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范文城>个人范本>心得体会>

研学心得体会共15篇

心得体会 阅读(2.74W)

我们得到了一些心得体会以后,可以通过写心得体会的方式将其记录下来,这样有利于培养我们思考的习惯。那么如何写心得体会才能更有感染力呢?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研学心得体会,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研学心得体会共15篇

研学心得体会1

嘉峪关始建于明洪武五年,距今已有600多年的历史,这是古代人民一步一脚印踏踏实实走出的“丝绸之路”必经之道,它坐落在中原与西域之间,是百姓安居乐业的保障,也是万里长城防线的核心部分。

在烈日炎炎之下,我们来到此地。我迫不及待地跑到城门前,一座挂着牌匾的塔楼便矗立在我眼前,"天下雄关"四个大字清晰分明,在耀眼的光照下发出璀璨夺目的金光。

两座用黄土建成的高塔伫立在两旁,宛如两个战神保家卫国,高大的土墙将他们合二为一,往两边不断延长,能看得出它易守难攻的特点。这样一座坚城,让人想到"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

站在高处看,太阳灼红了整个戈壁滩,天净得像一块蓝宝石,无一丝云彩。嘉峪关身着古铜色大衣,摆出一副雄壮的气势。我平生第一次直面这大漠景象,第一次亲身体验这塞外风景,对祖国壮丽河山的自豪感油然而生。

能工巧匠那别出心裁的建造,其中隐藏着一些惊人的秘密。城门后边有一堵高耸的墙,这墙里城门只有2米,果然与众不同,内藏奥秘。根据介绍,这是为了防止敌人的攻城入侵,这样的设置有便于阻止敌人破门而入,城门十分狭窄,还能减小间谍进入的几率,就好比减小木马病毒的感染。门的外面还有向上倾斜45度的沙坡,这是为了尽可能在夜声人静时听到外人的脚步声,可以防止敌人的后背偷袭。这些都体现了明代工匠的杰出技艺,真是让我佩服的五体投地。

作为炎黄子孙,有着龙的'智慧,我骄傲我是中国人!

仔细观察嘉峪关城楼,这古建筑虽然经过数百年岁月洗礼,身上已经坑坑洼洼,点点痕迹像夜空中那罗布的群星,记载着英勇战士的功勋。风的腐蚀让它沧桑,雨的冲刷让它更加荣耀,几千年的烽火狼烟、几千年的世事变迁,都好似戏剧般演绎在眼前。可直到现在,它仍旧身披金甲圣衣,庄严地站立在那儿一动不动。

我自豪于古代人民那坚强的毅力!自豪于丝绸之路的历史悠久!更自豪于泱泱大国不变的魄力!

研学心得体会2

早晨七点的天空下着蒙蒙细雨,淋湿了校园,但没有淋湿我们激情澎湃的心情,你问我而为何而高兴,因为我们要去徽州城啦!

古人云:“读万卷书,不如行万里路”。为了让我们了解徽州文化,了解徽商的兴起,学习传统文化,学校组织我们去徽州古城。

第一站:潜口民宅。别的古宅一进门就是厅堂,但它不一样,进门是几棵大青树,生机勃勃,仿佛这古宅从未老去。跨过高高的门槛,就是正厅,是一家人集中在一起议事的地方。正中间有天井。古时候,建筑物基本都是木建筑,窗户的雕花很精密,但透光效果不好,甚至可以说房间里面黑洞洞的,但古人开了一个天井,既解决了通风透光的问题,又取了“肥水不流外人田”之意,我不禁暗暗佩服古人的智慧。

在一条古街上的民宅,做工精巧,规模庞大,正厅、偏房,议事厅,戏台,古亭一应尽有,还有鱼塘,竟是审问犯人的地方,但是在偏房,进出有两道门槛,自然是小姐的闺房,取“大门不出,二门不迈”之意。

