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范文城>个人范本>心得体会>

会考语文研讨会心得体会8篇【经典】

心得体会 阅读(1.11W)

当我们受到启发,对生活有了新的感悟时,可用写心得体会的方式将其记录下来,这么做能够提升我们的书面表达能力。怎样写好心得体会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会考语文研讨会心得体会,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会考语文研讨会心得体会8篇【经典】

会考语文研讨会心得体会1

我有幸参加了今年的市会考语文研讨会,从各方面综合的情况来看:从大的方面说,今年会考语文和去年的会考语文在题型、题量和结构、分值等问题上保持一致,基本上没变化。我还有幸聆听了许多老师的讲座,深有感触。

首先,我再次感受到做一个合格的语文老师,真不容易。 做一个语文老师,要经常思考一个问题:未来社会对学生语文的要求是什么?语文新课标指出,语文课程的性质:运用语文交流,吸收优秀文化,提高思想修养,促进精神成长;课程理念:获得语文素养,培养实践能力,倡导自主学习,关注社会需要。其中,精神层面及语文素养的培养,是重中之重,国民素质的提升,这是关键。我想,教育的功利性,目光短浅的应该教学,实在是背道而弛。尽管这与现实的.会考矛盾重重,但不妨碍我们倡导新理念。做“大师”,不做“匠人”。

其二,对于国中学生,培养自主学习则可,合作探究,则不必太过于纠结。 优秀的语文课,应该是一种安静思考、文思飘扬的情境,有静心,有耐心,不浮躁,才能提高真正语文素养。想想我的语文教学实践,正是如此。当思维火花在课堂碰撞,又能冷静表达时,效果是最好的。

其三,语文教学重在培养兴趣和习惯。 语文是不能速成的。积累的习惯与愿望,对语文学习而言,相当可贵。从教语文二十多年,我有一个很深的感触,兴趣是学好语文的根本!试想,缺失兴趣的语文教学,还能走多远?就像会考复习,题海战,实在是得不偿失。 养成良好的语文学习习惯;传统的写字教学不能丢;好读书,多读书,读好书;教材为本,吃透教材,用好教材;注重学法指导,适当训练提升,得法于课内,运用于课外;践行语文学科综合性、实践性的特质。开辟语文的自由天地。

会考语文研讨会心得体会2

今天,我参加了临沂七小举办的“国小语文同课异构课例研讨会”,活动为期一天,上午观摩了两位位老师分别讲的《地震中的父与子》一课,之后是做课教师说课及各学校与会教师的交流和评课汇报,下午由来自潍坊的名师做了报告。

可以说这次活动的举办是非常成功的,虽然两位教师讲的都是同一课题,但他们对课文的解读角度不尽相同,驾驭课堂的技巧各有千秋,对新课程理念的落实也各有侧重。尤其是上午的交流研讨,让我静下心来再次反观我们平时的语文教学,我们需要走的路还很长。

要做好一节课,课前的准备是至关重要的。首先我们要有对教学内容的整体感知和深入把握,教材不等于教学内容,我们要充分利用各种途径去丰富、拓宽、延伸教材内容,快速、大容量地提升自己的知识储备,以期做到高屋建瓴。其次要有对学生学情的透彻分析,学情不仅包括学生的认知水平,还包括学生的学习习惯等。同时还要做好应对课堂突发事件的心理准备,甚至做好相关预案,以期做到以变应变。

要做好一节课,目标的明确是不容置疑的。首先我们要明确整篇课文的`教学目标,目标务必要具体明确。不管你想怎么建构这节课,其教学目标是不变的。然后我们要明确课时目标和各环节目标,目标的确立要有教学理念的支撑。比如阅读课中的字词教学,我们务必要明确抓哪些词语来认读,为什么抓这几个词语?抓的这几个词语分别怎么处理?处理到什么程度?

这次研讨活动给我留下深刻感触的还有老师们的评课,这既是个人专业素养的展示,更是学校集体智慧的体现。与之相比,我们的认识有些肤浅,更别说上升到理论、理念的高度。这种压力感应该促动我们多读书,多思考,多去关注一些教育前沿的东西,让自己不致逐渐落后。

会考语文研讨会心得体会3

高三语文研讨会于11月24—26在xx召开,这次选址xx,是因为在xx这个偏远的地方却有一支战绩辉煌的语文教学队伍。本次研讨会就是由向xx中学语文组学习取经和大学联考专题报告两大块组成。

一、xx中学语文组的建设

作为一个县城教学队伍,xx中学语文组师资并不是很雄厚,面对的也只是本县城自己的孩子,受限于适龄儿童的数量,他们的学生并不是选优拔尖,但是在最近的三年大学联考中,无论文史类还是理工类,他们的平均分都在100分以上,在赣州十八个县市的重点中学中排名一、二。他们的成功来自以下两个方面:

