。每次听课后,都在组内活动中进行评课,促进了新课改研讨氛围的构成。另外,年轻教师每周都认真地听师傅的课,基本做到“听一课上一课”,虚心请教。

三、做到及时反思与总结。

教学后及时反思,是教师专业成长的必要手段和重要途径。每位教师在每节课后都有课堂反思,听课后结合自身教学实践做反思,考试后则透过得各班优秀率、合格率、失分率等进行阶段性教学的反思,并在集备活动中进行交流,透过大家的群众探讨,及时地调整下阶段的教学工作,做到“一步一思,思后即改”。

总之,经过本学期的努力,本年级学生对历史学科已经在感兴趣的基础上具有了必须的学习方法和技巧,今后我们还会更加努力,将工作推到新高度。

八年级历史教学反思 篇2

这堂课涉及到了国防知识,八年级学生对军事知识有一定的爱好,又具备了一定的阅读能力,学习本课内容的积极性很高。但学生掌握知识有限,理解问题往往从浅显,认识问题也不够深刻。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设计上要尽量贴近学生的实际,符合学生的特点。一旦课堂环节处理不好,问题要进行引导不好,很容易抹杀了学生的积极性。

我在探索教学模式,出现很多的问题与疑惑,但是这堂课用传统教学方法来处理的话,学生的积极性会受到一定程度的挫伤,如果大幅度“放手”,有些知识学生又不了解,课的深度提升不上去,所以,经过反复的琢磨与推敲,我在导课时,播放了1949新中国成立时的大阅兵,和20xx年建国60周年的大阅兵两段视频,进行了对比,激发学生兴趣。自主学习提纲用填空的形式出示,要求学生10分钟之内解决,因为都是很简单的知识点,所以很快就完成了,下一环节不对答案直接分小组扮演角色海、空、导弹部队三支军队,介绍自己军队的建成与发展,解决了知识点的落实问题。学生讲解的过程中,教师再进行知识拓展,用图片、资料讲解武器、装备等对学生来说比较陌生的名词。合作题:新中国取得辉煌成就的原因?进行知识提升。用模拟战场,进行知识回顾。

但我在联系实际方面还不够,在今后教学中还要多联系现实,关注学生兴趣。用视屏导课消耗时间,视频的效果也不是很好,所以不如直接导入课题。 课堂组织中,各组展示点评要改进,要求要明确,避免重复。

八年级历史教学反思 篇3

以问题导学、帮学促成效学生自主学习时,基本上是依托《同步与探究》,但是大部分学生仅仅是按照同步上的填空在课本上画画,对于知识点缺乏系统性的总结与整合。甚至有些学生不清楚知识点所考查的问题。于是本周我改变了策略,在学生自主学习时,我把知识点整合成问题呈献给学生,同时要求所有同学必须把这些问题弄明白,并加强“将”对“兵”的监督、帮扶作用,并要求展示时首先由C类学生展示。这样学生以问题为导向,向着目标进军,徘徊在学生间我看到“将”对其“兵”询问着解答情况,指点着做标记,依然记得王彦伟对孙清华说“郑成功是历史上著名的民族英雄,这就是对郑成功的评价,你在课本上画下来,在一边写上评价二字。”指点的多么到位,我甚是欣喜。这节课自主学习的时间长了些,以至于预设的任务没完成。但是以问题导学、帮学让我深深感到本节课的自主学习很有实效。

八年级历史教学反思 篇4

八年级历史是中国近代史,作为历史教师,在向学生传授基础历史知识的同时,我认为更多的应该向学生传授爱国主义思想和与时俱进的观念,牢记落后就要挨打的道理。我是这样做的,但在具体教学过程中,我又感到有些费劲。

一,我们使用的是人教版教材,该教材最大的缺点就是内容少,一课要学习的内容不充实,并且文字苦涩难懂。学生学习起来非常吃力,尤其是我们临沂推广的自主互助学习型课堂,使用这个版本的教材,给人一种先进泥潭拔不出脚的感觉,学生在一堂课上光看看一遍教材不行,如果再自学、讨论,老师精讲点播的话,一节课根本完不成教学任务。