沿着古街慢慢走,时间仿佛慢了半拍,我们在徽州古城中漫游着,陶醉着。

第二站:竹山书院,在这里,我们穿起了几千年前的汉服,参拜孔子,清扬的钟声响起,我们纷纷对着孔子的铜像弯腰参拜,整个仪式庄严肃穆。我们心中充满了对孔子的敬意,对老师的敬意,在未多加此次活动之前,我的情感并没有那么强烈,可见此次活动对我们的影响之深,第三站:徽州文化博物馆。徽州文化博物内有徽州古城的版图,各个历史名人的介绍。但让我印家最深的,要数博物馆内墙壁上的炉子。古人惜字惜纸,如果随意在纸上写字又将纸扔掉,是对仓颉的`大不敬,必须放在炉内烧掉,方可安心。可见古人多么珍惜资源,珍惜学习的机会。生在华夏盛世,我不禁感慨:我们更应该好好学习才是。

第四站:屯溪老街。屯溪老街街道路两旁都是古式建筑,天空下着小雨,走在老街,内心不由生出一种“杏花烟雨江南”的诗情画意。

徽州是一个古城,是中国三大地方学派之一的“徽文化”发祥地,被誉为“东南邹鲁,礼仪之邦”,也是保存完好的中国四大古城之一。深入地了解,探究古城文化,有助于我们更深刻的了解历史,学习文化礼仪,增强民族自信。此次研学旅行虽以结束,但我被古城文化所震撼的心久久不能平静,那是古人们思想与智慧的结晶,岂是我们现代入能够理解透彻的?我一定要努力学习,让越来越多的人知道,在中国,在安徽省,有一个叫“徽州”的地力,那里很美,文化底蕴很深,传统文化很有魅力,五十四位状元(进士)真的很耀眼!

研学心得体会3

在上海交大旁,树立着一座独特的建筑,鲜红的墙壁上隐约可以看见一位老人的头像,他便是钱学森。

“我将竭尽努力,和中国人民一道建设自己的国家,使我的同胞能过上有尊严的生活。”这句激情澎湃的话便出自他的口中。而这座巍峨的建筑,便是钱学森图书馆。

走进图书馆,跃入眼帘的便是大厅墙壁上整齐的手稿公式,令人称赞。停下脚步,我们抬头就可以看见一个倒置的红色金字塔,仔细观察,竟发现上面有字迹,想必那就是钱老的手稿了。步入序厅,钱老的铜像展现在眼前,铜像身后则是一枚火箭,火箭上写着“下定决心,不怕牺牲,排除万难去争取胜利”这一激励人心的话。

钱学森是享誉海内外杰出的科学家,曾赴美留学,他的天赋令当时的美国人都大为赞叹,他1935年来到美国,拜冯·卡门为师,在听到新中国成立的消息后,他宁可放弃在美国的优越条件,也坚决要回国为之效力,贡献自己的智慧与力量,但却遭到重重阻拦。美国海军次长甚至扬言:“我宁可枪毙他,也不愿放他回红色中国。”

究竟是怎样的坚强毅力,又是怎样的爱国情怀在支撑着他?1955年,他终于回到了心心念念的祖国。望着墙上一张张图片以及一段段讲述钱老传奇一生的文字,我倍感惊讶,原来真的有人愿意放弃功名,再一次隐姓埋名,只为报效祖国。他曾说:“我作为一名科技工作者,活着的目的就是为人民服务,如果人民最后对我的`工作满意的话,才是最高的奖赏。”

钱老对于功名荣誉淡泊看待,他的书架上摆放着成百上千的书籍,这些知识,是他为国效力的本源,在他心中,党的领导、全国人民的大力支持以及广大科技人民的协同攻关,才是他成功的根本原因。这份淡泊名利,令人不禁抚掌称赞!

“1960年,第一枚近程导弹在钱老的领导下研制成功。在无数科学家的努力之下,从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到第一枚导弹核武品研制成功,我们只用了2年多的时间,若非钱老等无数先辈们的奉献,何以有如此成就?”听着导游的激情讲述,我热血沸腾。

在这次行程的最后,我们跟随导游,高举右拳,又一次喊出这鼓舞人心的话:“我将竭尽努力,和中国人民一道建设自己的国家,使我的同胞能过上有尊严的生活!”

