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范文城>校园范本>历史>

高三历史教学工作总结(15篇)

历史 阅读(5.22K)

总结是事后对某一时期、某一项目或某些工作进行回顾和分析,从而做出带有规律性的结论,它能够给人努力工作的动力,让我们抽出时间写写总结吧。那么你真的懂得怎么写总结吗?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高三历史教学工作总结,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高三历史教学工作总结(15篇)

高三历史教学工作总结1

教育要面向世界、面向未来、教育要有利于一个国家的国际竞争。而竞争,归根到底是人才的竞争。当前新形势下出台的“3+x”大学联考方案,正是为适应培养综合型、竞争型人才的举措之一、它必将对普通中等学校的教育教学改革产生重大影响。今年是我省实行综合考试以来的第三年,在工作中我不断地总结、探索,积累了一定的经验,现就文科综合考试与高三历史教学谈谈自己的一点看法。

一、侧重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

改革的潮流促使中学历史教学的观念不断更新,教学方法不断改进,综合能力培养已成为当前历史教改的热门话题。所谓“综合”大致包括:学科内的综合、学科之间的交叉、渗透与综合,理论与实际的结合、教学中渗透现代意识等。其中选择题以若干中心论题为主线,牵连、延伸出包含能力要求的小问题,如“罗斯福新政”从基本内容到国家垄断资本主义,“松江棉纺织业”从兴盛到衰落的原因及后果,明显体现出从基础知识到历史概念,从古代到近代的综合性和跨时代性,学科能力的特点十分明显。什么是学科能力要求呢?“历史学科能力是我们要求人们所能达到的对历史认识的某种水准”。①高三历史教学不仅要求学生记住历史,更重要的是正确认识和理解历史,所以,我们过去强调重视学科能力培养作为教改和教学的主要方向。

历史学科从本质上看是一门综合性的学科,它与人类社会各方面有着密切的联系,与政治、地理、语言文化和其他自然科学血肉相连、密不可分。大学联考强调跨学科综合能力要求,体现了历史学科的本质特征、是历史教学深层次能力要求的反映。因此我们在教学进程中,应该有目的地选择新材料和设置新情景,有目的将史、政、地知识有机地结合起来,培养学生综合运用各科知识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将现实问题与历史问题相结合,体现学以致用的教学风格。

二、建构历史知识体系,重创新思维能力的培养

高三历史教学应注重与历史发展的连续性和阶段性,应将学生已有的知识融于历史发展的长河中,将学生零星的、孤立的知识与历史发展主线相结合,逐渐形成知识体系网络。这种网络是多方面的,高三教学应侧重与专题性知识线索,强化专题复习,比如中国古代中央集权制度发展线索,中国近现代民族资本主义工业兴衰的线索,世界近现代史中某一国家的经济发展或政治制度演变的线索等等。这些内容是极其丰富的,教学中应突出重点、兼顾基础知识、侧重创新思维能力的培养。“为了使学生形成完整的知识体系,教学中可把复习内容划分为若干单元。其实每个专题也是一个单元。……其实每个专题也是一个单元。横向的单元是局部的‘面’。纵向的单元是‘线’,‘线’的交织形成立体的知识体系”。②在学生具备基本的历史体系基础上,教师应加大能力训练的力度,讲清历史概念的内涵与外延,探求历史事件之间的内在联系、鼓励学生把握由“知”到“识”的飞跃,让学生自己去探求历史的启示。教学中应鼓励学生质、思考和辩论,应给学生预留思维的空间,鼓励学生多角度、全方位思考问题。

历史发展的阶段性使历史呈现出它的阶段性特征,这特征将导向对历史发展的本质性和规律性问题的认识。中国古代封建社会的历史就表现出明显的阶段特征如封建社会的形成和发展时期战国秦汉;封建社会的繁荣阶段隋、唐;封建社会的衰落时期明清。同一历史现象在上述各时期中所起的作用是不尽相同的,如封建中央集权政治制度。而各个时期表现出来的相同历史现象也各具特色,如农民起义,表面上看,他们都成了封建王朝换代的工具,实质上其口号和纲领,也就是斗争水平呈现不断提高的趋势。我们在教学中,应强化和突出历史的阶段特征,将具体历史事件放到这种特征中去考察分析,让学生自己去深化认识,受到教育、得出启示、发展他们的创新思维能力。

三、正确处理全面复习和重点复习的关系

文科综合考试中历史学科在大学联考中的比列,已由原来的20%下降到14%,考试时间也大为缩短,这种客观条件使考试对知识的覆盖面降低。我认为要解决这点必须从两个方面来认识,首先是进一步转变观念,正确认识高中历史教学的主要目的,即为培养综合型创新性人才奠定良好的素质基础,只有这样,我们才能正确对待大学联考覆盖面降低这一新问题。其次,还要根据实际情况,正确处理全面复习与重点复习的关系,不能因覆盖面降低而漠视全面复习,也不能无视新情况的出现而照搬原来一套复习方法,重点复习应建立在全面复习的基础之上。原有的三段式复习,即基础复习,专题复习和重点复习方法仍可沿袭,但教学计划应作调整,侧重点在后两段上,以增强能力训练的力度。

四、正确处理大学联考复习中的标高问题

当前高校扩招,高等教育大众趋势日益明显,大学联考招生矛盾渐趋缓和,这可能导致大学联考试题难度降低,促使我们重新审视高三复习的标高问题。应该依据教学大纲及考试说明,制定科学合理的教学标高。在这里,我认为以下三点必须注意:第一,适当降低教学难度不能以削弱能力要求为前提,恰恰相反,应以能力的培养作为高三历史教学的中心环节。第二,不能放弃全面复习而去猜题、押题,对基础知识中一些死记硬背的内容可不作统一要求,而重在基础知识的灵活运用,重在基础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重在基础知识向能力的转化。第三,大学联考中整体难度的降低,并不排除个别学科难度的增强。高小扩招并未改变大学联考的选拔性考试性质,其考试成绩区分度的高低对高校新生质量仍将起着重要的影响,故寄希望于该靠大幅度降低难度不太现实。应该看到,实施3+x大学联考后,应该是有力推动中学历史教学改革,有利与素质教育的推进,有利于历史教学质量的提高“降低难度,是要适当考试题历史思维水平要符合中学生特点,但减低难度并不意味着改变方向。”③也不等于放弃过去在历史教学改革中取得的成绩。

