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范文城>行业范本>设计>

[热]国中物理课教学设计5篇

设计 阅读(1.55W)

作为一无名无私奉献的教育工作者,通常会被要求编写教学设计,借助教学设计可使学生在单位时间内能够学到更多的知识。写教学设计需要注意哪些格式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国中物理课教学设计,欢迎大家分享。

[热]国中物理课教学设计5篇

国中物理课教学设计1

1.作为老师,信心和责任心是第一位的。记住一点,你担心的别人也担心,所以不需要有压力。 相信自己,别人才能相信你。

2.打动那些对你有好动感的评委!没有好感的自然也就感染了。用你的眼光告诉所有人,我来了,我能教好学生。

3.讲课要有激情,如果抑扬不足,起码声音要大。普通话标准一点。语速不要太快,如果拿捏不好,可以多多演练。这是关键!讲话要掷地有声,不要半推半就,在讲台上要有台风。教师要求更高,咬字清晰,语音悦耳,抑扬顿挫。

4.一定要着装合体,不要穿着太前卫,毕竟教师这个职位还是要讲究矜持的,但是一定要整洁得体端庄大方,给人感觉气质非凡。

5.在见到官时要表现的大方,不要太拘禁,也不要太嚣张,给人留下稳重的印象。注意肢体语言,不要僵直地站在讲台上,运用好肢体语言。

6.要在试讲前做好充足的准备,把要讲的内容的相关背景等知识了解到位,并把课的内容和这些背景结合起来,让背景知识在吸引人的同时把人引导到课本的内容上来。

7.不用花费讲得过于仔细,只要在你讲的时候提到就可以了,让听课的评委知道你有这个环节就可以了。

8.要注意跟台下评委的眼神配合,眼睛的视线不要一直停留在讲稿上,要使台下的每一个评委都以为你在看他们,注视着他们。要面带微笑,不要太严肃。

我们怎样听到声音的

  一、教学目标

(一)知识和技能

1.了解人耳感知声音传播的基本过程。

2.了解骨传导。

3.知道什么是“双耳效应”

(二)过程与方法

1.通过实验和社会生活,体验人是如何听到声音

2.通过动手动脑中的两个问题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搜集信息的方法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学会关心他人,特别是关心残疾人

2.通过贝多芬耳聋后继续进行创作等例子来学生努力学习的意志。

二、重点和难点

重点:人耳听到声音的道理;骨传声。

难点:骨传声。

三、教学过程

(一)复习提问、引入新课

声音是如何产生的?声音的传播是靠哪种形式?

声波进入人耳后,经过哪条途径,最后感觉到声音?今天我们就来研究这个问题。

(二)新课教学

1.人耳的构造

声波鼓膜振动听小骨及其他组织听觉神经大脑 在整个过程中,任何部分发生障碍,人失去听觉。如果仅只是传导障碍,但能通过其他途径传给听觉神经,人仍能听到声音。

2.骨传声

“想想做做”:

(1)将振动的音叉放在耳旁,听音叉的声音。

(2)用手指堵住耳朵,听音叉的声音。

(3)请同学用手指堵住自己的耳朵,将振动的音叉的尾部抵在前额、耳后的骨头和牙齿上,听音叉的声音。

分析得出:骨头能传声。

失去听觉的人能靠骨传导来听到声音。

介绍贝多芬的故。

3.双耳效应

由学生自习完成。

利用声音传到两只耳朵的时间、强弱及其他特征不同来确定声音的位置。

四、作业布置

教材第18-19页“动手动脑学物理”

五、课后反思

本节课,教师要作充分的准备,多做实验,让学生经历科学全探究过程。

噪声的危害和控制

  一、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了解噪声的来源和危害。

? (2)知道防治噪声的途径,增强环境保护的意识。

2.过程与方法

通过体验和观察,了解防治噪声的思路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通过学习,培养热爱、保护我们赖以生存的“地球村”的环境意识

二、教学重难点

重点:噪声控制的途径

难点:噪声的危害以及提高学生的环保意识

三、教学器材:

多媒体电脑、闹钟、纸盒

四、教法与学法:

分组讨论法、阅读法

五、教学过程

放一段录像,先放出一段优美的旋律,然后放出一段嘈杂的声音。然后引入课题:优美的声音使人愉快,而杂乱的声音则令人心烦意乱。那么,令人心烦意乱的声音是怎样产生的?它对人有没有危害?怎样才能有效地防止这些声音的产生和或者削弱它呢?