感谢钱老,感谢这一颗赤诚的“爱国之心”。

未来在我们手中,坚信我们必将展现中华风采。

研学心得体会4

今天,我们学校组织四年级和五年级的全体同学进行研学旅行,要去的地方是西安曲江农业博览园和西安楼观台森林公园。

一大早,我便装好了午餐要吃的食品,就去了学校。8点整我们集合出发前往第一站:西安曲江农业博览园。西安曲江农业博览园是西安曲江楼观道文化展示区首批重点建设项目之一,是观光农业示范区的亮点工程,西安曲江农业博览园项目占地约585亩,基上栽植27种灌木,34种草木共计60余种植物。项目地处秦岭北麓平原,位于西安楼观中国道文化展示区东北角:地势开阔平坦一望无垠,距古城西安约40分钟车程,与无中环线相接。园内配套设施完善,提供一站式旅游体验服务,必将成为西安现代旅游观光农业的先导区和示范区。好了,说了这么多,我们也到达目的.地了。

首先,我随着班级体来到了曲江农业博览园的大草坪上观看航模表演,站好队,许久也不见航模飞起来,正当我要放弃的时候,只听“嗡”的一声,只见一辆小型航模从空中飞了起来,而且尾巴后面还带了一青烟,在空中飞来飞去,犹如仙子下凡。过了一会儿,又见一个类似超人的飞机飞了起来,威武极了。到了中午12点,我们愉快的进行了午餐。

前往第二站:楼观台木森林公园。楼观台国家森林公园位于西安市南面周至县城东南15公里的终南山北边。楼观台名于西周,古代圣哲老子曾在此著《道德经》五千言。楼观台既有周秦遗迹、汉唐古迹,又有青山绿水的自然风光,来到楼观台的山脚下,我们先去了百竹园、沿林间小道走,可以看到大大小小的竹布满周围。

今天研学旅行不仅玩得非常开心,而且还学到了许多关于现代航模知识和古代遗址画面的知识。

研学心得体会5

我有幸与同学们一同游览了地质大学,聆听了各位老师的教诲,既拓宽了知识面,又懂得了许多人生道理,感触无穷,收获良多。

在体育馆门口,我们聆听了登山英雄的事迹以及雄伟的“7+2”计划。恰巧我昨日刚好看了一本讲述登山队员攀登“蜀山之后”幺妹峰的书。见陈晨姐姐年纪轻轻,却可以每天坚持不懈的训练,负重20公斤爬山,一个文弱的女生,却要在生死雪线上徘徊,顿时心生敬意。进了攀岩馆,听老师介绍了攀岩的各种难度,那些歪歪扭扭的人工岩壁,我一看就眼晕,攀岩队员们却像猴子似的荡来荡去,我想原来人们都是一样的,人生就像攀岩,有难度,也需要努力。

地质博物馆真是一个神奇的地方。在这里,我们见识到了地球的历史,46亿年的光阴被浓缩成了一个展厅,寒武纪一场宏大的生物大爆发,侏罗纪、白垩纪恐龙的传奇,植物、动物危险地登录,到最后,我才看到了一小块远古人类的.头盖骨。在大自然面前,人类真是太渺小了,也许这几十万年,人类根本不叫“统治地球”,而只是地球暂时的寄居者和守护者而已。

短短几个小时,看尽地球的历史,让我对自然神奇造化惊诧不已,对生命满怀敬畏之心。如果我们每一个人都能奋笔书写自己的人生,绽放出绚丽的火花,那么地球就会越来越美丽。

研学心得体会6

一、引言

研学旅行是指由学校或其他机构组织的,以学习为目的的旅行活动。它常常结合教学内容和学科特点,让学生在旅行中增长知识,开拓视野,锻炼能力。在我看来,研学旅行不仅仅是一次旅行,更是一次难得的学习经历。