(一)大环境

xx自古以来就是一个人文氛围浓厚的地方,苦学、苦教就是他们的`优良传统。作为一个语文老师,xx中学的校长更是极度重视语文这门基础学科的功能和意义。、

1)以严治校,为教学提供一个良好的环境。从军训开始,从学生的头发、跑操、穿校服等细节抓起,使学生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2)举全校之力,强化语文的学习。每周两节阅读课,每天固定的新闻电视时间、练字时间,为语文学习提供了有力的帮助。

3)强化教研组的建设,为每位老师提供专项经费用于专业书刊的订阅。教研组年级之间传承有序、资源共享。备课组分工协作、专人专题、群策群力。

(二)小细节

1)强化非智力因素。从端正书写,强化审题,规范答题等角度杜绝非智力因素的失分。

2)教学上推行“慢进度,缓坡度”的原则,紧扣教材,回归教材,将知识细化。

3)考试针对性强,学什么、考什么,考后更通过错因分析表,进行反馈训练。

二、大学联考语文专题分析,建议。

研讨会下午,xx中学的邱老师结合近几年语文大学联考,对各个题型逐一进行分析,提出复习建议,重要又一下几点:

1)文言文考试重点以人物,叙事类文本为主,但应重视从未考过的“何、若、为、焉”这几个虚词。

2)诗歌鉴赏中,用典、意象、情感是考查重点,也应注意语言风格,练字题型的出现。

3)小作文的命题,表达方式是“主料”,修辞方法是重要“配料”,要警惕相关句式知识的考查。

4)大作文还是会贯彻专家们“纠偏”和“导向”的使命,引导学生“关注生活、思考生活、感悟生活”的导向。

三、20xx大学联考新动向

1)20xx大学联考,语文试卷格局将发生变化,取消第一、第二卷的划分,试卷将以专题的形式组合。

2)名著导读题将增加分值,为4—6分,分为一道客观题,一道主观题。

会考语文研讨会心得体会4

高三语文研讨会于11月24-26在崇义召开,这次选址崇义,是因为在崇义这个偏远的地方却有一支战绩辉煌的语文教学队伍。本次研讨会就是由向崇义中学语文组学习取经和大学联考专题报告两大块组成。

作为一个县城教学队伍,崇义中学语文组师资并不是很雄厚,面对的也只是本县城自己的孩子,受限于适龄儿童的数量,他们的学生并不是选优拔尖,但是在最近的三年大学联考中,无论文史类还是理工类,他们的平均分都在100分以上,在赣州十八个县市的重点中学中排名一、二。他们的成功以下两个方面:

(一)大环境

崇义自古以来就是一个人文气氛浓重的地方,苦学、苦教就是他们的优良传统。作为一个语文教师,崇义中学的校长更是极度重视语文这门根底学科的功能和意义。、

1)以严治校,为教学提供一个良好的环境。参军训开始,从学生的头发、跑操、穿校服等细节抓起,使学生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2)举全校之力,强化语文的学习。每周两节阅读课,每天固定的新闻电视时间、练字时间,为语文学习提供了有力的帮助。

3)强化教研组的建立,为每位教师提供专项经费用于专业书刊的订阅。教研组年级之间传承有序、资源共享。备课组分工协作、专人专题、群策群力。

(二)小细节

1)强化非智力因素。从端正书写,强化审题,标准答题等角度杜绝非智力因素的失分。

2)教学上推行“慢进度,缓坡度”的原则,紧扣教材,回归教材,将知识细化。

3)考试针对性强,学什么、考什么,考后更通过错因分析表,进展反响训练。

研讨会下午,南康中学的邱教师结合近几年语文大学联考,对各个题型逐一进展分析,提出复习建议,重要又一下几点:

1)文言文考试重点以人物,叙事类文本为主,但应重视从未考过的“何、假设、为、焉”这几个虚词。

2)诗歌鉴赏中,用典、意象、情感是考察重点,也应注意语言风格,练字题型的出现。

3)小作文的命题,表达方式是“主料”,修辞方法是重要“配料”,要警觉相关句式知识的考察。

我有幸参加了今年的市会考语文研讨会,从各方面综合的情况来看:从大的方面说,今年会考语文和去年的会考语文在题型、题量和构造、分值等问题上保持一致,根本上没变化。我还有幸聆听了许多教师的讲座,深有感触。

首先,我再次感受到做一个合格的语文教师,真不容易。做一个语文教师,要经常考虑一个问题:将来社会对学生语文的要求是什么?语文新课标指出,语文课程的性质:运用语文交流,吸收优秀文化,进步思想修养,促进精神成长;课程理念:获得语文素养,培养理论才能,倡导自主学习,关注社会需要。其中,精神层面及语文素养的培养,是重中之重,国民素质的提升,这是关键。我想,教育的功利性,目光短浅的应该教学,实在是背道而弛。尽管这与现实的会考矛盾重重,但不阻碍我们倡导新理念。做“大师”,不做“匠人”。