(一)噪声的来源

学生活动

(1)阅读课文,分别从物理角度和环境保护的角度找出噪声的含义

(2)分组讨论:在你的周围,有哪些是噪声?

总结学生的分析,得出噪声的含义:

发声体做无规则振动时发出的`声音(物理角度)

凡是妨碍人们正常休息、学习和工作的声音,以及对人们要听的声音产生干扰的声音。(环境保护角度)

(二)噪声的等级和危害

? 学生活动

(1)阅读课文,找出噪声的等级是按什么划分的。

(2)不同的噪声的等级对人们所产生的危害又是怎样的?

(3)认真阅读p26的噪声分类表。

总结学生的分析,得出三条界线:

>90db,会破坏听力;

>70db,会影响学习和工作;

>50db,会影响休息和睡眠。

(三)控制噪声

复习人耳听到声音的过程:

声源的振动产生声音——空气等介质的传播——引起鼓膜的振动

(声源发生处)(声音的传播过程)(人耳)

演示实验:让闹钟发出声音,过一段时间后,把纸盒将闹钟罩住,让学生比较前后声音的不同。

? 学生活动

(1)观察书本p 26图1.4-4,指出控制噪声的措施分别在哪里实施的;

(2)分组讨论:生活中还有哪些治理噪声的实际例子。

综合实验和学生活动内容,总结得出控制噪声的途径:在声源处减弱噪声、在传播过程中减弱噪声、在人耳处减弱噪声。

(3)观看录像。加深对噪声的了解。

(四)课堂小结

噪声的来源和危害有哪些?

怎样防治噪声?

(五)布置作业

调查周围有哪些噪声源,学校应该采取哪些合理的措施?

六、教学后记

这节课的教学内容不多,在强调一两个主要内容的同时,可以安排一定的课外练习让学生在课堂完成。

国中物理课教学设计2

1、科学知识目标:

(1)知道在生活中存在着浮力。

(2)知道物体在水中受到水的浮力。

(3)简单测量物体受到水的浮力的大小。

2、能力培养目标:

(1)培养学生观察、分析问题的能力。

(2)培养学生定量观测、收集整理信息的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

(1)认识到科学是不断发展的。

(2)乐于用学到的科学知识解决问题。

知道在生活中存在着浮力。无论上浮的物体,还是下沉的物体都受到水的浮力的作用。

学生掌握简单的测量物体受到的浮力的大小以及方法。

:一课时。

实验用具:小石子、水槽、塑料泡沫、石头、乒乓球、钉子、木块、钩码、测力计、笔、盆子

一、引入,激发兴趣。

师:同学们喜欢听故事吗?今天老师给你们讲一个文彦博树洞取球故事,好吗?

生:好!

师:从前有个小孩名叫文彦博,有一次,他跟好在玩皮球,当他们玩得起劲时,皮球掉进了旁边的树洞里。小朋友都望着树洞兴叹:“唉!没有皮球可以玩了!真可惜!”正当大家都手足无措时,文彦博镇定地说:“有办法了!”同学们,你们知道他想了一个什么办法取到树洞里的球呢?

生:给树洞灌水。

师:为什么给树洞灌水能把球救出来呢?

生:因为水能把球浮起来!