二、学生自主学习的习惯还没有真正养成,所谓的互助和探究,也就是那么几个人在发表自己的见解,其余的学生大多数是看客,少数在那里无所事事。造成这种现象出现的原因:一是老师的水平参差不齐,理解这种新型教学模式很难,更何况是具体推广;

三,学校对老师的评价只看结果,不看过程。无论老师实施新模式的态度如何,最关键是要看学生的考试分数。学生的考试分数决定老师的一切,而无论何种模式,它都要考试,都要落实到学生的考试卷上。

四、期中期末统一考试的试卷要有所改进。要多出能力题目,最好是占到70%以上;少出死记硬背题目,最好是占到30%以下。此外,平日的考试最好是开卷考试。这样,考试考老师抓学生背问题的压力减轻了,老师自然就注意学生的能力培养了。无论何种教学模式,只要是对学生的终生学习有利,老师也都愿意接受了。

五、自主互助学习型课堂还需要全体老师的共同努力,学校在这方面的工作应该是树立榜样班级和榜样教师,让老师们感到有个样板可以模仿,而不是摸着石头过河,各人忙各人的,学生最终无所适从。学习知识的同时,我认为更多的应该向学生传授爱国主义思想和与时俱进的观念,牢记落后就要挨打的道理。我是这样做的,但在具体教学过程中,我又感到有些费劲.

八年级历史教学反思 篇5

课程改革的关键在于实施,实施的主要环节是教学过程。《历史课程标准》明确指出:“历史课程应使学生获得基本的历史知识和能力,培养良好的品德和健全的人格。因此,我们历史教学就应该努力去实现“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三维教学目标。这就要求教师用先进的教育理念来武装自己,转变传统的教学方式。学生也相应地在教师的引导下改变自身的学习方式,促进自身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的培养。

教学有法,教无定法。就这堂课而言,我对教学过程进行了初步的探讨,总结有以下三点。

其一,设置问题情境,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

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就是一个研究、探索的过程,也是学生提高历史认识的过程。这些研究性学习问题从哪里生成呢?

第一、教材。如教材的导读框、课文、插图、小资料、地图、名人名言等;

第二,课外的历史材料。如音像、实物、口述史、文字资料等;

第三,社会生活。如日常生活、社会热点、时事政治等。提出问题之后,先让学生独立思考,分组讨论,然后再引导学生积极思考、踊跃发言。问题的解决,不仅可以丰富学生对具体历史现象的认识,而且能够培养学生用具体的历史事实来印证历史结论,甚至修正历史结论,从而树立起科学的历史观。在这个过程中,让学生在体验中学习和理解“史论结合”、“论从史出”的史学方法,同时培养学生科学严谨的.治学精神。

其二,注重历史教育的思想性和教学过程的逻辑性。

一切历史都是思想史,学习历史不仅能够使人明智,还能够提高人们对历史和现实的判断力。司马光修纂《资治通鉴》的目的就是为了“鉴前世之兴衰,考当今之得失”。由此可见,历史学习一个很重要的功能就是鉴古知今。因此,历史教育应当突出它的思想性,而不应仅仅是讲讲故事或说说笑话而已。我们历史教育的目的是为了启迪民智,提高人们的思想认识,让下一代成为能够独立思考、有批判精神的人。为更好的实现以上目标,历史教学过程要注重教学环节的逻辑性,即从一个知识点到另一个知识点之间的过渡要自然,让学生把握各个历史事件内在的逻辑关系,掌握历史发展的脉络。在此前提下,我们再尽可能地让学生知道历史的多样性及其无限发展的可能性。

其三,注重历史课堂的活跃性,充分运用多媒体等现代化的教学手段和多样的教学方法。

所谓“亲其师,信其道”,教师首先要做学生的良师益友,构建一个良好的师生关系。这是活跃课堂气氛的前提条件。其次,运用多媒体现代教育技术向学生展示历史原始录像、经典的历史图片、电影剪辑或其他文字资料,形成视听冲击,让学生多感官参与学习,走近历史情境,进行情感体验。随着多媒体技术、通讯网络技术的发展,信息技术将在教育中广泛地得到运用。再次,根据每一课的实际需要,在课堂教学中灵活运用多样的教学方法,如讲述法、讲解法、谈话法、直观教具演示法、纲要图示法、讲读法和发现教学法等。

