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范文城>个人范本>心理学>

环境心理学论文通用10篇

心理学 阅读(2.06W)

在学习、工作中,大家对论文都再熟悉不过了吧,论文一般由题名、作者、摘要、关键词、正文、参考文献和附录等部分组成。相信很多朋友都对写论文感到非常苦恼吧,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环境心理学论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环境心理学论文通用10篇

环境心理学论文1

摘要:在经济、文化飞速发展的时代,大学校园不再仅仅是一个供教师和学生开展研究活动、休憩的场所,还代表了一个学校的文化特色,甚至可作为城市的一个新地标。大学校园内存在的多种不同却又大致相似的生活方式、习惯给校园景观设计带来了新的问题和挑战。研究环境心理学的相关理论、环境的认知与体验、对人心理活动的捕捉,对现代校园景观设计具有一定的指导作用。

关键词:校园景观设计;环境心理学;校园意象;公共空间

在新时代下,如何设计出符合我国国情、符合高校文化特色、符合当下人们的理念和习惯的校园景观显得尤为重要。当前,校园景观设计的要求不断提高,设计师面临的挑战也越来越大。在这种情况下,有必要用科学的方法对大学校园环境进行理性的分析和研究。环境心理学主要从人的心理出发,从人的角度探讨人们喜欢什么样的环境,以便设计出适合教学、休憩的校园景观。

1基本概念

1.1环境心理学的内涵

环境心理学是一门新兴的学科,旨在研究环境与人的心理和行为之间的关系,即用心理学方法分析人类活动与社会环境,特别是与物理环境之间的相互关系和影响。就现代校园景观设计而言,研究环境心理学有利于了解人对环境的心理判断,遵循人的心理活动规律,充分发挥人的创造性和主观能动性;有利于把握校园空间的意象,塑造舒适、真实、以人为本、可持续发展的多层次户外空间,以适应现代社会的发展。

1.2环境心理学的相关概念

在景观设计中,往往存在这样一种思维——景观与人之间的联系比景观本身更重要。那么,人究竟需要什么样的校园环境?未来的校园环境应该是怎样的?这些问题的答案决定了未来校园景观设计的发展方向。以下从环境心理学的角度分析如何设计出令人满意的校园景观。

1.2.1公共性

在景观设计中,一个不可或缺的概念就是公共空间。人不仅需要私密空间,还需要开阔而且自由的公共活动、交流空间。景观的公共性要求部分区域具备特定的功能,比如观赏、休憩。同时,大的空间可以促使人们聚集和交往,使人与人之间更好地交流。

1.2.2私密性

私密性是景观设计中的重要部分,也可以理解为个人对空间可接近程度的选择性控制。在景观设计中,公共空间和私密空间是相对的,私密空间是控制信息交流且比较隐蔽的一种空间。

1.2.3领域性

领域性是指个人或群体为满足某种行为需求或心理需求而占用的空间,它的划分有不同的尺度。领域性行为的作用为增强人的认同感和安全感。领域的建立可以增进人们对环境的控制感。

1.2.4宜人性

一种不好看、不吸引人的空间设计,一定不是传统意义上的好的设计。景观设计必须是使人愉悦的,能让人感受到美好,必须满足人们对审美的需求,满足人们对美的追求。这样的景观设计不仅能使人赏心悦目,还能陶冶人的情操。

2环境心理学在校园景观设计中的运用

现代的大学校园不仅是一个培养人才的场所,还是一个吸引人才的场所。好的校园景观环境能带给教师和学生不一样的思维和启迪。总之,深入了解人的心理,坚持“以人为本”的设计理念,从而实现人与环境和谐、统一的美好愿景。

2.1创造丰富的校园意象

说到可意象的校园环境,不妨设想一下,当别人问起你喜欢的校园景观的样子时,你会如何回答他。你先回忆起的是校园的某一个角落,还是一个大的场景?环境心理学家认为,人能够识别记忆中重现空间环境的形象,可意象环境空间的塑造往往依据的是环境心理学。在创建一所大学的前期规划中,一定会对这所大学的校园景观有一个大致的规划,比如是选择“生态式”的校园景观,还是“园林式”的;是选择“传统式”的,还是“现代式”的。从某种程度上来讲,这也是在塑造一种学校意象。意象不仅体现在整个校园景观设计中,还体现在局部。

2.2明确校园使用者的需求

除了创造丰富的校园意象外,校园景观设计还应该考虑校园使用者的需求。弄清谁是真正的使用者,弄清他们的需求,并研究他们在环境中的活动,以及与人和环境之间的联系。校园景观设计主要是设计教师和学生工作、学习、生活的场所,那么我们应该依据大学校园的基本行为来划分区域。大学校园的基本行为大致有以下四种:①休憩。在一所高校中,休憩的空间是必不可少的。学校是学生和教师在学习、工作之后放松的地方,是使人感觉安全、舒适、身心愉悦的地方。人对休憩空间的依赖性是很大的。②交流。交流空间是人们通过周边环境与他人交流的区域。现代的校园更加注重交流感,对人与人之间的沟通和交流、知识的碰撞起到了促进作用。现代校园更强调交流的随意性和偶然性。③功能使用。功能使用是指设定的某一个区域必须具备一些实用的功能,比如学生运动、学术、交通等方方面面的行为。随着时间的推移和经济的发展,功能使用将演变得更简洁、更智能。④个性培养。个性培养需要一个独立的空间。大学校园是一个多元化的空间,因此要提供一系列从公共过渡到私密的空间。校园景观设计是一个创造空间的过程,反过来,空间也在改造着人的心理。设计要从人的心理出发,创造出实用、景色宜人、可持续的空间。一个成功的景观设计不仅要外观好看,同时还要富有文化内涵。此外,要重视人的行为因素,真正做到以人为本。

3结束语

研究环境心理学能够通过分析人的心理明确人的需求,设计出真正能被人认可并且使人感到舒服、愉悦的景观。创造一种优秀的校园景观设计的意义是深远的。优美的环境能够塑造人的性格,环境与人的相互联系比环境本身更为重要。不同的环境能形成人的某种直觉,经过反复作用于人心,演变成一种思维定势,从而塑造个人品质和性格。因此,环境心理学对校园景观设计的重要性是不可否认的。

环境心理学论文2

一、环境心理学新主张

环境心理学与建筑学、人类学、地理学、社会学、城市规划和园林设计等学科领域密切相关,任何人试图从某个学科领域或者穷尽其众多领域作出全面的界定都颇为困难。此外,环境心理学研究主题的不断调整,大量跨专业的相关研究成果的呈现也加大了概括总结的难度。

关于环境心理学界定,国外学者也是见仁见智。费舍、贝尔与鲍姆等人认为,环境心理学是对行为和构造与自然环境之间相互关系进行研究的科学……从客观方面和主观方面去研究环境与心理的关系,是环境心理学的两大任务。人的行为活动既受到环境的影响,同时又会根据自身的需要和状态对环境做出相应的回应而改变或者适应环境。心理学的一些分支中通常存在应用和理论研究取向的差异,在环境心理学内则相对缺乏这种区别,其以问题为导向,重点在于鉴别问题,并在研究的过程中寻求解决之道。早在1970年,普罗桑斯基就给出环境心理学是环境心理学家所研究的东西的笼统说法。1976年,普罗桑斯基将环境心理学定义为试图确定人的行为和体验与其建造的环境之间的经验和理论关系的科学。1990年,他将环境心理学的定义修改为是研究人与他所处环境之间相互作用和相互关系的学科。比较分析普罗桑斯基的三次界定,他对环境心理学本身,尤其是环境心理学研究对象的认识更加具体,从人工环境到所处环境定位的变化,切实地说明以整体的、生态的和系统的视角来认识人的行为与环境之间的相互关系。后来,麦肯鲁对环境心理学作出了与普罗桑斯基完全相同的概念界定。此外,坎特和克莱柯认为,环境心理学是心理学的一个领域,它探讨和分析了人的经验和活动与相关的物理环境之间的相互关系。我国学者伍麟认为,环境心理学着重探讨人与自然、社会、文化之间环境心理学作出的互动及其规律,追求在满足人与环境和谐的前提条件下实现人的合理需要。这种说法很具体,与环境心理学有关的多种机构的宗旨很相似。

补充一点,斯图克尔斯认为,环境心理学是一个有着深刻的科学成就却冒着形成弥漫性身份风险的领域。克莱柯对此持相反的观点。他认为,环境心理学作为一种显著的研究方案,如今己获得一个显明的身份。此外,有人认为,环境心理学在20世纪30年代末40年代初经历了一次错误的开端。布鲁斯维克、勒温、姆利和赫尔派克将环境心理学命名为心理环境,认为环境心理学是生物学方法手册的部分。环境心理学的研究目标不应该是人造个体化的心理生活,而应该是就其所依赖的真实环境的心理生活。此处的环境包括了自然环境和人工环境或者是自然环境、社会环境以及历史文化环境。从以上的几种概念界定可以看出,上述学者对环境心理学界定有着根本的一致性,都认同或者肯定、重视人与环境之间的相互关系。

从以上论述中,环境与人之间的关系一直是环境心理学关注的核心问题。所以,环境心理学的学科主张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环境心理学以人的信念、需求与价值为核心。

环境心理学是在个体与社会的实际需求下催生的学科,适逢当时的学术界实用主义盛行,在实用主义氛围的影响下环境心理学也具备非常浓厚的“以人为中心”的实用主义色彩。环境心理学主张研究应该满足个体的信念、需求与价值,因而在研究中都是以个体的实际需要为出发点,其最终的研究目的也是为了提升、改善个体的生活质量,将人的价值放在首位。与传统的心理学实验室研究不同,环境心理学摒弃了严格的实验设计,原因在于在环境心理学产生之初,心理学研究者尝试通过社会心理学解决现实问题(诸如种族歧视、人际淡漠、噪音污染等),但是受传统心理学研究训练的研究者们面对复杂的现实问题束手无策,进而引起了心理学研究者的反思:传统心理学研究忽视了个体的真实需求。而环境心理学则试图改善不足,研究方法和研究取向上提倡解决问题的实用性,只要是可以行之有效地解决研究问题的方法便是好方法。在这种实用主义基调的影响下,环境心理学主张采用多种研究方法,在研究中以鉴别问题、解决问题,以满足个体的需求为中心。