其二,对于国中学生,培养自主学习那么可,合作探究,那么不必太过于纠结。优秀的语文课,应该是一种安静考虑、文思飘扬的情境,有静心,有耐心,不急躁,才能进步真正语文素养。想想我的语文教学理论,正是如此。当思维火花在课堂碰撞,又能冷静表达时,效果是最好的。

其三,语文教学重在培养兴趣和习惯。语文是不能速成的。积累的习惯与愿望,对语文学习而言,相当可贵。从教语文二十多年,我有一个很深的感触,兴趣是学好语文的根本!试想,缺失兴趣的语文教学,还能走多远?就像会考复习,题海战,实在是得不偿失。养成良好的语文学习习惯;传统的写字教学不能丢;好读书,多读书,读好书;教材为本,吃透教材,用好教材;注重学法指导,适当训练提升,得法于课内,运用于课外;践行语文学科综合性、理论性的特质。开拓语文的自由天地。

本次学习的过程与感受,刘燕教师已经在其个人工作室中做了详细的介绍。在此,我将学习到的内容归纳,呈现给教师们,希望能给其他教师以启发和帮助。(由于当时几经曲折,当我们进入会场的时候,只有最后面角落里的凳子可以坐了。音响效果也一般,有些内容没能清楚明白的记录下来,所以,只能充当一回不太合格的传声筒了,望教师们谅解。)

在语文教学中应进一步明确语文的交际工具性,重视继承我国语文教育的优良传统,强调多读多写,改变机械粗糙繁多的作业方式,让学生在语文理论中学习语文;合理设计课程的教学目的和内容,实在减轻学生过重的课业负担。

防止用集体讨论代替个人阅读;防止逐字逐句的分析和远离文本的过度发挥;要少做题,多读书,读整本的书。

国中7至9年级增加14篇:《十五参军征》(十五参军征)汉乐府;《木兰辞》(唧唧复唧唧)北朝民歌;《登幽州台歌》(前不见古人)陈子昂;《黄鹤楼》(昔人已乘黄鹤去)崔颢;《卖炭翁》(卖炭翁)白居易;《渔家傲》(天接云涛连晓雾)李清照;《南乡子》(何处望神州)辛弃疾;《满江红》(小住京华)秋瑾;《庄子》一那么(北冥有鱼……亦假设是那么已矣);《礼记》一那么(虽有佳肴);《列子》一那么(伯牙善鼓琴……吾于何逃声哉?);《与谢中书书》,陶弘景;《湖心亭看雪》,张岱;《河中石兽》,纪昀。

减少两篇: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天街小雨润如酥)韩愈(此篇移至国小阶段);《观刈麦》(田家少闲月)白居易。

切忌学生作文堆砌古人、古诗和名言。内容假大空,千篇一律,无病呻吟。国中阶段的作文,能流畅地把事情讲清楚即可,要写自己的话。谷教授举例:一个学生一年写了56篇作文,全都是罗列李白、陶渊明和苏轼,但每次都能得高分。这样下去,是很可怕的。

吕叔湘说过“教学的主要目的是培养才能,而不是传授知识”“给学生一把钥匙,教会他动脑筋”。但是,应试教育没有改变的情况下,课改没能真正落实,学生的负担反而更重了。语文教师应该改变“满堂灌”的课堂形式,注重培养学生对语文的热爱,培养语感,阅读和写作才能。我们应该重视占90分的阅读和写作,而不是只盯着30分的根底知识。要想真正进步学生语文素养,必须进步学生的阅读写作和理论才能。

潍坊的课改经历值得我们语文教师学习借鉴。他们对国中毕业生进展回访时发现,学生对国中语文的认同度很差,认为语文课“没意思”“背诵太多”“死板,师生不互动”“课文枯燥”……有一句话一针见血地写出了语文课堂的弊病:“一篇三分钟即可读完的课文要讲三节课,一本三天即可读完的课本要学半年”针对这些问题,潍坊的做法是:“三不讲”学生自己已经学会了的不讲,学生自己可以学会的不讲,教师讲了学生也学不会的不讲。“三讲”即:讲学生提出的问题,讲学生不理解的,讲知识缺陷和易混易错知识。

这样,进步了课堂效率,节约出了珍贵的时间学生们大量的阅读。一段时间下来,学生学习的热情高涨了,语文的成绩更好了,关键是,语文的素养进步了。聊城课改的经历也是围绕“读写”展开,提出了“读书使人高尚,写作使人仁慈”的口号。重新编排语文课:教材根底课,阅读课,阅读交流课,随笔交流指导课。(在听报告的时候,我强烈地意识到,我们学校为学生装备了大量的图书,装备了阅览室,我们应该充分利用起来。课改势在必行,观望只会耽误学生,并且让自己)

没有激情的课堂平平淡淡,没有激情的教学兴味索然。26号下午的三节课,让我们惊叹于三位教师的高超的课堂驾驭才能、深沉而文学底蕴和澎湃的激情所折服。我的拙笔不能形容听课的感受,请大家在网上搜索“乐陵陈万太视频”和“临沂二十中学刘晓凡”,亲自感受他们的魅力。

