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范文城>生活范本>婚姻家庭>

婚姻和家庭的挽歌论文

婚姻家庭 阅读(1.14W)

【摘要】费·韦尔登是一位专写女性题材作品的英国作家。在其短篇小说集《坏女人》(Wicked Women)中, 韦尔登细致的把握了当代女性的心理、生活和情感,描述了在男权社会中女性的生活状态。社会风气和经济萧条的冲击,家庭和事业的两副重担使女性心力交瘁,没有余力为自己的婚姻进行抗争。这些女性迷惘于以牺牲幸福为代价换来的自我意识的觉醒中。韦尔登以传统的现实主义的创作手法,把不同时代女性的生活状况展现得细致入微、淋漓尽致,她的作品忠实地记录了20世纪英国妇女的发展轨迹。

婚姻和家庭的挽歌论文

【关键词】文学;女性;婚姻;自我意识

费.韦尔登(1931——)是英国当代著名的女作家,也是一位专写女性题材作品的作家,主要探讨女性的心理、生活和情感等。自从1967年第一部小说《胖女人的玩笑》(The Fat Women’s Joke)问世以来,迄今为止韦尔登已经发表了24部长篇小说和7部短篇小说集,以及为数不少的戏剧作品、电视剧和广播剧剧本,创作生涯长达40多年,作品颇丰。韦尔登的短篇小说以精巧的构思,简练诙谐的语言和深刻的思想内容而著称。她的短篇小说集《坏女人》(Wicked Women)出版于1995年,并荣获了1996度国际笔会/麦可米伦银笔奖(PEN/Macmillan Silver Pen Award)。是韦尔登的代表作之一,该书共收录了16个短篇小说,分为“坏女人的故事”、“坏男人的故事”、“坏孩子的故事”等6个章节,这些短篇从婚姻家庭角度,细致深刻的展现了当代英国女性的生活状况。

《快去问爸爸要钱》(以下简称为《快》)讲述的是主人公戴维在复活节时与阔别七年的旧情人偶然相遇的故事。背景放在复活节也为戴维的最终翻然悔悟埋下伏笔。开篇一句来自旧情人贝狄娜的话“快去问爸爸要钱”让戴维陷入对往事痛苦的回忆中。他和妻子米莉结婚十几年,但他不耐家庭生活的单调和妻子的平庸,和贝狄娜展开了一段婚外恋。而后者却出于实际利益的考虑,将他无情的抛弃并嫁于他人。戴维为此耿耿于怀七年之久。在他们相遇的短短两分钟内,戴维还发现贝狄娜的女儿其实是自己的私生子,内心的煎熬和痛苦在此时也达到了顶点。妻子米莉对他们的过往却毫不知情,仍一如既往的信任丈夫。也正是妻子的信任,让戴维在痛苦的反思和自省后,领悟到她的可贵之处并最终回到了她的身边。

故事中两个女性,戴维的妻子米莉和情人贝狄娜,交替出现。一个恪守妇道、为家庭付出一切。另一个则是大胆追求爱情又头脑实际。作者显然是偏向于米莉的,贝狄娜却遭受到丈夫的公开奚落。但从另一方面来看,米莉的幸福和婚姻也不过是建立在欺骗和谎言上的。《快》剧是从男性的觉醒反衬出女性在婚姻和家庭中的遭遇。凸现了女性在生活中被动忍让的处境。

《美满的婚姻》中女主人公凯瑞因为有孕在身,丈夫深夜却还流连在外,心理极度压抑,只能在哭泣中进入梦乡。在梦里她和去世多年的祖母相见。祖母以自己美满的婚姻为例规劝凯瑞,要她听从命运的安排,接受现有的一切。但祖母的劝慰并未达到效果,反而让她丧失了对未来生活的勇气和信心。结尾凯瑞表达了想从婚姻中解脱出来的强烈愿望。然而作家最后写到:“凯瑞继续睡她的觉,或许她根本就不曾醒来过。”这就暗示了她的愿望不过是个梦,现实生活中她终究是难以摆脱自己的处境。