第二,环境心理学坚持人——环境的交互作用观。

环境心理学摒弃传统心理学研究方法的另一个原因在于实际环境的复杂性。由于现实的环境状况过于复杂,传统心理学主张的单一的因果决定论并不适用于环境心理学。环境心理学主张将个体的行为、心理与环境的关系作为一个整体来研究,强调人与环境的相互作用与影响,采用多维度交互作用的解释框架。环境心理学认为简单的“刺激一反应”因果决定论无法准确地描述现实生活中的环境问题,即使是简单的刺激——反应觉知,也存在复杂的交互作用过程。个体对空间的感知不仅受到环境刺激的影响,个体本身也会影响对其所处环境的感知。环境心理学对人——环境作为一个整体的系统进行研究,考察人与环境相互作用的规律与特点,分析人与环境相互作用的过程中物理环境对个体发展的影响,以及个体文化背景对人——环境交互系统的作用,致力于建立人与环境交互作用理论,为环境心理学提供解决问题的理论框架。

第三,环境心理学是以鉴别问题、解决问题为核心的应用科学。

环境心理学是在应用中产生的学科,鉴别问题、解决问题是其研究的核心。与心理学的其他领域不同,环境心理学并不是在建立好理论模型和系统研究方法以后产生的,而是心理学研究者为了解决现实问题,借用不同学科的多元研究方法进行调查研究,最后提出有效的问题解决措施。因而环境心理学的理论根基相对薄弱,缺乏一个统一、系统的理论框架整合目前存在的研究。但是在最近的环境心理学发展中,研究者开始注重对理论环节的建设,同时也在坚持应用研究与理论研究相结合。

第四,环境心理学主张多学科交流。

由于环境心理学研究内容广泛、复杂,为了有效地了解环境与个体的交互作用模式,来自不同学科背景的研究者纷纷加入环境心理学研究的队伍,从不同的研究角度对环境心理学进行阐释与研究。因此环境心理学是一门融合了不同学科的研究手段、研究成果及研究思想的跨学科科学。这种跨学科的研究模式试图通过一个客观的、全面的研究角度对环境——人系统进行探讨,以解决人类目前面临的环境——生态问题。来自于不同学科的研究者从各自的研究角度采用不同的研究方法对同一问题进行探讨,这种跨学科的方式也使得环境心理学在研究方法的选择上可以依据研究特点自由选择,没有对研究范式的限定,是以实用性为导向的。

第五,环境心理学提倡自然主义研究。

由于环境心理学关注现实问题的解决,所以其研究方法无法延续传统心理学的研究模式,继续采用严格的实验室设计。传统心理学研究的外部效度较低,因而其研究结论在推广到日常应用时往往会遇到问题,而环境心理学作为以鉴别问题、解决问题为核心的学科,需要注意其研究结论对于现实问题的解释力和推广程度,这便要求环境心理学研究的实验情境应该与现实情境最大程度地相似。因此,环境心理学为了提高这种相似程度主张研究方法应该保留环境和个体的自然性、真实性,注重采用能够体现个体与环境互动的田野研究。实验情境的自然性与真实性是环境心理学研究方法关注的核心。

第六,环境心理学采用多元的研究方法。

传统心理学研究中主张建立统一的实验范式,并在实验室设计中采用研究者公认的实验范式。环境心理学研究者对于这种方式并不认同,提倡采用多元研究方法组合的研究取向。同时,环境心理学的跨学科特点致使其研究方法也是多元的,不同学科背景的研究者采用不同的方法对人——环境系统进行分析与探索。这种多元研究方法的组合可以提高环境心理学研究的自然性与真实性,实现实验情境与现实情境的最大程度地相似。多元研究方法包括多元研究设计、多元数据分析、多元数据收集、多元抽样、多元研究范式。例如一项研究可以采用质性研究与量化研究相结合的方式,通过分层抽样与滚雪球抽样,对收集到的数据进行多元分析方式。总而言之,在保证研究生态效度的前提下,研究方法的选择需要最大程度地符合心理学研究的对象和研究目的。环境心理学的多元研究方法组合原则并不推崇某种特定的或者普适的实验范式的建立,它认为每一种研究都存在它的特殊性,因而研究方法上也相应地具备特殊性。这种多元、生态、折衷的多元方法取向实现了对传统心理学研究方法的突破。

二、关于环境心理学科主张论评

环境心理学作为一种心理学新兴的研究取向,它着眼于现实环境问题,倡导关注人与环境和谐共处,这将有助于使人从心理层面加深对环境的认识与理解;从学科发展的深层次上来说,环境心理学兴起也喻示着心理学研究视域的深刻转换,从研究理念、目标、价值观到研究方式,再到技术应用等,都将会对心理学本身产生重要的影响,尤其是在当下人与环境之间关系的问题上,引领人类从心理学层面在加强生态文明建设方面,走出一条合理的致思之路。

第一,关于环境心理学的起源。

恩力克波尔将环境心理学的历程分为四个阶段:环境心理学的起源、美国的转型、建筑心理学和可持续的环境心理学。人们一般关注的是20世纪60年代末期,环境心理学在美国正式成立之后的发展,欧洲的学者也普遍认同环境心理学在美国成立的事实。客观地说,环境心理学无论是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一种研究取向抑或是心理学的一个分支,该领域的研究者都有责任和义务对其历史进行梳理。任何一门学科对其准科学时期的追溯都只是一个探索的过程,环境心理学自其成立距今不足半个世纪,就现下回溯的时代,也不过百年的历史。但是,人与环境之间关系的问题由来己久。波尔将环境心理学的起源设定在20世纪初期还有待更全面、深入的探讨。

第二,关于环境心理学的界定。

在学科的交叉性日益明显,研究主题相互嵌入,新兴学科不断出现的背景下,环境心理学的出现也同样带来一个身份不确定的问题。斯图克尔斯对此提出过疑问,诸多的相关学者也是各执一词。易芳主张,生态心理学应该作为心理学研究的一种取向,这就可以规避将其定义为一门学科而受到严格标准的种种束缚。此外,心理学分裂趋势加剧的一个鲜明的外在现象就是心理学领域内纷繁学科的不断涌现,以研究取向的观点取代学科的观点,相较而言更具选择的魅力。因此,环境心理学与生态心理学在20世纪六七十年代逐渐离析成为独立的研究取向,并不能否定二者内在的关联。从心理学学科的发展目标而言,它们都仅在于为描述、解释、分析和调控人类心理提供新的视角,根本仍在于提高人们的生活,实现人与环境的最优相处模式。也有学者认为,生态心理学是环境心理学发展的前期模式。因此,环境心理学与相关学科的纠葛及其本身的定位如何,应该采用何种标准来解决这类问题也是下一步应该思考的内容。此外,与环境心理学的界定密切相关的另一个重要问题就是早期研究者的身份。有人认为,布鲁斯维克、吉步森和特尔曼不是环境心理学家,他们也没有有意识地参与到心理学的分支中。斯图克尔斯认为罗格巴克、海伯力特、阿兰维克等人是环境心理学的先驱,而拜特尔、克莱柯和赫尔汉等人则认为他们是首批环境心理学家。人们在对相关研究者的身份上认识的差异,也会不可避免地导致对其研究成果的偏差对待。因此,对环境心理学的界定就显得很有必要。

第三,关于环境心理学的效用。

心理学的分裂与整合一直是学界常话常新的问题。每当有新的研究取向、研究方法和理论观点出现时,相关的研究者总是期冀新生的事物能够在心理学的整合道路上作出贡献。在探讨心理学的整合问题上,似乎有必要说明整合的标准或者说整合达到的状态是什么。以往研究几乎从元理论、研究范式以及共同的生理机制等多个方面作出了探讨。其实,心理学实现整合,并非需要统筹领域内的所有研究,而是实现研究者的对话即可。环境心理学始终贯彻人与环境的相互作用原则,这是每个人都可以在日常的生活、工作和学习中能够体验的恒在原则。因此,从对话角度的标准而言,环境心理学是满足的。此外,环境心理学在研究方法中将定性与定量技术结合,将主客观有机地匹配,增加了对话的可能。而如果试图探寻上位的简约的概括性框架,无疑会走上“物理学艳羡”的旧路,注定是失败的,这是由研究的主客体均为特殊的人所决定的。目前,心理学领域内研究课题的多元化,形式上似乎是受到其他学科的侵入,其实也说明心理学对其他学科的渗透。心理学研究的最终目的并不是得出多少标准类的结论,而是如何实现人在当下环境中最适宜的满足自身的需要。罗伯特、马克比德斯与莱金纳德认为,环境心理学为心理学的整合提供了一种新的视角和可能。这种认识与环境心理学中发现问题并从研究中找出解决方法的以问题为导向的要求是分不开的。