师:你们真聪明!今天,这节课就来研究一下有关浮力的现象。(出示板书:浮力)

二、科学实验,探究新知。

(一)活动一:判断物体在水中是浮还是沉。

师:浮力是阿基米德首先发现的,文彦博利用球能浮在水面上的原理取到了球,那么请同学们大胆地猜想一下,我们桌面上的泡沫塑料、木块、钩码、乒乓球、钉子、石头。如果把我们准备的6种材料放入水中,哪些能浮在水面上?哪些会沉下去呢?

生1:泡沫塑料、木块都会浮起来。

生2:乒乓球也会浮起来。

生3:钩码、钉子、石头会沉下去。

师:大家都说了自己的猜想。现在我们来亲自试一试,究竟我们的猜想与实验结果是否一致呢?请同学们把材料一个一个轻轻放入水中,一边做一边把实验结果填在表格一的“实验结果”那一行里。注意:在格中填的答案可以是“沉”或者是“浮”。

(学生分小组进行试验并填写表格)

师:谁来告诉老师你的结果是怎样?

生1:上浮物体:木块泡沫塑料乒乓球

师板书:上浮物体:木块泡沫塑料乒乓球

生2:下沉物体:钩码钉子石头

师板书:下沉物体:钩码钉子石头

(二)研究浮在水面的物体受到水的浮力。

师:同学们通过刚才的实验我们知道木块、泡沫塑料、乒乓球能浮在水面上,为什么他们能浮在水面上呢?我们通过一个实验就可以知道了。

师:首先把气球放在水上,用手向下按入水中,再稍稍抬一抬手,反复几次,看看手有什么感觉?

(师动手压浮在水面上的泡沫塑料)

生1:手向下压一压,感觉到手有一种向上托的力,被压到水底的物体又被一种力托到水面上。

师:手的感觉和泡沫塑料等被压入水底又浮上来的现象说明了什么?

生2:水有浮力。

师引导:在水中浮着的物体都受到一种向上的力这就是水的浮力。

师问:你们知道浮力的方向怎样吗?

生齐答:竖直向上。(课件演示)

(三)活动二:简单测量物体受到水的浮力的大小。

师:既然在水中浮着的物体都受到水的浮力,那么在水中下沉的物体有没有受到水的浮力呢?现在我们通过实验来研究一下。(课件:演示实验的操作顺序)

师:现在我来教大家怎样使用测力计。力的单位是:牛顿(n)现在老师出示三把测力计,谁能准确读出以下三把测力计的读数?第一把是多少?

生1:0.5牛顿。

师:第二把是多少?

生2:0.4牛顿。

师:第三把呢?

生3:0.1牛顿。

师:现在老师说一说称钩码的实验步骤:(老师一边示范一边讲解)

师:首先,在空气中用测力计测量一下钩码的重量,记录测力计的读数,然后把读数填在表格二钩码在空气中的重量。接着将钩码缓慢放入水中,把全部钩码浸入水中,但钩码不要碰到水槽的底部。待指针平稳后,再记录测力计的读数。然后把读数填在表格二钩码在水中的重量。

师:现在我们一起来做一做。做完后,请来告诉老师你的实验结果是怎样?

(学生分组活动并记录实验数据)

师:从这个表格中,你发现了什么?小组讨论一下,哪个读数大?哪个读数小呢?学生小组讨论并齐答:在空气中读数大。

师追问:为什么在水中会变轻了?

生齐答:因为水中有浮力!

师高兴地:那么怎样计算钩码的浮力呢?现在小组讨论一下。谁来钩码受到的浮力是多少?

第二小组组长展示实验记录表。

师问:你知道钩码受到的浮力是多少吗?

该组长:物体浸入水中,变“轻”了多少,就是物体受到浮力的大小。也就是用空气中测到的数减去水中测得的数。

师问全班:你们同意他的说法吗?

生齐答:同意!

师肯定并表扬该组长!