二、时间、地点及过程描述

我曾参加过一次研学旅行,时间是去年夏天,地点是四川。我们到达成都后,第一天是去广东省籍、四川省烈士陵园向英烈们敬献花篮,向他们致敬。

第二天,我们去杜甫草堂,这是一处唐代文学巨匠杜甫以及其他文人墨客的诗词之庐。在这里,我们通过导游的讲解了解了唐代文化,了解了杜甫的人生和诗歌。随后,我们去了锦里古街,在那里我们感受了四川传统文化和街头巷尾的美食文化。

第三天,我们来到了大熊猫繁育研究基地。在这里,我们见到了考拉、大熊猫等可爱的'动物,了解了大熊猫保护知识和科研成果。

第四天,我们去了都江堰,看到了中国现存最古老的水利工程之一。我们还品尝了当地的美食,学习了川菜的烹制技巧。

第五天,我们前往了九寨沟,欣赏了自然风光,了解了地质学知识和古文化传承情况。

第六天,我们回到了成都,此次研学旅行就这样结束了。回到家里,我意识到这次旅行对我会产生很大的影响。

三、影响

首先,我从这个旅行中见识到了各种历史文化以及各牌地方的特色文化,了解不同地区文化的差异,增长了见识。同时,我还看到了许多可爱的动物,了解了动物保护知识,更加关注动物保护的意义。

其次,这次旅行锻炼了我的独立生活能力。从行程的组织到食宿、交通的处理,都需要我们自己解决,这对于我来说是一次非常好的锻炼机会。

最后,这次旅行还让我更加喜欢学习。在旅行中我与同学们积极探究,相互交流,帮助彼此。这样的学习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让我更爱学习了。

四、结尾

回忆这次研学旅行,我感觉非常幸运。能够有这样的机会,拓展自己的知识面,锻炼自己的能力,增添自己的人生经验。以后我也希望能够有更多的机会走出校门,去了解更多的人和事。

研学心得体会7

经过半个多小时的路程,我们来到了国家AAAA级景点———黔阳古城,开始了期盼已久的研学之旅。

首先,我们来到了古色古香的前养成城内。听导游说,青石板路上的铜钱石板预意着百财归来,只要水流进板缝里,那户人家就会发大财。这和现在的路面真是天壤之别!我感叹着古建筑的精妙。

我们走过了西正街、南正街、北正街,我发现这些路交叉的地方都是“丁字形”的。我正想着是这么一回事?导游的解说就传到了耳边:“你们有发现这些路口都是丁字形的吗?因为湘西这边土匪比较多,那是为了防御敌人,丁字路口是最合适的。如果敌人从某一方进来,我们就能在另外两条道上夹击。”我仿佛看见了古城百姓防守保卫家园的'情景,老祖宗可真有智慧! 接着,我们来到了这次研学活动的重点———芙蓉楼。即使过了几千几百年,大门上的图文仍然依稀可见:有奔腾的龙、挺立的鹤、幽静的船……而且这些都是用糯米一层层制成的,真是别具一格!进入芙蓉楼里,我们望见了王昌龄的画像,他的眼睛半睁半合,不管从什么角度看好像都在看着我们似的,让我感叹中难过古代画技的高超。这里景色很美,难怪王昌龄喜欢待在这里思念着远方的亲朋好友。

我们又转移到芙蓉楼的后面的门,这里有一棵灵验的许愿树,我诚心诚意地写下了自己的心愿:考上心仪的中学,交到合适的朋友,遇见想遇见的人。我满怀下午地把那飘扬的寄托着我心愿的红丝带绑在了郁郁葱葱的树枝上,我看着它,好像看见了我的梦想已悄然起航。

下午我们先来到剪纸馆向剪纸传承人学习技艺。只见秦叔叔咔咔两三刀,红纸就变成了一只栩栩如生的蝴蝶,真是“高手在民间”啊!随后秦叔叔手把手开始教我们剪花,好吧,通过我的不懈努力,勉强也剪出了一朵看起来丑丑的窗花。