第四,关于环境心理学的发展趋势。

环境心理学从其诞生到现在的一个重要特征就在于其研究主题具有很强的时代、社会特色。如何实现人与环境之间的最优化一直是环境心理学秉承的一个理想目标,但是对于最优化的理想形式却没有明确的认识。学界对其发展的趋势作出了宏观和微观方面的考虑。就研究的主要内容角度而言,有人认为,环境心理学可能朝着环境的灾难事件对心理的影响、文化在人类理解行为中的作用以及环境对犯罪行为和犯罪恐惧的影响等三个方向发展。在具体的研究层面上,就要根据地区的特点进一步地细化。比如日本重视自然灾害中的地震对人们的心理和行为影响方面的研究。也有从学科的发展角度认为,环境心理学将会逐渐渗透到各个学科领域回。这种认识是基于环境心理学本身的研究内容所辐射的范围以及社会发展的需要等方面作出的推测。此外,有人持有环境心理学的研究应由定性分析发展到定量分析的观点。如果从环境污染角度出发,这种取向对于解决实际问题具有明显的作用。从巴克的生态心理学研究甚至更早以来,定性分析与定量技术的融合一直是该领域的重要特色。因此,这种技术上的融合将继续延续,而且,在两种不同取向的逐步深化趋势下,融合的程度可能更加的紧密。

环境心理学论文3

环境心理学是研究环境与人的心理和行为之间关系的一个应用社会心理学领域,影响着风景园林设计者对于环境的'设计与评价,是高校风景园林设计专业的重要辅助课程之一。本文通过总结风景园林专业环境心理学的特殊性,试图探索适合该专业的环境心理学教学方式和方法。

环境心理学是研究环境与人的心理和行为之间关系的一个应用社会心理学领域,是典型的交叉学科,涉及到心理学、社会学、人类学、地理学、建筑学、城市规划、园林规划设计等多领域,因此有着众多的别称(如人类生态学、生态心理学、环境行为心理学、建筑心理学等)。[1]

环境作为人类生存和活动的场所,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人的心理认知,而心理影响着设计的表达。因此,有什么样的环境就会产生什么样的设计,环境的设计必须建立在环境心理学的基础之上。风景园林涉及城市规划、美学、建筑学、文学、心理学等多方面的知识,多专业融合是其显著的特点。作为风景园林的学生和从业人员,园林设计与工程固然重要,但是任何设计都是为人服务的,没有将环境使用者的心理研究透彻,其职业生涯也无法走的更远。因而,环境心理学已成为很多高校风景园林设计专业的重要辅助课程,在掌握风景园林设计相关理论的基础上,通过该课程的学习,能够将景观设计与人紧密结合在一起,解决人在场所中的各种需求。

笔者根据风景园林专业的教学特点,结合五年的环境心理学课程教学实践,试图探索出适合该专业课程的教学模式。

1、风景园林专业环境心理学教学中发现的问题

1.1风景园林专业学生心理学理论知识薄弱

环境心理学是一门理论性非常强的课程,部分基本理论来源于心理学和社会学,涉及到众多的理论和专有名词,对于没有心理学基础的风景园林本科生来说,不可能严格按照心理学和社会学体系去教学,学生们在短时间内对于复杂的理论和名词容易混淆,掌握不好;同时,由于各种理论观点在特定的领域都有它们一定的道理,而彼此之间的差异、矛盾甚至对立,让学生分辨起来难度很大,重点也就不容易把握,在学习中容易陷入迷茫。[2]

但环境心理学知识同时也具有易感性和易操作性。[3]本学科很多知识是在日常生活中可观察和总结的,同学们通过身边的实例进行分析和总结,会发现枯燥的理论即是生活中实例的总结和凝练;由于环境心理学研究的是人在特定环境中的行为模式,许多实例方便操作,容易验证。在讲授时,可以用小实验提高学生对知识点的理解,同时也能调动课堂氛围。

1.2缺乏针对风景园林设计的环境心理学研究

环境心理学,又常称为环境建筑心理学,从20世纪60年代末在北美兴起至今,其研究主要针对建筑设计和城市规划展开,而对风景园林的相关性理论研究甚少。各大环境心理学的教材中,针对理论的案例分析也主要是建筑或城市规划方面,风景园林的案例不多,因此可供学生学习的典型的、具有代表性的案例少,无法将学生带入特定的实例场景中进行案例分析,不能将抽象的理论知识形象化,使学生理解起来比较困难。

2、针对风景园林专业环境心理学教学的方法总结

针对风景园林专业环境心理学教学中存在问题,总结出适合该课程的教学方法,加强学生对于环境心理学知识的理解与吸收效果,使得学生将环境心理学相关理论与风景园林设计中紧密结合。

2.1凸显风景园林专业特色的教学方式与方法

针对风景园林领域的心理学原理和原则进行系统的归纳和总结,依托于现有环境心理学的基本框架,形成更贴近、更适合风景园林专业学生的环境心理学教学体系,以指导学生完成风景园林课程设计。课堂上可通过大量案例讲解,引导学生将环境心理学与风景园林设计理论紧密结合,如在旧城更新中,不重点以整个城市为着眼点,而是缩小尺度,以中山岐江公园和天津万科水晶城等为例,向同学们讲解更新中有选择性的保留场地上的设施对于居民心理上的积极作用;引导学生重点掌握外部公共空间景观营造、植物配植、园林色彩、园林照明中的心理学应用规律等。

2.2设置“调研”环节,强化课程理论

要求学生进行课后调研,使得学生在逐渐获取知识的同时,能够不断地参与实践,在实践中检验和巩固心理学相关理论,尝试从心理学的角度思考设计问题,为今后的设计提供更广阔的视野和更深层次的维度。

学生可根据课堂内容选择自己感兴趣的理论作为调研的主题,如人的行为习性、城市外部公共空间活动研究,博物馆的展品寻址、参观模式、博物馆疲劳及其应对策略的研究,老龄化社会的居住问题,社区中的人际交往问题等;针对主题,选择典型的场所、适宜的调研方式、合理的调研人群、适当的时间进行调研。可选择观察、提问、问卷、测验、模拟等方式,尽可能将过程作科学的设计。要求最后提交调研报告,包括问题的提出、调研方法的设定、过程简述、数据统计结果(附调查问卷、简图等原始资料)和必要的分析,并得出结论。同时制作PPT,进行汇报。

2.3授课形式多种多样,不拘一格

环境心理学理论陌生、枯燥,不易于理解是风景园林专业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普遍存在的问题,针对于此,环境心理学课程授课形式可多种多样,不拘一格,旨在激发学生设计的兴趣和灵感。比如在讲构造论时,为了让学生了解“认为是先前经验的记忆痕迹加到感觉中去,构造出一个知觉形象”,可通过多媒体教学手段将少女与老妇系列图片进行对比展示,让同学们对枯燥的理论有非常形象的认知,从而记忆深刻;在认知地图和评价地图的环节,采取让同学们手绘青岛农业大学、青岛市城阳区认知地图并制作评价地图,从而发现并讨论设计的利与弊;在学习人的行为习性,如左转弯习性、抄近路习性、距离保持等时,可以设计一些小实验,在课堂上实地验证(如静立时人躲避方向的特点),不但能提高学生课堂参与度,丰富课堂气氛,还能引导学生发现问题,从而积极的投入到分析学习之中,亦可带同学们走出课堂,进行实地的观察;课堂上根据调研的内容,让同学们进行PPT讲解,摆脱被动学习的模式,变成老师讲亦可以学生讲,学生调研汇报、老师提问、大家讨论的方式。经过几年的循环教学发现,早期学生的发现一般较为浅显,总结出的知识也不丰富,但通过师生交流与讨论,后期能得到很好的补充与提高,理论知识也得到加强。

在灵活的教学方式下,可最大限度的发挥学生的主导性,师生互动在教学中往返交替,学生和教师通过不断探索、完善欠缺、教学相长,能够完善知识结构,建构知识体系,将枯燥的心理学理论变得更有趣味性、更易理解。

环境心理学论文4

摘 要:越来越多的设计者与教学研究者认为,环境设计必须建立于环境心理学基础之上,环境心理学原理知识为环境设计提供依据,使设计更加符合人的心理需求。因此,越来越多的院校更加重视《环境心理学》这门课程。而环境心理学是一门新兴的多学科交叉的边缘学科,是环境设计专业的必修课(专业基础平台课程),本文根据环境设计专业的特点,结合自身的教学实践经验,探讨环境设计专业的环境心理学课程教学,目的在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加深对环境心理学课程内容的理解,培养学生掌握良好的学习方法。

关键词:环境心理学;环境设计,教学研究

1 环境心理学课程解读

环境心理学是研究人类行为和自然环境之间的相互联系,研究物理环境和人类行为及经验之间的相互关系,关注人与环境相互作用和相互关系的学科。它更多地强调物理环境,还特别强调主体与环境作用的相互性。一方面,强调人对环境的影响;另一方面,强调环境对人的影响,两者之间为相互作用、相互制约。

环境心理学需要改变基本概念和研究方法滞后的现状,重视组织、社区和文化意义上的跨学科开放性研究,加强国际交流和合作。因为以往环境心理学研究没有充分体现跨学科研究的特点,没有充分发挥多学科研究的优势,所以环境心理学不应该被单纯看作是心理学的一个分支,更需要看作是关于人、环境、行为的跨学科研究领域。许多环境问题本质上是行为的、社会的和文化的问题,它们分布层次包括个人、家庭、公司、工业和政府部门等,而不同国家、不同文化、不同社区的环境心理学研究,在方法论研究原则上必然受制于不同的政治、经济、地理、文化和民俗等影响,需要吸纳与整合多个交叉学科的基本概念和方法论观点,如心理学、伦理学、人类学、文化学、社会学、建筑学、信息科学、城市规划和设计学等。当代环境心理学研究不应该只在个体水平,更应该在区域性社会组织和文化水平上考虑人的行为与环境的互动,在更开阔的视野上辨别和澄清研究环境问题的心理学问题、概念、模式和研究方法,创造多学科的“思想合作”和“研究梯队”,应该意识到解决区域性、全球性的环境问题,单单靠心理学的作用是非常有限的。因此,环境心理学家应该广泛开展国际间、多学科间的研究,为环境政策的制订提供理论支持。

环境心理学有几个显著的特点:

第一,环境心理学是一门新兴学科。环境心理学于20世纪60年代末,在北美兴起,继而在世界其他地区迅速地传播与发展,但我国在这一领域的研究起步较晚,20世纪80年代,才从发达国家引入相关的理论与方法,开始在建筑学等学科内从事相关研究,从而引起其他有关学科人员的广泛兴趣和关注。

第二,把环境――行为关系作为一个整体加以研究,强调环境――行为关系是一种交互作用的关系。在环境心理学中,“行为”不仅包括可观察到的活动和活动模式,还涵盖知觉、认知、思维和情感等心理过程;“环境”,既包括自然环境,也包括人工物质环境。

第三,具有浓郁的多学科性质。例如,生物学、心理学、社会性、建筑学、城市规划、园林规划、环境保护、人文地理学、文化人类学、生态学等,正是这一多学科交叉的性质,使它具有多种名称,它到底属于心理学的分支,社会心理学的分支,还是属于环境学或是生态学的分支也争论不休。

第四,以实际现场为主。几乎所有的研究课题都以实际问题为取向,计划用来解决某些实际问题,其基本理论和内容都来源于实际研究,并采用来自多学科、富有创新精神的折中研究方法。

2 环境心理学课程存在的问题

结合环境设计专业课堂教学来分析,主要存在以下几个问题:

第一,理论过多,内容过繁。例如,某美术学院环境设计专业的《环境心理学》开设在大二年级的秋季,36学时,3周,每周12节,使用的教材由林玉莲、胡正凡编著,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第二版),全书共分为十二个章节,内容详细,教材内含有大量研究案例和论述,但由于课程安排时间较短且集中,短时间大量灌输理论性内容,往往适得其反,导致学生排斥理论课。

第二,学生忽视理论课程。有的学生认为《环境心理学》这一类的理论课程可以无师自通,在实际设计中自然会考虑到;还有的学生认为《环境心理学》理论课程与将来从事的职业关联不大,甚至无用。因此,学生的认知直接影响课堂的上课行为,如教师在讲台上激情飞扬、侃侃而谈,学生跟不上教师的节奏,或者干脆埋头玩手机、睡觉等,直接影响了教师的教学情绪和教学效能感,从而形成了一种不良学风。

3 环境心理学教学方法

结合自身对环境心理学知识理解以及教学感受,从以下几个方面探讨该课程的教学方法,从而改变教学内容模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加深对环境心理学课程内容的理解,培养学生掌握良好的学习方法,提高教学质量。

第一,打破原有的章节式,采用模块式教学。由于《环境心理学》的内容繁多,教师需要对课本里的章节进行打破与梳理,采用模板式教学,即相关内容整合分类,作为一个知识点,具有针对性、综合性、简洁性等特点。例如,第六章为个人空间、私密性和领域性,第九章为城市外部公共空间活动研究,这两个章节内容可以综合在一起讲授;第三章为环境认知,第八章为场所的评价意象,这两个章节内容可以综合在一起讲授。教师讲授完一个内容知识点后,将学生分成不同小组体验不同的环境,然后进行小组讨论并总结,但如何在较短的课时安排下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使学生掌握重点知识,这是教师思考的重点。同时,也要求学生在课外时间自主学习,促进课堂教学进度,使课堂教学达到良好的状态。

第二,从理论课“转化为”实践课。《环境心理学》作为新兴的多学科交叉的边缘学科,也是一门以理论为主的学科,具有内容丰富、逻辑性强等特点,大多数学生就认为理论课枯燥乏味。因此,可以根据学生这一心理,将理论课“转化为”实践课。例如,问卷调查。让学生对某一项内容进行问卷调查,然后用环境心理学的知识原理加以分析与论证,其目的在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加深对环境心理学课程内容的理解,培养学生掌握良好的学习方法,开阔视野,触类旁通,结合设计专业的特点进行教学,理论联系实际,从多角度加深知识点的掌握。

第三,重视案例教学。课堂中引进案例教学,让学生提前体验设计师的责任与义务,提高学生对环境心理学的学习兴趣,从被动学习到主动学习,从研究选题、实地调查、问卷分析到深化设计等,激发学生的设计欲望,通过案例教学的导入,使学生把环境心理学的理论知识充分地运用到实践中,提高教学质量,这才是教学的关键环节。同时,学生积极的学习态度,也是对教师课堂付出的最好回报,二者具有相互促进的作用。

4 结语

环境心理学研究的主要目的是为了使劳动者以积极的情绪、熟练的技术掌握和改进操作方法,防止生产事故的发生,提高工作效率,避免单调、紧张、焦虑等环境不适反应,在人―机信息传递中,遵循人的心理活动规律,充分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和创造性。因此,开展《环境心理学》课程研究的现实意义十分明显,社会的需要正是它在近年内蓬勃发展的主要动力。同时,对于环境设计专业的教学也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课堂质量的提高需要结合自身的教学实践,进行教学的改革与探索,教师与学生的共同努力,才能推进环境设计专业的发展。

参考文献:

[1] 胡正凡,林玉莲.环境心理学[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xx.

[2] 易西多.环境艺术的多学科交叉性[J].武汉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xx(2).

环境心理学论文5

现代博物馆的展示设计涉及了多个设计学科的交叉,包括平面设计、室内装潢、心理学、美学等多个学科,以满足博物馆作为社会性公益场的性质。现代博物馆的展示设计中涉及的环境心理学,主要研究的是受众群体在场景展示中受到的环境影响因素,比如,环境展示中的引导因素、参观者的从众心理、展品的空间摆放、视觉反差、光线明暗、立体空间布局造成的参观者心理感受的差异。

我国目前的博物馆数量有两千多个,这对于我国仅几百年的博物馆发展历程来说是一个良好的起步,但还远远不够。以我国的庞大人口基数来换算,博物馆的数量明显无法满足如此大量的社会需求。在明显供不应求的市场条件下,可以以提高单独个体的展示质量来平衡它应有的社会作用,因此促使博物馆的观众心理学研究开始逐步发展。

人的所有行为都受到心理因素的影响。博物馆展示设计中的环境心理学研究,是从参观者的心理需求出发,设计出满足参观者真实需要的博物馆,这是博物馆设计理念的创新。人们发现对于博物馆的受众群体来说,审美疲劳等环境带来的影响对于人们博物馆的参观体验有着绝对的影响,因此学者们从观众进入博物馆的场馆参观展品开始进行跟踪研究,观察人们的普遍行为:人们停顿的地点,驻足的时间,表情的微反应,视觉盲区等表观反应,和以问卷调查,走访反馈得到的数据进行数据统计,并总结归纳出一套博物馆观众行为理论。

博物馆不同于一般的展览会,其更加注重对所展示物的文化属性的诠释。环境心理学是新兴发展的心理学分支,在人们对精神追求愈发提高的今天,将其应用于博物馆的展示设计中也是一种主流趋势。博物馆场馆内的背景声音、色调搭配、空间视觉、体感温度、路线引导、展品摆放顺序的不同,影响了人们对于博物馆参观的体验,以及人们自身的属性,年龄、阅历、情感、性格等因素,也是博物馆展示设计中值得分析的要点。

人与环境之间是相互影响的,主体对客体产生影响,客体对主体产生反馈,相互融合渗透。人类行为不会独立存在,与周遭环境氛围有着紧密的联系。舒适休闲的咖啡厅伴随的是柔和轻快的音乐,这使人放松惬意,而在酒吧里嘈杂动感的音乐则能调动人们的心情,让人情绪高涨,这说明,背景对于整体气氛的烘托起着重要作用。

人们对于周遭的体验受到以往生活经验的影响。所谓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绳,这种固有的深刻印象影响着人们的认知。橙色的暖色调,蓝色的冷色调都是基于人们以往的认知所产生的感受。而白色出现在医院里是冰冷的,充满负面情绪的,令人恐惧,而在另一个环境中白色也可以代表着光明和希望。设计师可以通过环境背景的改变,在不知不觉中引导着观众的心理和行为,提高博物馆的交互性和体验性。战争类的历史纪念性博物馆,有时会采用一种时间轴的叙述性方式,或是由浅入深的情感体验顺序引领参观者,让其代入到时代的大背景中,身临其境地体验战争的悲惨和痛苦,深刻的感受历史的沉重,以此达到情感上的共鸣。

人和动物一样,都有一个安全距离,这是动物的领域性本能。在环境设计中,这是考量人们对空间安全度、舒适度、私密度、体验度的标准。一般来说,在大型的室内空间里,人们更倾向于在靠近邊缘的地方停留,脱离中间的人流,边缘可以产生依托感。物品摆放的疏密度,回廊的数量、角度,空间内的柱子、墙壁,都也可以让人产生这种依托感。

在公共事件中可以发现,人们倾向于盲目从众。如同领头羊和羊群的关系,发生紧急情况时,人们大多会不加思考的依凭直觉跟随领头的人,形成整体的人流流向。而且,人们在移动时,会有一种趋光性,即从相对较暗处,走向相对明亮处。在无人引领时,环境的指引作用便突显了出来。人类还具有社会适应性,这是也从众心理的表现。在剧院等公共场合,宽敞的大空间,庞大的压迫性气势下,人们会不自觉的安静下来,被空间环境所感染,控制自己的行为,这是环境带来的心理暗示。

博物馆的展览设计要顺应人类的行为模式,符合人们的感觉。多边形的空间带给人新颖现代的感觉,而规矩的方形则给人踏实的体验。设计师通过对光影的把控,空间的布局,颜色的衬托等等,以艺术性的方式从背景中渐渐渗透给参观者,对参观者进行引导,甚至是强迫性地灌输一个思维方式,将更多的隐藏信息传达给对方。所以参观博物馆不仅仅是对展示品本身的阐述,更多的是一些隐藏体验的传达。理解、思考、分析人类行为在环境中的发展模式,也是设计工作的重要一环。