实践证明:要上好每一节课,教师应该在自己全部历史教学活动中采用多样化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并且要拥有自己独有的风格,这样,才能使历史课堂鲜活起来。为了更好地推进新一轮的课程改革,教师应该认真研读新课标,学习课改精神,转变教师的教学方式和学生的学习方式,把新课改的理念融入到我们的教学实践中去,不断地去改进之,完善之。

八年级历史教学反思 篇6

作为政、史、地、生这几门“小科”,一直倡导课上完成所有学习任务,包括学生的预习、展示,不留课下作业。我一直感到困惑:课下不预习,课上怎么展示?课上先预习再展示,那么时间够吗?课堂上如何让所有的学生都动起来?带着困惑终于有幸在薛校长的带领下来到苍山县长城中学。

我第一节听得是语文课,整堂课老师就是充当了一个配角,起到了一个引导的作用。从学说明文的方法到课文的分析都是学生的自主、合作探究,教师在路子上稍加引导,由学生展示,教师及时的对学生的展示进行激励性的评价,从而树立了学生的自信心。当然,在学生互学、助学的过程中,也有个别同学东张西望心不在焉的,同组的同学马上“警告”,让他很快找回感觉。所以不会使学生掉队,而是全员参与了。

第二节的地理课上,学生先是对照学案对基础知识进行整合,然后由多名学生上台展示,小组在整合的时候,自主的思考、发现,大胆的去质疑,组长起了很好的引导,先让差的在本组展示,不会的及时指导,以便在全班展示。这样即增强了学生的自信又加强了团体合作精神。当然,由于某些环境节学生展示的时间过长,所以学案上的题目学生没展示完。我想并不能否定这节课。就象徐科长所说的“任务是否完成看前面的内容是否学的扎实,前面学扎实了,知识的巩固也不是非有不可。”

通过这次学习我有了新的感悟:首先,对于预习只要学生用心去学,当作自己的事情,不是为完成作业而做,那么效率提高了,当然问题也就完成了。其次,对于“金口”难开的同学,先让其在本组内大胆开口,给予自信,然后再面对全体,展现自我。

虽然我们在课改的道路上还会存在很多问题,只要我们不断实践,勇于探索,一定会创造出我们自己的特色。

八年级历史教学反思 篇7

在国中教学中,大部分学生不重视历史学习,教师工作热情低,历史教师为完成教学任务考什么,教什么,课堂照本宣科,课堂满堂灌,教师45分钟下来口干舌燥,学生囫囵吞枣,兴趣寡然,,死记硬背以应负考试,根本无法调动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在提倡素质教育,强调教学教学活动以学生为中心的今天,怎样不负历史重任,在新课程标准下上好历史课,成为当代历史教师义不容辞的使命。

中学历史新课程贯穿着新理念,有了新的框架结构,新的内容体系,新的教学方式,新的教育功能,这给我们历史教师带来了巨大的挑战和机遇。作为第一线的教师,我认真解读,领悟“新课标”思想,真正认识到中学历史教育属于非专业历史教育,历史教学应从关注知识传授转向关注学生发展,由重视学习结果转向学习过程,建立平等,和谐的新型师生关系,运用多样化,现代化的教育技术,评价方式从单一化转向多元化。核心是以人为本,以学生的发展为本。我更新教育观念,努力改变自身的教学行为。

既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又关注学生的学习结果,重心是关注学习过程,促进学生发展。我改变传统的备课模式,由“写教案”变为“设计教学”从注重如何教到关注学生如何学。每节课给自己定下三问:课程要达到什么目标?通过什么途径达到目标?最大限度调动了学生参与教学了吗?我从设计课程开始注重过程,精心构思,巧妙设计。例如:《汉朝的中外交流》设计