我的体会总结为一句话:作为一名语文教师可以是幸福的。今年秋天,我有幸来到了古城徐州,参加为期两天的“于永正教学思想研讨会”。两天的时间虽然不长,我却受益良多。于永正是我非常敬仰的一位教师。他幽默而又严谨,令人景仰却容易接近。在我看来,他是一个在教坛上勤恳耕耘了几十年的老教师,更是一个温文尔雅的治学君子。毕业十三年来,我一共现场听了于教师三次课。

第一次,记不清详细的年月了,在灌南,于教师上的是《小稻秧脱险记》。当时的我是一名新教师,是个彻底的“门外汉”(虽然如今我仍然是“门外汉”),根本不知道如何上课,正为如何上语文课发愁呢,加上我实习阶段从未接触过语文课,所以更觉得无从下手,不知这简单的文章还能教给孩子什么。可是当我听了于教师给孩子们上的.课时,我被深深地震撼了:原来语文课可以上的这么朴实自然、充满情趣!当他的学生一定很幸福吧!我也要当他这样的教师!

让孩子爱上语文,幸福快乐的上语文课!课后,我冲动地跑到台上,拿着他的一本书请他给我签名,捧着这本心爱的书,我冲动了好长一段时间。我更是把从于教师课堂上学来的招式“如法炮制”,用在我的课堂上,可是奇怪的是,效果却远远没有我想象中的好,孩子们有些不知所措,不能进入情境。我反思,一定是什么地方出了问题。如今想想,当时的自己只是看到了“形”,没有真正领会于永正教师的设计意图,所以只能“东施效颦”,“难看”是必然的。不管怎么说,这次的听课点燃了我对语文的激情。我期待着能再一次听到于永正教师的课。

几年后的海头国小,我再次有幸听到了于永正教师的课。那次他上的是《高尔基和他的儿子》。相比第一次,经历了十年的教学理论,我已少了最初的急躁和狂热,多了几分沉静与考虑。我不再着急记录他的一言一行,一招一式,而是考虑于永正教师的教学意图,并与自己平时的教学作比照,努力发现自己教学中存在的问题。这样一比,真的比出了不少问题:学生的读写指导不够扎实,课堂上形式主义的东西太多,对待教学重难点的打破没有深化钻研,不能敏锐地捕捉并机智地解决课堂上的生成等等。想到这些,我不禁冷汗直冒,觉得自己需要学习的东西太多。课后,我买了一本于永正教师的《教海漫记》。于教师提笔给我签下了“大法无形大教无痕于永正书20__年春”这几个字。

会考语文研讨会心得体会5

20xx年3月6日,我在大理参加了语文会考研讨会,听了潘丽琼老师的《云南省语文会考试卷分析及复习建议》,和杨老师的《语文会考复习备考策略》讲座。两位老师的指导使我进一步把握了今年会考语命题的方向,学到了许多有用的复习思路和方法,更重要的是帮助我树立了一种幸福语堂,魅力语堂的理念,也引发了自己对语学及会考复习的思考:

一、进一步明确了会考命题思想及原则

会考命题思想:会考重视双基,继续加强对语学科基础工具性内容的考查;继续拓宽考查范围,加大试题的覆盖面;试题具有选择性,体现人关怀,兼顾不同发展状态的学生;坚持能力立意的指导思想,着重考查语言运用能力、阅读和写作能力;注重考查发现、探究问题的能力和筛选提取整合信息的能力;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培养学生科学的学习方法;发挥考试评价的杠杆作用,对教学中普遍存在的问题有重点地加以纠正;进一步提高命题的针对性和科学性,调整控制好难度,保证考查的效度和信度。

二、进一步明确了试题结构与内容

语文会考试卷的结构:

①语文知识积累20分。

②综合性学习(口语交际与语文综合运用)12分。

③阅读38分。

④写作 50分

其中容易题、较易题、较难题和难题四种难度试题的分值比约为7:2:1。

三、进一步改进和完善了自己的复习策略

聆听讲座后,我明确了会考复习的方向并结合自己复习的得与失,调整完善了自己的复习策略。

1.关注课本

会考备考时课本是重点,除字词和古诗词背诵外,还应注重课内文言文的整理,实词和虚词的用法,课后练习题的类型,重要文章的思想意义和文章涉及的不同写作手法。李老师提到,教师要对课本考点做到心中有数,引导学生回归课本,尤其是近几年的古诗词鉴赏题,已经明确提出回归课内,需引起教师的注意。

2.关注历年会考题经典阅读语段

两位老师以自身的教学经历,特别强调了研究历年会考题及答案的重要性。以句子的作用为例,她详细介绍了承上启下与总起下文在会考题的解答中的区别与运用。让我们明确将会考题及答案研究透彻,抓重点题型,落实扎实,才能更好地引导学生复习备考。