最后,我们又一个个去拓印,我也获得了一张纪念品。我们离开拓印馆时,发现有两位古城耄耋老人坐在一旁分三牛饼干吃,那画面实在是太有爱了,看来,小城的幸福指数很高呀!两位老人憨厚笑容实属打动了我的心……

时间过得飞快,我们登上了返程的大巴车,依依不舍地离开了黔阳古城。

研学心得体会8

10月31日,在学校的精心组织和老师的带领下,同学们到清华大学和圆明园开展了一次有意义的研学旅行。

通过此次实践活动大家不仅了解到了清华大学的校园文化、圆明园的历史文化,而且感受到了学校之外的师生之间、同学之间的别样情谊。

到达的第一个地点是清华大学的艺术博物馆。走进国内顶尖学府,品味沧桑历史,体会厚重人文。来到瓷器展馆,映入眼帘的是一个个精美绝伦的瓷盘瓷碗还有瓷瓶,那残留的历史痕迹令人神往,图案不仅优美还有一种清新淡雅的感觉,让人觉得每一件瓷器都是有灵魂的,仿佛在告诉我们发生在它身上的故事,告诉我们这几千年来中国发生的事。

来到书画展馆,那苍劲有力的字,入木三分的技法让人拍手叫绝。小桥流水人家配上一片宁静高远的天空,人与自然的和谐在画中表现的淋漓尽致。接着是铜镜展馆,其背面雕刻的如海兽、葡萄、鸟雀、蜂蝶、奇花异草等等,内容丰富多彩,值得细细品味。在体验区拿起一面铜镜,仿佛时光倒流回久远的'历史,置身于神秘又令人神往的后宫。最后是艺术展区,里面摆放的大多是历代学生的毕业作品,在这里同学们真真切切的感受到了学术气息、大师风范。抽象概念的雕塑图画,先进科技的研发产品,带有深意的创意饰品萦绕于心久久无法忘怀。

参观结束是与领队的学姐学习交流,在楼下同学们围成一圈,学姐给我们讲述她的大学联考经历与学习方法,强调了效率与专注的重要性,学会区别玩与学习,也鼓励我们说“心中有目标一切都有可能”。另外她还提到了练字与口语的重要性,字如其人,写得一手好字对于人生都是十分重要的。

下一个地点是圆明园,圆明园有“万圆之园”之称。清朝帝王到盛夏就来到这里避暑、听政、处理军政事务,因此也称“夏宫”。同学们由三园之一的绮春园进入,看着一路的断壁残垣,思绪重新回到那段屈辱的历史,英法联军洗劫圆明园,抢掠焚烧,许多文物至今流落异乡下落不明。八国联军之后,又遭到匪盗的侵袭,终变成一片废墟。现存圆明园遗址是永远的国耻纪念地,是世世代代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活教材。想到梁启超曾经说过:“少年兴,则国兴;少年强,则国强;少年富,则国家富。”作为新一代祖国的栋梁,我们应好好学习勿忘国耻用知识改变命运振兴中华!

研学期间在导游的指导下,同学们增长了知识,开拓了眼界,提高了学习的兴趣和热情,真正做到了学有所获,不虚此行。

研学心得体会9

三天研学,我们了解了安微的历史,参观了安微砚台博物馆、陶行知纪念馆,在糕饼博物馆学做黄山烧筑,还去了诗情画意的百年村庄——宏村。

其中,我最喜欢的还是“徽字号”。“徽字号”里面有各种各样的'雕刻品,我们雕的正是“徽派四雕”中的竹雕。

我们六人一组,一到教室坐下,我就看见面前放着六个竹制的笔筒、六只左手手套和六把刻刀。笔筒是一个直径大约7.7厘米的圆柱体,上面写着“天道酬勤”。认真听完老师的讲解,我们就开始刻了。我把刻刀斜面朝上,使出洪荒之力,才刻好了一横。正巧,指导老师来到了我身边。我向她求助,她告诉我要反着拿刻刀,平口朝上。

