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范文城>节日范本>元宵节>

精选元宵节的风俗作文四篇

元宵节 阅读(1.4W)

在平时的学习、工作或生活中,大家都写过作文,肯定对各类作文都很熟悉吧,借助作文可以宣泄心中的情感,调节自己的心情。写起作文来就毫无头绪?以下是小编整理的元宵节的风俗作文4篇,欢迎阅读与收藏。

精选元宵节的风俗作文四篇

元宵节的风俗作文 篇1

在我们这里过元宵节的时候,有蒸刺猬的习俗,据说刺猬可以给家里驮来粮食和金银。每到元宵节前两天,每家每户都要做蒸一些栩栩如生、形态各异的的小刺猬。

今年过元宵节的时候,老妈又在做刺猬,只见老妈首先拿起一块面团,在案板上使劲地揉,揉成碗状,里面放上豆馅儿或煮好的红枣,在把面揉成一个半圆形光滑的面团,把一边捏尖,接着横切约二厘米深的一刀,拿一颗泡好的黑豆粒横放在切口里,就是咬着豆粒的“刺猬”的嘴巴。

接着,把“刺猬”横托在左手上,“刺猬”的尖嘴朝着大拇指,右手用剪刀贴着“刺猬”的背,轻轻剪约一厘米长的小刺儿,并向上稍微一提,刺儿就翘了起来。“刺猬”的背上依次剪出五行小刺儿,每行刺的数量都按照三、四、五、四、三的顺序照空儿排列。最后在“刺猬”的脸上嵌入两粒红小豆或绿豆,当作“刺猬”又小又亮的眼睛,再用一粒黑豆塞到它屁股后面。一只肥肥胖胖、憨态可掬的刺猬便跃然手上。我看呆了,高兴得跳了起来,说:“老妈,你真厉害,太像了,简直太像了。我也想做一只。”老妈说:“好啊!你做吧。”于是我就拿起来一块面学着老妈的样子做了起来。可是面团在我手里不听话,不是粘在手上就是捏不成刺猬的形状。我生气地把面往板子上一扔,说:“这么难做,我不想做了。”老妈帮我拾起面团,说:“什么事都是看着容易做起来难啊!这就是眼高手低。不要轻易放弃,坚持做下去会成功的。”

听了老妈的话,我又重新做下去。剪刀拿在我手里也不听使唤,我做得满头大汗,但是功夫不有心人,终于做成了一只小刺猬。尽管我做得很难看,也不太像,但是我特别开心。而老妈还直夸我哪,“你做的小刺猬的刺特别细,像真的小刺猬。所以说,不管你做什么事,只要你认真去做,坚持做下去,就能取得成功。虽然你是第一次做,相信自己的实力。”

通过这次做小刺猬,让我懂得了只要坚持下去一切皆有可能。

元宵节的风俗作文 篇2

正月十五是元宵节,是中国的传统节日,早在两千多年前的西汉就有了。元宵节有很多习俗,如:舞龙、舞狮、跑旱船、踩高跷、放礼花、猜灯谜......还有啊,就是要吃汤圆。

俗话说"八月十五云遮月,正月十五雪打灯",今年的元宵节虽然天气很冷,但是没有下雪,丝毫不影响大家的心情,到了晚上,很多人都走出家门,到广场看放礼花,赏灯,猜灯谜。

礼花还是像往年一样好看,今年是在淄博体育中心集中燃放,天刚黑下来,这里已经聚集了很多很多人,周边的道路都封闭了。七点半,焰火晚会正式开始了,随着噼噼啪啪的鞭炮鸣响,夜空变成了一块美丽的画布,各色礼花腾空而起,竞相绽放,似流星,似蝴蝶,似花冠,似奔腾的骏马,似奔流而下的瀑布......展示出一幕幕流光溢彩,火树银花不夜天的人间胜景。我们忍不住欢呼起来,真是太美了!

回来的路上,妈妈给我讲他们小时候怎么过元宵节,那时候的节目可多呢,一般从正月十四持续到正月十六,每天上午听到锣鼓声一响,大人孩子都聚集到马路两旁,等着扮玩的队伍,那喧天的锣鼓声,整齐的高跷队伍,让人精神振奋的舞龙舞狮,最传统的打铁花......是他们儿时最爱看的节目。

妈妈说她小时候最怕的是扮玩队伍里骑小毛驴的,那些人化妆的像小老太太一样,歪戴着帽子,嘴里叼着烟袋,嘴角还点着一颗大黑痣,晃晃悠悠晃晃悠悠,后面的.人拿小鞭子一抽,他就撒欢一样往人群里乱窜,一不小心就来到你面前,吓得大人孩子们直往后退,大呼小叫的,也给人们带来了无数的欢笑声,哈哈!