高三历史教学工作总结2

回顾高三一年的教学情况,总的感觉是匆匆忙忙,班主任工作都比较繁琐。作为一名第一次带高三的老师,如何在时间紧任务重的情况下,高质量地完成历史教学任务,是我一直以来在探索的一个问题。所以在教学过程中大胆的进行了一些新尝试,当然也暴露出不少的新问题。以下分别就这两方面作简要阐述。

1、对教材的处理。个人觉得近几年的大学联考,大有回归课本之势。显然,大学联考对于课本基础知识考察的广度和力度都有所加强。因而,大学联考要取得好成绩,平时吃透课本就显得相当重要和必要。那么,如何吃透课本呢?我觉得,一是要将课本读“薄”,这就要求我们在认真钻研教学大纲、考试说明和近年的大学联考试题的前提下,充分探求章目、子目录之间的内在联系,做到融会贯通,深化理解;同时又能系统化课本知识,形成知识网络;因此在实际教学中我比较注重实效,落实考点,在强调知识的整体,突出主干知识、重点知识的同时,注意打破章节顺序,帮助学生更好的把握时代特征,理清知识构建体系,活化了历史知识发展脉络,提升了最终的解题能力。

2、对方法的指导。我的理解是除了回归课本外,近几年来常见的另一种现象是逐渐脱离了死记硬背型的知识考查,转而充分利用新颖材料来设置思考问题的情景,考查学生的历史思维能力的用意显而易见。要想短期内实现突破读题解题能力的训练显得尤为重要。所以在进行常规教学外,我比较注重练习部分的讲解和交流。针对学生在审题时思维缺乏严密的逻辑性,表达时的语言粗糙、不到位、不严谨等问题,我们反复练习讲解,让学生从中体会大学联考“怎么考”,从其答案中体会“怎么答”,并及时引导学生进行自我总结,自我反思

3、还存在的问题。首先,对研究大学联考方向努力还不是很够。没有注意好对各种信息来源的鉴别和甄选,“尽信书不如无书”。最重要的还是要靠自己的眼光来判断和鉴别。其次,在时间分配上还不够不合理,授课有前松后紧的现象。有点知识容量过大的盲目和仓促之嫌。再次,引导学生落实基础方面,没有做好让学生将已学知识和技巧很好的转化为自身知识和能力工作。在最后的冲刺中也没有注意好教会学生在时间紧,作业多的环境中如何调整复习节奏合理安排学科的方法。

综上,这一年,有成功,也有失败,有喜悦,也有遗憾。一年的高三教学,对我而言,更多的是一次锻炼和一次提高。

高三历史教学工作总结3

本学期来,在学校领导的正确领导下,在高三年级组的具体组织和指导下,高三第一期的初轮复习工作进展顺利,现已完成教学计划的各项任务,较好实现了预期的教学目标。

现就一期来本人对高三历史教学工作总结一下:

1、认真研究大学联考。大学联考的动向是高三教学的方向和指导。每年大学联考总会有一定的调整,所以只要大学联考还存在,研究大学联考也是一个永恒的话题。我首先认真研究了近三年的广东大学联考试卷,尤其是20xx年、20xx年大学联考试卷,今年大学联考虽然会有所调整,但肯定是稳中有变。我们从前两年大学联考试卷中解读这几年大学联考试题的难度和能力要求、大学联考试题的出法问法和试题回答的要求,等等。其次是研究去年和今年的考试说明(考试大纲),识读考试说明对大学联考能力要求、考试内容、试卷形式等的变化,从能力、内容的变化中反映了怎样的命题意图、教育理念和主流思想。我们在新课和复习教学中以及练习中都要贯彻这些思想。

2、仔细研究学生。学生是教学的对象,更是学习的主体,最终大学联考的参加者,大学联考试卷的解答者。经过接触,我们基本了解学生的总体情况:基础薄弱,学习习惯差,学习态度不正。教学上我们重基础知识的教学和检查、基础能力的训练和培养;同时加强学习方法指导、学习习惯培养,注意学习自信心的树立和纪律观念的培养。只有这样才能逐渐形成良好的班风、学风,形成较好的学习方法和习惯,提高学习的效率。

3、制定正确的教学方案和详细的教学计划。一个学年、一个学期、每一个月、每一星期的教学都要有一个计划,都要事先有个统筹安排。我们根据对高三教学的理解,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认真制订了系统、详密的教学方案和计划,统筹安排整个一年的教学任务、内容。当然计划制订以后并非一成不变,可以在实施过程中,不断充实,使之更完整,或者根据实际情况适时适当调整。

4、本学期基本完成了第一、二轮复习。第一、二轮复习,以时间为顺序,对同一时间段内横向知识,即政治、经济、民族、外交、文化等方面内容基础知识进行整理,揭示其间的关系,归纳单元结构和单元特征,并进行理论的概括和解释。时间安排主要是在一模以前,这是打基础的阶段。我们的学生情况和目前的大学联考形势决定我们必须注重基础,而且主要打基础。复习时我们加强对学生基础知识掌握程度的检查,立足于基础题,立足于基本能力要求题,像再认、再现历史事实、历史概念和历史结论;再认、再现历史的阶段特征、基本线索和发展过程;对学生概括、评价、启示类历史能力进行专门的训练。

5、积极参加研讨会,汲取信息,学习经验。积极参加教研室组织的高三历史教学研讨会,参加大学联考信息交流会,并通过校友与同样奋战在高三教学第一线的其它学校教师进行交流,相互学习,相互帮助。从中我们获取了很多有益的经验和信息,对我们今年高三历史教学大有帮助。

反思高三历史教学,还有很多不足,但也取得很好的成绩。高三(15)、(16)班本科升学率均超过70%以上。为我们的学校能完成指标考出了好名声,也为了我们教师自身更好的发展,我们将不断努力,把工作做得更细更实,争取更好的成绩。

高三历史教学工作总结4

09年大学联考早已落下帷幕,回顾一年来的高三历史教学工作,感慨颇多。这一年里可谓风风雨雨,经历了大大小小的考试,由于努力、付出与合作,可以说我们历史学科在各级的考试中,学生的成绩都还不错,现具体总结如下:

一、全面规划,科学安排各轮次复习。

(一)第一轮复习

时间:第一轮复习,08年8月——09年3月理念:稳扎稳打——夯实基础

思路:

(一)按照新课标去整合基础知识:

1、从政治、经济、文化等各方面整体把握教材,形成完整的知识体系

2、 根据构成要素掌握历史事件,整合基础知识

3、对同类重要历史事物发展线索的整合

4、对同一阶段中外历史知识的整合

(二)日常应对新大学联考的一些具体做法

3、精选习题、精讲精炼和解题方法的训练

(三)、关注学生、关注细节

(二)第二轮复习

时间:09年月3月份——07年5月份

理念:在一轮复习的基础上,从问题的、联系的、综合的角度将知识专题化,是知识转化为能力的重要阶段。(纵横关系)

二、学以致用,调动学生参与,提高实战能力。

课改下的大学联考更要求学生积极参与,发挥主体作用,让学生在主动探究中提升能力,学以致用。

1、指导学生如何寻找关键词,

2、强化实战训练,以考代练,学以致用。每周阶段、综合各考练一次,规范答题。

3、重视学生心理疏导,克服急躁情绪。

4、指导学生规范答题,要求学生答题要规范化、序号化、专业化。

5、精选习题,精练精讲,避免题海战术,盲目做题

同时在个人的教研方面,积极参加各级教育机构召开的历史会议,并且把这些会议的精神回到组内传达。努力提高自己的业务水平。作为备课组长,组织本组的老师积极探讨大学联考的有关问题,探寻大学联考的方向,通过一年的努力,高三年的历史成绩还是很不错的。

高三历史教学工作总结5

20xx学年已经结束,回顾这一年来的高三教学工作,感觉既辛苦又充实。在高三开学伊始我就根据大学联考要求以及我校学生的实际情况对本学年的教学工作进行了整体规划。全学年的教学大致分为三轮,第一轮,对三本教材进行全面、系统、仔细地复习,重点是教材上的基础知识,目标是使学生打下扎实的基础。第二轮是综合复习,重点是对知识进行整理归纳,按照时间、空间、国家等各种角度整理线索,目的是让学生对学过的知识融会贯通,形成知识体系。第三轮,以练习为主,对各区的模拟卷进行整理,有选择、有重点的练习、讲解,目标是提高学生的解题能力和技巧。

第一轮:20xx年9~11月上高三教材,20xx年12月~20xx年3月复习高一教材。第二轮:20xx年3月~5月初。第三轮:5月初~放假。

在作业的安排方面,我坚持的原则是适度、有效,每天都布置作业,作业量保持在一个小时左右,第一轮作业内容是复习巩固当天的教学内容。作业方式多样,根据不同的时间段、不同的内容的需要,采取不同的作业方式。

本学年除学校安排的周练、月考、联考、统考外,本人没有额外安排考试。每周练习由于时间较短,考试内容基本是单元练习,主要目标是巩固前一阶段学过的知识。月考、联考、统考结合教学进度以及相关部门的要求,考试的内容有一定的综合性,题型仿照20xx年大学联考试题。

总结一年来的教学工作,我有以下几点体会。

从学生的角度看

一、良好的学习氛围。今年的两个历史班的学生,总体来说,学习态度比较认真,班风、学风比较好,对于我布置的作业绝大多数学生能认真完成。

二、扎实的基础。知识是能力的基础,近几年上海历史试题,虽然题目比较活,能力要求也较高,但基础知识还是占相当比重的,对于学生来说,教材上的基础知识基本概念掌握扎实,透彻,这是学好历史的前提条件。

从教师的角度看

一、提高课堂教学效率。高三的学生学习负担重,时间紧,因此提高课堂效率就显得尤其重要,为此,我主要做了以下工作,第一,课前仔细钻研教材,认真备课,做好充分的准备工作。第二,严格要求学生,保证良好的课堂纪律。课堂上,绝对不允许做与本节课无关的事情,全神贯注听课记笔记。一年来,两个历史班的课堂纪律很好,因此,课堂效果也比较好。

二、作业练习要适量、有效。课后作业是复习巩固的重要手段,但是要想使作业起到良好的效果,作业量一定要适中,如果作业量过多,需要消耗学生大量的时间,学生就会感到厌烦,疲于应付,那么,他们就不会认真对待,效果自然也大打折扣。

三、试卷要精选、精炼、精讲,不搞题海战术,题目的难度要适合学生的整体水平,每次考试既要能检验学生的水平,又要便于发现学生存在的问题。考试成绩出来后,要全面仔细地分析总结,特别是联考或统考要让学生知道整体水平,以便明确今后的努力方向。

从师生的关系角度看

融洽和谐的师生关系,是教学工作顺利开展的关键。一年来,我和两个班级的同学相处融洽,学生对我的工作给与了积极的支持和配合。

总之,通过一年的教学工作,积累了一定的经验,但同时存在不足之处,有待以后工作中进一步改进。

高三历史教学工作总结6

教学方法的选择受制约于学生的思维水平。从思维特征看,七年级学生的形象思维占优势,采用直观教学方法为学生提供感性材料,有助于学生掌握知识。教学的直观形式有实物直观、模型直观和语言直观等。由于历史室的建设,多媒体技术的运用为直观教学提供了更现代化的广阔天地。

造纸术是我国四大发明之一,蔡伦燃起的理性之光至今光彩照人,是中华民族的骄傲。那么,纸是怎样造出来的呢?为什么说造纸术的发明对世界文明作出了巨大贡献?教材提供了七幅图。《考古发现的我国汉纸的出土地点》告诉我们,我国不少地区在汉朝就懂得造纸。彩图《甘肃天水出土的西汉早期的纸》证明了“我国人民造出了世界上第一张纸”。彩图《居延出土的汉代简册》我们看到没有纸之前人们用竹木简作书写材料。竹木简很笨重,《汉武帝时,文人东方所朔向皇帝上了一个奏本,竟用了3000片竹简,派了两个人才抬进宫去》。书写材料还有帛,但很贵,不能大量使用。随着文化的发展,需要有一种既便宜又方便的书写材料,这就推动人们发明了造纸术。《蔡伦》是位改革家,在他之前,纸的质量比较差,产量也不高,蔡伦改进造纸术后,纸的质量和产量都提高了纸的使用日益普遍。造纸的过程是复杂的,《汉代造纸图》以静态形式展现了造纸的过程,而教学录像“造纸术”片断,则以动态形式展现了造纸的过程:浸泡——蒸煮——碓料——打浆——抄纸——烘干。《造纸术传到世界各地的时间》我们看到,造纸术从我国先后传播到世界各地,改变了世界书写材料的面貌,促进了文化教育的普及,推动了世界科学文化的传播和交流,深刻地影响世界历史的进程。从而认识造纸术的发明是了不起的科学大事,为世界文明作出了巨大贡献。

这样运用直观的图,适时插入对图的阐述、说明和描述,图言并茂,还有集“视、听”为一体的动态录像,引导学生在感知直观材料的基础上,进行积极的思维活动,不仅掌握事物发展变化的规律,最终获得科学的理性知识,还受到了思想教育。