我又开始干起来了,这回我吸取教训,不费吹灰之力就把“天”刻好了。我再接再厉,又刻好了“天”和“道”两个字。“酬”字才刻了一半,老师就喊“停”了。她让人端来墨汁,我们给刻的字上色。我仔细地为我的竹筒上色,终于完成了。被砂纸磨得油光发亮的笔筒上,不仅又“天道酬勤”,还有我的名字。

“天道酬勤”这四个字给了我很大的动力。只有勤奋,上天才会给你相应的回报。在以后的学习中,我要加倍地努力学习,争取比现在更好。

研学心得体会10

烈阳洒下,阴翳间,青砖上,青苔葳蕤着。轻风拂过脸庞赶走夏日的烦躁,街边的小河漾起阵阵涟漪,碧绿、静谧。古色古香中,感受到的是文化,是恬静,是闲逸,这是一段历史,这是朱家角。

漫步在小巷中,是各色的叫卖声,热闹中氤氲的是老宅人家的炊烟袅袅。走着走着,逐渐沉静在古朴的环境,空中弥漫着草木的清香。

北大街上,人头攒动,甘蔗汁、走油肉、阿婆粽……食物的香气夹杂着烟火气带来老上海的喧嚣、热闹。

绿色的小河穿镇而过,跨越其上,是一座石砖铺成的'拱桥。站在拱桥上,望着远方,小镇的风光便一览无余了。白墙青瓦,回眸处便是水乡。河上撑过艘艘渔船,微动涟漪,惊起沙鸥掠岸飞。水中围起鱼塘好似将人带到了那个“轻声细语”的江南水乡,带回了那个闲逸朴素的乡村田园。这里是上海最本真的模样,逃离了城市的浮躁和喧哗。那一刻,微风吹拂,世界似乎都寂静了,唯有鱼儿越出水面时的击水声任回响于耳畔。

坐在那红楼,抿一口当地特色的甘蔗汁,品一口当地特色的扎肉,看着窗外形形色色的行人,感受“浓糖赤酱”的上海饮食文化。

渐渐我沉浸了,在这飞速发展的上海竟还存在这般安逸,他就这样慢慢行走在历史的长河中,承载着老一辈上海人的初心,面向红星,走着,走着……

研学心得体会11

在一个细雨绵绵的星期四,我和我的同学一起踏上了研学之旅。按耐不住心里的激动,满怀着期待,我们排着纵队,来到了学校大门外。其他班的同学都已上车出发,可我们班的大巴却晚点了,不过在智慧教官的组织下,我们玩了几个小游戏便把时间打发了。经过一段长途,总算到达了基地。刚一脚踏进基地,便听见空中发出"嚼"的.一声,起初被吓了一跳,后来才知是其他同学在迫击炮演示。因车晚点,导致我们上午在基地玩的时间并不长,但有一个活动让我高兴了很久,叫一圈到底。这需要我们一群人手拉着手,让一个呼啦圈一个一个穿过我们,途中圈不能落地。当时我们班和另一个班分成四组进行比赛,我们小组第一个完成任务。当时,我和我们小组的人都激动地跳了起来,为我们共同合作而取得的成果而高兴。同时,这个游戏也让我明白,当别人用一只手帮助自己穿过这个圈的时候,自己也要用另一只手帮助下一个人穿过这个圈,相互帮助、共同努力、团结协作,才会取得圆满成果。

上午只是一个开端,更精彩的还在下午。记得有一个项目叫彩弹枪打靶,是举一把枪,远程射击一个把子,如果中了,红色颜料便会在把子上炸开。当我全神贯注地射击时,旁边同学的。枪传来了一串奇怪的声音,他的小状况引得周围的人哈哈大笑,老师边笑还不忘问他,这枪是不是拉肚子了。在这些游戏活动的间隔里,我们还去参观了渡江战设方野战医院的旧址,看着上贴着的一封封信,我感受到了一股坚定的力量,同时,也感受到了现如今和平稳定生活的来之不易。在返回基地的小路中,我看到了一段文字令我深思——"用心种菜、种花,不问将来,只问初心"。研学活动就这样,在一个又一个活动中不知不觉结来了,虽然很疲备,却也很高兴,同时还收获了许多来自心灵深处的体会。

