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范文城>节日范本>清明节>

关于清明节的作文汇总七篇

清明节 阅读(3.11W)

在平时的学习、工作或生活中,许多人都写过作文吧,写作文是培养人们的观察力、联想力、想象力、思考力和记忆力的重要手段。你知道作文怎样写才规范吗?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清明节的作文8篇,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关于清明节的作文汇总七篇

清明节的作文 篇1

四月五日是中国的传统节日——清明节,这天,我要和爸爸一起去大爷爷、大奶奶墓前扫墓。

记得唐朝有位大诗人叫杜牧,他写过一篇以《清明》为题的诗,诗中这样写道:“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可今天恰恰相反,天空万里无云,阳光明媚;路上人来人往,川流不息;路边开满了不知名的鲜花,红的像火,黄的像金,白的像雪,漂亮极了!麦田里,麦苗绿油油的,像给大地铺上一层绿色的毯子;小河清澈见底,小鱼在水里游来游去,像是在做游戏。此情此景,让我丝毫没有感到一点“断魂”的感觉!

当我和爸爸看到那仿古大门上方方正正四个字“西郊公墓”,再看看身边一个个拎着祭品,神色凝重的行人时,我的心里隐约感到一丝哀伤。

来到公墓,一阵阵哭声不时传来,公墓上空飘浮着股股青烟,更让我增添了哀伤压抑的心情。来到大爷爷、大奶奶的墓前,爸爸拿出早已准备好的祭品,烧了起来,还不时的低声祷告着什么。我好奇的问爸爸在说什么?爸爸说是在告诉大爷爷、大奶奶,我们来看望他们了。望着熊熊燃烧的火焰,看着墓碑上大爷爷、大奶奶的照片,我不由地想起了他们生前那慈爱的笑脸、和蔼的话语,一切都历历在目,“我想念你们,大爷爷、大奶奶!”我轻声说道。烧完祭品,我们恭恭敬敬地叩了三个头,默默地离开了公墓。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杜牧写的没错,虽然今天晴空万里,虽然今天鸟语花香,但在怀念逝去的亲人们时,人们的心情是悲伤的,那阵阵和风在他们的眼里,也是漫天的风雨。

清明节的作文 篇2

清明节又到了,天空中又飘起了纷纷扬扬得清明雨。怪不得杜牧大诗人会吟诵道:“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清明节是祭奠亡灵得日子,清明节是缅怀逝者得日子,清明节是寄托哀思得日子。

今年得清明节,我们全家显得尤为隆重,因为我们都聚集在一起,要去乡下拜祭去年刚刚去世得外公。

这一天,我们一行人来到乡下,准备了一番后,我们就上山了。大人们有得扛着锄头,有得拿着铲子,有得提着篮子。他们脸色严肃,流露出哀思之情。我默默地跟在后面走着,那漫山遍野得映山红映入了我得眼帘,一簇簇、一丛丛,像一团团燃烧得火焰。开得那么热烈,开得那么鲜艳,我想它们也在以这种方式来表达对死者得哀思吧!

踩过泥泞得田间小路,终于到了山上。一座新坟赫然展现在眼前,这就是外公得坟墓了!一看到这座坟,妈妈和大姨就不禁失声痛哭起来,我也默默地流着眼泪,外公得面孔仿佛就在眼前,想起与外公在一起得日子:我与他一起下棋,一起看电视,一起吃饭……这一切仿佛就在昨天。可如今,外公却躺在冰冷得地下,怎不令我们伤心欲绝?

爸爸和姨父从远处铲来了一些新土给添上,妈妈从篮子里拿出准备好得供品,一一摆放在墓前,并深情地说:“爸爸,我们来看你了。”然后开始烧纸钱了,妈妈今年买得纸钱特别多,我挑了一些面额大得:一千万得、一亿得、一百万美金得……我希望外公在阴间过衣食无忧得生活。妹妹也不甘落后,一张张拼命地往火里扔。大姨一边烧,一边念念有词:“爸爸,快来拿钱吧!希望你在天有灵保佑我们身体健康,保佑孩子们学业有成……”我也在外公墓前许下心愿:保佑我考上清华大学。纸钱烧完后,爸爸又用酒在墓前洒了一圈,我们每个人在墓前作揖。之后大家带着沉重得心情依依不舍地离开了墓地。