现代博物馆的展示不再是陈列展品,更多的是利用有限的空间,带给人们无限的精神体验。在信息时代,博物馆和网络信息相比,优势便是这种真实的信息交互。人们通过真实的视觉环境体验,思维与主题背景相交融,可以更好的思考体会展品背后的故事和历史。为了更好的体验,博物馆也越来越多的加入多媒体化元素进去,提高受众的参与性,从多个角度满足人们的需求。用不同的技术型手段把情感附加到展品中去,也拉近了和参观者的距离,产生亲近感,能够更好的沉浸到博物馆的环境氛围中。

博物馆从最开始的从展品的角度出发,以展品为中心的展出方式,到如今,以受众为本,从参观者的角度出发的设计,这是从根本上的设计理念的改变,这是顺应时代发展的改变,应当引起更多设计者的思考。将环境心理学应用到博物馆展示设计中,是对展示场所的艺术性升华,也是对展品本身的艺术性表达。从心理层面向参观者传达信息,这也是未来博物馆发展的大方向。

环境心理学论文6

摘要:随着社会的进步与发展,建筑设计在满足本身的功能的要求之外,更趋于“人性化”的设计,人们“环境心理学”的重视日益增长,在各种领域都获得了广泛的应用,接下来我们就来谈谈环境心理学在图书馆设计中的应用。

关键词:图书馆设计 环境心理学

引言:

从建筑分类来看,除了我们每天必须居住的居住空间建筑外,我们平时接触最多的就是公共建筑,一个公共建筑的设计是否成功,主要看它各个功能分区的划分,与流线的设计,只要人们能够在这个空间内感觉到使用很方便,心理感觉很舒适那就是一个成功的公共建筑。一般图书馆都是作为一个高校的标志性建筑,是一所高校向社会以及其他学校交流的一个窗口。接下来我就从图书馆的各个设计方面结合环境心理学的概念来具体分析一下。

一、创造图书馆宜人的外部绿色环境

在现代社会中,植物景观不再是仅仅局限于经济实用功能,美丽的、令人愉悦的植物景观,能够满足人们的审美需求和人们最求美好事物的心理需求。单株植物拥有属于它的形体美、色彩美、质地美以及季相变化美等。丛植、群植的植物能够通过不同的形状、线条、色彩、质地等要素之间的相互组合以及正确合理的尺度,搭配不同绿地的背景元素与铺地的地形建筑物、小品等,不但能够美化环境又可以为景观设计增添独有的色彩,能够使人在审美的同时调节情绪、陶冶情操。在图书馆周围的绿地中可以通过植物设计来达到上述要求。

植物设计能够很好的服务于人的私密生活空间,是创造人的私密空间的最好的自然因素。在考虑人对私密性空间的需求时。 建筑设计师并不一定就要设计一个彻底闭合的空间,但在空间属性上要对空间有较为完整和明确的限定。分散排列的绿树或者布局合理的绿色植物屏障就能够很好的提供给人们一个私密空间。在完全由植物所营造的静谧空间中,读书、静坐、交谈等无疑是一件一位舒适享受的事,沉稳的特征、离心的理念,在性格上偏重于互相距离较小或不进行交流的特点。在这样的绿地中,人们总是希望能够尽可能的减少周围环境的刺激、保证每个人的个人空间和人际距离不受侵犯。因此,在植物景观的设计过程中,应该充分考虑到空间属性与人的关系,从而使人与环境能够达到最佳的融合状态。

二、图书馆的内部绿化与美化设计

图书馆内部环境的规划和设计是一项十分重要的工程,读者的大部分时间都是在图书馆内部度过的。因此,图书馆内部的绿化设计便显得尤为的重要,用“图书馆像花园”这句话来形容图书馆的学习环境十分的贴切。设计师可以选择一些对人体健康有益的树木花种放置在图书馆中,比如吊兰、巴西木、铁树、虎尾兰和冷水花等,这些树木花种不但能够对污染性的空气进行有效的净化,而且还可以形成为一种有效的制止图书馆内空气的污染的绿色屏障。

室内绿化已经成为现今现代图书馆环境设计中的一种生理和心理功能的需要——人们总是喜欢能够更近距离的接近大自然。使用未经雕琢的花木石水点缀在图书馆内外,能够使人感到更加的亲切。人们渴望能够创造一个宁静舒适、具有大自然情趣的学习环境,来调节自己紧张的情绪或学习氛围、缓解长时间处于户内的脑力劳动所带来的精神上的疲惫;绿色可以使用眼过度的人却得到最好的调节,绿色植物始终陪伴着读者在知识的海洋里,不但具有很好的视觉效果,还能够起到净化空气的作用。这是一种体现生机勃勃的精神面貌、深刻的文化艺术内涵以及促进身心健康的环境再创造。

根据各个图书馆设计风格的不同,图书馆的绿化与美化方式大致可以采用: 散点式方法:在数排书柜两端、尽头以及墙角的位置整齐或者错落有致的摆设花卉、树木;面式方法:将花坛或花台放置在室内:点式方法,在阅览桌、窗台、书柜上放置少量的盆栽花卉或者盆景;悬挂式方法:在藏书室的墙面、书架上悬挂吊兰、蕨类或藤本等植物,能够立即产生自然的过渡与连续感,能够起到将内外空间过渡与延伸的作用;中庭花园式方法:在有良好采光和通风条件的较大室内用植物、山石、水池构成可观赏、可信步、可休息的庭院,还可配上茶椅等设施。

三、设计合适的采光与照明

人类的大部分信息都是通过视觉从外界获取的,环境照明对其效率和质量有着直接的关系。就其本身所具有的功能来说,图书馆首先应当提供给人们一个光照度合适的学习和阅读场所。自然光均匀、光质好、照度大而且节约能源,图书馆应该更多的利用自然光。如果自然采光在图书馆的设计过程中就能够打下基础的话,那么作为人工照明的灯具,则在室内设计中扮演着另一个重要的角色。人工照明的灯具能够营造出宁静、淡泊、幽雅、朴实和开阔的意境,烘托出热烈、浓郁、欢快和华丽的氛围。更为重要的是:太阳光毕竟是一种不稳定的光源,它随着昼夜、气候和季节变化而变化,不能够随时利用。

传统的图书馆设计中,大多都将偏冷的日光灯用作图书馆的主要光源,其实适当的使用一些偏暖色调的白炽灯也是一个不错的选择,能够增加色光的对比,调节气氛。但是,一定要综合的考虑灯光配置,比如亮度、位置、角度以及灯光的质量的等等,防止眩光造成读者出现视觉疲劳和视力下降等问题。图书馆阅览室通常都采用混合采光的方法,不但有人工照明又有自然采光,自然采光来自窗户或者是倒墙的玻璃钢采光带,人工照明的照度标准通常在300勒克斯以上,有的阅览室更适合暖色光源和冷色光源进行混合使用。将照度控制在在10勒克斯~103勒克斯范围内是最为经济有效的。照明心理学研究指出,最舒适、最适宜的照度平均值在20xx勒克斯左右。一个良好的图书馆光环境应该是舒适、愉快并尽可能的满足人们的使用要求,单纯的提高环境照度仅仅是量上的变化,而舒适的照明环境则是由照明质来决定的。

图书馆所用的灯具与大型办公室、甚至展厅等类似,从使用上大致可以分为局部强调性照明,除了用于整体的浏览外,颜色也扮演着十分重要的角色。心理学专家建议:阅览室、书库等场所是需要冷静思考与精神专一的地方,因此大部分的阅览室、书库都应当采用一些冷色调,比如白色或者灰色,尽可能的使用中性色彩,以保证工作或者阅读的高效率。符合规范、科学合理的指示标识,既能够从视觉上进行信息的迅速传递、帮助读者准确快捷的判断前进的方向,同时也是图书馆整体形象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甚至变成一种文化的体现。它使当今信息的时代节奏加快的特征更加明显。在整个图书馆内各功能区划分中,导向标识尤为重要,标识的位置、大小、多少以及字体、图形符号的形状和色彩在较远的距离内就能被读者清晰而准确地识别是必需的。这其中,需要考虑到人在行动中其视野能够迅速观察和接收信息、轻松愉快地辨别目标和方位的能力,这些都应科学地进行设计。

从读者的角度来看,他们进入图书馆的时候,首先看到的就是整个图书馆的布局,以便能够迅速的找到自己需要的书籍在哪一个区域,然后再从一排排的书架的导向牌中寻找到具体的位置。由此可见,读者对导向牌具有很强的依赖性,因此导向牌的能见度、醒目性和规范化的则显得尤为重要。导向牌的形态应当尽可能的做到简洁明了和醒目大方、色彩方面越接近色轮上的原色或间色,而且要尽可能的降低用色数,视觉传达信息的效果就会更好。现在的图书馆导向牌,一般都采用绿底白字或是蓝底白字,这样比较容易与周围的环境进行区分,白色扩张而醒目,蓝色、绿色和白色都是视觉中的耐久之色,特别是绿色,不易使人产生疲劳,频繁的使用效果会更为理想。除此之外,还要考虑到照明的情况以及背景亮度对字符粗细产生的影响。

结语:

“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研究环境心理学习图书馆布局的关系,能够将图书馆的功能发挥到最大的程度。近些年来,一些心理学家、医学专家对图书馆环境色彩在读者阅读过程中的积极作用越来越重视。建筑设计师在进行图书馆的设计时,也要“对症下色”,根据不同的阅览室、不同书库、不同办公室,使用不同的色调。建筑设计师的创造性还能够激发人们的情感,调动人们的兴趣,开拓人们的想象,使其与建筑设计师产生“心有灵犀一点通”的感觉,使建筑环境与人进行无时无刻的对话。