研学心得体会12

xx国小开展“了解历史,走近自然,探索科技,传承文明”研学旅行活动。一大早,我怀着兴奋的心情,和同学们一起乘车前往研学旅行目的地。

一下车,我们就到了陕西历史博物馆。虽说我已经来过一次了,但第二次的感觉还是很新奇。这是一座唐风建筑群,里面陈列着陕西出土的珍贵文物,有商周时期的青铜器、历代陶俑、汉唐时期的金银器、唐墓壁画等,真是琳琅满目。特别是汉唐的铜镜,个个造型精美,小巧玲珑,图案独特,美轮美奂。有些上面还刻着吉祥字样,令人心情愉悦。古代的货币,从小到大排列展示,最小的跟指甲盖差不多。据说这些是西周贝币、战国刀币、秦半两、西汉金、唐金银币以及一些稀有的古代外币等。漫步于展馆中,感受着中国传统文化的无穷魅力,我心中由然升起了身为中国人的.自豪,陕西历史博物馆不愧为“华夏珍宝库”!

自然博物馆就更好玩了。博物馆展厅内展示了大量远古植物化石标本和大批野生珍稀动植物标本。站在两个标本之间,我脖子飕飕直冒冷气。原来右边是蛐蛐的标本,左边是竹节虫的标本。哎呀,你确定这是一只虫子,而不是一节竹子吗?太像竹子了,如果你不注意的话,根本认不出来,我敢肯定,就是熊猫看见了,也会乐滋滋地把它当做一顿美餐的!咦,那儿怎么还有一颗树的标本,怎么回事?我走进一看,才知道那是弯弯的触角,哦,原来是枯叶蝶!大自然还真是巧斧神功,处处充满奇妙啊!

夕阳西下,一天的研学旅行也结束了,但那些美好的记忆将永远定格在我的脑海中!

研学心得体会13

来到曲阜,第一个景点便是高高的万仞宫墙,随着时间消逝,我们着急等待着大开城门,最终,早晨八点整?祭孔大典?起先了。一队队人马整齐的出场了,有的敲锣,有的在打鼓,还有的在吹喇叭,大家瞬间被这喧闹的气氛感染了。紧接着,迎面走来一队儒装少女,她们伴着古韵雅乐,跳起了美丽的舞蹈,不知不觉间,表演就结束了。

手捧一卷论语,伴着微微凉风,身穿精致的汉服,以万仞宫墙为背景,体验儒学的.风采。接着,我们来到了孔庙。

孔庙有许多,但历史最悠久、规模最宏大、等级最高的还是要数山东曲阜的孔庙。孔庙的牌匾大多由篆体雕刻。走进大门,金声玉振四个大字在阳光下熠熠生辉。这个石门原委有什么来历呢?我在心中暗想。这时,导游向我们说明说:振表示奏乐的全过程。以击钟起先,这就是金声;以击罄告终,这就是玉振。以此象征孔子思想集古圣贤之大成,赞颂孔子对文化的巨大贡献。

孔庙的柏树有上千棵,期中树龄最大的约两千岁,我们五个同学才牵强把他围抱起来。

孔庙的主体建筑是大成殿,这座金碧辉煌的大殿最引人注目的是正面的十根石柱,每根石柱上面雕刻着两条巨龙,飞腾于彩云之中,雕刻玲珑剔透,刀法刚劲有力,在故宫里都很少见到。

巡游完孔庙,我们又来到了孔府,这是孔家子孙后代居住的地方,孔府有大堂、楼房。孔家自古代以来以诗礼传家,所以当然少不了学堂。孔府的后花园里有池塘,池塘里有很多小锦鲤,它们在池塘里逍遥自在的游来游去,所以孔子给他的儿子取名孔鲤。