师强调:通过表格一和表格二,我们已经知道在水中浮着的物体受到水的浮力,在水中下沉的物体也受到水的浮力,也就是说:各种物体在水中都受到水的浮力。

三、浮力的应用。

师:今天这节课我们了解有关水的浮力现象。水的浮力是自然界中一种很普通的力,与人有很密切的关系,对我们的日常生活、生产有很大的帮助。那么水的`浮力在我们的现实生活中哪些应用呢?(出示图片)

师:我们回想一下在期学到哪篇课文有关浮力的呢?(捞铁牛)宋朝时的出色家怀丙利用了水的浮力把一只只陷入海底淤泥的铁牛拉回了岸边。

师:(出示小朋友用救生圈游泳的图片)这幅图哪些地方应用了水的浮力?

生1:救生圈利用水的浮力承载人的体重浮出水面。

师出示木排图:这幅图哪里应用了水的浮力?

生2:木排利用水的浮力载人。

师:此外,渡河用的浮桥、浮在水上的航标灯,它用来指挥海上的交通。以上这些也都应用了水的浮力。(多媒体出示图片)

四、课外拓展:

师:同学们,你们曾记得在二年级语文下册有一篇《称象》的课文,曹操的曹冲利用水的浮力称出大象的重量。这头大象又大又重,又不能用大秤去称,也不能砍了再称。于是他想出一个方法,那就是首先把大象赶上一艘大船上接着看船身下沉多少,就沿着水面,在船舷上画一条线。然后把大象赶上岸,再往船上装石头,装到船下沉到画线的地方,最后称一称石头的重量,石头的重量等于大象的重量。

五、课堂小结。

师:现在我们回想一下,今天这节课学到了什么?

生1:知道浸没在水中的物体有上浮、下沉、悬浮

生2:学习了浮力的应用

生3:怎样计算浮力的大小……

师:人们对浮力的应用是非常广泛的,只要我们注意认真观察,就不难找到利用水的浮力为人类的事例。这节课同学们表现非常不错!相信你们一定收获不小!

国中物理课教学设计3

本课设计中体现:从生活走向物理,从物理走向社会的基本理念,并注重多种方式进行科学探究,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培养良好的思维习惯。

结合教学内容,将公式p=i2r的呈现做了处理,用阅读探究的方式出台,并以“探究卷”为桥,完成本次课教学内容。

“电和热”是国中物理(八年级)第七章第四节的内容。本节的主体内容是在电流相同时,电能转化成热时的功率与电阻成正比。编者的实施建议是根据生活现象发现问 题,学生通过实验探究结论,最后将结论应用于生活中,体现从生活走得物理──再从物理走进社会这一新课程基本理念。

尊重编者的建议,结合学生实际,对教材做如下处理:

第一环节:打开探究之门。

教师组织学生观察电炉子、电饼铛通电时发生的现象,并说出启示,提出问题。

环节:探究与发现。

通过实验探究,在电流相同时,电能转化成热时的功率跟导体电阻的定性关系;再通过阅读探究;电热功率p与导体的r及通过的电流i之间的关系式。

第三环节:应用与创新。

用结论解答课前实验现象,继而再观察多媒体的两个演示实验,根据结论判断实验现象,并加以解释,最后将结论应用于生活。

第四环节:拓展与延伸。

让学生用挑剔的眼光看待生活中的.应用有哪些不合理的地方,提出改进意见。并对课堂中一直控制的另一个变量电流二,设计实验进行探究,即对于同一个用电器热功率p与电流i的关系探究,使课堂得以延伸……

1.知道电流具有热效应,知道在电流相同的条件下,电能转化成热时功率跟导体的电阻成正比。

2.通过实验,探究电流的热效应跟电阻大小的关系。

3.领悟从生活走进物理,将物理应用于生活这一课改基本理念。

电池组、带蜡油的铅笔芯、带蜡油的铜丝、导线、“探究卷”。

重点:在电流相同时,电能转化成热时的功率跟导体的电阻成正比。

难点:p=i2r解决实际问题。

关键:做好探究实验,认识现象。

师语:请同学观察通电的电炉子和电饼铛,回答它们工作时能的转化。

学生:电能转化成热能。

师语:请仔细观察,谈谈你的“发现”,并提出一个值得思考的问题。

学生:可能性的发现和提问(摘选)。

1.电阻丝很快地发红,电饼铛也很快地热起来,而与之相连的导线却不太热。

2.为什么电阻丝热得发红,而导线几乎不热。

(若学生没有“发现”,则提示用手触摸电饼挡、导线,“发现”问题。)

师语:结合2引思:探究课题──在电流相同时,电流通过导体时产生热效应与电阻有什么关系?