我也想看那样的节目,爸爸帮我问了好多地方,这些传统的节目大都被彩车彩灯代替了,太遗憾了。

元宵节的风俗作文 篇3

农历一月十五日,是中国的传统节日元宵节。一月为元月,古人称夜为"宵",而十五日又是一年中第一个月圆之夜,所以称一月十五为元宵节。又称为"上元节"。按中国民间的传统,在一元复始,大地回春的节日夜晚,天上明月高悬,地上彩灯万盏人们观灯、猜灯谜、吃元宵合家团聚、其乐融融。

元宵节起源于汉朝,据说是汉文帝时为纪念"平吕"而设。汉惠帝刘盈死后,吕后篡权,吕氏宗族把持朝政。周勃、陈平等人在吕后死后,平除吕后势力,拥立刘恒为汉文帝。因为平息诸吕的日子是一月十五日,此后每年一月十五日之夜,汉文帝都微服出宫,与民同乐以示纪念。并把一月十五日定为元宵节。汉武帝时,"太一神"的祭祀活动在一月十五。司马迁在"太初历"中就把元宵节列为重大节日。

我国民间有元宵节吃元宵的习俗。民间相传,元宵起源于春秋时期的楚昭王。某个一月十五日,楚昭王经过长江,见江面有漂浮物,为一种外白内红的甜美食物。楚昭王请教孔子,孔子说"此浮萍果也,得之主复兴之兆"。元宵和春节的年糕,端午节的粽子一样,都是节日食品。吃元宵象征家庭象月圆一样团圆,寄托了人们对未来生活的美好愿望。元宵在南方称"汤圆"、"圆子"、"浮圆子"、"水圆",由糯米制成,或实心,或带馅。馅有豆沙、白糖、山楂等等,煮、煎、蒸、炸皆可。

元宵节燃灯的习俗起源于道教的"三元说";一月十五日为上元节,七月十五日为中元节,十月十五日为下元节。主管上、中、下三元的分别为"天""地""人"三官,天官喜乐,故上元节要燃灯。元宵节燃灯放火,自汉朝时已有此风俗,唐时,对元宵节倍加重视;在元宵节燃灯更成为一种习俗。唐朝大诗人卢照邻曾在《十五夜观灯》中这样描述元宵节燃灯的盛况"接汉疑星落,依楼似月悬。"元宵节燃灯的习俗,经过历朝历代的传承,节日的灯式越来越多,灯的名目内容也越来越多,有镜灯、凤灯、琉璃灯等等。元宵节除燃灯之外,还放烟花助兴。

"猜灯谜"又叫"打灯谜"是元宵节后增的一项活动,出现在宋朝。南宋时,首都临安每逢元宵节时制迷,猜谜的人众多。开始时是好事者把谜语写在纸条上,贴在五光十色的彩灯上供人猜。因为谜语能启迪智慧又饶有兴趣,所以流传过程中深受社会各阶层的欢迎。

元宵节除了庆祝活动外,还有信仰性的活动。那就是"走百病"又称"烤百病""散百病"参与者多为妇女,他们结伴而行或走墙边,或过桥过走郊外,目的是驱病除灾。

随着时间的推移,元宵节的活动越来越多,不少地方节庆时增加了耍龙灯、耍狮子、踩高跷、划旱船扭秧歌、打太平鼓等活动。

元宵节的风俗作文 篇4

传统节日中,元宵节地位举足轻重,一过正月十五年就过完啦!所以人们要在辛苦劳作之前抓住这个机会再热闹一番,同时也意味着一年中美好的开端。

无数文人墨客也为它留下了美好的诗篇。所谓“东风夜放花千树更吹落星如雨,宝马雕车香满路。凤箫声动,玉壶光转,一夜鱼龙舞。”时过境迁,许多风俗早已留在历史的画卷里,而人们对它的重视却丝毫未减!

在我的家乡濮阳,每年元宵这一天人们吃完热腾腾的汤圆或韭菜鸡蛋馅儿的饺子以后就会陆续走上“群星璀璨”的街头,走进广场走进公园,远远就会看见有小商小贩的小灯笼、音乐鱼、等各种声乐玩具,。

小孩子们拿上自己喜欢的小玩意儿乐开了花。游人如织宛若白昼的广场里,各种造型的灯展栩栩如生,有的清一色人物造型,如孙悟空、猪八戒。有的是各种鲜花的造型,最受欢迎的当数大型开一合的荷花灯为节日增添许多喜庆气氛。有的一律是个动物造型的花灯,像丹顶鹤、熊猫、小鹿,那可是孩子们的最爱。

有的小摊位前也搞起了活动。太逗了,猜中了灯笼上的字谜便会得到一个相应的东东,若是猜不中也没关系,摊主会送你一些诸如竹竹蜻蜓、生肖手链之类的东西。

做糖人的小摊子也异常火爆,各种生肖造型栩栩如生,吃到嘴里又甜又粘,有时候看着这么可爱的唐人甚至不忍心吃了……

今年的气氛不是往年红火,大家都紧闭家门,守着家里的这份《小团圆》小温馨。用手机微信给亲人报声平安道声祝福就算过节啦!一些可敬的人们坚守在一群的一线。许多同学的爸爸妈妈也在坚守着各个岗位的一线。在这里我也想说一声。叔叔阿姨你们辛苦啦!你们致敬!

这个月圆夜让我们对着月亮祈福,希望疫情早日结束。无论遇到什么困难,让我们都怀着坚定的信念和美好的期许,共渡难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