3.关注考试

教师应重视平时的模拟测试,认真分析试卷,哪道题做得好,哪道题做的不好,要心中有数,有针对性的对学生进行讲解,才会让学生在剩余的备考时间里有所提高。

4.关注课堂

有效课堂是李老师提倡的'理念,传统的课堂教学有很大部分是在做无用功,这样的课学生不喜欢听,教师教起来也费力。会考备考具体到题型的版块复习,一定要让课堂有重点的突破,才能称之为有效课堂。特别是讲到板书时,我才深知自己的不足。李老师的课堂,板书最为细致,经典题型的答题模式、得分点,直接板书,让学生更为直观的了解,起到了很好的示范引领作用。同时她还提到了一个小窍门,就是可以让学生上黑板答题,这样教师也可以更加直观的明确学生的问题在哪里,从而一一解答。

5.关注教师的课堂行为

教师课堂上的表现,板书的认真书写,日常的习题批阅,对待问题的态度会直接影响学生学习的态度。李老师在铁一中任教两个班级,一百多个学生的作文,她可以头一天布置,第二天就批阅完成,并让学生接着完成下一篇。她的认真勤奋,兢兢业业给我们与会老师都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对比起来我也深知自己的教学态度,还有待提高。

总之,通过学习我收获了很多,同时也感到压力与喜悦并存,压力大在于我们复习任务的艰巨,学生要掌握的内容的庞杂;喜悦是因为我明白,只要自己明确方向,加紧行动,扎扎实实把语教学工作搞好,让学生夯实基础,逐步提高,我们共同的目的就达到了。

会考语文研讨会心得体会6

3月14、15日,应学校要求,我赴省城参加了陕西省国中语文会考研讨会.短短的两天时间,分别听取了几位老师的讲座:《2014年会考试题简析<特点—效果—建议>》、《2015年陕西省会考阅读复习备考交流<以本为本,以生为本>》、《遵循规律坚持稳定 突破难点——几个需要重点说明的问题》、《诗歌练习讲析》.几位老师的指导使我进一步把握了今年会考语文命题的方向,学到了许多有用的复习思路和方法,更重要的是帮助我树立了一种幸福语文课堂,魅力语文课堂的理念,也引发了自己对语文教学及会考复习的思考:

一、进一步明确了会考命题思想及原则

会考命题思想:会考重视双基,继续加强对语文学科基础工具性内容的考查;继续拓宽考查范围,加大试题的覆盖面;试题具有选择性,体现人文关怀,兼顾不同发展状态的学生;坚持能力立意的指导思想,着重考查语言运用能力、阅读和写作能力;注重考查发现、探究问题的能力和筛选提取整合信息的能力;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培养学生科学的学习方法;发挥考试评价的杠杆作用,对教学中普遍存在的问题有重点地加以纠正;进一步提高命题的针对性和科学性,调整控制好难度,保证考查的'效度和信度.

会考语文命题依旧坚持语文指导性、基础性、公正性、教育性、鲜明性、人文性、科学性及简约性的原则.

二、进一步明确了试题结构与内容

会考试卷的题数:

全卷共23小题,满分为120分.

①积累和运用部分共6小题,计17分.

②综合性学习部分共1小题,3-4个子问题,计7分.

③阅读部分共四大题,15小题,计46分.

④作文部分共1小题,计50分

整卷难度保持在0.65左右.

容易题、较易题、较难题和难题四种难度试题的分值比约为4:3:2:1

三、进一步改进和完善了自己的复习策略

记得在听取宝鸡市教研室曹公奇老师的关于《2014年会考语文试题简析》讲座时,老师说2014年会考完毕自后,很多老师对会考试题尤其是涉及的阅读内容提出了质疑,认为阅读所选篇目地域性太强,在某种意义上说对不同地域的学生似乎不公平.初听完曹老师的话自己也认为其他老师的质疑很有道理,但曹老师的释疑却使我如醍醐灌顶,曹老师说,且不说会考命题原则的公平性,就拿考题来说,比如2012年的阅读《游司马祠》和的《核桃压枝低》,不是说生活在韩城或是商洛的考生就占了什么优势,如果考点把握了,不会因为命题的地域特色而影响答题,会考考的是对考点的应对能力.一语惊醒梦中人,也改变了自己之前一些认识的不足,结合自己复课以来的得与失,再梳理自己的复习思路,调整完善自己的复习策略:

1、夯实基础.把试题考查的依据回归教材,让学生用已知知识技巧去把握新题目.要帮助学生建立语文知识体系,比如说明文就要知道说明顺序、说明方法、说明的语言特点、说明文的风格等.注意平时听说读写的训练,让学生扎实基础,巩固知识.

2、明确要求.引导学生明确会考对基础、默写、阅读、写作的具体要求,比如书写的要求,让学生从根本上注意起书写、注意起答题思路、注意起知识积累的方向.

3、依据课标、把握课标、明确方向.及时了解、重视可能增加的内容,注意阅读中文体意识的树立,注意答题规范、用词准确.