每一堂课的教学,直观只是一种手段而不是教学目的。在全面理解的基础上,教师指导学生及时地将认识的材料进行总结归类,上升到一般的理论,这是感知过程的最后目标,只有这样,国中学生掌握的知识才是系统的,深刻的。

四、 加强学法指导是引入门道的关键

中学的学习要求与国小的不一样,学习方法也就不同20xx年 历史教学工作总结20xx年 历史教学工作总结。有些学生在国小成绩优秀,但由于七年级这个转折点没过渡好,成绩大幅度下滑,反之,却上升。因此,加强学法的指导是必要的。

1、回答问题。每节课都有提问,学会回答问题是最基本的。如果问题是一个点,学生可以作答。如果问题是个面,大部分学生便不知所措了。例如:山顶洞人比北京人有了哪些进步?这是一道比较题,必须把山顶洞人和北京人进行比较回答。但学生的答案是毫无判断、没有选择地照搬课文,反映出学生答题的水平较为低下。教师要为学生分析题意,介绍答题的基本步骤,然后引导学生先阅读课文,分析判断,再综合作答,并要求答案内容有一点以上的必须分点作答:①、②、③……,养成条理清晰的好习惯。2、列大事年表。学完一个单元,列大事年表可教会学生抓住重点,理清历史线索的方法。

3、设计表格。每个历史时期的文化都异彩纷呈,头绪繁多,设计表格教会学生归类整理知识的能力。

4、编写课文提纲。这是学会学习的最有效的手段之一。一篇课文,学生从阅读入手,分析重点难点,到综合提炼形成文字。不仅学会了阅读材料,分析问题,综合概括,文字表述,还懂得了构建知识框架,形成系统。会读一篇课文也就会读一本书。有人说“学习就是善于整理这本书里的全部家当。整理一遍以后,放好,全在脑子里。”学会编写课文提纲,也就是学会整理书中的有效信息,把这方法用于其他学科的学习一样行之有效。长大以后,还会处理所有的信息——社会的和生活的信息,从而获得工作能力,社会适应能力。

高三历史教学工作总结7

时光飞逝,日月如梭。转瞬间已是期末。回首第一学期的教学工作,有成功的喜悦,也有些许的遗憾。为了在下学期更好地开展工作,现将这学期的教学工作做如下总结。

首先,在思想上牢固树立“以人为本、关爱学生”的教育思想,深入学习六步教学法理论和生态大课堂理念,用课改的精神武装自己的头脑,在思想上与学校党委保持高度一致。

其次,在教学方面,努力践行生态大课堂的教育观。

1、积极主动的学习有关课程改革的理论,通过听专家讲座、外出考察学习和自修等方式,对我校倡导的六步教学法和生态大课堂有了更加清晰的认识,不断领悟这种教学法的精神实质,提高自己课改的理论水平。

2、积极投身到课改的洪流中去,做课改的积极实践者。无论是导学案的编制、集体教研、听评课还是上示范课我都积极的参加,并力图有所创新和收获。进入高三以来,我更加注重发挥六步教学的精髓,在课堂上充分调动学生去说,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相信学生,同时又高对重视教师的点拨提质,防止课堂的无效性,能做到课堂既生动活泼又扎实有效。我所任教的两个班级学生的历史成绩始终名列前茅。

3、根据我所任教的两个班级的实际情况:一个是最好的文科小班,另一个是文科普班-------差异很大的现实情况,我采用分层教学的方法,两个班级的教学进度稍微差开一些,一小班学生的剩余时间补充一些有难度的习题,普班注重抓好书本上的基础知识,目前看这两个班级学生的历史学习现状很好。

4、扎实做好配有补差和学法指导工作。根据年级部安排,对历史偏科生进行点式辅导,从教材知识、解题指导和学法归纳等方面对这些学生进行指导,通过辅导,学生的成绩较以前有了明显的变化,呈现良好的上升势头。

5、做好导学案检查和习题讲评工作。对下发的习题和导学案我基本上能够全批全改,奖罚分明,让学生利用好导学案和习题。同时采用多种手段对学生进行检测,如课前提问、课时小测、单元检测等。在习题讲评课时侧重对学生答题存在问题的分析和解题技巧的指导,现在学生的答题能力已有明显的进步。

虽然在这学期的工作中取得了一些小的成绩,但也有些许的不足,由于担任年级部主任工作,事务繁多,上课时间有时不能保证,课堂的连贯性存在问题等,这些问题我在下学期努力改正。总之我会尽我最大的努力搞好高三历史教学工作,让学生们有一个良好的历史成绩。

高三历史教学工作总结8

忙忙碌碌的一学年过去了。今年我是担任高三(10)、(11)班历史教学任务,现在对一年来高三历史教学工作进行简要总结。这一年来,我们主要做了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一)、认真研究大学联考。大学联考的动向是高三教学的方向和指导。我们首先认真研究了前两年的大学联考试卷,特别是宁夏、海南、广东等课改地区的大学联考试卷。其次是研究去年和今年的考试说明(考试大纲),识读考试说明对大学联考能力要求、考试内容、试卷形式等的变化,从中解读命题意图、教育理念和主流思想。我们在新课和复习教学中以及练习中都要贯彻这些思想。

(二)、制定正确的教学方案和详细的教学计划。我们根据对高三教学的理解,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在高二升高三的那个暑假就认真制订了系统、详密的教学方案和计划,统筹安排整个一年的教学任务、内容。根据实际情况适时适当地作出调整。我们的'教学计划注意几点:

1、进行二轮复习,第一轮单元复习,以通史为复习导向,对同一时间段内横向知识,即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内容基础知识进行整理,揭示其间的关系,归纳单元结构和单元特征,并进行理论的概括和解释。第二轮复习是前进行专题复习,即从某一个角度从纵向进行专题知识的梳理,寻找规律,总结历史经验教训。第二轮复习时,加强学生能力的训练和提高。通过两轮复习,使学生构建起完整的网络知识结构体系,一方面对事件的因果关系、历史发展线索、基本历史进程等纵向的联系;另一方面对历史阶段特征、中外联系的横向联系。

2、注重基础,以不变应万变。第一轮复习时我们加强对学生基础知识掌握程度的检查,用原始的笨办法——“默写”,主要目的是逼学生去看书,背书,并反馈学生掌握的情况。

(三)、备课组团结合作,步调一致,资源共享。作为备课组长,加强备课组成员之间的联络和沟通,组织集体备课。我们共同制定教学计划,共同调整修改,每周进行集体备课,探讨历史问题;相互听课,诚恳地指出各自的优点和不足;做到教学步调一致,教学设计共享,练习和资料一致。