(“导入”中注重“从生活走向物理”)

1.实验与发现。

目的:探究在电流相同时,电流的热效应与电阻的关系。

过程:学生根据所给器材操作(参考装置图如下)。

学生:根据铜丝和铅笔芯上的蜡油熔化的快慢,推断出电流相同的条件下,电热功率p与电阻r的定性关系。

发现小结:在电流相同时,电阻越大,产生的热功率越大。

2.阅读与探究。

目的:了解电热功率p与电流i及电阻r的关系。

过程:组织学生阅读材料,并分析数据,得出热功率p与电流i及电阻r的关系式。(附阅读卷)

小结关系式:p=i2r

师再引导:由p=ui、u=ir推导p=i2r,根据关系式,用语言描述热功率p与电阻r的关系。

探究结论:在电流相同时,电能转化为热的功率与导体的电阻成正比。

(此教学目的,一是放手让学生进行知识总结,突破p=i2r这一教学难点;二是学会阅读探究方法。)

目的:用刚刚得到的结论去解释开课的实验现象。

(教师给出提示语,学生填相关知识)

1.过程:以探究卷形式学生解答实验现象。

师:多媒体大屏幕演示实验。

师:应用结论指出实验出现的现象,并加以解释。

2.将结论应用于生活。

师语:请你回忆一下,生活中和许多产业中,哪些场合用到了电热器,请说出两个场景及包含的物理原理。

生:联想。

师语:利用电热器加热时,我们采用什么办法降低它的温度?

生:交流,解决问题。

师语:哪些场合用电器通电时发热,但我们并不希望它们发热?我们采用什么办法降低它的温度?

生:交流,解决问题。

师语:若用挑剔的眼光看待被研究的问题,关于这两方面,你有那么改进意见。

生:交流、评估,教师做总结性。

(教师赠语:科学靠我们发现、探究、改进──科学永无止境。)

(此环节教学目的有三,一是培养学生联想、解决问题能力;二是培养学生评估能力;三是培养学生另一种探究思维程序:通过阅读得出结论→根据结论解释某些现象→再将这结论应用于生活中→将问题做创造性改进、发展。)

1.师生共同构建知识结构。

2.通过多媒体给出生活中电热危害的实例,学生课后分析原因,找出防止危害的办法;课后设计实验探究电热功率p与电流i之间的关系,要求说出所需要的物品,并画出电路图。

国中物理课教学设计4

本设计在引导学生探究物理知识的同时,渗透以人为本的培养理念,让“研究性学习”走进课堂,增强课堂教学的开放性、民主性,发展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教学中通过引导学生理解压强的概念、公式、单位,并通过实验操作的方法加深理解。在教学方法上采用了观察法、探讨法、演示实验法、训练法,使学生在探究过程中达到掌握知识的目的。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课书.物理》(沪科版)第八章第一节压强第136页

1、知识与技能:知道压力的概念和方向,理解压强的概念、公式、单位,并能应用压强知识进行有关计算,知道增大或减小压强的方法。

2、过程与方法:培养学生制定计划、设计实验、操作实验、观察实验的能力,培养学生分析、论证、概括出规律性结论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让学生在探究实验中,体会到客观规律的可认识性和有效的利用规律,培养学生热爱科学积极研究探索科学知识的精神。

