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范文城>节日范本>中秋节>

【推荐】中秋节的故事作文锦集五篇

中秋节 阅读(2.88W)

在学习、工作或生活中,大家都不可避免地要接触到作文吧,通过作文可以把我们那些零零散散的思想,聚集在一块。你知道作文怎样写才规范吗?以下是小编整理的中秋节的故事作文5篇,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推荐】中秋节的故事作文锦集五篇

中秋节的故事作文 篇1

中秋,俗话说,中秋的月亮圆又圆我看也是,才刚五点半,月亮就上升的高高的天空好像在显示它那圆圆的身姿,那为什么中秋节那天月亮是那么圆吗?

我知道,每逢农历十五,月亮都会转到月球—地球—太阳这一条近似的线上,由于太阳光的照射,月球反射,在地球看来月亮被完全照亮了,也有“十五的月亮十六圆”的说法,这与月亮过轨道的近地点、远地点有关,过近地点,十五时就圆了,但过远地点,可能到十六,十七才能圆,这下你知道了吧。那你知道为什么中秋节要吃月饼吗?我告诉你。

相传我国古代,帝王就有春天祭日、秋天祭月的礼制。在民间,每逢八月中秋,也有左右拜月或祭月的风俗。“八月十五月儿圆,中秋月饼香又甜”,这句名谚道出中秋之夜城乡人民吃月饼的习俗。月饼最初是用来祭奉月神的祭品,后来人们逐渐把中秋赏月与品尝月饼,作为家人团圆的象征,慢慢月饼也就成了节日的礼品。这下你知道了吧。

中秋节的故事作文 篇2

中秋节,在我的印象中这是个团圆的节日,但在这天我家常常不能团圆,就像今天,只有我和妈妈。

直到在写博时我才想到中秋节,急忙到窗户旁,我想看看月亮。这似乎成了每年中秋节的一项任务,就像明知道春节联欢晚会不好看,可我却偏偏要看,最后只好无奈的叹息一声:“真没意思!”

今年的月亮骄傲的很,迟迟不肯漏脸。难道今年真的看不到月亮了?我望望窗外,一切那样静谧,只有几家亮着灯。哦,人们都睡了。我看看躺在床上熟睡的妈妈,心中默默的感叹到,还好有你在。我想到了几年前的一个中秋,那时我还在上国小,妈妈的工作很忙,每天都是早出晚归,中秋节了,我怎么也想不通妈妈还要去。我哭着说:“你在去就不要回来了!”妈妈失望的走了。我整整难过了一天,直到爸爸给我写了一封信,那封信早已不知去向,但我记得写的很感人,爸爸讲了妈妈的不易,让我理解她。那次我哭的更厉害,这件事就像一个烙印在我心上,随着时间的推移,它愈来愈大。

望着迟迟不出的月亮,我想到了国小时。其实我很怕过中秋的,因为这个时候老师总是让写有关中秋的日记,哎,每年的中秋不都一样吗?不是又要写“常峨奔月”,“吴刚砍树”,实在不行就写合家团圆共度中秋吧。我每到这时就会咬着笔杆子,脱着下巴,想啊想,月亮出来很久了,可我还是什么都没写出来。我记得二年级时,爸爸看我什么都写不出来,只好让我睡了,第二天很早爬起来,由爸爸口述,我写,终于交了作业。我还记得老师还把那篇日记当范文读给了全班同学。那时我还和妹妹一个班,当然我们的日记都是爸爸口述的(我都写不出来,妹妹自然也写不出来啊!),我很奇怪老师怎么没发现我们的日记雷同呢?后来那篇日记被我保存的很好,每年中秋节我都会把那篇“万能日记”搬出来救救急,直到老师终于发现我们大了,终于不用写有关中秋一类的作文了,我才把它赠予了上国小的妹妹,对了她还有个弟弟,我想是用的上的。

中秋节是个相思的节日,从小到大,我们学过有关中秋的诗句都是酸酸的,就比如“每逢佳节必思亲”,这是很经典的。我也会长大,会离开父母,那时的中秋又会怎样呢?

中秋节的故事讲完了。

中秋节的故事作文 篇3

“八月十五月儿圆哟,爷爷给我打月饼哟,月饼圆圆甜又香……”这是妈妈教给我唱的童谣。每年中秋节,我就会唱着这首童谣,望着头顶上圆圆的月亮,感受着静谧的星空,那些嫦娥奔月、吴刚伐桂的神话故事就会涌上心头。

中秋节,小孩子们都盼望着那些甜甜的月饼,但很多时候,我们只是咬几口就扔掉了,一点儿也不懂得珍惜。妈妈对我说:“现在人们生活条件好了,不知道珍惜了,我们那时候想吃一块月饼,简直就是一种奢望!”