(四)、在个人学习方面,积极学习教育教学理论,以及历史理论知识,通过学习本人的业务能力也得到提升。

反思我们高三历史教学,还有很多不足,工作还有不到位的地方,取得的成绩有限。我将不断努力,把工作做得更细更实,争取更好的成绩。

高三历史教学工作总结9

一、优点

1、计划详细具体,突出分层教学。计划能够具体到天,具体到课题。尤其注意对不同层次班级的分层教学,对实验班、普通班和艺术班采取不同的复习策略,复习内容及题目均体现出明显的层次性。

2、加强对热点专题的关注及设计。针对XX大学联考文综试题关注XX地方史的特点,设计XX历史专题,专题由“复习目标”、“知识梳理”、“热点聚焦”、“能力训练”四个板块构成,体系完整,内容充实。

3、注意多版本内容的整合。以课程标准中的 “内容标准”为准绳,坚持求同去异的原则,整合人教版、岳麓版和人民版教材,整合内容以表格呈现,作为学生回扣教材的依据,大大增强了复习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4、注重对大学联考的感悟和体验,加强对学生的心理疏导。通过“感悟大学联考”环节,加深学生对大学联考的切身体验,以减轻学生的压力,增强学生的自信。

5、训练讲评的实效性强。注意广泛搜罗各地试题,精选重组习题;注意用答题纸进行规范化训练;教师全批全改、认真记录,学生及时修改矫正;注意答题方法的指导。

二、建议

1、要有时间意识和环节意识。记忆——检查 ——拓展——训练四个环节要清晰,每个环节用多少时间要清楚,以更大程度的提高课堂效率。

2、要有课内落实意识。不能采用一对一提问、让多数学生陪听的的形式,应注意检查方式的多样化。应通过板演、默写、互相检查、互相提问等多种检查方式,充分调动学生动口、动手、动脑,提高课堂效率。

3、加强课内帮扶。注意对边缘生和尖子生的课内指导与督促;注意对学生进行课内心理帮扶。

高三历史教学工作总结10

一、优点

1、课堂改革力度大,课堂效率高。全县历史教师思想高度统一,对XX省素质教育的新要求和市历史学科二轮研讨会精神领会得非常准确,切实以提高课堂效率作为工作的关键,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和教师的导学、督学作用,行动积极,落实到位,成效显著。

2、计划具体明确,常规工作扎实认真。复习计划具体到每一天,任务明确,便于操作。集体备课常抓不懈,内容充实,落实到位。

3、复习模式符合二轮轮情和学生实际,具有很强的可操作性和实用性。在充分依托市编二轮学案的基础上,切实推行学案导学模式。复习环节为巩固记忆——检查落实——拓展提高——强化训练,层层推进,环环相扣,流程清晰,干净利索,非常符合历史学科二轮复习在重视专题知识巩固基础上提升学生应考能力的要求。

4、注意优化复习内容,内容处理具有层次性。既重视巩固性知识的理解记忆,又重视拓展性知识的整合。前者主要体现为对学案“要点梳理”的落实;后者主要体现为中外历史的纵横联系,以及与社会热点问题的有机结合。内容的科学处理,有利于更好的完成二轮复习承担的巩固和提高的双重任务。

5、课内落实措施非常得力。在课堂实施中,学生的自主记忆时间充足,方式合理。通过板演、默写、互相检查、互相提问、个别提问等多样化的检查方式督促学生的复习,形式活泼,内容充实,能充分调动学生动口、动手、动脑的积极性。注意将拓展的问题落实到答案上,便于学生的反思感悟、整理记录。教师调控得当,注意引导学生将复习成果落实到笔记上。

6、训练具有较强的针对性和模拟性。注意与大学联考的有机链接;注意用社会热点问题创设新情境,编制新题目;注意强化书面训练。

二、建议

1、注意教学程序的学案化。宜将拓展补充的内容以补充学案的形式印发给学生,以克服小黑板“过目即忘”以及学生抄写费力的弊端,以使学生更好的明确复习环节和任务,也便于学生的整理保存。

2、注意方法指导的类别化。应注意答题方法、尤其是内容词的归类指导。要从考核目标的四项能力要求出发,把内容性的方法指导归类,使之系统化。

3、注意帮扶工作的课内化。要把帮扶工作放在课内的合理时段进行,帮扶措施要有个性化,可提问,可听写,可单独给题等,以此促进帮扶对象的个性化成长。

高三历史教学工作总结11

时光荏苒,转眼20xx大学联考已落下帷幕,回顾一年来的高三历史教学工作,感慨颇多,现总结如下。

一、认真研究新课改区的大学联考和我省的考试说明。

大学联考的动向是高三教学的方向和指导。06届的学生是福建课改的第一年。我们本省没有历史可供我们回头借鉴。所以我们把目光转向了已经课改省份的大学联考,以寻找一些规律性的东西。我们首先认真研究了宁夏、海南、广东、山东、江苏等课改地区的近两年的大学联考试卷,总结试卷的结构,难易,题型和考查的能力。其次是寻找那些在课改中脱颖而出的地区的做法和经验教训,如广东省的汕头地区在最近几年大学联考中历史成绩非常好,我们便尽量寻找汕头地区的模拟卷,他们的复习安排等。再次是研读我省的考试说明,识读考试说明对大学联考能力要求、考试内容、试卷形式等的变化,从中解读命题意图、教育理念和主流思想。我们在新课和复习教学中以及练习中都要贯彻这些思想。

二、全面规划科学安排各轮次复习

第一轮复习的目标是稳扎稳打,夯实基础,从微观角度理清重大历史事件的背景过程影响。由于高一高二年存在的一些条件限制,这一届学生到了高三年复习时历史的基础知识很不扎实,所以我们放慢了一轮的进度,力求学生建构起一个比较细密的知识体系。在这一过程中,要求学生依托教材,对教材的文字(尤其是关键字),图片进行深挖。

第二轮复习的目标是纵横联系,对历史知识进行横向和纵向比较,注意扩展历史知识的广度和深度,从宏观角度建构历史知识体系,把握历史阶段特征。这一过程,要求学生特别注意教材目录,章节引言部分,注意历史事件经济、政治、文化相互的渗透和影响,以及不同时间或者不同空间历史事件的对比。在二轮复习过程中,还要渗透一些历史史观,比如用文明史观全球史观唯物史观来解读历史现象历史人物。