1.学情分析

对于国中的学生在知识和能力等方面都不相同,这年龄段的学生具有好奇好动好胜心理特点,且大多思维活跃,可塑性强,学习积极性高,平时由于注意激发学生的认识需要,使学生对物理有兴趣,学习有信心,且课堂气氛好,师生配合融洽。

2.教材分析

压强的概念是贯穿本章的核心概念,是本章后三节的基础,教材的编写采用从生活走向物理,从物理走向社会的思路.压力和压强的概念及培养学生研究问题和应用物理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是本节的教学重点,用压强知识解释和解决问题和制定计划、设计实验、分析、论证、交流、评估、最后概括出规律的方法的掌握,是本节的教学难点:图钉、方砖、泡沫塑料、水果刀等。

一、新课引入教师提问:

1.大家见过怎样用斧子砍树吗?是用斧刃砍,还是斧背?为什么?

2.同学们观察过自己的书包带子吗?觉得宽带子好,还是细带子好,为什么?请大家拿出你们的三角板,按书中图的方法做一做.感受有什么不同,知道是为什么吗?今天我们就来学习其中的道理。

二、新课教学。

前面我们学过重力,弹力,摩擦力,浮力等今天我们学习一种新的力——压力

对于压力我们分析一下,我们知道压是个动词那么那我同学来给我们演示一下压这个动作。请同学演示自己据一些例子

请画出在下面四种情况下支持面上所受力的方向。

在物理学中,将垂直作用在物体表面上的力叫做压力。提出问题:请同学们分析重力与压力的区别?以放在物理课桌上的课本为例。

分析归纳:

课本受到重力的施力物体是地球,桌面受到压力的施力物体是课本。重力的方向是竖直向下的,压力的方向是垂直于接触面的。

1.感受压力的效果。

2.实验探究

发给每桌一个图钉,请学生用食指和大拇指轻轻地夹着图钉,感受一下,为什么两个手指的感觉不相同呢?

举例:为什么人在雪地上行走时脚容易陷进积雪中,而穿上宽宽大大的滑雪板时不仅不会陷进雪里,还能在雪地上滑行?

1.压力的作用效果。

提出问题:压力的作用效果与哪些因素有关?

(学情预设:学生的猜想可能是多种多样的',教师要针对实际情况做好引导工作,为引入演示实验做好铺垫。)

学生猜想:压力的作用效果与受力面积和压力的大小有关,或猜想还与其他什么因素有关。

制定计划与设计实验:猜想压力的作用效果与压力的大小和受力面积两个因素有关。所以,用控制变量法,控制受力面积相同,研究压力大小对作用效果的影响;再控制压力相同,研究受力面积大小对作用效果的影响。

选用器材:两块砖和一泡塑料。

设计意图:把两块砖和一块砖分别放在泡沫塑料上所产生的压力大小不同,但把两块砖叠起来平放与一块砖平放的受力面积相同,因此,可以比较出压力的大小对压力效果的影响;把同一块砖平放与立放能保证压力相同而受力面积不同,可以得出受力面积对压力作用效果的影响。

参照课本实验。

(1)把一块砖平放在泡沫塑料上,观察压力的作用效果。

(2)把两块砖叠放在泡沫塑料上,观察压力的作用效果。

(3)把一块砖竖放在泡沫塑料上,观察压力的作用效果。

收集证据:图(a)、(b)受力面积相同,但压力不同,图(b)受到的压力大,产生的形变大,作用效果明显。

图(a)、(c)压力相同,但受力面积不同,图(c)的受力面积小,产生的形变大,作用效果明显。

分析论证:当受力面积相同时,压力越大,压力的作用效果越明显;当压力相同时,受力面积越小,压力的作用效果越明显。

2.压强的计算

3.物理学中,把单位面积上所受到的压力大小叫做压强。压强的计算公式为:p=fs。(p表示压强,f表示压力,s表示受力面积。)

压强的单位是由压力和受力面积的单位组成的复合单位,写作“n/m”,物理学中称为帕斯卡。帕斯卡是非常小的单位;我们把三粒芝麻压成粉,均匀地分布在1cm2的面积上,所产生的压强约为1pa。