创设情境,探讨历史

运用丰富多彩,生动活泼的感性材料,调动图文并茂的三维立体手段,以激发学生的思维热情。

第一,情景再现,看《张骞出使西域》视频。

第二,直观展示,展示佛寺,佛塔的图片,敦煌雕刻和壁画,王维的《鹿柴》诗,“世界,觉醒,境界,一尘不染,天花乱坠”等日常用语,引导学生得出佛教对建筑,雕刻,绘画,诗歌日常用语等都产生了重大的影响。

第三,亲自体会。设计“假如你是汉代的一个商人,在丝绸之路上你会怎样进行买卖?又会有哪些所见所闻?”这一想象活动,让学生以学习小组为单位进行讨论,共同构思,然后,每小组选出一个代表,在全班进行交流发言吧。

八年级历史教学反思 篇8

在日常的工作中,我们经常谈到学生学习习惯、行为习惯的养成,让学生养成良好的习惯,或许影响其一生,终身受益。可往往忽视了老师的某些行为习惯。

就如上节课(视导听的)中,面对学生精彩的展示,我的鼓励性语言太贫乏了,只是用了几句“你太棒了”,我自己都感觉太俗,但当时不知什么原因随口就这么几句,其实,面对较难的题目极个别同学到讲台展示时我应该多变换鼓励性语言,如:“你真有胆量,不简单!并且你思维真敏捷,思路也很清晰”。

可是由于平时上课没有养成习惯,才会出现这种状况,所以老师课堂上良好的行为习惯是至关重要的。真可谓:“教育就是培养好习惯,习惯就是素质,习惯影响人格”。

八年级历史教学反思 篇9

课堂教学是教学的主要阵地,它应该成为提高学生学习效率的主要渠道,要学生能积极、主动的参入到学习中来,教学评价措施的实施是一种好的办法。找到一种能使学生动起来的激励措施,学生就能动起来。到城关中学听了一节巩丽老师的数学小组合作学习示范课,深有感受。她的评价措施灵活、仔细。细化到几个层次,师评价,生生评价,特别是生生互动,比如,组内成员互换检查等。通过课堂评价的确起到了激励学生学习的兴趣的效果。值得学习与推广。

师者,传道、授业、解惑也。在教学中,老师的备课对学情缺乏了解,学生的“惑”没解,学习成效不明显。让学生提出自己在学习中存在的困惑与障碍,然后在课堂上一起讨论解决,就能真正达到解惑的目的。

老师根据学生的学习困惑调整教学内容,以学定教,就会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主体性和创造性。老师包办的越多,学生就越懒惰,学生的能力就越差。老师应该通盘考虑学习内容安排,设计学习的问题和方法,使课堂教学具有针对性。

质疑学习,提高学习效果。爱因斯坦说过,“提出问题比解决问题更重要”。有疑问才会有思考,有思考才会有创新。因此,培养创新思维要从培养质疑精神开始。

实践证明:通过有效引导学生学习,能使学生由被动的学变为主动的学,能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普遍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八年级历史教学反思 篇10

一、教学反思总结

过去一年的教学工作,从中得到了一些体会,同时也找到了教学中存在的不足,确定了今后工作努力的方向。

1、在教学中注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爱因斯坦说:“对于一切来说,只有热爱才是最好的老师。”学生只有具备对学习的“热爱”和“探索”精神,才能乐在其中,才能勤奋地学习。有些学生上课注意力不能持久,往往凭兴趣去认识事物,对感兴趣的事情愿意去做,不感兴趣的就表现出心不在焉。显而易见,如果不注重趣味教学,就很难培养起学生学习的兴趣。所以,我努力让学生在课堂40分钟的学习中一直保持旺盛的求知欲和比较持久的注意力,就结合历史这门学科的特点进行教学,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入手,激起学生强烈的求知欲,并将激发兴趣贯穿于课堂教学的全过程。