妈妈说,在她的小时候,有一年快到中秋节的时候生病了,唯一的奢望是能吃上一块甜甜的月饼。她对爸爸、妈妈讲了自己的心愿后,大人虽然不舍,但还是给她买了一块五仁月饼。她捧着月饼,觉得那精美的印花就是这一件艺术品,那香味令人垂涎三尺。她轻轻地咬下一口,顿时觉得那是世界上最美味的食物,一口气就把一整块月饼吃完了。

想想妈妈小时候,再看看自己手中的月饼,就觉得这月饼越吃越香,越吃越甜……

中秋节的故事作文 篇4

我喜欢吃月饼,但以前农村穷,平时吃不上月饼,只有在中秋前的一段时间里,才能到别人家自制的土烤炉上去打月饼。这种月饼是用白面、胡麻油、糖和在一起,简单的发酵后,揉成饼状,烘烤而成,有时候为了美观和提味,会在月饼上撒些芝麻,出来的月饼松软甜香,既好看,又好吃。

记忆中,打月饼的`地方,就是孩子们的“天堂”。同我一样期待早日吃上月饼的小伙伴,都会尾随着家人而来。一炉月饼出来,我们就会拼命挤进人群中,用鼻子使劲闻着月饼散发出的热气腾腾的香味,哈喇子也流了出来。一些叔叔婶婶,看到我们这副馋相,就会拿出一个月饼,掰成小块,让我们解解馋,现在回想起,总觉得那是吃过最香的月饼了。

在中秋节当日,母亲会早早起来,忙着张罗一天的饭菜。父亲则忙着摆弄供桌,摆放供品,我和弟弟妹妹则守在灶台边,帮忙拉拉风箱,烧烧水,传递盘子、碗筷等物品。等到中午,一桌由妈妈亲手烹制的饭菜端上来,我们兄妹几个也顾不上吃相了,很快就会把盘子里的肉菜一抢而光,有时还会因为抢肉和弟弟、妹妹生气,但现在想想那真是一种幸福的感觉啊!

到了晚上,当皎洁的明月即将升起的时候,父亲会把月饼摆上供桌。把我们兄妹叫到供桌前,烧香、磕头,在简单的祭拜仪式结束后,我和弟弟、妹妹就开始期盼着对桌子上的供品进行“大扫荡”了。

中秋节的故事作文 篇5

杨贵妃为“月饼”起名

说了月饼来历的传说,再说月饼这个名字的故事。在早期,人们并不把月饼叫“月饼”,其叫法很多,如李渊说的“胡饼”,还有“小饼”、“月团”、“宫饼”、“金饼”(宋代)、“月糕”(元代)等叫法。在唐朝,最流行的叫法自然是胡饼。过去,汉人把生活在中国北方、西方的匈奴、鲜卑、氐、羌、吐蕃、突厥等游牧民族,统称为“胡人”,他们特有的日常食用的面饼,被汉人称为“胡饼”。这种饼圆圆的,糖馅、包以果仁等,很好吃。

那么,胡饼又是如何改称月饼的?这便与中国四大美女之一的杨玉环--杨贵妃有关了。

杨玉环,原名杨芙蓉,本是唐玄宗李隆基第18子、寿王李瑁的妃子。杨美人通晓音律,能歌善舞,最重要的是姿色出众,真若出水芙蓉,男人见了没有不动心的。好色的李隆基听说后,便把时年已27岁的儿媳妇搞到了自己的后宫,册封为贵妃,万千宠爱集于她一身。有一年中秋节,李隆基和杨贵妃一起吃胡饼赏月,风流成性的李隆基故作风雅,觉得胡饼一名不好听,想改个名字。但起什么名字好呢?一时想不出来。杨贵妃抬头一望,其时高悬空中的一轮圆月,恰如这圆圆的胡饼,遂脱口而出--月饼。李隆基一听,连连拍手叫绝。“月饼”一名,由此叫出来了。

但这个传说似乎不靠谱,有这样的记载,唐僖宗李儇曾在中秋节赐饼给新科进士,当时此饼并不叫月饼。李儇比李隆基晚生177年,可以肯定在唐代,至少在晚唐,月饼仍不叫月饼的。有的学者称“月饼”一词出现在南宋吴自牧的《梦梁录》一书中,我查了一下,并无此词。

其实,在宋代,人们也不把月饼叫“月饼”,文人喜欢称之为“金饼”,如与梅尧臣齐名的宋代文学家苏舜卿有诗句:“云头艳艳开金饼”、“金饼隔林月”。在宋代,中秋吃月饼的风俗尚没有普及,到了元代,中秋吃月饼的风俗才变浓,但多称之为“月糕”。一直到明代,“月饼”才正式定名,中秋节吃月饼风俗也广为流行。如“明嘉靖《威县志》称,”中秋,置酒玩月,为月饼馈之。“明田汝成的《西湖游览志会》记载:“八月十五日谓之中秋,民间以月饼相遗,取团圆之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