参考文献

[1]伍麟,郭金山。国外环境心理学研究的新进展[J]。心理

[2]李春。浅谈海南大学图书馆新馆建设的功能设置方案[J]。河北科技图苑,20xx,20(1):26~28,72。

[3]邢玲。对我校图书馆建筑与人文关怀的思考[J]。河北科技图苑,20xx,20(1):29~31。

[4]周萍。现代图书馆室内空间气氛创造的因素[J]。河北科技图苑,20xx,20(3):10~12。

环境心理学论文7

一、环境心理学对人产生的影响

环境心理学已经成为现代社会研究的一个领域,是因为人的行为包含在社会环境之中。对于人来讲,人们每天都处在环境之中,人行为的对外界事物产生了一定的影响。

人类的行为与创造是改变环境的基础,事物产生变化的根本又是人类丰富的创造能力,还会对行为和创造的主体--人产生影响。例如人们设计出舒适、高效的办公环境,优美空间环境使工作员工感受到这一环境氛围,能使员工工作的心情更加愉悦,从而更能提高工作效率。在紧张的工作状态中,上班族每天所在办公环境中的时间已经越来越多,办公空间已经成为人们每天所处的最重要环境之中,办公空间的人性化设计,可以让工作环境更加舒适和放松。现在很多公司对办公空间的设计要求必须具有人性化的元素在里面。办公空间的人性化设计受到了推崇,办公空间环境直接影响着人们的工作情绪和工作效率。因此,在办公空间的设计中,应根据办公人员的情况以及办公人员的心理需要等情况,来设计和创造空间环境。还要分析色彩、光和材料等使用对办公环境产生的影响,让办公环境更舒适、高效,让人们把工作的压力随时排解掉,从而提高工作效率。

二、办公空间的人性化设计

当代的办公空间设计必须要人性化,人性化设计要贯穿整个办公环境的各个角落。人作为使用者,心理感受决定着办公空间的尺度。不同尺度的空间,给人的感受也就不同,使用功能和精神感受是设计空间时必须要思考的。这些思考的可行性又是新材料、新技术发展所提供。那么办公空间的布局一定要有秩序感,这是对空间设计的一个最基本体现。环境心理学家认为人类的交往活动是公共性与私密性的矛盾统一,应该科学处理环境的开放程度与私密程度的关系。让人对空间有舒适感的要求是 : 小而封闭的空间,可以让人感到安全。其次通过开放的空间看到另一个空间。按功能和使用,可以利用植物、家具、隔断等把办公空间进行适当划分,这种办公空间可以把团体与个人结合在一起,从而更好的提高工作效率,把人性化设计展现的淋漓尽致。

色彩对人的情绪和心理会产生影响。色彩学家认为,不同颜色对人的情绪和心理的影响不同。研究发现,暖色调给人热情洋溢感觉,会使人快乐和兴奋;而冷色调给人清凉感,会使人的心感到安静,在心理上起到了镇静的作用。基于色彩的变化、明度不同,还能造成不同的空间感。传统的办公空间一般以灰色为主基调,目的是让企业有一种庄重的形象。展现个性的时代已经到来,公司为了激发员工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喜欢使用色彩鲜明的颜色。办公空间色彩一般遵循 “ 活跃融合” 的搭配原则。活跃是指办公空间的色彩变化和搭配是否突出,融合是指办公空间中的地面墙面家具乃至绿植的颜色都要整体融合。在办公空间的色彩设计上应该满足功能和空间的俩方面需求,完美的体现了空间与功能的相互协调。办公空间的颜色不适合过于单一,单一的颜色,容易引起眼睛疲劳,如果颜色搭配的不得当,会加重眼睛的疲劳程度,使人产生不舒适的感觉。因此,办公空间的环境颜色应该以纯度低的颜色为最佳。

人性化的光照将传统方式的照明改为整体照明与局部照明相结合。局部照明将成为设计中的重点。在新的设计中,整体照明只提供给整个环境所需的最低照明,而局部照明可采用自我调节灯光的方式,这样改变了个体对灯光的需求,也将冷色系的光加入暖色系的光。据调查,在冷光源下工作,人们会产生压抑感和紧张感。通过共同使用冷暖光源,可以模拟出自然光。适宜的照明可对办公人员的情绪调节和精神状态的放松起到一定的作用。

声音环境在环境心理中也是非常重要的一项。人在工作中的时候,希望自己的空间是宁静的。静,就是考量办公空间的声音环境了。由于办公空间都会使用现代的办公设施,如电脑、传真机、打印机,这些都会形成噪音。而隔音是办公空间设计中必须要考虑的,办公室一定要有隔音设施,特别是用于讨论公司商业机密的会议室必须保持一定的隔音性能。

材料的使用也要对人性化有所体现。昂贵华丽的大理石不再是现在办公环境设计中的重点,更多地将重点放在环保上。一些环保的天然材料,都可以放在办公空间的环境中,如鹅卵石、草坪等。天然材料和现代材料相互融合在一起将产生科技与自然共生的人性化设计。在人性化的家具设计上,比如新型办公椅会根据办公人员的背部状态自动调节靠背的弧度,智能办公家具将成为一种办公家具中的潮流趋势。

结语

办公环境对于每个上班族都有着重要的影响。设计办公空间最重要的一点就是满足人的心理需求,而工作环境的质量又是不可忽视的因素。当工作环境成为上班族喜欢的空间时,就会更好的提高工作效率。事实证明,不注重人性而一味追求效益的办公设计注定是失败的。设计不应该仅仅只满足人最基本的生理要求,更应该满足人的内心需求、精神层面的内涵和人文关怀,而人性化设计是今后设计发展的主流。

参考文献:

[1] 常怀生 . 环境心理学与室内设计 . 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20xx.3.

[2] 徐磊青 . 人体工程学与环境行为学 . 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20xx.3.

[3] 刘超英 , 陈卫华 . 建筑装饰装修材料、构造、施工 . 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20xx.1.

环境心理学论文8

摘要:从高校学生实际的社会交流需求出发,综合考虑目前高校普遍存在可利用场地资源紧张的现状,笔者通过前人研究和社会调查发现,食堂通过合理的布局与改善,在充分考虑学生的心理需求条件下,高校食堂可为学生营造一个适宜交流、缓解压力的场地。本文从环境心理学角度对食堂的设计布局以及食堂设施布局进行分析。通过调查分析,为高校食堂设计与布局提供一定思路,不仅满足大学生的交流需求,对学生的身心发展起到促进作用,也能够使校园的场地资源得到优化配置。

关键词:高校食堂 环境心理学 社会交流

中图分类号:J0-0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3359(20xx)20-0171-03

食堂是高校校园重要的建筑之一,是学生们摄取食物、放松心身的公共场所,也是师生每天必到、互相见面的场所之一,其重要性不言而喻。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高校食堂不论在保证学生的身体健康还是在提升学校自身形象上都起着越发重要的作用,而食堂设计与布局也在一定的程度上反映着高校的影响力。但很多高校对此并没有十分重视,固然学校应该看重教学方面的问题,但是高校配套的生活设施一样会影响到学生的发展。

环境心理是研究环境与人心理和行为之间关系的一个应用社会心理学领域。目前越来越多的公共场所都在运用环境心理学的研究和理论进行设计和布局,从而满足人们各种不同生理与心理的需求。[1][3]笔者结合前人对高校食堂的研究分析,从环境心理学理论切入,对高校食堂所具备的社交功能做进一步分析,一方面,为食堂合理布局提供一定思路,从而为校园达到场地资源的优化配置。另一方面,能够更好地为高校大学生提供一个放松、交流、沟通的场所,以提升学生的社交意识,满足其社会交流的需求,提高社交质量,对学生的身心发展起到促进作用。

为更好了解目前高校食堂、学生的社会交流情况、食堂对学生社会交流的影响,笔者开展了学生对食堂相关评价的问卷调查。笔者对贵州大学以及贵州师范大学的学生发放600份问卷。回收问卷596份,有效问卷586份。笔者通过对数据整理发现,学生对食堂就餐环境的满意度为32%。学生对经常就餐的食堂感到舒适的仅占总体的24%。目前有65%的学生认为食堂是不适合交流的场所。此外,在调研中发现,调查学生中有67%的人表示每天与他人交流时间在两小时以上。超过半数的学生的主要交流方式是面对面谈话。由此可见,大学生具有较强的交流意识与欲望。学校在充分考虑学生的性格发展和社交需求的情况下,应合理利用学生聚集广泛的公共场所,为学生提供更多的社交平台和社交机会。

一、高校食堂大学生社交行为的影响因素

(一)物理环境因素

1.功能分区

食堂作为公共的交流场所。首先,从就餐者群体角度来说,只有能够满足自身交流需求的社交场所,在一定的程度上符合自己心理需求,这种环境才能成为合适交谈的场所。而环境的背景因素尤为关键,每个人对环境的要求有差异[2]。根据调查发现,学生喜好的就餐环境因人而异。从食堂角度来说,要作为一个良好的社交场所,就要多方面去适应不同人群的需求,以达到自身价值实现的最大化。同时笔者对学校的一部分学生进行调查,85%的学生认为食堂有必要进行功能分区,这样有利于实现食堂社交功能。因此,对食堂进行功能划分符合学生交流需求。其次,在很多公共环境中,如果该环境所提供的信息超出了人所能接受或控制的范围,就会使得人正常认知活动受到干扰。如果这种对于环境的控制力的缺失被人所觉察,很大程度上会引起负性情绪体验[3]。而这种负性情绪体验如果没有得到处理,就会对社交造成负面影响。因此对食堂这一公共场所进行分区,为区域提供合适的信息是有必要的。我们可将食堂就餐区域在充分利用场地资源、考虑就餐者喜好的情况下,将食堂划分出几种功能区。例如,常见的快速就餐区、聚会区、吧台区、自助餐区等。