小说对祖孙三代人的婚姻都有一个完整的交代。祖母克里斯塔贝尔以自己的顺从和忍耐换来了“美满的婚姻”。母亲凯特离了婚去追求自己的幸福;而凯瑞的婚姻离“美满”二字相去甚远。婚姻不仅导致了母女失和,也给自己带来了无尽的烦恼:要照顾丈夫和前妻的孩子,忍受他的酗酒买醉和深夜不归,疑心他和别的女人的关系,还要操心今后的生活等等。如果说当初凯瑞结婚是出于对爱情的向往和对幸福的追求(文中虽未明示,但嫁给一个比自己大14岁又有2个孩子的中年鳏夫,很难想象她是处于爱情以外的原因),那婚姻对她来说是爱情的幻灭。凯瑞无法认同祖母的做法,也不能原谅母亲。但无论她想要维持或是结束婚姻,自己的祖母和母亲就是她的前车之鉴。

《时机不巧》的篇幅很短,故事主线是夫妻之间最平常的一通电话。妻子菲莉芭往家里打来越洋电话,但由于电话线路不畅,夫妻俩始终无法调整说话节奏,配合毫无默契可言。题目“时机不巧”道明了一切,不论是通电话还是他们的婚姻,自始至终都没赶对时机。实际上,除了归结为时机不巧、命运不济以外,菲莉芭似乎找不到更好的解释了。然而家庭和生活的压力不可能让她重新做出选择,而只能继续默默地承受。

“时机不巧”不可能如菲莉芭所想的那样是他们夫妻一切问题的结症。从小说中我们可以读到菲莉芭的婚姻也是丈夫经过千辛万苦离了婚才换来的。但婚姻却使她从事业的高峰逐渐退下来,两个孩子的相继出生让她婚后从一个职业女性慢慢变成了家庭主妇,而丈夫的失业又让她不得不重新开始工作,从此担起家庭生活的重担而四处奔波。一波三折的生活使得菲莉芭疲惫不堪。这才有了“时机不巧”之说。

婚姻的不幸福给韦尔登笔下的女性们带来了精神上的压抑和痛苦,给她们的生活蒙上了浓重的阴影。在这几幅当代婚姻和家庭图中,我们可以看出韦尔登笔下女性们的一些特点:

一、始终无法摆脱男权社会的观念

小说中的女性们不仅要操持家务,抚养孩子,更是要担起养家糊口的重任。反观他们的丈夫,则是处于一种弱势地位,不是丢了工作,就是事业不顺利,要依靠自己的妻子来生活。女性形象的强悍和男性形象的脆弱是韦尔登在其80年代后期作品中的新趋向。(《当代英国小说》,P287)但是,男性并未因自己的弱势地位有任何的改变,这就使女性在家庭生活中得不到应有的理解、尊重和关心。她们在经济上的独立也不能相应地给她们带来精神上的独立。传统的男权至上观念使她们对男性的依附心理根深蒂固。她们只能忍受现实生活中的从属地位,对自己的命运感到愤怒、悲哀和无奈,而不能对命运的不公提出任何挑战。

二、不幸的婚姻使韦尔登笔下的女性们迷惘于以牺牲幸福为代价换来的自我意识的觉醒中

《在美满的婚姻》的结尾,凯瑞在半梦半醒之间最终意识到自己的婚姻是一个错误,她想要奋力抗争。《时机不巧》中,菲莉芭也意识到生活并不是她想要的,婚姻带给她的不是她所习惯的角色。《快》剧则是通过丈夫的自省从侧面反映出妻子米莉对生活的不满。这种自我意识的觉醒实际上是对男权社会的一种抗争,这也显示了韦尔登的女权主义观点。她认为男权社会已经濒临毁灭的边缘,而女性却拥有足够的力量去面对未来,而且在这个过程中女性会变得越来越强大。但是韦尔登并非一般意义上的女权主义者(这也是评论家们争论的一个焦点)。从这几篇小说中可以看出,在一个男权社会里,这些女性还是受着传统和道德的约束,始终不能挣脱束缚,只能在婚姻和家庭的泥昭中继续挣扎。可见,韦尔登对女性解放问题并不是乐观的展望,而更多的是严肃的`思考和忧虑。