雨又飘飘洒洒地飞舞起来,丝丝细雨好像在诉说着我们对亲人得哀思。

清明节的作文 篇3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清明节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一个传统节日。在这个节日里,人们要用各种方式寄托对先人的缅怀。按照我们的家乡——福州的习俗,清明节前后,家家户户都要到郊外踏青、扫墓。我们家也不例外。一大早,外公就匆匆忙忙地出去买扫墓的用品和祭拜祖先的供品了。外公一回家,就在厨房里忙开了。不一会儿,我就看到餐桌上摆满了用来做供品的食物,有肉燕、鱼丸、菠菠?等。其中不可缺少的要数菠菠?了。菠菠?的皮灰绿灰绿的,他是用菠菠草做的。我尝了一口,咬到了里面的馅,有:芝麻、萝卜等,甜滋滋的,里面有一股清香。

在家里祭拜完祖先之后,我们就出发去陵园给外婆扫墓了。到了墓地,我们用布把墓地擦得干干净净,

然后插上新鲜的菊花,点上蜡烛,在外婆的坟墓前上香鞠躬。大人们开始烧纸钱了,我被分配去捡小石子。我把纸钱放在坟墓的四周,用小石子压上。据说,以前福州人扫墓,不能烧纸钱、放鞭炮。因为不能用火,所以人们把烧纸压在墓地的四周来祭拜祖宗。

最后,我们捡了一根松枝带回家了。折松只是为了讨吉利。每次扫墓后捡一根松枝,插在家门口,表示今年已经祭拜过祖宗了。

虽然外婆在我很小的时候就去世了,我的记忆里没有她的形象。但是,通过每年清明节扫墓,我总是能感觉她就在我心中。

清明节的作文 篇4

百里不同风,千里不同俗。我们这里过节总有自己的特色。

现在我就给大家说说我们这里过清明节吃的两种特色食品—松皮子粑粑和茴香粑粑吧。临近清明时,家家户户都去山上砍松枝,背回家里,用刀把粗糙的老松树皮轻轻削去,再用手把里层新鲜的松树皮剥下来,晒它个三五天。松树皮晒干后,又将它放在罐子里,再放入适量的水和柴灰,把盖子盖上,用火将松树皮煮熟,这时候松树皮已经变成红色的了-煮松皮是做松皮子粑粑的一大主料。(听外婆说,罐子里的灰要好,木匠师傅做木材时推出的刨花就不行,如果把刨花烧成的灰放到松树皮里,既不能把松皮很快煮熟,也不能使松皮变红,做成的粑粑也不会好吃。)松皮煮熟后,又将它从罐子里倒出来,进行清洗,直到没有任何灰烬为止,然后把它舂细,待用。做松皮粑粑的另一大主料是糯米。将糯米提前泡一夜,第二天早上就去推磨,将糯米磨成粉,拿到家中将米面和舂细的松皮混合揉成一团面,混合时要加点水,这样面粉和松皮才能融为一体,还要放适当的盐,这样煎出的粑粑才有盐有味。松皮子粑粑的煎法和煎一般粑粑的方法一样,揪出一团面,捏成一个个圆饼样的小粑粑,油辣后放入锅里,不一会儿,香甜美味的松皮子粑粑就煎熟了。

那清香的味道,很远就能闻着,让人垂涎欲滴,让人越吃越爱吃。除了松皮子粑粑,我们这里有名的还有茴香粑粑。顾名思义,茴香粑粑便是以糯米面和切细的茴香为主料做成的粑粑,茴香粑粑也很好吃,但我还是喜欢松皮子粑粑那清香宜人的味道。

我们这里过清明节,其它习俗与别的地方大同小异,我就不说了,只是不知道看了我的文章,你是否想尝尝我们的松皮子粑粑和茴香粑粑呢?如果想吃,就来和我们过清明节吧。

清明节的作文 篇5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随着春回大地,我们迎来了一年一度的清明节。但是今年我过了一个不一样的清明节。

往年的清明节,我们扫墓祭祖、插柳、踏春,记得有一次扫墓祭祖时,弟弟被鞭炮吓得屁滚尿流。我也好不到哪去,被墓园里浓浓的.黑烟呛的鼻涕一把,眼泪一把。唉,我们好像两条可怜的小虫子。

扫墓祭祖,他是一个清明节里最受欢迎的“人”了,我们每次都是先“拜访”他。奶奶每次都会买一些“纸钱”,折成一个又一个的“大元宝”,让爸爸一袋又一袋地运到墓园里;还会买一些用纸做的“衣物”,祭拜的时候会把那些“大元宝”跟“衣物”烧着。奶奶告诉我,把这些“大元宝”跟“衣物”烧成灰,让灰飘上天空,好让天上的祖先穿到新衣服,还有“钱”花。原来是这样呀!我觉得这样的祭拜方式真特别!