引导学生阅读课本“信息窗”,让学生对帕斯卡有所了解。

帕斯卡是法国著名的物理学家家,1623年6月19日生于法国克莱蒙费朗,1662年8月19日逝世于巴黎,享年39岁。

帕斯卡在物理学方面的主要贡献是:对流体力学、静力学和大气压强的研究。

托里拆利实验的消息传到法国后,引起了帕斯卡的极大兴趣,在1646年10月,他几次重复了托里拆利的实验,均获成功。1646-1647年,他准备了几根长度约12m的各种形状的玻璃管,把它们固定在船的桅杆上,分别用水和葡萄酒做实验,帕斯卡根据这次实验的结果,在1647年10月出版的《关于真空的新实验》一书中指出,管内出现的空隙确实是真空。

帕斯卡还做过大气压随高度变化和虹吸现象的实验。1648年9月19日,帕斯卡让他的内弟佩里埃把气压计带到克莱蒙附近高约1000m的多姆山,在山上进行实验,看出大气压随高度的增加而减少(山顶比山脚的水银柱高度低8.5cm);他自己也在巴黎的圣杰克塔顶做过同样的实验。帕斯卡把真空存在的论证和大气压强联系起来,进而把两者放在更为一般的“流体平衡”理论中来加以阐述,说山顶实验使他“亲眼看到自然界中最轻的流体——空气和最得的流体——水银之间的平衡。”

实际应用:比较坦克与图钉所产生的压强。

例题:一辆质量为12t的坦克,每条履带与地面的接触面积是1.5m2;一颗图钉尖的面积是0.05mm,手指对图钉帽的压力是20n。试比较坦克对地面的压强与图钉尖对墙的压强的大小。

已知:坦克的质量m=12×103kg,履带面积s1=1.5m2,图钉所受压力f2=20n,面积s2=0.05mm2。

求:坦克对地面的压强p1和图钉尖对墙面的压强p2,并比较其大小。

解:坦克对地面的压力:f1=g=mg=12×103kg×9.8n/kg=1.18×105n。

地面的受力面积:s1=1.5m2×2=3m2.

坦克对地面的压强:p1===3.93×10pa。

图钉尖对墙的压力:f2=20n。

墙的受力面积:s2=0.05mm2=5×10-8m2。

图钉尖对墙面的压强:p2==4×108 pa。

比较可知,图钉虽小,但是它对墙面的压强却远大于坦克对地面的压强。设计意图:通过对压强的相关计算进行练习,加强对于压强知识的进一步掌握和应用.

交流与讨论:

估算自己站立时对地面的压强,行走时和站立时的压强一样吗?如何估算每只脚的面积?

采用的方法:割补法测面积。

根据质量计算重力,得到人对地面的压力,代入公式p=fs进行计算。

4.压强的增大与减小。

提出问题:怎样才能增大压强?怎样才能减小压强?

分析归纳:压力一定时,减小受力面积可以增大压强;受力面积一定时,增大压力可以增大压强。

压力一定时,增大受力面积可以减小压强;受力面积一定时,减小压力可以减小压强。

应用:

(1)把两个核桃同时放在一只手上捏,由于两个核桃互相挤压,其接触面积非常小,产生的压强很大,很容易把核桃压开。

(2)俗话说“磨刀不误砍柴功”,它的科学道理是什么?

答:减小受力面积,增大压强。

减小受力面积来增大压强的应用:钉子、箭头、刺刀、长矛等。

增大受力面积来减小压强的应用:物的地基、载重汽车的轮子比普通汽车的轮子多、学生的书包做成双肩背且背带做得比较宽。

三、课堂小结。

1、基础知识。

(1)垂直作用在物体表面上的力叫压力。

(2)受力物体与施力物体相互接触,并相互挤压的那部分面积叫受力面积。

(3)单位面积上受到的压力大小叫做压强。公式:p=fs,单位:pa。

2、研究方法。

通过猜想、分析、制定实验计划、设计实验方案、操作实验、分析论证得出压强的规律。

四、课堂反馈。

1、推土机对地面的压力也很大,为什么它可以在土路上工作而不陷入泥土中?