4、注意引导.注意引导学生培养思维能力,找到分析问题的角度,注意课本知识的迁移.培养学生的表达能力、写作能力,注意应用文体写作练习,锻炼学生的临场心理适应能力.

5、借鉴方法.通过本次学习,我认为可以借鉴语文知识体系建立、语文知识对接课本、经典吟诵等方法是值得借鉴的

总之,通过学习我收获了很多,同时也感到压力与喜悦并存,压力大在于我们复习任务的艰巨,学生要掌握的内容的庞杂;喜悦是因为我明白,只要自己明确方向,加紧行动,扎扎实实把语文教学工作搞好,让学生夯实基础,逐步提高,我们共同的目的就达到了.最后我以哈佛大学对幸福的定义“每天感觉有学习、成长的收获就是幸福”来作结以勉励自己,为明年的会考再接再厉.

会考语文研讨会心得体会7

语文研讨会于11月24-26在崇义召开,这次选址崇义,是因为在崇义这个偏远的地方却有一支战绩辉煌的语文教学队伍。本次研讨会就是由向崇义中学语文组学习取经和大学联考专题报告两大块组成。

一、崇义中学语文组的建设

作为一个县城教学队伍,崇义中学语文组师资并不是很雄厚,面对的也只是本县城自己的孩子,受限于适龄儿童的数量,他们的学生并不是选优拔尖,但是在最近的三年大学联考中,无论文史类还是理工类,他们的平均分都在100分以上,在赣州十八个县市的重点中学中排名一、二。他们的成功来自以下两个方面:

(一)大环境

崇义自古以来就是一个人文氛围浓厚的地方,苦学、苦教就是他们的优良传统。作为一个语文老师,崇义中学的校长更是极度重视语文这门基础学科的功能和意义。、

1)以严治校,为教学提供一个良好的环境。从军训开始,从学生的头发、跑操、穿校服等细节抓起,使学生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2)举全校之力,强化语文的学习。每周两节阅读课,每天固定的新闻电视时间、练字时间,为语文学习提供了有力的帮助。

3)强化教研组的建设,为每位老师提供专项经费用于专业书刊的订阅。教研组年级之间传承有序、资源共享。备课组分工协作、专人专题、群策群力。

(二)小细节

1)强化非智力因素。从端正书写,强化审题,规范答题等角度杜绝非智力因素的失分。

2)教学上推行“慢进度,缓坡度”的原则,紧扣教材,回归教材,将知识细化。

3)考试针对性强,学什么、考什么,考后更通过错因分析表,进行反馈训练。

二、大学联考语文专题分析,建议。

研讨会下午,南康中学的邱老师结合近几年语文大学联考,对各个题型逐一进行分析,提出复习建议,重要又一下几点:

1)文言文考试重点以人物,叙事类文本为主,但应重视从未考过的“何、若、为、焉”这几个虚词。

2)诗歌鉴赏中,用典、意象、情感是考查重点,也应注意语言风格,练字题型的出现。

3)小作文的命题,表达方式是“主料”,修辞方法是重要“配料”,要警惕相关句式知识的考查。

4)大作文还是会贯彻专家们“纠偏”和“导向”的使命,引导学生“关注生活、思考生活、感悟生活”的导向。

三、20xx大学联考新动向

1)20xx大学联考,语文试卷格局将发生变化,取消第一、第二卷的划分,试卷将以专题的形式组合。

2)名著导读题将增加分值,为4—6分,分为一道客观题,一道主观题。

会考语文研讨会心得体会8

xx月xx日至xx日,我参加了“全国国小语文教学研讨会”。在这次研讨会中,我共观课5节,听讲座3个。这次学习,让我感受颇深,也受益无穷,它给了我一个全新的语文视野,让我看到了专家对课程标准的深化解读与理论。在专家的课堂示范与思想引领下,我只感到学习、进步——修炼教师根本功,是当今教师的必修课。现将这次学习感受表述如下:

主要表达在曲晓芸教师所上的观摩课上。她所执教的是古诗《乞巧》。她的课堂更是“情”的引导,“智”的生成。她的课犹如舞台上演出的评书,妙语连珠,抑扬顿挫,声断气不断,课堂中无不表达曲教师尊重学生的情感;既照顾到学生之间的差异,极大限度地挖掘了学生的情感,同时也让学生的情感得到了释放。听者无不感慨:听这样的课真是一种精神享受哇!这也告知我们:语文课不仅要启迪学生的智慧,还要注重学生情感的陶冶。

提到阅读,我们可能会想到我们的语文课本。然而国小六年,学生仅仅读那薄薄的几本语文书是远远不够的。马琴教师的报告中明确指出:我们中国国小的语文教学实效性不高,主要原因有三:

一是我们中国的孩子阅读开始的时间晚;

二是中国学生的阅读量少;

三是中国学生阅读才能不强。因此引导学生多读书、读好书是进步课堂实效性的重要条件。她还强调:阅读要注重质量。好的阅读可使学生得趣、得益、得言、得法。重在让学生打好根底。在阅读过程中,教师的活动应该少一些,而学生的活动要多一些,且让每个孩子都参与活动。