插柳,也是清明节特有的习俗。“草长莺飞二月天,拂堤杨柳醉春烟”,又是一个美好的春天。妈妈告诉我,她小时候插柳时,会和小伙伴们头戴柳枝,就好像大公鸡一样;身上也插着柳枝,好像印第安人。哈哈哈!他们还把柳枝抓在手上玩。我倒是没试过把柳枝插到身上过,奶奶每到清明节前后,都是把柳枝插在门口,说是有保平安的寓意。

今年的清明节比较特殊,因为疫情的关系,墓园紧锁,不让扫墓,所以我们没有出去。但是我和爸爸妈妈,老师同学,还有全国人民一起默哀。在清明节当天,北京时间上午十点整,举国上下奏响了国歌,降下了一半国旗,闭上眼睛,开始默哀三分钟,深切哀悼抗疫烈士和逝世同胞。我也在心里默默地祈祷,愿所有抗疫英雄及逝世的同胞安息!今年的清明节虽然没有举行往年的那些习俗,但却是一个特别的清明节,我想许多年之后,我们仍然会记住守护我们的这些逆行者。

今天的清明节真是个不一样的清明节呀!

清明节的作文 篇6

今天是清明节,奶奶教我包清明饼。包清明饼的过程是这样的:先把泡了一夜的糯米放到石磨里,磨成粉,再把这些粉揉成团切成一块块,再在里面放进各种各样的馅,有清明草,豆腐干,肉末等,最后把它揉成扁圆形状放进煎锅里煎成金黄色。煎好以后, 我就尝了尝鲜,外脆里嫩,又想又好吃。吃完了,奶奶还夸我时候个小巧手呢!

学做“清明饼”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每到清明节的时候,我都会想起这句诗句。

今天就是清明节,家家户户都会做清明饼。我跟奶奶学做”清明饼”。先是和面,把煮起来的绵菜伴着面粉和成面团。接下来就是准备馅料,把肉,咸菜,豆腐等佐料炒起来。

东西都准备好了接下里就是做清明饼了,先把面团放着手里揉成一个小半圆,往里面放入一些馅料,再把馅料包在面团里面,揉成一个半圆形的球就算成功了。可是,看似简单的活,在我手里面团就是不听话,不是露馅,就是揉不圆。看奶奶和妈妈都做的有模有样的,我心里可着急了。

包了好几个以后我也包的像样了。包好后奶奶把饼放着锅里蒸,不一会儿,一个个又香又美味的清明饼出锅了,看的我直流口水,我一下子就吃了两个。哇!真好吃啊 。

我终于学会了做“清明饼”。

清明节的作文 篇7

清明节是我国民间重要的传统节日,是重要的八个节日:上元、清明、立夏、端午、中元、中秋、冬至和除夕之一。一般是在 公历的四月五日,但其节期很长,有十日前八日后及十日前十日后两种说法,这近二十天内均属清明节。

清明节的起源,据传始于古代帝王将相“墓祭”之礼,后来民间亦相仿效,于此日祭祖扫墓,历代沿袭而成为中华民族一种固定的风俗。本来,寒食节与清明节是两个不同的节日,到了唐朝,将祭拜扫墓的日子定为寒食节。冬至后一百零五天谓之寒食,从前这天禁火,冷食,故又称“冷节”、“禁烟节”。民间传说寒食是为了纪念春秋时的介子推被火焚于绵山,晋文公下令禁火。介子推是山西人,所以冷食习俗在山西首先流行。旧时寒食断火,次日宫中有钻木取新火的仪式,民间也多以柳条互相乞取新火。

春分后十五天为清明,是郊游的好日子。清明又是扫坟祭祖的日子,民间又称为“鬼节”、“冥节”,与七月十五、十月一日总称“三冥节”,有城隍出巡的仪式。

寒食、清明本来是两个节日,但山东民间大都把两个节日合而为一。一般叫清明,少数地区叫寒食节,但过节却是在清明这天。垦利地方自清明节前三日算起,称“大寒食”、“二寒食”、“三寒食”,第四日为清明,人们于这四天内扫墓、踏青。鄄城以清明前一日为寒食节,又称清明节为“鬼门关节”。

在墓前祭祖扫墓,这个习俗在中国起源甚早。早在西周时对墓葬就十分重视。东周战国时代《孟子·齐人篇》也曾提及一个为人所耻笑的齐国人,常到东郭坟墓同乞食祭墓的祭品,可见战国时代扫墓之风气十分盛行。到了唐玄宗时,下诏定寒食扫墓为当时“五礼”之一,因此每逢清明节来到,“田野道路,士女遍满,皂隶佣丐,皆得父母丘墓。”(柳宗元《与许京兆书》)扫墓遂成为社会重要风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