2.桌椅

从环境心理学的角度来看,领地是可见的,相对固定的,它表明了个体或群体彼此排他的、独占的使用区域[4]。就高校食堂而言,个体所能感知的领域,一方面是整体分区布局领地的划分,而另一方面,局部的桌椅的摆放和设计也显得尤为重要。一般情况下,人不会意识到社会距离,但在行为上却时时遵循着该规则,破坏这些规则,则引起不适感[5]。所以食堂布局时应考虑个人空间的舒适感,具体就是物与物间的合理距离[4]。不仅不浪费平面利用率,也尽可能保证就餐者的个人空间。这就需要我们充分利用桌椅的作用,通过对餐桌的形状,摆放距离以及椅子数量布局等,以增加学生在食堂就餐的舒适性,进而提升学生的交流欲望,达到改善目的。

通过问卷调查发现,除选择四人长桌以外,大部分学生倾向于选择在四人小圆桌上就餐,相对于长方桌而言,这更加体现了社会向心力的作用,在这样的环境下就餐,不仅舒适,也更有利于同学的交流,这样在进行小范围的交流时更不易感觉到被排外。此外,使用圆桌时,还需要考虑学生就餐时的人数。通过调查笔者发现,其中有15%左右的学生倾向于6-8人一同就餐。就这一部分同学笔者进一步分析发现:他们每天的基本社交时间都在3-5个小时。这从侧面反映,交流时间和他们选择的就餐人数有一定的相关性,这些学生对于交流有更高的需求,因此,对于圆桌的使用,有条件的食堂可以加入少量的大圆桌来满足学生的需求。另外,笔者还发现有21%的同学选择半包围式的餐桌。其也可以体现社会向心力的作用,在餐桌的包围处就餐,能够有一种被容纳其中的心理体验,少量使用这类的桌子,不仅有利于提高同学的社会交流,还有利于提升食堂的特色与美感。

3.噪音

研究发现噪音对人的身心均有直接影响,进而可间接影响个体的社会行为。噪音是否可控,是其影响听者的一个重要因素,如果人认为噪音是他能控制的,那么噪音对其影响会较小;反之则大。从这个观点来看,人对于噪音是有一定适应性的[6]。因此食堂不需要过分安静,其中加入节奏轻快的背景音乐,或者播放受欢迎的广播节目,会使其氛围更易让同学交流。因此结合高校食堂来说,食堂噪音对于学生的就餐和交流会造成一定影響。因此,我们可以在食堂加入背景音乐的元素,从而降低高峰时段人多而引起的噪音,并且背景音乐是作为人们能够控制的因素,从而也能够减轻他们因噪音而产生的不快感。在这样的环境条件下,促进了学生之间的交流沟通。

4.颜色

在众多学者研究中,都探讨了色彩对人心理的作用。环境影响个人情绪,而个人情绪又会影响其交流的质量和持续性[2]。本次的调查中,56%的人表示会关注到食堂所用的颜色。从食堂的整体色调来考虑,首先应符合大众审美。颜色所构成的物理环境给人带来的视觉体验和身心体验对交谈的倾向和欲望有辅助作用。从大的公共场所到食堂这一场所的颜色布局应该更好地结合就餐群体的心理进行选择,根据不同颜色对人心理的暗示作用进行考虑[4]。现在很多餐厅颜色都以明亮、易感性较强的为主,如橙色和橙红色。但往往单一的色彩极强的色调渲染环境时,会在一定程度上容易使就餐者焦躁,因此,这样的物理环境本意是好的,但却可能导致其所接受的色彩刺激过剩,产生抵触心理。因此在食堂就餐区,应该以明朗易感性较强的颜色为主色调,但用以浅色调和暗色调将主色隔开。这样可以减少主色调给人的压迫感,并有利于达到更好的视觉审美效果。

(二)心理环境因素

1.拥挤感

个人空间太少会使人心理上感到拥挤[1]。在食堂保持相对的独处空间有利于个体领域性和拥有感的体验。在本次调查中发现,32%的学生认为食堂下课时段会出现拥挤现象。学生的这种主观拥挤感的体验,除了是对物理环境的直观反映,也是内在的心理调节机制所产生的反应。当学生没有适合于个体空间行为的物理环境,无法拥有领域性和拥有感,就容易形成拥挤感和压抑感,甚至感知到比实际情况更为负面的情绪。高密度使人感到对其行为失去控制,从而引起拥挤感,处于同样密度条件下的人,如果使其感到能对环境加以控制,则拥挤感会下降[1] 。因此笔者认为,学生对于食堂拥挤这一评价的体验,与其对环境的控制感缺失有关。在高校实际场地等客观因素的制约下,首先,食堂播放舒缓的音乐可以很好地降低环境噪音带来的心理拥挤感;其次,就餐座位設计成可调动的,这样就餐者可根据自身喜好调节与他人交流的直线距离,进一步以物理环境来调节其心理体验。如此不仅可以让师生拥有一个舒适的就餐环境,也进一步增加了食堂的美感。

2.个体空间

(1)私密性

私密性是人最基本的心理需求,能否满足私密性,直接影响到人们的依赖感与归属感[2]。对于作为公共场所的高校食堂而言,私密性是至关重要的因素。正如前文所提及,食堂增加功能分区,圆桌的使用等,都考虑到私密性这一因素。不同的分区,可以使个体放松情绪,充分表达其真情实感;圆桌的使用也使群体之间保持距离,私密性得以保障[8]。在笔者的问卷调查中发现,对于和朋友一起就餐而言,69%的学生倾向于面对面。其次,多数人都不喜欢陌生人同桌,根据数据表明,有66%的人希望可以坐在陌生人的斜对面,因为该角度不会有眼神的对视,也不会有任何交流。为此,食堂应能够满足就餐者的私密性需求。例如适当增加某些就餐区桌椅间的间隔位置;靠近某些桌椅的摆放以便于团体就餐等。

(2)安全感

个体安全感也是重要因素之一。根据边界效应,人们更愿意选择区域的边缘地带进行活动。边缘地带之所以如此,是由于其为人提供了有利条件[2]。首先,就餐者在边缘区域就餐会感觉不被打扰,人流量没有中心区域密集,能增加其安全感。其次,边缘区域有利于就餐者肢体动作的施展,进一步促进交流质量。另外,充足的安全感会给人带来更多的话题。在问卷调查中,选择靠边的位置就餐的学生占多数,这也符合边界效应这一现象。因此,食堂的设计可适当使用一些隔离屏风等装饰性物件,一方面增加食堂美观度,另一方面提高学生就餐安全感。

(3)场地依恋

学生对食堂形成的场地依恋,也是食堂成为好的社交场所需要考虑的因素之一。“场所依恋”是指个人在一个场所后,会对该场所所能满足自己的需求而产生依赖感以及在情感层面对这个场所产生的认同感、归属感以及其它情感层面的表现[1]。该理论体现了资源及其提供设施的重要性。通过对食堂设施和资源的合理运用,以满足学生就餐时的社交需求。高校食堂在满足个体对私密性,安全感等的需求,并提供相应的设施和服务,为学生提供可控的交流环境,这样能够使个体对于食堂产生依赖感和认同感。不仅为高校食堂增加新功能,并能够有效提升高校食堂的使用率,从而达到场地资源的优化配置[7]。

二、结语

食堂作为学校重要的公共场所,应更多地关注和挖掘其为学生带来的潜在价值。本文旨在强调食堂本身所具有的社交功能性,优化配置学校公共场地所具备的资源。从环境心理学的角度,对食堂的社交功能进行探讨,为高校食堂设计与布局提供一定思路,不仅满足学生的交流需求,也为学生的身心发展起到促进作用。

参考文献:

[1][美]保罗·贝尔 (Paul ),托马斯·格林 (THomas ne) ,杰弗瑞·费希尔 (Jeffiey er).环境心理学(第5版)[M].朱建军等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xx.

[2]郑全全.社会心理学[M].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1998.

[3]乐国安.美国环境社会心理学研究的新进展[J].天津师范大学学报,20xx,(05).

[4]舒莉.环境心理学中噪声的研究及其心境量表的修订[D].北京:北京林业大学,20xx年.

[5]林玉莲.胡正凡.环境心理学[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xx.

[6]常怀生.环境心理学与室内设计[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xx.

环境心理学论文9

摘要:环境心理学是一门新兴综合性学科,主要研究人与环境之间的关系,强调“以人为本”的设计理念。着眼于人与环境的相互关系,研究了室内环境中人的心理行为特征及其指导作用,并对环境与心理的相互作用进行了探讨,从色彩、形状、光影三个角度分析了环境心理学在室内设计中的发展与运用,以期创造宜人的生存环境,提高生活质量。

关键词:环境心理学;以人为本;室内设计

一、环境心理学的概述

环境心理学是研究环境与人的行为之间相互关系的学科,它着重从心理学和行为的角度,探讨人与环境的最优化,即怎样的环境是最符合人们心愿的。环境即“周围的境况”,是围绕着人们并对人们的行为产生一定影响的外界事物。人们可以使外界事物产生变化,而这些变化了的事物,又会反过来对行为主体产生影响。环境心理学就是研究人与环境之间的关系,强调“以人为本”的设计理念,以人的美好感受作为设计的终极目标。

二、环境与人的心理及行为的相互作用

人与环境总是通过某种相互的作用来达到一种平衡,在这一动态平衡中走向进步与完善。人在室内环境中,其心理与行为尽管有个体之间的差异,但从总体上分析仍然具有共性,仍然具有以相同或类似的方式作出反应的特点,这也正是我们进行设计的基础。