陈明祥教师是一位五十多岁的老教育工作者,他灿烂的微笑使人感觉在面前的不再是教师,而是最和蔼可亲的爷爷。他执教的是一节作文指导课,题目是《爸爸妈妈,我爱你们》。在这一节课里,他充分展示自己的风采,处处表现出童真、童趣、童言、童心。在让学生听闫维文的歌《母亲》时,陈教师边唱边演,那声音虽有些苍老却很入耳,动作虽有些僵硬却配合协调。五十多岁的老教师,能保存着一颗纯洁的童心,是多么的难得。那么作为我们长期与国小生打交道的教师,不是更应该永远保存一颗年轻的心吗!只有具备一颗年轻的心,才能真正溶入到孩子中去,做好“孩子王”。

听到各位教育专家精彩的演讲,看到他们让人动情的观摩课,我感到自己与他们相差甚远。作为一名教师,我们拥有讲台,要热爱讲台,更要研究讲台,要让自己的生命因讲台而精彩。那么我们如何能让自己的讲台流光溢彩呢?我认为这需要我们平时多钻研,多学习。多看别人的公开课是学习;多钻研教材是学习;与同行之间交流是学习……

通过这次学习,我才明晰地找到作为一名语文教师的责任,也是语文教学的真谛,那就是“培养学生写出一手好字,练就一副好口才,能写一篇好文章。”这就需要识字与写字的有效结合,读说写的有效结合。语文教学是母语教育,在教学的过程中,我们要深化挖掘教材的人文内涵,把握教材的编排意图,在语文课中潜移默化,熏陶感染学生,修养学生性情,陶冶安康个性和安康情操,而并非教两个生字,熟读课文,写两个千篇一律的作文。

读,让学生在教师、文本中进展对话;给学生创设良好的情景,让学生身临其境,引发共鸣,进展情感的碰撞,激发思维的火花;说,解放学生的口,营造一个宽松和谐的气氛,让学生说出内心的体验,开启表达的源泉;写,让学生将内心的感受与想象,倾注于笔尖,流淌在字里行间。这才是语文教学的真谛,是一名语文教师的职责。

课堂教学是一门艺术,需要我们不断的去追求、探究。我们当以专家们为典范,加强学习,勇与理论,敢于创新,擅长反思,做一个有心的读书人,做一个真正能与孩子分享成长快乐的好教师。

窦桂梅教师这样说道:“一个教师在他自身的成长状态里可能他懂得了要学习,这就给他带来了好处和实惠。”“书籍是你的最好的,最美丽的容颜。”我们教师本身从事的是教书育人的工作,天天在跟书本打交道,假设我们分开了书籍,不就成了“无源之水,无本之木”了吗?我想起了陆游在《观书有感》中写到的这句诗:“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书籍就是我们教师的源头活水。吸纳百家,才能自成一家。不管如何的繁忙,我们都应该在急躁的现实中寻求一份属于自己的宁静心境,并置身其中朝着理想的目的默默地努力,静静地成长。

我们应该阅读各方面的书籍,来扩大我们的知识面,还应该阅读专业方面的书籍来进步我们的专业程度,更应该阅读学生这一本本无字的书,来让我们攀登上教学艺术的巓峰。我们要靠读书来学习知识、靠课堂来理论教学、靠反思来积累经历,在学习、理论和积累中不断的提升自己,一步步地向更高的目的迈进。正如《师旷论学》中师旷说道:“少而好学,如日出之阳;壮而好学,如日中之光;老而好学,如炳烛之明。炳烛之明,孰与昧行乎?”也就是说学习不分早晚,阅读也就更不分早晚。

让我们记住窦桂梅在《在阅读中经营生活》中写到的:“一滴墨水可以引发千万人的考虑,一本好书可以改变无数人的命运。以书为友,学会在阅读中经营生活,迟一天,多一天平庸的困扰;早一天,就多平添一分人生的精彩。”让我们走进阅读,走进生活吧!

总之,通过本次的观摩学习,专家的教学理念和教学风范在我的头脑中留下了深深的烙印。他们时时以学生为主体,与学生平等对话,以不同的方式激起学生对语文的学习兴趣,注重开掘引导学生的独特体验等等,都非常值得我学习,我将尽力汲取他们的精萃,运用到教学工作中去,进步工作效率,提升学生语文素养。怀着一颗冲动无比的心,揣着对名师、大家的仰慕,以及企盼汲取营养的憧憬之情到华南师大手球馆参加“第七届现代与经典全国国小语文教学观摩研讨会”。我有幸聆听了十三位教师的课或报告,受益匪浅。特别是被窦桂梅、孙双金、陈金才和王崧舟教师的教学魅力、教学方法所震撼和折服。