最终,我们去参观了孔林。孔林右侧有七十二棵柏树,象征孔子七十二位贤徒。孔林是孔家人世世代代的墓地,讲究五孔不入。一孔,孔家出嫁的女儿;二孔,孔家的男孩子嫁到自己的妻子家里;三孔,小小年纪便夭折的孩子;四孔,收到国家法律刑罚的孔家人;五孔,出家的孔家人。后来又增加了一孔,也就是六孔,孔家夫人带过来的孩子。五孔不入从今变成了六孔不入。

这次研学之旅,让我感受到了儒家文化的源远流长,更感受到了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

研学心得体会14

早晨八点,顶着阳光,安防青年出发,来到平阳,开启第二天的城市研学之旅。

我们一群人步行来到了浙南抗日革命根据地旧址,路口的墙壁凹凸不平,马路为石头路,表示了当年抗战的艰辛,到最后只有五百人成功留了下来,特地为他们设置了雕塑。我们走上一层层的阶梯,渐渐地离中国工农红军挺进师纪念碑越来越近,看着上面的一个个为了战争而失去生命的.人,感慨我们现在的美好生活都是他们创造而来的。

下午来到了苏步青的故居,体会到数学伟人的聪明与学习数学的重要性。晚上以畲乡特色——长桌宴结束一天的路程。长桌宴充满着浓浓的民族风情,也让我们更加了解少数民族的特色。这一天的行程满满,收获许多,也学习到很多东西,让我开始期待最后一天的旅程。

研学心得体会15

今天学校组织了去中国地质大学参观的活动,对于此次活动有许多收获。不仅是知识上的收获,更是精神上的收获。

首先我们参观了学校的攀岩馆,中国地质大学以攀岩为主。他们的“七加二”计划是十分的,所谓“七加二”即攀登七大洲的各自高峰以及北极点和南极点。在这段过程中的艰难是难以想象的,然而中国地质大学的攀登热爱者不畏艰险,勇往直前地完成了这个目标。后来,当年成功登上珠穆朗玛峰的四人之一,也是的女性攀登者——陈晨也给我们分享了一些攀登故事。她先给我们简单讲解了一下攀登的工具与基本方式,也给我们分享了她攀登至7990米时与氧气瓶的小故事,即使她现在平静地讲出这个小故事,但是当时那种背部冒冷汗,猛然地在夜中惊醒救助与同伴,那种生死一线的感觉真的很难以想象。此外,她还表示她并不是女英雄的代表,而是整个攀登团队的代表。她说在她攀登上峰顶时,那是因为背后有坚强的后盾在支持着她。最后她还教育我们的人生也是在攀登,是的啊,在这人生途中,就像在攀登,我们的背后总有人在支持着我们,我们有时会幸运的被机会选中,但最终还是要靠自己去走出路来。

后来我们参观了逸夫博物馆。很喜欢馆长的解说,既让我们领悟了知识,又十分的有趣。将地理与历史事件,文化习俗结合在了一起,通俗易懂又富有趣味。讲解主要是地球的诞生与发展。当我们进入博物馆,第一眼看到的便是一个一百平方米的幕墙,看起来平淡无奇,只是一堵白墙罢了,但是馆长的详细介绍让我们知道了幕墙描绘的是中生代“龙”的足迹,旁边的文字也对“龙”进行了解说,让我们进一步了解了幕墙,感受到了其壮观。于是我们开始了正式的`参观。首先就是介绍了我们的地球,然后讲到地球的发展史,首先便是困扰科学家们许久的未解之谜——生命大爆发,并主要介绍了我国的澄江生物群。后来随时间推移又分别介绍了植物登陆,脊椎动物登陆以及恐龙时代。最后还介绍了博物馆的一个保存较完整的海百合化石。

对于这次的参观真的受益匪浅,很感谢地大的知识提供与精神传播。