在这二抡复习过程中,辅之以适当的训练。练习贵精不贵多,比如选择题我们精选这些年比较常见的一些题型,如材料型选择题,时间型选择题,逆向选择题,组合选择题等。主观材料题注意一些解题解题方法技巧的训练。如审题时注意题目的指向是依据材料作答还是结合所学知识;从材料获取信息时注意一些关键句词的把握甚至借助一些符号;答题时注意答案的层次性语言的规范性等。

在这些练习或考试过程中,要对学生的答案进行分析。特别注重学生在答题上所暴露出的问题,是普遍性的问题要帮助学生找出症结所在,反复讲解答题思路和规律;是特殊性的问题,要及时针对个别学生加强具体指导,并举出相关的题型,帮助认识掌握好具体的答题规律。虽然工作量很大,但比较有实效。

三、配合年段的安排,落实培优和辅差。

由于课时教紧,我们最后把辅差的工作和整个年段的教学结合在一起,提纲练习是整个文科班印发,然后错误率较多的同学集中解疑。

此外,备课组成员齐心协力分工合作。苏老师在政教处主任和日常的教学之外,还额外承担了艺术班的教学。我和付老师分别承担每周练习卷的挑选命制。我们在重大问题上要协商取得一致意见。集体合作的力量永远大于个体。

最后,感谢赖校长和教务口在我们困难时当机立断的支持,也感谢李老师对我们年级历史教学无私的援助。如果我们有取得一定的成绩,和他们的支持帮助是分不开的。再次谢谢大家。

高三历史教学工作总结12

我们知道知识的掌握必须通过学生自己的思维活动,教学只有符合学生掌握知识的规律,才能获得良好的效果。学生的思维发展,是由相对低级的动作思维发展到形象思维,再由具体形象思维发展到抽象逻辑思维和辨证思维。国小时学生主要依靠具体形象思维,而到了国中,学生的逻辑思维开始占主导地位,慢慢发展到以逻辑思维为主的思维活动。七年级学生能够学习一些比较系统的科学知识,但思维多停留于事物表面。喜欢听历史故事,有英雄主义意向和强烈的好奇心理,常思索一些滑稽,有趣的事物。只有充分了解七年级学生的心理特征和思维水平,才能科学地确定教学的起点,达到预期的教学目的。

一、 准确把握教学的目的和要求

国中历史课程标准指出:学生了解重要的历史事件,历史人物和历史现象,以及理解重要的历史概念。教会学生初步掌握记忆、分析、综合、比较、概括等方法;培养学生学习和表述历史的能力;培养学生初步运用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观点观察问题、分析问题的能力。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要达到这个要求,七年级历史教学才是“万里长征”第一步,教师要依据七年级学生的心理特征和认知水平,注意国小教材与中学教材衔接。例如:孔子。学生在国小已学习了“大教育家孔子”,七年级的学生不仅要学习大教育家孔子,还要学习作为大思想家、儒家学派创始人的孔子。教学中,在学生已掌握“孔子是怎样教育学生的?”基础上,要求学生首先了解 “孔子的教育思想有哪些值得我们继承?”,其次理解孔子的主要思想:“仁”的学说。再次掌握孔子的学说后来被封建统治者利用和改造,成为我国两千多年封建文化的正统思想,对后世影响极大。这样循序渐进,不断提高。

二、 激发学习的兴趣是引入门道的第一步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孔子说:“知之者不如好知之者,好知之者不如乐之者。”兴趣有巨大的心理效应,能使人的大脑皮层处于兴奋状态进而促进学习动机的形成和强化,化非智力因素为智力因素。为学生学好历史提供取之不尽的动力。要激发并保持学生的兴趣,最有效的的方法是让学生不断地获得“成功的喜悦”。而这个成功还必须是跳一跳才能摘到的“桃子”。例如,提供教坛讲故事。国小的历史学习是以故事形式进行的,七年级学生已了解与国中课文有关的一些故事。让学生将国小了解的故事与相关的课文结合上讲台讲故事。每个学生都可通过努力做到。这个过程既培养了学生的阅读能力,综合概括能力,表达能力,又锻炼了学生的胆识勇气,还尝到了做小老师的滋味,内心充满成功的喜悦。又如,巧设疑。“思维自惊奇而开始”。惊奇和疑问也是兴趣的渊源,只有学生对某一现象发生惊奇和疑问时,他们才愿意去进行探索。学习“祖国境内的远古人类”一课,设计一个问题链:人是从猴子变来的吗?人与猿有什么不同?人是不是动物?人和动物的根本区别是什么?我国境内最早的居民是谁?他们长的什么样子?吃什么东西?住在哪儿?把每个问题假设为一个“宝藏”,解决一个问题等于发现一个“宝藏”。把学生置于“发现者”和“探索者”的位置上,让学生到历史的隧洞中去寻宝。学生随着教材内容的展现,不断地发现,在成功的喜悦鼓励下继续前进。

高三历史教学工作总结13

本学年我担任了高三两个文科班的历史教学,并任高三历史备课组组长,圆满的完成了教学任务即学校制定的功勋目标。对本学年的教学做一下总结:

一、落实教学常规,切实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学生学习的主渠道是在课堂上,在课堂上,学生是学习的主人。因此,课堂教学效率的高低直接影响着学生学习的效率。这学期我在努力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方面着重抓了以下几个点:

1、努力钻研教材,认真备好每一节课。

本学期上课时间短,而教学任务重也不算太多。因此,基于这种情况,每次上课前,我都要认真钻研教材,弄清教材的知识重难点,写出较为完整的教学设计,从不上没有教案的课。努力把重点难点讲清楚,让同学们能够自己知道重难点在哪里,再利用中午或晚自习时间完成作业,巩固所学的知识。

从教学内容的选择到教学的方式选择,无一不经过深思熟虑,有时甚至为了一个课堂的导入花一两个小时去查资料去构思。

可以说,课外花在准备教材及钻研题目上的时间远远多于上课的时间,用经常所说的一句话来讲就是“上40分钟的课,通常备课的时间远远超过四个小时”。正因为如此,我在上课时才能做到不慌不忙,从容应对。

2、努力更新教学观念,切实提高教学质量。在课堂上我特别注意调动学生的积积极性,加强师生交流,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作用,让学生学得容易,学得轻松,学得愉快;