2、注意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

在教学中,我认识到不能再同我上学时那样教学了,现在应该教的不是书本上死的东西了,那些学生都能知道,“读史可以明志,学史可以鉴身”现在教给他们的是就某个知识应怎样分析理解,使从中得到启发。所以我努力改变学生原有单纯接受式的学习方式,建立和形成充分调动、发挥学生主体性的学习方式,在教学过程中,我主要教给学生思考问题的方法,答案由自己归纳得出。我注重培养学生的独立性和自主性,努力满足不同学生的学习需要,创设能引导学生主动参与的教育环境,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使学生能对学习活动进行自我支配、自我调节和控制,让他们主动地去认识、学习和接受教育影响,从而达到所预期的学习目标。

二、在教学中存在的不足

1、在指导学生的学习方法上我没有足够的经验,不能教给每个人最有效的方法。

2、对于在学习上有困难的学生,没有采取更多的行之有效的方法。

三、今后努力方向

我在今后课堂教学中还将努力为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自主性学习的发展创造各种条件和机会,促进他们去主动学习、主动发展,并给予适当的点拨和引导,让学生学会质疑、调查、探究、在实践中学习,不断提高每个学生的自主性。并且还要在教学过程中要处理好传授知识与培养能力的关系,培养学生掌握和运用知识的态度和能力,尤其对学习上有困难的学生,努力提高他们的学习成绩,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使每个学生都能得到充分的发展。

八年级历史教学反思 篇11

《洋务运动》是八年级上册历史第二单元的第一课,洋务运动是中国近代化探索迈出的第一步,所以在中国近代史中占有极为重要的历史地位。

现在,我主要想分析一下自己在本节课中的不足之处,以便以后的教学改进。

首先,在本课的知识方面,虽然我把具体的知识点都设计到了,但却忽略了知识之间的联系性。另外,虽然具体的知识点都有了,但是却缺乏一根能把他们联系起来的主线。如果这个做不好的话,即使学生在课堂上把知识都记住了,但出了课堂,或者时间一长,由于线索不够明确,学生的印象不深,也会很容易的忘掉,这一方面还是需要我特别加强的地方。

第二,就是在重点的突破上。在以前的讲课中,我都非常注重重点的突出。洋务运动的内容是本课的重点,而重点不仅仅是说给学生,或者把知识点明确的呈献给学生,而重点在“突破”两个字上。让学生明白才是我们的根本目的,所以在以后教法的设计上,应该特别的下工夫,这样才能在每节课的重点中有所突破。

第三,是在课堂的管理上。这也是我这一年来一直努力的方向。在这一节课中,我就做得不是很充分,这是我今后要特别注意并不断改进的地方。另外,在以上问题的基础上,我还注意到另外一个需要引起我们注意的地方,那就是教师语言的选择上,如果一个老师的语言做不到精炼且生动有趣,那就让我们尽量做到简洁有效吧,有效的提问,有效的语言引导都对整节课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当然这些是应该是在充分的备课基础上才能完成的。

第四,需要自己尽量去完成的就是资料的补充和引导,比如说图片、小故事及相关材料等。为了方便教学,也为了学生的理解,教师完全可以通过学案的设计和简要的讲解来尽量补充。再者,就是教师的精讲方面。比如说重点的突出和难点的突破上,这就需要我们下很大的功夫。在洋务运动这一课中,我本来想让自己尽量做到少讲,可因此却发现了更大的问题,那就是学生的水平毕竟有限,他们只是能找到一些简单的知识点然后去记住它,却做不到理解。而想要完成“理解”这个任务,还需要我们老师去教,去精讲,重点在这些学生不理解的地方下工夫,或者是在整节课的总结上用力,我想,课堂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的。这也是我讲完这节课后的一点思考吧!通过讲《洋务运动》这节课,我觉得自己今后的任务还是非常重的。

课堂教学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也是急不来的。在学校的关心及本教研组的帮助下,我有信心,一定要进一步提高自己的授课水平及专业素质。不断的反思是我们每个老师都必须做到的,在反思中不断成长也是我的一个重要目标,我相信我能做得到!