(一)安全性

无论何时何地人都需要有一个能受到保护的空间,因此无论是在餐厅、酒吧和图书馆等地方,只要存在着一个与人共有的大空间,几乎所有的人都会先选择靠墙、靠窗、或是有隔断的地方,原因就在于人的心理上需要这样的安全感,需要被保护的空间氛围。当空间过于空旷巨大时,人们往往会有一种易于迷失的不安全感,而更愿意找寻有所“依托”物体,所以现在的室内越来越多的融入了穿插空间和子母空间的设计,目的就是为人提供一个稳定安全的空间。

(二)领域性

人在室内环境中的生活、生产活动,总是力求其活动不被外界干扰或妨碍。领域行为就是个人或团体,针对一个明确的空间所作的一种标志性的或保护性的行为或态度模式,包括预防动作及反应动作。

(三)私密性

私密性是作为个体的人对空间最起码的要求,只有维持个人的私密性,才能保证单体的完整个性,它表达了个体的人对生活的一种心理的概念,是作为个体的人被尊重、有自由的基本表现。

巩固心理环境个性的独立的室内空间,如果说领域性主要在于空间范围,则私密性更涉及在相应空间范围内包括视线、声音等方面的隔绝要求。比如就餐人对餐厅中餐桌座位的挑选,相对地人们最不愿意选择近门处及人流频繁通过处的座位。餐厅中靠墙卡座的设置,由于在室内空间中形成更多的“尽端”,也就更符合散客就餐时“尽端趋向”的心理要求。

三、环境心理学在室内设计的运用

(一)色彩在心理环境中的运用

色彩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对于人会显示出各式各样的心理效果。认识到了色彩在室内设计中的作用, 我们就会运用色彩来调节空间的环境气氛,烘托室内的气质,创造舒适的室内环境以利于身心状态的调节。在设计表现上,不论是外观色彩,还是室内设计采用的色彩,都是以自身性质所引起的情感来感染人的,换句话说,它不是观者的情感,而是对象的情感。像室内色彩那样长时间引人注目的刺激,就能够激起支配人们持续性的积极的情绪,或者进一步加强由于其他事情而产生的某种情绪。

(二)空间形状在心理环境中的运用

由各个界面围合而成的室内空间,其形状特征常会使活动于其中的人们产生不同的心理感受。著名建筑师贝聿铭先生曾对他的作品――具有三角形斜向空间的华盛顿艺术馆新馆有很好的论述。他认为三角形、多灭点的斜向空间常给人以动态和富有变化的心理感受。整个建筑有个中心,提供一种方向感。透过大厅开敞部分还可以看到周围建筑,从而辨别方向。七层阅览室都面向较为封闭的、光线稍暗的大厅,力图创造一种使人陷入沉思的神秘、宁静的气氛。这种宁静的气氛,就给了人们情感上的适应,因为人们需要通过思考来了解艺术,他的成功在于他的设计引起了人们对于环境产生了心理上,情感上的适应和共鸣,使得人们从情感上理解了他的设计。

(三)光影在心理环境中的运用

现代室内光环境的设计中,光不仅起照明的作用,而且还是界定空间、分割空间、改变室内空间氛围的重要手段,同时光还表现一定的装饰内容、空间格调和文化内涵,趋向于实用性及文化性的有机结合,成为建现代装饰环境的一个重要因素。光和影的衬托给人们提供了愉悦的视觉刺激,是营造室内气氛与创造意境的“特殊材料”。安藤忠雄认为:光和影能给静止的空间增加动感,给无机的墙面以色彩,能赋予材料的质感更动人的表情。

四、结语

加拿大建筑师阿瑟?埃利克森说:“环境意识就是一种现代意识” 。当人们处于室内环境之中时,人们的某些心理要素也同时处在室内环境的影响中。室内设计要求我们不仅要满足使用功能,而更为重要的是营造一个舒适的、人们愿意停留和驻足的、一个能给人以视觉上和心理上,乃至行为上享受的空间环境。良好的室内环境所提供的氛围不仅仅作用于人的外在,更重要的在于它影响着人的心理,左右着人们的行为。

【参考文献】

[1]保罗?贝尔著,朱建军,吴建平等译. 环境心理学[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xx:18-25,31.

[2]计少妮.从“以人为本”谈环境心理学在室内设计中的应用[J].艺术科技, 20xx(02):41.

[3]贾悍.基于心理作用的室内装饰人性化设计思考[J].城市建筑,20xx(02):56-60.

[4]陈露.建筑环境心理与人居设计[J].山西建筑,20xx,34(5):82-83.

环境心理学论文10

摘要:

在人类社会迅速发展的今天,人与环境的关系问题已越来越得到人们的重视。环境心理学属于研究环境与人的心理和行为之间关系的一个应用社会心理学领域。就系统论的观点看,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是统一的,二者都对人的行为发生重要影响。本文用环境心理学的理论为指导,对二者的有机接轨做一些探索。

关键词:

风景园林;设计;环境心理学;空间环境

1环境心理学的内涵

环境心理学是研究环境与人的心理和行为之间关系的一个应用社会心理学领域,又称人类生态学或生态心理学。环境心理学之所以成为社会心理学的一个应用研究领域,是因为社会心理学研究社会环境中的人的行为,而从系统论的观点看,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是统一的,二者都对行为发生重要影响。把环境、行为关系作为一个整体加以研究,着重从心理学和行为角度,探讨人与环境的最优化。

2环境心理学在国内外研究应用简况

在园林刚萌芽时,我国的园林设计就非常重视人居环境的和谐,园林名著《园冶》就是一部系统地论述如何营建和谐的人民居住环境的巨著,中国的《风水学》也是从心理学的角度揭示了环境给人的心理作用;西方在20世纪60年代末期到70年代初期,由于环境恶化、自然资源减少,科学家、心理学家更加重视环境对个体心理、行为的影响,纷纷研究与环境心理学有关的课题。由于环境问题的心理学研究仍然滞后。环境心理学的研究到目前为止,仍然没有完全摆脱强烈的人类中心主义和功能主义。心理学保持并合法化了这样一种世界观,即个体是与环境相分离的。

3用环境心理学指导园林要素设计

3.1园路。

园林道路系统引导人们方便的到达各个景区、座位区或观赏区。园林道路设计时蜿蜒环绕的穿过不同景区的小路,环绕整个山林的旅游观光车道,以及不易攀登的栈道。

3.2水。

无水不成园,水为园林之魂,古代造园家顺应自然,因地制宜,构筑自然生动的山水景观,水的设计在园林景观中成为空间的视觉焦点,水环山而流从而起到引导的作用。水作为视觉对象,有丰富的视觉层次。灵活的组织点线面式水景,构成三维空间增加层次感。达到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的空间效果。

3.3建筑。

建筑的高度、色彩、材质和形态对游客的心情会带去较大影响。周围建筑如若太低矮狭小,会使得周围空间显得逼仄,通常居住近的人交往频率高,容易建立友谊。在建筑设计的时候采用围合形式的邻家小院,这种空间形式不仅仅能增进住户之间得友谊,还能让人有一定的安全感。

3.4植物。

在设计中利用植物的不同色彩、质地、形状和味道来创造四季的景观,例如道路的转弯,地形的高差,不同的景点区域等,用植物的变化来引导人群;同样利用植物来创造小尺度的空间,起着分隔空间的作用。3.5小品。小品在园林设计中起到点景或划分景区的作用。同时也起到过渡和引导的作用,设计小品时紧扣主题,满足人交往需要及符合个体尺度的小品,增加园林空间的趣味性。

4用环境心理学指导园林空间布局设计空间设计效果。

园林设计的目的是从人的生理和心理两个方面创造安全、舒适、宜人、保护个人领域和富有关感的环境。园林设计中应尽可能的满足不同人群的心理需求,划分出公共、半公共、私密、半私密的空间,以满足人的多样化活动。在保持原有的自然状况下,包括它的原始植被状况,随山就势,因势利导。体验园林带来的“幽”。在尊重基地条件下,对整个园林进行空间功能的设计,使各分区景观具有以下空间特性。

4.1景点游览区。

从入口的广场设计开始,较大面积的空地,需要满足人流得集散、表演、集会、庆祝等组织的大型活动提供场所。通常情况下,人喜欢看别人活动。当你看别人时,有相当部分的被看者也在看你。

4.2观赏游览区。

运用多种的游览方式私密性强的散步道,露天的水路,游览路以及穿梭在林中栈道和塔楼增加人们游览的视线,加强了人们的视觉冲击力,游览的时候将人们带进封闭,半封闭,开敞等各种空间(这中空间是靠不同的植被的群落,道路的有机分割,各种构筑物的和谐统一塑造而成的)让人们回味无穷。

4.3安静休闲区。

巧妙的运用景墙的遮挡,植被的空间组合(乔木,灌木和地被植物的有机构成)有序的营造适合人静心养神的安静休闲区域,设计中将亭子或凳椅放在角部或边界明显处,因此凸出或凹进的角部,如L形长凳和花池,特别吸引人就座休憩或面对谈话。设计能移动的座椅可成组灵活布置,有利于群体交往。

4.4体育活动区。

宽敞的露营区由植物围合形成半密闭空间,优点是与外界有视线交流,而空间形式仍较密闭,不致有人贸然闯入,有较强的限定感。开敞式空间视线通透,围合感不强,可以利用高差或地面材料划分来限定空间,但至少有一面(最好是背后)作封闭处理,使人不致过分分散精力。私密幽静的散步道、骑游道、刺激的攀爬运动场所,以及滨水的野外探险、露营、跑步场地等合理地布置在一起让人充分体验运动养生的乐趣。

5结语

人对环境的心理感受作为依据融入设计中。环境即“周围的境况”,相对于人而言,环境可以说是围绕着人们并对人们的行为产生一定影响的外界事物。以人为本,合理细化功能组织,使空间布局自由流畅、富于变化,同时各空间元素具有内在的有机衔接,让园林景观更加人性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