注意精讲多练,在课堂上老师尽量避免满堂灌,给学生消化和接受的时间,让学生动口动手动脑尽量多;同时在每一堂课上都充分考虑每一个层次的学生学习需求和学习能力,让各个层次的学生都得到提高。

3、认真批改作业:布置作业做到精选精练。有针对性,有层次性,特别注意主观题的训练。每一课结束以后,把课课练落实到位;每一周结束以后,都有一个周周练让同学们巩固所学的知识。

同时对学生的作业批改及时、认真,判定等级和批改分数的方法相结合,激发同学们的学习动力,分析并记录学生的作业情况,将他们在作业过程出现的问题作出分类总结,进行透切的评讲,并针对有关情况及时改进教学方法,做到有的放矢。

4、做好课后辅导工作,认真落实导师制。对我负责的不同层次的学生,在课后进行相应的辅导,以满足不同层次的学生的需求,避免了一刀切的弊端,同时加大了后进生的辅导力度。

对后进生来说,所学的知识还没有完全消化,新知识又接踵而至,往往令他们应接不暇。所以我尽量去了解和鼓励后进生,在课外的时间辅导他们,也取得了一些成效,现在一些学生有问题的时候就过来问我,还取了个很诗意的名字“呼唤老师行动”。

呵呵。每当看到他们拿着练习什么的来到办公室,我就特别的开心并耐心解答。在我的努力下,一些差生的学习成绩有了一定程度的提高,并对历史渐渐有个浓厚的兴趣,这是最开心最欣慰的事情。

二、努力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增强学生信心。

在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方面,努力抓好学生学习的自觉性。每次我布置好学习任务后,我都要求他们自己独立完成作业,尽量做好自己的练习题目。

培养他们独立思考和学习的习惯。开学初,同学们还没有上高三的紧张气氛,也许是暑假没有规律的学习生活让学生有点心不在焉,教室里有一段时间总静不下来,经过我不懈的努力、反复地强调,学生又逐渐学会了静下心来学习,在学习时间保持安静。

虽然有的学生有畏难情绪,觉得历史很难学习,要理解和记忆的东西太多,但是我尽量宽慰他们,培养他们的信心,当我看到他们取得成绩时那眉飞色舞的表情,我知道他们又一次战胜了自己,他们的信心又多了一分。

三、加强学习,努力提高自身素质。

1、积极参加备课组活动,努力提高教学水平。

作为一个和谐团结的科组,为了能够把科组建设的更好,为了能够让新老师更快的成长,我们历史组的科组活动比较多而正规。对于每周至少一次的集体听课、评课活动,我都一次不落地参加,对于集体备课活动也是积极参与。

除此以外,我还尽量多的听备课组其它教师的课,不管是老教师还是新教师的课,只要有时间总会去听一下。经统计,本学期我共听课至少40节,备课组活动每周一次。这些活动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自己的教学水平,同时吸收了一些优秀教师的经验,为以后的教学积累了一定的经验。

四、自我反思(不足之处)

由于经验不足,在有些时候的教学活动没有能够充分结合学生们的实际情况,所以效果不是很理想,比如说练习的效果,有时候由于自习课时间太短而题量过大,有些学生为了能在下课的时候把作业交上来,就出现了“赶作业”的情况。所以在下学期的工作中,我们要吸取教训,尽量能够让同学们在有限的时间内做到针对重难点进行练习。

高三历史教学工作总结14

一、备课组基本情况

我们高三历史备课组是一个充满活力,朝气蓬勃,奋发向上,团结互助的团体。本学期备课组共有6位教师组成,负责北校应届班的历史教学,其余4人负责南校高三文科班(含复习班)的历史教学。

回顾整个学期的工作,我们付出了心血,取得了一些成绩,当然也有一些不足。下面我们将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回顾一下这个学期的工作,以期对今后的工作有所帮助。

二、备课组所采取的教学策略

1、根据我校学情制定教学计划,定好基调,并及时灵活调整。第一轮复习我们定的基调是:“扎实、准确”。

“扎实”:本届学生的特点是:学习习惯不好,学习任务落实难度大,基础不扎实。根据这种情况,在注重教学进度的同时打好基础,针对各阶段学生学习的情况反馈及时调整教学策略,根据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程度及时调整教学进度,宁牺牲速度也不能赶进度导致夹生饭。稳步前进,以稳求胜,不盲求进度。力求使学生把知识掌握到位。在制定计划或调整计划时都事先向学生预告,让学生做到心中有数。

“准确”:针对学生学习目标不明确,知识点归纳不到位的情况,备课组在备课过程中依考刚为准,准确定位,把握准确难度,讲练分析准确到位,以求杜绝学生对知识点含糊不清的情况。

2、强化技能培训,提高综合素质。

大学联考对学生的能力要求比较高,不但要考察学生记忆能力,还要掌握辨析、推理等思维能力。教学中要重视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因此,我们非常重视第一轮的复习,深挖教材,对基本概念、基本史实力求讲清讲透,分析到位,且经常注意三本必修的联系和归纳,引导学生回顾史实,让学生加深记忆。对于基本技能,如阅读能力、理解能力、获取信息的能力、表述能力、分析能力、创新能力等,则利用课堂通过典型大学联考题例来逐步培养。

3、加强学法指导和解题方法指导,总结规律,掌握技巧。

在历史教学中,提高历史学习的思维能力,使学生掌握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方法和能力是历史学习的出发点和最终归宿。方法与运用是关键的能力。在这方面我们备课组的做法是这样的:

在学习方法上:引导学生先要做好课前预习,备课组也在每周明确下周复习的知识要点;引导学生学会解剖教材,提炼要点,理解记忆,及时挖掘知识的内在联系,把教材知识连成整体,构建知识体系。并注意基本概念的理解和结论性语言的分析,从分析问题中引导学生发现规律,掌握规律。培养学生的归纳综合能力,发现一些历史规律,学会学习。

在解题方法上:通过阶段训练,大学联考题精讲,在讲评中引导学生掌握不同题型审题的思维方式,引导学生先读设问,带着问题读材料,注意关键词,筛选信息,同时与课本相关知识联系起来,并用相关历史语言组织答案。在训练中,严格要求规范答题。

4、加强个别辅导与交流。我们在每次阶段考试后都重点确定个别交谈对象,对考完的试卷进行面批,并分析存在问题和努力方向,及时给予鼓励;及时的个别辅导与交流不仅帮助学生补缺漏,更重要的是拉近了师生的距离,有助于教学效果的提高。