八年级历史教学反思 篇12

本节课我采用自主学习、合作探究的方式,以学生对话交流为手段,达到师生和谐互动,采用问题教学法,启发式教学法,加强学科渗透,增强学习历史的直观性和现实性。创设轻松、和谐的学习氛围,促使学生自主学习。以学生搜集资料为载体,融洽学生合作的关系,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自主性、主动、创造性,给学生创设一个自主学习的空间,为学生搭建展现自我的舞台,各个小组分工明确,将他们从课外书籍、网上收集的文字资料、图片资料进行整理、加工,然后每一组选一名代表汇报本组的学习成果,通过小组之间的合作交流构建充满活力的课堂。

利用多媒体辅助教学,向学生提供、展示《志愿军点歌》、抗美援朝战争原始录像、邱少云、黄继光等图片、《英雄儿女》电影美剪辑,形成视听冲击,创设学习情景,拉近历史与学生实际的距离,给他们提供体验过去的可能,利用自制的课件,展示讨论问题,这样使学生在较短的时间内获得尽可能多的感性材料,也激发学习兴趣,促进知识理解的有效手段。

总之,本节课强调了师生互动,突出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关注了每位学生的成长过程,注意了学生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转变,注意通过历史学习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培养学生的顽强精神和坚强意志,注意激励性语言的应用,使每一位学生积极参与,学生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人,弘扬了学生的“人文精神”,体现了历史教育“以人为本”的精神。

八年级历史教学反思 篇13

1、八年级学生的思维主要是形象思维,但也有抽象思维的要求,知识面狭窄,个性突出,要顺应学生的特点,激发学生的积极性,让学生主动学习,对学生的积极思维予以肯定,巧妙引导,激发学生敢想敢说爱说的欲望,增强学生学习的自信心。

2、本课教学主要注重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着眼于学生学习方法,学习思维,学习习惯的训练,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通过学生自主学习,自主探索,合作交流,力图实现学习方式的多样化,实现学生由被动接受学习向自主,合作,探究式学习的转变。

3、在教学过程中能够做到尊重教材的基础上构建新的教学结构。以孙中山为主线,贯穿全课,突出孙中山的任务形象,同时又使辛亥革命这一历史事件对中国历史的功绩更加清晰。尊重历史,求真求善。合理使用课程资源,注重多种教学手段和方法的运用。重视师生互动,与学生产生情感上的共鸣。

4、教学时利用多媒体播放国庆阅兵式片段创设情景,激发学生的兴趣,为学生探究式学习提供契机;在了解辛亥革命的背景时,学生在小组间交流,引导学生学会读书,学会归纳;在对三民主义的分析中,师生共同探讨解决问题;在对辛亥革命的历史意义的分析中,通过材料教会学生分结合资料分析历史事件的方法,通过小组间的交流讨论,培养团队意识,以达到互相启迪,相互帮助的目的,同时使学生的能力得到提高。

5、在课堂的延伸中,通过对辛亥革命失败的原因,教训以及启示的认识使学生从不同的角度思考问题,对具体史实有较深层次的认识。通过谈课后收获,使学生认识到历史不是孤立地存在于过去,而可以为我所用,从而树立为民族强大,为祖国发展而努力学习的人生理想,形成正确的人生观。

但是,在教学设计中和教学过程中还存在一些不足,比如有的问题设置不一定恰当,引导方式也有待改进,学生参与的空间不够大,教师讲的过多。另外,本课内容头绪众多,一节课内既要让学生充分参与,培养能力,又要实现教学目标显得有些仓促,这些都需要在以后的教学实践中不断改进。

八年级历史教学反思 篇14

教学反思毕竟是以教学水平的提高为其归宿的,这种循环往复的反思过程带来教师自身反思水平的提高,也对教师的教学水平的提高有所裨益。让教师自觉承担起学习和潜力提高的职责,具有学习的主动性和自主权。教师在自我进修、自主学习的基础上,以自己的教育教学活动为思考对象,来对自己所做出的行为、决策及由此产生的结果进行审视和分析,用教育科学研究的方式,主动地获取知识,应用知识解决教学实际问题,提高参与者的自我觉察水平,促进自身潜力的发展。