三、社会风气和经济萧条对婚姻的冲击,受冲击最大的就是女性

从这三个短篇中可以看到主要威胁到婚姻的除了夫妻之间的问题外,还有社会经济方面的因素,首先这些女性的婚姻中都或多或少地有第三者的影子,最甚者是《快》剧中戴维和贝狄娜,不仅有一段不轨之恋,而且还有私生子。这不仅给这些女性们带来了焦虑和苦闷,也严重影响到了婚姻的稳固性。家庭婚姻观念的淡薄和追求性解放的思想在西方是由来已久的。它们对家庭的冲击是不容忽视的。其次,三个短篇小说中有两个是以20世纪90年代初期的经济萧条为大背景的,《在美满的婚姻》中凯瑞的丈夫也面临失业的危险。经济萧条给社会带来了众多的负面影响,而家庭就更象是暴风雨中飘摇的一艘小船。陷入失业窘境的男性们一蹶不振,而由女性们担起家庭和事业的两副重担,这足以使她们心力交瘁,没有余力为自己的婚姻进行抗争。

综上所述,我们可以说韦尔登的这些短篇小说对当代家庭和婚姻的不啻是一曲挽歌,对身陷其中的女性们韦尔登也是充满同情和关心的。但作家并未在文中指出这些女性应该怎样去去抗争,却只是如实的反映出了她们的现状。当然,这些仅仅是韦尔登作品中的一个方面。实际上韦尔登的作品时间跨度之长、内容之丰富、反映的当代女性状况之复杂,在以女性题材为主的作家中亦是不多见的。但从这些短篇小说我们也能略微地窥得韦尔登的女性世界的一角。

另外,从这些作品中我们还可以看出韦尔登文学创作上的一些特点。首先是选题上的,韦尔登都是以生活中极为平常的事件,或者说生活的一个横切面来作为故事的背景,这样也更突出了文中那无所不在、无时不在的压抑和桎梏,更好地和文中所反映的主题相呼应。其次,韦尔登的短篇小说结构都十分巧秒。如《快》剧中整个故事仅仅持续了两分钟,《时机不巧》中也不过是短短几分钟的电话。但韦尔登恰如其分地把握了人物之间的对话,并在人物对话中交待清楚了故事的进展和展示人物的心理活动。值得一提的是《快》剧中,韦尔登还尝试用斜体来突出关键的人物、时间和事件,使小说的结构更紧密。韦尔登的语言也是极富有个性色彩的。她以简明精炼的语言和浓缩的简短的句子表达出了丰富的内涵,而且用词也很幽默诙谐。这或许得益于她长达八年的广告撰稿人生涯。

本文介绍的短篇小说仅仅是韦尔登作品中的沧海一粟。韦尔登的作品众多,覆盖的领域也很广。她以传统的现实主义的创作手法,把不同时代女性的生活状况展现得细致入微、淋漓尽致。从某种意义上说,她的作品忠实地记录了20世纪英国妇女的发展轨迹。正如她本人所说:“我所做的是忠实于我自己的所见所闻,无论美丑以否,然后在将它们以小说的形式展现给读者”。近年来她的作品也受到了越来越多女性主义文学批评家的关注。尽管韦尔登已年逾古稀,至今她仍是笔耕不缀。2002年她出版了回忆录(Auto de Fay),2004年她又将推出了最新力作《陷入男人的怪圈》(Mantrapped)。

参考文献

[1]罗选民.英美社会与文化[M].华中理工大学出版社.

[2]瞿世镜,任一鸣.当代英国小说[M].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1998.

[3]张中载.当代英国文学论文集[M].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1996.

[4]虞建华.英美文学研究论从[M].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