5、对外交流,收集信息。

积极做好信息的收集工作,加强与其他兄弟学校高三历史教师的交流及时的收集一些大学联考的相关信息,弥补教学中可能出现的盲点,指导学生做好复习。

三、存在的问题

尽管我们备课组6名教师做了很多详细的工作,也积累了一些成功的经验,但是任然有许多的不足和问题。

1)对新课程理念贯彻的不够,教师仍然讲的过多、包揽的过多的现象较严重,不利于学生自主能力的培养。

2)对尖子生的培养措施不到位,力度不够。

3)对差生的帮扶工作、教育手段不到位,使得这部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没有能充分的调动起来,因而成绩不够理想。

当此学期结束之际,我们尤其感谢学校领导的大力支持,感谢学校教务处、教科处的科学部署,正是这些因素的综合作用,我们备课组才能够有序、高效的完成了本学期的教育教学工作。

高三历史教学工作总结15

本学期来,在学校领导的正确领导下,在高三年级组的具体组织和指导下,高三第一期的初轮复习工作进展顺利,现已完成教学计划的各项任务,较好实现了预期的教学目标。现就一期来本人对高三历史教学工作总结一下:

一、做好第一轮复习,贵在因材施教,夯实基础,注重实效,稳步推进。

根据本人所带这届高三文科班(6)班(7)班(8)班的学情实况,由于本届 高三学生历史学科基础参差不齐,为了提高复习效率,保证高三第一轮历史复习的进度,我针对各班学生不同的学情特点,精心设计不同的教案学案,做到有重点有 分别地将每堂课的教学目标具体化,使不同基础的学生在每节课都有明确的具体学习要求和任务。

根据本届高三历史教学组的规划,我将新课教学与复习合二为一, 每节课都有明确的知识目标和能力要求,每一章都有针对近年大学联考题型特点和要求的相应的检测训练,做到学以致用,由知识型向能力型转变。在教学方法上,注重 引导学生积极参入到课堂教学中来,充分发挥学生的自主性和独立性,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将历史基础知识与基本能力有机的统一起来;注重学科内知识归纳、 综合,培养和提升学生的思考能力,为第二轮历史专题复习作好铺垫。

二、建构历史知识体系,重创新思维能力的培养

(1)史教学应注重与历史发展的连续性和阶段性。

应将学生已有的知识融于历史发展的长河中,将学生零星的、孤立的知识与历史发展主线相结合,逐 渐形成知识体系网络。这种网络是多方面的,高三教学应侧重与专题性知识线索,强化专题复习,比如中国古代中央集权制度发展线索,中国近现代民族资本主义工 业兴衰的线索,世界近现代史中某一国家的经济发展或政治制度演变的线索等等。这些内容是极其丰富的,教学中应突出重点、兼顾基础知识、侧重创新思维能力的 培养。"为了使学生形成完整的知识体系,教学中可把复习内容划分为若干单元。其实每个专题也是一个单元。

其实每个专题也是一个单元。横向的单元是局部 的'面'。纵向的单元是'线','线'的交织形成立体的知识体系"。②在学生具备基本的历史体系基础上,教师应加大能力训练的力度,讲清历史概念的内涵与 外延,探求历史事件之间的内在联系、鼓励学生把握由"知"到"识"的飞跃,让学生自己去探求历史的启示。教学中应鼓励学生质、思考和辩论,应给学生预留思 维的空间,鼓励学生多角度、全方位思考问题。

(2)展的阶段性使历史呈现出它的阶段性特征。

这特征将导向对历史发展的本质性和规律性问题的认识。中国古代封建社会的历史就表现出明显的阶段 特征如封建社会的形成和发展时期战国秦汉;封建社会的繁荣阶段隋、唐;封建社会的衰落时期明清。同一历史现象在上述各时期中所起的作用是不尽相同的,如封 建中央集权政治制度。而各个时期表现出来的相同历史现象也各具特色,如农民起义,表面上看,他们都成了封建王朝换代的工具,实质上其口号和纲领,也就是斗 争水平呈现不断提高的趋势。我们在教学中,应强化和突出历史的阶段特征,将具体历史事件放到这种特征中去考察分析,让学生自己去深化认识,受到教育、得出 启示、发展他们的创新思维能力。

三、正确处理全面复习和重点复习的关系

正确处理全面复习与重点复习的关系,不能因覆盖面降低而漠视全面复习,也不能无视新情况的出现而照搬原来一套复习方法,重点复习应建立在全面复 习的基础之上。原有的三段式复习,即基础复习,专题复习和重点复习方法仍可沿袭,但教学计划应作调整,侧重点在后两段上,以增强能力训练的力度。

四、充分利用课外辅导

督促学生及时准确牢固地掌握好基础知识,针对不同学生的特点加强对个体学生的具体的学习方法和答题思路的指导。教学的根 本目的是传承知识、创新知识和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学生基础薄弱,根本上说明学生在过去的学习中缺乏正确的方法,具体的表现为缺乏适合个性思维特点的学习方法。

因此,教师企求将课堂上所用的普遍方法都能自动的转变为适合每个学生的特殊方法,是不明智的,当然难以达到预期的效果。根据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 原理,加强对学生的个别指导,是稳步提升学生掌握知识能力和独立思考问题的能力的主要方法。为此,我在课外辅导时间,特别注重个体学生在巩固知识和答题方 法上所暴露出的问题,是普遍性的问题要帮助学生找出症结所在,反复讲解答题思路和规律;是特殊性的问题,要及时针对个性特征加强具体指导,并举出相关的题 型,帮助认识掌握好具体的答题规律。

五、加强交流,及时总结教学经验。

不断修正教学方法,做到优质教学资源共享,共同提升教学质效,实现大学联考目标最大化。教学研究是提高教学质量的 根本途径。现代教育理念告诉我们,加强教学交流与合作,是整合教学资源、挖掘潜力、提升教学质量的有效途径。历史学科的特点是过去性、综合性、阶段性和规 律性,学生对历史学科既感到有兴趣,更觉得难学,正是与历史学科的基本特点有关。

因此,我们高三历史教学组针对本届高三学情的普遍特点,经常交流教学经验 和学情特点,加强第一轮历史复习中所遇到的新问题,共同探求解决问题的有效方法,及时调整复习进度和方法,共同印制辅导方案和有关训练资料,做到经验共 有,资源共享,整体提升高三历史复习效果,稳步推向大学联考目标最大化。培养学生综合答题能力。鼓励学生间相互交流学习心得和体会,促进学生共同进步。

目前,高三历史第一轮复习已将要结束,复习的任务仍然很重,但我有信心有能力一定会找准切实的方案,会把今后的复习工作做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