(答案:通过增大受力面积来减小压强。)

2、往地里打桩,为什么要把桩的下端削成尖形?(答案:减小受力面积,增大压强。)

3.书包的背带为什么要做得很宽?(答案:增大受力面积,减小压强。)

4.将边长为3dm的立方体铜块放在上表面面积为100cm2的水平放置的铁块上。求铁块上表面受到铜块的压强是多少?(铜的密度p=8.9×103kg/m3,g=10n/kg)

分析:找到受力面积是解决本题的关键,铜块的底面积900cm2,大于支持面的面积100cm,所以受力面积是100cm。(答案略)

1.本节从学生常见的但没有思考过的现象引入新课,意图引起学生的学习物理兴趣;再介绍压强的铺垫重点知识压力,通过对四个图例的分析来理解压力的的概念;提出压力的作用效果与哪些因素有关的问题,用演示实验的方法进行探究;为了描述压力的作用效果,用类比的方法引入压强的概念;之后对压强的相关计算进行练习,并口头解释压强现象,解决课前提出的问题,引导学生寻找增大与减小压强的方法,突出物理学是描述自然现象,解决实际技术问题的学科。

2.在教学过程中总是鼓励学生积极动脑,通过演示实验的活动,学习物理概念和规律,体验科学的乐趣,了解科学方法,获取科学知识逐步树立科学创新精神。

3.本节课学生通过实验探究获得结论,培养了能力,使学生能够主动学习,课堂气氛活跃,对物理学习的兴趣大大提高,通过对压强的相关计算进行练习加强对于知识的进一步掌握和应用。

国中物理课教学设计5

1.精心设计问题

根据新教材对物理概念叙述通俗、简洁、浅显的特点,在教学上可以有目的地引导学生进行自学。为了使学生的自学目标明确,教师要精心设计问题。设计问题要力求由易到难、由浅入深。问题要具有启发性、针对性、趣味性,在学生自学的过程中,教师要及时根据学生的自学的情况进行点拨,引导学生自学,进而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思维能力。

2.精心设计教学环节

物理概念、规律比较抽象,要求物理教师在各个教学环节上要求趣、求新、求活。

所谓求趣,即教学中努力创造条件,增强趣味性,把学生的直接兴趣转化为对物理学科持久的浓厚兴趣,使学生充分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去刻苦学习,物理论文《依据教材特点 设计课堂教学》。

所谓求新,就是深入挖掘教材,使学习方法及教学手段都赋予新意。并不失时机地介绍新科技,运用幻灯录像等现代化手段使课堂活动不断变换形式、力求出新。

所谓求活,就是在教学中满足学生活泼好动的心理,给学生说话和动手操作的机会,努力创设和谐、活泼的课堂教学环境,让学生在轻松愉快中获取知识。

3.精心设计实验

新教材与原教材相比,实验项目和数量都有所增加。教师要精心设计小实验、小制作及课外小实验,直观、形象、有趣的小实验能收到比任何语言描述都好的效果。

教师设计小实验要考虑到课外小实验可能出现的问题,并想出解决问题的'办法。有些难度稍大的实验制作,在布置学生时要提示学生怎样做,以及注意事项,杜绝意外事故的发生。

教师在指导学生实验制作过程中,应有目的地让学生独立设计操作,分析实验结果和成败的原因。这样既培养了学生独立思考、分析判断、推理的习惯,同时又提高了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和实验设计操作的能力。

4.精心设计活动

求异思维又称发散思维,教学中充分运用每节教材后面的“想想议议”提出的信息、精心设计“想想议议”活动。培养学生求异思维,树立敢为人先的创新意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