在实际教学工作中我们只有运用头脑真正地反思,才会有我们教师自身的发展,才会有学生的发展。透过我这段时间的历史教学实践,结合教学反思,使我真正的体会到反思对一个教师成长的重要性,下面我就来谈一谈“反思”给我带来的益处。

1、回顾经历,积累经验:

(1)赏识的目光象阳光,照到哪里哪里亮:

教师在上每节课时,都会有自己的感受,或愉悦、或平淡、或痛苦、或气愤,在这不同的情绪中,往往蕴藏着宝贵的经验教训。有一次,我在上完历史课后,感觉十分惬意与喜悦,因为平时上课不听讲、很爱说话的两位同学居然在那节课上从始至终持续用心状态,之后,我仔细回忆每个细节,不禁豁然开朗:课前,我走进教室,对学生说:“哪位同学帮老师把图片准备好?”徐世慧和马蕊琪就不约而同主动去做了,我在课上对她们热爱劳动和乐于助人进行了表扬,学生报以鼓励的掌声。徐世慧和马蕊琪脸上洋溢着被肯定的自豪感,那堂课上的表现与以往也就大相径庭了:潜心贯注的听讲,争先恐后的发言,面红耳赤的讨论。针对他们的变化课堂上共响起5次掌声,它缓解课堂的紧张气氛,就象润滑剂一样,使枯燥的知识变得搞笑,使学生感觉象做游戏一样,在愉快中获得了知识。寻找闪光点真诚赞美、赏识激励,这一条作为宝贵的工作经验被我收入行囊,并在以后的工作中运用,成效很大。

(2)尊重和理解象明灯,指引教育迈向成功:

由于历史学科的特点,要求识记的知识很多,在日常教学中,为了很好的巩固所学的知识,我采取的措施是,每节课在讲新授课前,总是进行小测验,不合格的同学要受到必须的惩罚。记得有一次测验时,有一名同学早做了“准备”,当她留意翼翼惴惴不安地“行动”时,我悄悄的走到她的身边,轻轻的在她的桌上点了三下,这三下既有对她行为的提醒,又有对她行为的“包庇”,公布于众与尊重暗示中我选取了后者。她当时不好意思的低下了头。从这件小事之后,楼道中擦肩而过中多了一双真诚而感激的眼睛,她在以后的测验中没有再发生过作弊现象,而且每次都考得十分好。我在教学反思中写下:“即便学生有错,也要给学生留面子,也要丝毫不怀疑他们自省和改正错误的潜力,尊重学生、理解学生,关注学生的内心世界,是教育成功的秘诀。”

2、发现问题,寻找方法:

有一次,在课上,我有意识地贯彻新课标,上了一节以“讨论”和“学生编演课本剧”为主线的历史课。课前,由于我做了充分的备课和精心的课堂设计,所以我满怀信心地走进了课堂,谁知那堂课上得乱七八糟,课堂秩序混乱不堪,课本剧的节目还没上演就草草收场……从讲台上我灰头土脸地下来之后,在反思记录上我这样写到:“这节课我耗费的精力最多,但却上得最失败,究竟是为什么呢?”我百思不得其解,不得不请教几位同学,他们告诉我说:“老师,分组讨论可有学问了。首先,你得选一个有威信、有震撼力的组长;其次,不能自由结组,平时混得不错的哥们儿姐们儿坐在一齐,可不就只剩下谈天说地了!”我恍然大悟,此后,在课堂组织的问题上,我更加注意细节问题,把课堂上可能出现的问题尽可能想周全……我想,我的这一进步,不得不归功于课堂反思的驱动力。

透过课堂实践,我真真切切体会到了反思对课堂教学的反馈指导,对教师成长至关重要。经验+反思=成长。用心参与教学科研,在工作中勇于探索创新,在行动和研究中不断提高自己的反思水平,做一个“反思型”“研究型”的教师。大浪淘沙,回顾反思我不再一味重复昨日的故事,而是在这天的尝试中变化、改善。你想跑得更快吗?你想从众多的竞争者之中脱颖而出吗?那么,在每一天繁忙的工作之余,请抽出一点点宝贵的时间来“反思”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