孙双金教师执教的是六年级的《老人和海鸥》,这节课是真正意义上的语文课,是本色课堂。孙教师的语言感染力很强,语言功底深沉。课的伊始,就教学生用一、两句话概括课文内容;接着,详细讲了长文章的学习方法:文路、文题、文眼、文采,使学生在阅读体悟中习得读书的方法,感知“老人和海鸥”的深情厚谊,并在其中畅游;体会“人、鸥”心灵的交融和碰撞,与“人鸥”、文本、作者进展交流。朴实中显阅读教学的真谛——教会学生读长文章的方法,一步一个脚印地践行新课标阅读目的中的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与学习方法。

窦桂梅教师本次执教的是六年级的《卖火柴的小女孩》。“渐渐地读,细细地品”是窦教师教学的法宝,巧“授渔”——“批注”:把自己的感受渐渐的读,细细的品,并记下来,这就是批注。讲解批注的方法:可用“△”标出重点词,“~”画出感受深的句子,并用联络上下文的方法去理解。讲解批注的内容:

①批注——重点的字词,感受深化的句子。

②批注——还可以是比照的句子。

③批注——标点也是着眼点。

④批注——还要整体地梳理。

⑤批注——可以是追问。

⑥批注——关注“对应的句子”。

总之,本节课窦教师不但教学生读文字背后的信息的方法,又教学生像串珍珠一样把“小女孩”的“悲哀”与“幸福”串起来,还教学生从“小女孩”身上学到对幸福的不懈追求。并且教给了听课的教师们教语文的方法——多读书。真正践行了窦教师的“我是教语文的,是教人语文的,用语文教人的”这句格言。

陈金才教师的'课也很朴实,问题设计精心是突出的特点之一。整节课围绕“为什么要轻轻打小女孩的小手?”“祖父是怎样管的?”以及“这是谁的园子,为什么要写这些动植物?”三个问题来研读文本,挖掘情感,习得写作的方法——衬托。重点词句的找出、朗读、体会又是突出的特点之一。

如,找出小女孩的淘气:踢飞菜种,摘黄瓜,铲地,捉蜻蜓,浇地等。又如,圈出祖父有几个“笑”?分析比拟其不同的情境下祖父不同的反响和祖父是一个慈祥的祖父。说话、练笔又是突出的特点之一。为了让学生充分体会祖父的园子是一个自由快乐的园子,就进展了:“假设你是祖父园子里的一棵树、一朵花,你会怎样?”读文后交流,“我”怎么快乐,怎么自由。还可以加上自己的想象和创意,以到达领悟“寓情于景”的效果。又如,想象写话:假设你有这样一个园子,你想有什么就有什么,你想干什么,就干什么?快速地写园子里的景物和你的自由与快乐。入境入情地读又是突出的特点之一。如,用你的声音读出“小女孩”的淘气,假设你是园子里的黄瓜你会怎样,用你的读表现出自由与快乐等。

并让学生进展比拟、想象,结合自己生活谈等。总之,陈教师的课使人感觉轻松愉快,学生乐学。

王崧舟教师平易近人,《枫桥夜泊》这节课非常精彩。他深化挖掘文本的深化涵义,紧扣“对”字,对出诗人的苦闷和忧愁,对出千古绝唱。把“钟声”定为“诗眼”,这“钟声”沉淀出我们悠悠华夏五千年的文化,折射出中国古典文化迷人的风采,彰显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这首《枫桥夜泊》是“经典”,千古流传,让人赞叹;王教师的这节课也是“经典”,让人拍手叫绝,让我觉得深已至而意犹远,充分表达了诗意语文的独到魅力,展示了大语文的深化内涵。

几天的教学观摩研讨会,使我受益匪浅。从吴永军教授的报告中,我懂得了什么是“精读”——仔仔细细地研读,完全理解阅读材料的内容和见解,咬文嚼字、结合联想、想象,形成自己对文本的独特的判断与评价。知道了对于文本,要抓“大”放“小”,即抓重点难点,帮助学生体验领悟。还知道了精读教学的策略:

1、设计一两个核心问题,引导学生领悟、理解全篇内容。

2、要让学生以读为主,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读”来判断、引导学生理解课文信息(说了什么,有什么含义或综述大意)。

3、训练学生的“思路意识”,引导学生在把握课文思路梳理清楚的根底上理解课文内容的“所以然”的价值、作用。

4、引导学生品味、鉴赏语言文字本身的美及运用之妙是阅读教学的重中之重。

5、修辞的生动。从孙双金教师的《老人与海鸥》的课中,知道了什么是文眼——情意,知道了阅读教学的真谛——教会学生读文章。从王崧舟教师《枫桥夜泊》课中,我明白了什么是教师的教学魅力,什么是语文素养。从陈金才教师《祖父的园子》一课中,我深化领会了,语文是母语教学,终极目的是学会阅读、学会表达。从窦桂梅教师《卖火柴的小女孩》的课上,我明白了什么叫深挖教材,什么叫研读文本,什么叫感情升华。从苏兰教师的课中,我明白了什么叫关注全体学生……从薛瑞萍教师的报告中,明白了要多读书,多好书,好读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